人教课标版高中历史选修1导学案:7.3《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课标版高中历史选修1导学案:7.3《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4-15 08:13: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导学案
课标感悟
1、知道亚历山大二世在地方自治和司法公审等方面进行了一些近代化的改革。2、从政治经济等方面探讨1861年改革对俄国近代化的影响。
重点 废除农奴制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政治上的缓慢变革。
难点 “解放者”亚历山大二世为什么被刺?为什么推行了改革,俄国最终还是走向了革命?
学习过程 示标、链接、探究、展示、拓展提高、测标、小结等 心得体会我有妙招
链接
“近代化”一词并非汉语所固有,最早于近代从 ( http: / / www.21cnjy.com )日本引进,这一词语是从欧洲语汇翻译过来的,Moder?nize(使现代化,摩登),或Modernization(使……摩登起来),也可以翻译成“现代化”。近代化是一个科学概念,是指近代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以及由此而导致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的根本转变。它在经济领域的变化叫工业化、全球化,其社会结构的变化是城市化、都市化,政治结构的变化是民主化、法制化,思想观念的变化是理性化、科学化。或者说,所谓近代化是指以工业化为核心和由工业化带来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生活方式等方面的一系列变化,包括政治近代化、经济近代化、社会近代化、个人近代化等各个方面。还可以说,近代化是从传统的以自然经济为主的农业宗法社会逐渐向商品经济发达的现代工业法制社会的转型,这种转型是一个广泛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而且它具有世界性的弥散和扩散的性质,首先在西欧突破,然后伴随着血与火强行扩散到世界的每一角落,是一个全球性的大转变。民粹派及民粹派运动民粹派一词是指从19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的平民知识分子,得名于他们70年代中期“到民间去”,把这些到农民中去的知识分子称做民粹派。民粹派的目标是追求社会正义与社会平等,他们 ( http: / / www.21cnjy.com )相信社会主义能体现这种正义与平等,故他们的最终目标是在俄国建立社会主义;民粹派的所作所为都以人民,尤其以农民的利益为出发点;所以,代表着民粹派的民粹主义的理论核心实际上就是“农民社会主义”。具体来说,民粹派认为:资本主义在俄国是一种罪恶和社会倒退;相信俄国社会发展的独特性,俄国可以绕过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农村公社是俄国社会主义的基础,农民是实现俄国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知识分子是一种主导力量,能够领导俄国走向社会主义。民粹派运动是指自赫尔岑和车尔尼雪夫斯基为民粹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以后,到19世纪60、70年代民粹主义思潮便逐渐形成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民粹派运动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1)19世纪60、70年代的革命民粹派时期,代表人主要有拉甫罗夫、巴枯宁和特卡乔夫。这时期的活动主要有:民粹主义小组成立、大规模到民间去和恐怖主义活动。(2)19世纪80、90年代的自由民粹派时期,代表人主要是米海依洛夫斯基等。(3)20世纪初的社会党时期,领导人主要有切尔诺夫等。民粹派运动是体现自恰达耶夫以来俄国东西方道路之争最激烈的社会运动,同时它也是俄国的社会主义的实际开端,因而在19世纪俄国社会思想史和解放运动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9世纪下半期俄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受到民粹派运动的影响。
整体结构(课题+子目标题)
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政治的缓慢变革亚历山大二世遇刺 识记解题
探究与展示
第一目: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探究1:阅读本目,用红笔在课本上标记出以下内容,并圈出关键词、句。1)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原因;2)农业生产发展的表现;3)工业的迅速发展的表现;(注意《巴库油田井架》图和“历史纵横”)4)存在问题。
第二目:政治的缓慢变革
探究2:1)图片:《亚历山大二世》《亚历山大二世给俄国带来“文明”》的漫画①请学生介绍亚历山大二世的生平和主要功绩。②讲解亚历山大二世在政治体制,司法制度,军事、教育等方面的改革,注意改革的原因、内容、性质、作用。2)为课本第二目漫画上的人物设计一段对白台词。
第三目:亚历山大二世遇刺
探究3:1)图片:《亚历山大二世遇刺》。由于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业绩 ( http: / / www.21cnjy.com ),他被称为“解放者—亚历山大二世”“提倡自由主义的沙皇”。与亚历山大同时代的西方人对他的评价特别高,最为热情洋溢的评价来自美国,在俄国废除农奴制后很快刊登出的一篇文章中,亚历山大二世被称为“1000年来最伟大的善人,重建和平的战士,秉承上帝意志制定秩序和按照人民意志维护秩序的君主,把4000万农奴变成4000万人的真正的基督徒。”①1880年前后的两年多时间里,亚历山大二世遇到了多次暗杀,根据《亚历山大二世遇刺》的图片,请学生想象亚历山大二世遇刺前的心情。1880年,他的豪华餐厅被炸毁,当时仅 ( http: / / www.21cnjy.com )由于半小时之差,使他幸免于难。他呼喊道:“是什么使这些无耻之徒反对我呢?为什么他们像追猎野兽一样追捕我呢?”②讨论:曾经赢得过“解放者”美誉的亚历山大二世为什么会遭到暗杀?1881年3月1日,亚历山大二世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轻骑兵护卫下驱车返回冬宫时,一个刺客在车后扔了一颗炸弹。但沙皇竟然从被炸碎的车子中毫无损伤地出现了,他正要照看卫兵的伤势,第二颗炸弹扔过来,正好丢在沙皇的胯下,把他炸死在彼得堡的大街上。2)各抒己见:如果你是当时俄国的农民,你会接受民粹派的宣传吗?为什么?民粹派运动为什么没有取得成功呢?民粹派:反对农奴制度,痛恨沙皇制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农民的剥夺,也不满意资本主义制度,否定工人阶级的先进作用。认为知识分子才是领导农民革命的主要力量,号召知识分子去农村发动农民革命,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力主“民意”的民粹派并没能赢得农民更多的理解 ( http: / / www.21cnjy.com ),事实上知识分子们也不真正看中农民的力量,他们认为,作为革命的主力军,有这些“人民的精粹”就够了。民粹派并不了解农民的真正想法,他们的行动没有得到农民的响应。
小结:19世纪上半叶,资本主义因 ( http: / / www.21cnjy.com )素在俄国逐步发展起来。1853年~1856年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彻底暴露了农奴制的腐朽性,加深了农奴制的危机。全国各地的农民反抗斗争层出不穷,愈演愈烈。沙皇统治岌岌可危,为了防止革命爆发,挽救岌岌可危的封建统治,即位不久的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废除农奴制,开始了自上而下的改革。1861年3月3日(俄历2月19日),亚历山大二世批准废除农奴制度的法令和宣言。农奴制改革是由农奴主实行的资产阶级改革,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资本主义工业获得迅速发展。但是,改革后俄国保留了大量的农奴制残余。农奴制改革之后,俄国又在政治、司法、军事、教育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俄国从农奴制社会逐步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在近代化的道路上前进。
反思:俄国农奴制改革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代发展的结果。19世纪五六十年代为了扫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加快发展步伐,德、意、俄、美、日等国开展了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各国事件的发生尽管有其个性,但无一例外是受到本国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发展推动的结果,充分显示了该时代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