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导入新课
传说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去打,有一只神鸟因迷路被错杀。天帝震怒,传旨让天兵于正月十五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光。天帝的女儿不忍心百姓无辜受难,就偷偷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一个聪明人想出个法子,他让大家在正月十五、十六、十七这三天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天兵已经放过火了。到了正月十五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而作罢。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挂灯笼,来纪念这个日子。
——吴伯萧
灯笼
1.认知“灯笼”的民俗意义、文化价值。
2.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分析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效果。
3.体会作者对往昔生活和对家国天下所寄寓的复杂感情。
学习目标
资料袋
预习检测—作者介绍
吴伯箫(1906-1982), 原名熙成,当代著名的散文家和教育家。毕生倾注于文学创作和教育事业。 舌耕笔耘, 成果丰硕,一生作品200多篇,《羽书》《难老泉》《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忘年》等作品均收入《吴伯箫散文选》。
资料袋
预习检测—背景介绍
灯笼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工艺品。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喜庆的氛围。后来灯笼慢慢拥有了喜庆、圆满、幸福、兴旺等多种文化内含。灯笼综合了绘画艺术、剪纸、刺缝等工艺。经过历代灯彩艺人的继承和发展,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品种和高超的工艺水平。从种类上有:宫灯、纱灯、吊灯等等。从造型上分,有人物、山水、花鸟、龙凤、鱼虫等等。
预习检测—背景介绍
唐开元年间,为了庆祝国泰民安,人们扎结花灯,借着闪烁不定的灯光,象征“彩龙兆祥,民阜国强”,花灯风气从此广为流行。旧时每年正月私塾开学时,家长会为子女准备一盏灯笼,由老师点亮,象征学生的前途一片光明,称为“开灯”。又由于“灯”字音和[添丁]相近,所以灯笼也用来祈求生子。到了“日据”时代,爱国志士们在灯笼上绘制民间故事,教导子孙认识自己的文化,所以又具有薪火相传的意义。
预习检测—背景介绍
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侵略者在精心安排下,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九一八”的炮火不仅震碎了壮丽的祖国河山,也击破无数文士的美好幻想,这其中就包括吴伯箫。然而,国民党政府竟然采取“不抵抗”政策,这让他十分愤懑,一腔积郁。他在这一时期的散文,常常回荡着爱国主义的激越旋律。即使在回忆童年生活的篇章里,这一旋律也时常跳跃而出。《灯笼》正是这个时期回忆主题的文章。
预习检测—读准字音
争讼 领域
斡旋 静穆
怅惘 褪色
锵然 燎原
熙熙然 暖融融
神龛 幽悄
( sòng )
(yù)
( wò xuán )
(mù)
( chàng wǎng )
(tuì)
(qiānɡ)
(liáo)
(xī)
(rónɡ)
(kān)
(qiǎo )
预习检测—朗读课文
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第三部分(12):
开篇说“火”,为后文写“灯笼”做铺垫。
主体说“灯笼”,写“我”对灯笼的回忆及联想。
结尾说“火”,情调高昂,抒发爱国情怀。
第一部分(1):
第二部分(2—11):
整体感知—理解文本
阅读第1自然段,思考:作者写小时候喜欢火、光的情景,请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丰富文章内容,增添情趣,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下文,为下文叙述喜爱灯笼做铺垫。
整体感知—理解文本
阅读第2自然段,思考: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我”对灯笼的喜爱?
强调了“我”对“灯笼”的情有独钟。
连活活的太阳算着,一切亮光之中,我爱皎洁的月华,如沸的繁星,同一支夜晚来挑着照路的灯笼。
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
夸张与比喻,表达了“我”与“灯笼”之间结下的缘分之多,使表达形象生动,突出了“我”对灯笼的喜爱。
(1-2)总说喜爱灯笼的原因。
整体感知—理解文本
阅读3-10自然段,这几段写了关于灯笼的哪些事?为什么要回忆这几件事?
(1)挑着灯笼接祖父,听祖父讲进京赶考的掌故。
(2)接过母亲递给的纱灯上下灯学;
(3)乡俗还愿时,村口红灯高照;
(4)跟着龙灯跑个半夜,伴着小灯入梦;
(5)族姊远嫁,宅第红灯高挂;
(6)在纱灯上描红;
(7)想象宫灯的样子和宫灯下的景象。
怀恋过往,表明灯笼对“我”的意义重大。
结合3-10自然段说一说:灯笼有着怎样的意义?
村犬遥遥向灯笼吠了……那种熙熙然庭院的静穆,是一辈子思慕着的。
灯笼映照着长幼情笃。
母亲给留着的消夜食品便都是在亲手接过了灯笼去后递给自己的……母亲的头发也全白了。
灯笼宣照着母子情深。
(3-5)通过追述与灯笼有关的旧事,表现了孩童时代家中那暖暖的亲情。
整体感知—理解文本
整体感知—理解文本
真是,若有孤行客,黑夜摸路。正自四面虚惊的时候,忽然发现星天下红灯高照,总会以去村不远而默默高兴起来的吧。
灯笼慰藉着孤行客的心;表现家乡人的淳朴、善良。
(6-7)在对家乡的灯笼的追忆中,展示家乡淳朴的乡情和民俗风貌。
……进士第的官衔灯该还有吧,垂珠联珑的朱门却早已褪色了。
灯笼记录着岁月的沧桑。
若是纱灯上的字是“尚书府”或“某某县正堂”之类,懂得了意思,也会觉得不凡的;但普普通通一家纯德堂的家用灯笼,可也未始勾不起爱好来。
灯笼显示着主人的地位和权势。
阅读10自然段,思考:关于宫灯的想象有什么意义?
对宫灯进行想象,体验深长的历史况味。
(8-10)在对灯笼的认知中,感受到了朝代的更替变迁。
整体感知—理解文本
整体感知—理解文本
阅读11自然段,思考:对古时将军挑灯看剑的描写有什么深刻意义?
引述历史上保家卫国的名将,表达自己做“灯笼下的马前卒”的誓愿。
从历史文化及个人情感上表达灯笼对于“我”及整个民族的重要意义。
合作探究—品味语言
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
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许多乡情民俗及作者与灯笼结下的太多缘分,这给作者留下很多美好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恋。
合作探究—品味语言
母亲给留着的消夜食品便都是在亲手接过了灯笼去后递给自己的。为自己特别预备的那支小的纱灯,样子也还清清楚楚记在心里。虽然人已经是站在青春尾梢上的人,母亲的头发也全白了。
动作描写、外貌描写。“ 手接过了灯笼去后递给自己的”,表现出母亲对我的细心周到的关爱;”母亲的头发也全白了”,写出岁月的无情以及我对母亲变老的伤感。
合作探究—品味语言
最壮的是塞外点兵,吹角连营,夜深星阑时候,将军在挑灯看剑。
化用典故,化用了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状词以寄之》里的诗句,既赞颂了古代将军塞外点兵、挑灯看剑、英勇杀敌的气概,也使得文章的文学色彩更加浓厚。
作者为什么喜欢灯笼?请结合具体事例说明。
(1)灯笼寄托着作者对祖父、母亲等亲人的牵挂、感激之情。
(2)灯笼承载着许多乡情、民俗、传统文化,给作者留下很多美好的回忆。
(3)灯笼能为夜行人指路,温暖他人。
(4)记录、传承家族历史,朝代的更替,表达岁月沧桑的感慨。 (5)引发作者联想爱国名将,激发爱国热情。
合作探究—体味情感
合作探究—体味情感
1.有行好的意思。
2. 孤行客“四面虚惊”的时候得到慰藉。
村头挂灯笼有什么作用?
主旨归纳
课堂总结
作者运用散文化的笔法,抒写了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表达了对灯笼的喜爱,对家人的感激及做“灯笼下的马前卒”的誓愿,表达了作者希望自己能够上前线,杀日寇、保家园的悲壮激越的家国情怀。同时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望。希望有更强大的力量,团结抗战,共御外敌,表现出与时代共呼吸的担当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