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高一年级12月联考语文试题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毛泽东同志的形象和个人魅力,有人认为很重要的一部分是来自其诗歌。毛泽东诗词,形象地呈现了其个人情感、情怀和胸襟。无论是“诗缘情”还是“诗言志”,毛泽东诗词都直接显现了独特个性。
诗歌就是要真实地呈现自我,无论是抒情,还是言志。“修辞立其诚”,诚就是实,真实无妄、坦诚无伪也。这样的诗歌,才能人诗互证,凸显诗人的本色、诗人的情感,从而呈现诗人之真形象、真精神。
毛泽东诗词中,如果说体现人诗互证的是抒情诗,那么,体现诗史互证的就是叙事诗。很多人都说过,“诗比历史更真实”。历史学家陈寅恪认为,时间、地理、人物、情感等元素,均保留在诗中。
革命进程中的很多重要历史,大都留痕于毛泽东诗词中,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其长征诗歌,如《忆秦娥·娄山关》《七律·长征》等。长征时期也是毛泽东诗词创作的高峰期,他完整地用诗歌记录了伟大的长征,他的诗作具有历史的现场感、鲜明的时代性,记录了伟大的历史事件和生动的细节事实。
毛泽东在给《诗刊》编辑部的信中说:“诗当然应以新诗为主体,旧诗可以写一些,但是不宜在青年中提倡,因为这种体裁束缚思想,又不易学。”后来,他又说:“我看中国诗的出路恐怕是两条:第一条是民歌,第二条是古典,这两方面都提倡学习,结果要产生一个新诗。现在的新诗不成型,不引人注意,谁去读那个新诗。将来我看是古典同民歌这两个东西结婚,产生第三个东西,形式是民族的形式,内容应该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对立统一。”
实际上,毛泽东才是真正将古典、民间和现代结合起来、极具创造性的诗人。他通过改造旧形式、创作新内容,做到了新旧结合。他把旧体诗写活了,尤其是写新中国新气象的一些诗作。
学者贺桂梅在《毛泽东诗词与当代诗歌道路》一文中认为,毛泽东诗词最独特的地方,在其“古”与“今”、“传统”与“现代”混融而成的特性。其读者层广泛覆盖旧体诗词爱好者
群体、新文学受众群体和社会主义当代文学实践群体,称其为受众最广的作品也不为过。广泛的受众群也意味着,毛泽东诗词具有某种超越古典、现代、当代而又同时涵纳三者成分的混融特点,它创造的是一个极其独特的艺术世界。这个艺术世界有着“古典中国”的样貌,但又是“现代性逻辑”的构造物,同时更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化身和主观镜像。它从古典中国生发出来,又越出了五四新文学的视界,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构建了革命中国和文学的当代性内涵。简单地称之为“旧”或“新”,都不足以诠释其独特性。如何阐释毛泽东诗词这种古今混融的特点,事实上不仅是如何理解当代文学与当代诗歌道路的难题,也是如何评价世界史意义上的中国文明独特性的一大挑战。这些观点,从一定意义上总结了毛泽东诗词对于当代诗歌的启示和意义。
(摘编自李少君《开辟诗歌新境界-毛泽东诗词对于当代诗歌的启示》)
材料二:
在中国几千年封建统治中,广大劳动人民始终处在社会最底层,人格被侮辱,利益被漠视,生命如草芥。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广大劳动人民有了主心骨,有了代言人,有了捍卫者。毛泽东深刻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拥护革命的群众。”这些观点和情愫充盈在他的诗词中。
1928年秋,黄洋界保卫战胜利后,毛泽东作《西江月·井冈山》以示庆贺:“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字里行间彰显了对由工农组成的红军官兵的无比信心。“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因为有人民群众这个“铜墙铁壁”,他对胜利成竹在胸。
毛泽东诗词中具有强烈而自觉的人民英雄观。如“百万工农齐踊跃,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等等,无不显示出对人民群众巨大力量的高度肯定和深情礼赞。
1936年1月26日,毛泽东离开瓦窑堡,率红军东渡黄河奔赴抗日前线。2月5日,红军抵达陕北清涧县,当晚下起鹅毛大雪。第二天,毛泽东来到黄河岸边,察看地形、敌情。站在白雪皑皑、苍茫辽阔的黄土高原上,眺望巍巍群山,对历史、当下和未来的思悟一起涌上心头,词作《沁园春·雪》喷薄而出,历史上叱咤风云的英雄都已远去,真正的英雄现在何处?毛泽东直言“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他在词后自注:“末三句,是指无产阶级。”正像他指出的那样,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依靠民众则一切困难能够克服,任何强敌都能战胜,离开民众则将一事无成”。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充分证明了毛泽东人民观点的科学性和真理性。从“百万雄师过大江”“天翻地覆慨而慷”,到“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从本质意义上讲,都是人民的胜利,都是我们党和毛泽东同志所坚持的人民观点的胜利。
(摘编自焦维东《品悟毛泽东诗词的人民情怀》)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比历史更真实”是很多人的共识;陈寅恪也说过,诗歌里包含着时间、地理、人物和情感等诸多元素。
B.毛泽东许多反映革命的诗词采用叙事的方式,对真实历史事件只是进行客观描述和记录,具有很强的现场感。
C.毛泽东诗词所创造的独特艺术世界,始于“古典”,又没有止于五四新文学,做到了古今融合且有所超越。
D.毛泽东诗词不仅在创作形式上极具创造性,在内容上还具有人民性的特点,将人民的巨大力量融入作品进行歌颂。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正是因为毛泽东有着真实的革命经历,才使他的诗词能够反映真实的情感。
B.毛泽东诗词记录了很多重大的历史事件,这和杜甫的诗歌有着相似之处。
C.毛泽东诗词“传统”与“现代”混融而成的特性对于当代诗歌具有启示和意义。
D.毛泽东创作《沁园春·雪》的经历,说明作品中的人民英雄观是有感而发的。
3.下列选项符合材料一中毛泽东关于新旧诗歌创作观点的一项是(3分)
A.因为旧诗形式严格,束缚人的思想,所以不建议人们学习。
B.要确立新诗的主体地位,但在形式上要遵从旧诗的形式要求。
C.可以在民歌和古典融合的基础上,创造新诗的形式和内容。
D.新诗的形式比内容还要重要,不注重形式的新诗就没有读者。
4.材料二在论述中大量引用了毛泽东的诗句,请简要分析其效果。(4分)
5.请结合材料一,以《沁园春·长沙》为例谈谈毛泽东诗词作品的主要特点。(6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树上的月亮
马平
①二十年前,我在成都有了一处居所。那是一套逼仄的旧房,在一幢低矮建筑的二楼,前窗朝西,后窗朝东。一年四季,我在家里只能看别的建筑的前脸后背,看不见太阳怎样升起来,又怎样落下去。
②但是,在后窗,我可以看月亮。
③后窗下面有一个小小的园子,种满了枇杷、棕树、枸树、黄桷树和皂荚树。它们在白天里好像并不存在,因为我并没有工夫留意它们。到了夜里,在天空播撒的月光下,那些暗淡的树影就像一个个婆娑的故事。我把电脑安置在后窗那儿,这样,我在夜里写作的时候,每一个故事都相伴在我一侧,或者部分地参与文字中。
④一天夜里,我从电脑面前扭过头,突然看见了圆圆的月亮,在窗外那一片狭小的天空中,在高大的枸树和皂荚树之间。而在那之前租住的房子里,树影和月影都看不到,没想到它们一下子全都到窗间来了。尽管月亮被金属防护栏切割了,但没有关系,挪动几下座椅,完整的月亮就复原在金属线条里,就像装进了画框。枸树在月色中兴奋起来,巴掌大的叶子在微风里一晃,就把月亮遮了大半。但也没有关系,眨眼间,微风又让那些叶子翻开了,露出来一个硕大的果子。这是成都的月亮,条条框框的月亮。它在那后窗难得一见,而那前窗又见不上它,街灯和车灯倒是夜夜流淌不息。大多数夜晚,我只能在后窗那儿,看一看因灯火时明时暗的天光。那依然没有关系,老实说,就是夜夜有大月亮,我也不一定夜夜有赏月的雅兴。何况,天地是那样局促,月亮每次出来,不一会儿,就撩枝拨叶爬
到楼顶上面,看不见了。
⑤谁都在说,最好的月亮,还是老家上面那一个。这已经成为大家想念老家的一个理由,我当然也不例外,因为这并不是什么媚俗。只不过,我想起老家的时候,若是有月亮出来,大树会抢在它前面先出来。
⑥我有记忆的时候,老家一带的山岭和沟壑差不多秃了,还好,有几棵大柏树剩了下来。老家屋后不远有一座山,大柏树就散落在山脚的大路边上。不知道受了哪一个季节的风吹,它们的头全都偏向一边,远远看过去,就像几个老人,埋头向着一个方向行走,怎么也做不到彼此靠拢。老家没有后窗,我却有在月亮下面望着那些树影的记忆,好像还听见过大柏树咳嗽的声音,已经记不清是在梦里还是梦外。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大柏树都不见了踪影。它们都上了年岁,不会趁着夜色跑掉,大概是那样走着走着就倒在地上,咽了气。老家屋前也有一棵大树,就在院坝边上。那是伯父家的核桃树,主干比水桶还要粗,撑开的枝叶差不多把一整个院子遮住了。每年春节,堂兄都会用斧头在它身上砍出一些小嘴,喂它一点干饭,指望它在新的一年结出更多的核桃。因此,我小时候一直有核桃吃,还在夜里爬上核桃树藏过猫猫。不知有多少个夜晚,我四仰八叉睡在簸箕里面,睡在核桃树面前的院坝中间,大睁着眼睛看满天星星,或者月亮。树是我和月两点一线间的尺度,大月亮上来的时候,核桃树就小了,夜鸟一样的叶子发出羽毛一样的声音。我平躺着望上去,圆月亮比圆簸箕小,而我自己更小,像一只蚕。天上飘来了一朵云,月亮便一点一点移动,簸箕仿佛也跟着移动了,最后连院坝也旋转起来。月亮钻进云里的时候,我往往会糊涂起来,自己好像悬挂在核桃树上。月亮钻出来了,好像被柔软的云擦拭一遍,比先前更晃眼了。我闭上眼睛,核桃树叶一样从高处飘落下来,立即就感觉到了,隔着簸箕的石板热乎乎的,带一丝青涩的气息凉丝丝的。我睡在踏实的地上,原来,那气息不是月亮而是核桃树散发出来的。我就是不睁开眼睛也会知道,核桃树在月亮下面,我在核桃树下面。
⑦后来,我与老家的距离愈拉愈远,没有在其他任何一个地方见过老家屋前那么大的核桃树。那棵核桃树早被我的堂兄砍掉了,因为它结的核桃一年比一年少,还生虫子。我回到老家,簸箕也早就变小了,只睡得下我大半个身子,一双腿只好曲着,还被凸起的边沿硌得很不舒服。这就让我怀疑起来,记忆中的核桃树是不是真有那么高大。
⑧再后来,我定居成都,十年前又搬了家,住进了高楼三十一层。月亮也跟着来了,好几扇窗都看得见,一弯,或者一轮。高楼不仅没有离月亮近一些,看上去,反倒比我在二楼看到的远了,也比我在核桃树下看到的远了。这大概是因为天空放大了,或者,是因为窗外又没有树了,曾经树上的月亮,恍然间可以采摘在手,而如今,无论多么高大的树都到不了我家窗边,它们都到了脚下,也好像与月亮的距离愈拉愈远了。
⑨我不能说,最好的月亮,是从树上升起来的那一个。我大概可以说,借助一棵树,我和月亮拉近了距离。
⑩眼下这个夜晚,趁着没有月亮,我凭着简单的想象,把记忆中的核桃树移了过来,把距此不远的那个园子也迁了过来,这个小区能不能容得下它们,我就顾不上了。那些在夜里咳嗽吓唬过我的大柏树,只好让它们躺在想象之外了。说不定,我会在深夜做一个梦,一弯新月挂在窗外的核桃树上,或者挂在窗外的枇杷、棕树、枸树、黄桷树和皂荚树上。我醒过来,窗外却是躲在云里藏猫猫的一轮满月,刚刚钻出来,我伸手就能捉到。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把电脑摆在后窗那儿,后窗下面月下园中树木夜景的意境和白天不同,“我”夜间用电脑写作有时可从这种意境中获得灵感。
B.后窗的月亮被装在“条条框框”里,象征着远离故乡的“我”在城市生活中失去了童年的自由,“我”不禁感慨“天地是那样局促”。
C.“我”格外留恋那棵被堂兄砍掉的核桃树,它曾为“我”的童年带来了吃核桃的回忆,以及透过树枝看月亮的难以忘怀的美妙体验。
D.住进高楼后,“我”感觉月亮反而比住二楼、在核桃树下时看到的显得更远,这是一种心理错觉,说明“我”赏月的心情有些不同了。
7.关于文本第⑥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回忆了老家的几棵大柏树和伯父家的核桃树,行文深沉细腻,带着一丝淡淡的惆怅。
B.大柏树“走着走着就倒在地上”,这种拟人化的想象体现了“我”对大柏树消失的不舍。
C.躺在簸箕里望月的感受中,“我”和周遭事物的空间关系被打破,大小变化随感觉而动。
D.最后三句作者调动视觉、味觉和触觉等多种感官写睡在核桃树下的踏实的地上的感觉,细腻生动。
8.文章第④段,作者在观看后窗月亮时,用到了三个“没有关系”,这样写有何效果?(4分)
9.作者在结尾写“会在深夜做一个梦”的相关内容有何用意?请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初,祖宗时,差役行久生弊,编户充役者不习其役又虐使之多致破产狭乡民至有终岁不得息者。王安石相神宗,改为免役,使户差高下出钱雇役,行法者过取,以为民病。司马光为相,知免役之害,不知其利,欲复差役,差官置局,轼与其选。轼曰:“差役、免役,各有利害。免役之害,掊敛民财,十室九空,敛聚于上而下有钱荒之患。差役之害,民常在官,不得专力于农,而贪吏猾胥得缘为奸。此二害轻重,盖略等矣。”光曰:“于君何如?”轼曰:“法相因则事易成,事有渐则民不惊。三代之法,兵农为一,至秦始分为二,及唐中叶,盖变府兵为长征之卒。自尔以来,民不知兵,兵不知农,农出谷帛以养兵,兵出性命以卫农,天下便之。虽圣人复起,不能易也。今免役之法,实大类此。公欲骤罢免役而行差役,正如罢长征而复民兵,盖未易也。”光不以为然。轼又陈于政事堂,光忿然。轼曰:“昔韩魏公刺陕西义勇,公为谏官,争之甚力,韩公不乐,公亦不顾。轼昔闻公道其详,岂今日作相,不许轼尽言耶?”光笑之。寻除翰林学士。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材料二:
盖尝试论之:天下之势,譬如一身。王公贵人所以养其身者,岂不至哉?而其平居常苦于多疾。至于农夫小民,终岁勤苦,而未尝告病。此其故何也?夫风雨、霜露、寒暑之变,此疾之所由生也。农夫小民,盛夏力作,而穷冬暴露,其筋骸之所冲犯,肌肤之所浸渍,轻霜露而狎风雨,是故寒暑不能为之毒。今王公贵人,处于重屋之下,出则乘舆,风则袭裘,雨则御盖,凡所以虑患之具,莫不备至;畏之太甚,而养之太过,小不如意,则寒暑入之矣。是以善养身者,使之能逸而能劳;步趋动作,使其四体狃于寒暑之变;然后可以刚健强力,涉险而不伤。夫民亦然。今者治平之日久,天下之人骄惰脆弱,如妇人孺子,不出于闺门。论战斗之事,则缩颈而股栗;闻盗贼之名,则掩耳而不愿听。而士大夫亦未尝言兵,以为生事扰民,渐不可长。此不亦畏之太甚,而养之太过欤?
(节选自苏轼《教战守策》)
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编户充役者A不习B其役C又虐D使之国多致F破产G狭乡民至日有终岁不得息者。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为民病”的“病”是祸害之意,与材料二中“而未尝告病”的“病”意思不同。
B.因,沿袭,与《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我欲因之梦吴越”的“因”意思不同。
C.以,连词,相当于“来”,与《师说》中“作《师说》以贻之”的“以”用法不同。
D.“风则袭裘,雨则御盖”中的“风”和“雨”都是名词用作动词,二者用法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安石任宰相时把差役法改为免役法,让服役的百姓可以出钱雇人代役,以此减轻负担,但由于官吏常常不按规定办事,结果不尽如人意。
B.司马光只看到了免役法的弊端,并不了解其益处,就决定恢复差役法;苏轼对他的想法并不认同,最终晓以利害,使得司马光改变了想法。
C.苏轼从天气和季节变化的角度,分析了王公贵人比农夫贫民易生病的原因,总结出保养身体不能太过,意在以此说明天下的形势。
D.苏轼认为在天下太平时期,人们不能像妇女小孩不出内室的门一样,过于娇气懒惰脆弱,更不能一提打仗就惧怕,一听盗贼的名字就“掩耳而不愿听”。
13.请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光不以为然。轼又陈于政事堂,光忿然。
(2)王公贵人所以养其身者,岂不至哉?
14.两则材料中,苏轼在阐述免役法和教民“战守”问题时的出发点和观点分别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下寻阳城泛彭蠡寄黄判官李白
浪动灌婴井①,寻阳江上风。
开帆入天镜,直向彭湖②东。
落景转疏雨,晴云散远空。
名山发佳兴,清赏亦何穷?
石镜③挂遥月,香炉灭彩虹。
相思俱对此,举目与君同。
【注】①灌婴井:《元和郡县志》载,为灌婴(汉初大臣)主持筑建湓口城时的古井。②彭湖:彭蠡湖,这里指鄱阳湖。③石镜:《水经注》载,庐山东面悬崖上有一块大圆石,光滑如镜。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的前两句粗线条描绘景色,描写湖水浩荡奔流的气势,境界开阔,想象丰富。
B.诗的三、四句,将湖水喻为明镜,写开船径直进入水天一色的鄱阳湖,尤为生动。
C.诗的五到八句,描绘夕阳、疏雨及晴云飘散之景,美不胜收,令诗人佳兴勃发。
D.诗的九、十两句,写远月悬空、彩虹消失的景象,暗寓诗人的情绪变得低落。
16.全诗的最后两句流露出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和效果?请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小强在演讲中为了阐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道理,特意引用了《劝学》中“ ”两句,以此来印证自己的观点。
(2)针对班上有些同学在学习上有疑难问题却不想解决的现象,李老师援引韩愈《师说》中“ ”两句,警示他们长此以往的后果。
(3)古人常以酒为媒介抒发情感,如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 ,往往取酒还独倾”,又如李清照《声声慢》中“ ,怎敌他、晚来风急”。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2题。
霜降节气过后天气转凉,家住大连的李女士却总觉得心里比火还热,眼睛像吹进了沙子一样干涩。李女士以为是秋燥引发干燥所致,到医院就诊后,被确诊为干燥综合征。
干燥综合征是什么病?(甲)?干燥综合征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它会侵犯唾液腺、泪腺等外分泌腺,导致出现口干、眼干等症状,如果患者认为这是常见的疾病,就长期 A ,不及时就医,就有可能会引起其他脏器损害。这个病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但可能与遗传、环境、感染等因素有关。
秋燥引发的干燥和干燥综合征是不能 B 的。秋燥引起的口干现象一般是暂时的,如果我们适当补充水分,多吃具有滋阴润燥作用的食物,症状往往能得到缓解。与之相比,①干燥综合征患者的口干程度往往更严重,②不仅患者口腔干燥,③还会吞咽
困难,④由于唾液分泌减少,⑤还有可能出现口腔黏膜疼病、溃疡、牙齿龋坏等问题是不容忽视的。
此外,干燥综合征还会出现:眼睛干涩、疼痛、有异物感······等常见症状;患者如果出现以上症状,就一定要去就医。
(乙),干燥综合征患者的皮肤干燥更为持久且难以改善,有时还会出现瘙痒、脱屑等症状,部分患者会关节疼痛、肿胀、畸形,甚至有可能影响到全身各个系统。如果出现长期不明原因的口干、眼干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一系列检查来诊断。
18.文中第一段用“心里比火还热,眼睛像吹进了沙子一样干涩”来描述干燥综合征的症状,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请仿照上述句子的形式描述你参加学校运动会1500米长跑比赛,临近终点时的身体感受。要求:语意完整,至少使用一处夸张;合乎情理,表达流畅。(5分)
19.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分)
20.文中第三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分)
21.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
2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的标点使用不规范,请指出并提出修改意见。(3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我们不能生活在一个没有发现和创造的世界里。那些善于发现、善于创造的人,拓宽了我们的视野,赋予我们新的眼光,去认识世界,认识我们自己,从而使自己也变成一个有发现和创造能力的人。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语文参考答案及解析
1.B【解析】“对真实历史事件只是进行客观描述和记录”错,表述绝对。
2.A【解析】该说法于文无据。
3.C【解析】A.“不建议人们学习”范围扩大,材料是“不宜在青年中提倡”。B.“在形式上要遵从旧诗的形式要求”说法绝对。D.“新诗的形式比内容还要重要”无中生有,“不注重形式的新诗就没有读者”说法绝对。
4.①大量引用毛泽东的诗句,为论证毛泽东诗词具有人民性特点提供了充分的论据,增强了文章说服力。②大量诗句的引用能够丰富文章的文化韵味,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可读性。(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5.①人诗互证。当年毛泽东是革命青年,有着蔑视权贵、改造旧中国的革命豪情,该词表达了这种情感,体现出人诗互证的特点。②诗史互证。当时社会黑暗腐朽,该词对那段历史进行了形象而概括的叙说,体现了诗史互证的特点。③古今混融。该词形式上是旧体诗的形式,抒写的却是青年时期毛泽东的革命豪情,体现了古今混融特点。(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6.B【解析】“象征着远离故乡的“我'在城市生活中失去了童年的自由”过度解读,“条条框框”指后窗的月亮会被金属防护栏遮住,“天地是那样局促”指后窗所见空间有限,不涉及“我”对于今昔生活情感倾向的表达。
7.D【解析】“调动视觉、味觉”错误,“我”在树下躺着时是闭着眼睛的,“青涩的气息”也不是味觉。
8.①强调虽然后窗月亮被遮挡、时有时无、出现时间短,却都不会影响作者赏月的雅兴。②运用间隔反复,强调了作者独特的审美意趣,也使段落内部语意层层递进,富有节奏美感。(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9.①归纳主旨,表达“我”对儿时故乡生活的深深怀念以及对在成都那套低矮二楼旧房生活的留恋和追忆。②呼应前文“我”在后窗隔着树影望月和儿时在故乡躺在核桃树下看月亮的内容,结构严谨完整。③回扣文章标题“树上的月亮”,使文章浑然一体。(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亦可
酌情给分)
10.C E G(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解析】原句标点:编户充役者不习其役,又虐使之.多致破产,狭乡民至有终岁不得息者。
11.C【解析】C项,两个“以”用法相同,均为连词,怕当于“来”。A项,“而未尝告病”的“病”是“生病”之意。B项,“我欲因之梦吴越”的“因”是“依据”之意。D项,二者均为名词作动词。
12.B【解析】“使得司马光改变了想法”,材料中没有依据。
13.(1)司马光不认为苏轼的说法是对的。苏轼又在政事堂陈述自己的看法,司马光很生气。(第个“然”“忿”各1分,“陈于政事堂”介词结构后置1分,句意1分)
(2)王公贵人用来保养身体的措施,难道不是很周全吗?(“所以”“岂”“至”各1分,句意1分)
14.①材料一中,苏轼从百姓利益的角度出发,客观全面地看待免役法的利弊,阐明免役法不能轻易改变的道理。②材料二中,苏轼从国家长治久安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和平时期要居安思危,加强军事训练而不能一味贪图安逸的道理。(答出一点给3分,答出两点给5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当初,祖宗时,差役法实行的时间长了会产生弊病,服役的百姓不熟悉所服的差役,官府又残暴地役伙也们,导致很多服役的百姓破产,人少的乡里百姓有一年到头得不到休息的。王安石在神宗朝任宰相时,把差役法改为免役法,使各户区别等级高下出钱雇人代役,行免役法的官吏向百姓索取超过规定的钱财,因此成为百姓的祸害。司马光任宰相,知道免役法的危害,而下知它有利的一面,打算恢复差役法,派官员设立机构,苏轼也在人选当中。苏轼说:“差役法、免役法,各有利头免役法的害处,在于聚敛民财,百姓十室九空,(财物)聚敛在上面而下层有饥荒之害。差役法的害处,在于百姓经常在为官府服役,不能集中力量务农,而贪官污吏得以乘机敲诈勒索。这二者的危害程度,大致相等”司马光问:“你看应该怎么办呢?”苏轼回答说:“法
度相沿袭,那么事情就容易成功,事情循序渐进百姓就不会惊慌。夏商周三朝的法令,兵农是一体的,到秦代开始兵农一分为二,到唐代中叶,把所有的府兵变为长期征战的兵卒。从这时以来,百姓不懂军事,士兵不懂农事,农民拿出粮食丝帛来养活士兵,士兵拿出性命来保护农民,天下人认为便利。即使圣人再来,也不能改变。现在的免役法,实际与这些很相似。你要马上取消免役法而实行差役法,正如取消长期征战的军队而恢复军民合一,大概不易办到。”司马光不认为苏轼的说法定对的。苏轼又在政事堂陈述自己的看法,司马光很生气、苏轼说:“过去魏国公韩琦要给陕西义勇军身上刺中,你做谏官,争执得很凶,魏国公韩琦不高兴,你也不找从前听你说过这个事情的详情,难道你今天做宰旧,反倒不许我畅所欲言吗?”司马光对他笑了笑。不久任命苏轼为翰林学士。
材料二:
我曾试着论述这个问题:天下的形势譬如人的整个身体。王公贵人用来保养身体的措施,难道不是很周全吗?然而他们平日常常由于病多而苦恼。至于农夫平民,终年勤劳辛苦却未曾生病。这是什么原因呢?风雨、霜露、寒署等天气和季节的变化,这是产生疾病的原因。农夫平民,夏天最热的时候奋力耕作,冬天极冷的时候还在野外劳动,他们的筋骨经常冒着烈日严寒,肌肤被雨雪霜浸渍,使得他们轻视霜露,不畏风雨,所以寒冬炎暑不能够给他们造成病害。现在王公贵人住在高大的房屋里,出门就坐车子,刮风就穿皮衣,下雨就打着
品,凡是用来预防疾患的工具,无不应有尽有;畏惧风雨寒署有些太严重了,保养自己的身体也有些太过分了,稍不注意,寒署就侵入身体了。因此,会保养身体的人,使自己的身体能够安逸又能劳动;慢步快走活动劳作,使自己的四肢习惯于寒冬炎署的变化;然后可以使身体强健有力,经历艰险而不受伤害。百姓也是如此。现在太平的时间长了,天下的人骄气懒惰脆弱,就像妇女小孩不出内室的门一样。谈论起打仗的事情,就吓得缩着脖子、大腿发抖;听到盗贼的名字,就捂住耳朵不愿意听。而且士大夫也不曾说起战争,认为这是生事干扰百姓的生活,露了苗头不可以让它滋长。这不也是畏惧得太严重而保养得太过分了吗?
15.D【解析】“暗寓诗人的情绪变得低落”错,这两句是写夜幕降临的景象,暗寓诗人佳兴勃发,意犹未尽。
16.①最后两句诗人采用想象(或对写)的方法,将眼前之景和怀人之情融合在一起,想象友人和诗人一样,也正举目望月,思忆诗人。②这样写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默契共通的情感,使得情感更加真挚,丰富了诗歌的情味。(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17.(1)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
(2)其为惑也 终不解矣
(3)春江花朝秋月夜 三杯两盏淡酒
(每空1分)
18.距离终点还有100米的时候,我感觉嗓子眼在冒烟,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5分,符合要求即可)
19.A.置之不理 B.混为一谈(每词1分,符合语境的成语均可)
20.②改为:患者不仅口腔干燥。
⑤改为:还有可能出现口腔黏膜疼痛、溃疡、牙齿龋坏等问题,这是不容忽视的。
(改对一处给2分)
【解析】②关联词语位置不当。⑤结构混乱。
21.甲:为什么会患上这种病
乙:与秋燥引起的皮肤干燥相比
(每处2分,意思对即可)
22.①冒号使用不当,删掉。②省略号和“等”不能连用,删掉省略号或“等”。③分号使用不当,可改为句号。(每点1分)
23.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