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州石首市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四年级科学期中质量监测
一、填空题。
1.(2024四上·石首期中)填空题(每个词只能用一次)
音量 空气 氧气 粗 二氧化碳 动物类 细 音高 植物类 声带
(1)刮风声是由 振动产生的; 人的讲话声是由 振动产生的。
(2)同一把小提琴上粗细不同的两根琴弦, 的琴弦发出的声音高, 的琴弦发出的声音低。
(3)声音的高低可以用 来描述,声音的强弱可以用 来描述。
(4)番茄炒蛋这道菜中的番茄是 食物,鸡蛋是 食物。
(5)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 减少, 增加。
二、判断题。(对的打“ ”, 错的打“×”
2.(2024四上·石首期中) 被敲打后的音叉放在水里,看到水花飞溅,是因为音叉在振动。( )
3.(2024四上·石首期中)二氧化碳是植物制造养料所必需的原料。
4.(2024四上·石首期中)当我们潜水时就不会听到水面上的声音了。
5.(2024四上·石首期中)人在安静状态下每分钟呼吸的次数约为120 次。( )
6.(2024四上·石首期中)人体内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是肺。( )
7.(2024四上·石首期中)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无关。
8.(2024四上·石首期中)常运动的同学和不常运动的同学,在运动后恢复正常呼吸所需的时间是一样的。( )
9.(2024四上·石首期中)声音是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
10.(2024四上·石首期中)一呼一吸算两次呼吸。( )
11.(2024四上·石首期中)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增大我们的肺活量。( )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12.(2024四上·石首期中)以下乐器中,靠弦的振动发出声音的是( )。
A.短笛 B.吉他 C.鼓
13.(2024四上·石首期中) 在“模拟人体的呼吸”实验中,用瓶内的气球来模拟( )。
A.胸腔 B.肺 C.膈肌
14.(2024四上·石首期中)早餐时,小可同学吃了一碗鸡蛋肉丝面,应该记录为( )食物。
A.1种 B.2种 C.3种
15.(2024四上·石首期中)剧烈运动时,呼吸急促是因为( )。
A.运动时,呼吸功能变弱
B.人体需要消耗更多的氧气
C.身体没有力气了
16.(2024四上·石首期中)小明在弹吉他时不断改变手指在琴弦上的位置,这样做的目的是( )。
A.获得更好的音色
B.阻止琴弦振动发声
C.使吉他发出音高不同的声音
17.(2024四上·石首期中)小科同学在呼吸时,用手触摸胸腹部,发现( )。
A.吸气时胸腔扩张,腹部收缩
B.呼气时胸腔收缩,腹部收缩
C.吸气时胸腔收缩,腹部放松
18.(2024四上·石首期中)宇航员在月球上不能直接交流是因为声音无法在( )传播。
A.空气中 B.地面上 C.真空里
19.(2024四上·石首期中)要使发声物发声时间更长久,最根本的方法是( )。
A.使发声物不停地振动
B.用东西包裹住发声物
C.阻碍传播声音的途径
20.(2024四上·石首期中)路路自制了一个小乐器——排箫(如图),如果从短管向长管方向依次吹奏,发出的声音( )。
A.由低到高 B.由高到低 C.音高相同
21.(2024四上·石首期中)下列有关肺活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每个人的肺活量都是一样的
B.肺活量大的人,身体供氧能力更弱
C.小虎爱运动,可可不爱运动,小虎的肺活量可能要比可可的大
四、连线题。
22.(2024四上·石首期中)请将耳朵各部分名称与其作用相连。
耳郭 将声波转化为振动
外耳道 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
鼓膜 将听觉信号传递给大脑
听小骨 收集声波
耳蜗 传递声波
听觉神经 传递振动
五、简答题。
23.(2024四上·石首期中)当停止对大钟敲击后,大钟仍“余音未止”,这是为什么
。
24.(2024四上·石首期中)参与呼吸的器官有哪些 (至少回答出3个)
。
六、探究题。
25.(2024四上·石首期中)探究“声音”的奥秘。
(1)图甲实验中,我们发现,用力拨动尺子发出的声音比轻轻拨动尺子发出的声音 (填“强”或“弱”) ,因为用力拨动尺子时,尺子振动的幅度更 (填“大”或“小”) 。
(2)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尺子,尺子伸出桌面部分的长度越长,振动越 (填“快”或“慢”),音高越 (填“高”或“低”)。
(3)尺子发出的声音是由尺子 产生的,它是通过 传播到我们耳朵里的。
(4) 图乙为三个形状完全相同的杯子,杯子里的水量不同,用小木棍分别敲击三个杯子的杯口, 号杯子发出的声音最低, 号杯子发出的声音最高。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空气;声带
(2)细;粗
(3)音高;音量
(4)植物类;动物类
(5)氧气;二氧化碳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食物的分类
【解析】【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刮风声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人的讲话声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
(2)声音的高低与物体的粗细有关,同一把小提琴上粗细不同的两根琴弦,细的琴弦发出的声音高,粗的琴弦发出的声音低。
(3)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单位是赫兹,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4)食物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根据食物的作用可以把食物分为主食和副食,根据食物的来源可以把食物分为植物类食物和动物类食物,不同的分类方法得到的结果也不一样。番茄炒蛋这道菜中的番茄是植物类食物,鸡蛋是动物类食物。
(5)人类时刻在进行呼吸作用,本质就是气体交换,吸进去氧气,呼出来二氧化碳气体。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
2.【答案】正确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被敲打后的音叉放在水里,看到水花飞溅,是因为音叉在振动。题目说法正确。
3.【答案】正确
【知识点】光合作用
【解析】【分析】植物光合作用的反应方程式:6CO2+6H2O( 光照、酶、 叶绿体)→C6H12O6(CH2O)+6O2,光合作用的原料有两种,一是二氧化碳,二是水。
4.【答案】错误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解答】声音在岸上通过水中的液体传播到我们的耳朵,所以我们的耳朵在水中依然可以听到岸上的声音。
【分析】声音在空气当中的传播速度是340米每秒。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液体其次,空气最慢。“隔墙有耳”就是墙在传播声音。“土电话”是棉线在传播声音。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在真空的环境中不能传播声音。
5.【答案】错误
【知识点】呼吸次数
【解析】【分析】成年人在平静状态下的呼吸次数约20次,心跳在80次左右 。
6.【答案】正确
【知识点】呼吸系统
【解析】【分析】人的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肺是最主要的呼吸器官,它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被称为身体中气体交换的中转站,这个“中转站”的大小直接决定着每次呼吸气体交换的量。题目说法正确。
7.【答案】错误
【知识点】声音的强弱
【解析】【解答】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90分贝是听力的最高限度。
【分析】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音量的单位是分贝,用dB表示。
8.【答案】错误
【知识点】呼吸次数
【解析】【分析】肺是身体进行气体交换的“中转站”,这个“中转站”的大小直接决定着每次呼吸气体交换的量。肺的大小直接决定着每次呼吸气体交换的量,经常锻炼,可以使肺功能更加强大。常运动的同学和不常运动的同学,在运动后恢复正常呼吸所需的时间是不一样的,经常运动的同学恢复较快。题目说法错误。
9.【答案】正确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传声,声音以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
10.【答案】错误
【知识点】呼吸次数
【解析】【分析】一次呼吸,即一次吸气一次呼气。每分钟呼吸的次数称为呼吸频率。
11.【答案】正确
【知识点】测量肺活量
【解析】【分析】肺是身体进行气体交换的“中转站”,这个“中转站”的大小直接决定着每次呼吸气体交换的量。肺的大小直接决定着每次呼吸气体交换的量,经常锻炼,可以使肺功能更加强大。题目说法正确。
12.【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短笛是由空气振动发声,吉他靠琴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故选B。
13.【答案】B
【知识点】呼吸的形成;呼吸系统
【解析】【分析】在“模拟人体的呼吸”实验中,瓶子模拟人的胸腔,气球模拟人体的肺,橡胶皮膜模拟膈肌,向吸管中不断吹入气体,来模拟人体吸气的过程;从吸管中不断吸出气体,来模拟人体呼气的过程。
14.【答案】C
【知识点】食物的分类
【解析】【分析】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包括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无机盐以及水,不同的食物营养成分对人体各有不同的作用。早餐,小可吃了一碗鸡蛋肉丝面,应该记录为鸡蛋、肉、面三种食物。故选C。
15.【答案】B
【知识点】呼吸次数
【解析】【分析】剧烈运动时呼吸急促是因为需要更多的氧气,所以身体才会加快呼吸的频率。
16.【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单位是赫兹,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小明在弹吉他时不断改变手指在琴弦上的位置,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吉他发出音高不同的声音。故选C。
17.【答案】A
【知识点】呼吸的形成
【解析】【分析】吸气时,含有氧气的空气由鼻腔或口腔进入气管,再进入肺,肺变大。呼气时,是含有二氧化碳的空气由肺部到气管,再由鼻腔或口腔呼出,肺变小。吸气时隔肌向下,胸腔扩张;呼气时隔肌向上,胸腔收缩。故选A。
18.【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宇航员在月球上不能直接交流是因为声音无法在真空传播。故选C。
19.【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要使发声物发声时间更长久,最根本的方法是使发声物不停地振动。故选A。
20.【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单位是赫兹,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路路自制了一个小乐器——排箫(如图),如果从短管向长管方向依次吹奏,发出的声音由高到低。故选B。
21.【答案】C
【知识点】测量肺活量
【解析】【分析】人体吸入最多空气后,呼出去空气的量叫肺活量。肺活量是人体发育健康的一个指标。每个人的肺活量是不同的,肺活量大的人,身体供氧能力更强。小虎爱运动,可可不爱运动,小虎的肺活量可能要比可可的大。故选C。
22.【答案】
【知识点】耳朵的结构
【解析】【分析】耳朵是人体的听觉器官。耳朵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组成。耳郭的作用是收集空气中的声音;耳道的作用是传递声波到中耳;鼓膜的作用是将声波转化为振动;听觉神经的作用是将听觉信号传递到大脑;耳蜗的作用是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听小骨的作用是传递振动到内耳。
23.【答案】这是因为敲击虽然停止了,但是大钟仍在振动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当停止对大钟敲击后,大钟仍“余音未止”,这是因为敲击虽然停止了,但是大钟仍在振动。
24.【答案】参与呼吸的器官有鼻腔(或口腔)、气管、支气管、肺等
【知识点】呼吸系统
【解析】【分析】人体的呼吸器官分别是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鼻腔里有纤毛和黏液,对吸入的空气有过滤、加温、加湿作用。咽与鼻腔、口腔、喉相通。咽喉对吸入的空气有温湿度调节和清洁作用。气管和支气管连接着喉与肺,有清除异物、调节空气温湿度和防御等功能。肺在胸腔内,分左肺和右肺,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交换的场所。
25.【答案】(1)强;大
(2)慢;低
(3)振动;空气
(4)③;①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强弱;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1)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系,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通过实验发现,敲击力度越大,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产生的声音越强。敲击力度越小,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产生的声音越弱。图甲实验中,我们发现,用力拨动尺子发出的声音比轻轻拨动尺子发出的声音强,因为用力拨动尺子时,尺子振动的幅度更大。
(2)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单位是赫兹,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尺子,尺子伸出桌面部分的长度越长,振动越慢,音高越低。
(3)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尺子发出的声音是由尺子振动产生的,它是通过空气传播到我们耳朵里的。
(4)图乙为三个形状完全相同的杯子,杯子里的水量不同,用小木棍分别敲击三个杯子的杯口,③号杯子发出的声音最低,①号杯子发出的声音最高。
1 / 1湖北省荆州石首市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四年级科学期中质量监测
一、填空题。
1.(2024四上·石首期中)填空题(每个词只能用一次)
音量 空气 氧气 粗 二氧化碳 动物类 细 音高 植物类 声带
(1)刮风声是由 振动产生的; 人的讲话声是由 振动产生的。
(2)同一把小提琴上粗细不同的两根琴弦, 的琴弦发出的声音高, 的琴弦发出的声音低。
(3)声音的高低可以用 来描述,声音的强弱可以用 来描述。
(4)番茄炒蛋这道菜中的番茄是 食物,鸡蛋是 食物。
(5)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 减少, 增加。
【答案】(1)空气;声带
(2)细;粗
(3)音高;音量
(4)植物类;动物类
(5)氧气;二氧化碳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食物的分类
【解析】【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刮风声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人的讲话声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
(2)声音的高低与物体的粗细有关,同一把小提琴上粗细不同的两根琴弦,细的琴弦发出的声音高,粗的琴弦发出的声音低。
(3)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单位是赫兹,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4)食物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根据食物的作用可以把食物分为主食和副食,根据食物的来源可以把食物分为植物类食物和动物类食物,不同的分类方法得到的结果也不一样。番茄炒蛋这道菜中的番茄是植物类食物,鸡蛋是动物类食物。
(5)人类时刻在进行呼吸作用,本质就是气体交换,吸进去氧气,呼出来二氧化碳气体。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
二、判断题。(对的打“ ”, 错的打“×”
2.(2024四上·石首期中) 被敲打后的音叉放在水里,看到水花飞溅,是因为音叉在振动。(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被敲打后的音叉放在水里,看到水花飞溅,是因为音叉在振动。题目说法正确。
3.(2024四上·石首期中)二氧化碳是植物制造养料所必需的原料。
【答案】正确
【知识点】光合作用
【解析】【分析】植物光合作用的反应方程式:6CO2+6H2O( 光照、酶、 叶绿体)→C6H12O6(CH2O)+6O2,光合作用的原料有两种,一是二氧化碳,二是水。
4.(2024四上·石首期中)当我们潜水时就不会听到水面上的声音了。
【答案】错误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解答】声音在岸上通过水中的液体传播到我们的耳朵,所以我们的耳朵在水中依然可以听到岸上的声音。
【分析】声音在空气当中的传播速度是340米每秒。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液体其次,空气最慢。“隔墙有耳”就是墙在传播声音。“土电话”是棉线在传播声音。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在真空的环境中不能传播声音。
5.(2024四上·石首期中)人在安静状态下每分钟呼吸的次数约为120 次。(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呼吸次数
【解析】【分析】成年人在平静状态下的呼吸次数约20次,心跳在80次左右 。
6.(2024四上·石首期中)人体内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是肺。(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呼吸系统
【解析】【分析】人的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肺是最主要的呼吸器官,它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被称为身体中气体交换的中转站,这个“中转站”的大小直接决定着每次呼吸气体交换的量。题目说法正确。
7.(2024四上·石首期中)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无关。
【答案】错误
【知识点】声音的强弱
【解析】【解答】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90分贝是听力的最高限度。
【分析】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音量的单位是分贝,用dB表示。
8.(2024四上·石首期中)常运动的同学和不常运动的同学,在运动后恢复正常呼吸所需的时间是一样的。(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呼吸次数
【解析】【分析】肺是身体进行气体交换的“中转站”,这个“中转站”的大小直接决定着每次呼吸气体交换的量。肺的大小直接决定着每次呼吸气体交换的量,经常锻炼,可以使肺功能更加强大。常运动的同学和不常运动的同学,在运动后恢复正常呼吸所需的时间是不一样的,经常运动的同学恢复较快。题目说法错误。
9.(2024四上·石首期中)声音是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传声,声音以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
10.(2024四上·石首期中)一呼一吸算两次呼吸。(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呼吸次数
【解析】【分析】一次呼吸,即一次吸气一次呼气。每分钟呼吸的次数称为呼吸频率。
11.(2024四上·石首期中)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增大我们的肺活量。( )
【答案】正确
【知识点】测量肺活量
【解析】【分析】肺是身体进行气体交换的“中转站”,这个“中转站”的大小直接决定着每次呼吸气体交换的量。肺的大小直接决定着每次呼吸气体交换的量,经常锻炼,可以使肺功能更加强大。题目说法正确。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12.(2024四上·石首期中)以下乐器中,靠弦的振动发出声音的是( )。
A.短笛 B.吉他 C.鼓
【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短笛是由空气振动发声,吉他靠琴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故选B。
13.(2024四上·石首期中) 在“模拟人体的呼吸”实验中,用瓶内的气球来模拟( )。
A.胸腔 B.肺 C.膈肌
【答案】B
【知识点】呼吸的形成;呼吸系统
【解析】【分析】在“模拟人体的呼吸”实验中,瓶子模拟人的胸腔,气球模拟人体的肺,橡胶皮膜模拟膈肌,向吸管中不断吹入气体,来模拟人体吸气的过程;从吸管中不断吸出气体,来模拟人体呼气的过程。
14.(2024四上·石首期中)早餐时,小可同学吃了一碗鸡蛋肉丝面,应该记录为( )食物。
A.1种 B.2种 C.3种
【答案】C
【知识点】食物的分类
【解析】【分析】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包括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无机盐以及水,不同的食物营养成分对人体各有不同的作用。早餐,小可吃了一碗鸡蛋肉丝面,应该记录为鸡蛋、肉、面三种食物。故选C。
15.(2024四上·石首期中)剧烈运动时,呼吸急促是因为( )。
A.运动时,呼吸功能变弱
B.人体需要消耗更多的氧气
C.身体没有力气了
【答案】B
【知识点】呼吸次数
【解析】【分析】剧烈运动时呼吸急促是因为需要更多的氧气,所以身体才会加快呼吸的频率。
16.(2024四上·石首期中)小明在弹吉他时不断改变手指在琴弦上的位置,这样做的目的是( )。
A.获得更好的音色
B.阻止琴弦振动发声
C.使吉他发出音高不同的声音
【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单位是赫兹,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小明在弹吉他时不断改变手指在琴弦上的位置,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吉他发出音高不同的声音。故选C。
17.(2024四上·石首期中)小科同学在呼吸时,用手触摸胸腹部,发现( )。
A.吸气时胸腔扩张,腹部收缩
B.呼气时胸腔收缩,腹部收缩
C.吸气时胸腔收缩,腹部放松
【答案】A
【知识点】呼吸的形成
【解析】【分析】吸气时,含有氧气的空气由鼻腔或口腔进入气管,再进入肺,肺变大。呼气时,是含有二氧化碳的空气由肺部到气管,再由鼻腔或口腔呼出,肺变小。吸气时隔肌向下,胸腔扩张;呼气时隔肌向上,胸腔收缩。故选A。
18.(2024四上·石首期中)宇航员在月球上不能直接交流是因为声音无法在( )传播。
A.空气中 B.地面上 C.真空里
【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宇航员在月球上不能直接交流是因为声音无法在真空传播。故选C。
19.(2024四上·石首期中)要使发声物发声时间更长久,最根本的方法是( )。
A.使发声物不停地振动
B.用东西包裹住发声物
C.阻碍传播声音的途径
【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要使发声物发声时间更长久,最根本的方法是使发声物不停地振动。故选A。
20.(2024四上·石首期中)路路自制了一个小乐器——排箫(如图),如果从短管向长管方向依次吹奏,发出的声音( )。
A.由低到高 B.由高到低 C.音高相同
【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单位是赫兹,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路路自制了一个小乐器——排箫(如图),如果从短管向长管方向依次吹奏,发出的声音由高到低。故选B。
21.(2024四上·石首期中)下列有关肺活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每个人的肺活量都是一样的
B.肺活量大的人,身体供氧能力更弱
C.小虎爱运动,可可不爱运动,小虎的肺活量可能要比可可的大
【答案】C
【知识点】测量肺活量
【解析】【分析】人体吸入最多空气后,呼出去空气的量叫肺活量。肺活量是人体发育健康的一个指标。每个人的肺活量是不同的,肺活量大的人,身体供氧能力更强。小虎爱运动,可可不爱运动,小虎的肺活量可能要比可可的大。故选C。
四、连线题。
22.(2024四上·石首期中)请将耳朵各部分名称与其作用相连。
耳郭 将声波转化为振动
外耳道 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
鼓膜 将听觉信号传递给大脑
听小骨 收集声波
耳蜗 传递声波
听觉神经 传递振动
【答案】
【知识点】耳朵的结构
【解析】【分析】耳朵是人体的听觉器官。耳朵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组成。耳郭的作用是收集空气中的声音;耳道的作用是传递声波到中耳;鼓膜的作用是将声波转化为振动;听觉神经的作用是将听觉信号传递到大脑;耳蜗的作用是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听小骨的作用是传递振动到内耳。
五、简答题。
23.(2024四上·石首期中)当停止对大钟敲击后,大钟仍“余音未止”,这是为什么
。
【答案】这是因为敲击虽然停止了,但是大钟仍在振动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当停止对大钟敲击后,大钟仍“余音未止”,这是因为敲击虽然停止了,但是大钟仍在振动。
24.(2024四上·石首期中)参与呼吸的器官有哪些 (至少回答出3个)
。
【答案】参与呼吸的器官有鼻腔(或口腔)、气管、支气管、肺等
【知识点】呼吸系统
【解析】【分析】人体的呼吸器官分别是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鼻腔里有纤毛和黏液,对吸入的空气有过滤、加温、加湿作用。咽与鼻腔、口腔、喉相通。咽喉对吸入的空气有温湿度调节和清洁作用。气管和支气管连接着喉与肺,有清除异物、调节空气温湿度和防御等功能。肺在胸腔内,分左肺和右肺,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交换的场所。
六、探究题。
25.(2024四上·石首期中)探究“声音”的奥秘。
(1)图甲实验中,我们发现,用力拨动尺子发出的声音比轻轻拨动尺子发出的声音 (填“强”或“弱”) ,因为用力拨动尺子时,尺子振动的幅度更 (填“大”或“小”) 。
(2)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尺子,尺子伸出桌面部分的长度越长,振动越 (填“快”或“慢”),音高越 (填“高”或“低”)。
(3)尺子发出的声音是由尺子 产生的,它是通过 传播到我们耳朵里的。
(4) 图乙为三个形状完全相同的杯子,杯子里的水量不同,用小木棍分别敲击三个杯子的杯口, 号杯子发出的声音最低, 号杯子发出的声音最高。
【答案】(1)强;大
(2)慢;低
(3)振动;空气
(4)③;①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强弱;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1)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系,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通过实验发现,敲击力度越大,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产生的声音越强。敲击力度越小,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产生的声音越弱。图甲实验中,我们发现,用力拨动尺子发出的声音比轻轻拨动尺子发出的声音强,因为用力拨动尺子时,尺子振动的幅度更大。
(2)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单位是赫兹,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尺子,尺子伸出桌面部分的长度越长,振动越慢,音高越低。
(3)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尺子发出的声音是由尺子振动产生的,它是通过空气传播到我们耳朵里的。
(4)图乙为三个形状完全相同的杯子,杯子里的水量不同,用小木棍分别敲击三个杯子的杯口,③号杯子发出的声音最低,①号杯子发出的声音最高。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