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常见文言实词用法,学习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
2.欣赏我国古代的建筑艺术。
3.体会文章结构严谨,语言优美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
1.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
2.结构严谨,语言优美的写作方法。
课前准备
1.学生查字典,扫除文字障碍。
2.查阅资料,了解有关黄鹤楼的诗文。
3.熟读课文,能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教师活动:
历史上,人们将湖北武昌的黄鹤楼、江西南昌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滕王阁、湖南岳阳的岳阳楼,并称为江南三大楼。滕王阁因有王勃的《滕王阁序》而闻名,岳阳楼因有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而更为人知。有关黄鹤楼的诗文又有哪些?
2.学生活动:
交流搜集的黄鹤楼的诗文 ,如:
崔颢的《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3.教师活动:
刚才同学们交流的大多是古诗,今天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唐人阎伯理写的一篇关于黄鹤楼的碑记。
二、检查预习
(一)教师活动:
正音:
隅(yú) 费祎(yī) 憩(qì) 邑(yì) 闼(tà) 窥(kuī)
(二)学生活动:
个别学生朗读,如有不正确的,其他同学更正。
(三)教师活动:
检查完了字音,下面请同学来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子的停顿。
(四)学生活动:
指名个别读后,其他同学点评,再集体读。
三、积累字词、疏通文意
(一)教师活动:
下面请同学们边看注释,边查工具书,疏通课文大意,如有不能理解的,做好圈点勾画。
(二)学生活动:
1.按要求自学,批注:
(1)隅:角落。
(2)登仙:成仙。
(3)驾:乘,骑。
(4)憩:休息。
(5)以名楼:以(之)名楼,以,介词,用;之,指代黄鹤;名,命名。
(6)耸构:矗立的楼宇(指黄鹤楼),与“高标”意思相同。
(7)巍峨:高大雄伟的样子。
(8)倚:靠着。
(9)重檐:两层屋檐。
(10)翼:古代建筑的飞檐。
(11)霞敞:高敞。
(12)形胜:山川胜迹。
(13)最:最好的事物。
2.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解答自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如有不能解决的问题,留待全班交流解答。
3.全班交流疑问,教师点拨;重点学习文言虚词“于”“以”“其”等及文言实词“名”等。
4.翻译课文,教师点拨纠正。
四、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1.教师活动:
通过刚才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同学们已经初步掌握了课文的内容,下面请同学们精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本文依次介绍了黄鹤楼的哪些内容?
(2)本文引用《图经》的话有什么作用?
(3)找出描写黄鹤楼雄伟高大的外观和建筑结构特点的词语,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4)本文最后一句有什么作用?
2.学生活动:
自由精读课文,思考并批注
全班交流,明确:
(1)第1句交代黄鹤楼的地理位置;第2—3句交代黄鹤楼命名的由来;第4句写黄鹤楼的巍峨高大和登楼所见所感。
(2)给黄鹤楼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3)外观:“耸构巍峨,高标巃蓯,上倚河汉,下临江流”;
建筑结构:“重檐翼馆,四闼霞敞”
(4) 侧面写出了黄鹤楼的地位价值。
五、赏析品味,体会语言
1.教师活动:
放声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说说喜欢的原因并和同桌交流。
(1)“事例《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一组对偶句,强调了黄鹤楼名称由来之证据充足。
(2)“耸构巍峨,高标 ”一组对偶,极力铺陈黄鹤楼高大雄伟之能事。
(3)“上倚河汉,下临江流”上句写楼的顶端,用夸张的手法,极言其高;下句写楼的底部,进一步交代楼的地理位置,写出楼在江边。
(4)“重檐翼馆,四闼霞敞”这一组对偶句对楼的建筑结构的具体描写。
(5)“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一组对偶,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登楼观赏之情态。
2.学生活动:
完成规定任务,并进行全班交流。
六、课堂小结
教师归纳:
课文介绍了黄鹤楼雄伟高大的外观和建筑结构特点,表达了作者热爱山川胜迹和仰慕仙人的思想感情。
七、课后作业
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于园》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常见文言实词用法,学习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
2.了解本文按空间转换的顺序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
3.体会古代园林建筑设计的精致奇巧和建造者高超的艺术造诣。
教学重、难点
1.学习常见文言实词用法,学习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
2.了解本文按空间转换的顺序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
课前准备
1.学生查字典,扫除文字障碍。
2.熟读课文,能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3.查找资料,了解我国古代著名的园林。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教师活动:
园林景色与一般的自然山水不同,它们在较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限的空间之中,以人工创造出一个可居可游可赏的生活空间环境,其本身也就是一件体现古典人文理想的艺术小品。
中国的园林建筑闻名于世,我们的老祖宗们用他 ( http: / / www.21cnjy.com )们高超的设计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精致奇巧的园林,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课前查阅的资料,说出一些你知道的中国古代园林的名称。
2.学生活动:
交流课前查找的资料。
3.教师活动:
于园,想必你们还未听说,它是富人于五建造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座私家园林,建于明万历年间,在当时非常著名。今天,就让我们跟随明末清初的文学家张岱,一起去品赏这座中国古典园林的绝妙景致。(为什么叫“于园”?根据课文的内容解释)
二、检查预习
1.教师活动:
正音:
钥(yào) 葆(bǎo) 壑(hè) 槛(jiàn)
邃(suì) 啾唧(jiū jī) 窈(yǎo)
2.学生活动:
个别学生朗读,如有不正确的,其他同学更正。
3.教师活动:
检查完了字音,下面请同学来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子的停顿。
4.学生活动:
指名个别读后,其他同学点评,再集体读。
三、积累字词、疏通文意
(一)教师活动:
下面请同学们边看注释,边查工具书,疏通课文大意,如有不能理解的,做好圈点勾画。
(二)学生活动:
1.按要求自学,批注
⑴步:水边停船的地方。
⑵所园:所建筑的园子。园,动词,建筑园子。
⑶非显者刺:显者,指有名声有地位的人。刺,名帖,这里作动词用,投名帖。
⑷款之:款,殷勤招待。之,人称代词,我们。
⑸奇:特殊的,罕见的。
⑹磊石:用各种各样的石块堆砌成假山。磊,垒,堆砌。
⑺缘坡植牡丹、芍药:缘,顺着,沿着。植,栽种。
⑻以实奇:以,因为。实,没有空隙,满满当当。
⑼临:临近。
⑽绝壑:陡峭的山沟。
⑾阁:我国古代的一种建筑物,供游览、休息、远眺、供佛或藏书之用。
⑿啾唧:细小而碎杂的声音。
⒀颓然:柔顺的样子,文中是舒坦的意思。
⒁碧窈:碧绿幽深。
⒂诸:众,各。
⒃俱以假山显:俱,都。以,凭借。显,显扬,有名声。
⒄憾:心感不满。
2.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解答自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如有不能解决的问题,留待全班交流解答。
3.全班交流疑问,教师点拨;重点学习文言虚词“于”“以”“其”等(完成课后练习三)及文言实词“圆”“款”、“缘”等。
4.翻译课文,教师点拨纠正。
四、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1.教师活动:
据了解,私家花园是中国园林 ( http: / / www.21cnjy.com )艺术的精华。它们大都模仿自然,推崇山水野趣,叠石掇山,楼阁重复,具有山水画意。下面,让我们重点学习第二节,看看于园究竟奇在何处?
请同学们自读第二节,思考以下问题:
⑴用文中的话说说于园奇在哪里?课文又是从哪几处来具体描绘的呢?它们各自奇在何处?
“园中无它奇,奇在磊石。”、课文依次描写了前堂、后厅、卧房槛外的磊石,它们分别奇在“实”“空”“幽阴深邃”。
⑵作者介绍于园是按什么顺序来介绍的?请找出标志性的词语。
空间顺序,标志性词语有“前”、“后”“外”“再后”。
本文按照空间顺序极有层次的来写于园。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章按照有前而后的空间顺序来写,先写前堂的石坡,石坡上的果子松、牡丹、芍药,接着写后厅的池塘,池塘中的奇峰绝壑,再写卧房槛外盘旋而下的沟壑,最后写于园的水阁、小河、灌木、禽鸟。这样一步步写来,层次井然。
⑶文章最后一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赞颂了能工巧匠的一双手和建造者高超的艺术构思。
2.师生活动:
自读思考,并做批注,全班交流,教师点拨纠正,明确。
3.教师活动:
作者除了介绍磊石之奇外,还写了哪一处景致?你喜欢吗?为什么? “再后一水阁”,它让人产生一种怎样的意境?
4.学生活动:
各抒己见。
5.归纳文章的主题:
这篇短文,着重介绍于园磊石之奇及其建筑的幽远意境,抒写作者游园得自然之趣的感受,赞颂了园林假山建造者高超的艺术造诣。
五、课堂小结
教师归纳;这节课,我们一起了解了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园的奇特之处,感受到了我国古代园林假山建造者高超的艺术造诣,并且学会了按照空间顺序有层次的来介绍园林的方法。
六、拓展延伸
比较一下《黄鹤楼》与《于园》。
作者带我们去黄鹤楼和于园“神游”了一番,请你说说对黄鹤楼和于园的总体印象以及“神游”时的感受。
对黄鹤楼的总体印象是巍峨,“神游”的感觉是如临仙境。
对于园的总体印象是于园堆砌的假山的奇特:“实奇”“空奇”“幽阴深邃奇”,“神游”的感觉使人有置身大自然的岩壑林泉之感。
七、课后作业
1.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背诵。
2.你最欣赏于园中的哪一处景致,把你欣赏的理由和对景致的描述说给同学或家长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