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体 文化 文学常识》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体 文化 文学常识》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1-07 19:15: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7课时 专题七 文体常识和文学 文化常识
【课型】复习课 【课时】1课时
【复习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常见的文学作品、作者相关知识。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
能力目标: 判断语文常识正误的能力。分析语文常识的能力。有关语文常识的选择与填空的能力。体验作品中人的情境和形象。
德育目标: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增强语文素养。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复习重点】了解作品的作者、国籍、作品中的主要人物、重要的故事情节、主题思想。重点掌握的是:记叙的要素、人称、顺序、详略;说明对象、特征、方法;议论的论点、论据、论证。文学常识重点掌握的是: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样式的基本知识;课本基本篇目中涉及的古今中外的重要作家作品。文化常识重点掌握教材中涉及到的日常生活经常应用的文化常识。
【复习难点】 识记和分析
【复习准备】复习课件 学生预习本课时内容
【复习学法】知识点梳理法 例题解读法 练习法
【考情分析】
1.分值与题型 文学常识已作为一种必考题型出现在中考语文试卷中,所占分值一般约在2分分。文学常识以客观选择题、判断题为主,也有多种形式的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2.考点与考向 (1)与表达方式有关的文体常识;(2)把握作品的作者,作者的年代、国籍及作品的主题、特色等。文学常识仍然是中考的必考内容。对文学常识的考查,单调呆板的填空题越来越少,融综合性、系统性于一体的综合题逐年增多。
3.误区与警示
(1)文学常识内容识记不扎实,模模糊糊,张冠李戴。(2)不能对材料进行冷静细致的分析。
【考点解读】
1.文体知识 文章体裁和文学体裁(样式)可统称为“文体”。文章体裁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文学体裁主要指四大文学形式:诗歌、小说、戏剧、散文。
(1)小说:是一种通过人物,情节和环境的具体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
小说三要素:人物:典型的艺术形象 情节:(序幕)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尾声) 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2)散文 根据散文的表现内容和表达方式,散文一般可以分为三类:记叙性散文、抒情性散文和议论性散文,当然也有将记叙、抒情和议论融为一体的。
散文特征:(1)取材广泛(2)形散神聚 (3)形式自由(4)富有文采 (5)情真意切
(3)戏剧 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它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戏剧的种类很多。根据表演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话剧、歌剧、舞剧、戏曲等。话剧以对话为主,如《雷电领》;歌剧以歌唱为主,如《白毛女》;舞剧以舞蹈为主,如《丝路花雨》;戏曲是我国传统的戏剧形式,包括昆曲、京剧和各种地方戏,以歌唱、舞蹈为主要表演手段。根据剧情的繁简和结构的不同,戏剧又可分为多幕剧和独幕剧。根据题材所反映的时代的不同,戏剧可分为历史剧和现代剧。另外,根据矛盾冲突性质和表现手法的不同,戏剧还可以分为喜剧、悲剧和正剧。正剧兼有悲剧和喜剧的因素,在古今中外的戏剧作品中占的比重最大。
(4)诗歌
诗歌,是一切文学作品的开路先锋。是具有强烈的感彩,最凝练、形象地反映生活,富于想象,构思精巧,有一定的节奏、韵律,常根据节奏和音顿分行排列的一种文学体裁。
(1)乐府 乐府原指朝廷所设置的音乐机构。最早的乐府诗是配乐歌唱的,后来文人仿照这种体裁创作的乐府诗,不管配不配乐,都一律称之为“乐府”。
(2)歌行 歌行是古体诗的一种。
(3)古体诗 古体诗有两种含义。一指诗体名,也称为古诗、古风。其表现形式有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及杂言多种。二是对于古体诗歌的泛称。又,南北朝时称汉魏无名氏的诗为古诗。
(4)近体诗 近体诗也称“今体诗”、“律诗”。是唐代以后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 现代则多称为格律诗。
(5)四言诗 四言诗指全篇每句四字或以四字为主的诗体。
(6)律诗 律诗是一种每首八句、中间两联必须对仗的格律非常严谨的诗。
(7)绝句 绝句是律诗的一种。每首四句,等于律诗的一半,所以也称“截句”、“断句”。基本格式仅为四句,绝句有五言、六言、七言等几种。
(8)五言诗 五言诗是由五字句构成诗篇的一种诗体。
(9)七言诗 七言诗是全篇每句七字或以七字为主的一种诗体。
(10)杂言诗 杂言诗也是古风的一种,具有古风的一切特点,跟“五古”、“七古”惟一不同之处就是一个“杂”字。
(11)词 词,诗歌的一种。是伴随新兴音乐而产生的一种新诗体,起源于隋唐,盛行于两宋。
(12)小令 小令又称“叶儿”,是散曲中产生最早的一种体式。
2.文学常识的学习(复习)方法主要有:(具体内容见各册教材梳理中的文学常识)
  (一)分类法。即把众多的作家、作品分成古代、现代、外国三方面进行归纳整理。
  (二)网络法。即对一个作家来说,将其名字——篇名——名句,形成一个知识网,对作品多的作家(课文中出现的)可将其作品罗列,涉及到文学常识方面的知识点加以归纳。
  (三)表格法。即对一大类作家、作品列表对照。如中国古代作家、作品,可按年代先后列表简记其姓名(字号)、朝代、集名、篇名、佳句……这三各种方法要相互配合使用。
3.文化常识 文化常识是指古代称谓习惯、历法、节气、职官定位、地理、礼仪、古代音律、科举制度、宗法等文化内容的统称。如历法中细分为纪年法、纪月法、纪日法、纪时法。
【例题精讲】
例题1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征蓬出汉塞”一句中“征蓬”的意思是“飘飞的蓬草”,古诗中常用“征蓬”比喻远行之人。
B.《周亚夫军细柳》选自《史记 绛侯周勃世家》,作者是东汉司马迁。
C.《回忆我的母亲》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文章的作者是开国元勋朱德。
D.“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魔”白居易、“诗佛”王维、“诗鬼”李贺等都是唐代著名诗人。
【答案】B 解析:司马迁所属朝代是西汉而非东汉。
例题2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回忆我的母亲》作者是史铁生,此文叙述了史铁生对已故母亲的回忆,表现了史铁生对母亲深切的怀念。
B.《吕氏春秋》又称《吕览》,由战国末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我们所学的《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都是选自这本著作。
C.《大雁归来》是一篇富有文学色彩的科学观察笔记,字里行间充盈着对大雁的喜爱之情。此文选自《沙乡年鉴》,作者利奥波德,美国生态学家。
D.安徒生是美国十九世纪的童话大师,他的代表作品除了我们学过的《皇帝的新装》,还有《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等。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解答此类问题时,一方面要注意在平时的课本学习中做好积累,准确记忆相关知识点,另一方面答题时要注意仔细审题,认真辨析。
【解析】A.《回忆我的母亲》的作者是朱德,文章通过回忆母亲的事迹,表达了朱德对母亲的深切怀念,不是史铁生。B.《穿井得一人》选自《吕氏春秋》,《杞人忧天》选自《列子 天瑞》,不是都选自《吕氏春秋》。D.安徒生是丹麦19世纪童话大师,不是美国。
例题3 下面关于文化常识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峡》节选自《水经注校正》。郦道元的《水经注》记载了南北方一千多条河流以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
B.“阴”“阳”二字在和山水名称相连时,多指和山水相关的方位,我国很多城镇名称就是这样得来的。
洛阳在洛河的北面,衡阳在衡山的南面,华阴在华山的北面。
C.《周亚夫君细柳》选自司马迁撰写的《史记》,《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共三千余年的史事。
D.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通常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饮酒》《春望》《雁门太守行》《赤壁》都是律诗。
【答案】D【解析】 《饮酒》《雁门太守行》是古体诗,《赤壁》是绝句。
【考点微练】
1.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散文诗,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一般篇幅短小,具有诗的意境和散文的表现力。
B.《世说新语》是刘义庆组织编写的志怪小说集,从言谈、逸事方面反映社会生活。
C.“不惑”代称三十岁,“而立”代称四十岁,“知天命”代称五十岁。
D.童话常常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多用讽刺手法,给人以启示。
2. 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两表酬三顾,一对定千秋”,说的是诸葛亮和周瑜的事。
  B.袭人是《红楼梦》中的人物,严监生是《儒林外史》中的人物。
  C.《复活》是莎士比亚的著名剧作,西施是春秋时吴国的美女。
  D.科举考试中,在县里或府里参加乡试,考取的人叫“举人”。
3.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藤野先生》作者是鲁迅,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课文选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B.《回忆我的母亲》选自《朱德选集》,作者朱德,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
C.《列夫 托尔斯泰》节选自《三作家》,作者是茨威格,他是英国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
D.《背影》的作者是朱自清,他是散文家、诗人、学者。
答案:1.A 【解析】B.《世说新语》是刘义庆组织编写的志人小说集。C. “不惑”代称四十岁,“而立”代称三十岁。D. “常常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多用讽刺手法,给人以启示”的是寓言。2.B 解析:A项中“两表”指诸葛亮的前后《出师表》,“三顾”指刘备三顾茅庐拜见孔明之事, “一对”指刘备和诸葛亮的隆中对策或指《隆中对》一文。 与周瑜有关。C项中《复活》是俄国列夫。托尔斯泰的著名长篇小说,西施则是春秋时越国的美女;D项中考“举人”的乡试应在省里举行,在县或府里举行的是院试,考取的人叫“秀才”。3.C 解析:茨威格是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不是英国的。
【作业布置】中考模拟(参见《语文中考复习》本课时对应的内容)
【复习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