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第一章 运动的世界
第一节 动与静
学习目标-新课导入-新知探究-课堂小结-课堂训练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1.能举例说明自然界存在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知道可以从不同角度描述丰富多彩的运动世界。
2.能通过实例,分析机械运动,能选择合适的参照物描述物体的运动。
【重点】了解运动形式的多样性,用科学的语言描述机械运动。
【难点】用参照物、运动、静止等物理概念描述运动的相对性。
运动的世界
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
总结:
我们生活在一个运动的世界里,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大到天体,小到分子、原子,一切物体都在不停运动......
新知探究
思考:
我们平时又是怎样描述运动的呢?不同的人描述运动的方式一样吗?
新知探究
知识点 运动的描述
一
我们生活在运动的世界里面。从这个角度讲运动是绝对的,找不到不动的物体。
那我们日常说的运动和静止又是什么?
新知探究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诗人用语言的韵律和意境描写运动
新知探究
音乐家用旋律和节奏表现运动
新知探究
画家用形态和色彩描绘运动
梵高的《星夜》
从画家视角描述的浩瀚神秘、惊心动魄的星空运动。
新知探究
科学家用特定的概念、数学工具及实验方法来描述与研究运动。
例: (1)汽车在公路上行驶。
(2)月亮升起来了。
(3)月亮在云层里穿行。
被研究的物体 标准物体 位置发生变化
汽车 地面 飞快的行使
月亮 地球 升起来了
月亮 云层 在穿行
那么科学家又是怎么来描述运动呢?
新知探究
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简称为运动。
机械运动
机械运动是最简单的一种运动形式,是学习其他运动的基础。
车内的人觉得车内的人动了没有?
车外的人觉得车内的人动了没有?
动了
没动
当高铁行进时:
想一想 :
怎样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
新知探究
知识点 参照物与物体运动
二
新知探究
被研究的物体 标准物体 位置是否改变 运动或静止
乘客 地面 改变 运动
乘客 司机、汽车 没改变 静止
为什么对物体的判断上会出现这样的不同?
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标准物体的位置发生改变,则称这个物体是运动的;
反之,则称这个物体是静止的。
参照物
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结论可能不一样
新知探究
参照物的选择原则:
(1)任意性。
(2)选取参照物时,不能选取运动物体自身为参照物。
(3)研究地面上的物体运动时,为了方便,通常选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做参照物。
新知探究
判断物体的动与静
一定 确定被研究的物体
二选 选择一个参照物
三分析 分析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的变化
四判断 相对于所选的参照物没有位置的改变,则物体是静止的;若位置发生变化,则物体就是运动的
新知探究
思考:为什么行人说乘客运动得“真快”,而司机却说乘客“没动”,乘客到底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研究的物体 参照物 位置是否改变 运动或静止
乘客 地面、树 改变 运动
乘客 司机、汽车 没改变 静止
新知探究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同一物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情况就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则物体运动或静止都是相对的 。(即:都是相对于某一参照物而言的)
例题
1.如图所示,地铁站台内,站在自动扶梯上出站的乘客,相对于自动扶梯是 的,相对于站台地面是 的(以上两空填“运动”或“静止”)。由此可见,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 。
静止
相对的
运动
在生活、生产中,人们常常巧妙地应用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为我们服务。
新知探究
接力赛
同步卫星
空中加油
课堂小结
动与静
机械运动: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
参照物
定义:在研究物体的运动与静止时,被称作参照标准的物体
选取原则:任意性、排己性、假定性、不唯一性、方便性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世界上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
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一般不同
课堂训练
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地球绕着太阳转 B.乌云遮住了太阳
C.百花怒放 D.树枝摇曳
2.南极科考队员最近又有重大收获,找到南极最高点,这是历史性的突破。在他们行进的途中,看到一座座冰山迎面走来,他们选取的参照物是( )
A.海面 B.自己 C.浮冰 D.空中的飞鸟
C
B
课堂训练
3.“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这是宋代诗人陈与义写的一首诗。其中“卧看满天云不动”所选的参照物是( )
A.船 B.云 C.岸边的树 D.月亮
4.春节将至,小明和妈妈坐在回老家的高铁上,以下描述错误的是( )
A.以路边的树为参照物,小明是运动的
B.以路边的树为参照物,妈妈是运动的
C.以列车为参照物,妈妈是静止的
D.以列车为参照物,路边的树是静止的
A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