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卖 油 翁
1.阅读并翻译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2.分析人物形象
3.能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
1.卖油翁看到陈尧咨射箭有什么反应?他是怎样评价的?
整体感知——内容品读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2.卖油翁凭什么这样评价陈尧咨的射箭本领?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翁曰:“以我酌油知之。”(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
3.陈尧咨对待卖油翁的态度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化原因是什么?
陈尧咨对卖油翁的态度变化过程:
变化的原因是:卖油翁技术纯熟但并不自夸、自傲,没有“以此自矜”。
反感
恼怒
认输(笑)
佩服
4.说一说卖油翁化解冲突的智慧体现在什么地方?
体现在卖油翁的态度上,面对陈尧咨的愤怒,他平静应对:“以我酌油知之。”
体现在卖油翁的绝活上,他演示倒油绝活,心不慌,手不抖,神闲气稳,一气呵成。
体现在卖油翁善于运用类比法,一语中的、深入浅出地阐明了大道理,令陈尧咨心服口服,冲突也随之化解。
5.陈尧咨和卖油翁分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在文中找出具体句子进行分析。
陈尧咨:
(1)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2)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语言描写,连续两问,语气盛气凌人,一是对卖油翁的态度表示不满;二是言语之间不乏轻蔑和质问之意,“自矜”之状跃然纸上。
这是陈尧咨在被人轻视后的恼怒和不善罢甘休的蛮横语言。“忿然”的神态和盛气凌人的语气,把他的骄横之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3)康肃笑而遣之。
神态、动作描写,这里不是直接描述陈尧咨的态度,而是从侧面表现陈尧咨的尴尬,因为理亏,所以他无话可说, 只能笑着让卖油翁走了。
卖油翁:
(1)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睨之”写出了卖油翁对陈尧咨的射技不屑一顾的神态。卖油翁的“睨”,与前文的“自矜”形成对比,引出了下文陈尧咨的不满。
(2)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3)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在不慌不忙的应答之间,卖油翁流露出藐视之意。
动作描写,准确生动地写出了卖油翁娴熟的酌油技艺。
(4)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卖油翁用事实证明了前文的“无他,但手熟尔”的说法,再次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淡然的语气,表现了卖油翁谦逊的性格特点。
睨之 但微颔之。
无他,但手熟尔。
稳重谦虚
陈康肃公
自矜
汝亦知射乎
尔安敢轻吾射
笑而遣之
骄傲
自负
赞许
解嘲
对 比
卖油翁
6.试分析一下陈尧咨和卖油翁这两个人物形象。
7.陈尧咨和卖油翁都算得是身怀绝技,你认为他们成功的经验是什么?
身怀绝技却不张扬;
懂得如何去教育人,聪明谦虚;
不卑不亢(不畏权贵)。
骄傲自大,虚荣;
有知错就改的精神(品质)。
卖油翁
陈康肃公
多练 手熟 技绝
8.从课文中受到什么启发
其一,勤学苦练、熟能生巧。
陈尧咨“发矢十中八九”,卖油翁酌油“自钱孔入,而钱不湿”,究其根由,全在熟能生巧。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各种技能(如唱歌、画画、体育、手工等)也是如此,只有多实践,多训练,才能熟练,熟练了才能“生巧”。
其二,不可自傲,精益求精。
有了本领,取得了成绩,不应自傲,因为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卖油翁的一番表演,一句“惟手熟尔”的感慨,不仅教育了陈尧咨,也教育了我们对待学习,对待任何事情,只有精益求精,不断努力,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如果固步自封,自矜不前,将被世人耻笑。
1.卖油翁和陈尧咨谁是主人公?
卖油翁。因为故事的题目是《卖油翁》 ,更因为文章所讲的道理是通过卖油翁表现出来的。
2.文章写了两件事,为什么详写酌油,略写射箭?
深入探究
文章主要是写卖油翁的技艺,突出熟能生巧的道理 ,所以重点写卖油翁的酌油,而对陈尧咨的射技只是一笔略过。以次要人物陈尧咨开头和结尾,衬托了主要人物卖油翁 。
●语文知识——衬托
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正衬)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反衬)作陪衬。运用衬托手法,能突出主体,或渲染主体,使之形象鲜明,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深入探究——写法借鉴
欲抑先扬,激起记叙波澜。
故事开头作者故“扬”一笔:陈尧咨“善射”而“当世无双”,且“以此自矜”。接着又因为忍受不了卖油翁的冷漠而恼怒,卖油翁则用不慌不忙的“酌油”表演使得陈尧咨折服,从而达到“抑”的艺术效果。
综观全篇,“扬”是为了“抑”,“抑”才是作者的意图。运用“欲抑先扬”的手法,使记叙产生波澜,收到了极好的艺术效果 。
1
寓理于事,构思独特新颖。
(1)这则故事篇幅短小,说理的地方仅止“手熟”二字。大量的篇幅用在了叙述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的表演上。无论是射箭还是酌油,都证实了“惟手熟尔”的道理。
(2)作者不是通过议论,而是通过对具体事例的叙写来阐明道理的,这正是本文构思的独特之处。运用“寓理于事”的方法说理,不仅通俗生动,易于理解,更能使道理的阐发有基础,令人信服。
2
“强中更有强中手,一山更比一山高”,我们做人要虚心,不能恃才自傲;做事要精益求精,不能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绩。
课堂小结——教师寄语
1.学了课文,你认为一个人应该如何看待自己和别人的长处?请用名言警句来回答。
拓展延伸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3)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4)自满人十事九空,虚心人万事可成。
(5)满招损,谦受益。
(6)骄傲自满是我们的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这个陷阱是我们自己亲手挖掘的。 —— 老舍
(7)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8)强中更有强中手,一山还比一山高。
(9)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屈原
(10)艺无止境。
(11)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12)骄傲自大、不可一世者往往遭人轻视。
(13)智者超然物外。
2.说一说。
(1)联系生活、学习,说说熟能生巧的事例。
(2)你认为一个人应该如何看待自己的长处?又如何看待他人的长处?
(1)陈康肃公善射( ) (2)公亦以此自矜( )
(3)尔安敢轻吾射( ) (4)康肃笑而遣之( )
擅长
夸耀
轻视
打发
1.解释下列句中加线词的含义。
2.翻译下列句子。
①乃取一葫芦置之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于是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个铜钱盖住葫芦口,慢慢地用勺子把油注入葫芦,油从钱孔中穿过去而铜钱却不湿。
②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我也没有什么别的(奥妙),只是手法熟练罢了。
拓展延伸——课堂练习
(1)课文主要写了 和 两个场面。
(3)从神态描写写卖油翁看待陈尧咨射技的句子是 , ,表现了他对陈尧咨的射技的 的态度;从语言上描写卖油翁看待陈尧咨的射技的句子是 , 这句话所包含的道理是 。
(2)陈尧咨看待自己射技的句子是 、
这些句子表现了陈尧咨 的态度。
射箭
酌油
公亦以此自矜
吾射不亦精乎
尔安敢轻吾射
自矜(或骄傲)
睨之
但微颔之
轻视(或轻蔑)
无他
但手熟尔
熟能生巧
3.填空。
(3)文章强调陈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十中八九的目的是( )
A.为后文写陈尧咨埋下伏笔。
B.为后文写康肃笑而遣之埋伏笔。
C.为后文写陈尧咨忿然责问作铺垫。
D.与卖油翁不以为然的态度形成对比,引出两人对话。
(1)在文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一句是( )
A.睨之,久而不去 B.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C.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D.无他,但手熟尔
(2)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相照应的一句是( )
A.释担而立 B.睨之 C.久而不去 D.但微颔之
B
D
D
4.选择。
康肃公
卖油翁
善射
以此自矜
睨之
但微颔之
第二段
发展:
吾射不亦精乎
无他,但手熟尔
高潮:
忿然
酌油
(技高一筹)
结局:
笑而遣之
第一段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在生活中有没有像陈尧咨的人?你认为一个人应该如何看待自已的长处,又应该如何看待别人的长处?结合你的生活知识,写一段话谈谈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