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醉翁亭记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因此他又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作者介绍
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范仲淹、富弼、杜衍、韩琦等推行“庆历新政”失败,相继被贬职。范仲淹于庆历六年写下《岳阳楼记》,寄托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理想。这次改革,受到贬谪的除了范仲淹和滕子京之外,还有范仲淹改革的另一位支持者——北宋大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他于庆历五年被贬谪到滁州,也就是今天的安徽省滁州市。在此期间,欧阳修在滁州留下了千古名篇《醉翁亭记》。
导入
环滁
林壑
琅琊
潺潺
酿泉
辄
岩穴暝
朝暮
伛偻
酒洌
野蔌
射者中
弈者胜
觥筹交错
阴翳
yì
chú
hè
yá
chán
niàng
zhé
míng
zhāo
yǔ lǚ
liè
sù
zhòng
yì
gōng
字词积累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朗读课文,读对节奏
1.山 行 六 七 里
2.山 之 僧 智 仙 也
3.醉 翁 之 意 不 在 酒
4.若 夫(fú) 日 出 而 林 霏 开
5.而 年 又 最 高
6.人 知 从 太 守 游 而 乐
7.而 不 知 太 守 之 乐 其 乐 也
8.太 守 与 客 来 饮 于 此
/
/
/
/
/
/
/
/
/
/
/
/
/
本文用了21个“也”字,有的表示判断,有的表示陈述。朗读下列语句,结合上下文体会“也”字表达的语气。
1.环 滁 皆 山 也
2.望 之 蔚 然 而 深 秀 者,琅 琊 也。
3.名 之 者 谁?太 守 自 谓 也。
5.醉 翁 之 意 不 在 酒,在 乎 山 水 之 间 也。
6.山 水 之 乐,得 之 心 而 寓 之 酒 也。
虚词“也”字的大量运用,能起到减慢节奏,舒缓语气,营造叙事抒情风格,有一种任性自得、舒卷自如的趣味。
/
/
/
/
/
/
本文共用25个“而”,表示并列、承接、递进、修饰、转折等关系。说说下列语句中“而”字的用法,体会它们各自语气的轻重。
1.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2.云归而岩穴暝。
3.朝而往,暮而归
4.溪深而鱼肥
5.而不知人之乐。
递进,而且;重读
表承接,不译;轻读
表修饰关系,不译;轻读
表示并列,可不译 ;轻读
表转折,却;重读
小贴士:凡表示转折或递进意味的,都要重读。
凡连接词语而有调整节奏作用的,则可轻读。
深入理解
1、课文写了哪些乐趣?
2、简单概括每一段内容。
3、文章中的哪一句话有着提挈全篇的作用?
醉翁亭记
醉翁亭
山景图
宴游图
归游图
位置所在——
酿泉之上
亭名由来——
太守自谓
朝暮之景
四时之景
山水之乐
滁人游
太守宴
众宾欢
太守醉
宴酣之乐
太守归——
宾客从
游人去——
禽鸟乐
乐人之乐
寄
情
山
水
与
民
同
乐
3、文章中的哪一句话有着提挈全篇的作用?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这句话从醉翁亭的命名巧妙地引出“乐”字,由此可见,“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写“醉”就是为了写“乐”, 所以“乐”才是贯穿全文的主线。
思考探究
这篇游记描写了滁州一带自然景物的幽深秀美,滁州百姓和平宁静的生活,特别是作者在山林中游赏宴饮的乐趣,表现了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课堂小结
家庭作业:
朗读并背诵课文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第二课时
答案
思考回答:
① 文中描写醉翁亭的词句是:
翼然临于泉
② 文中写山间四时景色的文句是: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
③ 文中点明“醉翁之意”的句子是: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成语连连看
1.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自行疏通文义,并画出不解之处。
整体感知
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它西南面的众多山峰、树林和山谷特别优美,一眼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秀丽的,是琅琊山。沿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地听到潺潺的流水声,从两座山峰之间奔泻出来的,便是酿泉。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有一座亭子,亭角翘起向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那就是醉翁亭了。建造亭子的人是谁?是这山里的智仙和尚。给亭子命名的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来命名的。太守同宾客来这里喝酒,稍微喝一点就醉了,而且年纪又最大,所以给自己取个别号,叫“醉翁”。醉翁的情趣并不在酒上,而在于山光水色之中。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于心间,寄托在酒上。
参考译文
像那早晨太阳出来,树林里的雾气散开,云雾聚拢,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的景象,就是山中的早晨和晚上。野花开放,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浓密的绿荫,天高气爽,霜色洁白,水位降低,石头显露出来,这就是山间一年四季的景色。早晨进山,傍晚回来,四季的景色不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
说到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唱着歌,行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大声呼唤,后面的人随机答应,老年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人在游玩。在溪边钓鱼,溪水深,鱼儿肥,用酿泉的水酿造酒,泉水甜,酒水清,山中的野味野菜,纷繁杂乱地摆开在面前的,这是太守在举办宴会。宴中欢饮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壶的人投中了,下棋的人下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人们时起时坐,大声喧哗,这是宾客在尽情的欢乐。苍老的容颜,花白的头发,醉倒在众人中间的人,是太守喝醉了。
不久,夕阳落在山头,人的影子散乱,是太守回家,宾客跟从。树林枝叶茂密成荫,禽鸟在高处低处鸣叫,是游人离开后鸟儿十分欢乐。可是鸟儿只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知道游人的乐趣,游人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快乐,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件事的人,是太守。太守是谁?就是庐陵人欧阳修啊。
作业:
1、识记课文下面的注释。
2、熟读并背诵全文。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第三课时
环滁( ) 名之者谁 ( )
翼然临于泉上 ( )
云归而岩穴暝 ( )( )
杂然前陈( ) 树林阴翳 ( )
野芳发而幽香 ( ) 佳木秀而繁阴( )
峰回路转( ) 醉翁之意( )
结合注释,翻译课文,积累重点文言词语
环绕
命名
像鸟张开翅膀
聚拢
昏暗
陈列、摆开
遮盖
茂盛
开放
曲折、回环
意趣、情趣
二、“而”用法(连词):
1、表顺承,相当于“就”“才”“然后”或仍作“而”2、表并列,相当于“和”“与”“并且”“又”等。3、表示方式或状态,可不译。4、表转折,与“然”连用,也表转折,相当于“却”“但是”5、“已而”连用,表示“不久”“随后”6、表递进,可译为“而且”“并且”“就”。7、表因果,“因而”。
1.蔚然而深秀者:
2.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
3.而年又最高: 4.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5.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6.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7.水落而石出者: 8.朝而往,暮而归:
表并列
表承接 表并列
表递进
表承接
表承接
表修饰
表承接
表并列
9.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10.往来而不绝者:
11.临溪而渔:当“临”为动词“靠近”时, ;当“临”为介词“在”时,
12.溪深而鱼肥: 13.泉香而酒洌:
14.杂然而前陈者: 15.起坐而喧哗者:
16.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18.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表修饰
表修饰
表修饰
表并列
表并列
表并列
表转折
表承接
17.而不知人之乐:
表承接
表修饰
表因果
表转折
三、也
A、表判断(肯定,用于描述景物,介绍人名)
B、表陈述(解释) C、表感叹(用于直抒胸臆)。
1.环滁皆山也
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3.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4.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5.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6.山间之朝暮也
7.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助词,表判断
8.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9.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0.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11.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12.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也”表示判断语气;
“…者,…也”判断句式
的标志。
8.故自号醉翁也
9.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0.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11.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12.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13.而乐亦无穷也
14.在乎山水之间也
15.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助词,表陈述
助词,表感叹
四、特殊句式
(一)倒装句
1、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正常语序应为:
2、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述以文:
“于途歌”“于树休”
状语后置句
述之以文——以文述之
省略句
状语后置句
(二)省略句
1、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得之于心而寓之于酒也。”
(三)判断句
文言知识盘点
1、一词多义
临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居高面下)
临溪而渔
(到,靠近)
归
云归而岩穴暝
太守归而众宾客从也
乐
山水之乐
不知太守之乐其乐
游人去而禽鸟也乐
(欢乐,动词)
(乐趣,名词)
(回去)
(以… 为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快乐)
(聚拢)
微斯人,吾谁与归
(归依)
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从
在
于
2、词类活用
①山行六七里
④伛偻提携
(名词用作状语,沿着山路)
(形容词用作名词,花)
(名词用作状语, 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伛偻,形容词用作名词,代指老人。
提携,动词用作名词,儿童)
③野芳发而幽香
②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主旨归纳:
全文以“乐”字贯穿,通过对滁州优美风景的描写
和游人之乐的叙述,勾画了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画面。
表现了作者寄情山水和与民同乐的思想。
3.文章写景优美,又多韵律。
1.句法上大量运用骈偶句,并夹有散句。
既整齐又富有变化,使文章越发显得音调铿锵,形成
一种骈散结合的独特风格。如“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
繁阴”“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2.文章多用判断句,层次极其分明,抒情淋漓尽致。
使人读来不仅能感受到绘画美,也能感受到韵律美。
“也”“而”的反复运用,形成回环往复的韵律,使读者在诵读中获得美的享受。
写作特色
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 “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 ”居士日:“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 ”
——《欧阳文忠公文集 六一居士传》
六一居士
链接材料
画荻教子
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