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 电是什么 课件(共28张PPT) 2024-2025学年初中物理(沪科版)九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4.1 电是什么 课件(共28张PPT) 2024-2025学年初中物理(沪科版)九年级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1-06 23:07: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第十四章 了解电路
第一节 电是什么
学习目标-新课导入-新知探究-课堂小结-课堂训练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1.通过大量事例认识电与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
2.知道电荷有两种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3.通过实验探究,领会物体带电的概念。
4.通过交流和讨论,认识验电器工作原理及如何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5.了解电现象的应用与防护
【重点】摩擦起电的实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验电器的原理
【难点】验电器如何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新课导入
静电现象
新知探究
将与毛皮摩擦过的塑料棒靠近自来水细水流,观察会有什么现象.
知识点 摩擦起电
1
新知探究
将摩擦过的气球靠近细水流,水流会被__________
吸引
1
知识点 摩擦起电
新知探究
一些物体被摩擦后,能够吸引轻小物体.人们就说这些摩擦后的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的方式叫摩擦起电.
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摩擦起电现象
带电体的性质: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思考
思考生活中油罐车尾部为什么总有一条铁链拖地
答:行驶中的油罐车里的油跟油罐壁摩擦,使油和油罐带上电荷,当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发生火花放电,酿成事故。因此,在油罐车尾部常接一条拖地的铁链,将油罐上的电荷随时由铁链导入大地,以保证安全。
将两个气球充气后挂起来,让他们碰在一起,用毛织品分别摩擦两个气球相接触的部分,放开气球后,你观察到什么现象?
新知探究
迷你实验
新知探究
知识点 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
2
a.将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互靠近;
b.将两根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
c.将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
相互排斥
相互排斥
相互吸引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的性质是不一样的.
新知探究
自然界中存在两种电荷:
(1)正电荷:把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的带电荷规定为正电荷,可用“+”表示.
(2)负电荷:把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规定为负电荷,可用“-”表示.
归纳总结
新知探究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新知探究
知识点 验电器
3
验电器的构造
你能说出现电器为什么能检验物体是否带了电吗?
新知探究
新知探究
验电器的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当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由于电荷的转移,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箱因带上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一定角度。
思考
转换法: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做转换法。
在用验电器检验物体的带电情况时,将物体所带电荷的多少转化为验电器的金属陌张开角度的大小。
验电器检验带电体用到了什么物理思想呢?
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
把物体与验电器金属球相接触
验电器金属箔张开
带电
验电器金属箔不张开
不带电
新知探究
新知探究
1.常见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原子
电子
原子核
质子
中子
(呈中性)
(带正电)
(带负电)
(不带电)
(带正电)
2.原子结构
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失去电子的物体因为缺少电子而带正电;
得到电子的物体因为有了多余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
  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
电子
带正电
带负电
摩擦起电的原因
束缚电子
能力弱
束缚电子
能力强
新知探究
知识点 静电感应
4
当带电的物体与未带电的导体相互靠近时,由于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会使导体内部的电荷重新分布;导体内与带电体电荷性质相反的电荷会被吸引到带电体附近,电荷性质相同的电荷则被排斥到远离带电体的导体的另一端。
新知探究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1.干燥的冬天,脱毛衣时听到“啪啪”声;
2.触摸门把手或与人握手时被“电”;
3.用毛织品摩擦过的气球能“吸”在墙上;
4.化纤衣服容易吸附灰尘;
5.用塑料梳子梳头发,头发变得蓬松;
6.油罐车尾部总有一条铁链拖地。
新知探究
静电的应用:静电植绒、静电复印、静电喷涂、静电除尘.
原理: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静电的防护:避雷针
原理:物体带电时,尖端易产生放电现象.(尖端放电)
课堂小结
一、摩擦起电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的方式
二、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规律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三、验电器
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静电植绒
课堂小结
四、静电感应
静电复印
静电喷涂
静电除尘
课堂训练
1.(2022 广州市)小君查阅资料发现纸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比玻璃强。现用纸巾摩擦玻璃棒,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纸巾失去电子
B、纸巾带负电
C、纸巾得到质子
D、玻璃棒和纸巾带同种电荷
B
课堂训练
2.(2022春 盐城市)如图所示,小朋友从弯道型的塑料滑梯上匀速下滑,头发丝一根根竖起,形成“怒发冲冠”的有趣现象。关于下滑过程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摩擦过程中,产生了新的电荷
B、小朋友下滑过程中只受到重力作用
C、竖起的头发丝是因为分子间有斥力
D、形成“怒发冲冠”现象原理和验电器原理相同
D
课堂训练
3.(2022 南阳市)如图所示,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吸管的A端,A端会远离橡胶棒。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橡胶棒和吸管都是导体
B、吸管因失去电子而带有负电
C、在潮湿的环境中实验现象更明显
D、验电器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工作的
D
课堂训练
4.(2022 天津市)如图所示,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小球,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张开,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摩擦过程中,正电荷转移到玻璃棒上
B、摩擦过程中,负电荷转移到玻璃棒上
C、张开的两片金属箔,一定带同种电荷
D、张开的两片金属箔,一定带异种电荷
C
课堂训练
5.(2022春 江阴市)下列关于静电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起电的过程中创造了电荷
B、验电器是利用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的原理制成的
C、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是因为橡胶棒获得电子
D、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是因为玻璃棒获得电子
C
课堂训练
6.(2022 临清市)有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乙球带正电。将甲与乙、丙靠近时,他们相互作用的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球和丙球均带负电
B、甲球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
C、甲球带负电,丙球带正电
D、甲球可能不带电,丙球一定带负电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