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1 单选题
一.选择题(共48小题)
1.(2023秋 东阳市期末)第二小组同学搜集了报道卢宅的信息,动手编一则消息,主题是“卢宅灯彩:繁光褥彩映画堂”。
①此大堂灯全称“宝盖索络联三聚七彩穗羊角灯”,整体呈六角形,高4.05米,直径2.1米,重127.5公斤,用40万颗玻璃彩珠穿成,比《红楼梦》中荣国府的“联三聚五”大堂灯更胜一筹。
②癸卯春节,卢宅肃雍堂内,灯火辉煌,琉璃满堂——时隔3年后,卢宅的大堂灯盛装复出,宝盖亭亭彩穗飘飘的大堂灯气度雍容,吸引了数万人固观。
③1999年,此大堂灯列入吉尼斯纪录。
④一同张挂的,还有160多盏各种材料与形制的彩灯,让人窥见了卢宅肃雍堂灯彩的一斑。
⑤“褥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唐人卢照邻的《十五夜观灯》,正是卢宅灯彩的生动写照。
下列选项中最符合消息结构的语序是( )
A.②①③④⑤ B.②③④①⑤ C.⑤②①③④ D.⑤①②③④
2.(2023秋 鄞州区校级期末)下面关于文化常识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峡》节选自《水经注校正》。郦道元的《水经注》记载了南北方一千多条河流以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
B.“阴”“阳”二字在和山水名称相连时,多指和山水相关的方位,我国很多城镇名称就是这样得来的。洛阳在洛河的北面,衡阳在衡山的南面,华阴在华山的北面。
C.《周亚夫君细柳》选自司马迁撰写的《史记》,《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共三千余年的史事。
D.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通常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饮酒》《春望》《雁门太守行》《赤壁》都是律诗。
3.(2023秋 杭州期末)亭是园林中重要的景点建筑,多建于路旁或水旁,供行人休息、乘凉或观景用。在建筑形态上的特征是“有顶无墙”。台是最古老的园林建筑形式之一,是一种高而平的建筑,一般筑成方形。楼是古建筑中两层以上的房屋。阁是供人游玩远眺的建筑物,多为四角形、六角形或八角形,与楼相比,体量较小巧。下面三幅图中,属于“亭台楼阁”中的“阁”的一幅是 ( )
A. B. C.
4.(2023秋 西湖区校级期末)下面情境中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元旦联欢活动中,同学们邀请你高歌一曲,你推让不过,就说:“好吧,那我就(A)弃暗投明!”表演结束后,你略带羞涩谦虚地说,“唱得不好,让大家(B)见笑了!”文娱委员送给你一样演出礼物,并说,“谢谢你(C)屈驾献唱,请收下这个小礼物!”你笑着说:“不客气,这个小小纪念品我就(D)笑纳了!”
A.弃暗投明 B.见笑 C.屈驾 D.笑纳
5.(2023秋 西湖区校级期末)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周亚夫军细柳》选自《史记 绛侯周勃世家》,其中“世家”是为诸侯级别的人所做的传记,在《史记》中共有三十篇。
B.《庭中有奇树》是《古诗十九首》中的篇目,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主持编选的《文选》。
C.晏殊、欧阳修、苏轼皆是北宋年间著名词坛大家,创作能力卓绝,学养深厚,同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D.《我为什么而活着》作者是英国著名哲学家、数学家罗素,同时他也是一位卓有成就的作家,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6.(2023秋 西湖区校级期末)下列语段中有四句话,其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清明上河图》采用了中国传统绘画特有的手卷形式,以移动的视点摄取对象,全图内容庞大,却繁而不乱,长而不冗,段落清晰,结构严谨。B.《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写实性很强的作品,画中所绘景物,与文献中有关汴梁的记载基本一致。C.画面细节的刻画也十分真实,如桥梁的结构,车马的样式,人物的衣冠服饰,各行各业人员的活动,皆细致入微。D.画中丰富的内容,有着文字无法取代的历史价值,在艺术表现的同时,也是为12世纪中国城市的生活状况留下的重要形象资料的一件艺术瑰宝。
A.A B.B C.C D.D
7.(2023秋 西湖区校级期末)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黄山景观以观松闻名,其苍老遒劲的古松形态各异,给人以独特的美的享受。
B.听说小礼堂在放映热门电影,小高赶到的时候才发现已经摩肩接踵,人群密集,再也挤不到前面的位置了。
C.弟弟已经滚到了床边,多亏小陈眼疾手快一把接住,遏制了他的摔伤。
D.小郑学农时非常投入,在泥泞的田地里艰难跋涉也不以为意,勇夺班级“挖番薯冠军”。
8.(2023秋 余杭区校级期末)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是礼仪之邦,人们在言谈中注重谦敬之分,如谦辞有“高龄”“拙见”等,敬辞有“令爱”“赐教”等。
B.苏轼,北宋著名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C.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通常每首八句四联,每一首的颈联和尾联必须是对仗句。
D.古代地理中,山南水北为阳,因此,“汉阴”指汉水的北岸。
9.(2023秋 拱墅区期末)请运用律诗的知识,结合诗句内容,选择填入以下空白处最恰当的诗句。 ( )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_______,_______。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A.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B.水晶帘外娟娟月,梨花枝上层层雪。
C.莫怪分襟衔泪语,十年耕钓忆沧洲。
D.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10.(2023秋 慈溪市期末)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弱冠”指的是我国古代的成人礼,所以《富贵不能淫》中“丈夫之冠”说的是男子十六岁时的成人礼。
B.司马迁是西汉时期的历史学家,他撰写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3000年左右的史实。
C.简要和迅速地报道新闻事实,是新闻特写和消息的共同特点。消息主要描绘新闻事件中的片段,而特写往往报道事件的全过程。
D.纪实作品的基本特点是用事实说话,阅读纪实作品,最基本的要求是清楚把握作品所写的事实。《长征》就属于纪实作品。
11.(2023秋 拱墅区期末)在下面这段文字的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
在京杭大运河杭州段,就有这样一条街弄坊巷,数百年商贾云集,熙熙攘攘;往来船只,络绎不绝,它便是桥西历史文化街。
①走入这三个场馆,犹如走进精致而繁华的手工业王国,传统与现代的手工业作品,都能在这里找到:杭绣、木雕、竹编、印染、浙窑、篆刻、风筝、伞……
②所谓“运河三馆”即伞、扇、刀剪剑三个博物馆,分列于拱宸桥头,沿运河西一带。
③真可谓“古朴与现代相印,世遗与市井并存”。
④有人说,来桥西历史文化街,不得不去的就是“运河三馆”。
A.②①③④ B.②①④③ C.④②①③ D.④①②③
12.(2022秋 德清县期末)在画横线处依次填入动物名称,正确的一项是( )
《昆虫记》里每一个昆虫都有自己的本领:如红蚂蚁具有神奇的记忆力可以评为“最强大脑”;_____既可以参评“建筑大师”,更可以去参评“小提琴大师”;______善于制作各种样式的面包,可以评为“西点大师”;______每天热火朝天的劳动,争分夺秒的潜入地下,被评为“劳动模范”。
A.蟋蟀 萤火虫 隧蜂
B.蝉 西班牙蜣螂 螳螂
C.蟋蟀 西班牙蜣螂 隧蜂
D.蝉 萤火虫 螳螂
13.(2022秋 江北区校级期末)下列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
A.写消息一定要写好导语,因为导语是消息的核心,也是消息这一新闻体裁的重要特征。
B.列子,本名列御寇,战国时期思想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愚公移山》选自《列子 汤问》。
C.司马光所撰写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鲁迅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D.《梦回繁华》中,《清明上河图》绘画技艺高超,见证了北宋时期的繁荣景象,揭示了社会生活的状况,极具历史价值。
14.(2022秋 东阳市期末)【留意小知识】复习还要注意语文知识,课本125页介绍了“句子的语气”。根据语气的不同,句子可分为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和祈使句。你觉得《背影》中的“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走了,到那边来信!”两句属于( )
A.陈述句 B.疑问句 C.感叹句 D.祈使句
15.(2022秋 黄岩区期末)下列有关文化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古诗文中,“征蓬”常常比喻远行之人,“烽火”用来借指战事,“阴”指山的北面、水的南面,如“汉阴”指“汉水的南岸”。
B.成语愚公移山、得道多助、咏絮之才分别出自《列子》《孟子》《世说新语》。 C.新闻特写是截取新闻事件中最具有价值、最生动感人、最富有特征的片段和部分予以放大,从而鲜明再现典型人物、事件、场景的一种新闻体裁。
D.“史学两司马”是指史学家司马迁和司马光,他们分别撰写了《史记》和《资治通鉴》,我们学过的《孙权劝学》和《周亚夫军细柳》就分别出自这两部史书。
16.(2022秋 金华期末)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
A.《雁门太守行》选自《李贺诗歌集注》,行是诗经名曲。李贺,唐代诗人,字长吉,福昌人。
B.矛盾,原名沈德鸿,浙江桐乡人,作家、社会活动家,代表作品:小说《子夜》《蚀》三部曲。
C.《背影》和《白杨礼赞》都是散文,《背影》写人叙事,《白杨礼赞》托物言志。 D.《美丽的颜色》节选自《居里夫人传》第二卷,由艾芙 居里创作,她是居里夫人的次女。
17.(2022秋 义乌市校级期末)以下四个选项,是小文同学在传统文化论坛中整理的知识点,请你选出他整理错误的一项( )
A.《三峡》选自《水经注校证》,作者郦道元,北魏著名的地理学家。
B.古人用“阴”“阳”表示方位。山的南面和江河的北面叫“阴”,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阳”。
C.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北宋风俗画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幅。
D.人们常用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来概括唐、宋、元、明、清这几个时期突出的文学形式。
18.(2022秋 宁波期末)以下组员讨论过程中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我推荐三江口。为了更加了解中国的河流,我还特意翻阅了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编写的《水经注》,作者经过自己的实地考察,将南方河流写得非常细致。
B.我推荐保国寺。寺庙环境清幽,在心烦意乱之时,漫步寺庙或许可以给心灵带来一点慰藉。比如宋代文学家苏轼被贬黄州时,就曾与友人漫步承天寺欣赏美丽风景,院子里的积水澄澈透明,倒映着竹柏的影子,恍如仙境。
C.我推荐总台山烽火台。它是我国东南沿海军民不畏强暴、英勇抗击外敌入侵的历史见证。站在那里,不禁让人联想起茅盾在《白杨礼赞》中对北方军民的歌颂,不管哪个朝代哪个地方,都有如白杨树般坚强不屈、团结一致的中华儿女。
D.我推荐高桥。桥梁专家茅以昇在《中国石拱桥》中介绍了著名的赵州桥和卢沟桥,高度赞美了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高桥是一座多孔石拱桥,洞高,孔大,有“船舶过往而风帆不落”之说,正是当时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19.(2022秋 德清县期末)下列文学、文化知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与朱元思书》的“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
B.“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冠”,指冠礼,古代男子十八岁行此礼,表示成年。 C.古称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由此可知,《愚公移山》一文中“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句中的“汉阴”指的是汉水南岸。
D.《史记》是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的史事,全书一百三十篇。
20.(2022秋 余姚市校级期末)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登封观星台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它是一座高大的青砖石结构建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反映了我国古代天文科学发展的卓越成就。
①石圭用来度量日影长短,又称“量天尺”,圭面上刻有水槽和刻度
②它保存了我国古代圭表测影的实物
③由踏道环绕的台体和自台体北壁凹槽内向北平铺的石圭组成
④四壁用水磨砖砌成,向中心内倾
⑤台体成方形覆斗状
A.②③①⑤④ B.②③⑤①④ C.③⑤④①② D.③④①⑤②
21.(2022秋 金华期末)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考订 娴熟 翻来复去 油然而生
B.辐射 崇高 丰功伟绩 自出新裁
C.曦月 燕然 长途跋涉 喜出望外
D.腊烛 混淆 隐天敝日 从容不迫
22.(2022秋 金华期末)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楹联(yíng) 追溯(shuò) 簇新(cù ) 扣人心弦(xián)
B.召唤(zhāo) 山峦(luán) 刹那(shà) 侃侃而谈(kǎn)
C.星宿(xiù ) 要塞(sài ) 周济(jǐ ) 气冲斗牛(dǒu)
D.颁发(bān ) 澎湃(péng) 记载(zǎi ) 孜孜不倦( zī )
23.(2022秋 金华期末)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一项是( )
A.且焉置土石? B.始一反焉
C.改容式车。 D.入则无法家拂士。
24.(2022秋 金华期末)下列句子中运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作比较)
B.这些石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分类别)
C.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打比方)
D.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绢本设色,纵25.5厘米,横525厘米。(列数字)
25.(2022秋 义乌市期末)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及语文知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消息的正文一般包括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四部分,其中,导语和背景是任何一则消息中必须具备的。正文的结构通常是按照重要性递减的原则安排的,即所谓“倒金字塔结构”。
B.老师和同学们都热切地期望着你的成功。这句子的主干是:老师和同学们期望成功。
C.《愚公移山》选自《列子 汤问》。今本《列子》八篇,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
D.小甲虫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
26.(2022秋 长兴县期末)结合“知识卡片”,判断下列选项都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是( )
知识卡片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摘自《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八年级上册》)
①安吉龙山古城遗址
②长兴百叶龙舞
③安吉项家皮影戏
④长兴紫砂烧制工艺
⑤长兴城山石刻
⑥安吉上舍化龙灯
A.①③④⑤ B.①③④⑥ C.②③④⑤ D.②③④⑥
27.(2022秋 新化县期末)下列关于《红星照耀中国》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在美国记者埃德加 斯诺的眼中,毛泽东学识渊博、头脑冷静、善于分析和推理,是纯粹的知识分子、是书生出身的造反者。
B.朱德出生于佃农家庭,他曾经加入同盟会、参加了推翻清政府的革命,后来寻找共产党,成为中国共产党最老的党员之一。
C.毛泽东对当时的世界政治惊人地熟悉,他提出的世界政局时事问题连埃德加都无法回答,这显示出毛泽东卓越的政治军事才能。
D.埃德加深入根据地,根据考察和采访得来的第一手资料,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出了客观评价、并向世界做出了公正报道。
28.(2022秋 鄞州区期末)为了参加“讴歌时代先锋”征文比赛,小七准备了三个主题的古诗文来丰富文章内容,其中有一项主题词和名句不匹配,请你帮他找出来( )
A.坚贞不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B.自怨自艾——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C.居安思危——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29.(2022秋 余姚市校级期末)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辟邪(bì) 窒息(zhì) 悄然(qiāo) 潜滋暗长(qián)
B.镌刻(juān) 畸形(jī) 上溯(sù) 惨绝人寰(huán)
C.俯瞰(kàn) 长髯(rán) 赋闲(fù) 摩肩接踵(zhǒng)
D.交卸(xiè) 遏制(è) 丘壑(hè) 坦荡如砥(dǐ)
30.(2022秋 鄞州区期末)以下关于文学常识和语法知识的表述有误的是( )
A.《水经注》的作者是北魏的郦道元,书中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等。
B.《列夫 托尔斯泰》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创作的传记,作者用他妙趣横生的文笔为我们描绘出一幅世界级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揭示出他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
C.典故指诗文等所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运用典故可以含蓄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言简意赅。如李清照《渔家傲》中运用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的典故。
D.丈夫之冠指的是古时男子十六岁行冠礼,表示成年。
31.(2022秋 余姚市校级期末)以下古文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风烟俱静,天山共色。
B.入则无法家弼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C.急端甚箭,猛浪若奔。
D.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32.(2022秋 余姚市校级期末)以下古诗词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B.征篷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C.争渡,争渡,惊起一滩欧鹭。
D.妻子像禽兽,行止依林阻。
33.(2022秋 余姚市校级期末)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惦记 栖息 转瞬既逝
B.闲游 镶嵌 一代天娇
C.执拗 黄晕 大彻大悟
D.甜密 洗濯 斩钉截铁
34.(2022秋 余姚市校级期末)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法布尔的《蝉》是篇科学小品文,用文艺性的笔调从蝉的地穴、蝉的卵两方面讲述了蝉的特点,语言简洁平实。
B.律诗是古体诗的一种,通常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计四联,一般说来,律诗颔联和颈联的上下句应是对仗句。
C.传记是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作品,通过人物言行等重要细节来展示人物的思想感情、性格特征,可以适当想象和虚构。
D.“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无论是消息还是通讯,都要求用事实说话,所报道的人物事件必须真实可靠。消息正文的结构通常是“倒金字塔结构”。
35.(2022秋 余姚市校级期末)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
A.记载(zǎi) 解剖(pāo) 春寒料峭(qiào)
B.虬枝(qiú) 丰腴(yú) 翘首企盼(qiáo)
C.倔强(jiàng) 濒临(bīn) 殚精竭虑(dàn)
D.遒劲(jìn) 婆娑(suō ) 融融泄泄(yì)
36.(2022秋 余姚市校级期末)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孟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并称“四书”。
B.王维是唐代著名诗人,画家。他参禅悟理,学庄道,精通诗,尤长五言,多咏山水故乡,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
C.“达于汉阴”中“阴”指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与“阳”相对。“汉阴”是汉水北岸。
D.古代有许多借代的称谓,如“簪缨”代指“达官显贵”,“烽火”代指“战争”,“弱冠”表示男子已经成年。
37.(2022秋 余姚市校级期末)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鲁迅先生把初到仙台受到的优待理解为“物以稀为贵”,这种非同寻常的理解,饱含了一个弱国国民的心酸,也反衬了藤野先生热情诚恳、正直公平,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贵品质。
B.吴均的山水小品文《与朱元思书》生动简练地描写了富阳桐庐一带,富春江优美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向往自然,厌弃世俗的心态。
C.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以诗人的行踪为线索,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生动描绘了西湖的明媚春光。
D.托尔斯泰的眼睛揭示了他深邃的精神世界,通过写眼睛来写他的敏锐、深刻,他作为伟大作家的杰出才能,是时代的透视镜和多棱镜。
38.(2022秋 余姚市校级期末)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合理的说明顺序,有助于充分表现事物或事理本身的特征。常用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苏州园林》用了逻辑顺序,《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综合运用了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B.《白杨礼赞》写于1941年抗日战争相持阶段,作者茅盾多次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赋予白杨树丰富的象征意义。
C.《与朱元思书》的“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
D.《周亚夫军细柳》选自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史记》,作者是西汉司马迁。《史记》曾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39.(2022秋 余姚市校级期末)下面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五色交辉 B.盖竹、柏影也
C.无陇断焉 D.空乏其身
40.(2022秋 余姚市校级期末)以下古诗文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 )
A.鸢飞唳天者,望烽熄心;经纶世物者,窥谷忘返。
B.实是浴界之仙都。至康乐已来,未复有能于奇其者。
C.黑云压城城欲催,甲光向日金粼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D.东皋薄幕望,徒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惟落辉。
41.(2022秋 余姚市校级期末)下列加点词的“之”与例句中的“之”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居天下之广居
A.往之女家 B.春冬之时 C.何陋之有 D.虽我之死
42.(2022秋 余姚市校级期末)“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是毛泽东在( )战役时作的词。
A.四渡赤水 B.湘江之战
C.娄山关之战 D.乌江之战
43.(2022秋 余姚市校级期末)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负势竞上 沉鳞竞跃
B.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可以调素琴
C.上自劳军 劳其筋骨
D.且焉置土石 年且九十
44.(2022秋 余姚市校级期末)下面情境下,语言表达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
[情境]恢复线下教学初期,学校要求全体师生在校期间必须佩戴口罩。但小明觉得戴口罩不舒服,经常把口罩摘掉。班长发现后,想劝说小明遵照规定佩戴口罩。班长对小明说:
A.“学校的规定大家都得遵守,谁都不能例外。从明天起,你必须按要求戴口罩,否则就别来上学了。”
B.“整天戴着口罩是不舒服,我和你有同感。但不戴口罩有安全隐患,为了对自己和他人负责,你还是遵照规定坚持佩戴口罩吧。”
C.“整天戴着口罩,我也感觉不舒服。但学校的规定我们也不好公然违反,你看可不可以这样,在进出校门以及老师在场时,你最好佩戴口罩。”
D.“学校要求我们要做好个人防护,我希望你能按时测体温,勤洗手,勤消毒,让老师和家长放心。”
45.(2022秋 余姚市校级期末)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由衷 青纱帐 春寒料俏 叱咤风云
B.烦燥 阻拦索 锐不可当 巧妙绝伦
C.琐屑 奥利给 亭台轩榭 自出心裁
D.取缔 搏眼球 和颜悦色 永垂不朽
46.(2022秋 余姚市校级期末)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运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菜刚入口,便会让你张目结舌——世界上竟然有这么好吃的东西!
B.在2020年“我爱祖国”演讲比赛中,他的演讲触目伤怀,赢得听众阵阵掌声。 C.王浩的字迹过于潦草,在众多的作业中鹤立鸡群,被张老师严厉批评。
D.阅读课上,同学们像一只只勤奋的小蜜蜂扑在书本上,呕心沥血地吮吸着知识的甘露。
47.(2022秋 余姚市校级期末)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博物馆陈列的那些精美的石刻作品,上面的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叹为观止。
B.为了救活濒临倒闭的工厂,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真可谓呕心沥血。
C.这么多树根,在大地下面盘根错节,触类旁通,尽情地吮吸着大地母亲所给予的营养。
D.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与黄河下游的泥沙堆积,在史后地质时期受人类的影响与日俱增。
48.(2022秋 沂水县期末)《昆虫记》是一部引人入胜的书。作者对昆虫的形态,习性、劳动、繁衍和死亡的描述,处处洋溢着对生命的尊重,对自然万物的赞美。阅读《昆虫记》时我们能发现,整本书的章节在内容安排上有一个明显的特点是( )
A.绝大多数章节主要写同类多种昆虫,突出一种昆虫。
B.绝大多数章节只写一种昆虫,从各个角度展开描述。
C.绝大多数章节写两种不同类的昆虫,进行对比分析。
D.绝大多数章节写同类的多种昆虫,归纳它们的共性。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48小题)
1.【答案】A
【解答】根据题目要求,主题是“卢宅灯彩:繁光褥彩映画堂”,我们需要将给定的信息按照消息的结构进行排序。
首先,我们来看每条信息的内容:②是导语,放在开头,①中的“此大堂”承接前文,总体介绍,③进一步说明,此大堂灯列入吉尼斯纪录,④再介绍一同张挂的其他彩灯,⑤进行总说,即②①③④⑤。
故选:A。
2.【答案】D
【解答】ABC.正确。
D.有误,《饮酒》《雁门太守行》是古体诗,《赤壁》是绝句。
故选:D。
3.【答案】A
【解答】结合“亭是园林中重要的景点建筑,多建于路旁或水旁,供行人休息、乘凉或观景用。在建筑形态上的特征是“有顶无墙”可知,B是“亭”,排除B;结合“阁是供人游玩远眺的建筑物,多为四角形、六角形或八角形”可知,C是圆形,不属于阁,排除C;A符合“阁是供人游玩远眺的建筑物,多为四角形、六角形或八角形,与楼相比,体量较小巧”的说明。
故选:A。
4.【答案】B
【解答】A.有误,弃暗投明:指离开黑暗面,投向光明面,比喻脱离错误的道路,走向正确的道路。语境分析:在元旦联欢活动中,同学们邀请你唱歌,你说“弃暗投明”显然是不合适的,因为这里并没有涉及从错误到正确的转变,用词过于夸张且不符合语境。
B.正确;
C.有误,屈驾:用于请对方屈尊前来,是一种敬辞,通常用于邀请或迎接贵宾时。语境分析:文娱委员对你说“谢谢你屈驾献唱”,这里的“屈驾”用得不恰当,因为你并不是以贵宾的身份前来,而是作为同学参加活动,用词过于正式,不符合语境。
D.有误,笑纳:用于请对方接受礼物时的敬辞,意为“请您笑着收下”。语境分析:你说“这个小小纪念品我就笑纳了”,这里的“笑纳”是用于自己接受礼物时的谦辞,实际上应该由对方(送礼的人)使用,而不是你自己说“笑纳”。因此,用词不当。
故选:B。
5.【答案】C
【解答】ABD.正确。
C.有误,晏殊不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故选:C。
6.【答案】D
【解答】ABC.正确;
D.有误,搭配不当,删去“的一件艺术瑰宝”。
故选:D。
7.【答案】C
【解答】ABD.正确;
C.有误,“遏制”主要是指阻止、制止某种情况或行为,通常用于抽象事物,如遏制不良风气等。在这里形容接住弟弟防止他摔伤,使用“遏制”不恰当,应该用“阻止”之类的词。
故选:C。
8.【答案】B
【解答】A.有误,“高龄”是敬辞,称老人的年龄(多指六十岁以上)。
B.正确。
C.有误,律诗中的颔联和颈联必须是对仗句。
D.有误,山北水南为阴,“汉阴”指汉水的南岸。
故选:B。
9.【答案】D
【解答】根据律诗第二、四、六、八句要押韵和“流”“丘”“愁”的读音可知,韵脚为“ou”,可排除答案AB;每首律诗的颔联、颈联的上下句要对仗,可排除C。故选:D。
10.【答案】D
【解答】A.有误,“丈夫之冠”说的是男子二十岁时的成人礼。
B.有误,《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C.有误,特写主要描绘新闻事件中的片段,而消息往往报道事件的全过程。
D.正确。
故选:D。
11.【答案】C
【解答】根据①句中“走入这三个场馆”以及②句中“所谓‘运河三馆’”可以判断,①在②后,根据④句中“不得不去的就是‘运河三馆’”可以看出②在④后,③句是对“运河三馆”整体的总结,因此应放在最后,故排序为④②①③。
故选:C。
12.【答案】C
【解答】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的掌握。
《昆虫记》中,写蟋蟀既善于修建住宅,又善于弹琴。西班牙蜣螂把滚好的粪球埋入地下,就像制作面包一样。隧蜂善于挖洞。
故选:C。
13.【答案】C
【解答】ABD.正确。
C.有误,《史记》的作者是西汉的司马迁,而不是司马光。
故选:C。
14.【答案】D
【解答】结合“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中的“不要走动”,“我走了,到那边来信!”中的“到那边来信”可以看出,这两句都是要求别人做什么,带有命令的语气,是祈使句。
故选:D。
15.【答案】D
【解答】ABC.正确。
D.有误,《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并非由司马光撰写;《孙权劝学》出自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周亚夫军细柳》出自司马迁的《史记》。
故选:D。
16.【答案】A
【解答】A.有误,《雁门太守行》选自《李贺诗歌集注》,诗题为乐府《瑟调曲》旧题;
BCD.正确。
故选:A。
17.【答案】B
【解答】ACD.正确。
B.有误,山的南面和江河的北面叫“阳”,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阴”。
故选:B。
18.【答案】C
【解答】A.有误,郦道元因为是北朝人,所以南方水系的记录有些简单,其中还有些差错,“将南方河流写得非常细致”表述有误。
B.有误,“庭下如积水空明”是运用比喻修辞,把洒在庭院中的月光比成积水,“院子里的积水澄澈透明,倒映着竹柏的影子”表述有误。
C.正确。
D.有误,“高桥是一座多孔石拱桥”表述有误,从图片来看,高桥应是单孔石拱桥。
故选:C。
19.【答案】B
【解答】ACD.正确;
B.有误,加冠之礼是男子达20岁时举行的成年礼。
故选:B。
20.【答案】C
【解答】题目中的这段话是介绍登封观星台的。通读五个句子,主要介绍观星台的各组成部分。空格前句是“它是一座高大的青砖石结构建筑”,对观星台进行总体的介绍,接着为③句,具体介绍其组成部分;然后根据③句里介绍的顺序,先介绍台体,应是⑤④句;再介绍石圭,应是①②句。五个句子正确排序为:③⑤④①②。
故选:C。
21.【答案】D
【解答】A.“翻来复去”中的“复”应为“覆”;
B.“自出新裁”中的“新”应为“心”;
C.没有错别字;
D.“腊烛”中的“腊”应为“蜡”,“隐天敝日”中的“敝”应为“蔽”。
故选:D。
22.【答案】D
【解答】A.有误,“追溯”的“溯”应读“sù”;
B.有误,“召唤”的“召”应读“zhào”,“刹那”的“刹”应读“chà”;
C.有误,“周济”的“济”应读“jì”;
D.正确。
故选:D。
23.【答案】A
【解答】A.句意:况且把土石放在哪里呢。句中无通假字。
B.句意:才往返一次。“反”同“返”,往返。
C.句意:(天子)脸上的神情也改变了,俯身扶着横木上。式:同“轼”,指车前的横木。
D.句意:在内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拂,同“弼”,辅佐。
故选:A。
24.【答案】B
【解答】ACD.判断正确;
B.判断有误,为摹状貌的说明方法。
故选:B。
25.【答案】A
【解答】A.有误,导语和主体是任何一则消息中必须具备的;
BCD.正确。
故选:A。
26.【答案】D
【解答】“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可以是传统口头文学、美术书法等艺术形式,也可以是礼仪节庆等民间风俗。据此可判断②③④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故选:D。
27.【答案】A
【解答】本题考查对名著人物的把握。
A.有误,周恩来学识渊博、头脑冷静、善于分析和推理,是纯粹的知识分子、是书生出身的造反者;
BCD.正确。
故选:A。
28.【答案】B
【解答】AC.正确;
B.有误,“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表现了作者安闲自适的心境以及他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与“自怨自艾”的主题不相符。
故选:B。
29.【答案】A
【解答】A.有误,“悄然”的“悄”应读作“qiǎo”。
BCD.正确。
故选:A。
30.【答案】D
【解答】ABC.正确;
D.错误,丈夫之冠指的是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
故选:D。
31.【答案】D
【解答】A.有误,“俱静”中的“静”应为“净”;
B.有误,“弼士”中的“弼”应为“拂”;
C.有误,“急端”中的“端”应为“湍”;
D.正确。
故选:D。
32.【答案】A
【解答】A.正确;
B.有误,“征篷”应为“征蓬”;
C.有误,“欧鹭”应为“鸥鹭”;
D.有误,“像禽兽”应为“象禽兽”。
故选:A。
33.【答案】C
【解答】A.“转瞬既逝”应为“转瞬即逝”,属于同音形似字误用;
B.“一代天娇”应为“一代天骄”,属于同音字误用;
C.书写正确;
D.“甜密”应为“甜蜜”,属于同音形似字误用。
故选:C。
34.【答案】D
【解答】A.有误,“语言简洁平实”有误,应该是“生动风趣”;
B.有误,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
C.有误,传记不能想象和虚构;
D.正确。
故选:D。
35.【答案】B
【解答】A.有误,“解剖”的“剖”应读作“pōu”;
B.正确;
C.有误,“殚精竭虑”的“殚”应读作“dān”;
D.有误,“遒劲”的“劲”应读作“jìng”。
故选:B。
36.【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ABD.正确;
C.有误,“达于汉阴”中的“汉阴”指汉水南岸。阴,指山的北面、水的南面。
故选:C。
37.【答案】A
【解答】A.有误,鲁迅先生初到仙台受到优待,是从正面衬托藤野先生热情诚恳、正直公平,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贵品质,“反衬”的说法有错。
BCD.正确。
故选:A。
38.【答案】D
【解答】ABC正确;
D有误,《史记》是纪传体,不是编年体。
故选:D。
39.【答案】C
【解答】ABD.正确;
C.有误,句意为:就没有山脉阻断了。陇,同“垄”,高地。
故选:C。
40.【答案】B
【解答】A.有四个错别字,句中的“唳”应为“戾”,“烽”应为“峰”,“物”应为“务”,“返”应为“反”;
B.有六个错别字,句中的“浴”应为“欲”,“至”应为“自”,“已”应为“以”,“于”应为“与”,“奇其者”应为“其奇者”;
C.有三个错别字,句中的“催”应为“摧”,“粼”应为“鳞”,“胭”应为“燕”;
D.有四个错别了,句中的“幕”应为“暮”,“徒”应为“徙”,“惟”应为“唯”,“辉”应为“晖”。
故选:B。
41.【答案】B
【解答】“居天下之广居”的“之”为助词,的。
A.之:音节助词,无实际意义。
B.之:助词,的。
C.之:宾语前置的标志。
D.之:用于主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没有实际意义。
故选:B。
42.【答案】C
【解答】雄关漫道真如铁,倒置语法,即:漫道雄关真如铁。雄关:雄壮的关隘,即指娄山关。漫道:同“莫道“,不要说,别说。“而今迈步从头越:迈步:跨步、大踏步。从头越:即为头越。
故选:C。
43.【答案】A
【解答】A.争着/争着;
B.凭借/可以;
C.慰劳/使……劳累;
D.况且/将近。
故选:A。
44.【答案】B
【解答】A.不得体,“你必须按要求戴口罩,否则就别来上学了”语气生硬;
B.得体;
C.不得体,“在进出校门以及老师在场时,你最好佩戴口罩”做法错误;
D.不得体,“按时测体温,勤洗手,勤消毒,让老师和家长放心”游离话题。
故选:B。
45.【答案】C
【解答】A.有误,“春寒料俏”的“俏”应为“峭”;
B.有误,“烦燥”的“燥”应为“躁”;
C.正确;
D.有误,“搏眼球”的“搏”应为“博”。
故选:C。
46.【答案】A
【解答】A.正确;
B.有误,触目伤怀:看到某种情况而内心伤悲。不能形容演讲,用错对象;
C.有误,鹤立鸡群:形容一个人的仪表或本领出众。与后面的“被张老师严厉批评”语境不合,也不能形容某人的字迹;
D.有误,呕心沥血:比喻费尽心血。多用来形容工作、事业、文艺创作等方面用心的艰苦。不能形容学生的学习,用错对象。
故选:A。
47.【答案】C
【解答】ABD.使用正确;
C.使用有误,触类旁通:懂得了某一事物或道理从而懂得相关的其他事物或道理。此处该成语属于望文生义。
故选:C。
48.【答案】B
【解答】根据对《昆虫记》的了解和阅读可知,整本书的章节在内容安排上有一个明显的特点是绝大多数章节只写一种昆虫,从昆虫的形态,习性、劳动、繁衍和死亡等各个角度展开描述。
故选:B。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