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1张PPT)
春江花月夜
题 都 城 南 庄 崔 护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春的诗句
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八 六 子 · 倚 危 亭
小 楼 一 夜 听 春 雨 , 深 巷 明 朝 卖 杏 花 。
临 安 春 雨 初 霁
陆 游
秦 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柳永的寂寞之月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是苏轼的哲思之月;
而张若虚笔下的“春”“江”“花”“月"“夜又是怎样的呢 今天, 一起走进他的被誉为“诗中之诗,顶风上的顶峰”的《春江花 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这是杜甫的故乡之月;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这是李煜的故国之月;
古今评价
“孤篇压倒全唐”
“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闻一 多)
“盛唐第一诗”
“春风第一花”
“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全诗格调宛转优美,抒情幽怨缠绵,打 破 了六朝以来宫体 诗 的空 洞 庸 俗 ,开 拓 了诗歌的高远意境和格律,把大唐引进 了诗歌朝代。
乐府原指音乐机关,汉武帝刘彻时扩充为大规模的专署。
其主要任务是采集民间歌辞予以配乐,以及将文人歌功颂德之诗制谱 以供统治者祭祀和朝会宴饮之用。但它又与《诗经》发歌以抒情为主不同 , 汉乐府发歌以叙事为其特色。
“汉乐府”即是汉代的乐府诗,又称“乐府诗”或“乐府歌辞”。
三、汉代——汉乐府
《 上 邪 》
我欲与君相知,
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 ,
江水为竭 ,
冬雷阵阵 ,
夏 雨 雪 ,
天地和 ,
乃敢与君绝!
(汉末)
《古诗十九首》原题为《古诗》,最早收录于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 统所编《文选》之内。这些诗并非一人一时之作,作者属于地主阶级 中下阶层。
古诗十九首奠定了五言诗的基础,可以说代表了汉文人五言诗的最 高成就代表了汉代五言抒情诗的最高峰。这些古诗表现了浓重的感伤 情绪,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时代的动荡不安与黑暗。
《古诗十九首》在历代都受到了高度评价,南朝文论家刘勰评为 “五言之冠冕”,其艺术成就确是文人五言诗达到成熟阶段的标志。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四 、魏晋南北朝
i. 建安文学(汉末):
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并普遍采用五言形式,第一 次掀起了文人诗歌的高潮。他们的诗作表现了时代精神,具有慷慨 悲凉的阳刚气派,形成“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
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人称“建安之杰”。他的诗歌“骨气 奇高,词采华茂”)
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场、刘桢
文学特征:建安风骨、汉魏风骨
白马篇
[魏晋]曹植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梏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 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四、魏晋南北朝
2.正始文学:
代表作家:阮籍、嵇康 (或沉郁艰深,或风调峻切,他们继承 了建安文学的优秀传统,进一步推动了五言古诗的发展。)
3. 两晋文学:
西晋: 左 思 (诗歌骨力遒劲,承传建安文学的精神。其《咏 史》诗开启了咏史和咏怀结合的新路子。)
东晋: 陶 (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派)
谢 (谢灵运:开创了山水诗派)
四 、魏晋南北朝
4. 南北朝时期 (最大的成就是民歌的发展)
南朝民歌:
文学特征:
题材狭窄(爱情)、风格艳丽,喜用双关
代表作:《 西 洲 曲 》
《 西洲曲 》
----- 南朝民歌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 双鬓鸦雏色。西洲在何处 西桨桥头渡。 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树下即门前, 门中露翠钿。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 莲子清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 西洲曲 》
-----南朝民歌
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鸿飞满西洲, 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卷帘天自高, 海水摇空绿。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扬州人,唐代诗人。唐中宗
神龙年间与贺知章等以吴越文士 扬名京都。
开元初与贺知章、张旭、包
融并称“吴中四士”。
他的诗仅存《春江花月夜》 《代答闺梦还》二首。其中《春 江花月夜》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 作。
张若虚
作者介绍
《春江花月夜》为乐 府《清商曲、吴声歌》旧题。
作者吸取了南朝民歌的内容形式,以和谐的歌调,点 染出祖国锦绣的江山,探索宇宙的神奇奥妙,描述了 动人心弦的春江花月夜之景,抒写了游子思妇离恨闺 怨 之 情。
全诗格调宛转优美,打破了六朝以来宫体诗的空
洞庸俗,提高了言之有物、并开拓了诗歌的高远意境
和格律,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统一,为写 景、叙事、抒情融合一体的诗歌,铺垫了基础,对 诗 歌的继承和发展,影响极为深远。
解读文题
乐府和宫体诗
关于宫体诗的定义,我的看法是,从时代上判断,只有在永明 体之后的作品才有可能被划入宫体诗的范畴。宫体诗的 “ 新 变 " , 不仅在题材上由山水到闺情,从自然到女性,而且着重 探索诗歌音律的 “宫徵靡曼”。后代使用宫体旧名或旧题的作 品,也在宫体诗的范围之内。
——张伯伟
“向前替宫体诗赎清了百年的罪。”
闻一多 《宫体诗的自赎》
人 生 代 : 無 窮 己
江 月 年 : 性 相 似 不 知 江 月 待 仅 人 但 見 長 江 送 深 多 公要一片去悠 : 青 抵 浦 上 不 膀 然
维 家 兮 夜 扁 匀 子
:
可岭楼 月徘徊 應 照 离 人 收 镜 壹
玉户帘中卷不去
持衣砧上拂还末 此 時 相 望 小 相 闻 愿 逐 月 苇 流 照 君 鴻 雁 長 死 光 不 度
滟滟yàn 芳甸diàn 皆 似霰xiàn
扁舟piān 捣衣砧dǎo zhēn 西 斜 xiá
昨 夜閑谭 梦 落 玄
以 怜 春 半 不還家 ( 和 流 声 去 欲 尽 江 潭 落 月 复 西 斜 彩 月 沉; 藏 海 雾 碣石潇湘限改 不 知 乘 月 几 人歸
落 月 推 情傷行 校 張若虚春望月夜
書 君 種 筆 兆 鼠 圈 圈
艳 : 随 波 分 室 里
仅 處 春 江 無 月 明 江 流 宛 转 绕 芳 甸 月脸左林皆似霰
纤尘 xiān
碣石 jié
用
左 里 流 霜 不 覺 孔
公沙。房不 見
2 不 国 … 1 不
春 激 á 連 海 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课文朗读
何 處 相 思 無 月 搂
A
: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ian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en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i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ou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ai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e n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ia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 树
U
全诗四句一韵, 一共九韵。每一韵构成一小段。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ng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yàn 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xiàn。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tīng 上白沙看不见。
一 读诗歌
读准字音,把握节奏情感。
春江花月夜
江畔pàn 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pǔ 上不胜shēng 愁。
谁家今夜扁piān 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一 读诗歌
读准字音,把握节奏情感。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jiǎo
皎空中孤月轮。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dǎo 衣砧zhēn 上拂fú 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qián 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xiá。
一 读诗歌
读准字音,把握节奏情感。
一读诗歌 舒缓低沉
读准字音,把握节奏情感。
斜xié 月沉沉藏海雾,碣jié 石潇湘无限 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整体感知
文章标题包含春、江、花、月、夜五个意象,哪个 意象是全诗的纽带 本诗展现了它的哪几种状态
月 以月升月落的时间顺序为线索。
全诗以月升起,以月落结。开篇八句点题,将春、江、花、月、夜逐字吐出;最
后八句收题,将春、江、花、月、夜逐字抹倒收回。中间由景生情,转情换意,蝉联 而下,若断若续,缠绵悱恻,章法灵活而不紊乱。诗情围绕着明月的初升、高悬、西 斜、下落的过程而展开。
月 悬 月斜 月 落
江天一色无纤尘 江水流春去欲尽 斜月沉沉藏海雾
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潭落月复西斜 碣石潇湘无限路
月生(升)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春 花 夜 月下之景 (1—10) 月色无垠 月色纯净
画意
月下之思 (11—16) 人生短暂 宇宙永恒
哲理
月下之情 (17—36) 思妇怀远 游子思归
诗情
诗既以月亮从升起到坠落的过程作为会诗起止的外在线
梳理层次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景:春江花月夜之景
幽美深远
理:宇宙人生哲理 短暂——永恒
情:游子思妇
春江花月夜
二读诗歌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1、开头十句选取了哪些意象 构成了一幅什么图
意象:江潮、明月、芳甸、花林、流霜、沙汀 构成一 幅春江月夜风景图。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 上明 月共 潮生。
视角 近 — — 远 远- — — 近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视角 近——远
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①紧扣题目而写, 开篇就对春、江、花、 月、夜进行描绘。
②景物极多,但以 月 光 统摄各种景物,由大
到小,由远到近,层次 分明地一一展开。
③意境 — — 壮丽 高 远、 幽美恬静、空灵梦幻。
2、作者是如何展开这一部分春江月夜风景图的 月下景物有何特点
2、作者是如何展开这一部分春江月夜风景图的 月下景物有何特点
春江潮水连海 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 ① 使用大量动词,使得画面充满
动感,呈现出 一 种梦幻般的清远。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 无月 明 。海上明月共潮生中,是否可以将“生”改为 “升”
“升”只是平常不过的自然景象,平淡无奇。
江流宛转绕芳 甸, 月照 花 林皆似霰。 1.释含义,明手法: “生”字,意思是生长,
运用拟人手法。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2 . 画面:潮水上涨,明月随潮水涌动生长上
升。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3.说情感、效果: 赋予明月与潮水以活泼的
生命,写出了月随潮生的动态之美。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 转绕芳 甸 月照花林皆 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 尘,皎皎空 中孤月轮。
是动作的绵长,是思考的加深。
描绘了明月初升到渐升 渐高时的春江夜景。江海相 连,花月相映,境界开阔壮 观而又透明澄彻。
悟 情 :赞叹大自然的奇丽 景色,表现了作者对良辰美 景的欣喜之情。
2.这些景物共同营造了什么意境 表达了什么情感
叠词:“滟滟”、“皎皎”、
“代代”、“年年”、“悠悠”、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 潮生 。
“沉沉”,是景色的扩大和加深,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 轮。
但为什么月亮又用了一个“孤”字
“孤月”一语双关,既是月上中天的 实写,又是作者内心孤独苦寂的虚笔 映 射 。
以“月”为中心,
将春、江、花、月、夜 五景熔于一炉,貌似形 散,实则神凝。
碧空如洗, 一丝纤 尘都没有,非常的皎洁、 明亮。只有一轮明月高 悬在夜空之中。
赏析-月下之思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面对如此空阔静谧的江天美景,面对 一轮皓月,作者 提出了怎样的问题 产生了怎样的人生感慨
是谁最早在江边看到了月亮,月亮又是哪一年最早照向人间
作者从描写景色转向对自然的发问和对人生的思索
1.如何理解“初见月”、 “初照人”
当第一个人注视太空中的明月,开始去领略其中 的美时,人类就出现了。因为,人类是会欣赏美保 存美的动物。
在人注视着明月的同时,明月不是被动的处于被 欣赏的地位,而是也在深情的注视着人。在这样的 相互观照之中,孤独得以慰藉,忧愁得以诉说。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人一代接一代没有穷尽停止,江上的月亮每一年好像都是一样的。
张若虚在此处别开生面。没有落入前人感慨宇宙永恒、人生短暂的窠
臼,而是翻出新意。就个体而言,何其短暂;就整个人类而言,则又是代
代相传。但这世上匆匆活一朝的不同时空的人们,可通过仰望同一轮明月, 在短暂和变化中感受永恒。
虽然人生短暂,但因 “代代无穷已”,所以人生就和“年年望相似” 的江月得以共存。 这是诗人从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到的一种欣慰。诗人虽有 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而是缘于对人生的追求和热爱。
与苏轼在《赤壁赋》中得到的人生启示:“客亦知夫水与月
乎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 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
皆无尽也”一样,张若虚也意识到虽然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但 人类的存在却是绵延久长的。
对比同时期的唐朝大诗人李白面对生死问题所选择的“及 时行乐”,诗人跳出了个人生命意义的小圈子,用博大的情怀 来关注人类,表现了他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
不知江 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诗人由仰望月轮,又低头见长江(历史长河)
“送”走的一江春水(一段时光)。
两句中的“待”、“送”两字,运用了拟人化手 法。把月亮写得很有感情,为了见到它期待的人,可 以年年长明不衰。
江月有恨,流水无情,诗人自然地把笔触由上半 篇的大自然景色转到了人生图像,引出下半篇男女相 思的离愁别恨。依然是过渡句。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这一部分描绘了哪几幅图画,请概括出相应的画面并找出 对应的句子 ■游子思妇图
■ 思妇怀远图
■游子思归图
赏析 - 月下之情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
白云:喻游子。白云飘忽,象征行踪不定。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青枫浦、南浦:指送别之地,类似“长亭 ”。
扁舟子:指漂泊江湖的游子。
【扁舟】漂泊在外不得志的代名词。
扁舟从此去,鸥鸟自为群。——唐 · 张九龄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
明月楼:泛指相思之所。
鉴赏这几句诗的抒情方式。
①间接抒情:通过对白云、扁舟、明月楼这
些意象的描写表达游子思妇的相思之情。
②直接抒情:作者运用愁、相思这些词直抒 胸臆,抒发离愁别绪和思念。
赏析- 月下之情
■ 游子思妇图
白云 一 片去悠悠,
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
拓展:可怜:①令人怜悯。②哀悯。 《三国演义.第二回》:可怜汉室天 下,四百余年,到此一旦休矣。
③令人喜爱,可爱。李白<清平调>: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④令人羡慕。白居易<长恨歌>:姊 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⑤ 令人惋惜。李商隐<贾生>诗:可怜 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赏析 - 月下之情
■ 思妇怀远图
可怜楼上月徘徊,
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 捣衣砧上拂还来。
这四句中哪些词写得好,并赏析。
“徘徊”:
①拟人手法,写出月游移不定的动态。
②赋予月亮人的灵性,它似乎也为思妇而伤 心、对她怜悯,不忍离去。
③情景交融:表面上是写月光,实际上是渲 染思妇心中挥遣不去的离愁,把苦苦相思表
现的淋漓尽致,意味深长。
赏析- 月下之情
■ 思妇怀远图
可怜楼上月徘徊,
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
捣衣砧上拂还来。
“卷不去”“拂还来”:
①运用拟 人 的手法。
② “月”拟人化,它要和思妇做伴,为她解 愁,因而月光洒在妆镜台、玉户帘、捣衣砧 上。岂料思妇触景生情,反而更添相思之苦。 她想赶走这恼人的月色,可是月色却“卷不 去”,“拂还来”,带着离愁渗进思妇的心 头,无法排出。
③这里“不去、还来”二词写出了月色的可 爱与恼人;“卷”和“拂”两个动作,生动 地表现出思妇内心的愁怅和迷惘。
赏析- 月下之情
■ 思妇怀远图
可怜楼上月徘徊,
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
捣衣砧上拂还来。
到底是什么样的愁思,深到如此无法排遣
请用原文的诗句回答。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思妇的这种愿望实现了吗 哪一句能看出来。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赏析- 月下之情
■ 思妇怀远图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
①用典。鱼龙、鸿雁是古代用于互传音讯的载 体,此处暗含有鱼雁不能传音讯之意。
②望长空,鸿雁远飞,飞不出月的光影,飞也 徒劳;看江面,鱼儿在深水里跃动,只是激起 阵阵波纹,跃也无用。
③向以传信为任的鱼雁,如今也无法传递音讯, 可见二人音讯断绝,相思无着落。
一一《唐诗鉴赏辞典》
赏析- 月下之情
■ 思妇怀远图
此时相望不相闻,
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
拓展:理解“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
·一轮明月同照两地,就和我想念你一样,你一定也在望着 明
月想念我。有明月像镜子似地悬在中间,我们互相望着,但
彼此的呼唤是听不到的。我愿随着月光投入你的怀抱,但我们
相距太远了。上有广袤的天空,善于长途飞翔的鸿雁尚且不能 随月光飞度到你的身边;下有悠长的流水,潜跃的鱼龙也只能 泛起一层层波纹而难以游到你的跟前。 我又怎么能够和你相
见呢 ——袁行霈
●鸿雁善远飞,却不能超过光速(明言速度不及);鱼龙善潜
跃,却只会激起水纹(暗示阻力重重)——皆不如我逐光照君 之想来得既快速又无阻。 ——王继宗
拓展:鱼雁传信的诗句
·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 · 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韦庄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高适
· 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 ——晏几道
●驿寄梅花,鱼传尺索,砌成此恨无重数。 ——秦观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饮马长城窟行》
拓展:以月光传情的诗句
·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如筠《闺怨》
· 曹植《杂诗》有“愿为南流景,驰光见我君”
· 六朝民歌《子夜秋歌》有“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
——沈
■ 游子思归图 昨夜闲潭梦落花, 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 江潭落月复西斜。
①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把梦境与实境交织
在一起,从而把月夜将尽、梦境难以实现的 惆怅之情烘托得缠绵悱恻;
②情景交融,在春光渐逝的惋惜中,表达其
想要归家的心情。
赏析 - 月下之情
如何表达游子思归的感情
■ 游子思归图
赏析“落月摇情满江树”
斜月沉沉藏海雾, 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 落月摇情满 江 树。
①以景结情。
② “落月”“江树”将月光之情,游子之情, 诗人之情交织成一片,洒落在江树上。
③表达了游子深沉的相思之情,情韵袅袅。
赏析- 月下之情
四幅图景
春江花月图、月下沉思图
思妇怀远图、游子思归图
美 哲理美 情感美
完美融合
春江花月夜
意象:春、江、花、月、夜
景物美
课堂小结
哀而不伤
“这诗是有憧憬和悲伤的,但它是一种少年时代的憧 憬和悲伤,一种‘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的憧憬和悲
伤。所以,尽管悲伤,仍然轻快,虽然叹息,总是轻 盈”,“依然是一语百媚,轻快甜蜜的”。
——李泽厚(《美的历程》)
这是一首抒情诗。运用富有生活气息的清丽
之笔,以月为主体,以江为场景,描绘了一 幅幽 美邈远、悄恍迷离的春江月夜图,抒写了游子思 妇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以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 感慨,表现了一种迥绝的宇宙意识,创造了一个 深沉、寥廓、宁静的境界。全诗共三十六句,每 四句一换韵,通篇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 意境空明,想象奇特,语言自然隽永,韵律宛转 悠扬,洗净了六朝宫体的浓脂腻粉,具有极高的 审美价值。
主题思想
(1)《春江花月夜》中勾勒出一幅江潮连海,月共潮生的春江月夜的壮丽画 面的句子是“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2)《春江花月夜》中写出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 延久长,表明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的两句诗是 “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3)《春江花月夜》中写出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些微灰尘,只有明亮的 一轮孤月高悬空中的句子是“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
(4)在《春江花月夜》中,作者张若虚面对着空中的那轮明月,不由生出了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遐思。
(5)《春江花月夜》中写不知有几人能乘着月光回家,只有那西落的月亮摇 荡着离情,洒满了江边树林的句子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6)《春江花月夜》中通过比喻和侧面烘托表现月光洁白明亮的两句诗是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7)《春江花月夜》中的“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两句诗通过动 作描写表现思妇内心的极度痛苦。
(8)《春江花月夜》中含蓄地表现思妇想要向漂泊在外的丈夫传递信息也不 能实现的两句诗是“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9)《春江花月夜》中与李白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有异 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10)《春江花月夜》中分别从游子思妇不止一家、 一处的角度来写相思之 情的两个句子是“谁家今夜扁舟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① 两句中的“待”、“送”两字,运用了拟 人化手 法。把月亮写得很有感情,为了见到它期待的人, 可以年年长明不衰。
② 诗人由仰望月轮,又低头见长江“送”走的一江 春 水 。
③ 承上启下,诗人自然地把笔触由上半篇的大自然 景色转到了人间的离愁别恨。
羁旅行役诗&闺怨诗
一、何人会羁留在外
游宦者、征夫戍卒、流离漂泊者、
二、何时会有感慨
佳节 (重阳、中秋、元日、暮春、冷秋等);
景物触动 (月、鸿雁、浮云、高楼、柳树、笛声、落花、杜鹃、 寒蝉、日暮)
三 、会有何种情感抒发
① 在外做官,对亲人的挚爱与思念
②羁旅之苦、内心孤独与悲凉
③宦海沉浮的抑郁(越是不得志越明显)
④征夫厌恶战争
羁 旅 行 役 诗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① 虚实结合: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 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杜甫《月夜》
① 借景抒情(烘托渲染、乐静哀情):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杜甫《绝句
羁旅行役诗
四、用何种方式表达
① 叙事抒情:
秋 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1.这首诗在情感表达上有何特点 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杜甫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刻苦精神来努力创作,从本诗大可一窥 全豹,颔联中“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垂”和“涌”二字就 用得极为精妙,请做赏析。
练 习
旅夜书怀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1. ①寓情于景, 一二 句通过描绘微风吹拂江岸细草,竖着高高
桅杆的孤舟在月夜漂泊的凄清旅途夜景烘托了诗人旅途中 的孤苦寂寞。
② 反衬,三四句描绘雄浑阔大的平野星垂月随波涌的夜景, 反衬自身孤苦伶仃和漂泊无依的悲怆心情。
③ 说反话,五六句含蓄地揭示政治失意的原因,由此表达自 己的无奈。
④ 借景抒情,最后两句以天地间的渺小沙鸥自况,表现诗人 内心漂泊无依的感伤。
“涌”为涌动,即为一轮明月映照在江水中,随着降水的
流动而浮动着(2分)。
② 岸上星星,舟前月涌,用“星垂”来描写原野的广阔无 际,用“月涌”来形容大江东流,写出了雄浑壮阔的夜景 (2分);
③ 也反衬了(1分)作者孤苦伶仃和漂泊无依的悲怆心情(1 分 ) 。
2. ①“垂”本指垂下,这里指天边的星宿仿佛下垂得接近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