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运动和力基础复习
知识点 1 怎样描述运动
1. 机械运动是指宏观物体的运动,微观世界中分子、原子等的运动不属于机械运动.
2. 判断物体运动状态的方法:(1)选参照物,不能选物体本身;(2)看被研究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变化;(3)若变化,则物体相对于该参照物是运动的,若不变化,则是静止的.
1. 下列运动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
A.五四运动 B.太阳东升西落 C.植物发芽 D.铁生锈
2. 南朝诗人萧绎在《早发龙巢》中有诗句“不疑行船动,唯看远树来”,其中“唯看远树来”的参照物可能的是 ( )
A.河岸 B.行船 C.岸边的房屋 D.远处的树
3. 如图所示,小明和小红坐在停靠在站台的火车车厢里,他们分别向两侧窗外看,对火车的运动情况产生了不同的观点.小明以窗外的站台为参照物,说火车是静止的;小红以窗外行驶的动车为参照物,说火车是运动的.则 ( )
A.只有小明的说法正确
B.只有小红的说法正确
C.两个人的说法都正确
D.两个人的说法都不正确
4. 我们每天背着书包上学.如果说书包是静止的,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 .放学走出校门时,若以教室为参照物,书包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5. 我国是为数不多的掌握空中加油技术的国家之一,只有当加油机与运输机或战斗机保持 状态时才能加油.此时,加油机与运输机或战斗机的运动方向 (选填“相同”或“相反”).
知识点 2 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
1.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1)相同时间比路程;(2)相同路程比时间.
2. 速度公式: 注意:三个物理量必须对应同一物体.
3. 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像为倾斜直线,v-t图像为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
1. 某同学步行的速度约为1.2m/s,他从家步行到校门口所需的时间约10min,他家到校门口的路程约为 ( )
A.12 m B.72m C.720 m D.1 200 m
2. 下列物体中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
A.从楼上阳台掉下的乒乓球 B.草坪上滚动的足球
C.正沿跑道起飞的飞机 D.沿平直轨道正常行驶的火车
3. 一人骑自行车沿平直的公路行驶,第一秒内通过的路程是2m,第二秒内通过的路程是3m,第三秒内通过的路程是4m,则 ( )
A.前两秒内的平均速度是3m /s B.前两秒内的平均速度是2m/s
C.三秒内的平均速度是3m /s D.后两秒内的平均速度是4m /s
4. 小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时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小汽车的运动情况是 ( )
A.在第一个10 s内以10 m/s做匀速运动 B.在第二个10s内速度大小不变
C.在第三个10 s内前进了300 m D.在前30 s内的平均速度为15 m/s
5. 如图所示的是田径运动会上运动员奋力奔跑的场景.比赛开始后,“观众”通过比较 ,认为跑在前面的人运动得快;比赛结束后,“裁判员”通过比较 ,判定最先到达终点的人运动得快.物理学上采取 (选填“观众”或“裁判员”)的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6. 连接江南——江北的沅江隧道顺利通车,隧道全长2 240 m,双向四车道,给常德市民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在隧道口设有如图所示标示牌,标示牌上“60”的单位为 ;张师傅驾车通过沅江隧道,在遵守交通规则的情况下至少需要 s.
7. 小明在探究速度的变化时,拍摄了两个小球运动过程的频闪照片,如图所示,闪光时间间隔为 1s,图上数字为闪光时刻编号.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不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小球 (选填“A”或“B”).
(2)小球A和B在第1s至第6s这段时间间隔内的平均速度应为: (选填“ >”“<”或“=”).
知识点3 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
1.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
2. 惯性是一切物体所固有的一种属性,由物体的质量决定,质量越大,惯性越大,与外力、运动状态等无关.
1. 如果将一个物体受到的所有外力同时全部撤去,则这个物体 ( )
A.一定静止 B.一定立即停止运动
C.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可能做减速运动,最后停下来
2. 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运动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一定是受到了力的作用
C.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D.运动的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将会慢慢停下来
3. 惯性是物体的一种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才有惯性 B.物体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C.静止或匀速运动的物体没有惯性 D.物体受力或不受力时都具有惯性
4. 公安部交管局在全国开展“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要求骑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必须戴头盔,开车必须系安全带.戴头盔、系安全带能保护人的生命安全,其原因是在遇到交通事故时 ( )
A.头盔能防止人头由于惯性撞击头盔
B.安全带能防止人体由于惯性飞出车外
C.头盔能减小人头的惯性,从而减小撞击力的大小
D.安全带能减小人体的惯性,从而减小撞击力的大小
5.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定律的形成,经历了伽利略、笛卡尔和牛顿等科学家不断完善的过程,此定律说明了一切物体都具有一种称为 的性质.
6. 如图所示,在行驶列车内的水平桌面上,放置一个气泡水平仪,水平仪的气泡突然向前移动,由此可知,列车的运动状态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选填“加速”或“减速”).若列车停止后,把水平仪放置在桌面AB上,发现气泡移动到偏A的一侧,则所测试的桌面 端高.
7. 在大量类似实验基础上,牛顿等科学家经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了著名的 .它是人们公认的物理学基本定律之一,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一架在空中水平向右匀速直线飞行的飞机上,自由落下了一颗炸弹.如图给出了几种炸弹落地前与飞机位置关系的情形.
请你认真分析后作出正确的选择:
(1)不计空气对炸弹的阻力,炸弹与飞机的位置关系为 图.
(2)实际上,由于空气阻力的存在,炸弹与飞机的位置关系为 图.
8. 如图所示,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
(1)需将小车从斜面的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以保证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 相同.
(2)让小车先后在铺有棉布、木板和玻璃板的水平面上滑行,最后所停的位置分别如图中的小旗1、2、3所示.由此可知,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路程 ;我们可以通过小车所受阻力减小时其运动路程变化的趋势,推理出阻力减小到零时,运动的小车将 .
知识点 4 探究物体受力时怎样运动
1. 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时,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受非平衡力时运动状态改变.
2. 平衡力的特点(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等大、反向、共线.
3. 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最显著的区别: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1. 一辆在水平道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它受到的平衡力有 ( )
A.一对 B.二对 C.三对 D.四对
2. 如图所示,物体只受到F 和F 两个方向相反的力作用,能使该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 )
3. 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即重力不计),上端挂在铁架台的水平横杆上,下端挂一重为G的小球并保持静止.图中分别给出了该状态下小球和弹簧的受力示意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G与F 是一对平衡力 B. G与 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 F 与F 是一对平衡力 D. F 与 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4. 如图所示,用气球、夹子、吸管和胶带制成“喷气火箭”,把封口的夹子松开后,气球在轨道上从起点A 向右冲出,最后停在B点,下列关于气球整个运动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一直做加速运动 B.先加速后减速 C.做匀速直线运动 D.先减速后加速
5. 窗玻璃上趴着一只壁虎(如图).水平向右推窗,当壁虎随窗玻璃一起向右匀速移动时,壁虎受到摩擦力的方向是 ( )
A.竖直向上 B.竖直向下 C.水平向左 D.水平向右
6. 如图所示,水平向左的风吹得衣架在水平晾衣杆上滑动起来,若衣架和衣服做匀速运动,此时衣架对晾衣杆的压力 ( )
A.比没有风时大 B.比没有风时小 C.和没有风时一样大 D.以上都有可能
7. (多选)如图所示,物体A和物体B叠放在一起放到水平地面上,在大小为F的恒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甲乙两图中A 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均为 F
B.甲乙两图中B物体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均为 F
C.甲图中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F,物体B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 F
D.乙图中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 F,物体B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 F
8. 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时,向左盘和右盘同时放入等重的砝码,这时木块保持静止,说明一对平衡力的 ,但小明在实验时发现,若向左盘和右盘同时放入不等重的砝码时木块仍然保持静止状态,则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2)现保持F 和F 相等,将木块换成小车,然后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小车将 .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验证二力平衡时的两个力一定 .
(3)如果将木块换成弹簧测力计,左右两盘各放入重5 N的砝码,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
A.10 N B.5 N C.0
第七章运动和力基础复习
知识点1
1. B 2. B 3. C
4. 自己 运动 5. 相对静止 相同
知识点2
1. C 2. D 3. C 4. A
5. 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通过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 观众
6. km/h 134.4
7. (1)A (2) =
知识点3
1. C 2. B 3. D 4. B 5. 牛顿第一 惯性
6. 加速 A
7. 牛顿第一定律 (1)乙 (2)甲
8. (1)速度 (2)越远 做匀速直线运动知识点4
1. B 2. C 3. D 4. B 5. A 6. C 7. BC
8. (1)大小相同 木块受摩擦力
(2)转动回来 在同一直线上
(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