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课标版高中历史选修1教学课件:9.2《维新运动的兴起》(共1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课标版高中历史选修1教学课件:9.2《维新运动的兴起》(共1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4-15 08:26: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6张PPT。提出向西方学习(林则徐)学习西方的技术(林、魏、洋务派)学习西方君主立宪制度(薛、王、郑、康、梁)学习西方民主共和制度(孙中山)学习西方思想文化(陈独秀、李大钊)高考链接A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的轨迹是(  )
A.师夷——器物——制度——思想
B.器物——师夷——思想——制度
C.师夷——器物——思想——制度
D.器物——制度——师夷——思想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图说新思想陈独秀黄 兴梁启超李鸿章魏 源曾国藩林则徐李大钊郑观应孙中山王 韬康有为地主阶级抵抗派(   )  地主阶级洋务派(   )
早期维新派  (   )  资产阶级维新派(   )
资产阶级革命派(   )  资产阶级激进派(   )对号入座5、74、69、113、122、101、8地主阶级抵抗派——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向西方学习地主阶级洋务派——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师夷长技以自强!求富!!只学技术,不学制度,是失败的根本原因引进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来挽救危机!我们自古以来,
就有埋头苦干的人,
就有拼命硬干的人,
就有为民请命的人,
就有舍身求法的人,
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鲁迅  想一想:近代以来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是怎样一步步发展起来的?第2课 维新运动的兴起一、早期改良思想
二、康有为及其变法思想
三、公车上书和强学会
四、梁启超与《时务报》 思想兴起 运动兴起兴起一 早期改良思想1、早期:19世纪70年代,民族工业的出现;
2、代表人物:王韬、薛福成、郑观应
3、主张:
材料1 商政矿务宜筹也,不变则彼富而我贫;考工制器宜精也,不变则彼巧而我拙;火轮、舟车、电报宜兴也,不变则彼捷而我迟;约章之利病,使才之优绌,兵制阵法之变化宜讲也,不变则彼协而我孤、彼坚而我脆。
——薛福成《筹洋务议·变法》
材料2 乃知其治乱之源 ,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而在议院上下同心,教养得法;……育才于学校,论证于议院,军民一体,上下同心……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 ——郑观应《盛世危言·自序》
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教材归纳早期维新派的思想主张。
3、主张:学习西方变法图强;发展资本主义;实行君主立宪。
思考:你如何看待一思想?(认识;影响;作用)
4、影响: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成为变法维新运动兴起的前奏,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局限:未形成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兴起一 早期改良思想这一思想与所学过的何人或何派的主张相似?又有何不同?兴起之二 康有为及其变法思想1、康有为生平档案:1888年,第一次上书;
2、康有为思想:社会发展三阶段;《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问题1、阅读“历史纵横”与“学思之窗”,回答教材中的问题?
提示:利:以儒家思想为武器,以孔子为旗号巧妙地宣传资产阶级改良思想,减少变法的阻力;
弊:反映出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政治软弱性,这使他们不可能真正与封建思想彻底决裂。(时代局限性)
问题2、根据康有为思想主张,指出其思想特点?
传统儒家思想与西方的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相结合。
问题3、康有为思想主要强调的是什么?
变法的必要性(局限:是渐变而非骤变)兴起之二 康有为及其变法思想如何认识康有为思想上的特点?兴起之三 公车上书和强学会1、公车上书:维新思想发展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2、《中外纪闻》:目的、地点、作用。
3、强学会:成立、主要活动、地点、结果。兴起之四 梁启超与《时务报》比较三者政治主张的异同。资产阶级维新派宣传变法的主要方式有哪些?《世纪金榜》P97 同:都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观念,都主张维新变法。
异:梁启超强调实行君主立宪,改革科举制度,发展近代工业;谭嗣同侧重抨击“君为臣纲”,具有民主革命色彩;严复借用达尔文的进化论,阐明维新变法的重要性和必然性。比较三者政治主张的异同维新运动兴起的影响思想——启发民智
领导——组织力量
理论宣传——制造舆论
政治形势——形成局面兴起之四 梁启超与《时务报》兴起之三 公车上书和强学会兴起之二 康有为及其变法思想兴起一 早期改良思想维新运动兴起的影响维新运动的兴起知识体系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