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训练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学年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训练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1-07 08:59: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训练题(含答案)
选择题
1.右图是片冈敬司执导的某历史剧宣传海报。下列关于该剧的表述与史实相符的是( )
A.剧中天皇废除贵族世袭制 B.剧中天皇实行“文明开化”
C.剧中天皇实行“废藩置县” D.剧中变革推动日本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2.2015年1月,法国讽刺杂志《查理周刊》总部遇袭,绘制伊斯兰教先知系列漫画的夏尔伯成为“基地组织”袭击的目标。他绘制的“先知”应是( )
A.释迦牟尼 B.穆罕默德 C.耶稣 D.阿基米德
3.华盛顿在1783年12月作辞职讲话:“现在,我已经完成了赋予我的使命,我将退出这个伟大的舞台。”这里华盛顿完成的使命是( )
A.赢得国家独立 B. 完成南北统一
C. 缓解经济危机 D.建立联邦政体
4.“法国有了超越欧洲所有社会的民事立法,……而随着法国对外战争的胜利和占领,这一切给欧洲大陆以不可思议的推动力。”材料中的“民事立法”是指( )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拿破仑法典》
5根据相关规划,到2020年,江苏全省近80%的县级节点将通高铁或动车,人们的出行将更加便利。以上这种交通工具的最初发明者是( )
A.莱特兄弟 B.史蒂芬孙
C.卡尔·本茨 D.富尔顿
6. 1933年与1922年相比,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1/3以上,贸易总额缩减2/3,这说明了这场世界经济大危机( )
A. 持续时间比较长 B. 破坏性特别大
C. 传播特别快 D. 矛盾特别尖锐
7. 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我们到底有没有实质的进步,不在于富的人更富,而在于贫穷的人也能有足够的生存来源。”为保障工人权益,罗斯福新政规定了 ( )
A.奖励耕织 B.各企业的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标准
C.优先发展重工业 D.建立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制度
8. 右图是罗斯福新政时给守法企业悬挂的蓝鹰标志,下列行为不能悬挂蓝鹰标志的是( )
A.扩大企业规模,增加产品数量 B.规定价格水平
C.保证工资水平和工作日时数 D.遵守市场分配
9. 联合国在当今国际关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决定建立这一国际机构的会议是( )
A.开罗会议 B.德黑兰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波茨坦会议
10. 《二战秘史》的结语中写道:“关于反法西斯战争……着重于强调不同力量的协调与合作,认为邪恶轴心国家的政权被推翻是各方共同努力的结果。”下列事件与此观点相符的是 ( )
A.《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B.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
C.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D.欧洲复兴计划的实施
11.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意大利加入同盟国集团;而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意大利加入到协约国集团一方作战。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意大利反复无常,不讲信誉 B.协约国方面进行的是正义的战争
C.协约国集团一开始就稳操胜券 D.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一切以利益为前提
12. “1917年11月7日晚,‘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突然发出了几声炮响,工人、士兵向冬宫发起了猛烈进攻……一场伟大的革命取得了胜利”。这场“伟大的革命”(  )
A.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B.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实践
C.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D.标志着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变为科学
13. 下图是苏联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一幅宣传画《片面的经济》,画中一个俄罗斯绅士手拄拐杖,右腿粗壮,而左腿细长脆弱萎缩,十分疲惫、艰难地向前走。与图片所反映的经济特征最为贴近的是(  )
A.18世纪初期的西欧经济 B.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时的经济
C.工业化完成时的美国经济 D.斯大林模式下的苏联经济
14.以下是根据有关资料统计的欧美主要国家税率列表。对上表的解释正确的是(  )
国家 1926年(%) 1931年(%)
法国 12 38
德国 12 40.7
美国 20 53
英国 4 10(1932年)
A. 各国提高税率,促进了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 B. 经济危机引发欧美国家间的关税战
C. 美国推行罗斯福“新政”提高税率 D. 英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最慢
15. 1931年凯恩斯说:“几天前我曾在报上看到一则建议,说要开辟一条新路、一条宽阔的公路……这类想法是非常正确的……现在人们靠救济津贴来度日,无事可做,生活郁闷,是不是让他们继续处于这样的境地就好些昵?当然不是。”下列举措与材料观点相符的是(  )
A.大力整顿金融,恢复银行信用 B.缩减农业产量,稳定产品价格
C.发放蓝鹰标识,干预工业生产 D.兴建公共工程,增加就业机会
16. 某历史活动课场景:同学们激烈讨论,畅所欲言,内容涉及采邑分封制、丕平献土、城市自治。这堂课正在探究的是
A. 上古亚非文明 B. 上古欧洲文明
C. 亚洲封建国家 D. 欧洲封建国家
17. 傅雷评价《蒙娜丽莎》时说:“吸引你的,就是这神秘。因为她的美貌,你永远忘不掉她的面容,于是你就仿佛在听一曲神妙的音乐,对象的表情和含义,完全跟着你的情绪而转移。”这说明该面作体现的主要精神是( )
A. 浪漫主义 B. 理性主义 C. 人文主义 D. 现实主义
18. 14—16世纪的西欧,开始冲破神学的黑暗桎梏,肯定人性;挑战大海的惊涛骇浪,寻找出路。“肯定人性”与“寻找出路”分别指( )
A. 伊斯兰教的创立和大化改新
B. 文艺复兴和伊斯兰教的创立
C. “光荣革命”和新航路的开辟
D. 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
19. 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烟草、可可、马铃薯等作物由西班牙人带回欧洲,后来又传到其他地区;麦子、水稻、甘蔗、葡萄等则随欧洲移民一起进入美洲。这段材料说明新航路的开辟(  )
A. 使世界完全连成了一个整体
B. 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C. 丰富了世界各地人们的生活
D. 使美洲遭到残酷掠夺
20. “1630年,美洲加勒比海地区的巴巴多斯经济主要依靠烟草,种植者多数是来自欧洲的契约佣工……1680年,甘蔗成为巴巴多斯最重要的经济作物,而此时非洲奴隶已是欧洲人的三倍。”巴巴多斯劳动力构成发生上述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 新航路开辟 B. 奴隶贸易的猖獗 C. 工业革命的完成 D. 美国的独立
21.19世纪中期后,推动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成为时代潮流的根本因素是( )
A.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B.工业革命的发展和影响
C.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兴起 D.殖民地独立运动的高涨
22.习近平在天津考察时曾指出:“民生没有终点,只有新起点。”19世纪60年代,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共同关注的民生问题是 ( )            
A.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B.努力发展近代工业
C.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D.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23.美国南北战争中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和俄国1861年改革中提出“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它们经济发展面临的共同障碍是( )
A.资金不足 B.企业设备陈旧
C.缺乏技术人才 D.缺乏自由的雇佣劳动力
24.马克思说:“这个斗争之所以爆发,是因为这两种制度再也不能在北美大陆上一起和平共处。”马克思所说“这两种制度”不能和平共处而引发的战争是( )
A.美国独立战争 B.美国南北战争
C.拉美独立战争 D.英法七年战争
25.“The Union must and shall be preserved(联邦必须而且将会得到保留)”这是林肯1860年参加总统竞选时的主题。他认为当时美国政府面临的首要任务是( )
A.实现国家独立 B.消除种族歧视 C.维护国家统一 D.实现领土扩张
二、非选择题
26.机遇稍纵即逝,抓住了就能促进本国迅速发展,抓不住就会落后挨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01年和1851年英国经济结构对照表》
部门或行业 1801年 1851年
农林渔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 32.5% 20.3%
制造、采矿、建筑生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 23.4% 34.3%
材料二: 1928年秋,……全国人民积极投入文化和技术的学习热潮中。从1929年至1939年,熟练工人增加了9倍,工程师增加了5倍多。1929年,经济危机飓风席卷了资本主义国家,苏联……成为当时世界市场上西方先进设备最大的买主。……同时,斯大林……招聘来了许多西方著名的技术专家。
——摘编自《世界历史纪录片演说词》
材料三:美国战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优势地位的保持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美国联邦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战后美国的经济繁荣有直接的作用。此外,美国政府还通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社会保障政策等,在缓和国内阶级矛盾的同时,进一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摘编自《世界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请回答:
⑴据材料一概括指出1801年到1851年英国经济结构的发展趋势。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该趋势出现的最主要原因。
⑵据材料二归纳苏联20-30年代工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⑶据材料三指出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原因。
⑷通过三个国家发展原因的分析,我们能得出共性的结论是什么?
27. 世界政治格局是指世界上主要政治力量通过一系列的抗衡、分化组合而形成的一种结构。这种结构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但又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列宁说:“靠《凡尔赛和约》来维持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
材料二 对欧洲或北美一个或数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
材料三 冷战消失了……为具有更加多元化特点的社会开启了大门。
——以上材料均摘自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1)材料一中的“和约”是在哪一次会议上签订的?这次会议和华盛顿会议共同构成了一战后怎样的国际新秩序?
(2)材料二出自哪一组织缔结的公约?苏联采取了针锋相对的措施,成立了什么组织?由此形成的国际格局是什么?
(3)材料三中“冷战消失了”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具有更加多元化”体现了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出怎样一种趋势?
(4)请分析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议会在整个事件(光荣革命) 的演 变过程中,都发挥了主导作用。接下来在确立新国王的时期,议会经过讨论,折中了两派意见,最终决定威廉夫妇共同为英国国王。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1921年10月28日,(苏俄) 第一份给外国人特许权的合同在克里姆林宫 正式签署,23岁的美国青年阿曼德 哈默获得了一所石棉矿的特许经营权。
--以上摘自《大国崛起》
材料三:《国家工业复兴法》规定了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 水平和工作日时数,规定了资本家必须接受的最高工作时数和应付工资额,禁止 雇佣童工。
罗斯福则说:“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对英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述哈默在苏俄投资经营的有利条件。
(3)根据材料三,概括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罗斯福所说的“新应用”指的是什么?
(4)推动上述三国经济发展的共同因素有哪些?
2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棉花输入最变化示意图
材料二:我要求你们问问你们的父母,请他们描述一下他们记事里的国家是什么模样;他们会告诉你们那时的贫穷程度已超出了他们的想象;住的是茅屋,土地贫瘠……;连人畜糊口都不能保证。
将这幅图画与我们国家现在的模样比较一下:工人的工资翻来一番;住的是舒适的新房:土地、道路和其他环境都有了令人满意的快速提高。这种令人愉悦的改变源于何时?源于何故?你们首先得和我一样承认这样一个不争的事实:工业是一大好变化的源头。
——【美】托马斯·K·麦格劳《现代资本主义——三次工业革命中的成功者》
材料三:工业革命中心曼彻斯特浓烟滚滚,污水横流,方圆几英里草木不生。纺织厂女工每天干活12-16小时,平均寿命17岁……工人居住在肮脏的棚户区和墙上流着水的地下室里,热病蔓延,贫困和缺乏教育使他们变得自暴自弃,愚昧粗野,酗酒成了唯一的精神安慰。在不到100万人口的伦敦,有小偷1万人,白天乞丐成群,晚上则明火执仗抢劫。
——黄正华《世界现代化进程十五讲》
请探究:
(1)分析材料一所示示意图,导致英国棉花输入量迅速变化的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直接原因又是什么?
(2)分析材料一所包含的最重要历史信息与材料二、材料三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
(3)结合材料二、材料三的内容来分析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的影响分别是什么?
(4)根据上述探究,对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答案
1-5ABADB 6-10BBACA 11-15DADBD 16-20DCDCB 21-25BADBC
26、(1)农业产值比重不断下降,工业产值比重不断上升;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
(2)国民文化、技术水平的提高;大量引进西方先进设备和人才。
(3)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发展科学技术;推行社会保障政策。
(4)要重视科技的发展。
27、(1)巴黎和会;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或北约;华沙条约组织或华约;两极格局
(3)苏联解体;多极化趋势
(4)国家利益、综合国力、社会制度、国际形势等等。
28. (1)事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或光荣革命。
影响: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3)内容: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对工业生产进行调整。
新应用: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开创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走改革创新的道路;制定符合国情的政策、措施;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等。
29、(1)最重要原因:工业革命在英国的开展;直接原因:18世纪60年代,英国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引发了棉纺织业一系列发明。
(2)因果关系。 (3)材料二反映是工业革命积极影响:如工业革命推动了城市化进程,带来了社会的巨大进步:促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工厂制度随之建立;使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推动了基础设施建设;使世界各地间的联系密切等(言之有理即可);材料三反映的是工业革命负面影响;工业革命导致环境污染严重,贫富悬殊,工人相对贫困,引发诸多社会问题等(言之有理即可)。
(4)结论:工业革命是一把双刃剑,但推动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言之有理即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