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经历过程 理解概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5单元
《三角形的认识》说课
教材分析
1
教学目标定位
3
教法学法选择
4
教学过程阐释
5
说 课 提 纲
学情分析
2
教材分析
1
课标、素养要求
本单元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中图形认识与测量板块。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图形的认识与图形的测量合并为一个主题,其实就是将二者进行有机融合,引导学生从图形直观感知过渡到图形的度量认知。而图形的认识是测量的基础,测量又是从度量角度加深对图形的认识。
图形的认识包括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认识。
三角形就是平面图形中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多边形,任意多边形都可以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
三角形是学习平面图形知识的起点,也是学习平面几何、立体几何的基础。
教材分析
1
教材横向对比
教材分析
1
教材横向对比
教材分析
1
不同点
相同点
编排顺序
截然不同
内容要求
核心素养
目标一致
教材纵向对比
教材分析
1
《三角形的认识》属概念教学。为后面学习三边关系、分类、内角和,以及面积计算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2
学情分析
2
生活中的高度
三角形的高
画高
2
已知道
定义的理解
1
本质
教学目标定位
3
3.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
1.联系已有知识和经验,通过观察比较,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概念,认识三角形的特性。
2.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理解并掌握三角形底和高的含义,并会画三角形对应边上的高。
教法学法选择
4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图形的认识要让学生“感悟点、线、面、体的关系;积累观察和思考的经验,逐步形成空间观念。
教法学法选择
4
教法
问题驱动
对比
教学
演示
教学
学法
辨析质疑
动手
操作
自主
探究
任务单
多媒体
教学过程阐释
5
什么是三角形
识高和画高
巩固与练习
1、图片导入,直奔主题
课堂一开始直接出示教材上的主题图,让学生的在感受古代文明与现代气息中,发现并找出主题图中的三角形。直接唤起学生学习三角形的内驱力,同时感受三角形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什么是三角形
板书课题:三角形的认识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方向
2、深入辨析,建构概念
基于对关键词的细化和演示,学生对三角形概念的理解,由"不清晰"转化为"清晰",从经验上升到对数学的理解。
什么是三角形
通过辨析反例,引导学生逐步得到三角形定义中的关键词“三条线段”和“围成”。
细化
演示
什么是三角形
出示几个不同类型的三角形,让学生自己概括总结三角形的共同特征。
3、总结特征、趣味起名
为了表达方便,提出为三角形起名,引出三角形字母表示。
认识三角形的高
识高和画高
画三角形的高
识高和画高
以学生理解为基础
以技能分解为突破
帮助学生成功掌握画高的方法
巩固与练习
画高的分解训练
板书设计
整节课,我组织学生经历数学活动的全过程,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对比、操作、归纳等活动,感知三角形的特征,明确三角形的本质,促进对三角形概念的理解。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