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中考作文类型之
——想象与科技
学习导入
有人说:“强大的美国来自于想象力和创造力。”诚然,想象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大到一个国家的发展与繁荣,小到一个人的成长与进步,都不能没有想象力的参与。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上的一切,推动着知识的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
学习目标
了解想象类作文的基本原则;
通过多种描写方法,使文章生动;
围绕中心,展开想象设计故事情节,并通过描写使文章生动。
文题解析
“没有想象力的灵魂,就像没有望远镜的天文台。” 生活中,有了想象,可以使你感受到多姿多彩的自然,体会到奇妙无穷的科技。如今,想象作文是中考的重要类型之一。
什么是想象作文?
想象: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想象作文:是一种文学形式,它通过作者的想象力,创造出虚构的故事、场景或人物。这种作文形式不拘泥于现实生活的限制,而是基于现实基础之上的自由发挥,旨在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或探索某种主题.
1.想象类作文在近四年的中考中出现20多次,一般涉及三种类型:穿越时空类,如2021年北京中考作文题目二要求以“我挂断了跨越时间的电话”为开头作文;
未来生活、科学幻想类,如 2021年浙江衢州要求写一个“发生在火星上的科幻故事”;
创编故事类,如 2023 年重庆B卷要求结合图片,创编一个故事。
“想象类作文”解读
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积极观察、感知生活,发展联想和想象,激发创造潜能,丰富语言经验”“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教材中也有“发挥联想和想象”的单元写作指导《带上她的眼睛》《女娲补天》《天上的街市》,还有对科幻小说的名著阅读推荐《海底两万里》
3.语文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形成形象思维、创造思维等。
“想象类作文”解读
举例分析——真题中的想象类作文
【2024年湖北省中考作文题】
请从下面三项任务中选择一项,写一篇作文。
任务一:自然界,树如人,能活出人的姿态;生活中,人如树,可展现树的风采,请你以《________那棵树》为题,补充题目,完成一篇记叙文(可补充:窗外、儿时、欣赏、超越等)。
任务二:《月夜》中说,“我与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在人生的成长中,面临着不同的选择和思考,请你以《成长应有的姿态》写一篇议论文。
任务三:树会行走吗?树会说话吗?月宫中的桂树长什么样?请你发挥联想和想象,写一篇作文。自拟题目,文体不限。
(2023学年温州市)
请以“2043年的一天,我关掉电脑准备下班”为开头,发挥想象写一则故事。
要求:①字数在600~800字之间;
②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
③不得抄袭;
④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举例分析——真题中的想象类作文
(2022·北京期末)
题目:今天和未来的世界,是个科技无所不在的世界。学生遇到了作文软件,棋手遇到了对弈机器,医生遇到了克隆技术……科技令人惊叹,使人“任性”,也让人惶恐。面对科技,人类会自信,会自大,也会自卑……
请展开联想或想象,以“与科技相遇”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如选题目一,先将题目补充完整
(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3)字数在600-800之间。
(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举例分析——真题中的想象类作文
2021年北京中考作文
有学者说:“读史使人明智。”了解过去,可以让我们增长智慧,对现实生活产生新的思考。假如有一部可以跨越时间的电话,可以打给过去的任何人,你会打给谁?想了解什么?打完之后会发生什么事情?
请你以“我挂断了跨越时间的电话”为开头,发挥想象,写一篇故事。
题目自拟。要求:作文内容积极向上,字数在600—800之间,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举例分析——真题中的想象类作文
想象作文是一种通过想象虚构出来的作文。但想象文也是来源于现实的,它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进行种种超越时间、空间和生活常规的假想和幻想,并把想象中的人、事、景物通过语言、文字描述出来。
因此依然要注意从现实生活中积累素材。通过观察现实中的人和事,积极思考,展开联想,使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
想象作文:对设定的情境、生活中的事物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新形象、构建有联系的情节,从而表现主题的记叙
想象类作文写法点拨
例文解析——感知想象作文
微纪元(节选)
刘慈欣
先行者知道,他现在是全宇宙中唯一的一个人了。
那事已经发生过了。
其实,在他启程时人类已经知道那事要发生了。人类发射了一艘恒星际飞船,在周围100光年以内寻找带有可移民行星的恒星。宇航员被称为先行者。
飞船航行了23年时间,由于速度接近光速,地球时间已过去了两万五千年。
飞船继续飞向太阳系深处,先行者没再关注别的行星,径直飞回地球。啊,我的蓝色水晶球……先行者闭起双眼默祷着,过了很长时间,才强迫自己睁开双眼。
他看到了一个黑白相间的地球。
黑色的是熔化后又凝结的岩石,白色的是蒸发后又冻结的海洋。
刘慈欣
山西阳泉人,出生于北京市,毕业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高级工程师,科幻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主席团委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阳泉市作协副主席,是中国科幻小说代表作家之一。
飞船进入低轨道,从黑色的大陆和白色的海洋上空缓缓越过,先行者没有看到任何遗迹,一切都熔化了,文明已成过眼烟云。
这时,飞船收到了从地面发来的一束视频信号,显示在屏幕上。
先行者看到了一个城市的图像:先看到如林的细长的高楼群,镜头降下去,出现了一个广场,广场上一片人海,所有的人都在仰望天空。镜头最后停在广场正中的平台上,那儿站着一个漂亮姑娘,好像只有十几岁,她在屏幕上冲着先行者挥手,娇滴滴地喊:“喂,我们看到你了!你是先行者 ”
在旅途的最后几年,先行者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虚拟现实的游戏中度过的。在游戏里,计算机接收玩者的大脑信号,构筑一个三维画面,画面中的人和物还可根据玩者的思想做出有限的互动。先行者曾在寂寞中构筑过从家庭到王国的无数个虚拟世界,所以现在他一眼就看出这是一幅这样的画面,可能来自大灾难前遗留下来的某种自动装置。
《微纪元》讲述的是曾经受命进行恒星际航行,以便寻找人类可移居星球的宇航员先行者,寻找无果返回地球,途中已从计算机测算结果得知地球大灾难已经发生,人类及其文明也应已荡然无存。
“那么,现在还有人活着吗 ”先行者问。
“您这样的人吗 ”姑娘天真地反问。
“当然是我这样的真人,不是你这样的虚拟人。”
姑娘两只小手在胸前绞着,“您是最后一个这样的人了,如果不克隆的话……呜呜……”姑娘捂着脸哭起来。
先行者的心如沉海底。
“您怎么不问我是谁呢 ”姑娘抬头仰望着他,又恢复了那副天真神色,好像转眼就忘了刚才的悲伤。
“我没兴趣。”
姑娘娇滴滴地大喊:“我是地球领袖啊!”
先行者不想再玩这种无聊的游戏了,他起身要走。
“您怎么这样!全城人民都在这儿迎接您,前辈,您不要不理我们啊!”先行者想起了什么,转过身来问:“人类还留下了什么 ”
但先行者抵达地球后,却意外发现人类依然存在,只是人类社会已经进入“微纪元”,人类在上万年间,已经通过纳米技术及其他高科技,躲过了地球劫难,成为“微人”。
“照我们的指引着陆,您就会知道!”
先行者进入了着陆舱,在那束信息波的指引下开始着陆。他戴着一副视频眼镜,可以从其中一个镜片上看到信息波传来的画面。
画面上,那姑娘唱起歌来:啊,尊敬的使者,你来自宏纪元!伟大的宏纪元,美丽的宏纪元,你是烈火中消逝的梦……
人海沸腾起来,所有人都大声合唱:“宏纪元,宏纪元……先行者实在受不了了,他把声音和图像一起关掉。但过了一会儿,当感觉到着陆舱接触地面的震动时,他产生了一个幻觉:也许真的降落在一个高空看不清楚的城市了 他走出着陆舱,站在那一望无际的黑色荒原上时,幻觉消失,失望使他浑身冰冷。
先行者打开面罩,一股寒气扑面而来,空气很稀薄,但能维持人的呼吸。气温在摄氏零下40度左右。天空呈一种大灾难前黎明或黄昏时的深蓝色。脚下是刚凝结了两千年左右的大地,到处可见岩浆流动的波纹形状,地面虽已开始风化,仍然很硬,土壤很难见到。这片带波纹的大地伸向天边,其间有一些小小的丘陵。
先行者看到了信息波的发射源。一个镶在岩石中的透明半球护面,直径大约有一米,下面似乎扣着一片很复杂的结构。他注意到远处还有几个这样的透明半球,像地面上的几个大水泡,反射着阳光。
先行者又打开了画面,虚拟世界中,那个小骗子仍在忘情地唱着,广场上所有的人都在欢呼。
先行者麻木地站着,深蓝色的苍穹中,明亮的太阳和晶莹的星星在闪耀,整个宇宙围绕着他——最后一个人类。
孤独像雪崩一样理住了他,他蹲下来捂住脸抽泣起来。
歌声戛然而止,虚拟画面中的所有人都关切地看着他,那姑娘嫣然一笑。
“您对人类就这么没信心吗 ”
这话中有一种东西使先行者浑身一震,他真的感觉到了什么,站起身来。他走近那个透明的半球,俯身向里面看。
那个城市不是虚拟的,它就像两万五千年前人类的城市一样真实,它就在这个一米直径的半球形透明玻璃罩中。人类还在,文明还在。“前辈,微纪元欢迎您!”
(有删改)
先行者作为唯一一位“宏纪元”遗存的“宏人”,在了解了“微纪元”的发展史后,意识到人类文明的重生与“微纪元”对地球资源的极低消耗密切相关,最终决定与“微人”一起重建地球生机。
想象作文与写实作文的区别
技法学习——会写想象作文
采用非人类的视角叙述或虚构了现实生活中不曾发生的事件
多用夸张、拟人等大胆描写新奇的生活图景
间接表达心中的理想对现实生活的深入思考
以自己的视角忠实记录已发生的或在现实生活中可以发生的客观事物和现象。
多采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
直接表达对现实生活中人与事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写实作文
想象作文
技法学习——会写想象作文
穿越时空理想型想象作文
未来生活科技幻想类作文
童话寓言型想象作文
创编故事类想象作文
想象作文常见类型
通过对未来和外太空的想象,表达对人类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向往。如“五十万年以后的人类”、“未来的住宅”、“太空旅行记”“会飞的房子”
通过拟人化的动物或植物的故事,表达对诚实、善良、勤劳、勇敢等美德的赞颂,对虚伪、奸诈、贪婪、自私等丑行的鞭挞。
通过对自身能力和未来的想象,表达自己的生活理想如“假如我是一朵雪莲花”、“假如我会飞”、“假如我是老师””
选择一个自己熟悉的童话或寓言故事,对其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进行改编,从而形成一个新的故事,以此表达一种新的思想或主题,反映现实生活。
一、想象要有理有据,合情合理
在撰写想象类作品时,我们应当是根据现有的事物进行联想或再创造,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以科学知识为基础,不可天马行空,胡编乱造。
技法学习——会写想象作文
例如,曹操在碣石山上之所以能吟诵出“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一方面与其雄心壮志密不可分,而另一方面是基于他对于眼前壮阔之景的想象,这一想象有理有据,而非无中生有,这也是此诗能为千古传唱的重要原因
二、想象要围绕中心思想展开,立意要明确
想象类作品并非是仅向读者展示一个奇幻世界,而应当让读者在阅读作品后,引起其思想共鸣。
例如,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的作品《三体》,围绕着“去人类中心主义”这一中心思想,向我们展示了地球人类文明和三体文明在宇宙中的兴衰历程。这两个文明生死搏杀的背后,表现出的正是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解构,以及对人与自然、动物之间的伦理的反思。
技法学习——会写想象作文
三、想象可以进行移植、嫁接
在进行想象类作文写作时,我们可以将成语典故或俚语俗语进行适当扩充,也可以对神话故事或寓言故事进行改编,融入到作文情节中,用旧故事写出新内容。
例如:新诗奠基人郭沫若的作品《天上的街市》,再造时空,对牛郎织女的故事进行改编创造,想象牛郎织女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而非如神话传说一般有着悲惨结局。
技法学习——会写想象作文
故事新编法:以文学作品、历史典故或神话寓言等为基础,对人物形象和情节进行改编。
童话寓言法:可赋予人“超能力”,或把事物(包括动物、植物或其他)当作人来写。
时空转换法:穿越时空,联系过去与未来,让不同时代的人物进行对话,反映主题。
科学幻想法:立足于现实生活,运用科学知识,加入想象,展望未来。
转换视角法:将自己化身为特定的人物、动物或植物,从所变换对象的角度来观察、表达
巧设梦境法:设置一个或多个梦境,反映自己或他人的生活、情感、愿望,以虚映实。
方法总结
范文分析
请展开联想或想象,以“与科技相遇”为题,写一篇文章。
与科技相遇
看到我面前的人形机器人,运行成功,我简直兴奋地要将手中的启动仪扔出去。
2046年,这是一个科技爆炸的时代,机器的零件遍布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人形机器人屡见不鲜,他们甚至已经可以独立地工作,来为人们更好的服务。
我是一家科技公司的研究员,天天都在与科技相遇。如今科技的发展速度增快却使人情更加冷漠,越来越多的人渴望诉说,从科技中得到慰藉。我的任务便是研究出一个“爱心机器人”,来陪伴那些在时代的洪流下空虚寂寞的人们。如今我成功了,我将它投入试验,不久便收到了不少优质的反馈。它包容、善良、体贴,用它的微笑与聆听化解了人们的一切怨怼和失落。我满意地将它售给一个年轻的女子,便投入了新一轮的研究,与科技继续相遇。
一个月后,我收到了要求维修“小爱”的电话。我前去了女子的家中,惊愕地看到一个半身损坏的“小爱”。它此时已经没有了一贯的微笑,在女子抱怨完维修的麻烦而离去后,我听见它轻声跟我说:“父亲,您可以带我走吗?”
我用沉默拒绝了它。在它的记忆中,我看到了它成为了那女子日常的宣泄品,它的爱与暖,在女子不以为意的暴力下消磨得所剩无几。她轻蔑地说:“不过就是一个机器人吗?我买你就是为了要缓解我的压力。”她的面孔扭曲、丑恶……可是她是人,是客户,机器人永远无法违背人,正如我也左右不了它的命运。临走前,我跟它说:“记住,你眼中必须要有爱与希望,这是你作为爱心机器人的职责。”
我不敢再多看它,转身快步离去。
一个月后,一桩命案在我市发生,死者正是那个女子,而监控下的凶手,是一个机器人。
社会舆论狂起,所有的人都开始抨击科技带来的恶果。我偷偷去了警局,看到了监控中的“小爱”,在承受暴力后杀死了那个女子,并对着镜头开启了自毁程序。最后,它笑着看向镜头,说道:
“别人只能看到世间的恶与丑,而我的眼里全是爱与希望。”
我泣不成声。
最终杀死人的不是机器人,而是成为了人的“机器人”,是欲望与人性的缺失,在与科技相遇的时代下,杀死了自己。
后来,我放弃了工作,回到了原野。那里,不再用恶与丑,只有爱与希望。
写作模板参考
生活哲理
第1段:交代背景
第2-3段:人物及事件
第4~5段:现状描述
第6-7段:启发思考
交代人物身份、环境、社会背景,快速进入故事
记叙人物经历及相关科技事件,为下文的情节做铺垫
展示科技发展带来的利弊,强调对利弊的思考,表明内心的取舍,心理活动变化
发出呼吁或警示现在的人们理性思考合理看待科技.点明中心
下
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