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训练题(3)(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训练题(3)(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1-07 10:3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训练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仔细观察生活,时时捕捉生活素材。大自然的春花秋月、校园的一草一木、家庭的平凡琐事、社会的点滴见闻都是我们的写作素材。美丽的四季是我们的素材:春天花团锦簇,鸟儿在繁花嫩叶间卖弄清脆的hóu lónɡ ;夏天热烈又粗犷,万物争先恐后地生长;秋天稻香芬芳,背篓里满是肥硕的瓜果;冬天清冷又宁静,轻软的雪覆盖着人迹罕至的荒原。生活的点滴是我们的素材:瘫痪的史铁生,在落叶纷纷中与母亲jué bié ,把“好好儿活”的勇气植入骨髓;孝顺的莫怀戚,解决散步时的分歧,选择了“走大路”,彰显着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美德。
(1)给文段中加着重号的字注音。
①花团锦簇( )   ②粗犷( )
(2)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hóu lónɡ ( )  ②jué bié (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嘹亮 天然气 人声鼎沸 麻木不仁
B.抉别 口头禅 花团锦簇 翻来覆去
C.云霄 度假村 神彩奕奕 刨根问底
D.安详 一霎时 精益求精 美不盛收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两本成语词典各得其所,一本重视溯源,一本例句丰富,特色都很鲜明。
B.古人讲究称呼,对象不同称呼不同,对自己用谦称,对别人要用尊称,不能混为一谈。
C.在国歌的伴奏下,王林和马晋小心翼翼地将国旗升上顶端,然后深深舒了口气。
D.警方提醒市民要提高警惕,增加自我保护意识,学会辨识形形色色的骗子,以免上当。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学习雷锋报告会,使我们进一步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B. 在学习上,老师要求我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究、互相合作。
C. 为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教学楼房倒塌事故,教育局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
D. 几个学校的老师找小辉同学就克服学习困难交换了意见。
5.选出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 )
A.诗中描绘的景色是真实存在的?还是诗人虚构的?
B.石子入浅水,水花四溅,虚张声势;石子入深潭,悄无声息,不动声色。
C.在人生的旅途中,你的身边需要有三、两个知心好友。
D.“你先坐下,”她说:“我们好好谈谈。”
6.依次填入下面语段中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带着孩子们,隐身在走廊的玻璃门里,悄悄观望。     .
①翅子一展,大麻雀划了一道斜线,飞回篱墙上,目不转睛地,望着那饕餮吞食的小囚徒。
②只见一只大麻雀,果然勇敢地自篱墙上跳了下来,口里衔着一条小白虫,两条细细的小腿,像雨线般在地上轻盈跳动。
③它的头向这边歪一歪,小麻雀的头向那边斜一斜,正好一下两喙相接,那条白虫,遂落进那饥饿的小嘴巴里。
④及至四顾无人,唰的一声,飞跃到小麻雀跟前。
A. ③①②④ B. ③②①④ C. ②③④① D. ②④③①
7.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作品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岑参是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曾两次出塞深入西北边陲,他的边塞诗语奇体峻,意境雄奇,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
B. 老舍,现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著有话剧《茶馆》《龙须沟》等,被誉为“人民艺术家”。
C. 《我的白鸽》原题为《告别白鸽》,作者是于漪。文中那飞翔的白鸽掠过家乡的山水田园,承载着作者的思绪,带给作者宝贵的生命体验。
D. 丹麦作家安徒生在《皇帝的新装》中以奇特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揭露了皇帝和大臣们自欺欺人的丑行,讽刺了他们的虚伪和愚蠢。
8.古诗文默写。
(1)时空有界,情志无限。
李商隐的“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________”,以画面和时空的逆转,加深了殷殷的期待之情;李白的“________________,思君不见下渝州”,以地点和空间的转换,凸显深深的离别之意;陆游的“夜阑卧听风吹雨,________________”,以现实和梦境的错位,抒发浓浓的爱国之志。
(2)情无高下,手法有别。
李白的“________________,随君直到夜郎西”,寄情于明月,无奈而浪漫;岑参的“遥怜故园菊,________________”,乐景写哀情,凄苦亦温馨;李益的“不知何处吹芦管,________________”,听觉转视觉,苍凉又旷远。
(3)万法无意,人而有情。
杜甫的“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___”,“落花”本无意,“逢君”自生情,流露出诗人深沉的悲凉与惆怅;谭嗣同的“河流大野犹嫌束,_______________”,河山不“嫌”不“解”,恰少年意气,境界由心而生,抒发了诗人追求个性解放的强烈感受。
(4)学无止境,道有传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学”与“思”相辅相成,富含哲理;诸葛亮说:“才须学也,________________”,“学”与“才”互为表里,辩证统一。孔子、孔明共论“学”之大道,哲思光耀千古。
9. 名著阅读。
大圣见他不睬,又使个身外法,把脑后毫毛拔了三根,吹口仙气,叫:“变!”即变了三个行者,连本身四个,四面围住师父下拜。那长老左右躲不脱,好道也受了一拜。大圣跳起来,把身一抖,收上毫毛,却又吩咐沙僧道:“贤弟,你是个好人,却只要留心防着八戒言语,途中更要仔细。倘一时有妖精拿住师父,你就说老孙是他大徒弟。西方毛怪,闻我的手段,不敢伤我师父。”唐僧道:“我是个好和尚,不题你这歹人的名字,你回去罢。”那大圣见长老三番两复,不肯转意回心,没奈何才去。
(1)该片段选自 ,作者是 (朝代)的 _______________。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导致此事件发生的故事情节?
(3)选段中我们看到了孙悟空重情重义的一面。他还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呢?请结合《西游记》的其他情节,谈谈你的看法。
10、我校学生会组织开展了“关爱你我”社会实活动,针对七年级学生就“希望得到老师哪些方面的关注”进行了问卷调查,统计数据(部分)见下表。请按要求完成任务。
七年级学生希望得到老师哪些方面的关注
项目 对象 身体健康 兴趣爱好或特长 心理健康
女生 33.53% 66.41% 47.42%
男生 42.66% 65.72% 34.61%
(1)请结合图表中的数据,分析并得出你的结论(写两条)。
(2)请针对你的结论,给老师们提出两条有价值的建议。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各题。
雨过山村
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①村路板桥斜。
妇姑②相唤浴蚕③去,闲着中庭④栀子花。
【注释】①竹溪:小溪旁长着翠竹。②妇姑:嫂嫂和小姑。③浴蚕:古时候将蚕种浸在盐水中,用来选出优良的蚕种,成为浴蚕。④中庭:庭院中间。
11、下列选项描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作者写雨过山村所见情景,富有诗情画意,又充满劳动生活的气息,表达了一种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B.山村的地形使得居民点分散,即使成村,人数也不会多,所以“雨里鸡鸣一两家”生动地体现出山村的特殊风味。
C.“妇姑相唤浴蚕去”体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和睦相处。
D.三、四两句,用花儿“闲着”来反衬农家的忙,突出了人的勤劳,同时,“闲着”也增添了伤心落寞之感。
12、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的画面。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乙)陈谏议教子
宋陈谏议①家有劣马,性暴,不可驭②,蹄③啮④伤人多矣。一日,谏议入厩,不见是马,因诘仆:“彼马何以不见?”仆言为陈尧咨售之贾人⑤矣。尧咨者,陈谏议之子也。谏议遽⑥召子,曰:“汝⑦为贵臣,家中左右尚不能制,贾人安能蓄之?是移祸于人也!”急命人追贾人取马,而偿其直⑧。戒仆养之终老。时人称陈谏议有古仁之风。
注释:①陈谏议:姓陈,谏议是官名。②驭:驾驭马匹。③蹄:名词活用动词,踢。④啮:咬。⑤贾人:商人。⑥遽:马上,赶快。⑦汝:你。⑧直:通“值”,价值。
13.用“/”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停顿。
(1)非 淡 泊 无 以 明 志(1处)
(2)时 人 称 陈 谏 议 有 古 仁 之 风(1处)
1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非学无以广才(______)
(2)年与时驰(______)
(3)不见是马(______)
(4)贾人安能蓄之(______)
15.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2)戒仆养之终老。
16.读了甲乙两段文字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结合选文分别写一写。
(三)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用美育涵养“美丽心灵”
“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塑造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日前,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央美术学院8位老教授回信强调,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这一要求充分体现了美术教育的重要性,有助于通过美育为青少年涵养一颗“美丽心灵”。
没有美的教育,就不可能有完整的教育。一朵云在大人眼中是一团水汽,在孩子眼中是大象、城堡乃至整个奇异世界,而美育就是回归对孩子生命直觉的引导,用美来温润孩子的眼睛和心灵。今天,美育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不论是校园里的美育课、家庭中的亲子绘画,还是美术馆里孩子们的身影,都反映出“以美育人”理念的深入人心。通过绘画、音乐、文学作品等,让美的元素进入孩子的世界,在潜移默化中获得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成功的美育,能让孩子们感受到什么是“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什么是中国画的“远山如黛、近水含烟”,什么是诗词书画背后的人生际遇、家国情怀。也正是在这种可感可知的审美中,引导孩子领略古今中外的艺术瑰宝,让美进入日常生活,进而在审美中感受我们的历史与文化。
美育不是应试,也不仅仅是传授技能,而是让孩子的眼睛因为发现美而闪亮。毋庸讳言,一段时间里,美育在整个教育中相对属于短板。在一些人看来,美育工作是少数人的事,也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要接受美育;在具体的美育工作中,存在着以技代艺、重应试轻素养等现象。也正因此,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9月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提出从学校到家庭和社会,都要更加重视美育,确保每个孩子都能接受到让他们受益一生的美育,保护好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正如中央美术学院首任院长徐悲鸿所倡导的,中华美育精神应该是《中庸》里阐述的“尽精微,致广大”。从细处说,美育是教育孩子发现美、理解美、追求美,让美的精神融入日常生活;从大处说,美育是以美育人、以文化人,让中华美育为文化自信筑基。近代以来,从王国维将美育和智育、德育并举,到鲁迅写就《拟播布美术意见书》,再到蔡元培发表《文化运动不要忘了美育》,思想家们从来都是在民族兴盛、文明延续的高度看待美育。也正是因为美育有着塑造灵魂的重要作用,更需要通过美育工作,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把优秀传统文化深植于孩子们的内心,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继承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汲取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
哲学家以诗意的语言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美育的根本目的是人格的养成、灵魂的塑造。美育关乎孩子的快乐幸福,关乎国家民族的未来,需要从学校教育到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形成整体美育共识和美育环境,通过春风化雨的美育工作,让孩子成长为有信念、有情怀、有担当的人,成就更加丰富和饱满的人生。
17.解释文中“中华美育精神”的含义。(含标点限80个字内)
18.请你根据文意给学校的美育工作提出3点建议。(含标点限100个字内)
19.你在校内或校外的美育中涵养了怎样的“美丽心灵”?请你写出感受最深的1点并举例说明。(含标点限100个字内)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良心
①父亲因腹痛难忍进医院急诊,B超显示是急性阑尾炎,肠腔上还有一个直径4厘米的不明包块,医生怀疑这个包块是癌。“如果在阑尾手术中病人因其他病灶的影响而死在手术台上,本院不承担医疗责任。同意的话,请你们在手术单上签字。”
②“你们”是指大哥和我。医生的话让大哥的脸“刷”地变白,手术单在他手中“噗噗”地抖动。他把目光投向我,突然的灾难让他的脸上充满同舟共济的企盼。他问,二子,你看呢?
③“签就签呗!”我漠然地说。甚至我还打了一个哈欠,不耐烦地说:“昨晚我打了通宵麻将,太困了,想早点回家,手术时你就一个人待在这儿吧!”
④我想,既然没有大祸临头的感觉,何必要虚张声势地悲伤。大哥最终还是忍住了愤怒,在手术单上赌博一样谨慎地写下自己的名字。
⑤我的冷血是存心的,因为我对父亲有着深深的不满。父亲原来是一名工人,45岁那年他病退回家,让与我同班读书的大哥辍学“顶替”。大哥比我大一岁,我俩的成绩不相上下,都是班上的尖子生。可那时家里穷,父亲怕我俩都考上又都读不“终局”,于是决定让大哥回来“顶替”。
⑥就这样,我和大哥开始了不同的人生。大哥进厂不久,厂里更新了机器设备,他的工作只是坐在电脑监控室里按电钮,轻松自在,养得白白胖胖,并按部就班地娶了妻,生了子,节假日一家三口共用一辆摩托车,像一串幸福的糖葫芦在大街小巷兜风,活得好不滋润。而我这个世纪末的大学生却赶上不包分配,在一个又一个人才市场里兜售了两年,赔尽了笑脸,仍然没能把自己推销出去,个中辛酸,一言难尽。正是我们兄弟俩截然不同的生活境况让我开始憎恨父亲,他明知我自幼体弱多病,为什么不以保险起见让我“顶替”呢?既然父亲把他的爱以最实惠的方式给了大哥一个人,那么就让大哥一个人来承担养老送终的义务吧!我虽然冷血却不矫情,言为心声是我最大的优点。所以我说要回家睡觉。
⑦“请你们帮着把病人抬上手术床。”医生对我们说。我只好跟着大哥来到父亲的病房。病床上的父亲已被自己的汗水淋湿,扭曲的表情昭示着体内的疼痛正像风暴一样肆虐。生命在这一刻显得无比脆弱,大哥的眼睛终于坚持不住漾出红红的雾气,这份柔情有悖于他一贯的钢铁个性。父亲瞬间明白了自己的病情,他忽然想起什么来,吃力地叮嘱大哥:“假如我万一就这么走了,你只能给我立一根孝子棒(我们的风俗,一个儿子立一根),写上你的名字……”
⑧“为什么?”大哥吃惊地问。我也对父亲的“遗言”感到不满。到死还在偏心眼儿,这不是变相地骂我不孝,不认我这个儿子吗!
⑨“因为二子是我捡来的孩子,我得把这个权利留给他的亲生父母,万一他们以后有机会相认,我可不能昧了良心……”父亲说着又把眼光移到我脸上,“二子到现在还没找到工作,我实在不放心。谁会料到大学生就业这么难。那时让他多读书,我是想不能亏待了人家的孩子……二子啊,你别怨爸,爸就这点儿能耐。往后,让大哥多照顾着点儿——大明,记着我的话,对弟弟要多帮衬,啊。”父亲艰难地说完这些,汗水已几乎将他淹没。他疼爱的目光久久地停在我脸上,眼眶里溢出浑浊的泪珠。而他对我二十多年的疼爱却得不到回报,他要把写有我的名字的孝子棒给别人——为了良心。
⑩我的身世让我震惊。
我的狭隘让我羞愧。
我的灵魂被父亲的良心打了一记响亮的耳光!
我没有离开医院,直至手术结束。医生告诉我们,“不明包块”原来是肠腔积液,真是虚惊一场。
而我,已学着乌鸦反哺的姿势,给父亲喂饭。我的良心会背负如山的父爱,走过今生。
20.本文写了关于父亲的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1.文章第⑤⑥段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其作用。
22.请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分析第⑨段中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他疼爱的目光久久地停在我脸上,眼眶里溢出浑浊的泪珠。”
23.本文有多处内容形成对比,请举出一例并分析其作用。
(五)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远去了,母亲放飞的手
刘心武
①从1950到1959年,我8岁到17岁。家里平时就我和母亲两人。回忆那10年的生活,母亲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对我的哺育,都是非同寻常的。
②物质上,母亲自己极不重视穿着,对我亦然,有得穿就行了;用的,如家具,也十分粗陋。但在吃上,那可就非同小可了,母亲做得一手极地道的四川菜,且不说她能独自做出一桌宴席,令父亲的那些见过大世面的朋友交口称誉,就是她平日不停歇地轮番制作的四川腊肠、腊肉等,也足以叫邻居们啧啧称奇。有人就对我发出警告:“你将来离开了家,看你怎么吃得惯啊!”但是母亲几乎不给我买糖果之类的零食,偶尔看见我吃果丹皮、关东糖之类的零食,她总是要数落我一顿。母亲坚信,一个人只要吃好三顿正经饭,便可健康长寿,并且那话里话外,似乎还传递着这样的信念:人只有吃“正经饭”才行得正,吃零嘴意味着道德开始滑落——当然很多年后,我才能将所意会到的,整理为这样的文句。
③母亲在饮食上如此令邻居们吃惊,被一致地指认为对我的“娇惯”和“溺爱”。但跟着还有令邻居们吃惊的事,那就是我家是大院中有名的邮件大户。如果那几十种报刊都是我父亲订的,当然也不稀奇,但我父亲其实只订了一份《人民日报》,其余的竟都是为我订的。就有邻居大妈不解地问我母亲:“你怎么那么舍得为儿子花钱啊!你看你,自己穿得这么破旧,家里连套沙发椅也不置!”母亲回答得很坦然:“他喜欢啊!这个爱好,尽着他吧!”
④1959年,我被北京师范专科学校录取,勉勉强强地去报了到。我感到“不幸中的万幸”,这所学校就在市内,因此我觉得还可以大体上保持和上高中差不多的生活方式——晚上回家吃饭和睡觉。我满以为,母亲会纵容我“依然故我”地那样生活。但是她却给我准备了铺盖卷和箱子,显示出她丝毫没有犹豫过。母亲不仅把我“推”到了学校,而且也不再为我负担那些报刊的订费,我只能充分地利用学校的阅览室和图书馆。
⑤1960年春天,有一个星期六我回到家中,一进门就发现情况异常,仿佛在准备搬家似的……果不其然,父亲奉命调到张家口一所军事院校去任教,母亲也随他去。我呢?父亲和母亲都丝毫没有犹豫地认为,我应当留在北京。问题在于:北京的这个家,要不要给我留下?如果说几间屋都留下太多,那么,为什么不至少为我留下一间呢?但父亲却把房全退了,母亲呢,思想感情和父亲完全一致,就是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我应当开始完全独立的生活。父母迁离北京后的那周的星期六下午,我忽然意识到我在北京除了集体宿舍里的那张上铺铺位,再没有可以称为家的地方了!我爬上去,躺到那铺位上,采采地望着天花板上的一块污渍,没有流泪,却有一种透彻肺腑的痛苦,难以言说,也无人可诉。
⑥1966年春天,我在北京一所中学任教。就在那个春天,我棉被的被套糟朽不堪了,那是母亲将我放飞时,亲手给我缝制的被子。它在为我忠实地服务了几年后,终于到了必须更换的极限。于是我给在张家口的母亲,写信要一床被套。这对于我来说是自然到极点的事。母亲很快寄来了一床新被套,但同时我也就接到了母亲的信,她那信上有几句话我觉得极为刺心:“被套也还是问我要,好吧,这一回学雷锋,做好事,给你寄上一床……”睡在换上母亲所寄来的新被套里,我有一种悲凉感:母亲给儿子寄被套,怎么成了“学雷锋,做好事”,仿佛是“义务劳动”呢?现在我才憬悟,母亲那是很认真很严肃的话,就是告诉我,既已将我放飞,像换被套这类的事,就应自己设法解决。她是在提醒我,“自己的事要尽量自己独立解决”。
⑦母亲将我放飞以后,我离她那双给过我无数次爱抚的手,是越来越远了,但地所给予我的种种人生启示,竟然直到今天,仍然能从细小处,挖掘出珍责的宝藏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4.结合上下文,写出第④段中加点词“不幸”和“万幸”分别指代的内容。
25..第①段中画横线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6.文中一共写了母亲对“我”的三次“放飞”,“我”的情感也随之发生变化。请根据提示完成下面的表格。
母亲的三次“放飞” “我”的情感变化
第一次:儿子考上北京师专,母亲把儿子“推”到学校住读。 意外
第二次: ① 痛苦
第三次:母亲把给儿子寄被套当作“学雷锋,做好事”。 ②
27.标题中“放飞”一词的含义是什么?有什么表达效果?
28.文中母亲的育子方法,你是否赞成?请结合文本和社会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三、作文。
29、英雄因忠诚而让我们铭记,阳光因温暖而让我们留恋,梦想因美好而让我们追逐……在我们的心里,总会有你的印记。你也许是朝夕相处或萍水相逢的人,你也许是大自然中一道独特的风景,你也许是某种可贵的品质……生活因你而灿烂,生命因你而精彩!
请以“你是我心目中的_____”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④字迹工整,书写优美,卷面整洁;⑤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不得套作。
答案
1、(1)cù ɡuǎnɡ (2)喉咙 诀别 2.A 3.A 4.B 5.B 6.D 7.C
8.却话巴山夜雨时 夜发清溪向三峡 铁马冰河入梦来 我寄愁心与明月 应傍战场开 一夜征人尽望乡 落花时节又逢君 山入潼关不解平 思而不学则殆 非学无以广才
9.(1)《西游记》 明 吴承恩
(2)“尸魔三戏唐三藏”或“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3) 【示例】大闹天宫时,面对神通广大的天兵天将,面对权力至尊的玉皇大帝,面对佛法无边的如来佛祖,孙悟空毫不退缩,勇往直前,一直打到凌霄宝殿。从中可以看到孙悟空不畏强权的性格特点。
10、(1)表明大多数同学都希望老师关注他们的兴趣爱好或特长;男生更多地希望老师关注“身体健康”;女生更多地希望老师关注“心理健康”。
(2)要多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或特长;要多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
11、D。
12、细雨迷蒙中,有一两户人家传来零星的鸡鸣,青翠的竹林蔓延在小溪两岸,乡村的小路蜿蜒而过,越过小溪,木板桥歪歪斜斜,伸向远方。
13.(1)非淡泊/无以明志
(2)时人/称陈谏议有古仁之风
14. (1)增长 (2)疾行,指迅速逝去 (3)这 (4)怎么,哪里
15.(1)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2)他告诫仆人把那匹马养到老死。
16.示例:甲:(1)诸葛亮忠告孩子静以修身,启示我们宁静才能够修养身心,静思反省,为人做人才能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2)诸葛亮忠告孩子俭以养德,启示我们要节俭,以培养自己的德行。(3)诸葛亮忠告孩子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启示我们要计划人生,不要事事讲求名利,要耐得住清贫,守得住寂寞,才能够了解自己的志向。要静下来,才能够细心计划将来。(4)诸葛亮忠告孩子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启示我们宁静的环境对学习大有帮助,当然配合专注的平静心境,就更加事半功倍。(5)诸葛亮忠告孩子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启示我们决心和毅力非常重要,因为缺乏了意志力、缺少了持久力,就会半途而废。先要立志,不愿意刻苦学习,不能做到持之以恒,就不能够增加自己的才干。
乙:(1)陈谏议知道自己的马是劣马,都已经被人买走了,他还叫人要回来,退还他的钱。启示我们为人处事要像陈谏议一样淳朴,忠信。(2)陈谏议没有把祸害移给别人,启示我们做事要考虑后果,不能欺骗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7.中华美育精神,从细处说,美育是教育孩子发现美、理解美、追求美,让美的精神融入日常生活;从大处说,美育是以美育人、以文化人,让中华美育为文化自信筑基。
18.示例:1、真正重视音乐、美术等美育课的教学,让美的细胞融入到学生内心;2、培养学生劳动实践的意识和能力,多多开展劳动实践活动;3、教会学生不但审美,更要立美。不仅让学生能发现美、欣赏美、鉴别美,还让学生能表达美、创造美。
19.一次市绘画比赛中,我的一幅“古镇印象”的黑白纸版画受到很多人好评,画面简洁概括,东门谯楼、北门谯楼,两者用青石板、棋盘石铺成的古街相连接。因为美育老师说过古朴、简洁、无华也是一种美,所以就创作它。
20.(1)父亲生病住院要做手术;(2)父亲提前退休,让大哥顶替;(3)父亲即将手术,立下遗嘱并交代我的身世;(4)父亲手术成功。
21.插叙,回忆了父亲提前退休,让大哥顶班的往事,交代了我对父亲有着深深不满的原因,使情节更加完整。丰富了人物形象,表现了父亲的善良与我的狭隘,呼唤良心的回归。
22.神态描写、动作描写,生动地写出父亲流着泪长久看着我的情形,表现了父亲对我的疼爱、惦念和对不能给我美好人生的愧疚之情。为下文我的震惊和羞愧,找回良心做铺垫。
23.当年父亲让大哥辍学上班,体现出对我的偏爱,我却因没有找到工作对父亲心生憎恨。通过对比突出父亲的博爱,善良及我的狭隘自私,呼唤了良心的回归。
或者:父亲在生死之际对我仍然不放心,我却冷血到要回家睡觉。通过对比突出父亲的博爱,善良及我的狭隘自私,呼唤了良心的回归。
24.不幸:“我”自认为没有考上理想的学校 (或“我”被北京师范专科学校录取)
万幸:北京师专就在北京市内,“我”每天晚上可以回家吃饭和睡觉。(或“这所学校就在市内,因此我觉得还可以大体上保持和上高中差不多的生活方式——晚上回家吃饭和睡觉”。
25.结构上总领全文,引出下文写母亲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对我的哺育;内容上表达了对母来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26.①举家外迁,不给儿子在北京留下一间房 ②悲凉
27.“放飞”就是“放手”之意,即培养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放飞”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达母亲的想法,一旦孩子长大,就应尽早地、坚决地、完全地“放手”。
28.示例一:赞成。①这位母亲注重孩子的饮食,对衣着和家中摆设却毫不讲究,这种做法大有把“身体好”放于首位之意,有利于培养孩子不慕虚荣的纯朴天性;②反对孩子吃零食,却十分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并不惜进行“巨额投资”,显然,这对刘心武日后成为一名有成就的作家是极有影响力的;③三次“放飞”仪子,培养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子女作长远打算,这是高层次的父母之爱。
示例二:不费成。①这位母亲在饮食上对孩子过于“娇惯”和“溺爱”,没有把“立德树人”放在首位,不利于培养孩子适应集体生活的习惯;②培养孩子兴趣爱好的方法有很多,
不定要花巨资订报刊;③三次“放飞”孩子过于狠心。不利于培养母子情感,
29、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