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学案+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学案+教师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1-08 19:13: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年级:高二年级 学科:历史 第 三 单元 法律与教化 编制人: 审核人: 时间:
第9课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 ( 2 课时 )
一、学习目标
教材分析
本课通过三个子目(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及发展、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宗教伦理与教化)讲述了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的演变历程。
▲ 近代西方两大法系发展的脉络和特点
★ 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的基本特征、基督教的作用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唯物史观】
运用唯物辩证史观及有关理论,说明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和局限性,史论结合、客观全面地看待历史问题,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时空观念】
认识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史料实证】
通过历史资料,梳理从奴隶制时代到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发展历程,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历史解释】
认识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特点,分析基督教在中世纪和近代发挥的不同作用,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家国情怀】
让学生了解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标准,理解法律制度与国家治理、经济发展、社会生活的关系。
二、学习过程
【自学测评】
1.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罗马法的产生与传播历程。
(1)为了缓和平民和贵族的矛盾,公元前450年左右, 。
(2)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下令编纂的 ,是古罗马法律的最高成就,也是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
(3) 中古时期,各日耳曼王国编纂了一批成文法,称为“日耳曼法”。教会也根据基督教神学,制定和颁布了教会法。11世纪以后,欧洲国家出现了研究和宣传罗马法的运动,促进了罗马法的传播。
2.近代西方英美法系、大陆法系的形成过程如何?
英美法系:
(1)11世纪,诺曼王朝王室设立法院,并派法官定期到各地巡回审判。
(2)12世纪,在英国逐渐建立普通法。
(3)13世纪,英国通过 ,确立了法律至上和王权有限的原则。
(4)“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了 ,法律体系更加完善。
(5)美国等国也制定了本国法律,他们构成普通法系,也称“英美法系”。
大陆法系:
(1)13世纪以后,法国统一法律的步伐加快,法律体系日益成熟。
(2)1789年,法国爆发大革命,此后制定一系列法律。
(3)1804年,拿破仑颁布了《 》,与此后制定的四部法典被称为“ ”。拿破仑法典与此前颁布的法律最终确立了法国的资产阶级法律制度。
(4)后来,逐渐形成了以罗马法为基础、以《法国民法典》为代表的世界性法律体系,称为“大陆法系”或“民法系”。
3.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
(1)法律思想来源上
继承传统法律思想,融合启蒙思想。
(2)国家权力结构上
坚持权力制衡、三权分立。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议会行使)、行政权(行政机构行使)和司法权(法院行使)。
(3)法律内容上: 。
(4)司法实践过程上:坚持程序公正和无罪推定,

4.近代西方法律评价
积极:利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治理,利于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消极:
(1)西方法律过于强调保护私有财产,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
(2)确认了私有财产制度,财产的多少决定着法律地位的高低
(3)黑人、土著居民和妇女没有完全的公民权。
5.基督教的宗教伦理和教化有何表现?
(1)中古时期基督教的发展
①392年,基督教成为罗马国教。
②476年, 。
③基督教影响中古时期欧洲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
(2)基督教的伦理与教化
①教士们收集和抄录经典,保存了宝贵的古典文化,宣讲教义。
②他们还开办学校, 。
③控制社会生活,教会通过控制生老病死、婚丧嫁娶,强化伦理道德;要求人们忍受痛苦。
④基督教的宗教伦理和教化作用强化了

6.近代新教伦理与教化
(1)产生:宗教改革后,西欧的基督教分裂为天主教和新教。
(2)主张
① 。
②新教还提倡节俭和积极入世的态度,鼓励人们发财致富。
(3)评价


②新教仍然坚持基督教的基本教义,束缚人们的行为,麻醉人们的思想。新教还排斥其他教派,引起了多次宗教冲突,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合作探究】 (同课件)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第3表 债权人有权拘禁不能按期还债的债务人;
第8表 毁伤他人肢体而不能和解的,他人亦得以同态复仇而“毁伤其肢体”。
第9表 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
第11表 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思考1:结合四段材料,试评析《十二铜表法》。
保护私有财产;保留了落后习俗;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一定程度限制贵族特权;具有阶级性,维护贵族利益。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0 马丁·路德张贴《九十五条论纲》是新教的宗教改革之始。他提出了"信仰耶稣即可得救"的原则,认为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全凭个人虔诚的信仰。
材料11 加尔文认为:财富不是万恶之源,而是上帝祝福的标志;强调不随便乱花一厘钱,财产越多越应感到有责任为上帝的荣耀而不使财产减少;财富意味着人履行了其职业责任,它不仅在道德上是正当的,而且是应该的、必须的。
——李会军、王罡《加尔文的新教伦理及其启蒙意义》
材料12 路德把人从外在的宗教笃诚解放出来,是因为他把宗教笃诚变成了人的内在世界。
思考2: 根据材料,评价近代新教教义。
积极:促进思想解放;新教伦理适应了原始积累时期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诉求。
局限:束缚人们的行为,麻醉人们的思想;新教还排斥其他教派,引起多次宗教冲突;迫害对教义持有不同意见的“异端”。
三、本节精练
1.(2023浙江) 18世纪,无论是英国还是欧洲大陆,社会上层和知识界都曾有人对中国的法律制度、科举选拔制度等称道不已,然而他们的赞赏之情,却始终未能转变为其本国的现实制度,根本原因在于
A. 赞赏者没有足够实权和影响力 B. 这些制度不适合欧洲变革需要
C. 欧洲人对中国的认知模糊不清 D. 中西文化本身具有巨大的差异
2.(2023湖北)鸦片战争后,列强将不平等条约强加给中国,清朝原有的法律体系随之发生改变。《北京条约》签订后,清初制定的海禁律例从根本上被打破。1870年,《大清律例》新增打击拐卖人口出洋、允许华民出洋务工的条文。1909年,清政府颁布《大清国籍条例》,以保护海外华侨。上述材料说明
A.清廷改革受西方法律影响明显 B.条约体系与中国国内法关系密切
C.清朝被迫从闭关锁国走向开放 D.清政府通过调整法律以应对时局
3.(2023全国甲卷)共和之前的古罗马部分诉讼中,败诉方须将用于担保的牛羊祭神,以赎伪誓之罪。担保的牛羊多超出诉讼物价值,且影响农牧生产。共和国早期,败诉方改向国家缴纳罚金,到公元3世纪末,罚金已无足轻重。这一变化表明罗马共和国时期
A.系统完备的罗马体系形成 B.法律注重保护公民的利益
C.法律事务受到神权严格控制 D.贵族对法律的解释权扩大
4.(2021河北)在古罗马城市建设中,水道占有重要地位,相关立法较多。就公共下水道的管理而言,裁判官告示规定:“你让人在公共下水道中所做的施工或堆放的物,由此使其使用状况恶化或将变得恶化的,你要恢复原状。就不得进行这样的施工和这样地堆放物,我也要发布令状。”这说明
A.水道管理服从裁判官个人意愿 B.国家治理实践丰富了罗马法
C.私法规则得到进一步补充完善 D.官员从政行为依法得到规范
5.(2021河北)在美国1787年制宪会议上,弗吉尼亚州的代表梅森主张国家的首都不应当设在任何一州的首府,如纽约、费城等;北方的康涅狄格州代表埃尔思沃斯反对由各州支付国会议员薪酬的决定。两人主张的共通之处是,通过宪法
A.确立联邦政府的权威 B.防止外部势力威胁国家安全
C.保持各州的自治地位 D.调和南方与北方之间的矛盾
答案: 1.B 2.D 2.B 4.B 5.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