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一中高二(下)入学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题3分,共48分)
1.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成物总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
B.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
C.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
D.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不同
2.某可逆反应当正反应速率增大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逆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B.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C.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增大 D.该反应的条件一定发生变化
3.已知分解1mol H2O2放出热量9 ( http: / / www.21cnjy.com )8kJ,在含少量I﹣的溶液中,H2O2的分解机理为:第一步:H2O2+I﹣→H2O+IO﹣ (慢);第二步:H2O2+IO﹣→H2O+O2+I﹣ (快),下列有关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I﹣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H2O2分解的速率取决于第二步反应的快慢
C.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总能量低98kJ
D.第一步H2O2被还原,第二步H2O2既被氧化又被还原
4.室温下向10mL pH=3的醋酸溶液中加入水稀释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中导电粒子的数目增加,导电性增强
B.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c(H+)减小
C.再加入10mL pH=11 NaOH溶液,混合液pH=7
D.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10﹣3 mol L﹣1
5.500℃条件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 ( http: / / www.21cnjy.com )1molNO2存在如下平衡2NO2(g) N2O4(g),平衡后,向容器内再充入1molNO2,下列说法正确的( )
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逆反应速率减小
B.平衡常数K增大
C.NO2的转化率变大
D.容器内气体颜色先变深后变浅,最后比原来还要浅
6.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滴加甲基橙试剂显红色的溶液中:Na+、Fe2+、Cl﹣、NO3﹣
B.c(H+)=10﹣12 mol L﹣1的溶液:K+、Ba2+、Cl﹣、Br﹣
C.c(OH﹣)/c(H+)=1012的溶液中:NH4+、Al3+、NO3﹣、CO32﹣
D.由水电离的c(H+)=1.0×10﹣13 mol L﹣1的溶液中:K+、NH4+、AlO2﹣、HCO3﹣
7.某温度时,AgCl(s) Ag+(aq)+Cl﹣(aq)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入AgNO3,可以使溶液由c点变到d点
B.加入少量水,平衡右移,Cl﹣浓度减小
C.d点没有AgCl沉淀生成
D.c点对应的Ksp等于a点对应的Ksp
8.已知水的电离方程式:H2O H++OH﹣.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KW增大,pH变小
B.向水中加入氨水,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OH﹣)降低
C.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c(H+)增大,KW变小
D.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CH3COON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H+)降低
9.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0.1mol L﹣1Na2CO3溶液中:c(OH﹣)=c(HCO3﹣)+c(H+)+c(H2CO3)
B.0.1mol L﹣1CH3COONa溶液中:c(Na+)=c(CH3COO﹣)+c(OH﹣)
C.CH3COONa、NaOH和Na2CO ( http: / / www.21cnjy.com )3三种溶液的pH相同,则浓度大小顺序:c (NaOH)<c (Na2CO3)<c(CH3COONa)
D.向0.1mol L﹣1 ( http: / / www.21cnjy.com )CH3COOH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中性,离子浓度的关系:c(CH3COO﹣)>c(Na+)>c(OH﹣)=c(H+)
10.一定条件下,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能表示反应X(g)+2Y(g) 2Z(g)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①X、Y、Z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2
②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
③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④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 Z,同时生成n mol X.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对于相同体积的K2CO3溶液(浓 ( http: / / www.21cnjy.com )度为c1)和(NH4)2CO3溶液(浓度为c2),若其中CO32﹣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则c1和c2的关系是( )
A.c1=c2 B.c1>c2 C.c1≥c2 D.c1<c2
12.为了说明盐类水解是吸热反应,现用醋酸钠进行实验,表明它在水解时是吸热反应,其中的实验方案正确的是( )
A.将CH3COONa 3H2O晶体溶于水,温度降低
B.醋酸钠水溶液的PH值大于7
C.醋酸钠溶液滴入酚酞是红色,加热后颜色变深
D.醋酸钠溶液与浓H2SO4微热,可逸出醋酸蒸气
13.汽车尾气净化中的一个反应如下 ( http: / / www.21cnjy.com ):NO(g)+CO(g) N2(g)+CO2(g)△H=﹣373.4kJ mol﹣1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某一条件,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14.下列应用不涉及到盐类水解的是( )
A.用热的纯碱清洗油污 B.氯气难溶于NaCl溶液中
C.明矾的净水作用 D.泡沫灭火器的使用原理
15.将浓度为0.1mol L﹣1CH3COOH溶液加水不断稀释,下列各量始终保持增大的是( )
A.c(H+) B.
C. D.Ka(CH3COOH)
16.25℃时在10mL 0.1m ( http: / / www.21cnjy.com )ol L﹣1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 L﹣1HCl溶液20mL,溶液中部分含碳微粒的物质的量随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Na2CO3溶液中c(Na+)═2[c(CO32﹣)+c(HCO3﹣)+c(H2CO3)]
B.a、b曲线分别代表的是HCO3﹣、H2CO3量的变化情况
C.A点时:c(Na+)>c(CO32﹣)═c(HCO3﹣)>c(H+)>c(OH﹣)
D.B点时加入盐酸的体积为10mL,两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aHCO3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52分
17.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实验中,至少要读两次温度
B.可用pH试纸测定新制氯水的pH
C.中和滴定实验中,洗净后的锥形瓶不需要干燥
D.向CH3COONa溶液中滴入石蕊试液,溶液变蓝
E.向白色ZnS沉淀上滴加CuSO4溶液,沉淀变为黑色,说明Ksp(ZnS)<Ksp(CuS)
18.某氮肥厂氨氮废水中的氮元素多以NH和NH3 H2O的形式存在,该废水的处理流程如下所示:
过程Ⅰ:加NaOH溶液,调节pH至9后,升温至30℃,通空气将氨赶出并回收氨
过程Ⅱ:在微生物作用的条件下,NH4+经过两步反应被氧化成NO3﹣.两步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图:
(1)第一步反应是 反应(选填“放热”或“吸热”),判断依据是 .
(2)1mol NH4+(aq)全部氧化成NO3﹣(aq)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19.过度排放CO2会造成“温室效应”,科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家正在研究如何将CO2转化为可利用的资源.目前工业上有一种方法是用CO2来生产燃料甲醇.为探究反应原理,现进行如下实验,在1L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CO2和3mol H2,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2(g)+3H2(g) CH3OH(g)+H2O(g)△H>0,经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1)从反应开始到平衡,CO2的平均反应速率v(CO2)= ;
(2)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
(3)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多选扣分)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v正(H2)=v逆(H2O)c.混合气体中c(H2O)不变 d.c(CO2)=c(CH3OH)
(4)下列措施中能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填字母).
a.升高温度 b.将CH3OH(g)及时液化抽出c.选择高效催化剂 d.再充入H2O(g)
20.现有25℃时0.1mol/L的氨水,请回答以下问题:
(1)①若向该氨水中加入少 ( http: / / www.21cnjy.com )量氯化铵固体,NH3 H2O的电离平衡 (“向左”、“向右”或“不”)移动,此时溶液中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在该过程中,水的离子积常数Kw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②若向该氨水中加入稀盐酸 ( http: / / www.21cnjy.com ),使其恰好完全中和,所得溶液的pH 7 (填“>”、“<”或“=”),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
所得溶液中各离子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③若向该氨水中加入稀盐酸,所得溶液的pH=7,则溶液中c(NH4+) c(Cl﹣)(填“>”、“<”或“=”)
(2)已知某弱酸的难溶物CaA在水中存在溶解平衡:
CaA(s) Ca2+(aq)+A2﹣ ( http: / / www.21cnjy.com )(aq)△H>0,一定温度下CaA饱和溶液中c(Ca2+) c(A2﹣)为常数,记作Ksp=c(Ca2+) c(A2﹣),Ksp只与温度有关.
①温度升高时,Ksp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
②向浊液中通入HCl气体c(Ca2+) .
③测得25℃时,CaA的Ksp为2.0 ( http: / / www.21cnjy.com )×10﹣11,常温下将10g CaA固体投入100mL CaCl2溶液中,充分搅拌后仍有固体剩余,测得溶液中c(Ca2+)=0.1mol L﹣1,则溶液中c(A2﹣)?= .
21.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课题探究:
探究课题Ⅰ.“不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 ( http: / / www.21cnjy.com )率影响的探究”,选用4mL 0.01mol L﹣1KMnO4溶液与2mL 0.1mol L﹣1 H2C2O4溶液在稀硫酸中进行实验,改变条件如表:
组别 草酸的体积(mL) 温度/℃ 其他物质
① 2mL 20
② 2mL 20 10滴饱和MnSO4溶液
③ 2mL 30
④ 1mL 20 1mL蒸馏水
(1)如果研究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 http: / / www.21cnjy.com ),使用实验 和 (用 ①~④表示,下同);如果研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使用实验 和 .
(2)对比实验①和④,可以研究 对化 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④中加入1mL蒸馏水的目的是 .
探究课题Ⅱ.该小组查阅资料得知:C2 ( http: / / www.21cnjy.com )O42﹣+MnO4﹣+H+→CO2↑+Mn2++H2O(未配平),欲利用该反应测定某草酸钠(Na2C2O4)样品中草酸钠的质量分数.该小组称量1.34g草酸钠样品溶于稀硫酸中,然后用0.200mol L﹣1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滴定(其中的杂质不跟高锰酸钾和稀硫酸反应).
(1)滴定前是否要滴加指示剂? (填“是”或“否”),请说明理由 .
(2)滴定时用 (填a或b)滴定管盛装KMnO4标准溶液.
(3)达到终点时消耗了15.00mL的高锰酸钾溶液,样品中草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一中高二(下)入学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题3分,共48分)
1.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成物总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
B.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
C.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
D.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不同
【考点】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反应热和焓变;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
【分析】化学反应中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反应中既有放热反应,又有吸热反应,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能量的大小,生成物的总能量低于反应总能量的反应,是放热反应,若是吸热反应则相反,化学反应速率取决于物质的性质和外界反应条件,与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没有必然的联系,反应热只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能量的大小,与反应条件无关.
【解答】解:A、生成物的总能量低于反应总能量的反应,是放热反应,若是吸热反应则相反,故A错;
B、反应速率与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没有必然的联系,故B错;
C、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大小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大小,与反应途径无关,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故C正确;
D、根据△H=生成物的焓﹣反应物的焓可知,焓变与反应条件无关,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该反应的△H相同,故D错.
故选:C.
2.某可逆反应当正反应速率增大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逆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B.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C.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增大 D.该反应的条件一定发生变化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分析】某可逆反应当正反应速率 ( http: / / www.21cnjy.com )增大时,逆反应速率可能增大也可能不变,如果是通过改变压强、温度、催化剂时,逆反应速率增大,如果改变的是反应物浓度,则逆反应速率不变,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A.某可逆反应当正反应速率增大时,如果改变的是反应物浓度,生成物浓度不变,则逆反应速率不变,故A错误;
B.如果改变条件时能同等程度的增大正逆反应速率,则平衡不移动,故B错误;
C.如果增大反应物浓度而增大正反应速率,因为加入反应物的量远远大于其转化增加的量,所以反应物转化率可能降低,故C错误;
D.可逆反应平衡状态是动态平衡,条件改变,反应速率改变,故D正确;
故选D.
3.已知分解1mol H2O2放出热量 ( http: / / www.21cnjy.com )98kJ,在含少量I﹣的溶液中,H2O2的分解机理为:第一步:H2O2+I﹣→H2O+IO﹣ (慢);第二步:H2O2+IO﹣→H2O+O2+I﹣ (快),下列有关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I﹣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H2O2分解的速率取决于第二步反应的快慢
C.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总能量低98kJ
D.第一步H2O2被还原,第二步H2O2既被氧化又被还原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
【分析】由反应机理可知I﹣为反应的催化剂, ( http: / / www.21cnjy.com )IO﹣为中间产物,第一步反应较慢,则决定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因反应放热,则反应物总能量大小生成物总能量,结合元素化合价的变化解答该题.
【解答】解:A.由两步反应可知,I﹣为反应的催化剂,故A正确;
B.第一步反应较慢,则决定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故B错误;
C.因反应放热,则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故C错误;
D.第一步H2O2中O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第二步H2O2中O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故D错误.
故选A.
4.室温下向10mL pH=3的醋酸溶液中加入水稀释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中导电粒子的数目增加,导电性增强
B.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c(H+)减小
C.再加入10mL pH=11 NaOH溶液,混合液pH=7
D.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10﹣3 mol L﹣1
【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分析】A.加水稀释促进醋酸电离,但氢离子和醋酸根离子浓度减小;
B.加水稀释促进醋酸电离,但氢离子浓度减小;
C.pH=3的醋酸浓度大于0.001mol/L,pH=11 NaOH溶液浓度为0.001mol/L;
D.醋酸中氢氧根离子是水电离的,根据水的离子积可计算出水电离的氢离子浓度.
【解答】解:A.加水稀释促进醋酸电离,但氢离子和醋酸根离子浓度减小,溶液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成正比,所以溶液导电性减弱,故A错误;
B.加水稀释促进醋酸电离,溶液中氢离子个数增大程度小于溶液体积增大程度,所以氢离子浓度减小,故B正确;
C.pH=3的醋酸浓度大于0 ( http: / / www.21cnjy.com ).001mol/L,pH=11 NaOH溶液浓度为0.001mol/L,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醋酸有剩余,溶液呈酸性,故C错误;
D.pH=3的醋酸溶液中,氢离子抑制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水的电离,醋酸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是水电离的,则该醋酸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mol/L=1×10﹣11mol L﹣1,故D错误;
故选B.
5.500℃条件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充入1molNO2存在如下平衡2NO2(g) N2O4(g),平衡后,向容器内再充入1molNO2,下列说法正确的( )
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逆反应速率减小
B.平衡常数K增大
C.NO2的转化率变大
D.容器内气体颜色先变深后变浅,最后比原来还要浅
【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分析】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达到平 ( http: / / www.21cnjy.com )衡后,向容器内再充入1molNO2,容器中气体的物质的量增大则压强增大,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达到平衡时由于二氧化氮浓度比原平衡大,所以混合气体颜色加深,据此进行解答.
【解答】解:A.向容器内再充入1molNO2 ( http: / / www.21cnjy.com ),容器内压强增大,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正反应方向移动,而逆反应速率开始不变,之后逐渐增大,故A错误;
B.由于温度不变,则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不变,故B错误;
C.增大压强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所以二氧化氮的转化率增大,故C正确;
D.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 ( http: / / www.21cnjy.com )动,再次达到平衡后容器内二氧化氮浓度比第一次平衡时浓度大,所以容器内气体颜色先变深后变浅,最后比原来还要深,故D错误;
故选C.
6.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滴加甲基橙试剂显红色的溶液中:Na+、Fe2+、Cl﹣、NO3﹣
B.c(H+)=10﹣12 mol L﹣1的溶液:K+、Ba2+、Cl﹣、Br﹣
C.c(OH﹣)/c(H+)=1012的溶液中:NH4+、Al3+、NO3﹣、CO32﹣
D.由水电离的c(H+)=1.0×10﹣13 mol L﹣1的溶液中:K+、NH4+、AlO2﹣、HCO3﹣
【考点】离子共存问题.
【分析】A.滴加甲基橙试剂显红色的溶液,显酸性,离子之间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B.c(H+)=10﹣12 mol L﹣1的溶液,显碱性;
C.c(OH﹣)/c(H+)=1012的溶液,c(OH﹣)=0.1mol/L,溶液显碱性;
D.由水电离的c(H+)=1.0×10﹣13 mol L﹣1的溶液,抑制水的电离,溶液为酸或碱溶液.
【解答】解:A.滴加甲基橙试剂显红色的溶液,显酸性,H+、Fe2+、NO3﹣离子之间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不能共存,故A错误;
B.c(H+)=10﹣12 mol L﹣1的溶液,显碱性,溶液中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够共存,故B正确;
C.c(OH﹣)/c(H+)=1012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溶液,c(OH﹣)=0.1mol/L,溶液显碱性,NH4+、Al3+均与OH﹣反应,则不能共存,故C错误;
D.由水电离的c(H+)=1.0×10﹣ ( http: / / www.21cnjy.com )13 mol L﹣1的溶液,抑制水的电离,溶液为酸或碱溶液,HCO3﹣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则一定不能共存,故D错误;
故选B.
7.某温度时,AgCl(s) Ag+(aq)+Cl﹣(aq)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入AgNO3,可以使溶液由c点变到d点
B.加入少量水,平衡右移,Cl﹣浓度减小
C.d点没有AgCl沉淀生成
D.c点对应的Ksp等于a点对应的Ksp
【考点】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
【分析】A.加入AgNO3,c(Ag+)增大,c(Cl﹣)减小;
B.溶液存在溶解平衡,加入少量水,促进溶解,如认为饱和溶液,则离子浓度不变;
C.d点处银离子浓度大,此时银离子浓度和氯离子浓度乘积大于溶度积常数;
D.温度一定溶度积常数不变.
【解答】解:A.加入AgNO3固体,银离子浓度增大,氯离子浓度减小,而cd点氯离子浓度相同,故A错误;
B.溶液存在溶解平衡,加入少量水,促进溶解,如认为饱和溶液,则离子浓度不变,故B错误;
C.d点处银离子浓度大,此时银离子浓度和氯离子浓度乘积大于溶度积常数,有氯化银沉淀生成,故C正确;
D.温度不变Ksp不变,ac点是相同温度下的溶解沉淀平衡,Ksp相同,故D正确;
故选CD.
8.已知水的电离方程式:H2O H++OH﹣.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KW增大,pH变小
B.向水中加入氨水,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OH﹣)降低
C.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c(H+)增大,KW变小
D.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CH3COON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H+)降低
【考点】水的电离.
【分析】水的电离过程是吸热过程,升温促进电离,加入酸或碱抑制水的电离,加入能水解的盐促进水的电离,依据影响水电离的因素分析判断即可解答.
【解答】解:A.水的电离方程式:H ( http: / / www.21cnjy.com )2O H++OH﹣,KW=c(OH﹣)×c(H+),常温下,水的离子积常数为Kw=10﹣14,水的电离为吸热过程,升高温度,KW增大,氢离子浓度变大,pH=﹣lg〔H+〕,氢离子浓度越大,pH值越小,故A正确;
B.向水中加入氨水,氨水是弱碱,弱碱 ( http: / / www.21cnjy.com )氨水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对于H2O H++OH﹣,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抑制水的电离,但氨水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比水平衡向右移动减少的氢氧根离子多,所以总体c(OH﹣)增大,故B错误;
C.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硫酸是强酸,完 ( http: / / www.21cnjy.com )全电离,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水的离子积常数,与温度有关,与离子浓度无关,所以温度不变,KW不变,故C错误;
D.乙酸钠为弱酸强碱盐,向水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加入少量固体CH3COONa,乙酸根离子与水电离出的氢离子结合,生成弱电解质乙酸,促进水的电离,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D错误;故选A.
9.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0.1mol L﹣1Na2CO3溶液中:c(OH﹣)=c(HCO3﹣)+c(H+)+c(H2CO3)
B.0.1mol L﹣1CH3COONa溶液中:c(Na+)=c(CH3COO﹣)+c(OH﹣)
C.CH3COONa、Na ( http: / / www.21cnjy.com )OH和Na2CO3三种溶液的pH相同,则浓度大小顺序:c (NaOH)<c (Na2CO3)<c(CH3COONa)
D.向0.1mol L﹣1CH3COOH溶 ( http: / / www.21cnjy.com )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中性,离子浓度的关系:c(CH3COO﹣)>c(Na+)>c(OH﹣)=c(H+)
【考点】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分析】A.根据碳酸钠溶液中的质子守恒分析;
B.根据醋酸钠溶液中的电子守恒判断;
C.氢氧化钠为强碱,其浓度最小;醋酸的酸性大于碳酸,则醋酸钠的水解程度较小,pH相同时其浓度最大;
D.溶液为中性,则c(OH﹣)=c(H+),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CH3COO﹣)=c(Na+).
【解答】解:A.碳酸钠溶液中存在质子守恒:c(OH﹣)=c(H+)+c(HCO3﹣)+2c(H2CO3),故A错误;
B.0.1mol L﹣1CH3COONa溶液中,根据电子守恒可得:c(H+)+c(Na+)=c(CH3COO﹣)+c(OH﹣),故B错误;
C.CH3COONa、NaOH和Na2CO3 ( http: / / www.21cnjy.com )三种溶液的pH相同,NaOH为强碱溶液,则pH相同时其浓度最小;醋酸钠和碳酸钠都是强碱弱酸盐,由于醋酸的酸性大于碳酸,则醋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小于碳酸根离子,所以等pH时醋酸钠的浓度大于碳酸钠,则pH相同时浓度大小顺序为:c (NaOH)<c (Na2CO3)<c(CH3COONa),故C正确;
D.0.1mol L﹣1CH3COOH溶液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滴加NaOH溶液至中性,则c(OH﹣)=c(H+),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CH3COO﹣)=c(Na+),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为:c(CH3COO﹣)=c(Na+)>c(OH﹣)=c(H+),故D错误;
故选C.
10.一定条件下,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能表示反应X(g)+2Y(g) 2Z(g)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①X、Y、Z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2
②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
③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④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 Z,同时生成n mol X.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考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分析】根据化学平衡状态的特 ( http: / / www.21cnjy.com )征解答,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百分含量不变,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发生变化,解题时要注意,选择判断的物理量,随着反应的进行发生变化,当该物理量由变化到定值时,说明可逆反应到达平衡状态.
【解答】解:①平衡时,X、Y、Z的物质的量之比可能为1:2:2,也可能不量与各物质的初始浓度及转化率有关,故错误;
②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一直不再发生变化,故错误;
③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说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反应达平衡状态,故正确;
④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 Z等效于消耗n mol X,同时生成n mol X,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平衡状态,故正确;
故选D.
11.对于相同体积的K2CO3溶 ( http: / / www.21cnjy.com )液(浓度为c1)和(NH4)2CO3溶液(浓度为c2),若其中CO32﹣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则c1和c2的关系是( )
A.c1=c2 B.c1>c2 C.c1≥c2 D.c1<c2
【考点】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
【分析】(NH4)2CO3是弱酸弱碱盐,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碳酸钾中碳酸根离子的水解不受影响.
【解答】解:K2CO3是易溶于水的盐,在水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完全电离,电离出的碳酸根离子部分水解,但水解微弱,(NH4)2CO3是易溶于水的盐,在水中完全电离,电离出的铵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分别和水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和氢离子结合,水解相互促进,所以,碳酸根离子浓度比K2CO3中碳酸根离子离子浓度小一些,若二者中CO32﹣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则碳酸铵的浓度大.
故选D.
12.为了说明盐类水解是吸热反应,现用醋酸钠进行实验,表明它在水解时是吸热反应,其中的实验方案正确的是( )
A.将CH3COONa 3H2O晶体溶于水,温度降低
B.醋酸钠水溶液的PH值大于7
C.醋酸钠溶液滴入酚酞是红色,加热后颜色变深
D.醋酸钠溶液与浓H2SO4微热,可逸出醋酸蒸气
【考点】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
【分析】A、依据溶解过程中有共价键的破坏吸收热量,分子离子的水合过程是放热过程分析;
B、PH的大小是证明溶液酸碱性,只能证明有水解的离子;
C、依据温度对水解平衡的影响分析判断;
D、从酸碱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分析;
【解答】解:A、将CH3COONa 3 ( http: / / www.21cnjy.com )H2O晶体溶于水,温度降低,是溶解过程破坏化学键吸收的热量高于分子离子水合放出的热量,表现为溶解溶液温度降低,不能说明水解过程的反应热,故A错误;
B、醋酸钠水溶液的PH值大于7,说明盐水解显碱性,证明含有弱酸阴离子,不能证明水解是吸热反应,故B错误;
C、醋酸钠溶液滴入酚酞是红色,说明 ( http: / / www.21cnjy.com )存在水解的离子使溶液呈碱性,加热后颜色变深,依据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说明温度升高,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进行,说明水解过程是吸热过程,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碱性增强,颜色变深,故C正确;
D、醋酸钠溶液与浓H2SO4微热,可逸出醋酸蒸气,是因为浓硫酸溶解在水溶液中使溶液温度升高,利用的是强酸制弱酸,故D错误;
故选C.
13.汽车尾气净化中的一个反应如 ( http: / / www.21cnjy.com )下:NO(g)+CO(g) N2(g)+CO2(g)△H=﹣373.4kJ mol﹣1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某一条件,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考点】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分析】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移动,该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故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移动;
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与物质的浓度无关;
增大产物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解答】解: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升高 ( http: / / www.21cnjy.com )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移动,该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故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移动,CO的转化率减小,平衡常数减小,故AB错误;
增加氮气的物质的量,平衡向逆反应移 ( http: / / www.21cnjy.com )动,NO的转化率减小,故C错误,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与NO的物质的量无关,故D正确;
故选D.
14.下列应用不涉及到盐类水解的是( )
A.用热的纯碱清洗油污 B.氯气难溶于NaCl溶液中
C.明矾的净水作用 D.泡沫灭火器的使用原理
【考点】盐类水解的应用.
【分析】A.纯碱水解显示碱性,能够促进油污的水解;
B.氯气与水发生Cl2+H2O H++Cl﹣+HClO;
C.明矾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
D.NaHCO3与Al2(SO4)3两种溶液混合会迅速产生二氧化碳.
【解答】解:A.纯碱水解,溶液显碱性,有利于油脂的水解,与盐类水解有关,故A不选;
B.氯气与水发生Cl2+H2O H++Cl﹣+HClO,因氯化钠中氯离子浓度较大,可抑制氯气与水的反应,与盐类的水解无关,故B选;
C.明矾中的铝离子水解得到的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净水作用,所以明矾可作净水剂,与盐类的水解有关,故C不选;
D.NaHCO3与Al2(SO4)3两种溶液混合,碳酸氢根离子和铝离子发生双水解反应,会迅速产生二氧化碳,与盐类的水解有关,故D不选.
故选B.
15.将浓度为0.1mol L﹣1CH3COOH溶液加水不断稀释,下列各量始终保持增大的是( )
A.c(H+) B.
C. D.Ka(CH3COOH)
【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分析】根据CH3COOH属于弱电解 ( http: / / www.21cnjy.com )质,则在加水不断稀释时,电离程度增大,电离平衡保持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并注意温度不变时,电离平衡常数不变来解答.
【解答】解:A.因CH3COOH为弱酸 ( http: / / www.21cnjy.com ),则浓度为0.1mol L﹣1CH3COOH溶液加水不断稀释,促进电离,平衡正向移动,电离程度增大,n(H+)增大,但c(H+)不断减小,故A错误;
B.稀释过程中,醋酸的电 ( http: / / www.21cnjy.com )离程度增大,则溶液中的氢离子的物质的量增大、醋酸的物质的量减小,由于在同一溶液中,则氢离子与醋酸的浓度的比值逐渐增大,故B正确;
C.随着稀释的不断进行,最终c(H+)不会小于10﹣7mol L﹣1,而c(CH3COO﹣)仍然不断减小,则该比值会变小,故C错误;
D.因电离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则Ka(CH3COOH)在稀释过程中不变,故D错误;
故选B.
16.25℃时在10mL 0.1m ( http: / / www.21cnjy.com )ol L﹣1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 L﹣1HCl溶液20mL,溶液中部分含碳微粒的物质的量随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Na2CO3溶液中c(Na+)═2[c(CO32﹣)+c(HCO3﹣)+c(H2CO3)]
B.a、b曲线分别代表的是HCO3﹣、H2CO3量的变化情况
C.A点时:c(Na+)>c(CO32﹣)═c(HCO3﹣)>c(H+)>c(OH﹣)
D.B点时加入盐酸的体积为10mL,两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aHCO3
【考点】离子方程式的有关计算.
【分析】A.根据物料守恒分析;
B.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HCl先发生反应CO32﹣+H+=HCO3﹣,然后发生HCO3﹣+H+=H2CO3,根据反应结合图象分析;
C.A点时:c(CO32﹣)和c(HCO3﹣)相同,溶液显碱性;
D.B点时加入盐酸的体积为10mL,则Na2CO3和HCl的物质的量相同,二者恰好反应.
【解答】解:A.Na2C ( http: / / www.21cnjy.com )O3溶液中存在物料守恒,即Na元素的总物质的量等于C元素总物质的量的2倍,则c(Na+)═2[c(CO32﹣)+c(HCO3﹣)+c(H2CO3)],故A正确;
B.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HC ( http: / / www.21cnjy.com )l先发生反应CO32﹣+H+=HCO3﹣,然后发生HCO3﹣+H+=H2CO3,由图象可知a代表的物质逐渐增多,则aHCO3﹣,b代表的物质开始没有,后来逐渐增多,则b为H2CO3,故B正确;
C.由图象可知,A点时:c(CO ( http: / / www.21cnjy.com )32﹣)和c(HCO3﹣)相同,溶液显碱性,则c(Na+)>c(CO32﹣)═c(HCO3﹣)>c(OH﹣)>c(H+),故C错误;
D.B点时加入盐酸的体积为10mL ( http: / / www.21cnjy.com ),则Na2CO3和HCl的物质的量相同,由CO32﹣+H+=HCO3﹣可知,二者恰好反应生成NaHCO3,故D正确.
故选C.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52分
17.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实验中,至少要读两次温度
B.可用pH试纸测定新制氯水的pH
C.中和滴定实验中,洗净后的锥形瓶不需要干燥
D.向CH3COONa溶液中滴入石蕊试液,溶液变蓝
E.向白色ZnS沉淀上滴加CuSO4溶液,沉淀变为黑色,说明Ksp(ZnS)<Ksp(CuS)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分析】A.测定中和热实验中,需要测定酸溶液、碱溶液的温度及反应过程中的最高温度,每完成一次测量至少读三次温度;
B.新制的氯水中含有次氯酸,能够漂白pH试纸,无法测定出氯水的pH;
C.中和滴定过程中,锥形瓶中有少量的蒸馏水,不影响待测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
D.醋酸钠溶液为强碱弱酸盐,溶液显示碱性,所以石蕊试液变蓝;
E.白色ZnS沉淀上滴加CuSO4溶液,沉淀变为黑色,发生沉淀的转化.
【解答】解:A.在测定中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反应的反应热实验中,每完成一次中和热测定,至少需要读三次温度:反应前酸溶液、碱溶液的体积和反应中最高温度,故A错误;
B.新制的氯水中存在次氯酸,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够漂白有色物质,所以无法用pH试纸测定新制氯水的pH,应选pH计测定,故B错误;
C.中和滴定实验中,锥形瓶中有少量的蒸馏水,不影响待测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对测定结果没有影响,所以洗净后的锥形瓶不需要干燥,故C正确;
D.醋酸钠溶液中醋酸根离子水解,溶液为碱性溶液,所以向CH3COONa溶液中滴入石蕊试液,溶液变蓝,故D正确;
E、向白色ZnS沉淀上滴加Cu ( http: / / www.21cnjy.com )SO4溶液,沉淀变为黑色,发生沉淀的转化,说明硫化铜更难溶,可知二者溶度积关系为:Ksp(ZnS)>Ksp(CuS),故E错误;
故选CD.
18.某氮肥厂氨氮废水中的氮元素多以NH和NH3 H2O的形式存在,该废水的处理流程如下所示:
过程Ⅰ:加NaOH溶液,调节pH至9后,升温至30℃,通空气将氨赶出并回收氨
过程Ⅱ:在微生物作用的条件下,NH4+经过两步反应被氧化成NO3﹣.两步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图:
(1)第一步反应是 放热 反应(选填“放热”或“吸热”),判断依据是 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
(2)1mol NH4+(aq)全部氧化成N ( http: / / www.21cnjy.com )O3﹣(aq)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NH4+(aq)+2O2(g)═2H+(aq)+H2O(l)+NO3﹣(aq),△H=﹣346 kJ/mol .
【考点】反应热和焓变;热化学方程式.
【分析】(1)当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是放热的;
(2)结合图象根据盖斯定律来计算反应的焓变.
【解答】解:(1)由图可知,焓变小于0,即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所以反应为放热反应,
故答案为:放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2)第一步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H4+ ( http: / / www.21cnjy.com )(aq)+1.5O2(g)═NO2﹣(aq)+2H+(aq)+H2O(l),△H=﹣273KJ/mol,第二步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O2﹣(aq)+0.5O2(g)═NO3﹣(aq),△H=﹣73KJ/mol,根据盖斯定律则NH4+(aq)+2O2(g)═2H+(aq)+H2O(l)+NO3﹣(aq),△H=﹣346 kJ/mol,
故答案为:NH4+(aq)+2O2(g)═2H+(aq)+H2O(l)+NO3﹣(aq),△H=﹣346 kJ/mol.
19.过度排放CO2会造 ( http: / / www.21cnjy.com )成“温室效应”,科学家正在研究如何将CO2转化为可利用的资源.目前工业上有一种方法是用CO2来生产燃料甲醇.为探究反应原理,现进行如下实验,在1L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CO2和3mol H2,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2(g)+3H2(g) CH3OH(g)+H2O(g)△H>0,经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1)从反应开始到平衡,CO2的平均反应速率v(CO2)= 0.075mol/(L min) ;
(2)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
(3)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ac (多选扣分)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v正(H2)=v逆(H2O)c.混合气体中c(H2O)不变 d.c(CO2)=c(CH3OH)
(4)下列措施中能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ab (填字母).
a.升高温度 b.将CH3OH(g)及时液化抽出c.选择高效催化剂 d.再充入H2O(g)
【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分析】(1)二氧化碳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反应物随反应进行浓度减小,甲醇是生成物,随反应进行浓度增大;10nim内达到平衡,生成甲醇浓度为0.75mol/L,二氧化碳浓度变化了0.75mol/L;根据c=计算△c(CO2);
(2)平衡常数等于生成物的浓度化学计量数幂之积除以反应物的浓度化学计量数幂之积,
(3)根据达到平衡状态,各组分的浓度不变,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进行判断;
(4)依据化学反应的影响因素和条件逐项分析判断:
A、反应是放热反应,升温平衡逆向进行;
B、将CH3OH(g)及时液化抽出,减小生成物的量平衡正向进行;
C、选择高效催化剂只能改变速率,不改变化学平衡;
D、再充入H2O(g),增加生成物浓度,平衡逆向进行.
【解答】解:二氧化碳是反应物随反应进 ( http: / / www.21cnjy.com )行浓度减小,甲醇是生成物,随反应进行浓度增大;10nim内达到平衡,生成甲醇浓度为0.75mol/L,二氧化碳浓度变化了0.75mol/L,则:
(1)v(CO2)==0.075mol/(L min),故答案为:0.075mol/(L min);
(2)CO2(g)+3H2(g) CH3OH(g)+H2O(g)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故答案为:;
(3)a、容器中压强不变的状态,反应两边气体的体积不相等,压强不变,证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了平衡状态,故a正确;
b、∵平衡时v逆(H2O)=3v正(H2),∴当v正(H2)=v逆(H2O)时,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没有达到平衡状态,故b错误;
c、混合气体中H2O浓度不变时,各组分的浓度不变,正逆反应速率,达到了平衡状态,故c正确;
d、CH3OH和CO2浓度是否相等与初始量有关,还与转化率有关,不能依次判断平衡状态,故d错误;
故答案为:ac;
(4)a、反应是吸热反应,升温平衡正向进行,故a正确;
b、将CH3OH(g)及时液化抽出,减小生成物的量,平衡正向进行,故b正确;
c、选择高效催化剂只能改变速率,不改变化学平衡,故c错误;
d、再充入H2O(g),增加生成物浓度,平衡逆向进行,故d错误;
故答案为:ab.
20.现有25℃时0.1mol/L的氨水,请回答以下问题:
(1)①若向该氨水中加入少量氯化铵固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NH3 H2O的电离平衡 向左 (“向左”、“向右”或“不”)移动,此时溶液中 减小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在该过程中,水的离子积常数Kw 不变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②若向该氨水中加入稀盐酸,使其恰好完全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所得溶液的pH < 7 (填“>”、“<”或“=”),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NH4++H2O NH3 H2O+H+ ,
所得溶液中各离子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c(Cl﹣)>c(NH4+)>c(H+)>c(OH﹣) .
③若向该氨水中加入稀盐酸,所得溶液的pH=7,则溶液中c(NH4+) = c(Cl﹣)(填“>”、“<”或“=”)
(2)已知某弱酸的难溶物CaA在水中存在溶解平衡:
CaA(s) Ca2+(aq)+A2﹣ ( http: / / www.21cnjy.com )(aq)△H>0,一定温度下CaA饱和溶液中c(Ca2+) c(A2﹣)为常数,记作Ksp=c(Ca2+) c(A2﹣),Ksp只与温度有关.
①温度升高时,Ksp 增大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
②向浊液中通入HCl气体c(Ca2+) 增大 .
③测得25℃时,CaA的Ksp为2.0×10 ( http: / / www.21cnjy.com )﹣11,常温下将10g CaA固体投入100mL CaCl2溶液中,充分搅拌后仍有固体剩余,测得溶液中c(Ca2+)=0.1mol L﹣1,则溶液中c(A2﹣)?= 2.0×10﹣10mol/L .
【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
【分析】(1)①氨水中存在NH ( http: / / www.21cnjy.com )3+H2O NH3 H2O NH4++OH﹣,向氨水中加入含有铵根离子或氢氧根离子的物质抑制一水合氨电离,据此判断电离平衡一定方向及的值变化;温度不变,水的离子积常数不变;
②一水合氨和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铵和水,氯化铵是强酸弱碱盐,铵根离子水解,其溶液呈酸性,然后根据铵根离子水解判断离子浓度大小;
③pH=7,溶液为中性,然后结合电荷守恒判断铵离子与氯离子浓度关系;
(2)①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正向移动,然后判断Ksp;
②加盐酸,促进难溶盐的电离,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③根据Ksp=c(Ca2+)×c(A2+)以及钙离子的浓度计算.
【解答】解:(1)①氨水中存在NH ( http: / / www.21cnjy.com )3+H2O NH3 H2O NH4++OH﹣,向氨水中加入含有铵根离子或氢氧根离子的物质抑制一水合氨电离,所以NH3 H2O的电离平衡向左移动;
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降低、一水合氨浓度增大,所以此时溶液中变小,在该过程中,温度不变,则水的离子积常数Kw不变,
故答案为:向左;减小;不变;
②一水合氨和氯化氢反应生成氯 ( http: / / www.21cnjy.com )化铵和水,离子反应方程式为:NH3.H2O+H+=NH4++H2O,氯化铵是强酸弱碱盐,铵根离子水解而使其溶液呈酸性,水解离子反应方程式为:NH4++H2O NH3 H2O+H+,所以溶液的pH<7;氯离子不水解,溶液中铵根离子水解程度较小,所以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c(Cl﹣)>c(NH4+)>c(H+)>c(OH﹣),
故答案为:<;NH4++H2O NH3 H2O+H+;c(Cl﹣)>c(NH4+)>c(H+)>c(OH﹣);
③若向该氨水中加入稀盐酸,所得溶液的pH=7,则c(H+)=c(OH﹣),根据电荷守恒可得:[NH4+]=[Cl﹣],故答案为:=;
(2)①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正向移动,Ksp增大,故答案为:增大;
②加HCl发生反应:A2﹣+H+ HA﹣,A ( http: / / www.21cnjy.com )2﹣浓度减小,CaA的溶解平衡向右移动,n(Ca2+)显著增大,而溶液体积几乎不变化,所以c(Ca2+)增大,故答案为:增大;
③已知溶液中c(Ca2+)=0.1mol/ ( http: / / www.21cnjy.com )L,Ksp=c(Ca2+)×c(A2+)=2.0×10﹣11,则c(A2﹣)=mol/L=2.0×10﹣10mol/L,故答案为:2.0×10﹣10mol/L.
21.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课题探究:
探究课题Ⅰ.“不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探 ( http: / / www.21cnjy.com )究”,选用4mL 0.01mol L﹣1KMnO4溶液与2mL 0.1mol L﹣1 H2C2O4溶液在稀硫酸中进行实验,改变条件如表:
组别 草酸的体积(mL) 温度/℃ 其他物质
① 2mL 20
② 2mL 20 10滴饱和MnSO4溶液
③ 2mL 30
④ 1mL 20 1mL蒸馏水
(1)如果研究催化剂对化学反应 ( http: / / www.21cnjy.com )速率的影响,使用实验 ① 和 ② (用 ①~④表示,下同);如果研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使用实验 ① 和 ③ .
(2)对比实验①和④,可以研究 硫酸的浓度或 ( http: / / www.21cnjy.com )氢离子浓度 对化 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④中加入1mL蒸馏水的目的是 确保①和④组对比实验中c(KMnO4)、c(H2C2O4)浓度不变或确保溶液总体积不变 .
探究课题Ⅱ.该小组查阅资料 ( http: / / www.21cnjy.com )得知:C2O42﹣+MnO4﹣+H+→CO2↑+Mn2++H2O(未配平),欲利用该反应测定某草酸钠(Na2C2O4)样品中草酸钠的质量分数.该小组称量1.34g草酸钠样品溶于稀硫酸中,然后用0.200mol L﹣1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滴定(其中的杂质不跟高锰酸钾和稀硫酸反应).
(1)滴定前是否要滴加指示剂? 否 (填“是”或“否”),请说明理由 KMnO4溶液呈紫红色,达滴定终点紫色不再褪去 .
(2)滴定时用 b (填a或b)滴定管盛装KMnO4标准溶液.
(3)达到终点时消耗了15.00mL的高锰酸钾溶液,样品中草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75% .
【考点】探究物质的组成或测量物质的含量;探究温度、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分析】Ⅰ.(1)探究反应物浓度、温度、催化剂对反应速率影响,需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条件下,对比实验;
(2)对比实验①和④,从提供的反应物的差异解答;
Ⅱ.(1)高锰酸钾为紫红色,过程中不需要加指示剂;
(2)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
(3)在酸性条件下,高锰酸根离子能和草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二价锰离子、二氧化碳和水,根据反应计算.
【解答】解:Ⅰ.(1)由实 ( http: / / www.21cnjy.com )验目的可知,探究反应物浓度、温度、催化剂对反应速率影响,需在相同的条件下对比实验,同浓度溶液,在相同温度下进行反应,①无催化剂,②有催化剂,对比实验;如果研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需其它条件相同,温度不同,①有20℃,③中温度为30℃,能进行对照实验,
故答案为:①;②;①;③;
(2)对比实验①和④,10%硫酸的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积不同,其它物质,④中加入了蒸馏水,说明两组实验中的反应物的浓度不同,所以可通过探究反应物的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对比实验①和④,Ⅳ中只加入1mL10%硫酸,与I中加入的溶液体积不等,就不能保证,4mL 0.01mol L﹣1KMnO4溶液与2mL 0.1mol L﹣1 H2C2O4溶液,反应物浓度相同,实验④中加入1mL蒸馏水的目的是保证了KMnO4溶液与H2C2O4溶液的起始浓度相同,
故答案为:硫酸的浓度或氢离子浓度;确保①和④组对比实验中c(KMnO4)、c(H2C2O4)浓度不变或确保溶液总体积不变;
Ⅱ.(1)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当达到滴定终点时,再滴入高锰酸钾溶液时,紫红色不再褪去,
故答案为:否;KMnO4溶液呈紫红色,达滴定终点紫色不再褪去;
(2)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腐蚀橡皮管,应用酸式滴定管,
故答案为:b;
(3)草酸钠(Na2C2O4)溶于稀硫酸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然后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滴定,离子方程式为:2MnO4﹣+5C2O42﹣+16H+=2Mn2++10CO2↑+8H2O. n(KMnO4)=0.015L×0.200mol L﹣1=3×10﹣3mol,根据方程式可得:
2MnO4﹣+5C2O42﹣+16H+=2Mn2++10CO2↑+8H2O.
2 5
3×10﹣3mol 7.5×10﹣3mol
样品中草酸钠的质量为:m=7.5×10﹣3mol×134g/mol=7.5×134×10﹣3g,
样品中草酸钠的质量分数为:×100%=75%,
故答案为:75%.
2016年4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