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跨学科融合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我学曹冲来称象
——曹冲称象的故事
【活动目标】
1.结合“曹冲称象”故事情境,巩固和加深对千克、吨的认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理解“等量的等量相等”“总量等于分量和”两个基本事实。
2.在模拟“我学曹冲来称象”的实验中,体验称庞然大物质量的度量过程和方法,尝试运用等量代换进行推理计算,发展学生的量感和推理意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3.学习曹冲细心观察、主动思考的学习品质,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应用意识、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活动过程】
一、穿越时空,感悟数学思想。
和学生一起走进经典故事---曹冲称象。说一说,从故事中都学到了什么 现在让我们从数学的角度来研究,引出课题---我学曹冲来称“象”。对于这个故事,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审视曹冲称象的故事,根据故事内容提出相关联的数学问题,既体现了语文与数学学科的融合,又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探究欲望,同时也促进学生形成问题意识。
二、模拟称象,体验称量方法。
活动一:“我学曹冲来称象”。
(一)出示任务。
小组合作,借助缩小版的学具,模拟实验“我学曹冲来称象”,想办法称出大象模型的质量。
材料准备:大象模型、水槽、透明小方盒、记号笔、石头、秤等物品。
(二)分组实验。
先明确实验要求,再进行操作。
①清点实验器材;
②讨论并确定称量策略;
③合作实验,填写实验记录和实验结论;
④整理实验器材。
(三)小组演示汇报。
先把小方盒放在水槽中,再把大象模型放入盒内,等待平稳,做好标记接着把大象模型拿出来,一块一块放入石头至标记处,最后计算这些物品的总质量,得出肥皂的质量是395克......
(四)对比反思实验过程。课件出示肥皂的质量是400克。
指出:同学们称的结果各不相同,对于错误的结论,需要重新实验。有些不同是不可避免的,叫做误差,结论在400克左右的,说明误差较小。在进行实验时,要尽量较少误差。如果相差很多,请学生反思实验过程,查找原因,课下再试一试。
小结:“模拟称象”实验中,虽然过程有差别,但我们都用了化整为零的数学思想。我们利用船的沉浮,可以实现将大象的质量转化为石头的质量,这两个相等的量叫做“等量”,这里实际上运用了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思考方法——等量代换。我们根据“等量代换”和“总量等于各分量之和”测出肥皂的质量。
【设计意图】通过模拟实验再现“曹冲称象”的过程,数学与科学深度融合,以培养学生思维品质为核心,通过深度挖掘“称象”的实验过程和精细化处理,将数学知识与实践过程紧密联系起来,通过学生的亲手操作、观察、总结,感受古人的聪明和智慧,真正让学生从书本回归生活,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二:回顾实验过程,总结活动经验。
(一)出示任务:
在实验过程中,你遇到了哪些问题?你是怎样解决的呢?
(二)分享交流:
生1:肥皂模型要放中间。
生2:称量的物品要分布均匀。
生3:标记的时候,在外面容易被水冲消失了。
小结:同学们的想法都来源于刚才的操作体验,都值得表扬。实验看似简单,也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设计方案时,多思考,多次实验,发现问题、调整策略解决问题。
活动三:现代版称象,感受现代科技。
(一)出示任务:
1.古时候虽然没有像我们现在这么先进的称量工具,但曹冲小朋友想到了等量代换的方法,化大为小,将象的重量转化为各块石头的重量和。现在我们有了更先进的工具和知识。要称一头大象的重量,我们可以怎么来称呢 (查阅资料)
2.在古代为什么大象难称量
(二)分享交流:
1.悬吊法;
2.排水法;
3.脚印法;
4.现代科技法。
用大型的电子地磅来称,把大象拉到电子地磅上直接就可以得出重量。
总结:我们小朋友平时也要像曹冲一样动脑筋想办法,利用身边的资源解决问题。现在科技发达了,我们可以直接称很重很重的东西,现在要称一只大象可方便了。
【设计意图】从书本回归生活,从“做中学”感受数学的乐趣。用“数学+科学+历史”,通过借鉴曹冲称象的方法,模拟实验测量常见的物体质量,在实验操作和计算推理中发展量感和推理意识,积累测量物体质量的经验,感受实际测量的误差。再回到当代,用现代化的称量工具轻而易举地称出庞然大物的质量,扩展学生对称量工具及质量单位的认识,让学生感受科技改变生活,现代科技的感应技术会带给我们更为高效和轻松的称量体验,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捷。
三、反思评价,布置实践作业。
1.借助评价表。自评、小组互评学生在活动中的学习表现。
评估内容 评估标准 自我评价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收集资料 能搜集有关现代称重的各种方法,深度揭秘“曹冲称象”。
动手实践 能够小组合作,借助缩小版的学具,模拟实验“我学曹冲来称象”,想办法称出大象模型的质量。
解决问题 能够根据“等量代换”和“总量等于各分量之和”解决问题。
合作表达 能够主动与同学合作配合,分享交流称“象”实验的过程,能用数学的语言清晰地表达自己在“称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能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找到解决的方案。
个性展示 能用图画、日记、手抄报等方式,展示自己在活动中的研究成果,得到同学们的认可。
2.课后实践。
写日记。分享“曹冲称象”的新收获。
【设计意图】学后反思、获取成长力量。借助评价表,引导学生审视自己的学习表现。让学生不泛泛而谈,而是有理有据,更重要的是知道自己有哪些不足,可以课后进行弥补,让学生的学习真正做到可量化、看得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