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短的故事,深邃的哲理七年级上24《寓言四则》教材解读

文档属性

名称 简短的故事,深邃的哲理七年级上24《寓言四则》教材解读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1-08 15:08: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简短的故事,深邃的哲理
—七上24《寓言四则》教材解读
《寓言四则》是七年级上册最后一课,选编了来自不同文化背景、极具代表性的四则寓言故事:其中《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选自于《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寓言的代表;《穿井得一人》选自于《吕氏春秋》,《杞人忧天》选自于《列子》,是中国古代寓言的代表。这些寓言以短小精悍的篇幅,蕴含深刻的人生哲理与生活智慧,旨在引导七年级学生初步接触并理解寓言这一文学体裁,培养他们透过现象看本质、独立思考以及从故事中汲取成长养分的能力。
寓言通常以简短的故事形式呈现,往往带有寓意深刻的哲理或教训。它起源于民间,是远古时代人们对自然现象、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的幻想式解读与描述,通过口口相传得以流传。这些故事的创作者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将抽象的道理、道德准则或人生智慧融入生动有趣的情节之中,以达到启迪听众或读者的目的。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寓言都承载着人类对世界、对自身的早期认知,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寓言具有以下特征:)篇幅短小精悍,寓言一般不会长篇大论,而是用简洁的文字构建故事框架;寓意蕴含深刻,每一则寓言都潜藏着一个或多个关于人生、社会、人性等方面的道理;角色形象鲜明,常借助拟人、夸张等手法塑造生动鲜活的角色;具有教育意义,从诞生之初就肩负着教育使命;表现手法多样,经常采用拟人等修辞手法,赋予动物、植物甚至无生命物体以人的语言、行为和思想,让故事充满奇幻色彩。
故事解构
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寓言属于记叙文范畴,跟大多数记叙文一样,拥有完整的故事。
1.《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自以为是者的当头棒喝
赫尔墨斯是古希腊神话中商业、旅者等的守护神,他自认为是众神中最重要的神之一,下凡来到雕像者店铺,询问自己雕像的价格,满心期待高价,却发现价格极低,为了彰显自己的地位,他先问了宙斯雕像的价值,得知宙斯雕像只值一个银元的时候,他又专门问了赫拉雕像的价格,最后才问了自己雕像的价值,却得知自己的雕像只是一个白送的添头,只好尴尬地离去。
2.《蚊子和狮子》——骄傲自满者的自杀之举
故事中,蚊子体型很小,但是凭借着自己小巧灵活的特点,以自己的长处攻击强大狮子的短处,“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狮子虽然强大,却对蚊子的攻击毫无办法,最终蚊子取得了胜利。打败了强大的狮子,蚊子得意忘形,“唱着凯歌”(跟狮子战斗之前,它也“唱着凯歌”),却不想误打误撞撞进了蜘蛛网,成为了蜘蛛的口中食。
3.《穿井得一人》——谣言的产生与消除
故事中,宋国的有一户姓丁的人,通过打井节省了外出取水的人力,就忙不迭地向人炫耀,却不想因为他表述不清(“吾穿井得一人”),被人以讹传讹传成了他家打井挖出来了一个人,一时间谣言四起,甚至传到了宋国国君的耳朵里。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国君派人前去调查,终于查清了真相——丁氏是通过挖井得到了一个劳动力,而不是从井里挖出来了一个人。
4.《杞人忧天》——自寻烦恼者的担忧与开解
杞国有个人担心天地崩塌之后,自己没办法安身,整天吃不好睡不好。这时候,他的一个朋友安慰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人每天都在天里活动,根本不需要担心天塌的事情;日月星辰不过是积聚的气体中会发光的部分,也不会掉下来(就算掉下来也没有伤害力);大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根本不会塌陷下去。经过友人的开解,杞人终于放下了莫须有的担心,开心了起来。
哲理解构
跟普通的记叙文不同,寓言是通过故事表象,来传达寓意深刻的哲理。
1.《赫尔墨斯和雕像者》——真正的尊重来自于实际作为
赫尔墨斯之所以自视甚高,是因为他神使和商人庇护神的身份,却不想现实却给他了当头棒喝,如果仅仅只是因为这个身份,并不会得到人们的尊重。赫尔墨斯的心理变化与现实落差,让学生看到过度自负之人的可笑,教导他们要认清自己,保持谦逊,明白真正的价值不是靠自我吹嘘,而是靠实际作为。
2.《蚊子与狮子》——清醒的头脑至关重要
蚊子之所以能够战胜狮子,是因为它认真分析了双方的实际情况并抓住了有效时机;蚊子之所以输给了蜘蛛,是因为它被一时胜利冲昏头脑,忽视潜在危险。这则寓言一方面告诫我们在取得成绩时不能骄傲自满,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另一方面也指出,再强大的人也有自己的弱点,只要谋划得到,弱小者也能战胜强大者。
3.《穿井得一人》——打破谣言传播链
“穿井得一人”这个消息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个传播链,传播半径非常巨大,范围广。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有着不可逃避的责任,告之者的表述不清为谣言的产生打下了基础,传之者把这则消息传播开的动机令人生疑,道之者的跟风行为说明了三人成虎的道理,宋君的实际调查则充分说明了谣言止于智者的道理。所有的一切都指向一个真相,那就是谣言之所以会传播,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
4.《杞人忧天》——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虽然杞人所处的时代,人们对宇宙的了解有限,但但天高地厚、天地稳固是日常可感知的常识。天是浩瀚苍穹,从古至今一直高悬,未曾有崩塌迹象;大地承载万物,坚实可靠,亦无下陷之虞。杞人却为此担忧且未采取任何有效的自救或求知行动,这样的担忧既无意义也非必要,纯粹是自寻烦恼,警醒我们不要毫无根据地担忧、自寻烦恼,要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不要为没有根据的事情过度焦虑。
个人解构
作为选编进入教材的寓言,直接作用于个体,对于我们个人来说,这四则寓言分别有着不同的教育意义。
1.《赫尔墨斯与雕像者》
在当今社会,许多人如同赫尔墨斯一般,容易陷入自我认知的偏差,过度高估自己的能力与价值。例如在学校或职场中,有些学生自认为成绩优异就处处炫耀,职场新人稍有成绩就急于邀功,期望获得极高的认可。然而,真正的尊重并非来自自我吹嘘,而是脚踏实地做出成绩。这则寓言提醒个人在成长过程中要保持谦逊,客观认识自己的优缺点,不断努力提升实力,用实际行动赢得他人尊重,避免因虚荣而迷失自我。
2.《文字和狮子》
生活中,年轻人在取得一点成绩后,极易像蚊子战胜狮子后那般得意忘形。比如学生在某次考试取得高分后就放松学习,运动员赢得一场比赛后疏于训练。这则寓言启示个人,在成长路上,无论面对多大的成功,都要保持清醒头脑,认清自身优势与劣势,持续努力,巩固成果,同时警惕潜在风险,不被一时的胜利冲昏心智,懂得居安思危。
3.《穿井得一人》
如今社交媒体充斥着海量信息,谣言、假新闻层出不穷,个人极易被误导。比如一些健康养生谣言,声称某种食物致癌或包治百病,很多人未经核实就盲目转发。这则寓言教导个人在信息洪流中要具备辨别能力,凡事多思考、多查证,不轻易相信未经证实的传闻,培养严谨的思维习惯,以免被虚假信息裹挟,做出错误决策,影响自身生活与发展。
4.《杞人忧天》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压力大,不少人会陷入无端焦虑,如同杞人忧天。担心失业、害怕生病、忧虑未来房价走势等,过度的焦虑不仅影响身心健康,还降低生活质量与工作效率。这则寓言启示个人要学会调整心态,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不确定性,专注当下,将精力投入到实际行动中,用努力化解焦虑,培养豁达从容的心境。
社会解构
好的寓言不仅能带给个人思考,对于整个社会社会,也有其独特的意义。
1.《赫尔墨斯与雕像者》
从社会层面看,它告诫人们不要盲目追捧所谓的“权威”“名人”。在信息爆炸时代,一些人仅凭名气、头衔就被过度抬高,而他们实际的作为或许并不匹配。就像有些网红、流量明星,商业价值虚高,却缺乏真正的艺术造诣或专业技能。社会应倡导以真才实学、实干精神为衡量标准,摒弃虚荣浮躁的风气,构建一个更注重实质的价值评判体系。
2.《文字和狮子》
在商业领域,企业间的竞争如同蚊子与狮子之战。一些新兴的小公司凭借创新技术或独特商业模式,能在短期内抢占大公司的市场份额,可若因此沾沾自喜,忽视后续发展,如不注重产品优化、客户维护等,很快就会被市场淘汰。整个社会经济环境要求企业时刻保持谦逊、奋进的姿态,持续创新,才能稳健发展,避免重蹈蚊子的覆辙。
3.《穿井得一人》
对于社会而言,不实信息的传播会引发公众恐慌,扰乱社会秩序。像疫情期间,关于病毒起源、防控措施的谣言漫天飞,给防疫工作带来极大阻碍。社会需要强化媒体素养教育,提升大众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同时加强对信息传播渠道的监管,让真相跑赢谣言,营造健康、有序的信息环境。
4.《杞人忧天》
从社会整体看,焦虑情绪蔓延会形成不良社会氛围,降低社会活力。政府与社会组织应关注民众心理健康,提供心理咨询等公共服务,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念,让社会充满正能量,助力个人摆脱过度焦虑,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文化解构
作为中西方寓言的代表,本课所编选的四则寓言,从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1.个体与群体的差异
以《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为代表的西方寓言,源自古希腊神话文化土壤。无论赫尔墨斯的虚荣还是蚊子的得意忘形,这与西方强调个体、人性复杂多元的文化观念以及充满争斗的海洋文化一脉相承。而以《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为代表的中国寓言,根于华夏传统文化,则体现了人们关注群体生活、社会秩序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以及中国传统文化追求内心宁静、社会稳定的价值取向。
2.神性与人性的差异
西方寓言常常选取人物、动物为主角,神话人物自带超凡属性,有浓厚的宗教神话色彩,动物角色关注动物本能(神性),体现了西方擅长对自然生物细致观察的特征。中国寓言主角多为普通人、士大夫阶层或虚拟的典型人物形象,擅长从平凡琐事挖掘哲理,代表着知识阶层对社会问题的洞察,就算如杞人这样的个体形象,也以个体展现群体共性,强调从人的社会行为、心理状态剖析问题,突显人文关怀。
3.自我与秩序的差异
西方寓言较多关注个体性格缺陷及个人成长中的自我认知、行为把控,如《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聚焦虚荣自负,《蚊子与狮子》着眼骄傲自满危害,都在警醒个体要形成对自我的清醒认知。中国寓言更偏向于对社会现象、群体思维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如《穿井得一人》针对传闻传播乱象,呼吁社会重视信息真实,维护良好舆论环境,《杞人忧天》上升到倡导群体以乐观豁达心态顺应自然、和谐生活,追求社会整体的精神平和。
4.内省与外显的差异。
中西方的寓言:都善用拟人、夸张手法。西方寓言里动物开口说话、有神力的赫尔墨斯下凡,中国寓言中天地被想象成会崩塌,这些拟人、夸张让故事生动有趣,增强感染力,便于深入浅出地传递寓意。但西方寓言更侧重于告知,如赫尔墨斯和蚊子的心理活动,并在最终告知了寓言的寓意;而中国寓言则偏向于感悟,如《杞人忧天》则多通过人物神态、动作细节来塑造形象,让读者自行感悟寓意。
文法解构
《赫尔墨斯与雕像者》中,作者用精准的寓言表现了赫尔墨斯的心理活动,如如“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教者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揣测赫尔墨斯离开时的心理活动,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心理描写分析赫尔墨斯的神态动作,深入理解寓意。另一方面,赫尔墨斯的期待和结果形成鲜明对比,情节紧凑且富有戏剧性,值得反复品味。
《蚊子与狮子》中,巧妙利用对比手法构建故事。一方面是蚊子与狮子体型、力量上的巨大悬殊对比,狮子作为百兽之王,威风凛凛,蚊子却小巧柔弱,可战斗结果却是蚊子取胜,出乎读者意料;另一方面是蚊子战前的勇猛自信与战后因得意忘形而陷入绝境的状态对比。这些对比不仅使故事充满趣味性与可读性,更突出了骄傲自满必致失败的寓意。与之同时,故事中的两次转折,也极大地增强了故事的冲击力,吸引读者注意力,促使其思考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穿井得一人》一文,以 “穿井得一人” 这一传闻为线索,从丁家打井节省人力开始,经众人误传,到最后国君听闻,层层递进,展示了传闻在传播过程中的逐渐失真。情节简单却清晰地反映出轻信传闻的危害,让读者跟随故事发展,意识到核实信息真实性的重要性。同时,作为中国古代寓言,还有着独特的文言文教学价值,重点文言字词(如 “及”“闻”“使” 等)、句式(如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常见句式),也应重点关注。
《杞人忧天》里,作者善于运用人物神态、动作细节来塑造形象,像 “废寝食者” 生动描绘出杞人因过度忧虑而茶饭不思、夜不能寐的状态,“舍然大喜” 精准展现出杞人在得到开导后豁然开朗、如释重负的心理变化等都值得反复品味。另本文通过杞人与开导者之间的对话推动故事发展,展现杞人的担忧以及开导者的智慧的写法,也有很大的写作借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