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全优金卷】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数学单元测试卷
第16章 二次根式单元测试卷01
(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满分:120分)
学校: 年级: 姓名: 考号:
注意事项:
1.考生先将自己的班级、学号、姓名填写清楚。
2.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0.5mm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卷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考试范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16章 二次根式所有内容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30分,每小题3分,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规定,把答案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1.若二次根式有意义,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答案】B
【详解】解:,
∴.
2.化简,结果正确的是( )
A.1 B. C. D.
【答案】C
【详解】解:依题意,
3.估计的值应在( )
A.2和3之间 B.3和4之间 C.4和5之间 D.5和6之间
【答案】A
【详解】解:,
∵,∴,∴
4.将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为( )
A. B. C. D.
【答案】B
【详解】解:若二次根式有意义,则,即:,解得:,
原式
5.实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化简后为( )
A.7 B. C. D.无法确定
【答案】A
【详解】解:根据数轴得:,
∴,
∴.
6.农场打算修建一个底面为长方形的蓄水池,若蓄水池的长为,宽为,则蓄水池的占地面积为( )
A. B. C. D.
【答案】B
【详解】解:根据题意可得:
蓄水池的占地面积为:
7.若,则等于( )
A. B. C. D.
【答案】A
【详解】解:∵,∴,,
∴
8.化简时,甲的解法是:原式,乙的解法是:
原式,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甲的解法正确,乙的解法不正确 B.甲的解法不正确,乙的解法正确
C.甲、乙的解法都正确 D.甲、乙的解法都不正确
【答案】C
【详解】解:甲的做法是将分母有理化,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分母都乘以不为0的同一个数;乙的做法是将分子转化为平方差公式,然后约分化简;均正确
9.已知,,则值是( )
A. B. C. D.
【答案】B
【详解】解:∵,,
∴,,
∴,,
∴
10.已知关于的代数式,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存在实数,使得;
②若,则;
③已知代数式、、满足,,则.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答案】A
【详解】解:①∵,
∴不存在实数,使得,
故说法①不正确;
②∵,
∴,
∴,即,
∴,
故说法②不正确;
③∵,,
∴,
∴
,
故说法③不正确;
∴说法正确的有个,
故选:A.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
二、填空题(共8小题,满分32分,每小题4分,请把正确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11.当 时有意义.
【答案】
【详解】解:根据题意得,,且,解得,
12.若,则 .
【答案】
【详解】解:若,则,
故答案为:.
13.已知,则 .
【答案】
【详解】解:∵,∴,
∵,∴
14.比较大小: .(填“”、“”、“”).
【答案】
【详解】解:,,,
故答案为:.
15.如果,那么 .
【答案】1
【详解】解:∵,,解得,
,
16.若与最简二次根式是同类二次根式,则 .
【答案】3
【详解】解:∵与最简二次根式是同类二次根式,
∴,∴.
17.已知若、是分别是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则的值为 .
【答案】7
【详解】解:
∵∴,∴即,
∵、是分别是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
∴
18.定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为坐标原点,任意两点、,称的值为、两点的“直角距离”.若,则,的“直角距离”为 ;若,为直线上任意一点,则,的“直角距离”的最小值为 .
【答案】
【详解】解:∵,,
∴,的“直角距离”为
设点Q的坐标为,
∴,的“直角距离”为,
∴当时,,
当时,;
当时,;
∴综上所述,的最小值即为,
∴,的“直角距离”的最小值为,
故答案为:,.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共58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9.计算:.
【答案】
【详解】解:.
20.已知,,求代数式的值:
(1); (2) .
【答案】(1)16 (2)4
【详解】(1)解:∵,;
∴;
(2)解:.
21.若为实数,求的值.
【答案】
【详解】解:根据题意得,
,
解得,
∴
.
2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说的是登得高看得远.如图,若观测点的高度为,观测者视线能达到的最远距离为,则,其中是地球半径,约为.
(1)小丽站在海边的一幢高楼顶上,眼睛离海平面的高度为,她观测到远处一艘船刚露出海平面,求此时的值;
(2)已知一座山的海拔为,这座山到海边的最短距离为,天气晴朗时站在山巅能否看到大海?请说明理由.
【答案】(1);(2)她站在山巅能看到大海,理由见解析.
【详解】(1)解:,,
,
所以此时的值为.
(2)解:能看到,理由如下
,,
,
所以她站在山巅能看到大海.
23.综合与实践
【问题情境】我们知道两个数的和为2,这两个数的平均数为1,按照这样简单的数学知识,我们给出一个新的数学概念,请仔细阅读理解,并且解答一些问题,若,则与的平均数是1,我们称与是关于1的平衡数.例如,3与是关于1的平衡数.
【思考尝试】
(1)4与_____是关于1的平衡数;与_____是关于1的平衡数.
【实践探究】
(2)与是关于1的平衡数,同时,与也是关于1的平衡数,求与的值.
【拓展延伸】
(3)若,试判断与是否是关于1的平衡数,并说明理由.
【答案】(1),(2)(3)与不是关于1的平衡数
【详解】(1)解:由题意得,,,
与是关于1的平衡数,与是关于1的平衡数,
故答案为:;
(2)解:与是关于1的平衡数,与也是关于1的平衡数,
,解得,
(3)解:不是,理由如下,
,,
,
,即,
,
,
与不是关于1的平衡数.
24.阅读材料:像,……这种两个含二次根式的代数式相乘,积不含二次根式,我们称这两个代数式互为有理化因式.在进行二次根式运算时,利用有理化因式可以化去分母中的根号.数学课上,老师出了一道题:已知,求的值.
聪明的小明同学根据上述材料,做了这样的解答:
∵,
∴.
∴,
∴.
∴,
∴,
∴.
请你根据上述材料和小明的解答过程,解决如下问题:
(1)化简: ; ;
(2)比较大小:与,需说明理由;
(3)若,求的值.
【答案】(1);+(2),理由见解析
(3)
【详解】(1)解:;
故答案为:;;
(2)解:∵,,
显然,
又∵和都是正数,
∴;
(3)解:∵,
∴,
∴,
∴,
∴,
∴,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全优金卷】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数学单元测试卷
第16章 二次根式单元测试卷01
(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满分:120分)
学校: 年级: 姓名: 考号:
注意事项:
1.考生先将自己的班级、学号、姓名填写清楚。
2.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0.5mm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卷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考试范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16章 二次根式所有内容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30分,每小题3分,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规定,把答案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1.若二次根式有意义,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2.化简,结果正确的是( )
A.1 B. C. D.
3.估计的值应在( )
A.2和3之间 B.3和4之间 C.4和5之间 D.5和6之间
4.将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为( )
A. B. C. D.
5.实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化简后为( )
A.7 B. C. D.无法确定
6.农场打算修建一个底面为长方形的蓄水池,若蓄水池的长为,宽为,则蓄水池的占地面积为( )
A. B. C. D.
7.若,则等于( )
A. B. C. D.
8.化简时,甲的解法是:原式,乙的解法是:
原式,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甲的解法正确,乙的解法不正确 B.甲的解法不正确,乙的解法正确
C.甲、乙的解法都正确 D.甲、乙的解法都不正确
9.已知,,则值是( )
A. B. C. D.
10.已知关于的代数式,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存在实数,使得;
②若,则;
③已知代数式、、满足,,则.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
二、填空题(共8小题,满分32分,每小题4分,请把正确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11.当 时有意义.
12.若,则 .
13.已知,则 .
14.比较大小: .(填“”、“”、“”).
15.如果,那么 .
16.若与最简二次根式是同类二次根式,则 .
17.已知若、是分别是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则的值为 .
18.定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为坐标原点,任意两点、,称的值为、两点的“直角距离”.若,则,的“直角距离”为 ;若,为直线上任意一点,则,的“直角距离”的最小值为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共58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9.计算:.
20.已知,,求代数式的值:
(1); (2) .
21.若为实数,求的值.
2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说的是登得高看得远.如图,若观测点的高度为,观测者视线能达到的最远距离为,则,其中是地球半径,约为.
(1)小丽站在海边的一幢高楼顶上,眼睛离海平面的高度为,她观测到远处一艘船刚露出海平面,求此时的值;
(2)已知一座山的海拔为,这座山到海边的最短距离为,天气晴朗时站在山巅能否看到大海?请说明理由.
23.综合与实践
【问题情境】我们知道两个数的和为2,这两个数的平均数为1,按照这样简单的数学知识,我们给出一个新的数学概念,请仔细阅读理解,并且解答一些问题,若,则与的平均数是1,我们称与是关于1的平衡数.例如,3与是关于1的平衡数.
【思考尝试】
(1)4与_____是关于1的平衡数;与_____是关于1的平衡数.
【实践探究】
(2)与是关于1的平衡数,同时,与也是关于1的平衡数,求与的值.
【拓展延伸】
(3)若,试判断与是否是关于1的平衡数,并说明理由.
24.阅读材料:像,……这种两个含二次根式的代数式相乘,积不含二次根式,我们称这两个代数式互为有理化因式.在进行二次根式运算时,利用有理化因式可以化去分母中的根号.数学课上,老师出了一道题:已知,求的值.
聪明的小明同学根据上述材料,做了这样的解答:
∵,
∴.
∴,
∴.
∴,
∴,
∴.
请你根据上述材料和小明的解答过程,解决如下问题:
(1)化简: ; ;
(2)比较大小:与,需说明理由;
(3)若,求的值.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全优金卷】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单元测试卷
第16章 二次根式单元测试卷01
答题卡
姓名: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
一、选择题(请用2B铅笔填涂)
1 2 3 4 5 6 7 8 9 10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二、填空题
三、解答题
19题、
20题、
21题、
22题、
23题、
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