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课件:第21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的新道路(共3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三一轮复习课件:第21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的新道路(共3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1-08 20:37: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时空定位(1840-1949)
中国近代史(1840-1949)
逐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再获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过程
1840
1895
1900
农民:太平天国(1851-1864
官僚地主:洋务运动(约60年代-1895
催生了资产阶级
资产阶级改良派:戊戌变法(1899
官僚地主:清末新政(1905-1912
资产阶级革命派:辛亥革命(1912
世界(1840-1949)
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
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瓜分世界狂潮
1914-1918一战
19世纪末20世纪初
第二次工业革命
晚清时期
北洋军阀时期
学生、资产阶级、工人阶级等:
五四运动(1919
中国共产党诞生(1921
二次北伐(1928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
开始
加深
彻底
1.了解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2.了解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早期的政治、选官、经济等方面的制度(选必一)
3.认识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的意义
4.认识红军长征的意义
课标解读
阶段特征
知识梳理
课程标准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宁汉合流、二次北伐、东北易帜、公务员制度、法币改革、民族工业的发展等
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南昌起义 、右倾错误、八七会议、秋收起义、三湾改编、 古田会议、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 、“左”倾错误、长征、遵义会议 、道路探索等
知识分解
近五年考点
课标解读
阶段特征
近五年考点
知识梳理
时间 全国卷 地方卷
2020 【Ⅱ】·29 国共十年对峙 山东·9 国民革命
2021 【甲】30 ·1931-1934年民族工业发展情况 【乙】42· 中国共产党的重大会议 【乙】29· 土地革命时期的毛泽东思想 8福建·土地革命 12浙江1月·瑞金(地图)
7辽宁·根据地建设 18山东·中共发展史
17重庆·中共领导农民运动
2022 12浙江1月·土地革命
2023 【新课标】30·国民政府初期民族工业的发展 【甲】31·中共在根据地的制度探索 8河北·工农武装割据的实践
7福建·工农武装割据的实践
19辽宁·民族工业的发展(影响) 关税制度概况
2024 黑吉辽·9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下的社会生活
湖南·9·中共土地革命时期的斗争策略
课标解读
阶段特征
近五年考点
知识梳理
政治 国共从对峙走向合作 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了全国,建立独裁政权
共产党探索“工农武装割据”,逐渐走向成熟
经济 “黄金十年” 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国民经济获得较快发展,为抗战胜利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官僚资本主义兴起;
在革命根据地毛泽东领导群众开展土地革命、经济建设,努力发展生产
文化 提高国民素质 工农武装割据 国民政府发起“新生活运动,意图革除陋习。
“工农武装割据”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思想深入发展。
对外 日本侵华 日本加紧对华的侵略,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国革命由国内革命战争向民族革命战争转变;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
课标解读
阶段特征
近五年考点
知识梳理
国民政府
(国民党)
中国共产党
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
开辟革命根据地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反围剿斗争
围剿红军
不抵抗政策 攘外必先安内
逼蒋、联蒋抗日
西安事变
日本:局部侵华(1931.9--1937.6)
形式统一全国
内政:
外交: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改订新约运动
长征及北上抗日
新的革命道路:
伟大的战略转移:
八七会议
古田会议
土地革命时期
(国共十年对峙)
对峙
合作
课标解读
阶段特征
近五年考点
知识梳理
(一)政治上:实行国民党专制统治。
1、1927年秋,“宁汉合流”,标志着中国国民党专制统治的确立。政权特征在于维护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而非民族资产阶级
一、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的内政外交(1927~1936年)
2、国民党于1928年通过《训政纲领》和《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实质仍是国民党专制统治。
军政用以统一国家,训政用以开启民智,宪政用以还政于民
课标解读
阶段特征
近五年考点
知识梳理
(一)政治上:实行国民党专制统治。
3、施行公务员制度
来源:以北洋政府时期的文官制度为基础,继承、吸收了中国传统考试监察制度和西方文官制度的精华。
机构:考试院作为国民政府的最高考试机关,所有公务员均须依法律,经考试院考选方得任用。
法律:1929《考试法》、《公务员任用条例》
评价:尽管有法律规定,但实施过程中漏洞百出,任用亲信、拉帮结派现象始终无法禁绝。
一、国民政府前期的内政外交(1927~1936年)
课标解读
阶段特征
近五年考点
知识梳理
1、概况:1928年国民政府二次北伐;日本制造“济南惨案”,残害北上军队;张作霖决定退回东北;日本人在皇姑屯炸死张作霖;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
2、结果:国民党形式上统一了全国 。
3、两次北伐的不同点
第一次是民主革命战争
第二次是军阀混战
(二)军事上:二次北伐,统一全国。
4、为什么是形式上统一全国?
对内:仍然军阀割据,离心离德
对外:没有摆脱半殖民地的性质
课标解读
阶段特征
近五年考点
知识梳理
(三)经济上:“黄金十年”
课标解读
阶段特征
近五年考点
知识梳理
(三)经济上:“黄金十年”
1、国民经济建设运动(1928--1936)
a、整顿税务和金融:收回关税主权,成立四大银行(中央、中国、交通、中农)
b、进行币制改革:废银改元,发行法币取代白银, 把发行权收归中央
C、大力发展实业:金融业+轻工业+国防、交通、重工业、基础设施建设等。
意义:缓解世界经济危机和国内市场混乱带来的负面影响,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课标解读
阶段特征
近五年考点
知识梳理
(三)经济上:“黄金十年”
2、民族工业在夹缝中发展
(1)表现:民族资本在工业资本中占比增高,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速度变快。
(2)原因:
a.国家形式上统一,国内市场扩大,交流加强。
b.南京国民政府推出一系列经济发展措施,鼓励发展商业、农业、交通运输业
c.中国人民反帝爱国运动蓬勃开展,抵制洋货、提倡国货。
(3)意义:为抗日战争奠定物质基础。
(4)局限:受到官僚资本和外国资本的打压,发展受限。
课标解读
阶段特征
近五年考点
知识梳理
(四)社会生活与文化:
1、新生活运动
(1)内容:1934年,蒋介石发起新生活运动,宣传“礼义廉耻”、“生活军事化”等,以整洁、朴素、简单为标准,以图革除陋习,提高国民素质。
(2)评价:一定程度改造了以往陋习,提高了国民素质,培养国民意识。
杂糅多种思想,包括中国儒家、西方的基督教价值观、欧洲法西斯主义、国家主义等等,实质是维护国民党专制统治。
2、其他(选必三)
重视文化事业,1928年组建国立清华大学,1930年设立古物保管委员会等。
课标解读
阶段特征
近五年考点
知识梳理
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统治的评价与特点
1、评价
积极:南京国民政府的政治、经济措施,客观上对当时的经济发展起到一定作用。
消极: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其种种措施的实质是维护专制统治,而国民党内部的斗争和发起的国共内战,给国家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
2、特点
①政治上:南京国民政府打着“革命、统一”的旗号,实行国民党的一党专制,实际上是蒋介石的独裁统治。
③外交上:执行“亲美反苏”的外交政策,对日本的侵略执行妥协退让政策,另一方面,发起了“改订新约”运动,要求实行关税自主和废除领事裁判权。
④文化思想上:新与旧,东方与西方,互相杂糅。
②经济上:一方面,国民政府实行了一系列顺应时代潮流的改革,另一方面,官僚资本迅速膨胀,成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障碍。
课标解读
阶段特征
近五年考点
知识梳理
(2024·东北·8)1930年,南京国民政府明令废止旧历,以阳历为“国历”,将旧历节日“改用国历月日计算”。然而,阳历节日只有机关学校“遵依中央,放假休憩”,旧历节日期间,街市仍分外热闹,乡下百姓更表示“头可杀,旧年非过不可”。这体现出
A.科学知识与迷信观念的博弈 B.城市新风与乡村旧俗的对立
C.工业文明与农耕社会的碰撞 D.政府政策与民间传统的冲突
【现学现做】
课标解读
阶段特征
近五年考点
知识梳理
二、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革命新道路
1、中共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
1927.8.1
南昌起义
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失败
1927.8.7
八七会议
武汉
内容:
①总结了国民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
②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③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④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毛泽东)
指明前进方向
1927.9
秋收起义
进攻长沙途中受挫
失败
城市中心革命论:通过一省数省的发动,尤其是通过城市暴动,夺取全国政权。
城市中心革命论在中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经济基础:资义经济薄弱,自然经济占主导
阶级基础:无产阶级力量薄弱,农民阶级力量强大
政治特点:农村是敌人统治的薄弱地区
旧道路
学苏俄
课标解读
阶段特征
近五年考点
知识梳理
【现学现做】
(2020·全国Ⅱ卷,29)中国共产党的一份告全党党员书指出:“国民党中央驱逐军队中的共产党党员,我们的党不得不秘密起来……这所谓国民政府是什么?他从革命的政权机关变成了资产阶级之反动的执行机关,变成了军阀的工具。”由此,中国共产党
A.阐明工农武装割据的必要性 B.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方针
C.批判“左”倾错误的危害性 D.动员工农红军进行战略性的转移
课标解读
阶段特征
近五年考点
知识梳理
2、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开辟
1927.9.19
文家市决策
放弃攻打长沙,向山区进军,工作重心:城市 农村
1927.9.29
三湾改编
“支部建在连上” “官兵平等”,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1927.10
井冈山根据地开辟
新道路
1928.4
井冈山会师
成立工农红军第四军
1929.12
古田会议
党对军队的军队领导;
思想建党,政治建军
1931.11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
中共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宝贵探索与初步尝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
井冈精神:
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坚定信念。
学苏俄
课标解读
阶段特征
近五年考点
知识梳理
【现学现做】
(2023·河北高考·8)图为留存至今的一封实寄信件封面,上面贴有1930年3月“赣西南赤色邮政”的邮票。
由上述材料可知(  )
A.革命根据地注重基层组织建设 B.苏维埃政府初具国家政权形态
C.江西和湖南革命政权走向联合 D.革命统一战线影响力不断提升
课标解读
阶段特征
近五年考点
知识梳理
2、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开辟
(1)含义:“工农武装割据”道路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将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三者结合起来的道路。
(2)理论: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1928)、《井冈山的斗争》(1928)、《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等,分析了中国社会的特点,建立了“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
课标解读
阶段特征
近五年考点
知识梳理
a.党的领导
1929.12古田会议: 重申了中国共产党对红军实行绝对领导的原则,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
b.武装斗争
建立军队同国民党进行武装斗争:三次反“围剿”胜利
c.土地革命
内容: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
实质:变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影响: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巩固工农苏维埃政权;
有利于打破国民党对农村根据地的经济封锁;
d.根据地建设
到1930年夏,全国已经建立起大小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政权建设: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工农革命政权(瑞金)
经济建设:
文化建设:
发展农业生产和商品经济(对外经济交流)
发展文化教育,提高工农群众文化水平
2、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开辟
(3)实践
课标解读
阶段特征
近五年考点
知识梳理
2、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开辟
(1)含义:“工农武装割据”道路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将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三者结合起来的道路。
(2)理论:毛泽东等文章,分析了中国社会的特点,建立了“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
(4)意义:① 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典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是 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
② 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形成。
③ 开辟革命的新道路。
(3)实践
课标解读
阶段特征
近五年考点
知识梳理
【现学现做】
(2024·湖南·9)表为1930年毛泽东对江西寻乌人口成分的调查情况统计。该调查
A.阐明了中国革命的性质
B.有助于粉碎国民党的“围剿”
C.明确了革命的领导力量
D.有利于制定正确的斗争策略
课标解读
阶段特征
近五年考点
知识梳理
①宁汉合流,国民党一党专制统治
②1928年,继续北伐,讨伐张作霖
③1928年东北易帜,国民政府统一全国
④1930年新军阀混战中蒋介石获胜
政权趋于稳定,终于腾出时间和精力来集中解决红军
①1927年南昌起义,打响反抗第一枪
②1927年,八七会议,指明方向
③1927年,建立井冈山根据地
④1931年,江西瑞金,中央临时政府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实力壮大 勉力对抗
课标解读
阶段特征
近五年考点
知识梳理
三、红军长征(1934-1936)
1、背景
①日 本:
②国民党:
③共产党:
1931 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民族矛盾上升。
坚持“攘外必先安内”政策,集中力量“围剿”红军。
王明“左”倾错误的领导使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红军被迫长征。(直接原因)
“左”的表现 :
进攻中的冒险主义
防御中的保守主义
退却中的逃跑主义
课标解读
阶段特征
近五年考点
知识梳理
三、红军长征(1934-1936)
◎“左”倾、右倾
“左”倾:激进、冒险
右倾:保守、妥协、机会主义
VS
违背客观规律、对国情认识不清,过分夸大自身力量,盲目追求速度等。
中共一大最高纲领
李立三、王明等的左倾错误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文化大革命
僵化、保守、缺乏斗争性及取得胜利的信心和勇气
国民革命时期陈独秀的机会主义错误;
全面抗战期间王明的右倾错误(否定统一战线,把抗战希望寄托在国民党身上)
左倾是指政治上追求进步、同情劳动人民的倾向
课标解读
阶段特征
近五年考点
知识梳理
三、红军长征(1934-1936)
◎ 左派、右派
左派(翼)
右派(翼)
VS
一切进步的、革命的政治力量
保守的、孤立的政治力量
左派和右派,通常被用来对政治立场、意识形态和政党进行分类。
国际语境
近代中国语境
左派:主张革命、自由、民主,维护下层民众利益
右派:较为保守、维护精英集团利益
国共两党语境
土地革命时期的国民党:以对中共态度来看,亲共、站在人民立场的是左派;反共、反人民立场的是右派;
建国后的中共:反社会主义的走资派为右派,“文革”是反右运动扩大化
课标解读
阶段特征
近五年考点
知识梳理
三、红军长征(1934-1936)
◎ 左派、右派
左派(翼)
右派(翼)
VS
一切进步的、革命的政治力量
保守的、孤立的政治力量
左派和右派,通常被用来对政治立场、意识形态和政党进行分类。
国际语境
近代中国语境
左派:主张革命、自由、民主,维护下层民众利益
右派:较为保守、维护精英集团利益
国共两党语境
土地革命时期的国民党:以对中共态度来看,亲共、站在人民立场的是左派;反共、反人民立场的是右派;
建国后的中共:反社会主义的走资派为右派,“文革”是反右运动扩大化
课标解读
阶段特征
近五年考点
知识梳理
三、红军长征(1934-1936)
2、经过
瑞金
湘江战役,兵力锐减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课标解读
阶段特征
近五年考点
知识梳理
三、红军长征(1934-1936)
2、经过
(1)开始:1934年10月,中央机关和红军离开根据地开始长征。
(2)生死攸关:1935年1月,遵义会议
肯定毛泽东思想主张和军事指挥地位,确立了以毛泽东为 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意义:挽救了党和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课标解读
阶段特征
近五年考点
知识梳理
1.过程
(1)革命纲领:从中国的基本国情认识(一大)到提出民主革命纲领(二大)的重要性。
(2)革命力量:从工人运动失败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3)革命领导:从大革命失败认识到革命领导权和武装斗争的重要性。
(4)革命道路:从照搬城市中心论到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5)革命心理:从依赖共产国际到独立自主地处理党内问题。
(6)对主要矛盾的认识:根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适时调整国共两党关系和土地政策。
2.特点
(1)立足国情:中共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明确了中国革命的道路。
(2)善于总结:中共经过长期革命斗争实践,总结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认识到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正确性。
(3)独立自主:中共摆脱了共产国际的依赖和干扰,独立自主地解决了党内存在的问题。
中共在革命探索中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表现
课标解读
阶段特征
近五年考点
知识梳理
三、红军长征(1934-1936)
2、经过
(3)胜利会师:
A.1935年10月到达陕北吴起镇,与陕北红军会师。
B.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地区会师,红军长征胜利结束。张国焘
课标解读
阶段特征
近五年考点
知识梳理
三、红军长征(1934-1936)
3、意义
①革命:长征实现了红军的战略大转移,打开了革命的新局面;
②干部:通过长征,保存并锤炼了中国革命的骨干和精英力量;
③宣传:长征途中宣传了中共的政治主张,播撒了革命的火种;
④抗日:长征为迎接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准备了条件;
⑤精神:长征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不断激励着革命后继者。
课标解读
阶段特征
近五年考点
知识梳理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四个转移
(1)工作重心由城市转移到农村: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
(2)最高决策由错误到正确:
右倾错误→“八七会议”的正确决策;
“左”倾错误→遵义会议的正确决策。
(3)革命中心由南方转移到北方:
瑞金→陕北(即从长江流域转移到黄河流域)。
(4)革命性质由民主革命转移到民族革命:
1927~1936年内战→1937年国共合作抗战。
课标解读
阶段特征
近五年考点
知识梳理
影响国共两党关系的因素
(1)国共两党的阶级性质不同:
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共产党代表工农群众利益。
阶级性质的不同是导致国共两党关系恶化,直至分裂的根本原因。
(2)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当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时,两党就有结束对抗走向合作的可能;
当阶级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时,两党关系就可能破裂走向对抗。
(3)国际政治形势和国际环境的影响:
有利的国际政治形势和国际环境能促成两党之间的合作;
反之,不利的国际政治形势和国际环境会加速国共两党关系的破裂。
课标解读
阶段特征
近五年考点
知识梳理
【小结】
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
国民党
专制统治
共产党
开辟新路
政治:形式上统一
经济:夹缝中发展
外交:艰难中生存
南昌起义—八七会议
秋收起义—转战井冈山
中华苏维埃—突围长征
1936年再次走向合作
两党内战
外部危机
阶级矛盾
民族矛盾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