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4.2直线、射线、线段(2)教案+课件+课时检测(3份)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4.2直线、射线、线段(2)教案+课件+课时检测(3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6-04-15 07:35:54

文档简介

课件14张PPT。湘教版 SHUXUE 七上线段、射线、直线(2)直线公理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直线、线段、射线的表示线段ABa线段a射线AB、射线BAm射线m直线AB直线m直线的画法,直线与点的位置关系:点A在直线l上。(直线l经过点A)点P在直线l外。(直线l不经过点P)举出一些比较物体长短的实例吗?比较两根细木条(或绳子)的长短比较两个人的高矮问题:怎样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呢?点A与点C重合,点B落在C、D之间,这时我们说线段AB小于CD,记作AB<CD。(也可以先测量出线段的长度,再比较.)想一想,什么情况下线段AB?CD,线段AB=CD?AB 大于CDAB > CDAB 等于CDAB = CD1.用圆规截取的方法比较图中下列两组线段的大小:(1) AC 和AB; (2) BC 和AB.(1) AC < AB(2) BC < AB线段的和与差ab(1)lA BaCbAC=a+bl(2)A BaDAD=a-b 如图(1),点C 落在线段AB的延长线(即以A为端点,方向为A到B的射线)上,设AB=a ,BC=b, 则线段AC就是线段a与线段b的和,
记做AC = a + c ;如图(2)线段AD就是线段a与线段b的差,
记做AD =a- b.像这样仅用圆规和没有刻度的直尺作图的
方法叫尺规作图.举
例例1 如图,已知线段a,借助圆规和直尺作一条线段使它等于2a.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aACBa也可以先量出线段a的长度,再画一条等于这个长度的线段。Aa线段AC=2a为所求如图,已知线段a,b,(b>a)作一条线段,使它等于a+ b.ab所以线段AC=a+b为所求。使它等于2a-b所以线段AD=2a-b为所求。线段的中点 在一张透明的纸上画一条线段,折叠纸片,使线段的端点重合,折痕与线段的交点就是线段的中点。动手操作点M把线段AB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AM与MB,点M叫做线段AB的中点。类似地,还有线段的三等分点、四等分点等。1、已知线段AB = 4cm,延长AB到C,使BC = 2AB,若D为AB的中点,则线段DC 的长为 cm。10 2、 如图,线段AB=6cm,点C是AB的中点,点D是AC的中点,求线段AC,AD的长.答:AC长为3cm,AD长为1.5cm. 杭州湾跨海大桥是跨越杭州湾的便捷通道. 大桥北起嘉兴市,跨越宽阔的杭州湾海域后止于宁波市,全长36km. 大桥建成后宁波至上海间的陆路距离缩短了约120km. 你知道这是根据什么原理吗? 如图:从A地到B地有四条道路,除它们外能否再修一条从A地到B地的最短道路?如果能,请你联系以前所学的知识,在图上画出最短路线.??AB线段AB最短。人们根据长期实践经验得到以下基本事实: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简单说成: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1、四条直线两两相交时,交点的个数可能有( )
A. 1个或4个 B. 1个或5个
C. 1个或6个 D. 1个、4个或6个D2、如图,共有线段 条,分别是 ,射线 条,直线 条.3AB、BC、AC61 如图,一只蚂蚁要从正方体的一个顶点A沿表面爬行到顶点B,怎样爬行路线最短?如果要爬行到顶点C呢?说明你的理由。比较两条线段大小(长短)的方法:目测法;度量法;叠合法。基本作图: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线段的中点。 线段公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作业:P122 习题4.2 A组 3、4、5《线段、射线、直线(2)》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四条直线两两相交时,交点的个数可能有( )D
A. 1个或4个 B. 1个或5个 C. 1个或6个 D. 1个、4个或6个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延长直线AB; B. 延长射线OA; C. 延长线段AB;D. 作直线AB=CD;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根拉得很紧的细绳就是直线;
B. 射线是直线的一半;
C. 直线只能向一个方向延伸;
D. 把射线OA沿着从A到O的方向无限延伸,就得到直线OA;
4、在同一直线上有若干个点若构成的射线共有20条,则构成的线段共有( )
A. 10条; B. 20条; C. 45条;D. 90条;
5、下列事实可以用“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来说明的是( )
A. 从王庄到李庄走直线最近;
B. 在正常情况下,射击时要保证瞄准的一只眼睛在准星和缺口确定的直线上,才能射中目标;
C. 向远方延伸的铁路给我们一条直线的形象;
D. 数轴是一条特殊的直线;
6、如果点B在线段AC上,那么下列表述中不能表示点B是AC中点的是( )
A. AB=AC B. AB=BC C. AC=2AB D. AB+BC=AC
7、如图,C是AB的中点,D是BC的中点,下面等式不正确的是( )
A. CD=AC-DB; B. CD=AD-BC C. CD=AB-BD ;D. CD=AB
8、如果线段AB=5cm,BC=4cm,那么A、C两点间的距离是( )
A. 1cm; B. 9cm; C. 1cm或9cm; D. 都不正确;
二、填空题
1、一条直线上有A、B、C、D、E5个点,则图中共有 条线段, 条射线, 条直线。
2、直线l经过M、N两点,P点是直线l上除M、N外的点,Q点在直线l外,经过Q、M、P、N四点中任意两点作直线,可确定 条直线。
3、两两相交的5条直线最少有 个交点,最多有 个交点。
4、如图,根据图形填空。
AD=AB+______+_____, 
AC=_____ +_____ ,CD=AD—_____。
5、如图,延长线段AB到C,使BC=4,若AB=8,
则线段AC的长是BC的 倍。
6、已知线段AB=8cm,在直线AB上画线段BC,
使BC=3cm,则线段AC的长是 。
7、如图所示,AB=16cm,
(1)若C1是AB的中点,则AC1= cm;
(2)若C2是A C1的中点,则AC2= cm;
(3)若C3是A C2的中点,则AC3= cm;
(4)若照上述规律发展下去,则ACn= cm;
三、如图,点A、B、E、C、D在同一直线上,且AC=BD,E是BC的中点,试说明E也是AD的中点。

一、1、D;2、C;3、D;4、C;5、B; 6、D;7、D;8、D;
二、1、10,10,1;2、4;3、1,10;4、BC、CD,AB、BC,AC;5、3;6、11cm或5cm;7、(1)8,(2)4,(3)2,(4);
三、因为AC=BD,所以AC-BC=BD-BC,即:AB=CD,又因为E是BC的中点,所以BE=EC,所以AB+BE=DC+CE,即AE=ED所以E是AD的中点。
课题: 线段、射线、直线(2)
教学目标:
1、掌握比较线段长短的方法,会比较线段的长短。
2、会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的几倍;会作两条线段的和与差。
3、掌握线段中点的概念。
4、会度量线段的长度;会画指定长度的线段。培养动手能力以及良好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1、比较线段长短的方法 2、按要求画出线段
教学难点:按要求画出线段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出示ppt课件)
1、直线公理: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直线的画法,直线与点的位置关系:
2、线段的概念,学生动手画出(1)直线AB。(2)射线OA。(3)线段CD。
3、提出问题:能否量出直线、射线、线段的长度?
二、合作探究(出示ppt课件)
(一)线段的比较:问题:1、怎样比较两个学生的身高?得出为什么要站在一起,脚底要在一个平面上?
2、比较两根细木条(或绳子)的长短?
3、通过实例,引导学生发现线段大小的比较方法,
教师设计以下过程由学生合作完成。
由此引导学生发现线段大小比较的两种比较方法:
重叠比较法 将两条线段的各一个端点对齐,看另一个端点的位置。
教师用ppt课件为学生演示,步骤有三:
将线段AB的端点A与CD的端点C重合。
线段AB沿着线段CD的方向落下。
若端点B落在D外,则得到线段AB 大于线段CD,可以记作AB>CD.
学生讨论: AB=CD,AB数量比较法 用刻度尺分别量出线段AB和线段CD的长度,将长度进行比较.可以用推理的写法,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写法如下:
因为 量得AB=5cm,CD=3cm,所以AB>CD(或AB(二)、线段的度量及和、差
1、这里有一条线段,要知道它的长度,该怎么测量?
教师示范讲解,学生操作。
2、已经会度量线段的长度,画一条3.5cm长的线段,你准备怎样画?
3、提出数与形的问题:线段是一个几何图形,而线段的长度可用一个正数表示。这就是数与形的结合。
5、线段的两种度量方法:(1)直接用刻度尺。(2)圆规和刻度尺结合使用。(教师可让学生自己寻找这两种方法)
(三)例题:已知线段a、b(a>b),作线段AC=a+b,AD=a-b
教师活动:讲解作图步骤,作图示范。
学生活动:认真听讲,跟着操作。
AC=a+b
AD=a-b
使它等于AC=2a-b
像这样仅用圆规和没有刻度的直尺作图的方法叫尺规作图.
(四)、线段的中点
1、操作:在一张透明的纸上画一条线段,折叠纸片,使线段的端点重合,折痕与线段的交点就是线段的中点。
2、点M把线段AB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AM与MB,点M叫做线段AB的中点。
AM=MB=AB
练习:1、已知线段AB = 4cm,延长AB到C,使BC = 2AB,若D为AB的中点,则线段DC 的长为 cm。
2、 如图,线段AB=6cm,点C是AB的中点,点D是AC的中点,求线段AC,AD的长.
(五)、线段的性质
1、阅读P120的动脑筋
2、归纳线段的性质:连续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画图说明。
3、两点的距离:连结两点的线段的长度。
4、线段的中点:如果B 在线段AC上,并且AB=BC,那么B点叫作线段AC的中点。5、画一条线段,找出它的中点
六、练习及小结1、P121的练习 1、2、3;2、小结本节课内容
七、作业:P122 习题4.2A组3、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