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参考答案
1.D(长江流域各段的农业开发进程,长江上游的成都平原开发最早,其次是下游,中游最
迟,江汉平原在宋元时期才进入农业开发。)
2.D(“江南粮食生产不能自给”的原因还有工商贸易发展带来的非农业人口激增,粮食需
求量增大。)
3.B(A只能作为佐证材料而不能直接证明:C属于文学作品,运用想象、夸张,不是最合适
的论据:D与材料的观点恰好相悖。)
4.材料一中,“苏湖熟,天下足”作为结论,强调太湖平原在国家粮食生产中的重要地位,
有力支撑了“江南成为全国经济重心”的观点。材料二中,“苏湖熟,天下足”是全文的
中心论题,文章主要论述这一民谚的产生背景、广泛流传及历史演变。(每点2分,答出
大意即可。)
5.①社会(政治)环境方面:相比战乱频繁的北方,江南社会环境相对稳定:国家对江南农
业倚赖和重视,加大了投入。②劳动力方面:“安史之乱”和“靖康之难”引发了两次大
规模的人口南迁,加之江南民风吃苦耐劳,具有劳动力优势。③农业条件方面:江南气候
条件好,水利和农业技术大发展,土地肥沃。(每点2分,答对3点得满分。“社会(政治)
环境”“劳动力”“农业条件”三个方面各】分,简要分析各1分。答出大意即可。)
6.D(解析:A后文“她回过头来,果然见金三儿隔着矮矮的院墙,贼溜溜地看着她”,说
明桃花娘感觉敏锐。B这是金三儿狡辩和耍无赖的体现。C不只因为遭了贼偷,还因为四
块月饼每一块都被刀子切过,每块月饼去掉五分之一。)》
7.B(解析:“神不守舍”主要交代的是“桃花娘由于身上带了个一柞长的铁钥匙,一弯腰就
硌得慌,心里就不高兴,平日里的开朗活泼不见了,她只是不住气地暗暗骂金三儿”的结
果,与后文没有直接关系。)
8.①中断主要情节的叙述节奏,补充交代人物活动的时代背景及特征,使叙述节奏显得舒缓
而宫于变化:②交待金三儿的身世和行为习惯,与后文金三儿救火形成对比,凸显出人物
性格的复杂性与多样性:③写村人身处物质匮乏的时代,但仍能持守宽厚善良的底线,为
后文金三儿拼命数火做铺垫。(评分说明:每点2分,任答2点4分:大意对即可。若学
生就二、三段分头作答,可酌情给分。)
9.(1)金三儿是个性化人物。①金三儿个性的形成受到特定时代、特定环境、特定身世的
影响:②金三儿的个性具有复杂性,一方面,他有小偷小摸、,惰、游手好闲的不良习气,
另一方面,他朴实善良、做事有底线,面对与己无关的火灾挺身而出:他数火受伤之后竞
然还担心桃花娘资怪,体现出他的朴实憨厚。③金三儿的个性具有复杂性,有别于其他农
村底层人物形象。作者塑造这一个性鲜明而又真实的人物形象,寄托了作者对农村民众生
活状态的关注和对美好精神的赞美。
(2)金三儿是类型化人物。①小偷小摸是金三儿的个人行为,也是物质匮乏时代不少村人
的恶劣习气,只不过金三儿表现得最为突出,金三儿是一类人的典型:②金三儿为救火奋机密★启用前
湖北省部分市州2025年元月高三期末联考
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8页,23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已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
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
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长江流域开发的时间进程远远落后于黄河流城,当黄河流战早巳成为秦汉帝国经济重心
的时候,南方还处于“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开发初期。
开发长江流战,解决劳动力不足是一个关键问题,黄河流域的每一次战乱都为长江流域
提供了一次发展契机。从西汉末年王葬之乱以及随之而至的农民起义、东汉末年黄巾军起义
到三国分裂、西晋“八王之乱”“永嘉之滩”、十六国更迭,黄河流域累经兵燹,人口大量南迁。
仅公元4世纪初永嘉之难至刘宋时期即公元420年前后,南渡人口共约90万。当时刘宋全
境人口共500多万,南下的北方移民占1/6,这使江南开发所需劳动力得到补充。
南北两大经济区地位的互换与北方政治中心对南方经济的依赖是逐渐形成的。从黄河、
长江两大流域人口总的变化来看,自东汉末年以后,黄河流域的人口数量在全国所占比例呈
递减趋势,而长江流域却呈明显上升状况。“安史之乱”引发的北方人口南迁,再度推动原已
颇具规模的江南经济走上新的发展阶段,不但使之成为北方政治中心赖以撑持的支点,而且
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对此当时朝野给予了充分肯定,如韩愈指出:“当今赋出天下而江南
居十九。”杜牧进一步肯定了这一事实:“今天下以江淮为国命。”北宋末年由“靖康之难”而造
成的第三次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促使江南作为全国经济中心的地位日益巩固。这里有发达的
经济、丰富的物产以及众多的人口,仅在有限的平原地区之内就养活了全国近22%的人口,
同时还负担了国家大量粮赋。据《宋史·食货志》所戟,太平兴国六年朝廷规定由江淮运往
高三语文试卷第1页(共8页)
京师的粮食为400万石。以后随着东南经济不断发展,至道元年增为580万石。大中祥符初
年朝廷又将江淮漕粮增至700万石,这一数字是输往京师总漕粮的82%。包拯说:“东南上
游,财富攸出,乃国家仰足之源,而调度之所也。”在运往京师的巨额漕粮中,“江南所出过
半”,而来自太湖平原一带的漕粮,文“素甲于江浙”,可谓名副其实的“苏湖熟,天下足”。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并不代表移至整个长江流战,而仅限于下游长江三角洲与太湖
平原;长江流域各段的农业开发进程并不一致,长江上游的成都平原早在战国时期已进入与
中原地区同步开发进程,唯位于中游的江汉平原至宋元时期才进入农业开发。宋元时期江汉
平原一直处于湖沼状态,先秦文献中称其为“云梦泽”,湖沼水体成为开发利用的障碍。江汉
平原的形成与全面开发大约从南宋后期开始,经元代至明清时期达到鼎盛,并成为全国重要
的粮食输出地,接受这里粮食的包括南北十余省,民间俗称“湖广熟,天下足”。宋代盛产粮
食的太湖平原,至明清时期农业生产结构发生了转变:以工商业为依托,大力发展经济作物棉
花和蚕桑,粮食作物反而退居到次要地位。随着太湖平原农业生产结构的转变,代之而起的
江汉平原承担了长江流域粮食生产中心的职能。长江上中下游的全面开发为整个流战带来
了繁盛。
(摘编自韩茂莉《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
材料二:
江南在唐宋之时已成为中国的经济重心。国家对江南经济的倚赖,也反过来促进了国家
对江南农业的重视和授入。这个阶段是水利大发展的时期,也是农业技术大发展的时期,麦
稻二熟制、双季稻以及耐旱高产的占城稻,都得以在江南推广普及。这一切,促使江南农业飞
跃发展,原先“火耕水耨”的粗犷农业很快进入了高水平的精耕细作状态,土地的开垦和熟化
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江南一地不仅“四郊无旷土”,而且对肥料的重视,使这里的农田成了
全国最肥沃的土地之一,从而造就了粮食单产和总产的高产奇迹,因此范仲淹称这里是“膏
腴千里,国之仓庾”。
“苏湖熟,天下足”这句民谚,最初被范成大引录于他在南宋绍熙三年(1192)修撰的《吴
郡志》中:“天上天堂,地下苏杭。又曰苏湖熟,天下足。”稍后,朱嘉的女婿黄勉斋在庆元年间
任石门(今桐乡)库官时,也在《监石门酒务》一文中引录了相似的民谚,“吴越天下富,京截游
侠乡…世言苏湖熟,治溉及四方”,说明当时这一民谚确实已广为流传。吴泳和高斯得在
引用这一民谚时,尤其强调这是江南人民辛勤劳作的结果,“苏湖熟,天下足,勤所致也”,“苏
湖熟,天下足。虽其田之膏腴,亦由人力之尽也”。
明清以来,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经济效益较高的蚕桑和棉织在江
南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以蚕桑、棉织为特色的区域经济。桑、棉对粮田的挤占以及工商
贸易带来的激增的非农业人口,使江南这个“全国粮仓”的粮食储备日益不足,甚至遂浙沦为
缺粮区,民食不能自给。好在此时,湖广地区发展成了全国最大的稻米种植区,湖广之粮顺长
江而下即达江南,从而有效地解决了江南口粮不足的后顾之忧。至此,原本的“苏湖熟,天下
足”演变成了“湖广熟,天下足”。
(节选自俞为洁《苏湖熟,天下足》)
高三语文试卷第2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