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第15课《枣儿》课件(共15张)、教案、预习学案、预习检测及参考答案、课中导学案、当堂达标检测与参考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第15课《枣儿》课件(共15张)、教案、预习学案、预习检测及参考答案、课中导学案、当堂达标检测与参考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4-16 18:42:42

文档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
15《枣儿》当堂达标检测(共20分)
阅读《枣儿》选段,回答文后问题(共20分)
男孩 爷爷,你为啥把枣儿放在匾子里晒了又晒?
  老人 我等儿子回来。枣儿回来了,就喜欢一边嚼枣儿,一边听我讲故事。
  男孩 枣儿叔叔啥时候回来?
  老 人 不知道。
  男 孩 迷路了吧?(见老人沉默,自语)不会的。这棵树好大好大,会老远就瞧见了,
  枣儿叔叔哪儿会看不见?(见老人不语)爷爷,你怎么了?
  老人仍在沉思。
  男 孩 咱们学猫叫?(见老人没反应)咱们学狗爬?(见老人没反应)咱们过家家?(见老人还没反应)那,我讲故事给你听。(清清嗓子)哎哟,我的故事给忘了。我爹的故事才多呢——我该回去了,我要回去等我爹。(将口袋里的枣放入匾子里)
  老 人 时辰还早呢,再坐坐。
  男 孩 爹回来会带巧克力,巧克力你吃过吗?可好吃了!
  老 人 (心事重重)你有了巧克力,就不会来了。
  男 孩 来呢,你的枣儿甜!
1.节选的对白,反映了老人和男孩之间怎么样的一种情义?(2分)


2.在对话中,老人说“我等儿子回来”,男孩说“我要回去等我爹”,这两句台词又反映了哪一种情感? (2分)


3.男孩说,“枣儿叔叔不回家是‘迷路’了吧?”作者借男孩台词里的“迷路”一词, 想表达什么? (4分)


4.老人和男孩在这段对白中,流露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5.指出课文中“枣儿”的双重含义。(4分)


6.分析老人说:“你有了巧克力就不会再来了。”这句台词的象征意义。(4分)


当堂达标检测参考答案:
1、老人和男孩之间是一种十分纯真的情义。
2、老人和男孩的台词反映出一种“至爱亲情”。
3、表达当今社会青壮年对传统的迷失、对情感的迷失、对人生的迷失。
4、流露出对以往岁月的怀念,对亲情的追寻。
5、一是指树上结的枣儿,一是指老人的儿子枣儿。
6、“巧克力”具有与“枣儿”相对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内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
15《枣儿》课中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基本内容,分析人物形象,体会戏剧表现方法。
2、理解剧本主题,感悟人生,体验成长带来的思考。
3、体会老人与孩子的孤独寂寞,关注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讲小时候对枣儿的美好回忆。
二、检查预习
1.检查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
2.检查字词的掌握情况。
3.检查学生搜集的有关作者、作品的情况。
三、整体感知,了解内容
1. 浏览课文,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试分析文章的结构。
以“枣儿”为线索。
开场:
经过:
闭幕:
四、分析人物及文章主题
1.思考:老人和小孩各代表了怎样的一代人?有什么性格特点?
老人:
男孩:
2.指出课文中 “枣儿”的双重含义。
3.读完全文,你认为“枣儿”具有怎样的象征意义?
五、细读课文,深入探究
1.分析下列几句台词中的象征意义
(1)老人:甜是甜,不中看,谁要啊。
(2)老人:你有了巧克力就不会再来了。
(3)男孩:迷路了吧?不会的。这棵枣树好大好大,会老远就瞧见了,枣儿叔叔哪儿会看不见?
2.有人对本剧的思想内涵提出了以下看法,你认为有道理吗?试作评论
3.你对剧中未出场的两个人物怎样评价?
4. 提问:老人有几次回忆起儿子小时候的事?他对男孩又是什么态度?这些反映出老人一种什么样的心态?
5.作者想借枣儿表达什么思想?
6. 一棵挂满红枣的老树……幕后传来童谣:枣儿甜,枣儿香,要吃枣儿喊爹娘;……
这个童谣在文中共出现过( )次,分别是在( )和( ),这两次的作用分别有什么不同?
六、拓展延伸
在理解与欣赏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角色扮演来深刻领会人物形象特点。
七、作业
你有过对孤独的感受吗?说说你的经历,并写一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