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模块一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发展与巩固 课件(6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模块一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发展与巩固 课件(6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1-09 17:29:05

文档简介

(共63张PPT)
专题二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曲折发展
——魏晋至隋唐
第3讲 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三国两晋南北朝
主题一
PART
01
第一部分
主题一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治制度与民族交融
政治 文明 与国 家治 理 1.政权更迭:经历了三国鼎立、西晋短暂统一和南北朝的对峙。
2.政治制度
(1)中央体制:尚书台改称______,与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三省,为隋唐三省六部制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2)地方行政:主要是州、郡、县三级制
(3)选官制度:曹魏创立__________,加强了中央集权,但后来中正选人只看家世,逐渐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
(4)官员考核:考核法规大都流于形式。
尚书省
九品中正制
政治 文明 与国 家治 理 3.士族阶层(门阀政治):自三国、西晋以来,__________世代把持官位,享受政治、经济等方面特权。
4.法律教化:律令儒家化,法律以亲属之间的________为量刑的重要原则之一。
5.民族交融
(1)北方匈奴等内迁民族建立政权,学习汉族的________,形成中国北方民族交融的局面。
(2)北魏孝文帝改革,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为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3)三国时期的吴、蜀两国以及东晋、南朝的经济开发,加强了南迁中原人民与东南、西南地区人民的交融。
6.户籍制度:西晋以____登记户籍。东晋政府实行黄白户籍分类登记;东晋后期和南朝推行土断政策
士大夫家族
尊卑亲疏
典章制度
黄籍
考向一 魏晋南北朝政治制度的演变与民族交融

角度1 知识与能力——北魏制度习俗的特点
(2024·高考广东卷,T2)
《魏书》记载的部分皇帝赏赐
道武帝登国三年(388年) 杂畜十余万……各有差
明元帝永兴五年(413年) 赏征还将士牛马、奴婢各有差
太武帝始光四年(427年) 留文武生口、缯帛、马牛各有差

上表反映了(  )
A.北方游牧经济衰落 B.封建等级制度森严
C.鲜卑民族习俗的延续 D.俸禄制改革不彻底
解析:据表格信息可知,北魏皇帝赏赐的物品多为牛马等,这是游牧民族常见的财富形式,反映了鲜卑民族在建立北魏政权后,其习俗依然得到保留和延续,故选C项。赏赐的物品多为牛马等牲畜,说明游牧经济在北魏仍然是重要的经济形式之一,排除A项;5世纪后期孝文帝改革推动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与材料所述时间不符,排除B项;俸禄制改革是在孝文帝改革时期推行的,排除D项。
角度2 知识与能力——两晋官员选拔与政治特点
(2023·高考广东卷,T3)下表为两晋时期参预中央决策的官员出身统计表。
朝代 高门士族占比 宗室、外戚占比 寒人占比
西晋 48% 19.1% 32.9%
东晋 78.4% 7.4% 14.2%
上表的变化反映了(  )
A.江南士族擅权日甚 B.豪强势力的膨胀
C.九品中正制的衰微 D.专制皇权的弱化

解析:据表格数据可知,东晋时期与西晋时期相比,参与决策的中央官员中“宗室、外戚”“寒人”的比例大幅减少,而“高门士族”的比例却大增,反映出士族对中央决策的影响力增强,专制皇权的相对弱化,D项正确。材料中“高门士族”无法体现特指江南士族,排除 A项;从社会阶层的角度看,高门士族与豪强并不完全等同,通过土地兼并等其他手段获得大量土地、拥有私人武装、控制人口的群体为豪强,门阀士族则是通过掌握文化而世代居官的名门望族,排除B项;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高门士族维护自身特权的工具,材料恰恰反映了九品中正制盛行,排除C项。

角度3 知识与能力——南北朝政治制度与文化交流
(2023·高考湖南卷,T3)南北朝后期,南北政权遣使频繁,双方挑选使节,必求“容止可观,文学优赡者”。北朝使节皆为汉族高门人物,而非鲜卑子弟。这说明(  )
A.南方政权整体实力占优
B.南北政权文化认同趋近
C.南北政权关系趋向和好
D.汉族高门控制南北政权
解析:材料提及南北朝后期,南北政权在挑选使节方面理念趋同,北朝政权多为少数民族政权,选派使节皆为汉族高门人物,说明北朝政权对汉族文化的认同,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南北政权实力的对比,排除A项;材料未提及南北政权关系问题,事实上南北政权之间也时常有战争发生,排除C项;北朝使节皆为汉族高门人物,并不代表汉族高门控制南北政权,排除D项。
1.认识九品中正制的特点及评价
(1)特点:上承两汉察举制,沿袭了东汉乡里评议的传统,下启隋唐之科举,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实际是两汉察举制度的一种延续和发展,或者说是察举制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2)评价:九品中正制的推行剥夺了州郡长官自辟僚属的权力,将官吏的任免权收归中央,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但到后期注重门第,成为维护和巩固门阀士族特权的重要工具,而且本身就是构成门阀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特色
(1)经济:魏晋以来,内迁的少数民族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过定居生活。少数民族与中原汉族相互学习,促进了农耕经济的发展,生活习俗呈现民族交融的特征。
(2)政治:少数民族政权统治者,与汉族士人合作,沿袭中原地区原有的统治方式,实行君主专制制度,促进了少数民族政治制度的封建化。
(3)文化:西晋时期,内迁少数民族大多已使用汉语;北魏孝文帝改革后,汉语更成为北方主要的通用语言。西北少数民族的乐器、歌舞等受到汉族人民的喜爱,促进了文化交流。
(4)心理:随着经济、文化的不断交流,“胡”“汉”观念逐渐淡薄,民族之间的隔阂与偏见逐渐减少,民族交融加强,增强了文化认同。
考向二 魏晋南北朝国家治理与社会治理

角度1 能力与素养——三国魏晋政权的更替与国家治理的特点
(2024·高考新课标卷,T26)三国魏代汉、西晋代魏,都通过“禅让”实现:权臣在切实掌握军政权力后,皇帝下诏表彰其功业、德行,表示尊重天意、民心,主动让位;公卿大臣则群起劝进,权臣再三谦退,“不得已”建立新政权。“禅让”反复出现(  )
A.保障了政治和平稳定 B.放弃了血缘世袭传统
C.维护了特权阶层利益 D.巩固了儒学忠孝伦理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三国魏代汉和西晋代魏都是以“禅让”的形式呈现,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可知,三国、西晋时期一些声名显赫的士大夫家族世代把持官位,享受政治、经济等方面特权,逐渐发展为士族阶层,在地方上的影响较大。当时战乱频仍,“禅让”作为政权更迭中代价相对较小的方式,最符合士族阶层保存自身实力的利益诉求,“禅让”过程中,新政权为了得到地方豪强及士族的支持,多会出让部分权力,逐渐形成了两晋时期“皇帝与士族共治天下”的模式,因此,“禅让”维护了特权阶层利益,故选C项。“禅让”虽然是以和平的方式实现了改朝换代,但统治阶层内部矛盾依旧无法调和,如魏很快被西晋取代,西晋内部发生“八王之乱”等,说明“禅让”无法保障政治和平稳定,排除A项;“禅让”后的新统治者的皇位继承依旧是血缘世袭,“放弃了”说法错误,排除B项;由材料可知,“禅让”通常发生在统治者与权臣之间,而材料中建立新政权的“权臣”在传统儒家伦理中通常不会被视为“忠”,这违背了儒家的忠孝伦理观念,排除D项。

角度2 知识与能力——北魏法律的特点
(2024·高考甘肃卷,T3)北魏孝文帝留心刑法,多次下诏改定刑律,其中太和元年诏令提到“参详旧典,务从宽仁”“民由化穆,非严刑所制”“齐之以法,示之以礼”。从上述诏令可知,孝文帝修定律法(  )
A.深受儒家影响  B.借鉴南朝经验
C.沿袭鲜卑传统  D.意在托古改制
解析:从北魏孝文帝的诏令中可以看出,他强调“参详旧典,务从宽仁”和“齐之以法,示之以礼”,这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仁爱和礼制的观念,表明孝文帝在修订法律时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故选A项。诏令中并未明确提及借鉴南朝经验,排除B项;鲜卑传统强调的是部族习惯和勇武精神,与诏令中的宽仁、礼制观念不符,排除C项;孝文帝的诏令中并未提及托古,排除D项。
1.认识魏晋时期的门阀政治
(1)形成:门阀士族是以宗族为纽带所形成的封建贵族特权的集团,是东汉以来的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九品中正制是士族制度的政治保障,门阀政治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特征。
(2)特点
①政治:按门第高低分享特权,世代担任重要官职,犯法可以免予追究。
②经济:士族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力,建立起自给自足、实力雄厚的庄园经济。
③社会生活:严格士庶界限,不与庶族交往、通婚,甚至坐不同席。
④文化:崇尚清谈,士族修谱之风盛行。
(3)评价:门阀政治虽在一定的时期内有利于统治的稳定,但这种制度具有很大消极因素。门阀士族长期把持朝廷要职,缩小了选官的范围,降低了统治集团的素质;门阀士族导致出现“因人设官”的现象,造成大量的冗员。
2.认识北魏孝文帝改革与国家治理特色
(1)从具体措施看,表现为均田制、移风易俗和推行汉制等内容。对鲜卑族来说,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就中华民族而言,丰富、发展了各民族文化。
(2)从根本目的看,是为了加强鲜卑族的统治。
(3)从中华民族的发展看,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多民族共同发展作出了贡献。
(4)该政策体现了落后民族必然被先进民族文化征服的历史规律,从这个角度讲,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政策顺应了历史发展规律,值得肯定。
(5)从本质上说,“汉化”政策既是落后文化学习先进文化的过程,又是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过程。

演练1 知识拓展——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阶段特征
(2024·惠州模拟)先秦以来的观念认为,华夏居于中原,是天下的主导,夷狄处于边缘,为华夏的从属。十六国以来,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通常以“中国”“华夏”自居,将东晋斥为“南裔(夷)”。与此同时,南方政权通过礼制改革,逐步树立“建康”为天下中心的观念,修订了“中国”的地理坐标,以南朝为“中国”。这些现象有利于(  )
A.确立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 B.推动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C.奠定统一的社会心理基础 D.消除不同民族之间的差异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十六国以来,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以“中国”“华夏”自居,着力建构自身的正统王朝形象;南方政权也通过礼制改革,修订“中国”的地理坐标,以南朝为“中国”。由此可知,南北双方都认同“中国”,这种现象奠定了统一的社会心理基础,C项正确。汉武帝时期确立了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南北经济文化交流,排除B项;华夏认同观念的发展不会消除不同民族之间的差异,排除D项。
演练2 历史概念——九品中正制
东汉时期,察举制逐渐形成了由本乡名士主导的乡闾品评传统。至曹魏时,中正(品评官)由朝廷政府委任,私人品评变为官家品评。由此变化可知,曹魏时期的九品中正制(  )
A.与东汉察举制一脉相承
B.以门第为品评标准
C.加强了地方门阀的势力
D.意在加强中央集权

解析: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自东汉至曹魏,官员推举逐渐从依赖本乡名士转为依赖朝廷政府,选官权逐渐收归至中央,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故选D项。东汉时期与曹魏时期选官制度变化明显,而非一脉相承,排除A项;材料没有明确具体的品评标准,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选官权收归中央,而非地方门阀势力的加强,排除C项。
演练3 知识拓展——三国时期法律的特点
三国魏初,沿用的“秦汉旧律”达906卷,770余万字,东汉以来马融、郑玄等儒学大师对法律的注释也具有法律效力。这反映了此时期(  )
A.仁政主张深入人心 B.秦汉旧律适应需要
C.儒学理念渗透法制 D.程朱理学成为正统
解析:题干关键信息“儒学大师对法律的注释也具有法律效力”,强调的是儒学与法律之间的关系,故选C项。由材料无法看出“仁政主张深入人心”的表现,排除A项;题干表明三国魏初沿用“秦汉旧律”较多,但并不是全部照旧,排除B项;程朱理学到宋代才出现,排除D项。

演练4 知识拓展——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
(2024·广东预测模拟)史载: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据此(  )
A.北魏拓跋氏出于黄帝有了确凿的证据
B.改鲜卑姓为汉姓消除了北方民族矛盾
C.拓跋改为元姓体现中华传统哲学思想
D.改革提升北魏国力推动北方重新统一

解析:根据材料“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等信息和所学可知,孝文帝的改革措施体现了中华传统哲学思想中的五行学说和元气论,认为土是万物之元,改为元姓,体现了对土的崇拜,C项正确。材料并未提及北魏拓跋氏出于黄帝的证据确凿,排除A项;改鲜卑姓为汉姓无法消除北方民族矛盾,排除B项;北方在439年就已经实现了统一,排除D项。
主题二
PART
02
第二部分
主题二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经济与文化发展
经济 与社 会生 活 1.江南的开发
(1)两晋之际,北方人南迁,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2)东晋南朝时期,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手工业有明显进步。
经济 与社 会生 活 2.农业
(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____除军事作用外,也带有________的色彩。
(2)北魏孝文帝改革,颁布______,促进了北方游牧民族向农耕文明转化。
(3)南北朝时期出现以______制作的农具。三国时期马钧对____进行革新。
3.手工业:南朝时,工匠把坯件放在耐火泥制成的匣钵中。
4.赋役制度:魏晋时期,实行______,按户征收粮和绢帛。
5.卫生医疗:东晋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记载了____对疟疾的治疗作用
坞堡
庄园经济
均田令
灌钢法
翻车
租调制
青蒿
文化 传承 与交 流 1.思想:儒学与玄学、佛教与道教、中原汉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等同时并存、相互碰撞与融合,为中华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2.文学艺术:形成建安文学、田园诗、南朝骈文、__________等文学形式;书法、绘画成就突出,______的书法和顾恺之的绘画具有代表性;因佛教盛行,________兴盛。
3.科技:以祖冲之的圆周率计算、贾思勰所著农书《齐民要术》为代表的传统科技继续领先于世界;西晋裴秀绘制《__________》。
南北朝民歌
王羲之
石窟艺术
禹贡地域图
文化 传承 与交 流 4.教育:西晋开始设立的______是古代中国的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机构。
5.对外交往:东晋法显到天竺取经求法;儒学在东亚和东南亚等地区流行;佛教经中国传入朝鲜、日本等国,对日本等周边国家的文化发展有重要贡献
国子监

考向一 魏晋南北朝社会经济与生活

角度1 知识与能力——北魏至隋朝土地赋役制度的特点
(2024·高考重庆卷,T2)北魏均田令规定,奴婢按编户民标准授田,但要求“奴从耕,婢从织”。北齐均田令规定“奴婢限外不课田者皆不输”。隋承齐制,大业元年(605)又规定“除妇人及奴婢,部曲(依附民)之课”。这意味着(  )
A.均田制逐渐遭到破坏 B.北齐奴婢不再授田
C.承担赋役是授田前提 D.隋代废除定额租调
解析:从北魏要求奴婢“奴从耕,婢从织”,到北齐对奴婢限外不给田者不承担赋役,再到隋代除妇人及奴婢、部曲之课,都体现出承担赋役是授田的前提,故选C项。材料中主要是关于奴婢授田和承担赋役的规定变化,不能直接得出“均田制逐渐遭到破坏”的结论,排除A 项;北齐均田令规定“奴婢限外不课田者皆不输”,而非北齐奴婢不再授田,只是做出承担赋役的前提规定,排除B项;材料中并未提及隋代废除定额租调,排除D项。

角度2 知识与能力——东晋、南朝边疆贸易的影响
(2024·高考安徽卷,T2)《晋书·陶侃传》记载,陶侃为武昌太守时“立夷市于郡东,大收其利”。《梁书·张稷传》亦载:“郁州(今属连云港市)接边陲,民俗多与魏人交市。”此类记载所反映的现象表明,这一时期(  )
A.海外贸易增加财政收入
B.市镇兴起维护了时局稳定
C.互市交易促进民族交往
D.榷场的设立带动民间交流
解析:材料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湖北和江苏两地商品经济发展的相关情况。根据材料“立夷市于郡东”“郁州(今属连云港市)接边陲,民俗多与魏人交市”等信息可以推知,当时的互市交易促进了民族交往,故C项正确。
1.认识魏晋南北朝土地制度的变迁及影响
屯田制 (曹魏时期) 国家以军事强制形式要求士兵或农民垦种荒地,生产军粮或征收田租的土地制度。屯田制对解决军粮供应、安置流民和恢复发展农业生产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占田制 (西晋时期) 国家规定农民和官僚贵族所占有的土地数额,承认农民和官僚贵族已经占有的土地,如数额不够还可按规定补足,在此基础上制定征收的赋税。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自耕农经济,保证了国家财政收入
均田制(北魏到唐朝前期) 在不触动原私有土地的基础上,把国家掌握的无主荒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农民耕种,农民缴纳租税并服徭役和兵役的一种土地制度
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的主要特点
(1)南北经济开始趋于平衡:江南迅速开发,中原发展相对缓慢,以北方黄河流域为重心的经济格局开始改变。
(2)士族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士族制的发展和统治者崇信佛教,导致地主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恶性膨胀,造成土地和劳动力的大量流失。
(3)商品经济总体水平较低:由于战乱,不少城市遭到严重破坏,加上南方刚刚开发,商品经济发展缓慢。
(4)各民族经济交流加强:民族交融的加强,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密切,各民族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考向二 魏晋南北朝时期思想变化与文化交流

角度1 知识与价值——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发展的影响
(2024·高考江苏卷,T2)魏晋南北朝时期,传统儒学受到佛教、道教的挑战,但世家大族依然尊奉儒家思想,并以儒家经学为家学的核心内容,形成了以南朝会稽贺氏、北朝范阳卢氏为代表的经学世家。这一时期经学世家的形成(  )
A.源于北方士族南迁 B.影响南北方政权频繁更替
C.有利于儒学的复兴 D.导致“三教合归儒”的局面
解析:据题干材料可知,经学世家的特点是在佛教、道教冲击下尊奉儒学,这有利于儒学的复兴,故选C项。材料未涉及经学世家的来源,排除A项;材料与南北方政权更迭频繁无关,排除B项;隋朝提出“三教合归儒”,排除D项。

角度2 知识与能力——北魏治国的思想理念
(2024·高考黑吉辽卷,T2)下表是北魏皇族女性墓志的部分内容。
人物 内容
将军冯邕之妻元氏 母义三恪,道著二王,肃穆闺闱,见重君子
长乐长公主元瑛 六行允备,四德无违,孝友出于自然,柔恭表于天性
乐安郡公主元仲英 女节茂于公宫,妇道显于邦国
该表反映了当时(  )
A.门第观念得到强化 B.因俗而治政策得到推广
C.礼仪规范得到传承 D.儒家伦理道德得到认同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三位女性都为权贵身份,且将军之妻、公主和郡主都为元姓,对这些女性人物的评价都强调守妇道,且有良好的品行道德。结合所学可知,北魏孝文帝的封建化改革中将鲜卑姓改为汉姓,其中皇族拓跋氏改姓元,而且大力推行儒家文化,表格中对女性的评价反映了当时儒家伦理道德得到了认同,故选D项。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反映的时代特色
科学技术 成就突出 祖冲之对圆周率的计算,贾思勰的《齐民要术》,裴秀的《禹贡地域图》等,反映了江南经济的开发及经济发展的需要
思想界异 常活跃 道教系统化,佛教和反佛斗争激烈,佛儒道三教开始出现合流的迹象,文学、绘画、石窟艺术等打上了佛教的烙印
体现民族 交融特色 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和成就,体现民族特色和不同的民族风格
带有分裂 割据烙印 此时期中国社会处于分裂割据的状态下,不同的地域文化具有明显的差别,尤其是南北文化差异很大,南北民歌风格迥异

演练1 知识拓展——东晋经济发展的表现
(2024·广东二模)据记载,孙吴以前,扬州地区主要种植水稻。公元318年,东晋元帝下令在扬州等地推广种麦,秋天播种,来年夏天收获,“继新故之交,于以周济,所益甚大”。此举(  )
A.促进了游牧民族封建化
B.促成了北方民众的南迁
C.实现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D.提高了耕地使用的效率
解析:据材料“东晋元帝下令在扬州等地推广种麦,秋天播种,来年夏天收获”“继新故之交,于以周济,所益甚大”及所学知识可知,东晋时期,在南方推广小麦的种植,推动了稻麦复种的发展,提高了单位面积粮食产量,有利于提高耕地使用的效率,D项正确。东晋时期扬州地区主要为汉族,排除A项;北方民众南迁推动了南方小麦种植,B项因果倒置,排除;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是在宋朝,排除C项。

演练2 知识拓展——北魏的土地政策
据研究,北朝《地令》的实施是双轨制:在鲜卑拓跋族为主体的聚居区,实行的是普遍授田制,有实际的授田与土地还受;而在以汉人为主体的地区,各户的原有土地未被触动,也未见实际授田与土地还受,只是实行限田制和户籍登记。由此可见(  )
A.均田制缺乏实施的社会基础
B.土地所有权的变更频繁
C.土地私有观念影响制度实践
D.封建人身依附关系强化
解析:题干提及北魏土地政策双轨制下,“在以汉人为主体的地区,各户的原有土地未被触动,也未见实际授田与土地还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分配的是无主荒地,“汉人的土地”已归个人所有,北魏政府尊重其所有权,故选C项。

演练3 素养情境——魏晋时期佛学在中国的发展
魏晋时期中国本土的佛学者或用佛教术语比附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概念,或援引中国固有文化的经典事例调和夷夏关系。如牟子《理惑论》,强调佛教戒律与传统中国“古之典礼无异”。佛教学者这些举措意在(  )
A.融入中国本土文化 B.打击儒学的统治地位
C.减轻佛学传播阻力 D.推动儒佛理论的融合
解析:据材料可知,魏晋时期佛教学者将佛学理论比附中国已有的文化,这样主要是为了减轻佛教传播的阻力,故选C项。

演练4 素养情境——魏晋思想文化的发展
(2024·茂名三模)汉魏以来经学进入学童课程的情况逐渐增多,部分士人在幼童阶段已能诵读《诗经》《尚书》等经典。《颜氏家训·勉学》描述当时“士大夫子弟,数岁已上,莫不被教,多者或至《礼》《传》,少者不失《诗》《论》”。据此可知,魏晋时期(  )
A.政府重视蒙学教材的编纂
B.官学读经颓势难振的趋势
C.经学教育以培养品德为主
D.儒学的社会基础得到拓展
解析:根据《颜氏家训·勉学》中所述的现象可知,士大夫子弟在很小的年纪就开始接受经学教育,诵读《诗经》《尚书》等经典,这说明儒学的教育已经成为士大夫家庭的基本教育内容之一,儒学的社会基础得到拓展,D项正确。
突破高考大题
PART
03
第三部分
信息关联类

信息关联类非选择题属于提取信息说明题和论证自拟论题的综合变式题,一般考查在某一重要历史发展阶段,对人类历史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节点或相互关联的事件。一般设问角度为:从××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信息,确定主题,并予以阐述;从××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等方式。试题命制会呈现历史主干知识、中外历史知识混合,考查对历史的整体掌握与运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北魏洛阳城考古复原图
注:灵台,即天文台;明堂,帝王举行祭祀等重大典礼的场所;圜丘,帝王祭天的地方;四夷馆、四夷里,北魏接待四邻和外国使节、商人所设的宾馆或居住区。
上图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从图中提取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运用相关史实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述充分,逻辑清晰)
[解题指导]
[答案] 示例一
论题:北魏洛阳城的建设体现出封建皇权政治的色彩。
阐述:北魏洛阳城形成了宫城、内城、外郭城三重城垣结构,宫城处于中心位置,凸显其政治上的核心地位,体现了皇权至上的思想。北魏洛阳城的道路以宫城正门为核心建立城市布局中轴线,形成“T”字形的道路格局,显示了皇权的权威与至高无上。明堂与圜丘作为帝王举行祭祀等重大典礼的礼制建筑,以服务皇权为主要职能,彰显了皇权至上。
综上,洛阳城的形制布局、道路交通和礼制建筑都体现出封建皇权政治的色彩。
示例二
论题:北魏洛阳城见证了当时多元文化的交流和交融。
阐述:北魏洛阳城以宫城为中心,布局规整有序,遵循了中原文化传统的礼制秩序,体现出鲜卑族对汉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太学、明堂等建筑,表明北魏对儒学的尊崇;白马寺等寺院的存在,表现出佛教在北魏占有重要地位。鲜卑族的游牧文化、中原儒家文化、佛教文化在洛阳城共存。四夷馆、四夷里为来自四邻或外国的使节、商人提供了交流的场所,体现出多元文化的交流。
总之,在孝文帝开明民族政策的作用下,北魏洛阳城商业发展、文化昌盛,体现出民族交融和多元文化共同繁荣的时代特色。
(其他论题:北魏洛阳城的形制布局深受儒学影响;北魏洛阳城承续前朝遗址,彰显正统地位;北魏洛阳城复原图反映了都城的多重功能等)
信息关联类非选择题解题策略
解答一般先从材料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信息,确定主题,即自拟论题;然后,进行阐释叙述,即论证说明;最后,要求用史论论证。该类试题难度较大,要求我们平常的学习中要克服碎片化的学习模式,培养自己的发散思维能力,能够通过不同的视角,按照不同的线索构建历史事件之间的密切联系,形成纵横交错的立体网络体系。(共73张PPT)
第4讲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繁荣
——隋唐
主题一
PART
01
第一部分
主题一 隋唐制度创新与社会治理
政治 文明 与国 家治 理 1.政权更迭与政局
(1)隋朝:隋灭陈,重建大一统局面。隋文帝励精图治,进行改革;隋炀帝大兴土木,穷奢极欲,导致隋朝短命而亡。
(2)唐朝:前期先后出现“________”和“________”;755—763年的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黄巢起义后,唐朝灭亡。
(3)五代十国:唐灭亡后,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出现。
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
政治 文明 与国 家治 理 2.政治制度
(1)中央体制:隋唐确立并完善了__________,标志着____________发展到新阶段,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对此后历朝产生了深远影响。
(2)地方行政:隋朝废郡,以州统县,实行州、县二级制,唐朝变成道、州、县三级制;安史之乱后,设______,形成________局面
(3)官员选拔与管理
①选拔:隋朝创立______,唐朝进一步发展完善。科举制扩大了统治的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管理:隋朝九品以上官员每年要考核,地方官每年要派员向中央报告;唐朝以品德和才能为标准考核官员。
(4)监察制度:隋唐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构;唐太宗将全国分为十道监察区,委派监察官定期或不定期巡回监察。
三省六部制
中央行政制度
节度使
藩镇割据
科举制
政治 文明 与国 家治 理 3.法律与教化
(1)法律:《________》是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唐律是礼法结合的典范。
(2)教化:唐朝提倡礼治,《大唐开元礼》是秦汉以来封建礼仪制度的集大成。在社会层面,唐朝政府推广重视家训的经验,强化基层教化。
4.民族关系
(1)隋朝:负责民族事务的机构是礼部和鸿胪寺;突厥、吐谷浑等归附;加强对岭南地区各族治理;加强与____的接触。
唐律疏议
流求
政治 文明 与国 家治 理 (2)唐朝
①机构:礼部、鸿胪寺;大都护府、都督府、羁縻州等。
②与突厥:灭东、西突厥;为加强对____的管理,先后设置__________和__________。
③与吐蕃:唐蕃和亲、会盟,促进了汉藏的友好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
④与靺鞨族(粟末部):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⑤与南诏:封南诏王,南诏王遣子弟入唐学习。边疆、内地各民族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大交融局面。
西域
安西都护府
北庭都护府
政治 文明 与国 家治 理 5.对外交往:隋唐时期,政治统一,对外关系空前发展,经济、文化交流活跃。
6.社会基层治理
(1)户籍制度:隋朝,命州县官“________”。唐承隋制,户籍三年一造。
(2)基层治理:唐朝以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城内设坊,郊外设村;实行邻保制度。
(3)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隋文帝置仓积谷,鼓励民间自置____。从唐朝开始,政府设有收容贫老、孤儿和乞讨流浪人员的专门机构
大索貌阅
义仓

考向一 隋唐政治制度创新与国家治理

角度1 知识与能力——南北朝至隋唐中枢机构演变的影响
(2022·高考广东卷,T3)右图为南北朝时期的北齐到隋唐政府机构变化示意图,这一变化(  )
A.加强了中枢决策权
B.避免了相权被分割
C.降低了政令的执行效率
D.使中央机构分工更明确
解析:题干图示内容显示北齐时期的一系列政府机构到隋唐时期形成六部,迁移所学可知,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的划分使中央行政机构分工更加明确,故选D项。图示内容主要体现的是中央机构分工更加明确,与中枢决策权的加强无关,排除A项;三省六部制分割了相权,“避免了”表述过于绝对,排除B项;隋唐行政机构分工更加明确,有利于提高政令的执行效率,排除C项。

角度2 知识与能力——对唐朝节度使的认识
(2024·高考重庆卷,T3)唐朝为边疆防御节度使,每个节度使领属数万军队,兵将形成长期密切的关系。节度使的设置缓解了边疆外族势力对朝廷的压力,然而天宝年间发生了安史之乱。这说明节度使(  )
A.制度具有重大的缺陷
B.由蕃将充任是严重失误
C.没有边地军队调兵权
D.打破了外重内轻的局面
解析:唐朝为防御边疆而设节度使,节度使在设置之初也确实起到了维护边疆稳定的作用,但后来引发了安史之乱,这表明节度使制度容易导致地方势力坐大,造成外重内轻的局面,存在重大制度缺陷,故选A项。题干中并没有明确提及节度使都由蕃将充任,且不能因为安史之乱的领导者是蕃将就得出这一结论,排除B项;节度使权力很大,拥有对边地军队的调兵权,排除C项;节度使的设置恰恰导致了外重内轻的局面,而不是打破了这种局面,排除D项。

角度3  知识与素养——唐代中后期中央集权政治的影响
(2023·高考广东卷,T4)唐中后期,朝廷鼓励士人到地方任职,藩镇有辟召幕僚之风。一度出现“游宦之士,至以朝廷为闲地,谓幕府为要津”的现象,这(  )
A.强化了外重内轻的局面 
B.缓和了朋党之争
C.破坏了科举考试的公平
D.加剧了阶级矛盾
解析:根据材料“游宦之士,至以朝廷为闲地,谓幕府为要津”可知,唐朝中后期,文人士子争相到藩镇使府担任幕职,增强了地方藩镇的实力,不利于中央集权,强化了外重内轻的局面,A项正确。朋党之争是指唐末时,两派士大夫结党互相争斗排挤的事件,与材料现象无关,排除B项;这些士人去地方藩镇做幕僚,与科举考试无关,排除C项;这些士人去地方藩镇做幕僚,不会加剧阶级矛盾,排除D项。
1.汉唐以来中枢权力体系演变的特点
(1)皇帝通过不断压抑、侵夺相权来强化皇权。宰相制度伴随相权的逐步衰落和君权的逐渐强化而演变。
(2)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内朝在牵制、架空外朝的同时,久而久之逐步发展为制度化、合法化的外朝中央机构。
(3)宰相职位的设置由实位转向虚位。由实位到虚位反映了宰相权限及权威的下降,宰相不再专职是对相权的限制压缩。
(4)宰相权力不断分化。宰相既实行分权,在同一机构中,往往设置几个宰相职位,又注重事权的相对集中,弥补分权效率低下的弊端。
2.唐代中央与地方制度的变迁
(1)中央行政制度
①唐前期:沿用三省六部制,在三省制下,尚书省成为最高行政机构。三省长官共议国政,执宰相之职。三省的议政场所是政事堂。
②唐太宗时期常以品级较低的官员同三省长官共议国政,加以“参知政事”“参预朝政”“参议得失”等名号,执行相职。
③唐玄宗后期:中书门下体制逐渐取代三省体制,成为新的中枢体制。中书门下体制建立后,使职差遣体制逐渐定型,形成了不同于三省六部制的使职差遣体制。
(2)地方行政制度:唐代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是中国历代行政区划沿革中比较重要的转折时期。唐朝采用了道、州、县三级制,“道”的设置使节度使的实际权力膨胀,后期逐渐趋向藩镇割据的分裂状态。
考向二 隋唐选官制度、边疆与社会治理

角度1 知识与能力——唐代科举制的特点
(2024·高考黑吉辽卷,T3)唐代宗大历初年,国子司业归崇敬上疏提出,明经科考试“不求其文义,及第先取于帖经”,士子为了应试,多死记硬背儒家经典,不从师不问道,遂使“专门业废”“传受义绝”。其所强调的是(  )
A.明经科考试改革的必要性 B.复兴儒学的紧迫性
C.进士科考试内容的合理性 D.官学教育的重要性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士子“为了应试,多死记硬背儒家经典”“不求其文义”,不去探寻儒家经典所蕴含的文化理想和精神追求,说明当时的明经科考试呈现出相对固化的考试形式,长久以往,儒学的思想传承会断绝,因此对其改革具有相当的必要性,故选A项。

角度2 素养与能力——唐代官员法律判决的特点
(2024·高考北京卷,T3)“判”是古时官员断决狱讼的文本,也是唐代铨选官吏的考试科目之一。唐代的《龙筋凤髓判》是我国完整传世的一部判例集,通过模拟判例的形式陈述案例缘由,给出判决意见,并进行解释,为应试者提供了“判”的写作程式和方法。这说明唐代(  )
A.以法为教,轻视了道德礼义
B.重视家训,教化渗透至基层
C.注重判例解读,提升官员司法素养
D.强调司法实践,开创律例合编体例
解析:题干材料提及《龙筋凤髓判》通过模拟判例来陈述案例缘由并给出判决意见,为应试者提供了“判”的写作程式和方法,唐代重视判例解读,旨在提高应试者和官员的司法素养,故选C项。“以法为教”主要是秦代,唐代提倡礼治,排除A项;材料与“重视家训,教化渗透至基层”无关,排除B项;明朝重修《大明律》,采用“律为正文,例为附注”的形式,开创了律例合编体例,排除D项。

角度3 素养与能力——唐代民族政策与边疆治理
(2023·高考湖北卷,T3)唐代初期,太宗称:“我今为天下主,无问中国及四夷,皆养活之。不安者,我必令安;不乐者,我必令乐。”由于边远诸族聚居地生产相对落后,无法执行内地赋役标准,朝廷依据实情实施轻税政策,如建中元年(780)规定:“诸边远州有夷僚杂类之所,应输课役者,随事斟量,不必同之华夏。”上述材料集中体现了唐朝(  )
A.采取灵活政策促进民族交往 B.重视边境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
C.调整经济政策推动区域发展 D.坚持推行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为了维护国家统一和政局稳定,唐朝根据边远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政策,体现了唐朝重视对边境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故选B项。
1.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及趋势
2.中国古代科举制的特点
贤能治国, 为我所用 科举考试的内容基本上是以儒家经义为主,因此培养出来的人才都秉承着儒家传统教义,兼备治理国家、建设国家的能力
标准客观, 竞争公平 科举制度是指通过考试方式获得官位,考试内容是固定的儒家经义,统一根据考试成绩去录取优秀人才,科举考试时间固定,这些体现了客观、公平、公正的原则
立法保护, 稳定延续 科举制是国家自上而下进行的人才选拔制度,是由国家推动运行的,因此它有立法保障,受到政府保护

演练1 历史概念——开元盛世
《旧唐书·舆服志》云:“开元初,从驾宫人骑马者,皆著胡帽,靓妆露面,无复障蔽。士庶之家,又相仿效,帷帽之制,绝不行用。”据此可知,唐朝(  )
A.社会风气较为开放 B.中外文化交流频繁
C.等级秩序受到冲击 D.封建经济高度繁荣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开元初胡服盛行,说明当时的社会风气自由开放、兼容并蓄,故选A项。根据题干材料“从驾宫人骑马者,皆著胡帽”可知,表述的是唐朝与少数民族的民族交融情况,排除B项;材料主旨强调当时胡服盛行,并没有涉及“等级秩序受到冲击”,排除C项;“封建经济高度繁荣”是材料中胡风盛行的原因,不是材料现象的反映,排除D项。
演练2 素养情境——唐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2024·深圳一模)唐代官员无论高低贵贱,都要接受相应的考课。基本上一年一小考,四年一大考。小考评定官员的等第,而大考通过年年的累积而进行奖罚。这表明唐代(  )
A.科举制度没落 B.官员管理严格
C.中央集权加强 D.监察体系完备
解析:由题干“唐代官员无论高低贵贱,都要接受相应的考课。基本上一年一小考,四年一大考”可知,唐朝官员的管理制度是非常严格的,B项正确。

演练3 知识拓展——唐代法律的发展
(2024·广东部分学校联考)据记载,贞观年间,李世民联合朝臣对旧律作了重大修改,较之隋律“降大辟(死刑)为流者九十二”“降流为徒者七十一条。……凡削烦去蠹,变重为轻者,不可胜纪”。李世民此举(  )
A.消解了社会矛盾 B.加强了君主专制
C.完善了中华法系 D.蕴含了德治理念
解析:据题意可知,与隋朝法律相比,唐朝的法律减少了许多严酷的刑罚,这体现了儒家的仁政色彩,蕴含了德治理念,D项正确。

演练4 知识拓展——唐代民族政策的目的
(2024·广东高三大联考)唐初,统治者反复强调“中国百姓,天下本根;四夷之人,犹于枝叶”“四夷可使如一家”。唐朝由是出现了“前王不辟之土,悉请衣冠;前史不载之乡,并为州县”。这表明唐初(  )
A.中央政府对周边实行垂直管理
B.注重满足周边民族的物质利益
C.各民族间的交流呈现增强趋势
D.国家政策推动了政治文化认同

解析:据材料可知,唐初统治者强调“四夷可使如一家”,突出了华夷一体的概念,也就是周边少数民族同属中华,这表明唐初国家政策推动了政治文化认同,D项正确。
主题二
PART
02
第二部分
主题二 隋唐经济与文化传承和交流
经济 与社 会生 活 1.农业
(1)均田制及租庸调制,保证了农民的土地及生产时间。
(2)唐朝时期,______、____等生产工具发明和使用,耕地面积不断扩大。
2.手工业:定窑始建于唐朝;唐朝出现支钉。
曲辕犁
筒车
经济 与社 会生 活 3.商业贸易
(1)交通:隋朝______沟通了中国南方和北方。唐朝____以长安为中心向各方辐射。
(2)城市:长安、洛阳成为世界性大都市,城市布局实行整齐划一的坊市制。
(3)货币:唐初铸行“________”钱。
(4)信贷:唐朝的信贷业务,由存贷款发展到汇兑,出现“____”。
(5)契约:唐宋以后,____的应用更加广泛。
(6)外贸:唐朝______专管外贸;__________________都呈现出繁荣的局面。
大运河
驿道
开元通宝
飞钱
契约
市舶使
海上和陆上丝绸之路
经济与 社会生活 4.赋役制度
(1)隋朝征收租调役。唐初实行________。
(2)780年,唐朝改行两税法,征税的主要标准从人丁转为财产,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租庸调制
文化 传承 与交 流 1.思想:隋朝时期,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唐中期,韩愈率先提出________,巩固儒学主流思想的统治地位。
2.文学艺术:诗歌的黄金时代;楷书、草书流行;绘画题材广泛,风格多样;石窟艺术繁荣;乐舞受西域与周边邻国影响大。
3.科技:唐朝时发明雕版印刷术;唐末火药开始应用于战争;天文学家僧一行测算出地球子午线长度;医学家孙思邈完成《千金方》;唐高宗时编修的《______》,是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
复兴儒学
唐本草
文化传承 与交流 4.教育:唐朝以后,____得到进一步发展。
5.中外交流:玄奘西行、鉴真东渡、______等;儒家经典、社会制度、律令、建筑等对周边国家影响大
私学
遣唐使

考向一 隋唐时期经济制度与社会经济生活

角度1 知识与能力——对两税法的评价
(2024·高考广东卷,T3)两税法以田地、杂税等资产评定户等,但对杂税种类及其价值没有明确规定。唐文宗时,湖州刺史在其所属五县,“自立条制,自田地、奴婢,及竹、树、鹅、鸭等并估计税钱,差军人一千一百五十人散入乡村,检责剩征税钱4千9百余贯”,结果被朝廷以扰人罪名贬官。这说明两税法(  )
A.存在一定的制度缺陷 B.强化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C.赋予官员加征权 D.解决了政府的财政困难
解析:据材料可知,两税法对杂税种类及其价值没有明确规定,导致湖州刺史能够自立条制,将田地、奴婢,甚至竹、树、鹅、鸭等也纳入征税范围,这反映了两税法存在一定的缺陷,使得地方官员有机会滥用职权,故选A项。两税法以户等和田亩作为征税标准,有利于减轻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排除B项;材料中提到的湖州刺史乱收税,被朝廷处罚,表明地方官员并未被赋予加征权,排除C项;题目没有涉及两税法解决了政府的财政困难,排除D项。

角度2 能力与素养——唐代经济与社会变化的特征
(2024·高考湖南卷,T4)敦煌文书多见唐中叶以后的雇工契,如唐宣宗大中八年(854)某人雇长工,契约中写明工期和酬劳,规定受雇者必须认真劳作,不得旷工,“若先悔者,罚青麦十驮”。由此可推知当时(  )
A.雇工经营成为主要经营方式
B.国家对农民人身控制减弱
C.小农经济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D.商品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解析:据题干及所学可知,在封建社会中,农民通常受到封建主的人身控制,如劳役和赋税等。然而,雇工契约的出现表明,至少在某种程度上,农民可以通过与雇主签订契约来选择自己的工作,并获得相应的报酬。这种契约关系减少了国家对农民的直接人身控制,反映了国家对农民人身控制减弱的趋势,故选B项。

角度3 知识与能力——唐代借贷的特点
(2023·高考江苏卷,T3)唐《杂令》规定,公私借贷可自行签订契约,官府不干涉,但利息总量不得超过本金一倍。唐敬宗发布敕文,对“出利过本两倍”的私债,官府不负责追讨超过法定利率的债务。由此可知(  )
A.暂时放松重农抑商的政策
B.禁止民间的资本性借贷活动
C.保障借贷主体和适当权益
D.通过法律手段调整人身关系
解析:材料中唐代政府对公私借贷的规定,体现了对借贷主体的保护,C项正确。材料中唐代政府对公私借贷的规定与重农抑商政策无关,排除A项;材料中唐代政府并未禁止民间资本性借贷活动,排除B项;材料中唐敬宗发布的敕文不属于法律手段,排除D项。

角度4 知识与能力——唐代手工业发展的特点
(2022·高考辽宁卷,T3)目前考古发现的唐代瓷窑遗址有河北的定窑、河南的巩县窑、浙江的越窑、湖南的岳州窑等数十处,它们或临永济渠、江南河,或临黄河、长江、赣江、湘江、钱塘江等自然河流。这体现了(  )
A.南北经济差距的拉大
B.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C.水运的重要经济地位
D.瓷器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大
解析:材料主要强调唐代南北各地的瓷窑基本分布于江河附近,这反映出水运业对制瓷业发展的影响,说明水运的重要经济地位,故选C项。材料只是强调瓷窑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没有体现南北经济比较的信息,排除A项;材料未明确瓷窑的经营主体和瓷器的销售方向问题,排除B、D两项。
1.魏晋至隋唐赋役制度的变化及影响
(1)北魏至唐中期——租庸调制
北魏在均田制基础上实行租调制,隋至唐中期发展演变为租庸调制。租庸调制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有利于荒地的开垦,政府的赋税收入有了保障。
(2)唐代中期后——两税法
唐朝中后期,为解决财政危机,780年宰相杨炎提出实行两税法,即每户按户等和田亩纳税,一年分夏秋两次征收。两税法使唐朝中期以来极端混乱的税制得到统一,在一定时期内,保证了国家的财政税收;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和进步。
2.魏晋至唐代商业发展的特点及原因
(1)魏晋南北朝时期
①特点:魏晋时期,商业发展一度中断;孝文帝改革后北方商业恢复和发展。
②原因:曹魏、北魏一度统一北方黄河流域,南朝南方相对稳定,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商业发达发展;统治者的重视;等等。
(2)隋唐时期
①特点:隋唐时期,商业繁荣,信贷、契约发展,开始出现坊市分离倾向,但商业活动受到限制,城市发展具有多元化,具有现代大都市的规划特点。
②原因:隋唐时期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经济发达;具有开放性、包容性;交通发达、中外交流加强;等等。

考向二 隋唐时期文化传承与交流

角度1 能力与价值——唐代文化的时代特征
(2024·高考安徽卷,T3)唐朝文学家段成式《酉阳杂俎》所记植物近二百种,包括唐代传入的龙胆香、安息香、波斯枣、巴旦杏、无花果等。其子段公路《北户录》则主要记载了岭南地区的动植物,其中写道:茉莉花“本出外国,大同二年(536),始来中土,今番禺士女,多以彩缕贯花卖之”。这反映了(  )
A.唐朝文化兼收并蓄 B.大唐风俗远播异域
C.市民生活悠闲雅致 D.文学体裁多种多样
解析:据材料可知,唐朝段成式及其子段公路的两本著作记载了唐朝时期,大量外国的动植物传入中国,这反映了“唐朝文化兼收并蓄”的特点,故选A项。

角度2 知识与价值——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影响
(2024·高考甘肃卷,T4)据碑志记载,李素,波斯人,唐天宝年间,其祖奉命出使中国,获赐李姓;其父李志,任广州别驾;李素与其子李景亮,博学攻文,恪勤奉忠,先后任翰林待诏。从李素家族的经历可以看出,唐代
(  )
A.兼容并蓄促进文化认同
B.民族迁徙改变政治格局
C.使节往来增进文明互鉴
D.科举考试扩大统治基础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李素家族作为波斯人后裔,在唐代融入中国社会,不仅被赐李姓,还在政府中担任官职,这表明唐代社会的开放性和对外来文化的包容性。李素与其子能“博学攻文,恪勤奉忠”,显示了他们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和学习,这体现了文化的交融与认同,故选A项。题干未提及大规模民族迁徙对政治格局的影响,排除B项;题干涉及使节往来,但重点在于外来人员在唐的融入与服务,非单纯的文明交流,排除C项;材料未明确指出李素及其子的任职是通过科举考试获得的,排除D项。

角度3 知识与价值——唐代书法艺术的特点
(2022·高考江苏卷,T3)唐人崇尚“晋贤真迹”,争相效仿以王羲之父子为代表的江左书法风格,进士及第后在雁塔题名的字迹被认为皆有“江左遗风”。这主要反映出,唐代(  )
A.江南文化成为主流
B.科举推动行书步入盛世
C.市民文化需求强烈
D.书法艺术吸纳六朝元素
解析:据材料中的“晋贤”“王羲之”“江左”等信息可知,唐代崇尚东晋南朝的书法风格,故选D项。材料只是涉及书法领域,不能反映唐代文化整体取向,排除A项;材料强调唐代书法受魏晋六朝风格影响,与科举制无关,排除B项;书法艺术一般属于知识精英文化范畴,排除C项。
1.认识魏晋至隋唐时期儒学发展的特点
(1)儒学危机: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的动荡不安造成人们对宗教信仰的渴求,佛教、道教相继兴盛并迅速传播,儒学也因此受到冲击,但儒学思想仍占正统地位。
(2)唐代“三教并存”:唐代实行三教并存的文化政策,儒、佛、道三教得以独立发展,并在独立发展中进一步相互争论、相互融合;在三教的争论和发展中,儒学日益处于劣势。
(3)唐代儒学的发展:韩愈、柳宗元等掀起古文运动和复兴儒学运动,批评佛教,吸收新的思想,光复儒学。
2.盛唐气象下的文化特征
艳丽明快 的色彩 既体现在唐三彩、铜镜、丝绸织物、金银器、敦煌壁画等物质性文化上,也体现在盛唐诗歌中
生动自然 的情调 唐人自信,思想开放;一些壁画中,世俗人物高大不凡,大有压倒诸天菩萨的不凡气概;同时唐人率性,较少做作
博大恢宏 的气势 唐都城长安聚集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使节、商人、侨民,成为当时的国际大都会
雍容华 贵的风度 洛阳龙门石窟奉先寺大卢舍那佛是盛唐文化典雅秀美、雍容华贵的集中体现;观赏牡丹成为当时最时髦的娱乐活动,也是唐人风度的一个象征
昂扬进 取的精 神风貌 唐朝的时代精神,可以用开放、进取、尚武、多元等词语进行概括,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有多元化的选择和较大的个人空间

演练1 历史概念——隋朝大运河
(2024·广东选考模拟)大业四年(608年),隋炀帝“诏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涿郡”。大业七年(611年),隋炀帝征辽东,自江都乘龙舟,直达涿郡,全程4 000多千米,仅仅用了50天,出动军队100多万人,后勤供输主要沿着这条水道北运。由此可见,永济渠的开凿意在(  )
A.实现南粮北调稳固统治 B.为迁都涿郡创造条件
C.强化对北方的军事控制 D.提高大运河通航能力
解析:隋炀帝开凿的永济渠成为之后征伐辽东的后勤通道,由此可知,永济渠的开凿意在强化对北方的军事控制,C项正确。当时经济重心依然在北方,不需南粮北调,排除A项;隋炀帝并未迁都至涿郡,排除B项;从材料来看,当时永济渠主要是服务于军事行动,并非为了提高大运河的通航能力,排除D项。

演练2 知识拓展——唐代的官营手工业
《新唐书·百官志》记载:“钿镂之工,教以四年;车路乐器之工,三年;平漫刀矟之工,二年……岁终以监试之,皆物勒工名。”这里的“物勒工名”(  )
A.严重束缚了劳动者的人身自由
B.基本承袭汉代的盐铁官营政策
C.成为传统工匠精神传承的保证
D.不利于提高手工业产品的质量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古代技术技艺传承有较为严格的规定,还要进行考核,做出来的物品要刻上工匠的名字,这些规定有利于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发展,成为传统工匠精神传承的保证,C项正确。

演练3 知识拓展——隋代思想发展的特征
(2024·深圳二模)南北朝时期,南北儒学学风有别,南学“约简”,北学“深芜”。到隋代刘程“学通南北”,还为儒家典籍及旧注作解释,士大夫“咸师宗之”。这体现了(  )
A.“三教合一”趋势逐渐加强 B.选官制度的改革扩大了统治基础
C.儒学的正统地位得以确立 D.学术发展受政治格局变动的影响
解析:南北朝时期,南北儒学学风存在差异,隋朝实现国家统一,推动了南北儒学学风合流,这说明学术发展受到政治格局变动的影响,D项正确。

演练4 素养情境——唐代文化特色
(2024·广东冲刺模拟)李白以剑言志使其在名家辈出的唐代诗坛独树一帜,裴旻将陷阵杀敌之技与“舞”结合创造了气势恢宏的剑舞,张旭把剑意寄寓在笔墨之中形成了变幻莫测的狂草,被唐文宗御封为“三绝”。由此可见,唐代(  )
A.尚武崇侠风气浓厚 B.实行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
C.市民生活丰富多彩 D.具有豪迈进取的文化气质
解析:以剑言志的唐诗、表现陷阵杀敌的剑舞和融剑意于笔墨的狂草等倍受推崇,反映出唐代具有豪迈进取的文化气质,D项正确。
突破高考大题
PART
03
第三部分
材料互证阐释(说明)类

材料互证阐释(说明)类非选择题选用两则或者两则以上的图文材料,要求运用一则材料或多则材料论证某一则材料的观点,或者是运用一则或多则材料阐释某一则材料的观点,主要从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等学科素养角度考查解答材料信息、提取材料观点、阐释论证历史现象或史学观点的能力。此类题型本质上体现了主题式高层次历史研究能力的特点,具有半开放或者开放性的特点。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代藩镇与中央关系
类型 渊源 政治关系 财政关系 军事关系 例子
河朔割 据型 安史降将 与中央对抗 不上供 拥兵 自重 魏博、卢龙、
成德、淄青
中原阻 遏型 安史乱后 新兴藩镇 服从 中央 少上供 重兵牵 制骄藩 宣武、武宁、
忠武
——据张国刚《唐代藩镇研究》
类型 渊源 政治关系 财政关系 军事关系 例子
边疆防 御型 开元间的 沿边节镇 服从 中央 少上供 重兵戍 守边疆 灵武、剑南
西川
东南财 赋型 开元间的采访使 服从 中央 上供 驻兵 甚少 浙东、浙西、
淮南、福建
材料二 弱唐者,诸侯也。唐既弱矣,而久不亡者,诸侯维之也!
——[元]脱脱等《宋史·尹源传》
结合材料一论证材料二中作者的观点。
[解题指导]
[答案] 
角度 综合以下两个角度作答,史实准确。
(1)角度一:从藩镇对抗中央削弱唐朝中央集权(或激化社会矛盾)并最终导致唐朝灭亡及不对或少对中央财政上供削弱唐朝实力(或削弱唐军事、财政力量)等角度阐述藩镇削弱唐朝统治。
(2)角度二:从藩镇互相制衡削弱藩镇自身力量减缓中央政府危机和设置藩镇唐政府可分而治之延续统治及江南藩镇为中央提供财赋支持增强中央政府实力(或大多数藩镇服从中央)等角度论证藩镇存在延续唐朝统治
阐述 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材料互证阐释(说明)类非选择题解题策略
(1)此类试题的解答,紧扣设问,明确材料与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材料蕴含的关键信息。
(2)注意分清是运用哪则材料论证哪则材料的观点,明确需要论证的材料观点,然后迁移所学知识,综合运用分析、阐释、概括的方法进行论证或者阐释说明。(共82张PPT)
专题三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高度繁荣与面临的挑战——宋元至明清
第5讲 民族交融与封建国家的进一步
发展——辽宋夏金元
主题一
PART
01
第一部分
主题一 辽宋夏金元的制度变革与民族交融
政治 文明 与国 家治 理 1.政治制度
(1)北宋强化中央集权
①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中央派____担任地方长官,节度使逐渐变为虚衔;财政权收归中央;兵权收归中央,充实____;行政区划上形成________________三级制。
②分散机构权力:在中央,______专掌军政,____专掌财政,分割宰相权力,并增设________为副相;枢密院与“三衙”分权。在地方,设置包括______在内的平行的四个路级机构,州一级增设____
文官
禁军
路、州(府)、县
枢密院
三司
参知政事
转运司
通判
政治 文明 与国 家治 理 ③________,大力提倡文治。
④王安石变法:变法涉及农业、商业、军事、科举、教育等诸多领域,基本原则是加强国家对这些领域的管理和控制,达到了____的目的,增加了大笔收入,但强兵的效果并不明显,以失败告终。
⑤选官与管理:继承和完善______,科举制成为官员选拔的主要途径。
⑥监察制度:宋朝承唐制设______,地方划分路作为监察区;________。
(2)辽夏金:辽朝职官设置分为__________;西夏制度基本模仿北宋;金朝基本沿袭唐宋制度,同时保持“________”。
(3)元朝:______是最高行政机关;在地方实行______;行省之下,分设路、府、州、县;设______管理吐蕃地区,设澎湖巡检司经略____。
崇文抑武
富国
科举制
御史台
台谏合一
南、北面官
猛安谋克
中书省
行省制
宣政院
台湾
政治 文明 与国 家治 理 2.法律与教化
(1)法律:宋朝编纂《宋刑统》《天圣令》;元朝在司法实践中广泛援引唐律。
(2)教化:宋朝____深入族规、家训之中,儒学士人投身________。
3.民族关系
(1)两宋时期:少数民族政权大都吸收了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治理经验和文化。
(2)元朝:“行汉法”,又实行明显差别对待的“四等人制”,但不同民族交融加强(回回形成)。13世纪初到13世纪中期蒙古三次____引发民族迁徙,一些被征服地区的文化面貌有所改变。
理学
基层教化
西征
政治 文明 与国 家治 理 4.对外交往
(1)宋朝:恢复了唐朝海上“丝绸之路”,开辟了由明州到日本和朝鲜半岛的新航路。____成为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
(2)元朝:通往欧洲的海陆通道都很通畅。马可·波罗来华并著《马可·波罗行纪》。
5.社会治理
(1)户籍制度:宋朝户籍分主户与客户。元朝实行“________”,世代相袭。
(2)社会救济:宋朝以后,____________活动逐渐兴起,如范仲淹创设的____,影响深远
泉州
诸色户计
宗族内部救助
义田

考向一 宋代政治制度的变革与国家治理

角度1 知识与价值——宋代国家治理的影响
(2024·高考黑吉辽卷,T4)赦书是朝廷颁布赦令的文告。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因赦书由书吏抄录多有差错,致使地方州县“错认刑名,失行恩赏”,遂下诏“自今赦书,令刑部摹印颁行”。由此赦书“勒楷书写本”,经勘读后雕版“印造发递”。此举有助于(  )
A.扩大朝廷政令推行范围 B.提高国家行政管理能力
C.强化地方民众法律意识 D.完善朝廷文书传递体系
解析:据材料可知,由于之前书吏抄录赦书多有差错,地方执行出现问题,这种错误显然影响了国家行政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而摹印和雕版的方式能够确保政令的准确传达,从而提高国家行政管理的能力,故选B项。题干中未直接提到摹印和雕版是为了扩大朝廷政令的推行范围,排除A项;材料中并未提到此举是为了强化地方民众的法律意识,排除C项;单凭摹印和雕版这一措施并不能起到完善整个文书传递体系的作用,排除D项。

角度2 知识与能力——宋代国家治理的特征
(2024·高考广东卷,T4)宋代巨贾彭则爱好儒学,“为其子延请学师,不问其费”,曾捐书州学。州从事为之记,称其为“贩夫”。彭氏子孙皆耻之。知州认为,彭则所为是善事,遂删“贩夫”二字。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
A.士农工商界限被打破  
B.科举制度促进了社会公平
C.地方官学教育的普及
D.文治政策提升了士人地位
解析:据材料可知,宋代巨贾彭则好儒学,给州学捐书,知州为其记功,删除了令彭氏子孙羞耻的“贩夫”身份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宋代实行文治政策,重视士人,知州的举动体现了当时对儒学的推崇和对商人文化追求的认可,故选D项。材料未涉及士农工商界限被打破,排除A项;彭则的行为未涉及科举制度,无法体现科举制度的公平性,排除B项;题目中并未提到地方官学教育的普及,排除C项。

角度3 知识与能力——宋代监察制度变化的特点
(2023·高考湖南卷,T4)宋仁宗下诏废郭皇后。御史中丞孔道辅、谏官范仲淹等以“后无过不可废”,跪求奏对。仁宗遣宰相吕夷简告知他们皇后应废的理由。事后,孔道辅等遭贬黜,朝廷诏令御史、谏官不得“相率请对”。这反映了宋代(  )
A.皇帝家事不容外朝官员置疑
B.士大夫政治降低了皇帝权威
C.御史与谏官职能有混通趋势
D.宰相已沦为君主专制的工具
解析:御史与谏官就同一事件一起跪求奏对,说明二者行使的职能有混通趋势,C项正确。中国古代家国同构,皇帝家事也是国事,不能说皇帝家事不容外朝官员置疑,排除A项;材料中皇帝最终实现废后的想法,皇帝权威毋庸置疑,排除B项;宰相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作用,不能说宰相沦为君主专制的工具,排除D项。

角度4 知识与能力——宋代社会基层治理制度
(2023·高考广东卷,T5)王夫之在《宋论》中评论历史上某一基层制度时,认为聚乡村之民成兵达不到御敌的目的,贼寇一旦来袭,乡民便携家散去,“非什保之所能制”。这一基层制度是(  )
A.邻保制度      B.保甲制度
C.十家牌法 D.里甲制度
解析:据材料“《宋论》”“聚乡村之民成兵”“非什保之所能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王安石变法时期实行保甲制度,B项正确。邻保制度是唐朝的基层制度,排除A项;十家牌法是明朝的基层制度,排除C项;里甲制度是清朝的基层制度,排除D项。
1.宋代政治制度变革与治国理念变化的特点
(1)中央体制:宋代逐渐形成中书门下与枢密院分掌文武的二府体制,皇权不断加强。
(2)地方制度:宋代设知州、通判,相互监督,“强干弱枝”,加强了中央集权,但也导致了地方无权、行政效率低下的局面。
(3)文官政治:宋太祖开始推行崇文抑武的政策,形成以科举出身的士大夫为主体的文官政府。
(4)完善科举制度:宋代科举制的发展,削弱了门阀世族政治势力,拓宽了布衣入仕的途径,宋代社会门第观念淡化,社会阶层流动加强。
2.宋代文官政治的形成原因及评价
(1)原因
①在经济上,土地私有制迅速发展,租佃契约关系日益普遍,社会流动性空前加强。
②吸取前代武人拥兵自重而皇权式微的教训,确定了以文治国的方针。
③科举制度较大发展,削弱门第血统在选官中的地位,增加寒门士人入仕机会。
④宋代教育前所未有的发展,官学、私学的数量和规模都超过了前代,这既提高了社会整体文化水平,也为文官政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2)评价
①积极性:宋代文官制度使传统的贵族政治、武人政治从此基本上退出了历史舞台;使皇帝权力收纵自如,无尾大不掉之虞;使书院兴起,学者辈出,经学、史学、文学、科学技术等都较为发达。
②局限性:政出多门,效率低下;冗费增多,财政拮据;容易形成党争;头重尾轻,地方凋敝。
考向二 辽夏金元政权统治与民族交融

角度1 知识与素养——辽政权都城布局与治理的特点
(2022·高考天津卷,T4)辽都上京城由北部的皇城和南部的汉城组成,皇城是契丹皇帝和贵族理政、生活之地,皇城内除宫城外还有官署、孔庙和佛寺;汉城为汉人、商人、使节等居住之所。这样的都城布局体现了(  )
A.因俗而治的统治思想 B.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
C.儒家文化的全面影响 D.称霸中原的强盛国力

解析:据题干内容可知,辽上京城布局的特点是北面的契丹皇城和南面的汉城界线分明,融合了契丹政治传统以及孔庙、佛寺等极具当时汉人特色的政治文化元素,体现了辽代“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的因俗而治的统治思想,故选A项。辽代都城布局不仅仅是体现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B项说法不全面,排除;“儒家文化的全面影响”表述过于夸大,排除C项;材料没有反映辽国称霸中原的强盛国力,排除D项。

角度2 知识与能力——少数民族政权金的统治特点
(2022·高考辽宁卷,T4)金朝海陵王前期,宰执中女真宗室出身的大贵族占据重要地位,他们议国事、治国政。正隆元年(1156年),海陵王改革中央官制,宰执中没有宗室大贵族。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官僚体系完善
B.宗室素质下降
C.吏治腐败严重
D.君主专制加强
解析:据题干信息可知,海陵王前期大贵族在军国事务处理方面影响很大,而改革后的宰执中则没有宗室大贵族,从而减少了宗室大贵族对皇权的制约,通过对比可知君主专制加强,故选D项。宗室大贵族退出宰执,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官僚体系发展,但无法得出“完善”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宗室素质与吏治腐败等信息,排除B、C两项。

角度3 素养与能力——元朝国家治理的特点
(2024·高考广东卷,T5)《大元大一统志》是忽必烈下令修纂的全国地理志书,记载了疆域内路府州县古今建置沿革及山川、风俗、里至等内容。该志书修纂时,由各行省提供所辖郡邑的图志及各路府州县的沿革,并利用了西域地图,引进了阿拉伯地图制图法。这反映元朝(  )
A.建立了中原传统影响下的统治秩序
B.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得到了全面发展
C.地理志修纂体例发生了根本变化
D.正式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解析:据材料可知,《大元大一统志》的编修体现了元朝统一全国后,在继承中原传统的同时,也注重吸收西域地区和阿拉伯的文化、技术,建立了中原传统影响下的统治秩序,故选A项。材料体现了元朝在修纂地理志书时对边疆民族地区的重视,不能得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全面发展”的结论,排除B项;材料未提及地理志修纂体例的“根本变化”,排除C项;汉武帝时期通过尊崇儒术确立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排除D项。

角度4 知识与能力——元代民族交融的特点
(2023·高考福建卷,T4)下表为研究者整理的元代部分家庭组建的情况,这体现出元代(  )



A.不同民族的杂居  B.华夏文化的扩散
C.民族隔阂的消解 D.民族习俗的趋同
丈夫 妻子
蒙古人秃忽赤 汉人刘氏
汉人王庆端 蒙古人也速真氏
畏兀儿人廉希宪 女真人完颜氏
回回人哈只哈心 汉人荀氏
汉人傅昱 契丹人耶律氏
解析:据材料可知,当时部分家庭成员中,丈夫及其妻子分别来自不同的民族,这说明不同民族处于杂居状态,相互通婚,A项正确。
1.辽宋夏金元时期少数民族政权统治的特点
(1)少数民族政权的封建化:北方先后出现了辽、金、元等,西北出现了西夏,西南出现了大
理等,这些少数民族政权在宋元时期先后完成了封建化过程。
(2)民族特色的制度建设:少数民族政权一般都保留了符合本民族历史传统的政治制度,比如辽的南、北面官制度,金的猛安谋克制度等,这些制度丰富了古代中国政治治理的历史选择,体现了政治制度建设的多样性。
(3)边疆地区的进一步开发:边疆地区少数民族政权都促进了边疆的开发,边疆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中原地区渐趋接近,成为民族政权与两宋政权并立的经济基础,也为明清时期统一国家的建立打下了基础。
(4)统一的历史趋势:五代十国以来,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进一步发展,统一的趋势日渐明显,元朝的统一顺应了这一历史发展潮流。
2.认识辽宋夏金时期的民族关系
(1)特点及方式:宋朝在与少数民族的战争中处于劣势,在议和中以送“岁币”等方式寻求妥协,两宋都被少数民族政权灭亡。民族交融和各民族的友好交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2)原因:宋朝统治者采取“守内虚外”政策,造成求和派占优势,抵抗派受压制。
(3)影响:加强了汉族和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使中原先进文化和生产方式传入边疆地区,促进了边疆的发展,促进了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但宋朝的政策加重了财政负担,造成积贫积弱的局面。

演练1 知识拓展——宋朝政治制度与国家治理的特点
两宋时,中枢政治运作通常以君主朝堂听政形式进行。但南宋宁宗常不临朝,重用史弥远为宰相并长期兼任枢密长官,文书奏状多直达于史弥远,时人评价道“知有私室而不知有公朝”。由此可以推知,宋宁宗时期(  )
A.变革制度有效抑制武将势力
B.权相专横改变政务处理机制
C.君主权力受到冲击渐趋弱化
D.权力集中有效提高行政效率
解析:据题干可知,相比于两宋时“中枢政治运作通常以君主朝堂听政形式进行”,宋宁宗“常不临朝”,权力集中于宰相史弥远,故选B项。题干涉及君相关系,而非抑制武将势力,排除A项;宋朝君主权力进一步强化,而非弱化,排除C项;“有效提高行政效率”与“时人评价道‘知有私室而不知有公朝’”明显相悖,排除D项。
演练2 知识拓展——宋代社会治理的特点
宋代除设立居养院等机构外,还有为资助贫穷人家生儿育女而设立的举子仓、举子田、慈幼庄,为平民提供低价药品而设立的和剂局、惠民局,为收治患病囚犯而设立的病囚院,等等。这些机构的设置旨在(  )
A.践行儒家仁政理念
B.维护封建纲常礼教
C.完善社会救济制度
D.转变政府主要职能

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宋代专门设立了许多关注弱势群体的专门机构用于社会优抚,体现了儒家的民本思想,也是对儒家仁政理念的实践,故选A项。纲常礼教指封建时期的三纲五常和束缚人们思想行动的礼节和道德,材料所述举措与维护封建纲常礼教无关,排除B项;完善社会救济制度并非其目的,排除C项;注重社会优抚只是统治者维系统治的手段和方式,并未改变政府职能,排除D项。
演练3 学术研究——金的政治制度及影响
据统计,金代六部尚书共227人,女真族97人、汉族108人、契丹族13人、渤海族9人。据此可知,金代政权(  )
A.中央始终为三省六部制 B.北方汉族占据主导地位
C.促进了北方民族的交融 D.实现了各民族一律平等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除了女真族人之外,汉族、契丹族、渤海族人也可以在金朝担任尚书职务,说明金朝的政权一定程度上向其他民族开放,有利于各民族的交融,故选C项。

演练4 历史概念——元朝驿站制度
(2024·广东二模)忽必烈继位后,在北方创建驿站,灭亡南宋以后,在江南也普遍设立驿站。全国总计设立驿站一千五百余处,以大都为中心遍及四方边地,负责提供来往官员、使臣的饮食,也便利了文书的传递。据此可知,元初驿站制度(  )
A.开创了沟通南北的交通网络
B.推动了长途贸易的发展
C.提升了政府行政治理的效能
D.加快了国家统一的步伐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元朝构建了一个以大都为中心通向全国乃至境外的驿路交通网,其职能主要是为公差人员和往来使者提供交通和生活服务,运输官府物资等,这对巩固政权、维护中央集权统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有助于提升政府行政治理的效能,C项正确。元初驿站制度并不是沟通南北交通网络的开始,排除A项;驿站制度并不是为长途贸易服务的,排除B项;“灭亡南宋以后,在江南也普遍设立驿站”说明此时国家已经实现统一,排除D项。
主题二
PART
02
第二部分
主题二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繁荣与文化发展
经济 与社 会生 活 1.农业
(1)耕种制度:____地区出现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的稻麦复种制。
(2)经济结构:出现固定种植某种经济作物的农户。
(3)作物种植:____种植在元朝得到大力推广。
(4)边疆发展:边疆地区获得进一步开发。
江南
棉花
经济 与社 会生 活 2.手工业:宋朝制瓷业发展,出现五大名窑;元朝出现新型彩绘瓷器青花瓷和釉里红;织锦吸收了花鸟画的写实风格。元朝______改进了棉纺织技术;矿冶业发展,北宋普遍使用__作燃料。印刷业推动了文化的普及,带动了造纸业的发展。
3.商业、信贷、契约
(1)宋朝基层市场、官方________和民间贸易发展
(2)北宋出现纸币——____,元朝将纸币作为单一流通货币发行。唐宋以后,契约的应用更加广泛。
(3)________成为宋元国库的重要财源;主要外贸港口有广州、泉州、明州等。
(4)集镇:两宋时期,集镇发展起来。元朝运河沿岸兴起很多工商业集镇。
黄道婆

榷场贸易
交子
外贸税收
经济 与社 会生 活 4.城市:北宋东京、南宋临安、元代杭州、元大都等城市发展兴盛。从隋唐到两宋,城市坊市分区制度逐步瓦解,商业进一步繁荣。
5.经济重心南移:经济重心南移是宋元时期的突出现象。
6.交通:元朝在全国遍设____,构成了以大都为中心的交通网;元朝的京杭大运河长度为世界之最;元朝还创造性地开辟了长途海运航线;宋元时期,磁罗盘、实用航海图和天文定位技术广泛应用
驿站
经济 与社 会生 活 7.社会的变化:门第观念淡化、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国家对社会控制相对松弛等。
8.赋税徭役
(1)宋朝:征收两税和附加税、代役金,派发徭役。王安石推行______。
(2)元朝:基本上沿袭唐朝的租庸调与两税法,分别在北方征丁税、地税,在南方征夏税、秋粮。在税粮外又有“科差”,按户之上下征收丝和银两
募役法
文化 传承 与交 流 1.思想
(1)程朱理学
①代表人物:程颢、程颐、朱熹。
②主张:“理”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根本原则,也称“天理”,强调“______________”,提倡“格物致知”。
③影响:从南宋后期起,程朱理学受到官方尊崇,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丰富了中华文化的理论思维,但也严重束缚了人们的精神世界。
(2)心学:主张“心即理也”,求理方法是“______”。
存天理,灭人欲
致良知
文化 传承 与交 流 2.文学艺术
(1)宋词:两宋城市生活丰富多彩促进宋词的繁荣。以豪放派的苏轼、辛弃疾和婉约派的柳永、李清照的词作成就最为突出。
(2)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______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的成熟。
(3)话本:早期的白话小说。宋元时期,城市中说书演出非常盛行。
(4)书法:名家辈出,更加追求个性。
(5)绘画:以______最为突出,注重意境和笔墨情趣。花鸟画、人物画水平也很高。
元杂剧
山水画
文化 传承 与交 流 3.科技
(1)宋朝:北宋____发明了活字印刷术;火药大量制造并用于军事;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沈括的《________》记载和总结了当时的许多科技成果;北宋出现针灸铜人的医学教学模型。
(2)元朝:郭守敬编订《______》;王祯编撰《____》。
4.少数民族文字:辽、夏、金和蒙古各政权都创造了本民族文字。
5.教育:宋代,书院产生和发展
毕昇
梦溪笔谈
授时历
农书
考向一 宋元时期的经济与社会生活

角度1 知识与能力——宋代经济发展的特点
(2023·高考湖北卷,T4)宋代依据有无田产,将全国户口分为主户和客户。下表是北宋宝元元年(1038)和元丰元年(1078)三路主户、客户的统计数据,表中客户比率变化反映(  )
年份 荆湖南路 荆湖北路 江南东路 主户 客户 客户比率 主户 客户 客户比率 主户 客户 客户比率
宝元元年 456 431 354 626 0.437 350 593 238 709 0.405 902 261 171 499 0.160
元丰元年 475 677 395 537 0.454 280 000 377 533 0.574 926 225 201 086 0.178
A.土地兼并程度加深 B.地域经济差别扩大
C.商品经济发展加快 D.贫富差距逐渐缩小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户籍分主户与客户。主户指拥有土地、缴纳赋税的税户,客户指没有土地的佃户。从宋仁宗宝元元年到宋神宗元丰元年,三路客户人数大幅增加,客户比例不断提高,其原因是宋朝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使北宋中后期土地兼并较为严重,大量农民失去了土地,故选A项。

角度2 知识与价值——金宋茶叶贸易反映的特点
(2023·高考辽宁卷,T4)绍兴和议之后,金人所需茶叶“自宋人岁供之外,皆贸易于宋界之榷场”。1198年,金朝认为向南宋购茶“费国用而资敌”,次年在今山东、河南等地设坊制茶。然其茶叶价高味差,售卖不畅,遂“罢造茶之坊”,继续向南宋购茶。这表明(  )
A.金朝辖境内不适宜茶树的种植
B.金朝财政负担沉重
C.茶在金人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
D.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解析:材料反映了绍兴和议后,金朝从南宋购买茶叶,后认为“费国用而资敌”而转为自己制茶,但由于成本高、品质差,茶叶售卖不畅,于是继续从南宋购买茶叶,这说明茶在金人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C项正确。

角度3 知识与能力——宋代社会观念的影响
(2024·高考山东卷,T3)下图为《宋史·王猎传》中的相关记载。王猎的经历反映出宋代(  )


A.士人价值取向发生变化 B.传统观念制约阶层流动
C.商人政治地位得到提高 D.经济发展影响选官方式
王猎,字得之,长垣人。累应进士不第,乃治生积钱,既而叹曰:“此败吾志也。”悉以班(分发)诸亲族。庆历用兵,诏求遗逸,范仲淹荐之,得出身为永兴蓝田主薄(簿)。……
解析:据材料大意可知,王猎累应进士不第后选择成为商人(士人身份转变成商人身份),而后又感叹这会败其志;当庆历用兵时,在范仲淹的推荐下成为蓝田主簿(商人身份转变成士人身份)。王猎的经历说明士人即使从商,但传统的“贱商”观念仍深刻影响其内心,还是想要回归仕途,这说明传统的抑商观念制约社会阶层流动,故选B项。从王猎的经历可以看出,其入仕为官的价值取向并未发生变化,排除A项;王猎主动弃商出仕,表明商人的政治地位并没有提高,排除C项;宋代选官仍以科举制为主,王猎之所以被范仲淹推荐,是因为“庆历用兵,诏求遗逸”,排除D项。

角度4 知识与能力——元代对外贸易的影响
(2024·高考重庆卷,T5)1284年,元朝政府下令禁止权势之家进行海外贸易,犯者籍没一半家产,但这一禁令收效甚微。1293年不再禁止权势之家“人蕃为贾”,而是约束不法行为,“依着百姓每(们)的体例,与抽分者”。此后权势之家出海为贾现象增多,这反映出元朝(  )
A.征税加剧社会贫富分化
B.贵族势力扩张威胁专制皇权
C.法律调整缓和阶级矛盾
D.海外贸易繁荣推动政策变革
解析:材料讲述了元朝政府一开始禁止权势之家海外贸易,即使籍没一半家产都收效甚微,后来调整政策不再禁止权势之家“人蕃为贾”,只是约束不法行为,并依照百姓体例抽分,之后权势之家出海为贾现象增多,这反映出元朝海外贸易的繁荣促使政府政策变革,故选D项。
1.认识宋代经济发展的新现象
(1)经济重心南移: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2)商业:商品交换的媒介发生变化,出现交子;宋代商业活动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坊市的界限打破,出现夜市。
(3)海外贸易繁盛:海上丝绸之路范围更广,外贸税收成为主要收入。
(4)商人地位提高:宋代商人有了入仕资格。
(5)榷场贸易发达:榷场是宋代官办边境贸易场所,以通辽、夏、金的互市贸易,民族之间贸易加强。
(6)政策变化:中唐以来,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宋代实行“田制不立”和“不抑兼并”的政策。
2.两宋时期社会生活习俗和文化的新变化
(1)婚姻习俗:择偶标准不像以前看重门第,一是看重金榜题名,二是计较婚姻关系的物质财富。
(2)饮食文化:北宋时,都城汴京是南北饮食文化的交流中心。南宋时北人南迁,汴京的饮食业涌入杭州。宋代普遍喜欢饮酒、饮茶,城市中还有许多凉饮店,出售甘豆汤等饮料。
(3)服饰演进:宋代民间服饰相对宽松,实际生活中,民间服饰五彩斑斓,基本不受约束。
(4)文化信仰:中唐以前在以荆州为中心的两湖地区受崇拜的关羽,自宋元开始成为全民信仰。福建、浙江等东南沿海地区盛行妈祖信仰。
(5)等级制度:社会等级差别减小,社会阶层流动性增强,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提高。
(6)社会信用:唐代已出现“柜坊”“飞钱”等金融元素,宋代出现种类繁多的信用票据和信用货币。
(7)文化取向:文人雅趣到市井风情,贵族文化转向平民文化,进一步世俗化、大众化。

考向二 辽宋夏金元思想变化与文化繁荣

角度1 能力与素养——王安石思想的特点
(2024·高考重庆卷,T4)王安石认为,“天”是自然的、物质的,沿着自己的道路即“天道”运行和变化着,“可无作好,无作恶,无偏无党,无反无侧”。人也同样按照自己的道路即“人道”活动和发展着。这反映了王安石(  )
A.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B.传统的伦理观
C.朴素的唯物论思想 D.传统的天命观
解析:王安石认为“天”是自然的、物质的,天有“天道”,人有“人道”,都是沿着自己的道路运行变化,强调其客观性、物质性以及规律性,这反映了王安石朴素的唯物论思想,故选C项。辩证法思想强调事物的矛盾、变化和发展,而题干中主要强调的是“天”的自然物质性以及人和天各自按自己的道路运行,排除A项;材料并未涉及传统伦理观的相关内容,排除B项;传统天命观强调天的意志和主宰作用,而题干中王安石强调“天”是自然的、物质的,且按自己道路运行,并非传统天命观的体现,排除D项。

角度2 知识与能力——宋代思想领域的变化
(2022·高考广东卷,T4)魏晋以来佛教、道教广泛传播,宋人李觏认为原因在于“儒失其守,教化坠于地”;张载认为佛道追求的彼岸是虚幻的,与“吾儒”水火不容。由此可知,李觏、张载主张(  )
A.儒法并用以维护君权
B.立足考据以重建学风
C.复兴儒学以回应挑战
D.杂糅佛道以构建理学
解析:由材料中“儒失其守,教化坠于地”“与‘吾儒’水火不容”可得出李觏和张载对儒学的社会地位动摇、佛教和道教的盛行感到不满,他们站在维护儒学统治地位的立场上抨击佛教、道教,结合所学可知,宋儒通过改造儒学来达到重振儒学、回应佛道挑战的目的,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儒法并用”,排除A项;清代的学者主张立足考据以重建学风,排除B项;李觏和张载没有主张“杂糅佛道”,排除D项。

角度3 知识与能力——朱熹理学思想的本质特点
(2022·高考重庆卷,T5)朱熹说:“天下之物莫不有理,而其精蕴则已具于圣贤之书,故必由是以求之。”以下与这句话核心观点最接近的是(  )
A.“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B.“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
C.“如麻麦稻粱,甚时种,甚时收;地之肥,地之硗,厚薄不同,此宜植某物,亦皆有理。”
D.“且如今为此学而不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世故,乃兀然存心于一草木、一器用之间,此是何学问?”
解析:据题干信息可知,朱熹认为宇宙万物都有“理”,而理的“精蕴则已具于圣贤之书”,必须“求理”,朱熹所主张的“理”是指儒家的伦理道德。朱熹认为探究学问,不是“存心于一草木、一器用之间”,而是“明人伦、讲圣言、通世故”,探究学问是为了传承儒家的伦理道德,故选D项。

角度4 素养与能力——宋元时期文化发展的特点
(2022·高考湖南卷,T4)南宋画家李唐感叹:“云里烟村雨里滩,看之容易作之难。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胭脂画牡丹。”这反映当时(  )
A.艺术水准下降 B.绘画题材集中
C.画家地位不高 D.世俗文化兴盛
解析:本诗的意思是:云烟袅绕的村庄和雨水滂沱的河滩,山村时隐时现,滩水湍急,欣赏着画中美景很容易,谁知道画好它有多么艰难。早知道时人看不上这样的美景,就应该多买胭脂来画艳丽的牡丹。作者借题发挥,用以抒发个人的感慨和不平。它的弦外之音,耐人寻味。所以A项“当时艺术水准下降”显然不符合题意,排除;诗中既描述了山水画也提到花鸟画,B项“绘画题材集中”显然也不合题意,排除;诗人自嘲画山水不如画牡丹,反映不出当时画家地位不高,故排除C项;画家李唐生活在南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南宋商品经济的发展,世俗文化兴盛,画家感叹寄情山水的山水画不如浓色重彩的牡丹受时人欢迎,所以D项符合题意。
1.唐宋时期思想文化的变革
重建儒学 信仰体系 批判汉代儒学谶纬,回归先秦儒学,重建儒家思想体系
理学的哲 学化与 世俗化 理学受到了佛、道思想的深刻影响,是以儒家礼法、伦理思想为内核,吸纳佛、道思辨哲学理论及精神修养方法,而最终形成的思辨哲学形态,同时其又是有着极为现实的纲常伦理内容的思想体系
市井文化 的兴起 文化重心下移,由贵族文化向庶民文化(市民阶层)转变;文学上从雅到俗;书法上从碑书为主到帖书为主;绘画上从宗教政治题材到风俗画
科技发展 的高峰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的应用及火药配方的改进和完善,为推动世界历史的进程和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教育普及 科举制度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扩大了统治基础;书院盛行;教育普及,推动了科教事业的发展
2.宋元时期社会文化与社会政治、经济和科技之间的关联
政治 中央集权 的加强 理学兴起,并逐渐成为官方哲学,适应了中央集权政治发展的需要
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 宋朝知识分子地位较高,促进了宋朝文化的全面繁荣;元朝知识分子地位较低,促进了元曲的繁荣
国家的分 裂和统一 国家分裂,文学家多忧世之作,影响了两宋诗歌、词赋和绘画艺术的发展
经济 商品经济的发展 促进了市民阶层队伍的扩大,适应市民阶层文化生活需要的宋词、话本、风俗画、戏曲等得到发展
科技 印刷术的发展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推动了文化的普及和传播

演练1 学术研究——宋代经济发展的趋势
宋代法律明文规定,(租佃制下)佃农有权选择土地所有者签订租佃契约;签订租佃契约,必须遵循自愿原则;租佃契约履行完毕,是否续约,由契约双方当事人自主决定;地主对客户不得有任何限制,客户起移也无须地主出具凭由;佃户对租佃契约约定以外的其他义务有权拒绝。这反映了宋代(  )
A.人身依附关系宽松 B.政府实行“不抑兼并”政策
C.封建经济发展繁荣 D.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解析:题干材料说到宋代租佃制下,佃农和地主的利益得到法律保护。宋代租佃关系十分普遍,地主和佃农通过契约确定权利和义务,正是封建经济发展繁荣的产物,故选C项。从材料内容来看,A项有所体现,但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B项是租佃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不符合题意;D项说法错误,租佃关系不能等同于雇佣关系。

演练2 素养情境——辽宋夏金货币的使用
(2024·汕头模拟)下表为辽、西夏、金货币铸造与使用状况,这集中反映了辽、宋、西夏、金(  )
辽、西夏、金货币铸造与使用情况
项目 铸币情况 货币使用情况
辽 共铸造年号钱23种 不敷需求,“公私交易”皆使北宋铜钱
西夏 共铸造货币十多种 在西夏故地发现的十余处大型钱窖中,宋钱平均占 90%
金 所铸钱币“轻重如宋小平钱” 大榆堡乡金朝窖藏出土钱币24 911枚,金朝钱币仅187枚
A.民族交融方式的多样性 B.经济形态的同质性
C.“岁币”关系的紧密性 D.国家状态的统一性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辽、西夏、金的本国铸币无法满足自身的货币需求,多使用宋钱。从材料的考古发现中也可看出宋钱在辽、西夏、金等地区流通数量极大,这表明这些地区与宋政权经济联系密切,经济形态具有同质性,B项正确。材料主要反映了通过商业交流的方式进行民族交流,不能体现出民族交融方式的多样性,排除A项;辽、西夏、金大量使用宋的货币与“岁币”关系的紧密性无关,而是经济发展的结果,排除C项;辽宋夏金时期,多民族政权并立,并未实现统一,排除D项。

演练3 知识拓展——宋代的文化特征
(2024·惠州一模)北宋时期,针对晚唐讲究雕章琢句的不良文风,一些士大夫提出“文以载道”。此后,宋代文章的议论成分增强,文章与政治教化的关系得到强化。这体现了当时(  )
A.儒学复兴的影响 B.社会矛盾的尖锐
C.崇文抑武的盛行 D.世俗文化的发展
解析:北宋时期随着儒学的复兴,理学逐渐形成。理学强调士人的社会责任感。所以宋代的文章中议论成分增强,摒弃晚唐时期雕章琢句的不良文风,正是儒学复兴的表现,A项正确。

演练4 知识拓展——宋代科技的发展
史载,冯继升因进献火箭法而被赐衣物、束帛;唐福因进献火器、项绾因进献海战船式,而被各赐缗钱;石归宋献弩箭而增月俸;高宣制造八车船而受赞扬;高超和王亨因用新法防洪治洪有功而受到赏赐;僧怀丙打捞铁牛成功,赐予紫衣;等等。由此可知,宋朝(  )
A.科技发展深受理学的影响 B.重视选拔科技型人才
C.政府鼓励科技发明与创新 D.实施重文轻武的国策
解析:据材料可知,宋朝对科技发明与创新者给予鼓励和奖赏,说明政府鼓励科技发明与创新,故选C项。
突破高考大题
PART
03
第三部分
观点论证类

观点论证类非选择题通常提供一段历史结论型或历史解释型材料,要求学生对材料中的历史观点加以判断、评析、评述、阐述、论述或论证等。设问方式主要有:一是设问直接提供观点,要求运用材料及所学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论证、评述、阐述、评析;二是将史学界对某一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的观点罗列出来,要求考生从中选择一种,选择认同的一种(或两种),运用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或者就材料中提供的观点,是赞同还是反对或另有观点,做出判断并加以论证;三是从材料中提炼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评论(评析、评述或论述、阐述、论证)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关于宋朝历史地位学术界有不同评价。第一种是“积贫积弱说”,如有学者主张宋朝是“对外之积弱不振”“宋室内部之积贫难疗”。第二种是“造极之世说”,如陈寅恪认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他认为宋朝是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登峰造极的时代。两说在学术界各有拥趸,不断发展。进入21世纪以后,“造极之世说”飞速崛起,大有取代“积贫积弱说”的趋势,许多学者均对宋代的历史地位给予很高的评价。近年来也有学者认为,“积贫积弱说”与“造极之世说”只是宋朝的正反两面,并无任何冲突。
——摘编自朱永清《“积贫积弱”抑或“造极之世”
——民国以降两宋评价的嬗变与纠结》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以上材料中选择你赞成的观点加以论证。
[解题指导]
第一步 选取观点 第二步 审读材料 第三步
结合所学,组织答案
“积贫积弱说” “对外之积弱不振” “宋室内部之积贫难疗” 宋代“三冗”加重了财政负担,形成积贫局面;严格控制军队,削弱军队战斗力,形成积弱局面;等等
“造极之世说”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政治、社会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发展
“积贫积弱说”与“造极之世说” 是宋朝的正反两面,并无任何冲突 结合所学知识综合表述两方面观点,全面、辩证认识
[答案] 示例一
赞成积贫积弱说:北宋初期加强中央集权,导致冗兵、冗官、冗费,加重了财政负担,形成积贫局面;推行重文轻武政策,同时加强对军队的控制,导致军队战斗力下降,在与辽、西夏和金的战争中败多胜少,形成积弱局面。
示例二
赞成造极之世说:宋代加强了中央集权,有效解决了地方割据问题,社会长期稳定。农业、手工业发展,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理学兴起将儒学推向新的高度;四大发明完成并产生世界影响。适应商品经济的市民文化兴起。
示例三
综合表述以上两方面观点,全面、辩证认识。
论证:略。
观点论证类非选择题解题策略
(1)观点明确。提炼观点不能含糊不清,要有一个明确的论证对象。
(2)多角度论证。遵循一定的逻辑顺序,体现出思维的过程。
①可以按先对内后对外、先主要后次要、先材料后教材等顺序进行论证。
②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不同层次进行论证。
③可以从事物本身的背景、内容、过程、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证。
(3)史论结合,语言精练。表述应最大限度地体现历史学科的特点,即体现历史性,不管论据还是观点都应与历史有关,都应有具体的事件、人物或历史现象,抛开材料与具体知识,乱发挥是不可取的。语言表述通顺,抓住关键,高度概括,层次分明并与主题一致。(共74张PPT)
第2讲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与巩固——秦汉
主题一
PART
01
第一部分
主题一 秦汉政治制度与国家治理
政治 文明 与国 家治 理 1.中央集权制度
(1)中央机构
①秦朝:实现大一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建立了以公卿为首的官僚机构。
②汉朝:设立直接为皇帝所掌控的____,加强皇权,削弱相权;东汉光武中兴,刘秀将______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严控外戚干政,裁减官吏。
中朝
尚书台
政治文明 与国家治理 (2)地方行政
①秦朝:推行______二级制,郡县主要官吏都由中央直接任命,促使贵族政治转向官僚政治。建立了以邮传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以保障皇帝和中央的政令能传送到全国各地。
②汉朝:汉初实行__________,汉武帝颁行“推恩令”、设置____,东汉晚期形成州、郡、县三级制
郡、县
郡国并行制
刺史
政治 文明 与国 家治 理 2.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1)重法吏、察举制,是秦汉官员选拔的主要制度和用人特点。
(2)秦汉官员的考核办法主要是上计制。
(3)以________为首的中央监察体系加强了对官员的管理。汉武帝设置刺史,监察地方官员。
3.法律与教化
(1)秦朝:________,推动了律的编纂。
(2)汉朝:沿袭秦律,制成《九章律》。
(3)秦汉朝廷发布法律文告,称“令”。
御史大夫
崇尚法治
政治 文明 与国 家治 理 4.民族关系与边疆治理及对外交往
(1)秦朝:秦朝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的开始。北逐匈奴,修筑长城;南抚夷、越,开____,设三郡;并设典客、典属国等官职管理民族事务,巩固了多民族封建政权。
(2)汉朝: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在中央设大鸿胪,地方设河西四郡、________、乌桓校尉等机构。在边疆推行________,加强了与周边民族的交流交融。
(3)对外关系:汉代“________”大大促进了西域与中原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打通了____两个通道。
灵渠
西域都护
屯戍政策
丝绸之路
陆海
政治 文明 与国 家治 理 5.户籍制度与基层治理
(1)户籍制度:秦朝实行分类登记、汉朝实行“________”,以便征发赋役。
(2)基层治理:秦汉时期,县下设乡和里。乡、里之外有亭,设亭长。秦汉时期实行________,互相监督。
编户齐民
什伍组织
政治 文明 与国 家治 理 6.秦汉兴衰
(1)秦朝暴政:秦始皇征发繁重;刑法严苛;焚书坑儒。秦二世推行严刑峻法,暴政导致秦灭亡。
(2)西汉:汉初出现“________”,汉武帝时强盛。西汉后期,政治黑暗,土地兼并严重,社会动荡不安,外戚王莽篡汉,导致西汉灭亡。
(3)东汉:东汉初期出现“光武中兴”。东汉后期,__________________,党锢之祸,政治黑暗;豪强地主势力发展;黄巾起义后,军阀割据局面出现
文景之治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考向一 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及巩固

角度1 知识与素养——影响史学家对项羽认识差异的因素
(2023·高考湖北卷,T2)司马迁认为,在推翻秦王朝过程中,项羽是天下诸侯的盟主,“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故而在《史记》中将项羽列入本纪。唐代史家刘知几则指出:“霸王者,即当时诸侯。诸侯而称本纪,求名责实,再三乖谬。”两者认识不同的根源在于(  )
A.史书编纂体例的选择  B.正统观念的左右
C.历史叙述原则的取向 D.情感倾向的影响
解析:根据材料分析可知,刘知几认为只有天子才能立本纪,项羽身为诸侯,无设为本纪之理。司马迁设置本纪着眼于将之作为一个历史时期史事之总纲领,被列入本纪之人能起到支配历史大局的作用,故两者认识不同的根源在于历史叙述原则的取向,C项正确。

角度2 能力与素养——秦朝政治统治的影响
(2024·高考湖南卷,T2)据史料记载,秦人“畏有司而顺”,楚人“好游侠”“易发怒”。秦末,六国旧地都出现了反秦斗争,其中楚地声势最大,反应最为激烈。这可用于(  )
A.证实秦对楚地的统治最为严苛
B.说明秦楚之间文化冲突无法弥合
C.证明秦朝的制度不适用于楚地
D.解释汉初推行郡国并行制的原因
解析:据材料及所学可知,秦人和楚人由于各自的历史文化背景不同,造就了不同的性格,面对秦朝的统治,做出了不同的反应。楚人“好游侠”“易发怒”,面对秦朝的苛政,反抗最激烈。因此,汉初统治者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采取了郡国并行制,郡国并行制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地方的权力,特别是对于那些文化传统深厚、地方特色鲜明的地区,能够更好地安抚民心,稳定统治,故选D项。秦朝的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没有专门针对楚地采用严苛的统治,排除A项;历史发展证明秦楚之间的文化冲突是可以弥合的,排除B项;材料中不仅楚地有反秦斗争,六国旧地都出现了反秦斗争,且秦朝的制度包含多方面,后来的汉朝继承了大部分的秦朝制度,排除C项。

角度3 素养与能力——西汉初期国家治理的特点及影响
(2023·高考广东卷,T2)汉初儒家代表人物陆贾的《新语》云:“昔舜治天下也,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寂若无治国之意,漠若无忧天下之心,然而天下大治……故无为者乃有为也。”陆贾的上述思想(  )
A.适应了休养生息的政治需要
B.契合了德法并用的治国理念
C.为尊崇儒术提供依据
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解析:据本题材料“漠若无忧天下之心,然而天下大治……故无为者乃有为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西汉初年经济萧条,国家贫穷,统治者吸取了秦因暴政而亡的教训,尊奉黄老无为思想,采取“与民休息”政策,材料中陆贾无为胜有为的思想适应了休养生息的政治需要,A项正确。

角度4 知识与能力——汉代中央集权措施的影响
(2022·高考广东卷,T2)“奉朝请”是两汉朝廷给予退休大臣和列侯、宗室、外戚的特殊待遇,被授予者特许参加朝会,地位也随之提高。东汉中叶以后,王、侯多不就国,而是以“奉朝请”的名义留驻京师,封国大权操于国相,这客观上(  )
A.有助于遏制地方豪强势力的扩张
B.埋下了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的隐患
C.为外戚干政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D.有利于朝廷对封国的直接控制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东汉中叶以后,王、侯多不就国,封国的实际控制权到了中央派驻的国相的手中,这客观上有利于朝廷对封国的直接控制,D项正确。遏制地方豪强势力扩张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A项;国相是由中央派驻的,刚开始是作为朝廷的监督人员,东汉中叶以后开始郡守化,相当于“郡县长官”,排除B项;此现象与外戚干政无关,排除C项。
1.周秦之际政治文明的转型
(1)个人权力由分散到集中:由商周时期天子权力的尚未高度集中到秦朝专制独裁的皇帝制度。
(2)地方权力由独立到集权:由独立性较强的分封诸侯国到集权于中央的郡县。
(3)政治制度由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由商周时期的世袭贵族到秦朝皇帝任命官员,从而形成官僚政治。
(4)权力执掌由贵族到官僚:国家权力由商周时期的世袭贵族把持到秦朝由皇帝任命的职业官僚掌握。
2.东汉后期威胁国家治理的主要因素
(1)匈奴威胁问题:东汉后期,国力衰败,匈奴又趁机发展起来,成为威胁东汉政权的外部力量。
(2)豪强地主崛起:东汉依靠豪强地主建立,东汉建国后,豪强势力进一步膨胀,把持中央或地方政权,逐渐演变为地方割据势力,对东汉王朝构成巨大威胁。
(3)外戚宦官交替专权:东汉后期,由于皇帝年幼,朝廷上出现外戚、宦官、士大夫等多支政治力量相互角逐的局面,错综复杂的激烈争斗致使中央政府更加衰微混乱,政治更趋腐朽黑暗。
(4)土地兼并严重:东汉土地兼并严重,大量农民失去土地,或依附于豪强地主,或成为流民,阶级矛盾尖锐,这是造成张角黄巾军起义的最主要原因。
考向二 秦汉时期的选官制度与国家治理

角度1 能力与素养——秦朝国家治理的特点
(2024·高考湖北卷,T2)《岳麓书院藏秦简》记载:“丞相其以制明告郡县……毋令吏以苛徭夺黔首春夏时。令皆明焉,以为恒。不从令者,赀(处罚)丞、令、令史、尉、尉史、士吏、发弩各二甲(甲胄)。”这表明秦朝
(  )
A.相权挑战皇权  B.延续秦国耕战国策
C.统治残暴严苛 D.崇尚儒家民本思想

解析:材料描述的是秦朝时期丞相发布的一项命令,即禁止地方官吏在春夏农忙时节以繁重的徭役剥夺百姓的农时,并对不遵守这一命令的官吏进行处罚。秦国耕战国策主要指的是鼓励农业生产和军事扩张,材料中记载主要关注的是减轻百姓徭役负担,保障农业生产,体现了对秦国耕战国策的延续,故选B项。材料只是表述丞相对地方官员的严格规定,未涉及挑战皇权,排除A项;丞相要求地方官吏不能实行严苛的徭役耽误老百姓生产时间,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仁政色彩,排除C项;秦朝以法家思想为主流思想,排除D项。

角度2 知识与能力——秦简律令与秦朝国家治理的特点
(2024·高考甘肃卷,T2)秦政权制定多种律令来保障文书的制作、传递与保存,其中文书制作的格式和规范称为“式”。例如,里耶秦简中的行政文书,就严格遵循了“式”的要求。“式”的推行说明秦代(  )
A.统一了文字度量衡  B.依靠严刑峻法统治
C.文书行政的标准化 D.地方治理日趋完善
解析:秦代“式”的推行,即对文书制作格式和规范的统一,旨在确保行政文书的标准化与高效传递,故选C项。

角度3 知识与能力——汉代官员选拔与管理的特点
(2022·高考江苏卷,T2)汉初,朝廷让功臣和他们的子弟们占据要津,但具体政务依然委之文吏,把“能书会计”和“颇知律令”规定为文吏的基本技能。由此可知,汉初(  )
A.选官重视品德才能
B.将儒学作为主导思想
C.注重任用专业吏员
D.皇权与士族相互依赖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政府的具体政务主要由掌握一定专业技能的文吏处理,故选C项。材料中的“能书会计”和“颇知律令”等技能与品德、儒学无关,排除A、B两项;功臣虽然掌握重要部门权力,但部门政务处理仍由专业文吏处理,士族作为特权地主阶层在汉初尚未完全形成,排除D项。

角度4 素养与能力——汉代治国理念的特点
(2022·高考辽宁卷,T2)《史记》《汉书》《后汉书》等文献中常见有“四海之内”“六合同风”“九州共贯”“方内安宁”“日月所照”等类似表述。这反映了汉代(  )
A.边疆治理趋于完善
B.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
C.“大一统”的政治理念
D.“华夷之辨”的思想意识
解析:题干材料中的“四海”“六合”“九州”“方内”等信息明显具有天下归一的理念,迁移汉代大一统盛世局面的形成可知,这类文献中的类似表述,体现了“大一统”的政治理念,故选C项。边疆治理和地方行政制度对大一统局面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二者都只是达成大一统目标的手段,且汉代边疆治理并未趋于完善,排除A、B两项;“华夷之辨”材料未体现,排除D项。
汉代政治发展与国家治理的特色
(1)统治集团更新
①“布衣将相之局”形成。刘邦及其开国功臣大多出身低微,在汉初形成了“布衣将相之局”,世袭贵族主宰政治的时代基本结束,标志着春秋以来统治集团的更新大体完成。
②士人政府出现。汉武帝时代,察举制度和旨在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学制度(中央太学和地方郡国学),使“士人政府”的新局面最终形成。
(2)世家大族崛起。察举制实行,选官标准逐步从品德才能变为门第族望,大族大姓左右社会舆论,操纵选官,增强了世家大族的力量,通经入仕,形成了一些累世公卿的家族。
(3)儒士受到重用:汉初,重视“黄老之学”,但是并不排斥儒学。汉武帝“尊崇儒术”后,儒士受到了重用,几乎垄断了汉代官僚体系。
(4)外戚干政。这是汉代政治的一个重要特征。汉代对外戚的重用,以及皇帝年幼时即位,导致汉代外戚干政现象。

演练1 知识拓展——秦朝建立的过程
(2024·韶关二模)秦惠文王后元九年(公元前316年),秦并蜀,秦在蜀推行郡、侯并行制,既保留了蜀守一职,又将蜀侯通国封于蜀。这一做法(  )
A.降低了蜀人反抗情绪 B.使秦国完全控制蜀地
C.尊重了蜀人文化信仰 D.加速了统一六国进程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为降低蜀人对秦的反抗情绪,秦对蜀采取了怀柔手段,“郡、侯并行制”实施后,秦与蜀人矛盾有所缓和,稳固了秦对蜀的统治,A项正确。
演练2 历史概念——“簿”书
(2024·江门一模)据秦简记载,秦代君主下“制书”或臣下“受制”问询、议论,都要制作“簿”书,写明制书“初到初受”的部门以及“上”的年月日、官府“别留”的天数、“传留”情况,并与回复的“对”一起呈上。据此可知,秦代(  )
A.户籍管理十分严格 B.官僚体系效率低下
C.基层治理流于形式 D.行政运作趋于规范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秦朝皇帝下达诏令或者大臣问询、议论,都有严格的操作流程和规定,这体现了秦朝行政运作趋于规范,D项正确。

演练3 知识拓展——汉代的国家治理
西汉初年朝廷实行郡国并行制,在王朝的西半部设立郡县,由朝廷任命郡县长官,“奉汉法以治”;而在王朝的东半部分封诸侯王,允许各王国在一定程度上从俗而治。这些举措(  )
A.体现出汉承秦制的突出特征
B.说明治国理政注重因地制宜
C.推动了东部地区的快速发展
D.确立了依法治国的治理模式

解析:由材料可以得出,西汉定都长安后对王朝东西两部分采取了不同的统治策略,这种从俗而治的做法,说明治国理政注重因地制宜,故选B项。西汉在政治制度建设方面汉承秦制,但有所变革,排除A项;材料强调治国理政注重因地制宜,从中看不出东部地区的快速发展,排除C项;汉朝尚不可能实现依法治国,排除D项。
演练4 史学研究——汉代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汉代官吏升迁除逐级而进外,还存在不按秩等次第、大幅度越级而迁或打破任期限制、短期内晋升的“超迁”特殊形态。尹湾汉墓简牍等出土资料显示,超迁不限于京官或地方郡县长吏,还包括郡县低级属吏甚至更基层的胥吏。这体现出(  )
A.察举选官制度确立
B.爵位等级观念淡化
C.上计制度不断完善
D.政治环境相对开放

解析:从材料信息看,汉代官吏升迁打破层级,不拘泥逐级晋升和任期,重视人才,灵活用人,体现出政治环境相对开放,故选D项。察举制是官员选拔制度,材料主要讲官员升迁,排除A项;汉代由于郡国并行,封王、封侯成为仕途中人们追求的目标,爵等观念影响深远,排除B项;上计制是官员考核制度,是常规考核,影响的是官员的逐级晋升,而不是超常规的超迁,排除C项。
主题二
PART
02
第二部分
主题二 秦汉社会经济与文化传承
经济 与社 会生 活 1.秦朝
(1)经济与交通:统一车轨、货币和度量衡,修筑____、直道和五尺道等,构成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性道路网,开凿灵渠,促进了全国各地经贸往来。
(2)赋役制度:征收极重的人头税,有更卒、正卒和戍卒三种徭役。
驰道
经济 与社 会生 活 2.汉朝
(1)休养生息政策:西汉初期实行休养生息的统治政策,东汉光武帝采取一系列发展生产的措施,分别形成了“文景之治”和“光武中兴”的封建盛世。
(2)农业:铁犁牛耕普遍使用,精耕细作技术日益成熟;秦以后,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修建龙首渠、白渠等;东汉时期,形成庄园经济模式。
经济 与社 会生 活 (3)商贸:汉武帝实行________,改革币制,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丝绸之路”成为间接连接东西方两大文明中心的通道;涉及买卖、租佃等要订立____。
(4)赋役制度:主要有____、______和____,还征收财产税,保证了国家财政税收。
(5)中医药学成就:《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东汉的《__________》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东汉晚期,华佗创制“麻沸散”及健身方法“五禽戏”;张仲景提出辨证施治的原则,著成《__________》,奠定中医临床学基础
盐铁官营
契约
田赋
人头税
徭役
神农本草经
伤寒杂病论
文化 传承 与交 流 1.思想演变
(1)秦朝:统一文字,严禁私学,官府垄断教育;“焚书坑儒”,采取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措施,加强了思想控制。
(2)汉朝:汉武帝时________,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佛教传入,道教兴起
尊崇儒术
文化 传承 与交 流 2.科教文化
(1)文学:成就集中在汉赋、乐府诗和东汉民间流行的五言诗上。
(2)史学:西汉司马迁的《史记》首创纪传体通史体裁,是一部兼具史学和文学特色的不朽名著;东汉班固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3)科技:蔡伦改进造纸术、《________》《氾胜之书》等东方特色的实用性成就出现。
(4)教育:汉朝设立的太学是古代中国的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机构。自汉朝开始设立地方官学
九章算术

考向一 秦汉时期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

角度1 知识与素养——汉武帝经济措施的影响
(2022·高考天津卷,T2)汉武帝时期,“以均输调盐铁助赋”,国家财政收入增加;但武帝常年对外用兵,还前后巡游二十余次,仅一次巡“所过赏赐,用帛百余万匹,钱金以巨万计”。这一时期国家财政没有得到根本好转,主要是由于(  )
A.朝廷过度干预经济  B.国家经济资源枯竭
C.盐铁官营不合时宜 D.只重开源未能节流
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调整经济政策使国家财政收入增加,同时又常年对外用兵、多次巡游花费巨大,导致国家财政没有得到根本好转,故选D项。题干没有体现朝廷干预经济的程度,排除A项;汉武帝统治时期,西汉处于鼎盛时期,财政收入增加,经济资源没有枯竭,排除B项;盐铁官营增加了财政收入,符合时代需求,排除C项。

角度2 素养与能力——汉武帝经济措施的特点
(2022·高考湖南卷,T2)汉武帝南征北伐,东巡西幸,奢靡无度,致府库告竭,遂用聚敛之臣,“至于卖爵、更币、算车船、租六畜、告缗、均输、盐铁、榷酤,凡可以佐用者一孔不遗,独于田租不敢增益”。武帝此举
(  )
A.体现以农为本
B.服务于汉初战事
C.意在藏富于民
D.解决了财政危机
解析:根据“独于田租不敢增益”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代统治者视农业为国本,不敢增加田租是为了避免动摇国本,A项正确。汉武帝敛财不仅是为了战事,还有满足巡幸和奢侈挥霍的原因,排除B项;汉武帝推行各种政令,其本质的目的不是“藏富于民”,而是要充盈国库,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汉武帝的措施“解决了”财政危机,排除D项。
1.汉代发展经济、巩固统一的经济措施及影响
(1)休养生息:为了恢复发展社会经济,适当限制大地主兼并土地现象,为使重农政策落到实处,对于勤劳耕作的农民减免赋税,实行以农为先、与民休息的政策。促进了汉初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为国家“大一统”局面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
(2)货币政策:改革币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3)专卖制度:实行盐铁官营,由政府垄断盐、铁的生产和销售,有利于国家统一,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4)物价政策:推行均输平准,国家插手并经营商业贸易,增加收入,平抑物价,达到平稳物价、增加朝廷收入的双重效果。
(5)“重农抑商”政策:抑制工商业者,向他们征收财产税,阻碍了商业的繁荣,客观上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6)清查户口:清查全国垦田、户口数量;释放奴婢,推动了东汉初期“光武中兴”局面的出现。
2.汉代庄园经济的特征
(1)土地来源:汉代庄园主要是由商人、豪强地主、官僚等用威胁、欺骗、敲诈、买卖、强占等各种手段,兼并农民的土地,形成土地私有制的经济形式。
(2)经济形态:是典型的自给自足经济,庄园主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需要,布置庄园,使耕种与纺织等手工业结合,把庄园建成一个独立而封闭的世界。
(3)剥削方式:庄园除有一部分奴仆劳动外,大多由徒附、宾客、族人通过租佃的方式来耕作,他们一般向庄园主交纳实物地租。除实物地租外,他们也须无偿地为庄园主服一些劳役,如砍伐林木、看家护院、充当“部曲”等。

考向二 秦汉思想发展与文化交流

角度1 素养与能力——中华传统文化体现的思想特点
(2023·高考北京卷,T1)中国传统音乐以宫、商、角、徵、羽为五声音阶。《史记·乐书》记载:“闻宫音,使人温舒而广大;闻商音,使人方正而好义;闻角音,使人恻隐而爱人;闻徵音,使人乐善而好施;闻羽音,使人整齐而好礼。”这一表述体现了中华文化(  )
A.重视选贤任能     B.尊重个性自由
C.强调多元互鉴 D.注重仁义道德
解析:据题干材料中的温舒广大、方正好义、恻隐爱人、乐善好施、整齐好礼等信息可知,材料强调的是传统音乐五音对人品行修养方面的影响,故选D项。材料中未提及五音与人才选拔的关系,排除A项;题干五音的影响是针对人心性养成的,并非突出人的个性自由,排除B项;多元互鉴是指不同文化或文明形态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借鉴,材料只涉及中国传统音乐五音的功能,排除C项。

角度2 素养与能力——汉代区域文化交流的特征
(2022·高考重庆卷,T2)考古表明,战国至西汉初期,蜀地墓葬中蜀文化因素占主要地位,墓葬形式以船棺葬、狭长形土坑墓为主,随葬品也极具蜀地特征;至西汉中期,具有汉文化特色的长方形竖穴木椁墓成为主要墓葬形式,随葬品也有明显的关中特色。这反映出西汉中期(  )
A.蜀地墓葬出现平民化趋势
B.蜀文化逐渐融入汉文化中
C.蜀地经济实力与关中相当
D.蜀文化与关中文化交流有限
解析:据题干材料信息可知,战国至西汉初期,蜀地墓葬中“蜀文化”因素占主要地位,西汉中期,蜀地墓葬文化则具备了“汉文化”特色,这一变化表明蜀文化逐步融入汉文化中,故选B项。材料没有体现平民化,排除A项;关中位于今天的陕西一带,是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排除C项;墓葬文化从侧面反映了蜀文化逐步融入汉文化中,说明两者的交流是频繁的,排除D项。
1.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深远影响
(1)对汉代政治: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局面,削弱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稳定封建统治秩序。
(2)对民族精神:思想统一于儒学,儒学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这种民族精神是维护统一、阻止分裂的强大思想武器。
(3)对学术文化:一方面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对学术、思想的发展有钳制作用;另一方面,尊儒又提倡了文化教育,提高了知识分子在社会上的地位和作用。
(4)对主流思想: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2.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价值
古代丝绸之路跨越了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中华文明的发祥地,跨越了不同国度和肤色人民的聚居地,成为人类历史上文明交流、互鉴、共存的典范,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1)古代丝绸之路开创性地打通了东西方大通道,首次构建起世界交通线路大网络。
(2)古代丝绸之路极大地促进了商品大流通,率先实现了东西方商贸互通、经济往来和文化交流。
(3)古代丝绸之路推动了科学技术的交互传播,广泛而又深刻地推动了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生产进步乃至社会变革。
(4)古代丝绸之路助推了多样性文化交流,是东西方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文明相互浸染、相互包容的重要纽带。

演练1 知识拓展——秦朝的社会经济
公元前216年,秦始皇下令“使黔首自实田”,即令地主和有田农民呈报所有土地实际数额,并按规定缴纳赋税,其土地所有权就得到政府承认和保护。其土地载入户籍,户籍中有年纪、土地等内容。以上措施(  )
A.推动了土地国有制度的发展
B.使得国家征收赋税有了依据
C.弱化国家对人民的有效统治
D.解决了地主兼并土地的问题
解析:秦始皇的措施使政府掌握了国家土地的实际数额,这就为征收赋税提供了依据,故选B项。秦代实行的是土地私有制,排除A项;秦始皇的措施有利于强化国家对人民的控制,排除C项;土地私有制下,土地兼并问题并不能解决,排除D项。

演练2 历史概念——汉代庄园经济
(2024·广州二模)考古工作者在湖北当阳县(今当阳市)发掘了两座东汉画像石墓。随葬品中有大量的铜钱,有成组的用陶烧制的建筑模型、农夫俑、武士俑、灶、井、兽、狗、鸡、鸭等,还出土了与武士形象相同的执耜农夫俑。这反映了当时(  )
A.耕作技术的进步 B.贫富分化的加剧
C.庄园经济的发展 D.基层治理的加强
解析:根据材料“随葬品中有大量的铜钱,有成组的用陶烧制的建筑模型、农夫俑、武士俑、灶、井、兽、狗、鸡、鸭等,还出土了与武士形象相同的执耜农夫俑”及所学可知,材料反映了庄园经济的发展。东汉时期的庄园经济内部自给自足,经营各种经济事业,设有私人武装,符合题意,C项正确。

演练3 知识拓展——汉代的思想发展
“五德终始说”是邹衍解释历史变迁、王朝更迭的依据,在秦和汉初并未为朝廷所采用。汉武帝接受儒生的建议承认秦为水德,并主张汉朝改从土德,“以正月为岁首、色尚黄”。这一转变(  )
A.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B.客观解释了王朝更迭原因
C.旨在构建新的思想学说
D.有助于维护政权的合法性
解析:据材料“汉武帝接受儒生的建议承认秦为水德,并主张汉朝改从土德”“以正月为岁首、色尚黄”和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用“五德终始说”解释汉朝取代秦朝的合理性,颁行新历法,使国家的政治生活与人民生产生活协调统一,有助于维护政权的合法性,故选D项。

演练4 知识拓展——《汉书》的特点
(2024·广东预测模拟)班固的《汉书》在《史记》“八书”的基础上扩展,形成“十志”,其中《地理志》是我国第一部以疆域政区为主体的地理著作,《艺文志》是一部有极高学术价值的初具规模的史志目录。据此可知,《汉书》(  )
A.改变了史学关注重点 B.扩大了史学研究范围
C.推动了汉代文艺发展 D.沿袭了传统史书体例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汉书》在《史记》“八书”的基础上扩展,形成“十志”,这等于《汉书》开辟了新的领域,扩大了史学研究范围,B项正确。
突破高考大题
PART
03
第三部分
史料研究(价值)类

史料研究(价值)类非选择题一般设问角度有“说明材料对研究××的史料价值”“如何认识××史料的价值”“从××史料确证历史事实,并说明理由”“进一步论证历史事实,还可以收集哪些史料”等,或者从史料分类、史料价值、两则或多则史料间的联系、影响、史料运用的因素等角度设问,考查史学研究方法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公元前2世纪里19个侯国的人口增长表(部分)
侯 国 所在 郡国 初封时 户数 国除时 户数 时间 (公元 前) 年增 长率 (%) 人口密 度(人数/ 平方千米) 今地
(摘者
注)
魏其 琅琊 1 000 3 000 201— 154 2.4 45.9 山东
青岛
侯 国 所在 郡国 初封时 户数 国除时 户数 时间 (公元 前) 年增 长率 (%) 人口密 度(人数/ 平方千米) 今地
(摘者
注)
绛阳 济南 740 1 500 201—153 1.5 87.5 山东济南
娜 沛 8 000 26 000 201—152 1.6 5.5 安徽淮北
成 涿 2 500 5 600 201—151 1.6 48.8 北京
曲周 广平 4 000 9 300 201—148 2.8 177.4 河北曲周
柳丘 勃海 1 000 3 000 201—143 1.9 35.4 河北黄骅
资料来源:《汉书》,卷16。李剑农:《先秦两汉经济史稿》,页236~237。李氏的表中日期多有错误,这里已予以改正。人口密度的数字采自劳干:“两汉郡国面积之估计及口数增减之推测”,《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5,第2期,页215以次。劳氏制表的材料是公元2年的,取自《汉书》卷28。年增长率是根据内推法得出来的,参见史密斯、劳普夫《人口统计:原理与方法》,页552~553。
——许倬云《汉代农业:早期中国农业经济的形成》
(1)提取表格信息,说明其对研究西汉历史的史料价值。
[解题指导]
第一步:审设问——明方向
求答项:“史料价值”;限定语:“研究西汉历史”;信息来源:表格信息。
第二步:精读材料——提信息,联知识
据表格中“侯国”“郡国”“时间”“初封时户数”“国除时户数”“年增长率”“人口密度” “今地”等信息,迁移西汉初期的郡国并行制、王国威胁中央、经济与人口等知识说明。
[答案] 
信息 史料价值
据“侯国”“郡国”“时间”信息 可用来研究西汉初期实行的郡国并行制 有助于研究政治经济的互动关系
据“侯国”“今地”信息 可用来研究汉初封国的地域分布问题 据“侯国”“初封时户数”“国除时户数”“年增长率”信息 ①可用来研究西汉前期的削藩问题; ②可用来研究西汉前期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情况 据“侯国”“今地”“人口密度”信息 可用来研究西汉前期人口分布的情况 提取信息必须和史料价值匹配 (2)据表格资料来源,归纳形成表格研究成果的方法。
[解题指导]
第一步:审设问——明方向
求答项:归纳形成表格研究成果的方法;信息来源:表格资料来源。
第二步:精读材料——提信息,联知识
迁移史料分类和史料研究方法,紧扣本题特点,归纳概括。
[答案] 搜集史料;整理史料,区分一手和二手史料;辨析史料;借鉴他人研究成果;运用内推法、分析法、综合法、计量史学方法等进行研究。(任答四点即可)
史料研究(价值)类非选择题解题策略
首先,要根据题目要求,明确史料的时空(如史料反映××时期或××年代),根据史料信息联系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其蕴含的史料信息或史料价值。
其次,根据史料分类标准或方法(史料属于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或第一手史料/第二手史料等类型史料),分析史料研究的信度(对研究××具有一定/很高的史料价值;研究××方面可信度高/低;高度反映历史真实/更接近历史事实;对研究××是一个重要的史料补充等)。
再次,根据史料应坚持的方法或原则,认识理解史料的地位及影响史料运用的因素(研究者的时代背景、立场、占有史料不同、分析方法和角度、现实政治的需要)等。(共87张PPT)
第6讲 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
危机——明清
主题一
PART
01
第一部分
主题一 明清国家社会治理与经略边疆
政治文明 与国家治理 1.中央机构
(1)明朝:废宰相,设____(秘书机构,参与决策,“票拟”);宦官专权。
(2)清朝:________强化对官僚机构控制;设______,频繁制造文字狱,加强统治。
内阁
奏折制度
军机处
政治 文明 与国 家治 理 2.地方行政
(1)明朝:废行省,设三司,后设____;形成__________三级行政制度。
(2)清朝:清承明制,巡抚为一省长官,又设____掌管一省或数省军政大权(提升效率,维护中央集权),形成省、府、县三级行政制度。
3.选官制度:明清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与殿试三级;考试从四书五经中命题。
4.考核制度:明朝考核有考满和考察;清朝的考课制度,包括三年一次的京察和大计
巡抚
省、府、县
总督
政治 文明 与国 家治 理 5.监察制度:明清主要有都察院和六科,合称“科道”,行使监察权。
6.法律教化
(1)法律:________。明朝以唐律为蓝本制定《大明律》,司法实践中重视“例”,数次重修《问刑条例》,开创了律例合编的体例;清朝法典沿袭《大明律》,同样非常重视例,制定了《大清律例》。
(2)教化:__________。明朝后期,乡约改为宣讲“六谕”;清朝乡约宣讲内容变成了“圣谕十六条”和《圣谕广训》,宣讲时常常引用《大清律例》。乡约经政府利用和推广而具有约束力,并与法律合流。
律例合一
乡约法制化
政治 文明 与国 家治 理 7.社会基层治理
(1)户籍制度
①明朝:户籍分民籍、军籍、匠籍等。户籍册称“____”,以里甲制为基础。
②清朝:清前期赋役实行固定丁银、________后,户籍的作用大为削弱。乾隆年间,户籍永停编审。
(2)基层管理:明朝王守仁推行________;清朝由里甲制到编制严密的保甲制,至此,兼具区划和户籍管理性质的______与旨在维护社会治安的保甲制合一。
黄册
摊丁入亩
十家牌法
乡里制
政治 文明 与国 家治 理 8.边疆治理
(1)明朝:中央设礼部、鸿胪寺、提督四夷馆;修筑长城,设军镇,号“九边”;在东北设都司、卫、所;在西北设赤斤蒙古、沙州、哈密等卫;在西南设土司;敕封西藏僧俗领袖为“王”“法王”,建立都司等机构,对西藏地方进行管辖。
(2)清朝:清朝设理藩院管理边疆民族事务,对边疆地区采取________的政策,保证了局势的稳定,通过满蒙联姻、军事斗争、册封达赖和班禅、________等形式管辖边疆地区。
因地制宜
改土归流
政治文明 与国家治理 9.对外关系
(1)明朝:__________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倭寇和西方殖民者成为海防的新问题。
(2)清朝:《__________》是清朝政府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
郑和下西洋
尼布楚条约

考向一 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变化与国家治理

角度1 能力与素养——明朝国家治理的特点
(2024·高考湖南卷,T6)元朝圣旨多采用蒙古语法糅合汉语词汇的形式,开篇曰“长生天气力里,大福荫互助里,皇帝圣旨”。汉族文臣润色为“上天眷命,皇帝圣旨”。明朝又改为“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说明(  )
A.明朝保留蒙古文化元素 B.元朝民族矛盾逐渐缓和
C.明朝重塑儒家正统地位 D.元朝全面吸收了汉文化
解析:从“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种表达方式可以看出,明朝在书写圣旨时仍然沿用了类似元朝的表达,其中“奉天承运”强调天命和皇帝承运的观念,这与蒙古文化中的天命观有一定的联系,故选A项。题干未提及民族矛盾的问题,排除B项;材料描述的是圣旨开头的变化,与儒家文化的正统地位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项;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元朝的圣旨开头仍然保留了蒙古语法,说明元朝并未全面吸收汉文化,排除D项。

角度2 知识与能力——对明朝政治制度的史实论证
(2024·高考湖北卷,T5)赵翼《廿二史札记》中有“明祖行事多仿汉高”条:“明祖以布衣起事,与汉高同,故幕下士多以汉高事陈说于前,明祖亦遂有一汉高在胸中,而行事多仿之。”下列举措符合这一说法的是(  )
A.定鼎前朝旧都   B.推行文化专制
C.废除行政中枢 D.建立宗室藩屏
解析:“宗室藩屏”是一个历史概念,主要指宗室成员在政治和军事上对国家的屏障作用。汉高祖刘邦在建立汉朝后,为了巩固统治,采取了分封同姓王为诸侯王的措施;而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也有类似的举措,他分封了自己的儿子们为藩王,镇守边疆,这明显是对汉高祖刘邦政策的模仿,故选D项。朱元璋创建明朝时定都南京,并没有定鼎前朝旧都,排除A项;文化专制不是汉高祖刘邦所特有的政策,排除B项;汉朝没有废除行政中枢,排除C项。

角度3 知识与价值——明代国家地方治理的特点
(2022·高考山东卷,T4)明朝时期,朝廷除对各地的监察御史进行考核外,还要求地方按察使司按时据实上报御史巡按地方时有无铺张浪费以劳州县等情况。这些规定旨在(  )
A.保证监察规范有效
B.限制监察御史权力
C.协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D.拓宽对地方的监察渠道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朝廷对各地的监察御史进行考核,同时要求地方上报御史巡按地方时的相关情况,说明朝廷加强对监察御史的管理,目的是保证监察规范有效,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朝廷加强对监察御史的管理,不是限制其权力,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协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拓宽对地方的监察渠道,排除D项。

角度4 知识与能力——对清代奏折制度的认识
(2023·高考北京卷,T5)清乾隆帝曾诏谕山东巡抚,称其奏折所述事宜为日常公事,不合体制。此后,乾隆帝多次晓谕各省督抚,此类公事应当使用题本文书,经内阁等部门呈送;只有“案关重大,决不待时者”才可用奏折。由此判断(  )
A.奏折最早出现在乾隆年间
B.奏折制度有利于制衡皇权
C.奏折具有机密高效的特点
D.奏折需要经内阁中转呈送
解析:据题干材料可知,乾隆帝强调日常公事使用题本文书,经内阁呈送即可;只有“案关重大,决不待时者”者即军国要务和紧急事务才可用奏折直接传递给皇帝。由此推断,奏折具有机密高效的特点,故选C项。奏折制度最早出现于康熙年间,雍正年间已普遍使用,排除A项;奏折制度是皇帝加强对中央和地方控制的制度设计,排除B项;奏折由官员直接呈送给皇帝,皇帝批阅后返回,中间不经过其他中转、收发环节,排除D项。
1.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异化
(1)废除丞相设内阁:内阁设立后权力不断加大,甚至通过“票拟”权参与决策,但内阁没有决策权,因皇权需要而浮动,未改变皇权专制。
(2)皇帝不上朝:明朝共传16位皇帝,享国276年,其中皇帝不上朝的时间长达121年,几乎占了一半,主要反映了明朝官僚政治运行机制的成熟。
(3)增设军机处:削弱了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内阁的权力;秉旨办事,防止大臣专权;可“廷寄”下发上谕,提高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
(4)厂卫密折制度:明朝厂卫机构的设立和清朝的密折制度,反映了明清的非理性化统治趋势。
2.明清时期对地方和边疆治理的制度创新与特点
(1)加强对地方权力的分割,使其各有其主,相互制约,是明清地方治理的指导思想。
①明代改行省为三司制度,分别主管民政和财政、军事、刑狱,三者相互牵制,互不统属。明朝中期,开始设立巡抚和总督,后巡抚和总督成为一级地方官员,都属于中央系统。
②清代沿袭明制,大致分省、府、县三级,总督、巡抚为掌握行政、军事、监察大权的高级地方官员。
(2)进一步完善地方官员的任期年限和各种回避制度。明朝规定地方官任满三年必须离开。在回避制度上,形成亲属回避、籍贯回避、职务回避和科举回避等,防止地方“割据”势力形成。
(3)进一步加强对边疆的管理制度创新。对边疆地区因地制宜的管理,采取不同治理方式,如明代的土司制度,清代的改土归流、金瓶掣签制度等,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格局。
(4)加大对地方割据势力的打击力度。清朝平定三藩叛乱就是最有力的例证。
考向二 明清时期边疆治理与社会治理

角度1 知识与能力——明代的社会治理
(2024·高考江苏卷,T4)据广东《博罗县志》记载,明嘉靖、隆庆年间,该县出现源自乡约的“约”字地名,如安山约、大连约等,一约辖一村或数村。知县往往“慎择乡约之长”,让其宣讲“高皇帝之六训”,负责当地保卫事宜。这一记载反映出该县(  )
A.乡约与法律合流 B.注重对农民的军事训练
C.保甲制形同虚设 D.重视对基层社会的治理

解析:据材料可知,知县谨慎选择乡约之长,并赋予他们宣讲和保卫的职责,这反映出该县对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视,故选D项。乡约与法律合流只是材料的一部分,不能完整解释材料,排除A项;材料中并没有特别指出这是对农民的军事训练,排除B项;明朝实行里甲制,而非保甲制,排除C项。

角度2 知识与价值——清代边疆治理的特点
(2023·高考重庆卷,T6)康乾二帝常在木兰围场接见蒙古王公,狩猎后举办宴会和表演。赵翼曾描述乾隆时的摔跤表演:“由来角觝古所传,百戏中独近戎务。技逾蹴毱炼脚力,事异拔河供玩具。国家重此有深意,所以习劳裕平素。君不见教坊子弟也随行,经月不陈默相妒。”此处“深意”指
(  )
A.耀兵威于异域 B.敦教化以厚风俗
C.寓绥远于讲武 D.倡戏剧以娱万民
解析: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康乾二帝通过狩猎、宴乐、摔跤、拔河等活动,联络蒙古王公,目的在于寓绥远于讲武,C项正确。耀兵威于异域是明朝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排除A项;敦教化以厚风俗并非清朝前期统治者处理民族关系的“深意”,排除B项;倡戏剧以娱万民与康乾二帝“接见蒙古王公,狩猎后举办宴会和表演”等不符,排除D项。

角度3 知识与价值——古代中国社会教化的作用
(2022·高考海南卷,T5)《汉书》记载“开国承家,有法有制”,认为国家应关注礼制和法律。唐代有士人说:“礼法二事,皆王教之端。”宋代以后,儒学士人以乡约教化乡里。到了明清,乡约与法律逐渐合流。这些治理方式旨在(  )
A.推诚辅君,效功百姓
B.灭私徇公,坚守直道
C.守道与德,思退刑罚
D.威制天下,以案刑狱
解析:据材料“礼法二事,皆王教之端”“儒学士人以乡约教化乡里”可知,这些治理方式主要是通过礼法规范和乡约教化来顺从君王统治,同时通过乡约教化将儒家伦理道德与百姓日常生活相结合,以达到教化百姓的目的,故选A项。礼制和法律是为了约束个人的不法行为,并不是完全消灭个人的私欲,排除B项;“认为国家应关注礼制和法律”说明这些治理方式强调礼仪和法律教化,并不是废除刑罚,而是宽柔相济、外儒内法,排除C项;乡约教化主要通过道德感化的形式来引导百姓,而不是严刑峻法,以刑狱威慑百姓,排除D项。
1.明清时期乡约制度的特点和作用
(1)特点
①由人民公约,而不是官府命令。
②成文法则。中国农村的成训习俗向来是世代相续,口头相传,从没有见之于文字,见之于契约。
③以乡为单位而不是以县为单位,从小处着手,易收功效。
④自愿加入,民主选举。
⑤以聚会的形式,使乡人相亲,淳厚风俗。
(2)作用
①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加强基层社会治理。
②有利于发展生产。
③促进了儒家文化和传统道德的传播。
2.清代社会基层治理的历史特征
(1)里社、保甲和宗族组织并存是清代乡里组织的一大特点。每个宗族都有族正或族师、族长,族正在宗族组织处理族内事务上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各宗族都有严厉的宗规、族规。
(2)乡绅在宗族组织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政治上,乡绅是官吏的补充,可参与乡里事务的管理。经济上,乡绅享有赋税和徭役的优免权。乡绅还是民事纠纷的仲裁者,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取代了有关官吏的司法权。乡绅成为乡村社会最活跃的一支力量。
(3)清代的宗族组织在乡村社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政治上具有治安、防范和消弭农民反抗的功能;在经济上具有催征、赈灾济贫的功能;在文化上具有祭祠、兴办义塾的功能,是清朝加强地方统治的重要力量。

演练1 历史概念——“票拟”
(2024·广东模拟预测)“票拟”是明代内阁的基本职权。明朝中后期,皇帝或司礼监秉笔太监对奏章批示后,奏章被送至内阁,或由宦官口述,内阁按既定格式成文,而后司礼监朱笔照抄,六科签发,即“红本到阁,内阁票拟”。这反映出明朝中后期(  )
A.宰相权力日益萎缩 B.行政运行程序失范
C.宦官专权不断加剧 D.内阁成为虚职机构
解析:据材料可知,“票拟”是明代内阁的基本职权,但明朝中后期,内阁票拟权力受司礼监的制约,说明行政运行程序失范,B项正确。明太祖已经废丞相,排除A项;材料表现出宦官权力扩大,但不能体现专权加剧,排除C项;内阁票拟权力受司礼监的制约,不能说明内阁成为虚职机构,排除D项。
演练2 素养情境——明清的法律与教化
明太祖曾以通俗文风亲自编订《大诰》,收录了236个案例(判例),颁之郡县,规定“每里置塾,聚徒教颂”,强令全体臣民讲读遵守,并将这些案例“撮其要略,附载于律(《大明律》)”。这些举措(  )
A.有利于法律向社会基层普及
B.以加强中央集权为首要目的
C.推动了中华法系的正式确立
D.进一步推动了律令的儒家化

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明太祖规定乡里居民也必须熟悉法律,以通俗的文风编订法律,有利于法律向社会基层普及,故选A项。明太祖的《大诰》是训诫天下臣民必须严格遵守律法,其目的主要是加强君主的权威,排除B项;成书于唐朝的《唐律疏议》是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排除C项;《大诰》的编订便于臣民理解执行,而律令儒家化的含义是用儒家思想来解释律令,与题干主旨不符, 排除D项。
演练3 素养情境——军机处
(2024·惠州大亚湾区二模)军机处设立前,皇帝选用亲信顾问商议政务多凭个人需求和喜好,不拘官品和职务。军机处设立后,入值军机处,参与机要者有身份限制,三品以上才识广博的亲信为军机大臣,四品京堂以下至“阁部属之能者”为军机章京。这一变化(  )
A.分化了内阁事权
B.规制了皇帝的用人权
C.催生了权臣干政
D.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

解析:据材料可知,军机处设立之前,皇帝在选用顾问商议政务时,具有一定的随意性,但军机处设立后,在军机大臣和军机章京的选择上有了更多的身份限制,这一变化规制了皇帝的用人权,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内阁与军机处的具体职权,排除A项;军机处本身没有催生权臣干政,排除C项;军机处跪受笔录,完全听命于皇帝,强化了君主专制,没有提高决策科学性,排除D项。
演练4 知识拓展——清代的社会救济
雍正皇帝曾下谕礼部,指出“祈求晴雨一事,甚不合理”“嗣后除奉旨外,或在寺庙诵经求雨尚可”,如私自设坛,借求雨之名妄作法术,即以妖言惑众治罪。这反映了(  )
A.政府强化赈灾事务主导权
B.祈雨行为缺乏科学依据
C.佛教寺庙已成为赈灾主体
D.民间救济影响社会稳定

解析:根据材料可以看出,雍正帝限定了官民祈雨活动的条件和场所,不允许官民私自设坛祈雨,这显然强化了政府在赈灾事务中的主导权,故选A项。材料主旨并非探讨祈雨活动的科学性,排除B项;佛教寺庙只是祈雨活动的场所,而非赈灾的主体,排除C项;民间救济活动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排除D项。
主题二
PART
02
第二部分
主题二 明清经济变化与思想文化传承
经济 与社 会生 活 1.农业:__________等高产农作物引进、推广,粮食产量增加;江南等地区农业的多种经营日益兴盛,经济作物品种繁多。
2.手工业:在南方一些地区的丝织、榨油等行业中出现了新的经营方式,即开设工场,使用自由雇佣劳动进行较大规模的生产。
3.商业:集镇出现专业分工;____兴盛,长途和大额贸易发展,有利于商业资本集聚;白银货币化;钱铺等新式金融机构盛行;资本性借贷发展,出现庄票。朝贡贸易;清指定广州“______”管理对外贸易
玉米、甘薯
商帮
十三行
经济 与社 会生 活 4.赋役制度
(1)明朝:一条鞭法,赋役合并、一概折银。役由丁、田共同承担。
(2)清朝:康熙帝规定“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帝实行“摊丁入亩”,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进一步减弱。
5.卫生医疗:明朝李时珍著《________》,被誉为“东方药学巨典”;明末清初,西医传入中国
本草纲目
文化 传承 与交 流 1.思想:王守仁提出一套以“______”为核心的理论;出现提倡个性自由和反对专制的倾向,提倡经世致用、“工商皆本”。
2.文艺:明清小说思想性与艺术性突出。书法绘画更加多样化、平民化、世俗化。昆曲长期流行;____成为人类艺术宝库中的瑰宝。
3.科技:出现总结性科技著作,如《本草纲目》《农政全书》《天工开物》;西学东渐带来天文、地理、数学等方面的新知识,徐光启等人主张以开放的胸怀会通中西文化,清政府任用汤若望等,并招揽西方人才来到中国。
4.图书收藏:明朝的______,是古代中国私家藏书的代表
致良知
京剧
天一阁
考向一 明清时期农业经济与经济政策

角度1 知识与能力——明代赋役制度的影响
(2024·高考安徽卷,T5)
明代东南地区四县役银分摊表
年份 地区 赋役总额 (两) 役银分摊前 役银分摊后 丁银(两) 田赋(两) 丁银(两) 田赋(两)
1572 福建漳平 9 932 6 747 3 185 2 189 7 743
1582 浙江开化 22 456 12 648 9 808 3 457 18 999
1585 广东顺德 34 580 16 628 17 952 5 304 29 276
1621 南直隶歙县 48 609 23 669 24 940 7 657 40 952

据上表可知,役银分摊的做法(  )
A.增加了人丁税额 B.有利于人口的增长
C.制约了商业发展 D.强化人身依附关系
解析:根据表格可知,明代役银分摊后丁银负担大量减少,百姓只需要承担相当于之前约1/3的人头税,人头税大大减轻,有利于人口的增长,故选B项。从表格数据可知,役银分摊后,人丁税额减少,排除A项;役银分摊与商业发展无直接因果关联,排除C项;丁银负担的减少体现了人身依附关系的削弱,排除D项。

角度2 知识与价值——清代租佃关系的影响
(2024·高考新课标卷,T28)清乾隆进士李调元在《卖田说》中借佃户王某之口说明“卖田以佃田”的好处:家中有十亩耕地,难以养活十口之家;卖出自己的十亩地,则可以长期租佃一百亩维持生计,且能免于官府钱粮加派。当时农业中租佃关系的盛行(  )
A.延续了个体农耕方式
B.遏制了土地兼并扩大
C.抑制了商业货币经济
D.削减了国家赋税来源
解析:清代农村租佃关系盛行,使得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可以通过租种土地继续从事农业生产。李调元在《卖田说》中引证的事例表明,这些农民可能不再拥有土地所有权,但他们可以通过租佃土地延续传统的个体农耕方式,故选A项。租佃关系的盛行并没有遏制土地兼并和商业货币经济的发展,排除B、C两项;在租佃关系下,地主直接向国家缴纳赋税,佃农向地主支付租金,并没有削减国家赋税来源,D项错误。

角度3 知识与能力——明清时期经济的发展
(2024·高考山东卷,T4)宋元时期,畜牧兽医专著记述最多的是马,并以医马、相马的书为多;明清时期,最主要的记述对象是牛,各种相牛、养牛、医牛的书占畜牧兽医专著总数的50%以上。这是因为明清时期(  )
A.政府强化了军事资源控制
B.土地兼并进一步加剧
C.政治相对稳定促进了经济发展
D.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交融加强
解析:在古代,马主要用于军事,牛主要用于农业耕作。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分立,马是重要的战争资源;元朝时更是主要通过战马来进行征服,拓展了广阔的疆域。与宋元相比,明清实现了王朝的大一统,政治环境相对稳定,这为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而牛是农耕的主要工具,故选C项。仅凭明清时期畜牧兽医专著主要记述的是牛不能得出政府强化了军事资源控制,排除A项;在土地兼并的影响下,小农经济遭到破坏,人们可能会减少对牛的关注,与材料观点不符,排除B项;“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交融加强”会促使马和牛同样受到重视,排除D项。
明清时期经济领域的新现象及特点
(1)农业:经济高度发展,大量高产农作物品种被引进;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大量经济作物进入了市场。高产农作物的引进和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
(2)手工业:私营手工业逐渐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东南沿海地区产生以“雇佣关系”为特征的资本主义萌芽。
(3)商业:东南沿海地区商业发达,出现大批工商业市镇;并涌现出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大宗白银交易普遍盛行;对外贸易中出超明显。
(4)对外贸易:明清朝贡贸易盛行,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具有厚往薄来、倍偿其价的特点。
(5)政府干预减弱: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对人身依附关系的控制逐渐减弱。

考向二 明清时期商业贸易与社会生活的变化

角度1 能力与价值——扬州城的变化
(2024·高考江苏卷,T5)下图为唐代至清代扬州城的变迁图。据此可知(  )
A.城市中心区域不断扩大
B.运河漕运影响城市发展
C.城市功能分区日趋明显
D.内河河道交错密布全城
解析:据题图可知,随着运河的变迁,扬州城的位置和形态也发生了变化,显示出运河对城市发展的重要影响。这与历史事实相符,扬州作为运河的重要节点,其繁荣与运河漕运密切相关,故选B项。变迁图未直接体现城市中心区域的扩大,排除A项;变迁图并未展示城市内部的功能分区情况,排除C项;变迁图主要关注的是城市与运河的关系,未详细展示城内河道的分布情况,排除D项。

角度2 能力与素养——明朝经济发展的特点
(2024·高考广东卷,T6)明朝时,杭州西湖成为四方宾客“渴想”之地。“城中人不事耕种,小民仰给经纪,一春之计全赖西湖”,而官方意欲禁止游览。时人叶权认为:“若禁其游玩,则小民生意绝矣。且其风俗华丽,已入骨髓,虽无西湖,不能遽变。”这反映了当时(  )
A.商业经营方式改变
B.户籍管理制度混乱
C.商业资本集聚明显
D.城市商品经济繁荣
解析:据材料可知,杭州居民依赖西湖游览生意为生,不事耕种,且杭州风俗华丽,这说明明朝时期西湖地区商品经济繁荣,故选D项。材料中并未明确提及商业经营方式的改变,排除A项;明朝时户籍管理使用黄册,户籍管理制度严格,排除B项;材料信息并没有明确表明商业资本有明显的集聚现象,排除C项。

角度3 能力与素养——明朝商品经济繁荣的表现
(2024·高考甘肃卷,T5)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繁荣。海禁之时,民间多私携物品往交趾诸处,经日本转手贩卖,换取日本长崎银,将至中国,凿沉其舟,携银以归。私商冒险带回白银的深层原因是,当时明朝(  )
A.东南沿海倭患严重
B.白银主要来自日本
C.海上商业贸易发达
D.经济高度依赖白银
解析: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繁荣,民间私商冒险带回白银的深层原因与经济环境有关。白银作为主要流通货币,对明朝经济至关重要,明朝经济高度依赖白银是私商冒险带回白银的主要原因,故选D项。东南沿海倭患严重与私商带回白银无直接关系,排除A项;材料中提到通过日本转手贩卖,但不能说明白银主要来自日本,排除B项;海上商业贸易发达是现象,不是私商带回白银的深层原因,排除C项。

角度4 知识与能力——明代商业发展与生活观念的变化
(2023·高考广东卷,T6)明代小说《二刻拍案惊奇》载,浙江人蒋生行商至汉阳,看中了缙绅马少卿的女儿。蒋生本来以为“经商之人,不习儒业,只恐有玷门风”,怕婚事不成。马少卿却认为“江浙名邦,原非异地,经商亦是善业,不是贱流”,遂许婚。这虽是文学描述,但从中可见明中后期(  )
A.纲常礼教束缚被打破 B.自然经济结构逐步解体
C.市民阶层的分化加剧 D.重农抑商观念受到冲击
解析:据材料可知,明代小说《二刻拍案惊奇》记载了缙绅马少卿同意了浙江商人蒋生与女儿的婚事,并且认为经商亦是善业,不是贱流,基于文化是对政治、经济的反映这一原理可知,这一行为折射出明中后期重农抑商观念受到冲击,D项正确。据所学知识可知,明代中后期封建社会纲常礼教束缚未被打破,排除A项;自然经济结构逐步解体开始于鸦片战争后,题干时间是明代,排除B项;材料不能体现市民阶层的分化加剧,排除C项。
1.明清时期商业贸易发展的特点
(1)地区性的商业中心的形成和出现:各地市场联系密切,地域分工趋势显见。
(2)城乡商业繁荣:集市广泛分布,农副产品大量投入市场,工商业市镇兴起。
(3)各地“商帮”活跃:明清时期,不仅从商人数增多,而且出现各具地方特色的商业集团即“商帮”。
(4)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慢慢减弱:商人的地位有所提高,但政府重农抑商的政策没有改变,朝贡贸易盛行。
(5)生产关系变化: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商业资本参与生产过程,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6)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大量白银流入中国,促进了市场繁荣,加速经济的发展和白银的货币化。
2.明清市民阶层的发展对社会生活变化的影响
(1)社会风气:明代仕途未明而弃儒经商者比比皆是,进一步导致传统地位等级的松动。
(2)个性解放:反抗封建礼教束缚,提倡个性自由,蔑视权威和教条,提出“经世致用”的思想。
(3)市民意识觉醒
①市民阶层已开始构建自己的价值系统,具有“对友谊和忠义的崇拜”“劝善戒恶的道德观”等特点。
②市民享乐意识、自主意识与商业意识觉醒,人们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
(4)世俗文艺发展:戏曲、小说等“杂书”的消费成为江南地区的一种时尚。
考向三 明清时期思想、文化的变化与交流

角度1 知识与价值——理学的影响
(2024·高考重庆卷,T6)明清时期,宋代女子吴妙静的故事在岭南地区广为流传。她最初仅因为出资修桥造福民众而闻名,之后却被地方官绅塑造为节孝双全的人物,乃至成为当地女性的榜样。可见当时(  )
A.理学渗透到基层社会 B.妇女社会地位显著提升
C.公益事业进一步发展 D.官绅阶层思想趋于创新

解析:据题干及所学可知,理学强调三纲五常等伦理道德,吴妙静从出资修桥而闻名到被塑造为节孝双全的人物,体现了理学对社会的影响,特别是对基层社会的渗透,故选A项。材料体现的是理学对女性形象的塑造,而非女性地位的实质性改变,且“妇女社会地位显著提升”明显不符合明清时期的史实,排除B项;材料重点强调的是吴妙静形象的变化以及背后的理学影响,并未体现公益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排除C项;将吴妙静塑造为节孝双全的人物,体现了官绅阶层思想深受理学的影响,而非“趋于创新”,排除D项。
角度2 知识与能力——明代文化发展的特点
(2024·高考全国甲卷,T26)明代中后期士大夫广泛参与日用类书籍编纂。弘治年间进士邝璠以《耕织图》为蓝本,编撰《便民图纂》一书,为苏南一带农村日常生活及农事活动提供指导。其内容庞杂,载有农艺、园艺、养畜等农业技术和饮食器用方面的知识。《便民图纂》的出现体现了(  )
A.朝廷加强对社会的控制
B.士大夫阶层趋于世俗化
C.平民文化需求范围扩大
D.日常生产生活的标准化

解析:“明代中后期士大夫广泛参与日用类书籍编纂”可知,明代中后期士大夫编纂的书籍更关注日常生活与农事活动,体现出士大夫愿意参与到世俗生活中去,强调的是士大夫思想的世俗化特征,B项正确。《便民图纂》的编撰与朝廷加强对社会的控制无关,且该类书籍是服务于百姓生活的,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士大夫阶层编纂书籍出现新方向,并非平民的文化需求范围扩大,排除C项;《便民图纂》有利于增加百姓日用生活方面的知识,但并非意味着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走向标准化,排除D项。
角度3 知识与能力——明代中外文化交流
(2023·高考湖南卷,T5)永乐年间,明成祖应朝鲜使臣请赐,赐予朝鲜“五经”“四书”等经籍;又应日本使臣请赐,将皇后徐氏所制《劝善》《内训》赐予日本。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
A.儒家学说在明初有新发展
B.书籍向外流通渠道不畅通
C.请求赐书是为了吸收中国先进思想
D.朝日两国借助明王朝强化政权权威

解析:材料强调朝鲜、日本向明朝请赐经籍,这是因为明朝在当时影响力巨大,明朝赐予经籍可以理解为两国统治者得到了明朝的认可,两国可以利用明朝的影响力巩固自身统治,故选D项。“四书”“五经”等书在宋朝时已经确定,明初没有对其新发展,排除A项;朝鲜、日本通过官方途径求经,不代表书籍外流的其他渠道不畅通,排除B项;朝鲜、日本统治者求经的主要目的不是吸收先进思想,而是强化统治,排除C项。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对思想文化的影响
(1)对思想:明末工商业地位日渐突出,“重农抑商”的传统思想受到挑战,进步思想家提出“工商皆本”的主张,反映了发展商品经济的要求,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
(2)对书法: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明代书法呈现平民化、世俗化、个性化的发展趋势。
(3)对绘画:明清时期,城市商品经济繁荣和资本主义萌芽兴起和发展、传统社会秩序松动和价值观念变化。因此,这一时期出现了众多风格独特、不拘成法的画家和画派。
(4)对文学:明清时期,一大批新兴工商业市镇兴起,这为通俗文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市民队伍的壮大使小说这种文学形式的读者队伍扩大。
(5)对戏曲:明清两朝,北京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四方艺人纷纷云集北京,以满足京城皇室贵族、官员、商人以及广大居民的文化娱乐需要,最终孕育形成中国古代传统戏曲的集大成者——京剧。
(6)对教育:明清时期,一大批新兴工商业市镇兴起,进一步巩固了江南经济重心的地位,且进一步强化了江南文化重心的地位。江南地区科举状元人数明显多于北方。

演练1 素养情境——明清时期的农业与生产关系
江西省多山,粤闽农民素善耕山,至江西承佃者十居五六,“始则向田主佃田,饵以现银数两,名曰退价,又曰顶耕,必令业主写立退字付执。……继则多贪退价,将田私佃他人。竟有以一主之田,分佃至数十人,甚至任意典卖”。这反映了明清时期(  )
A.政府对土地的交易管理严格 B.粤闽地区人地矛盾突出
C.土地租佃关系的流动性增强 D.跨地区经济活动成主流
解析:据题干可知,明清时期大批粤闽农民跨省到江西省承佃,后又“私佃他人”,以致“竟有以一主之田,分佃至数十人,甚至任意典卖”,体现了明清时期土地租佃关系的流动性增强,故选C项。

演练2 知识拓展——明清城市的类型
(2024·茂名二模)有学者将明清的城市分为开封型和苏杭型,开封型城市“工商业是贵族、地主的附庸,充满着腐朽、没落、荒淫、腐败的一面”;苏杭型城市“工商业是面向全国的,出现了清新、活泼、开朗的气氛”。据此可知(  )
A.苏杭型城市存在经济转型的趋势
B.明清政治腐败严重
C.地理条件决定了城市发展的模式
D.封建经济日益衰落
解析:据材料“苏杭型城市‘工商业是面向全国的,出现了清新、活泼、开朗的气氛’”及所学知识可知,苏杭型的城市工商业繁荣,存在着由农耕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型的趋势,A项正确。

演练3 知识拓展——明清思想的时代特征
明清君臣、官民关系与父子关系纠缠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类似于法律上的拟制血亲关系。但黄宗羲从“父子一气”而“君臣不同气”的气本论哲学层面否定了君臣之间的天然血缘联系,王夫之同样认识到了君臣关系的非血属性。他们的认识(  )
A.推动传统伦理秩序的崩解
B.体现了政府放松对社会的控制
C.缘于中央集权制度的衰落
D.具有反对封建专制的进步意义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黄宗羲否定君臣之间的天然血缘联系,王夫之也认识到君臣关系的非血属性,这体现出他们对君主专制制度的反思,具有反对封建专制的进步意义,故选D项。材料中仅涉及对君臣关系的认识,没有涉及传统伦理秩序的变化,排除A项;材料中只是说黄宗羲和王夫之对君臣血缘关系的否定,不能说明政府对社会控制放松,排除B项;黄宗羲和王夫之思想的进步缘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非中央集权制度的衰落,排除C项。

演练4 知识拓展——明朝时的西学东渐
1582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到中国,并曾编绘世界地图。下图是与利玛窦世界地图有接触的明朝皇族和官员的示意图。这反映出当时西方近代地理知识(  )
A.并未引起明朝民间社会的关注
B.受到明朝各级官员的高度重视
C.在明朝上层社会有较广泛影响
D.对封建正统思想造成一定冲击
解析:据图片信息可知,与利玛窦世界地图有接触的明朝皇族和官员中,广泛涉及上层帝王宗亲和地方各级官员,这说明西方近代地理知识通过利玛窦对当时的上层社会产生了较广泛影响,故选C项。
突破高考大题
PART
03
第三部分
影响、意义类

“影响”较为中性,有正面作用也有负面作用,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意义”一般是指积极影响。宽泛性的设问,如分析某一历史事件或现象带来的影响、作用、意义等;限定性的设问,如分析某一历史事件或现象带来的积极/消极影响,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明太祖朱元璋曾言:“商贾之士皆人民也。”明朝建立之初,他即实行恤商的新法,将税率降为三十分之一,下诏令官府采购应照时价公平给付。明初虽实行专卖政策,但比元代已大为放松,像盐这样的专卖品也与商家分利。商人可以贩粮到边境,领盐引回内地取盐。山(西)陕(西)、江淮等地商人纷纷奔走于各边镇,边地也随之繁荣起来。朱元璋认为“治国以教化为先”,鉴于商贾多不读书,特命儒士编书教之。随着恤商政策的实施,城市中的商人活跃起来。在他们的带动下,元末遭到破坏的历代名城逐渐恢复。城市的繁荣带动了娱乐消费需求的不断增长,戏曲、说书等通俗文艺逐渐在民间流行起来。
——摘编自吴慧《中国商业通史简编》
(1)据材料概括明初恤商政策的内容。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初恤商政策的影响。
[解题指导]
第一步:解读设问·定方向 注意答题限制条件及内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明初恤商政策的内容、影响。
第二步:解读材料·获信息 
项目 抓关键信息
材料 信息 由信息“明朝建立之初,他即实行恤商的新法”“将税率降为三十分之一,下诏令官府采购应照时价公平给付”“明初虽实行专卖政策,但比元代已大为放松,像盐这样的专卖品也与商家分利”“鉴于商贾多不读书,特命儒士编书教之”归纳第(1)问
根据材料信息“城市中的商人活跃起来……历代名城逐渐恢复”“城市的繁荣带动了娱乐消费需求的不断增长,戏曲、说书等通俗文艺逐渐在民间流行起来”从商人、商业、城市、社会生活等角度归纳第(2)问
所学知识 结合明初商业发展、经济政策等角度分析
第三步:简列要点·组答案
[答案] (1)内容:优恤商贾;减免商税,推动官府公平采购;放松专卖政策;教商贾读书。
(2)影响:促进明朝商品经济发展;推动明初城市繁荣;带动通俗文艺发展。
影响、意义类非选择题解题策略
(1)明确某一历史事件或现象的基本概况(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优先挖掘材料,再联系所学展开分析(先直接后间接;先当下后长远;先微观后宏观),针对宽泛性设问,通常要一分为二、客观理性地展开分析。
特殊情况:
①若分析的“对象”本身就是消极的,如人口膨胀、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一般从消极方面分析即可。
②若分析的“对象”本身就是正面的,如成功的改革、对国家有贡献的历史人物、与中国共产党相关的,通常从积极方面分析。
(2)针对限定性设问:一般从展开多角度分析,大致可考虑:
对某国带来的影响:政治、经济、思想文化
对国际/世界带来的影响:政治/经济格局、趋势;思想文化交流
对当时的影响:事件本身的目的/动机是否实现
对后世的影响:历史趋势,如为……方面奠定了基础(共76张PPT)
模块一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
形成、发展与巩固——中国古代史
专题一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统一多民族封建
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先秦、秦汉
第1讲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
主题一
PART
01
第一部分
主题一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治理
政治文明 与国家治理 1.早期的文明格局: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从“满天星斗”走向“________”,初步奠定多元文明格局。
中原核心
政治 文明 与国 家治 理 2.早期国家的治理
(1)原始社会:尧舜禹时期,实行______;“万邦”时代,邦国林立,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
(2)夏商时期:夏朝实行__________;商朝实行________,扩大了商王朝的政治影响力。
(3)西周时期:形成了以______________为核心内容、以“________”为主要特征的政治制度,礼乐制成为维护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工具。
(4)早期国家:已经有了法律制度。世官制成为贵族特权政治的重要标志之一
禅让制
王位世袭制
内外服制
分封制和宗法制
家国同构
经济 与社 会生 活 1.原始社会:开始出现原始农业,形成________的种植格局。村落形成,人类生活渐趋稳定;原始手工业、商业产生。
2.商周时期
(1)农业:是主要生产部门,实行______,农夫集体耕作,使商周奴隶制社会经济走向繁荣。
(2)手工业:________是主要部门,创造了灿烂的________;商周遗址中发现青铜器作坊中大量打碎的范。
(3)商业与城市:商人出现,实行“________”政策;商周时期出现契约;关税最早出现在西周时期。周朝,营建城市形成制度
南稻北粟
井田制
青铜铸造
青铜文化
工商食官
文化 传承 与交 流 1.原始社会:文化遗址分布广泛,体现了多元一体的特征;三皇时代,神话色彩浓重;二里头文化遗址可能是夏文化的遗存。
2.夏商周时期
(1)思想:夏商时期,相信上天和鬼神,统治者宣扬“天命观”;西周时期,从“明德”“敬德”到“________”。
(2)文字:商代______是一种成熟的文字
敬天保民
甲骨文
考向一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治理特色

角度1 能力与素养——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
(2024·高考湖北卷,T1)湖北襄阳凤凰咀遗址出土的“蛋壳陶杯”(如下图)制作精美,陶胎轻薄,杯壁厚度不超过0.5毫米。一般认为,蛋壳陶杯是显示尊贵身份的礼器。该类器物此前主要发现于龙山文化遗存,在其他地区极为罕见。据此可推断(  )
A.早期国家认同已广泛形成
B.南北地区间贸易往来较为频繁
C.史前文明存在远距离交流
D.凤凰咀遗存与大汶口文化同期

解析:与湖北襄阳凤凰咀遗址出土的“蛋壳陶杯”同类的器物主要发现于北方龙山文化遗存,这说明史前文明存在远距离交流,故选C项。新石器时代早期国家尚未出现,“广泛形成”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为低下,距离较远的地区不可能存在频繁的贸易往来,排除B项;从材料无法得知凤凰咀遗存的具体存在时间,排除D项。

角度2 知识与能力——中华文明起源的表现
(2023·高考山东卷,T1)私有财产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下列与陶器相关的考古发现中,可以用来作为私有财产已出现证据的是(  )
A.遗址出土有陶器和较多陶器碎片
B.多人合葬墓随葬品有陶钵、陶罐、骨器等
C.单人墓随葬品有陶器、石磬、玉钺等百余件
D.陶器上绘有丰富多彩的几何图案和动植物纹样
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社会生产力发展,使人类在满足自己的基本需要之外,有了剩余产品,促进了私有财产的出现,C项中单人墓中出土的百余件随葬品应属于个人或某个家庭所有,这是私有财产出现最有力的证据,故C项正确。新石器时代早期就已经大量使用陶器,且由A项不能看出该遗址出土的陶器是否属于个人财产,A项错误;由B项看不出该墓中人物之间的关系,无法说明这些随葬品属于私有财产,B项错误;陶器上绘制的几何图案和动植物纹样是当时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反映,与私有财产出现没有必然的联系,D项错误。
角度3 知识与能力——西周政治制度与国家治理
(2023·高考广东卷,T1)有学者认为西周时期周王能干预诸侯国的内政,下列史料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
A.《礼记》记载诸侯国君必须定期朝觐周王
B.《诗经》记载周王派遣官员协助诸侯国君营建都城
C.西周士山盘铭文记载周王命士山向诸侯国征收贡纳
D.西周豆闭簋铭文记载周王命豆闭掌管某诸侯国军事

解析:西周时,分封制规定,诸侯王在封国内享有军政大权,豆闭簋铭文记载周王命人掌管诸侯国的军事,反映了周王对诸侯国内政的干预,D项正确。定期朝觐周王、向周王缴纳贡赋属于诸侯的义务,周王要求诸侯尽义务不属于对诸侯权力的侵夺及诸侯国内政的干预,排除A、C两项;周王派遣官员协助诸侯国君营建都城,承认诸侯国君有营建都城的权力,给予帮助算不上侵犯诸侯王的权力和干预诸侯国内政,排除B项。
角度4 能力与素养——西周政治治理的特点
(2024·高考湖南卷,T1)西周时期,国人可以对军国大事发表意见,甚至能够影响国君废立,但不能改变宗主世袭制,更换国君不过是更换宗主。这说明西周(  )
A.军国大事取决于国人
B.血缘政治色彩浓厚
C.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
D.宗法制度遭到破坏

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西周国人的意见能够影响国君废立,但不能改变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世袭制,这体现了西周政治在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同时保留原始民主传统,故选B项。国人可以对军国大事发表意见不等于决定军国大事,排除A项;“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与材料主旨不一致,排除C项;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宗法制度遭到破坏,排除D项。
1.中华文明起源“多元一体”的特征
多元性 ①从文化遗址看,有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河姆渡文化、龙山文化、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等。
②从文化特点看,不同地域有不同的特征,如农作物种植为北粟南稻。
③从区域分布看,涉及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辽河流域等
一体性 ①从社会生活看,各地有共同点,如制作陶器、从事原始农业、饲养家畜、定居生活等。
②从遗址分布看,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起源的核心地区
2.分封制对西周国家社会治理的影响
(1)天下共主:分封制对土地和政治权力的层层分割,逐步形成了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等级秩序,加强了地方管理,有利于开疆拓土,深刻影响了人们的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
(2)民族交融:分封制下,周的文化覆盖了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密切了同周边各少数民族的联系,通过文化交流、通婚等方式,促进了民族交融。
(3)文化认同:分封制促进了各民族文化交流,周朝的思想文化在分封制的影响下被传播到各地,偏远诸侯国逐步接受中原文化,形成了早期华夏民族“文化认同”和“国家统一”的观念。
(4)经济发展:一些诸侯国不断兼并周围少数民族土地,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加速了全国经济的发展。
(5)割据隐患:受封诸侯在自己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随着诸侯国实力日益壮大,西周后期王权衰落,周天子的控制力日渐削弱。
考向二 远古居民和早期国家的经济文化生活

角度1 知识与能力——远古人类的生产与生活
(2024·高考黑吉辽卷,T1)1921年,有学者在奉天(今辽宁)沙锅屯发掘了一处穴居遗址,认为“此一奉天穴居之留遗,与彼一河南遗址,不特时代上大致同期,且正属于同一的民族与文化的部类,即吾所谓仰韶文化者也”。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该遗址出土了(  )
A.骨制凿刀      B.燧石石器
C.碳化稻粒 D.彩陶残片

解析:根据材料中学者认为所发掘的红山文化代表辽宁沙锅屯遗址与仰韶文化大致同期,结合所学距今约7 000至5 000年前的仰韶文化,其典型器物是彩绘陶器,结合备选项可知沙锅屯遗址出土了彩陶残片,是学者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故选D项。仰韶文化和红山文化属于新石器时代文化,而使用骨制凿刀和燧石石器是在旧石器时代,排除A、B两项;仰韶文化和红山文化同属于北方地区中华文明,前者分布在黄河中游,后者分布在辽河上游,主要培育和种植粟,长江流域的文明主要培育和种植稻,排除C项。
角度2 知识与能力——原始商业发展的表现
(2024·高考山东卷,T1)商业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下列四处考古遗址所出土器物能表明商业已有较高程度发展的是(  )
A.陶釜、蚌器、骨角器等
B.指环、牙器、臂玉环等
C.石斧、石磨棒、石磨盘等
D.骨贝、青铜贝、包金贝等

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骨贝、青铜贝、包金贝等都是早期的货币形式,货币的出现和发展是商业发展的重要标志。有了专门用于交换的媒介(货币),说明商品交换更加频繁和复杂,商业活动更加活跃和成熟,故选D项。陶釜、蚌器、骨角器等主要是生活用品和生产工具,不能直接体现商业的较高程度发展,排除A项;指环、牙器、臂玉环等更多是装饰品,与商业的高度发展关联不大,排除B项;石斧、石磨棒、石磨盘等主要是用于农业生产的工具,不能表明商业已有较高程度发展,排除C项。
角度3 素养与能力——原始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
(2023·高考湖北卷,T1)象形文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创字时的生态环境、经济生活和思想观念等。下表是“农”字的演变历程,其创意是在树木众多的地方以蜃(蚌壳)制工具从事劳作。“农”字的创制可反映当时(  )
A.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念
B.渔猎采集的劳动方式
C.形神兼备的书画艺术
D.原始农耕的生产状况

解析:材料“其创意是在树木众多的地方以蜃(蚌壳)制工具从事劳作”,说明在原始的自然条件下,农业生产环境较差,生产工具较落后,由此可知“农”字的创制可反映原始农耕的生产状况,故选D项。材料没有涉及天人关系,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原始农耕的生产状况,不是渔猎采集的劳动方式,排除B项;象形文字属于表意文字,利用图形来作文字使用,不具有形神兼备的书画艺术特点,排除C项。
商周时期青铜器制造业反映的时代特征
(1)青铜器制造的历史地位:商周时期,青铜的冶炼业作为生产力的标志而达到高峰,是中国古代青铜器发展的鼎盛时期,反映了商周手工业的发达。
(2)体现出政治经济特色:商、周时代的青铜器具,不仅是盛物用的容器,同时也是宗庙中的礼器。青铜器的数量可以表示出身份地位的高低,青铜器形制的大小可以显示出权力的等级。中国青铜器的大宗是青铜礼器,强调青铜器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3)青铜器制造与经济文化传播:青铜器中的铭文传承着文明,推动了中原地区文化向南方地区的传播,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推动了民族交融、国家认同和文化认同。
演练1 考古研究——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
据考古发现,旧石器时代的中国南北方石器有明显差别,至新石器时代,南北方文化已存在明显的互动关系但地域特征依然存在,各区域内的文化差异也很明显。由此可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质(  )
A.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基础
B.体现出中华文化圈的扩大
C.发源于自成一体且多元复杂的地理环境
D.加强了华夏民族的认同感

解析:材料信息说明早期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逐渐形成的趋势,同时也说明在一体格局形成的过程中,由于不同地理环境的影响,南北文化的地域特征仍然十分明显,故选C项。中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是在秦朝确立的,排除A项;材料体现了中华文化圈内南北方地域文化之间的差异,并非中华文化圈的扩大,排除B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民族关系发生重大变化,中原周边的少数民族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题干时间为石器时代,此时华夏认同观念尚未出现,排除D项。
演练2 知识拓展——商朝的统治
(2024·汕头二模)商代的畿外(王畿四周)是众多方国、部族分布的地区,大小方国要向王室定期朝贡,提供力役,奉命征讨,遵守一切礼仪制度,成为王室统治下的臣属之邦。每一方国,都仿照王室建立地方性的政权机构,组织军队,设置监狱,征收贡赋,直接统治它所属的人民。材料说明当时
(  )
A.中央集权体制由此产生 B.分封制维护了社会稳定
C.地方的治理缺乏灵活性 D.国家治理能力得到提高

解析:材料“每一方国,都仿照王室建立地方性的政权机构,组织军队,设置监狱,征收贡赋,直接统治它所属的人民”体现的是商朝通过内外服制度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说明国家治理能力得到提高,D项正确。中央集权体制萌芽于春秋战国时期,排除A项;分封制是西周推行的地方制度,排除B项;“地方的治理缺乏灵活性”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
演练3 历史概念——分封制
西周将所征服地区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室的子弟、亲戚及功臣,组成一种新的由多个不同族氏居民混居在一起的共同体。这一举措在客观上
(  )
A.使周王能直接管理地方事务
B.强化了血缘在政治中的作用
C.为华夏民族形成提供了条件
D.促进了氏族部落的快速壮大

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西周通过分封将新征服地区纳入自己的政治范围内,这有利于形成共同体意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产生华夏认同观念,形成华夏族,材料中西周的“不同氏族居民混居在一起的共同体”为华夏族的形成提供条件,故选C项。
演练4 知识拓展——西周农业的发展
(2024·茂名三模)下表所示是《诗经·国风》中的一些诗句。这可以用来说明,西周时期(  )



A.农民的负担沉重  B.赋税的征收状况
C.政府的基层治理 D.户籍的严密规范
诗句 出处
四月秀葽,五月鸣蜩。八月其获,十月陨萚。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 《七月》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 《伐檀》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

解析:据材料可知,《七月》“四月秀葽,五月鸣蜩。八月其获,十月陨萚”描写了农家的劳作、艰辛;《伐檀》“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描写了劳动的场景;《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把统治者比喻成大老鼠。这些诗句都反映了农民的负担沉重,故选A项。材料没有涉及赋税的征收,排除B项;诗句描写的是农民的劳作和对统治者的批判,没有涉及政府的基层治理,排除C项;国家大规模编排民户、制定户籍,始于战国时期,排除D项。
主题二
PART
02
第二部分
主题二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
政治 文明 与国 家治 理 1.列国纷争:历经“春秋五霸”“三家分晋”“田氏代齐”“战国七雄”,周朝传统的政治秩序完全被破坏。
2.政治转型:______、官僚制等封建政治制度产生,开始向封建官僚政治转变。
3.社会治理
(1)法治教化:春秋时期,郑国的子产“______”,制定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成文法。
(2)户籍治理:战国时期,国家开始大规模编排民户,制定户籍
郡县制
铸刑书
经济 与社 会生 活 1.农业:铁制农具开始使用,____推广,__________逐步确立;以家庭为单位、________________相结合为特征的________生产模式成为古代最基本的经济模式。
2.手工业:________出现,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
3.商业:“工商食官”的格局被突破;货币流通广泛,各地涌现出一批中心城市;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推行________政策,成为此后历代王朝的基本经济政策
牛耕
土地私有制
农业和家庭手工业
男耕女织
冶铁技术
重农抑商
文化 传承 与交 流 1.道家和儒家思想:春秋时期老子创立道家思想,孔子创立儒家思想。
2.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儒、道、墨、法等流派,纷纷提出治国济世主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基础。
3.德治与法治之争:儒家认为______,主张德治;法家认为人性恶,主张____。
4.教育、科技:私学产生于春秋时期,改变了“学在官府”的情形;战国时扁鹊用______________四诊法进行诊断。
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本土性、多样性、包容性、凝聚性、连续性的特点
人性善
法治
望、闻、问、切

考向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转型

角度1 知识与素养——春秋战国时期政治趋势
(2024·高考山东卷,T2)西周时期,诸侯国在奉行周礼的同时,多尊重当地原有的风俗;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变革礼制,移风易俗,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诸侯国转变做法主要是为了(  )
A.重构统治秩序   B.限制贵族特权
C.以德行教化民众 D.打破宗法血缘关系
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时期,社会秩序相对稳定,诸侯国在遵循周礼的同时,也尊重当地风俗。到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的地位日渐衰微,诸侯国逐渐坐大,社会动荡。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各诸侯国需要重构统治秩序以增强自身实力,“变革礼制,移风易俗”就是其中的重要手段,通过这种方式来适应新的形势和需求,建立起更有利于自己统治的秩序,故选A项。

角度2 能力与素养——先秦时期民族交融的特点
(2024·高考重庆卷,T1)新石器时代到两周时期中国各地区传统墓葬头向可概括为:“东夷及其先民尚东,楚蛮及其先民尚南,西戎及其先民尚西,华夏及其先民尚北。”关中地区凤翔西村、沣西客省庄等地西周墓多为北头向,春秋时期的墓葬多为西向头。这表明(  )
A.西周时期华夏认同初步形成
B.春秋时期深受西戎风俗影响
C.各族同源观念得到发展
D.各地区的文化传统趋于稳固
解析:根据材料“西戎及其先民尚西”以及“春秋时期的墓葬多为西向头”两条关键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关中地区已经有西戎文化的渗透,以至于墓葬头向发生变化,故选B项。春秋时期才产生华夏认同观念,排除A项;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墓葬头向所体现的不同地区的风俗差异,非各族同源观念的发展,排除C项;材料仅涉及了不同时期墓葬头向的情况,不能得出“各地区的文化传统趋于稳固”的结论,排除D项。

角度3 知识与能力——先秦经济发展的特点
(2022·高考广东卷,T1)考古材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列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材料 结论
A 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出土商朝的青铜器 商朝的统治范围到达内蒙古地区
B 山西晋国都邑遗址出土春秋早期的铁器残片 春秋早期已经使用铁器
C 湖北大冶铜矿冶遗址出土东周时代的陶片 大冶铜矿的开采时间不早于东周
D 西安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出土铁镞(箭头) 秦朝军队主要使用铁制兵器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B项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山西晋国都邑遗址出土春秋早期的铁器残片,说明春秋早期已经使用铁器,B项正确。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出土商朝的青铜器可能是通过贸易等其他方式传入当地的,不能推出内蒙古地区属于商朝的统治范围,排除A项;湖北大冶铜矿冶遗址出土东周时代的陶片,说明大冶铜矿的开采时间不晚于东周,排除C项;西安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出土铁镞(箭头)不代表秦朝军队主要使用铁制兵器,排除D项。
1.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局势演变的特点
(1)分封制逐渐崩溃,王权体制面临挑战。主要表现为由西周时期的“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变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国家分裂,诸侯争霸。
(2)宗法制逐渐瓦解。主要表现为一是小宗上升发展,大宗沉沦下降;二是人才的流动方式发生变化,各国盛行养士之风,任人唯才,打破了宗法血缘限制;三是各国变法改革盛行,中央集权政治体制流行,客观上起到了瓦解宗法制的作用。
(3)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商周时期,贵族政治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以血缘宗法制度为基础的贵族分封制度。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权威的下降,分封制和宗法制的逐渐崩溃,促使了贵族政治的衰落,而各国的变法改革及礼贤下士的“养士之风”又进一步促进了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演变。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的转型
(1)土地和赋役制度: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逐步瓦解,鲁国“初税亩”、商鞅变法等逐步确立起封建土地私有制,封建赋税制度诞生。
(2)生产工具:从木制、石器、骨器等工具向铁制农具转变。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在农业生产中逐步推广。
(3)劳作方式:逐渐从集体劳作方式向一家一户的个体劳作方式转变。春秋战国时期,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逐渐成为主要的经济模式,成为封建专制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
(4)工商业政策:从西周的“工商食官”到“重农抑商”政策的转变。西周时期采取“工商食官”制度,国家垄断性经营手工业和商业;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从此,“农本商末”观念成为古代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主流。

考向二 春秋战国时期中华传统文化的奠基

角度1 知识与能力——诸子百家治国理念的差异
(2024·高考新课标卷,T25)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纷纷进行政治变革,争相延揽人才,诸子百家大都呼吁“选贤与能”。不认同这一理念的学派是
(  )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诸子百家在春秋战国时期上层建筑变革的背景下,大都呼吁“选贤与能”,但道家与此主张相悖,老子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庄子崇尚逍遥自由,如《道德经》中有“不尚贤,使民不争”的表述,故选C项。儒家经典《礼记》中有“选贤与能”的主张,墨家代表墨子则倡导尚贤,法家代表人物韩非主张“任贤”并由贤良智者“集思广益”,他们都试图影响现实政治,并不同程度地得到了一些诸侯国统治者的呼应,排除A、B、D三项。

角度2 能力与素养——孔子教育思想折射的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特征
(2023·高考重庆卷,T1)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弟子中不乏出身社会下层者。墨子则进一步主张以“匹夫徒步之士”为教育对象,以先行劳苦服役为入学条件。故《墨子》载:“翟以为虽不耕织乎,而功贤于耕织也。”这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  )
A.儒家倡导人人平等 B.劳动教育开始普及
C.墨家重视生产技艺 D.平民阶层得到发展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孔子的弟子中有出身社会下层者,墨子主张以“匹夫徒步之士”为教育对象,两者的教育主张都使得社会下层群体有机会接受教育,这反映出当时平民阶层得到发展,D项正确。孔子主张“有教无类”,但并不能体现“人人平等”的思想,排除A项;孔子和墨子都接纳社会下层者为教育对象,并不意味着推行劳动教育,排除B项;墨子以“匹夫徒步之士”为教育对象,以先行劳苦服役为入学条件,这是墨家教学的基本条件,并不能体现墨家重视生产技艺,排除C项。

角度3 知识与能力——先秦治国思想的特点
(2022·高考辽宁卷,T1)春秋末期,中行氏在晋国内部纷争中失败,中行寅因此怪罪太祝祭祀用的牺牲不肥美且斋戒不敬,太祝则认为中行寅不修德义而招致民怨,“一人祝之,一国诅之,一祝不胜万诅,国亡不亦宜乎!”太祝的观点(  )
A.反映了民本思想倾向
B.质疑了祭祀功用
C.强调了宗法伦理关系
D.否定了君权神授
解析:据题干材料可知,太祝指出中行寅失败的原因是“不修德义而招致民怨”,认为“一祝不胜万诅”,这都体现了民众的重要性,故选A项。太祝重在比较祭祀和修德义哪一个更重要,重心不在于质疑祭祀功用,排除B项;材料对宗法伦理关系和君权神授问题基本没有提及,排除C、D两项。
1.先秦儒学奠定了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
仁爱 思想 孔子主张“仁者爱人”“为政以德”;孟子主张民贵君轻
强调整 体意识 儒家强调国家、社会和民族利益,强调整体利益
提倡人 伦价值 孔子强调“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孟子强调个人在人伦关系中的地位及义务
注重社 会秩序 孔子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克己复礼,齐之以礼
注重道 德修养 追求精神境界:“至善”成为儒家最高的道德境界。追求理想人格:“圣人”成为最完善的理想人格
强调修 养践履 儒家认为修身躬行是提高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强调关注现实政治,具有理性精神
2.认识先秦时期“德治”与“法治”之争
方面 德治 法治
哲学 基础 “仁”为基础 源自道家的“道”的观点,人遵道行事,主张“法”
政治 思想 “礼”是维持社会秩序的最理想的工具 “法”是维持社会秩序的最理想的工具
人性论 性本善 性本恶
统治 方法 重视人的教化和道德 君主应当建立专制统治,提倡重法、重术、重势
方面 德治 法治
历史观 思想保守倒退,违背历史发展潮流 反对保守的复古思想,主张锐意改革
战争观 反对不义之战,希望实现礼治 主张武力统一,加强中央集权
尚贤 思想 主张尚贤,实现贤人政治,主张教民,选贤任能,实现为政以德 不尚贤,主张立法权掌握在君主手里,臣下不得行使

演练1 素养情境——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趋势
春秋中叶,南方的楚国灭其北部小国,改置为县,设县尹、县公进行统治。县尹、县公虽由贵族担任,但并不是世袭之职,国君可随时对其任免调遣。后来西方的秦国也推行县制,北方晋国的卿大夫甚至在各自领地内设县,委任有军功者为其长官。这说明当时(  )
A.传统政治秩序遭到破坏 B.法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
C.民族关系发生重大变化 D.中央集权制度基本确立
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贵族世袭的分封体制出现了变化,诸侯对争霸中新征服的土地不再进行分封,而是设县进行管理,由国君任免有任期的官吏作为县的地方长官,这一变化说明传统政治秩序遭到破坏,故选A项。法家思想主张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控制臣民,体现中央集权的政治思想,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B项;“民族关系发生重大变化”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确立是在秦朝,排除D项。

演练2 知识拓展——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
(2024·广州模拟)周代礼制对食肉有严格的限制,规定:天子食用牛;诸侯平时食用羊,每月初一才能食用牛;大夫平时食用猪、狗,朔月才能食用羊。战国时期,鸡、猪、狗、羊、鱼类成为各阶层主要的肉食来源。据此可推知,战国时期(  )
A.耕作方式发生变革
B.社会等级结构瓦解
C.贵族阶层已经消失
D.商品经济趋于繁荣
解析: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逐渐得到应用,牛成为农业生产中重要的畜力,所以战国时期各阶层的主要肉食来源中没有了牛,由此可以推知,战国时期的耕作方式发生了变革,A项正确。

演练3 历史概念——百家争鸣
下表展示的为春秋战国时期法、道、墨治国主张的相关论述。这些主张
(  )
学派 论述
法家 认为只有通过法律的手段才能达到至德的社会,强调君臣共同守法,在实行耕战的国策中实现民众的利益
道家 从“法自然”的高度,反对战争,主张“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的无为而治
墨家 主张在“天”面前,君主和民众是平等的,让有才能的人参政议政,珍惜民力
A.具有大一统的政治理想 B.重视自然,无为而治
C.体现社会变革时代特征 D.重视法律,以法治世
解析:根据表格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治国主张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大变革的时代特征,面对社会变革,不同阶级、阶层的人从本阶级、阶层的立场出发,阐述自己的主张,出现了百家相互争鸣的盛况,故选C项。

演练4 素养情境——先秦时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奠基
周朝建立后,统治者反复强调“用保义民”“用康保民”“唯民其康义”“惠康小民”,文献中还有“裕民”“民宁”“恤民”等相关记载。这些言论和记载(  )
A.旨在强调对小农经济重视 B.体现出浓厚的民本观念
C.说明周朝放弃了鬼神思想 D.确保了周朝的长治久安
解析:从材料看到,统治者反复强调民众的重要性,体现出浓厚的民本观念,故选B项。
突破高考大题
PART
03
第三部分
自拟论题类
自拟论题类非选择题的最大特点是需要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提炼出论题,形成自己的观点,观点要立场鲜明、言简意赅、开门见山。此类题型能很大程度上考查学生历史解释、史料实证等学科素养。
自拟论题类题目要求学生根据已有信息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并寻找适合的角度作答。在灵活掌握主干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历史事物间的纵横联系,关注历史、现实和未来的结合。从“学者观点”到“自成一说”,角度更多,开放度更大。该题型强调的是一种探究能力,同时又重视探究过程和方法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华文明,是人类历史上唯一未曾中断的原生文明,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延续力和融合力,表现出多元一体、连绵不绝、兼容并蓄的文化特质。有人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视作一条大河,将文明的起源、传承、发展连为一体,比拟于河水的源、流、汇。中华文明始自涓微,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年文明史先后发祥,如满天星斗,又如重瓣花朵,是谓“源”;而后逐次凝聚,成涧成溪,沿民族交融、交流互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不断演进,是谓“流”;荟萃精华,兼济天下,创造基于人民福祉的思想、制度体系和科学文化艺术成果,深刻影响人类文明进程,是谓“汇”。
——摘编自故宫博物院《何以中国》
围绕中华文明的传承,自拟一个论题,并运用中国史具体史实,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解题指导]
第一步:审设问,定方向。知识限定“中华文明的传承”。
第二步:读材料,定观点。据材料“中华文明,是人类历史上唯一未曾中断的原生文明,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延续力和融合力,表现出多元一体、 连绵不绝、兼容并蓄的文化特质”“创造基于人民福祉的思想、制度体系和科学文化艺术成果,深刻影响人类文明进程”,可拟定论题为: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奠定了当代中华文化复兴的坚实基础。
第三步:联所学,详论证。结合中华文明的特点与内涵相关知识展开阐述。
第四步:进行总结。总之,对中国传统文化要批判吸收,采取扬弃的态度。
[答案] 示例
论题: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奠定了当代中华文化复兴的坚实基础。
阐述:中华文明是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源远流长,呈现出自身道路的特点与风格;先秦时期是中华文化的奠基时期;两汉以来,国人以高昂的精神和博大的胸怀,创造、熔铸了灿烂的文化;中国古代中外文化交流频繁,文化上兼容并包,注意吸收各族和外来文化的优秀成分;近代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和批判有积极意义,但也存在偏向;继承和发扬优秀中华文化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和源泉。
总之,对中国传统文化要批判吸收,采取扬弃的态度。
(说明:“示例”只作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若有其他看法,且言之有理亦可)
自拟论题类非选择题解题策略
这类题目一般答题格式为:论题+阐述+总结。组织答案时,要分三段:
首先,论题提取要围绕所给材料或者主题展开,必须是判断句式,采用“主+谓+宾”结构。
其次,论题论证要史论结合,一般格式为:史实(时间+人物、事件)+分析(原因、影响),尽量不论证逆向思维观点或轻易否定材料中的顺向思维观点。
再次,总结要回应论题开头,一般采用“总之”“综上所述”等词语,对论题或观点进行总结和升华,语言上不能与开头语言重复。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