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至七单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有学者认为:“‘礼’的提出是周王朝的统治者为了配合‘封诸侯,建同姓’的政策,对人应该遵守自身等级规范的强调。”这一观点()
A. 强调“礼”是维护统治的工具 B. 表明西周注重德育与制度惩戒的融合
C. 认为“公天下”优于“家天下” D. 反映出血缘在政治中的纽带作用减弱
2. 下表为西汉初期部分侯国相关数据统计。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侯国名 所在郡国 始封年 户数 国除年 户数 经历年数 年平均增长率(%)
酂 沛 前201 8000 前155 26000 46 25.5
曲周 广平 前201 4800 前147 18000 54 24.8
成 涿郡 前201 2800 前150 5600 51 12.1
阳都 城阳 前201 7800 前155 17000 46 16.5
东武 琅邪 前201 3000 前151 10100 50 23.4
南安 犍为 前201 900 前149 2100 52 16.4
A. 国家户籍制度建设日益完善 B. “推恩令”实施效果显著
C. 南北区域经济实现均衡发展 D. 社会经济得到明显恢复
3. 东晋名僧慧远针对当时“自然之性不可移”“圣人不可学、不可至”的思想,提出通过戒、定、慧(完善德行、保持内心平静、培育智慧)三途并进就可达到佛圣的境界。此外,他还在庐山般若台建设念佛道场,首开结社念佛之风。至今中国各地仍有众多“念佛堂”,供民众开展修佛活动。慧远的这些举措()
A. 旨在抨击玄学风气泛滥 B. 表明“三教合一”局面形成
C. 折射出佛教的本土化发展 D. 有助于佛学成为官方正统
4. 有学者认为:“当国家的统治基石由门阀转为受田民(通常指拥有土地并从事农业生产的平民)之时,科举制度便随之而诞生了。”这一论述表明()
A. 均田制建立直接导致门阀士族衰落 B. 治国方式调整助推政治制度革新
C. 选官制度变革有助于农民地位提高 D. 中央集权强化加速官僚政治构建
5. 唐初以《正义》解释传注,实行“疏不破注”的原则。但至北宋中期,已舍传注之学,进而疑经甚至改经。诸儒争发儒经大义即所谓义理,都企图以自己的主观认识来把握住“圣人”精神。这一变化()
A. 旨在恢复儒家思想的官学地位 B. 促进了儒学社会化和世俗化发展
C. 折射出文化专制政策日益松弛 D. 是对宋代儒学新发展的有益探索
6. 下面为元朝海运漕粮(中国古代税粮)数量示意图(1283~1329年)。这可用来研究当时()
A. 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动 B. 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
C. 南方经济的发展情况 D. 大运河漕运功能丧失
7. 明朝中叶,白银存量迅速增长,有效化解了明朝因经济蓬勃发展而出现通货短缺的尖锐矛盾。在东南沿海地区,商人们利用白银进行长途和大额贸易,促进了私人贸易的蓬勃发展,并出现了海商集团。这表明,当时()
A. 白银流入推动商业资本的积累 B. 资本主义萌芽快速发展
C. 财政税收政策存在一定的弊端 D. 传统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8. 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南书房设立。皇帝挑选亲信文人入南书房办事,由他们负责整理、汇报来自各地的密折;此外,许多重大政务也不再交付议政王大臣会议讨论,而改为由南书房传谕。南书房的设立()
A. 打破了满洲贵族特权地位 B. 迎合了封建君权强化的需要
C. 表明中枢权力运行制度化 D. 意在限制军机处的军政权力
9. 近代一本小册子上评论这场冲突:“(它)与近代中国国运之转变,关系至大……当此烟祸流毒海内之顷……抚今视昔,辄令人生无穷之感愤。爰摭旧闻,纂为斯编,聊以纪念国耻,亦以昭示殷鉴。”这一评论()
A. 折射出民族危机的空前严峻 B. 指出了战争背后的文明冲突
C. 揭示了鸦片战争的深远影响 D. 分析了近代中国落后的根源
10. 甲午战争惨败后,基于爱国之情而通过传统的乡土和师承等关系组织的维新团体,要求进行改革;一批地方督抚主张变法;与此同时,坐镇中央的光绪皇帝、李鸿藻、翁同龢、荣禄等也反思过往教训,认真思考变法大计。这反映出()
A. 社会各阶层已明晰国家落后的根源 B. 维新思想冲击了晚清专制统治基础
C. 维新变革以救亡图存成社会共识 D. 民族危机促进国家意识进一步觉醒
11. 1911年6月,各省咨议局的议长和议员联名上书称:“皇族组织内阁不合君主立宪公例,失臣民立宪之希望……与立宪国之原则相违反,国外报纸屡肆讥评……于东西各立宪国外开一未有之创例。”这反映出清末立宪()
A. 保守性和欺骗性色彩突出 B. 阻碍了国家制度现代化建设
C. 导致了社会革命意识高涨 D. 注重发挥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
12. 1912年1月,各省援军抵达武昌后,军费多由湖北拨付,湖北军政府认为“若不急为设法,万难支持”,因此请南京拨款。南京临时政府回电,“目前民国财政,万绪千端”,难以拨款湖北。上述历史事实表明当时()
A. 南京临时政府统治具有不稳定性 B. 南北停战议和具备可能性
C. 护国战争缺乏强有力的经济支撑 D. 清军在军事上已占据优势
13. 1912~1913年,湖南新出现了一批报纸。不仅有国民党创办的《长沙日报》《大汉民报》《演说报》《军国日报》《国民日报》,还有其他党派的报纸,如共和党人的《湖南公报》、社会党人的《湘汉新闻》。此外,还有宣扬女权思想的《女权日报》、开创长沙画报之始的《天民报》。这可用于说明当时()
A. 报纸辅助国民党实施训政 B. 社会生活开始除旧布新
C. 政治革命活跃了社会思想 D. 各党派的政治目标趋同
14. “作为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它以文化更新和政治救亡的双重诉求触及了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诸多问题,在文化、思想、政治、组织等四个主要方面,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这一“重大事件”()
A. 使中国革命有了正确的前进方向 B. 是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转折点
C. 开启了知识分子学习西方的思潮 D. 成为中共以俄为师领导革命的开始
15. 从全国范围来看:1921年7月中共成立时党员有50余人;1922年7月中共二大时党员增加至195人;1923年6月中共三大时党员有420人。但到1924年5月,中共党员人数却基本没有增加,有些地方还明显减少。1924年前后,中共党员数量出现转变()
A. 折射出民主革命形势恶化 B. 表明党的工作重心已转移
C. 意在精简共产党的组织架构 D. 深受国共合作形式的影响
16. 秋收起义和南昌起义都是用“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的名义发动。但和南昌起义有所不同,秋收起义不再使用“国民革命军”番号,而是第一次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帜。由此可知,秋收起义()
A.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B. 体现党独立领导武装革命的鲜明态度
C. 受到“工农武装割据”革命新理论的指导
D. 标志着国民革命统一战线的全面破裂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第17题14分,第18题14分,第19题12分,第20题12分,共52分。)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战国时代战争规模的扩大与时间的延长、战争方式及兵种的变化,特别是各国围绕争霸图强的目的不断实施变法,使旧有的军事制度逐渐发生改变,下层民众更多地被征发从军。军功的开放又撕裂了旧贵族的专属特权,并造就出了一批批新兴贵族及阶层,其中以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突出。秦国走“农战”的强国之路,其军事实力迅速崛起,终于用武力手段灭亡六国。其中二十等军功爵制度的推行,引导国民发展,大批新兴军功阶层从而成为秦国重要的统治力量。
材料二中古时代的特权门阀士族至宋已经消亡。士庶区隔消失后,地主成为主要统治阶级。同时,宋朝在以往的基础上,大规模实行了募兵制度,特别是实施“荒年募兵”的举措。而在租佃经济发展起来的背景下,募兵队伍主要由被土地排挤出来的破产农民组成,另外还包括充军的罪犯,因此其社会地位便低于以往征兵制下的军人,这从士兵面部刺字这一与罪犯共有的标记可以说明。如宋代人指出:“往往天下奸悍无赖之人,苟其才行足以自托于乡里者,未有肯去亲戚而从召募者也。”士兵被视作“贱隶”的结果,也极大地削弱了军人的社会地位和尊严,进一步抑制了军功集团的社会影响。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陈峰《宋代军功集团在政治上的消亡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战国时期大批新兴军功阶层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宋朝募兵制对军功集团在政治上消亡的推动作用及宋代军功集团在政治上消亡的实质。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的私人资本工业进入了规模发展阶段,洋务派经营的企业也从官办向官督商办、官商合办,乃至完全商办的方向转变。在管理制度方面,封建色彩逐步减弱,与其生产力的性质和生产的发展相适应,经营方式和经营方向也发生了转化。19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政府投资近代企业的规模,由以前的几百万两白银扩大到1000万两左右。中日甲午战争后,各国列强取得在华设厂制造的合法权利,掀起对华投资的高潮,尤其在修建铁路和矿业开发方面最为显著。在这一段时期内,外国资本企业成为中国生产力的主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在中国人民挽回权利斗争和社会舆论要求设厂自救的激励下,国人由国外购买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兴办新式企业,企业规模较民族资本初创时期有明显的扩大。
材料二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企业和外资企业的相继兴办促进了近代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其后,从1905年开始中国经济转入衰退,生产投资下降,1919年以后开始大幅度回升,由1918年的1.34亿元增长为1931年的6.81亿元。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赵津《中国近代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影响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晚清时期,洋务派提出学习外语以了解西方世界。同文馆的设立、西方著作的翻译、新思想和新名词的不断输入等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文言文的独尊地位。1868年,黄遵宪就在《杂感》一诗中批评“古文与今言,旷若设疆圉”的情况。撰写过《日本国志》的他应该是发现了当时日本“言文一致”运动对日本自强发展的意义,所以明确提出了应有“适用于今,通行于俗”“令天下之农工商贾妇女幼稚皆能通文字之用”的新文体。戊戌变法失败后,改良派和革命派都意识到启蒙的重要性,开启民智、传播新思想需要借助民众能接触到的媒介和能接受的语言,于是白话报刊、白话小说等成为一种必然的工具性选择。当时裘廷梁等人在理论上提出以言文合一的白话替代文言文是“维新之本”。白话写作开始流行,其载体则是纷纷涌现的白话报刊,代表性的如裘廷梁1898年5月创办的《无锡白话报》。
——摘编自李炜东《现代白话文的产生路径》
材料二 1918年4月,胡适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中主张:“我们所提倡的文学革命,只是要替中国创造一种国语的文学。”此后,陈独秀、刘半农、钱玄同、傅斯年等人在《新青年》《新潮》上连续发文支持胡适的主张,讨论逐渐深入。胡适等人强调“死文字决不能产出活文学”,认为白话不单是“开通民智”的工具,还“可以用来创造中国现在和将来的新文学”,而且可以用“做统一全民族的语言的唯一工具”。
——摘编自李英姿《白话文运动:一次自下而上的语言规划》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白话文运动兴起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二,简要评价新文化时期的白话文运动。
2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近代化是表示向近代文明变化、向近代文明过渡的概念。它是人类社会各个方面综合变化的历史过程,不能单纯把它理解为工业化。近代化的主要表现有三个方面:一是在生产力发展方面,即手工操作向机器生产的变化;二是在生产方式方面,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的变化;三是在政治方面,由封建专制向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的变化。近代化的核心、本质是资本主义化。所以,近代化可以叫作资本主义近代化。
——摘编自徐泰来《中国近代史记》
根据材料,围绕“中国近代化”这一主题,提出你的观点,并运用所学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史实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充分;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答案及简析
答案
1.A 2. D 3. C 4. B 5. D 6. A 7. A 8. B 9. C 10. D 11. A 12. B 13. C 14. B 15. D 16. B
2.(1)原因:战争规模、方式、兵种变化,各国变法,秦国商鞅变法推行二十等军功爵制,下层民众从军机会增加,军功开放打破旧贵族特权。
(2)推动作用:募兵制使士兵来源主要为破产农民和罪犯,社会地位低,士兵面部刺字被视为 “贱隶”,削弱军人社会地位和尊严,抑制军功集团社会影响。实质:宋代社会政治经济结构变化导致军功集团政治地位下降。
3.(1)特点:私人资本工业进入规模发展阶段,洋务企业经营方式转变,政府投资规模扩大,外国资本企业成为生产力主要组成部分,民族资本企业规模扩大,经营方式和方向适应生产力发展。
(2)主要因素:国内洋务运动推动、民族意识觉醒、国外列强经济侵略、国际局势变化、国内政治局势稳定与否等。
4.(1)社会背景:洋务运动学习外语等冲击文言文独尊地位,日本 “言文一致” 运动启示,维新派和革命派启蒙需要,白话报刊兴起,裘廷梁等理论倡导。
(2)评价:积极方面,推动文学发展,创造国语文学,有利于统一民族语言,促进思想传播;消极方面,存在对传统文化否定过激等问题。
5.(示例)观点:中国近代化进程是在列强侵略下被动开启,经历了曲折发展。阐述:鸦片战争后,列强侵略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加深,为挽救统治危机,地主阶级洋务派发起洋务运动,引进西方技术,开启中国近代化进程,但不改变封建制度,最终失败;甲午战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重,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戊戌变法,主张君主立宪,学习西方政治制度,但因封建势力强大而失败;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但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中国近代化道路艰难曲折;随着民族工业发展,无产阶级队伍壮大,新文化运动兴起,推动思想近代化,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创造条件,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中国人民走上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最终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推动中国近代化全面发展。
简析
1.“礼” 是周王朝统治者为配合分封政策,强调人遵守等级规范,是维护统治的工具,A 正确;材料未提及德育与惩戒融合,B 错误;“公天下”“家天下” 与材料无关,C 错误;血缘纽带作用未减弱,D 错误。
2.西汉初期侯国户数增长,说明社会经济恢复,D 正确;材料未体现户籍制度完善,A 错误;“推恩令” 在汉武帝时期,B 错误;不能体现南北区域经济均衡发展,C 错误。
3.慧远的举措使佛教修行方式和场所适应中国民众,折射出佛教本土化发展,C 正确;目的不是抨击玄学,A 错误;“三教合一” 局面隋唐形成,B 错误;佛学未成为官方正统,D 错误。
4.国家统治基石变化促使科举制度诞生,说明治国方式调整推动政治制度革新,B 正确;门阀士族衰落是多种因素导致,A 错误;农民地位提高与材料主旨不符,C 错误;材料未体现中央集权强化,D 错误。
5.北宋中期儒学发展变化是对新发展的有益探索,D 正确;儒家思想官学地位早已确立,A 错误;与儒学社会化世俗化关系不大,B 错误;不能说明文化专制政策松弛,C 错误。
6.元朝海运漕粮数量变化可研究政治经济格局变动,A 正确;不能仅体现海上丝绸之路繁荣,B 错误;南方经济发展是影响因素之一,C 不全面;大运河漕运功能未丧失,D 错误。
7.白银流入促进商业资本积累,推动商业发展,A 正确;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B 错误;材料未涉及财政税收政策弊端,C 错误;自然经济开始瓦解在鸦片战争后,D 错误。
8.南书房设立加强了皇权,迎合君权强化需要,B 正确;未打破满洲贵族特权,A 错误;中枢权力运行未制度化,C 错误;军机处此时尚未设立,D 错误。
9.评论指出鸦片战争对中国国运影响深远,C 正确;民族危机严峻未充分体现,A 错误;文明冲突不是重点,B 错误;未分析中国落后根源,D 错误。
10.甲午战后不同群体反思变法,反映民族危机促进国家意识觉醒,D 正确;社会各阶层未明晰落后根源,A 错误;维新思想未冲击专制统治基础,B 错误;未成为社会共识,C 错误。
11.清末立宪皇族内阁违背立宪原则,具有保守性和欺骗性,A 正确;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国家制度现代化,B 错误;社会革命意识高涨是多种因素导致,C 错误;材料未体现社会舆论监督,D 错误。
12.湖北军政府与南京临时政府关于军费问题,说明南北停战议和具备可能性,B 正确;不能体现南京临时政府统治不稳定,A 错误;护国战争在 1915 年,C 错误;清军此时不占优势,D 错误。
13.湖南新出现多种报纸,说明政治革命活跃了社会思想,C 正确;国民党此时未实施训政,A 错误;社会生活变化不是主要体现,B 错误;各党派政治目标不同,D 错误。
14.五四运动开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是新旧民主主义革命转折点,B 正确;使中国革命有正确方向的是中国共产党成立,A 错误;学习西方思潮在鸦片战争后已开始,C 错误;中共以俄为师开始于十月革命后,D 错误。
15.1924 年前后中共党员数量变化受国共合作影响,D 正确;民主革命形势未恶化,A 错误;工作重心此时未转移,B 错误;不是精简组织架构,C 错误。
16.秋收起义打出 “工农革命军” 旗帜,体现党独立领导武装革命态度,B 正确;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是南昌起义,A 错误;“工农武装割据” 理论此时尚未形成,C 错误;国民革命统一战线全面破裂标志是七一五反革命政变,D 错误。
17.(1)根据材料一概括战国时期新兴军功阶层出现原因,从战争、变法、秦国政策等方面回答。(2)推动作用从募兵制士兵来源、社会地位等方面归纳;实质从宋代社会结构变化分析。
18.(1)材料一反映 19 世纪 80 年代至 90 年代中国经济发展特点,从企业类型、经营方式、投资规模等方面概括。(2)影响因素从国内洋务运动、民族意识、国外列强侵略、国际国内局势等方面归纳。
19.(1)社会背景从洋务运动、日本影响、启蒙需要、报刊兴起、理论倡导等方面概括。(2)评价从积极推动文学和思想发展、消极方面否定传统文化过激等角度分析。
20.开放性试题,观点围绕中国近代化,阐述从近代化进程中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中共领导革命等方面论述,注意逻辑清晰、史实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