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湖南省永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湖南省永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7.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1-07 16:13:54

文档简介

湖南省永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
(2024高三上·永州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类在进化的蒙昧时期,就已经具有一种才能,这种才能,因为没有更恰当的名字,我姑且叫它为数觉。由于人有了这种才能,当在一个小的集合里边,增加或者减去一样东西的时候,尽管他未曾直接知道增减,他也能够辨认到其中有所变化。
数觉和计数不能混为一谈。计数似乎是很晚以后才有的一种收获,由后文可以知道,它牵涉到一种颇为复杂的心理过程。就我们所知,计数是一种人类独具的特性;另一方面,有若干种动物看来也具有一种和我们相类似的原始数觉。至少,有权威的关于动物行为的观测家持有这种主张,而且有很多实例支持这种理论。
例如,许多种鸟类是具有这种数觉的。鸟巢里若是有四个卵,那么可以安然拿去一个;但是如果拿掉两个,这鸟通常就要逃走了。鸟会用某种奇怪的方法来辨别二和三。但是这种才能不仅限于鸟类。实际上,我们所知道的最惊人的例子要算叫作“独居蜂”的昆虫。这种母蜂在每个巢里下一个卵,并且在巢里面预先储藏了一批活的尺蠖,作为幼虫孵化后的食料。使人吃惊的是,各类独居蜂每巢里所放的尺蠖数目都是一定的。
由于蜂类行为的规律化,而且这种行为和它的生命的基本机能有密切的关系,所以上述例子不如下面的例子来得更加令人信服。这里所举的鸟的行为,似乎已经处于自觉的边缘了。
有个田主决心要打死一只在他庄园的望楼里筑巢的乌鸦。他试了好多次想惊动它,始终没有成功:因为人一走近,乌鸦就离开了巢,飞开了。它栖在远远的树上守着,等到人离开了望楼,才肯飞回巢去。有一天,这田主定下了一个计策:两个人走进望楼,一个留着,一个出来走开了。但是乌鸦并不上当:它老等着,直到留在望楼里的人也走了出来才罢。这个实验一连做了几天:两个人,三个人,四个人,都没有成功。末了,用了五个人:也像以前一样,先都进了望楼,留一个在里面,其他四人走出来,离开了。这次乌鸦却数不清了:它不能辨别四与五、马上就飞回巢里去了。
这个例证可以引起两种反驳的意见。第一,具有这种数觉的动物只限于极少的几类,而在哺乳动物中就没有发现这种才能,甚至猿猴也好像没有。第二,就已经知道的一切事例而言,动物数觉的范围实在太小,简直可以略而不论。
第一点意见我们是承认的。这确乎是一个值得注意的事实:识数的才能,不论是这种形式或那种形式,看来总是限于几种昆虫、几种鸟类和整个人类。对于狗、马和其他家畜所做的实验和观察,都不曾发现它们有什么数觉。
至于第二点意见,却没有多大价值,因为人类的数觉范围也是十分有限的。寻常让一个文明人去辨别数目的时候,他总有意无意地用其他的技能,诸如对称图形读法、心计组合法、计数术等,来帮助他的直接数觉。特别是,计数已经变成我们智能的如此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用心理学的方法来实验我们的关于数的知觉,实在是很困难的。但是,话虽如此,现在还是有了一些进展。根据精密安排的实验结果,不能不下结论说:普通文明人的直接视觉数觉,很少能超过四,至于触觉数觉,范围甚至还要小些。
我们绝没有理由相信,我们的远祖有更高的天赋,却有许多理由使我们怀疑这种想法。试看各种欧洲语言,几乎都带有这种早期局限性的痕迹。英文的 thrice和拉丁文的ter,有同样的双重意义:三倍和许多。拉丁文的 tres(三) 和 trans(超过)之间有着可信的联系,而法文的 très(甚) 和 trois(三)也是如此。
一种比鸟类高强不了多少的原始的数觉,就是产生我们数概念的核心。毫无疑问,如果人类单凭这种直接的数的知觉,在计算的技术上,就不会比鸟类有什么进步。但是经历一连串的特殊的环境,人类在极为有限的数知觉之外,学会了另一种技巧来给他帮忙,这种技巧注定了使他们未来的生活受到巨大的影响。这种技巧就是计数,并且,正是由于有了计数,我们赢得了用数来表达我们的宇宙的惊人成就。
有些原始语言对于虹的各种色彩都有专门的词,但是没有“色”这个词;又有些语言所有数词都有,只是没有“数”这个词。其他的概念也有这样的情况。在英文中,对于某些特种集合,有丰富的本国语言的表现方法,例如,flock( 一群)、herd(一帮)、set(一套)、lot(一土堆)、bunch(一束)分别适用于特殊的场合,然而 collection(集合)和 aggregate(集)这两个词却是外来语。
具体的东西总在抽象的东西之先。罗素说: “不知道要经过多少年,人类才发现一对锦鸡和两天同是数‘二’的例子。”到现在我们还有不少词来表达“二”这个概念,如 pair、couple 、 set 、 team 、 twin 、 brace 等。
早期数概念的极端具体性,不列颠哥伦比亚的辛姆珊族的语言是一个明显的例子。这种语言共有七种不同的数词:一种用于走兽和扁平的物体,一种用于时间和圆形的物体,一种用来数人,一种用于树木和长形物体,一种用于小艇、一种用来测量、还有一种是在没有特定对象时计数用的。最后一种大概是后来才发展起来的,前几种必定是这族人还没有学会计数之前的早期遗物。
正是计数、才使县体的、不同质的表达多寡的概念结合为统一的、抽象的数概念,前者是原始人的特点,后者则是数学发展的前提。
(摘编自丹齐克 数:科学的语言》,苏仲湘译)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数觉和计数不能混为一谈,其区别在于是否牵涉颇为复杂的心理过程,是否是人类独具的特性。
B.数觉是人与若干动物都有的一种对于数的直觉,就这种能力来说,人不比某些动物高明多少。
C.人类因为数觉范围十分有限,所以就会有意无意地借助图形、心算、计数等辅助手段来识数。
D.有些语言有具体的数词,没有抽象的“数”,英语中 collection(集合)这一抽象词是外来语。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回应乌鸦的例证可能引起的反驳意见,意在说明动物与人类具有相似数觉的实例不够充分。
B.欧洲语言中早期局限性的痕迹,可以帮助我们判断人类远祖在数觉方面是否具有更高的天赋。
C.经过漫长岁月,人类发现一对锦鸡和两天同是数“二”,这是人类思想史进了一大步的体现。
D.对辛姆珊族语言中七种不同数词的分析,揭示了人类关于数的概念由多元具象到一元抽象的转化。
3.下列选项属于“数觉”现象的一项是(  )
A.小孩子识数,先学会数1个、2个、3个;然后到10,到100;之后会飞跃到“什么数都会数了”。
B.物理学使用数学来描述物体的运动、力学和能量等,生物学使用数学来描述生命的系统和进化。
C.当我们走进一个会堂时,不用计数,就可以知道会堂的座位和出席的人这两个集合是否相等。
D.我们在上楼梯时,虽然并未计数已经上了几层,但双脚却会告诉自己是到了二楼还是三楼。
4.请结合文本内容,谈谈你对“具体的东西总在抽象的东西之先”这句话的理解。
5.《数:科学的语言》原有一个副标题“为有文化而非专攻数学的人写的评论性概述”,请分析本文是如何体现这一说法的。
(2024高三上·永州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挂在塔尖上的记忆
蒋 殊
每个人一生中,都有一段时光铭刻在一个特定节点上。郝生荣一生最刻骨铭心的记忆,是武乡县城段村。1944年他走进军营之后,在这个古城里肆意挥洒过他青春的血泪。
2015年10月份,他88岁的秋天,我在段村见到他。
段村的这天,阳光灿烂,风和日丽。既有上班族匆忙的脚步,也有一排一排的老人靠在墙边的暖阳里沐浴着晚年时光
如约去到郝生荣住的儿子家,却不见他。问胡同里坐着的一圈老人,他们指着下面的马路说,转过去就看到了。
果然,就在我们刚刚经过的马路转角处,一个超市门口,郝生荣拄着棍子,与另一位同伴并排靠在墙边。同伴不时在他耳边说着话,他却似乎心不在焉,眼神更不时盯了远方,出神。远方,他的目光尽头,一座塔尖,立在四射的光芒里。我知道,那个塔尖上,挂着他满满的记忆。
塔叫千佛塔,耸立在武乡县城中心宝塔广场中央,建成于清康熙年间,是一处重要的历史文物。它,镇定着一代又一代武乡人时而涌起的一颗颗或狂躁或不安的心。
然而1945年,这塔几乎被毁。
1940年夏天,日本人在段村安下据点后,繁华古镇段村就成了阴森恐怖的人间地狱。城墙上修筑了密集的射击孔,四角的碉堡高高耸起。日军不仅占领了段村镇,把千佛塔当成重要的工事建筑,在城外还设了多处外围炮楼。 日军的一个加强连屯集在这里,居高临下,以凶猛的火力封锁着进入段村的我方部队。古老的千佛塔,被困在古镇望眼欲穿,默默等待着亲人的到来。
对于千佛塔,郝生荣的记忆总是停留在从前。对于眼前的县城,也是.正是他风华正茂的那几年,这里却不是自己的,整整五年。那时候,郝生荣与战友们沟上岭下,雪里泥里,为的就是抢回属于自己的家园与土地。他叹,可惜咱的武器不好,有时已经瞄准了,枪却打不响,干着急。他只开心地乐,后来打了几次日本人,缴获了一批好枪,都是三八式,戴盖盖的。好枪毕竟不多,却越缴越多;自己的武器虽然不好,却越磨越刚。随着战士们坚韧的脚步,一寸一寸收复着自己的土地;一步一步逼得敌人节节败退。 1945年8月25日晚上,他们逼进段村,逼到千佛塔前。
坚固的古塔,成了敌人负隅顽抗的唯一筹码。
千佛塔内的40名日军,已然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尽管他们在坚固的塔内,还是清晰地闻到越来越密集的战火,听到中国人民欢呼抗战胜利的声音,就要走到尽头的他们,开始了可怕的垂死挣扎。
外围的王家垴炮楼,正被769团二营一部发起攻击,新兵小王憋着一股气,一连投完放在箩筐里的手榴弹,然而就在他乘胜再取弹药时,却被一颗流弹击中胸部。周围的战士清晰地听到,他18岁的热血汩汩流在绿草如茵的山坡上。
随后的呼啸排山倒海:31 团一营奇袭城西主碉,决九团占领东村山,突击排一连二排在烽烟战火中搭梯登城。 日军的抵抗也是前所未有,我方云梯被打断,城下遇火力封锁,甚至凌空投下燃着火光的被褥……
天怒了,一场倾盆大雨,随着轰隆隆的巨雷声于次日凌晨倾泻而下。雨水、血水、泪水、汗水,泥水,郝生荣说,这些统统都得扒开,只将敌入聚在视线里。
8月的高粱,高高挺着脊梁,像一个个无声的战士……尽管伤亡不小,我方还是连续攻下王家垴碉堡,攻破南城墙地,冲到千佛塔下。
塔里的日军借助地理优势,用轻重机枪疯狂扫射,让我军想要靠近塔的愿望一次次落空。
万般无奈,八路军决死第九团请求,调重炮,轰击千佛塔,保证不用两响,就让塔内的敌人粉身碎骨。郝生荣承认,那个时候,杀红了眼的战士们都忘了塔。是啊,血肉之躯都敢顶在枪口,哪里会考虑到一座无声的塔?
“那时候,我们也不知道塔的重要。”郝生荣说的是实话。这些被从田间地头直接拉上战场的人,哪里会知道一座塔对于后世的意义? 他们心里想的,仅仅是夺回家园,赶走敌人;仅仅是可以重新回到自己的土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这样平凡的日子,是那时的奢望与梦想。于是,郝生荣每每坐在街边,望着街上川流不息的车辆与人流,①再抬眼看到空中的塔尖,脑子里就会急速回荡起一些人,一些事,也总会不由自主地长叹一口气。有时候,与他在一起的同伴问他缘由,他也是轻轻一句:说出来,你也不会懂。没上过战场的人,自然不懂他们多年掩着的心事。
日军或许也觉得,八路军不可能轻易炸毁古迹,于是蜷缩在塔中,侥幸寻找最后的生机与突破。
对于决九团调重炮的要求,太行军区司令员李达没有答应,并派人告诉他们,古塔是文物,要保护,坚决不能用炮轰。于是将千佛塔全面围困。郝生荣说整整五天,断了日军的吃喝。在敌人战斗力大大削弱的情况下,战士龚金来、张顺瞅准机会,冒死利用射击死角绕道冲进塔内,高举手榴弹,迫使躲在塔内的日军重机枪班全部投降,夺回千佛塔后,决九团又乘胜抢占了伪县公署、打击了龟缩在城东北角炮楼里的日本鬼子,粉碎了日军指导小队“或运长久”的妄想。高高耸立的千佛塔,重新映射在太阳的光芒T千佛塔,也除去束缚,含泪高高舒展在它深爱的土地上。直到今天,直到永恒!我要走了,他目送我过马路,上车。②之后,目光重返塔尖。
(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标题“挂在塔尖上的记忆”,语言幽默诙谐,既激发了阅读兴趣,又点明了文章主旨。
B.文中郝生荣当下悠闲轻松的状态,表现出他对历史的缅怀,彰显了抗战精神的时代价值,
C.文中描写倾盆大雨随轰隆隆的巨雷声倾泻而下,是以自然环境来渲染战争激烈的氛围。
D.本文通过记忆的回溯、快节奏的叙述,带领读者重回动荡的战争岁月,感受历史的厚重。
7.关于文中画波浪线的段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写我军拒绝使用重炮轰击千怫塔一事,强调了我军意识到了古迹的重要性。
B.夺回千佛塔的场景描写中,采用了正侧面相结合的手法,体现出描写的深度和广度。
C.夺回千佛塔的过程是困难而艰辛的,但也正体现了我军战士的坚决、勇敢和机智。
D.夺回千佛塔后,我军战士们的士气依然高涨,乘胜追击中暗含战争必胜的信念。
8.文中画横线处写到郝生荣看向千佛塔,表现出他深沉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9.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学校文学社拟编一本展现抗战岁月的散文集,你需要撰写一篇纪实散文投稿,请谈谈本文对你的写作有什么启示。
(2024高三上·永州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太史公读《秦记》,至犬戎败幽王,周东徙洛邑,秦襄公始封为诸侯号作西時用事禁帝,僭端见矣。礼曰:“天子祭天地,诸侯祭其域内名山大川。”今秦杂戎翟之俗,先暴戾,后仁义,位在藩臣而胪于郊祀,君子惧焉。及文公逾陇,攘夷狄,尊陈宝,营岐、雍之间,而穆公修政,东竞至河,则与齐桓、晋文中国侯伯侔矣。是后陪臣执政,大夫世禄,六卿擅晋权,征伐会盟,威重于诸侯。及田常杀简公而相齐国,诸侯晏然弗讨,海内争于战功矣。三国终之卒分晋,田和亦灭齐而有之,六国之盛自此始。务在强兵并敌,谋诈用而从衡短长之说起。矫称蜂出,誓盟不信,虽置质剖符①犹不能约束也。秦始小国僻远,诸夏宾之,比于戎翟,至献公之后常雄诸侯。论秦之德义不如鲁卫之暴戾者,量秦之兵不如三晋之强也,然卒并天下,非必险固便形势利也,盖若天所助焉。或曰“东方物所始生,西方物之成孰”。夫作事者必于东南,收功实者常于西北。故禹兴于西羌,汤起于亳,周之王也以丰镐伐殷,秦之帝用雍州兴,汉之兴自蜀汉。
秦既得意,烧天下诗书,诸侯史记尤甚,为其有所刺讥也。诗书所以复见者多藏人家而史记独藏周室以故灭。惜哉,惜哉! 独有《秦记》,又不载日月,其文略不具。然战国之权变亦有可颇采者,何必上古。秦取天下多暴,然世异变,成功大。传曰“法后王”,何也?以其近己而俗变相类,微彩喜迎易衍生容繁素奏重所闻,见秦在帝位日浅,不察其终始,因举而笑之,不敢道,此与以耳食无异。悲夫!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六国年表》)
材料二: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节选自司马迁《报任安书》)
【注】①剖符:古代帝王分封诸侯、功臣时,以竹符为信证,剖分为二,君臣各执其一。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诗书A所以B复见者C多藏人家D而史记E独藏F周室G以故灭。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宾,把……当作宾客,与《师说》 “吾从而师之”的“师”用法相同。
B.用,因为,与《劝学》 “用心一也”的“用”意思相同。
C.逊,谦逊,与成语“毫不逊色”的“逊”意思不相同。
D.之,“六国之盛自此始”与“藏之名山”的“之”用法不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下正确的一项是(  )
A.《礼》对天子和诸侯的祭祀规格作了明确规定,而秦国虽臣属于周王室,却在祭祀上与天子平起平坐,其僭越犯上之心已经初现。
B.田常杀齐简公,诸侯列国本应武力讨伐,却无动于衷,这表明各国已经把注意力转移到保存本国实力,壮大军事力量上来。
C.司马迁收集天下散失的历史传闻,粗略地考订其真实性,综述事实本末,推究成败之理,得出王朝兴衰成败的关键在于地理形势的结论。
D.《史记》全书分五体,百三十篇,任安来信时《史记》尚未完成,但规模已具。司马迁正因为“惜其不成”,所以受宫刑而无怨恨。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矫称蜂出,晢盟不信,虽置质剖符犹不能约束也。
②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14. 司马迁对秦王朝历史的分析,体现了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创作意图,请结合材料一简要分析。
(2024高三上·永州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和陶饮酒二十首·其五①
苏 轼
小舟真一叶,下有暗浪喧。
夜棹醉中发,不知枕几偏。
天明问前路,已度千重山。
嗟我亦何为,此道常往还。
未来宁早计,既往复何言。
【注】①元祐七年,苏轼时任扬州知州。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为次韵之作,其韵脚与陶渊明二十首饮酒诗中的《饮酒·其五》完全一致。
B.“天明” “前路” “千重山”等词语一语双关,诗歌的意境由这两句明朗开阔。
C.“既往”一句蕴含的对过去的态度,与《归去来兮辞》 “悟已往之不谏”相似。
D.本诗意象简洁,语言平易而质朴,可见此诗受到陶渊明平淡自然诗风的影响。
16.有学者认为苏轼《和陶饮酒二十首》实为“借渊明之酒杯,浇自我之块垒”。请结合本诗,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17.(2024高三上·永州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中“   ,   ”既是对郭橐驼种树经验的总括,也暗含了全文的寓意。
(2)小刚登山时为海日东升、浮光跃金、天鸡破晓的壮美晨光所震撼,不禁吟咏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   ,   ”两句。
(3)“木”和“叶”是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木”常使人联想到疏朗的清秋,如“   ”,而“叶”则给人湿润繁盛之感,如“   ”。
(2024高三上·永州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随着巴黎奥运会的圆满落幕,全球的目光不仅聚焦于那一枚枚闪耀的金牌,更被赛场上那些 A 的“幕后英雄”——中医疗法深深吸引。神奇的中医疗法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显著的疗效,成为了众多运动健儿信赖的“秘密武器”,助力他们在赛场上屡创佳绩。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中医的世界,感受这份来自东方的神秘力量,为健康加油,为梦想助力!
还记得中国游泳健将们身上的那些“火罐印”吗? 它们不仅是努力的印记,更是中医智慧的展现。拔火罐可以帮助身体排出湿气和寒气,改善体质,增强抵抗力。此外,游泳运动员高强度的训练,容易导致肩关节肌腱损伤,从而诱发肩部疼痛。①拔罐治疗还可以帮助增强软组织的修复能力,②对于肌肉损伤有一定的辅助作用,③在负压的作用下,④能够促进血液循环,⑤放松肌肉张力,⑥进而缓解肩膀疼痛。
巴黎奥运会田径女子20公里竞走项目中国选手杨家玉肚脐上的脐贴,不仅是金牌背后的“幸运符”,(甲)。中医的敷脐疗法,是一种使用中药敷料贴敷于肚脐上(“神阙穴” )的外治法,以达到治疗疾病、养生保健的目的。其使用形式和最近热门的三伏天灸 B 。通过脐贴,温阳固本,调理气血,有效预防肠胃受寒引起的痉挛与不适,为运动员提供坚实的健康保障。
潘展乐在男子 100 米自由泳决赛中以打破世界纪录的成绩强势夺金,背后离不开( 乙 )。面对高强度的训练和伤病的困扰,针灸以其“通经活络、调和气血”的功效,直击病灶,缓解疼痛;推拿则通过手法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加速肌肉恢复,帮助运动员在短时间内以最佳身体状态在赛场上精彩发挥。
18.文中第一段用“秘密武器”比喻中医疗法,使用了暗喻的修辞手法。请以“运动”为本体写一个句子。要求:语意完整,使用暗喻;暗喻贴切,表达流畅。
19.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0.文中第二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21.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2.“加油”一词来源于清朝嘉庆年间张瑛为夜间读书的贫穷书生加上两勺灯油的故事,假如由你来编写词典,请结合画波浪线的句子,给“加油”编写词条,对其作出注释。
23.(2024高三上·永州模拟)阅读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科学的思维方式是当代青年人的必备素养,也是时代的生产力。屠呦呦从中国古代典籍中找到灵感,转换研究思路,最终取得突破,运用了“求异”的科学思维方式,梁思成从整体的视角概括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又借用语言学的概念来进行归纳总结,运用了“类比”的科学思维方式。
求异法和类比法都是科学研究中重要的思维方法,对我们的学习和成长颇具启示意义。请你结合材料,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体现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C
2.A
3.D
4.①具体的概念在先:认识在发展进程中总是先形成具体的概念,如原始语言中有专门指称事物的名词,但没有表示集合的词;早期数概念具有极端具体性,未能形成抽象的数概念。
②抽象的概念在后:从具体中产生抽象的概念,计数使得具体的、不同质的表达多寡的概念结合为统一的、抽象的数概念。
5.为有文化而非专攻数学的人写的:①论述例证丰富,妙趣横生。如通过引述田主同乌鸦斗智的故事来说明某些鸟类具有原始的简单数觉,生动形象,趣味盎然。②语言平实亲切,通俗易懂,具有科普性。文章介绍数的起源等专业知识,较少出现晦涩的专业术语和结构复杂的长句,深入浅出,便于非专攻数学的人即普通读者阅读。
评论性概述:对数的起源和计数的历史进行概括性的叙述,在分析、总结时融入了作者个人的见解、评价。
【知识点】社会科学类;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2)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材料内容判断推理的能力。做这类题往往需要对原文进行“推断和想象”,所以选项的内容就不再是原材料的简单重复,而是在原句的基础上,加上了命题者自己的理解。要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做到对材料的熟悉和理解,以便解题时迅速找到其在材料中的相关区域,进而进行比较、分析、推断;其次,要清楚选项都是在文中句子基础上进行的合理推断,绝不是凭空进行的,所以找到原来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筛选信息、推敲选项;将选项和原文信息进行比较时,掌握一些常见的设错方式很有必要,从而使思维变得更加敏捷,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找到题干语句在原文中的具体位置,再结合上下文(全文)及文章感情主旨分层概括。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找到题干语句在原文中的具体位置,再结合上下文(全文)及文章感情主旨分层概括。
(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艺术特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通读全文,整体理解把文本的内容。然后仔细审题,抓住问题的指向,到文中搜寻相应的答题区间,抓住重点词句,归纳概括要点。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C.因果关系错误,原文为“因为人类的数觉范围也是十分有限的”是针对上文的第二点意见没有多大价值而言的,人类的数觉范围有限和借助图形等辅助手段识数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故答案为:C。
2.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材料内容判断推理的能力。
A.“意在说明动物与人类具有相似数觉的实例不够充分”错误,作者回应乌鸦的例证可能引起的反驳意见,意在更为严谨地论证“有若干动物看来也具有一种和我们相类似的原始数觉”的观点。
故答案为:A。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根据原文表述,人具有一种数觉才能,能够辨认增减,知道变化。乌鸦识数的例子即表明什么是数觉。
A.是掌握了计数技巧的表现。
B.是数学对其他学科的作用。
C.是匹配法的运用。
D是人类的数觉现象。
故答案为:D 。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
这句话其实反映了归纳的一般过程。人类以自身为中心,体察生活中的现象,为了更便于接受和应对生活现象,我们会对赋予现象本身具体的概念,随着思考能力增强和认知水平的提高,我们得以从中归纳出其共性,由此便可总结出一般(抽象)的现象、规律和原理。
文中有“有些原始语言对于虹的各种色彩都有专门的词,但是没有‘色’这个词;又有些语言所有数词都有,只是没有‘数’这个词”“早期数概念的极端具体性,不列颠哥伦比亚的辛姆珊族的语言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可知具体的概念在先,即是认识在发展进程中总是先形成具体的概念,如原始语言中有专门指称事物的名词,但没有表示集合的词;早期数概念具有极端具体性,未能形成抽象的数概念。
②文中有“正是计数、才使具体的、不同质的表达多寡的概念结合为统一的、抽象的数概念”,即表明抽象的概念在后:从具体中产生抽象的概念,计数使得具体的、不同质的表达多寡的概念结合为统一的、 抽象的数概念。
故答案为: ①具体的概念在先:认识在发展进程中总是先形成具体的概念,如原始语言中有专门指称事物的名词,但没有表示集合的词;早期数概念具有极端具体性,未能形成抽象的数概念。
②抽象的概念在后:从具体中产生抽象的概念,计数使得具体的、不同质的表达多寡的概念结合为统一的、抽象的数概念。
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艺术特点的能力。
解答本题,分两步,一是阐述“为有文化而非专攻数学的人写的”,而是体现“评论性概述”特点。
为有文化而非专攻数学的人写的。①论述例证丰富,妙趣横生。文章举独居蜂和乌鸦的事例,阐明数觉这一概念,尤其是田主同乌鸦斗智的故事,“乌鸦并不上当:它老等着”“这次乌鸦却数不清了:它不能辨别四与五、马上就飞回巢里去了”,说明某些鸟类具有原始的简单数觉,生动形象,趣味盎然。
②文中有“一种比鸟类高强不了多少的原始的数觉,就是产生我们数概念的核心。毫无疑问,如果人类单凭这种直接的数的知觉,在计算的技术上,就不会比鸟类有什么进步。但是经历一连串的特殊的环境,人类在极为有限的数知觉之外,学会了另一种技巧来给他帮忙,这种技巧注定了使他们未来的生活受到巨大的影响。这种技巧就是计数,并且,正是由于有了计数,我们赢得了用数来表达我们的宇宙的惊人成就”,文章介绍数的起源等专业知识,较少出现晦涩的专业术语和结构复杂的长句,语言平实亲切,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具有科普性,便于非专攻数学的人即普通读者阅读。
评论性概述。文中有“当在一个小的集合里边,增加或者减去一样东西的时候,尽管他未曾直接知道增减,他也能够辨认到其中有所变化”“具体的东西总在抽象的东西之先”“早期数概念的极端具体性”“正是计数,才使具体的、不同质的表达多寡的概念结合为统一的、抽象的数概念,前者是原始人的特点,后者则是数学发展的前提”,对数的起源和计数的历史进行概括性的叙述,在分析、总结时融入了作者个人的见解、评价。
故答案为: 为有文化而非专攻数学的人写的:①论述例证丰富,妙趣横生。如通过引述田主同乌鸦斗智的故事来说明某些鸟类具有原始的简单数觉,生动形象,趣味盎然。②语言平实亲切,通俗易懂,具有科普性。文章介绍数的起源等专业知识,较少出现晦涩的专业术语和结构复杂的长句,深入浅出,便于非专攻数学的人即普通读者阅读。
评论性概述:对数的起源和计数的历史进行概括性的叙述,在分析、总结时融入了作者个人的见解、评价。
【答案】6.C
7.B
8.①郝生荣坐在街边,空中的塔尖触发他对往事的回忆,引起他对往事的缅怀及反思,对和平生活的珍视。②在“我”走后,郝生荣的目光又重返塔尖,表达了他对革命往事和战友的怀念,对战争胜利的喜悦及文物得以保护的自豪。
9.①结合运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讲述历史事件。如本文以郝生荣的第一人称使所叙之事更加真实;以第三人称使叙述自由灵活,内容客观全面。
②叙事中穿插作者的议论与抒情。如本文中用“是啊,血肉之躯都敢顶在枪口,哪里会考虑到一座无声的塔?”表达了作者的主观感受。
③注重物象的选用,突出文章线索。如文中的千佛塔联系今昔,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④借助细节描写。如“长叹一口气”“眼神更不时盯了远方,出神”等细节描写,使形象具体可感,更加动人。
⑤历史和现实交织。双重交织使本文具有更加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内涵,让人如临其境,同时发人深思。
【知识点】对文本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欣赏文本的形象;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相关内容,鉴赏艺术特色的能力。解答本题时,首先要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看清文脉,并认真品味关键性语言。
(2)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的能力。答题的关键是审读题干,把握命题意图,找出题干所在的具体语段及语句;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分析,寻找细微的差别,得出正确结论。
(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丰富情感的能力。这种题型属于对人物形象的一种局部考查,作答时,首先通读文本,掌握小说情节变化,然后仔细揣摩文中对人物语言、肖像、心理等的刻画,从而把握小说中人物心理情感的变化。
(4)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明确题目要求。答题时,首先表明观点,然后结合原文内容分析答题。只要能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阐述自己持有该观点的理由,且言之成理,能自圆其说,都视为正确答案。
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相关内容,鉴赏艺术特色的能力。
A.“幽默诙谐”错误,标题“挂在塔尖上的记忆”看似新颖,但它的意义不在于“幽默诙谐”,而是在于表达战争记忆的深刻和沉重。标题中的“塔尖”指的是千佛塔,象征着一段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并非“幽默诙谐”,也不符合文中整体的情感基调。
B.“当下悠闲轻松的状态”错误,结合原文“同伴不时在他耳边说着话,他却似乎心不在焉,眼神更不时盯了远方,出神”可知,郝生荣看似平静地生活在段村,但实际上,他的内心依然被战争的回忆所占据,这并不是表现出“悠闲轻松的状态”,而是体现了对过去的深深缅怀和沉痛的反思。
D.“快节奏的叙述”错误,本文通过平静的回忆、细腻的描写和层层递进的叙述手法,让读者感受战争的残酷和历史的厚重。虽然有一些紧凑的场面描写,但整体叙述并不快。
故答案为:C。
7.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的能力。
B.“夺回千佛塔的场景描写中,采用了正侧面相结合的手法”错误,文章中间部分讲述了如何夺回千佛塔,从“发起攻击”到“随后的”“排山倒海的呼啸”,接着“冲到千佛塔下”想要炮轰千佛塔消灭敌人,但为了保护古塔而进行全面围困,最终夺回千佛塔,整个过程都是正面描写,没有侧面。
故答案为:B。
8.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丰富情感的能力。
由题干可知,考生需要结合具体的情境分析两处“看向千佛塔”中流露出的深沉的情感。
第一处写“郝生荣每每坐在街边”,望着街上川流不息的车辆与人流,再“一抬眼看到空中的塔尖”,之后“脑子里就会急速回荡起一些人,一些事”,所以这里的千佛塔尖触动了他的回忆,引发他对那段有关千佛塔的往事的回忆和反思,同时由千佛塔的往事再回到眼前的繁华盛世,又有对当下和平生活的珍视。
第二处写郝生荣“目送我过马路”之后“目光重返塔尖”,结合上文可知,“对于千佛塔,郝生荣的记忆总是停留在从前。对于眼前的县城,也是”,他们为了保卫家园,赶走了入侵者,为了保护文物而浴血奋战,千佛塔是历史的见证,郝生荣看向千佛塔时,心中涌现出的是对昔日并肩作战的战友们的深切怀念;他们夺回家园,赶走敌人,内心涌现出战争胜利的喜悦;完好的千佛塔又代表着文物得以保全,所以这里又有文物得以保护的自豪。
故答案为:①郝生荣坐在街边,空中的塔尖触发他对往事的回忆,引起他对往事的缅怀及反思,对和平生活的珍视。②在“我”走后,郝生荣的目光又重返塔尖,表达了他对革命往事和战友的怀念,对战争胜利的喜悦及文物得以保护的自豪。
9.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考生可以从人称的选择、表达方式的运用、材料的组织、手法的运用等方面进行分析。
如人称的选择方面,文中既使用第一人称,又使用第三人称;先从“我”的角度写当下的景象,又借助郝生荣讲述当初解放保护千佛塔的历史事件。第一人称的运用可以增加故事的真实性,拉近距离,而第三人称的运用则又让故事的叙述更加灵活,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更为客观。
如从表达方式的角度来看,文章作为纪实散文,主要使用叙事的表达方式,讲述了如何收复千佛塔的经过,同时在行文中又有观点表述和情感的抒发,运用了议论和抒情的表达方式。
如从材料的组织来看,文章标题“挂在塔尖的记忆”中的“塔”是指“千佛塔”,文章开头写郝生荣目光尽头是“千佛塔”,中间写如何收复保护千佛塔,最后回到当下的千佛塔,所以“千佛塔”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如从具体的描写方法来看,文中写郝生荣望向千佛塔的那一刻,心中泛起的记忆和情感波澜,“总会不由自主地长叹一口气”,这一细腻的描写表现了人物内心复杂的情感。
如文中不仅写千佛塔的历史,也写千佛塔的当下,将其历史和现实结合起来,让文章具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拓展了文章的内容深度。
这些对我们的写作都有启发。
故答案为:①结合运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讲述历史事件。如本文以郝生荣的第一人称使所叙之事更加真实;以第三人称使叙述自由灵活,内容客观全面。②叙事中穿插作者的议论与抒情。如本文中用“是啊,血肉之躯都敢顶在枪口,哪里会考虑到一座无声的塔?”表达了作者的主观感受。
③注重物象的选用,突出文章线索。如文中的千佛塔联系今昔,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④借助细节描写。如“长叹一口气”“眼神更不时盯了远方,出神”等细节描写,使形象具体可感,更加动人。
⑤历史和现实交织。双重交织使本文具有更加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内涵,让人如临其境,同时发人深思。
【答案】10.CDG
11.A
12.C
13.①各种谎言骗局蜂拥而出,立誓词盟约却不讲信用,即使互派人质,剖符为凭,还不能相互约束。
②那么我便抵偿了以前所受的侮辱之债,即使千万次地遭受侮辱,难道会后悔吗?
14.①司马迁推究秦国常雄诸侯、吞并天下的进程与原因,提出“战国之权变亦有可颇采者”的观点,体现了“通古今之变”;②司马迁对秦吞并天下提出“盖若天所助焉”的慨叹,体现了其“究天人之际”的史识。③客观评价秦王朝的功过,否定汉代学者诋毁秦朝的耳食之见,体现了“成一家之言”。
【知识点】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翻译;断句;概括分析;筛选信息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中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理解文言实词意思的技巧:从语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词性;从词义搭配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语境暗示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形构成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用法的角度判断词义;从句子结构对称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音字形通假的角度推断词义。
(3)本题考查概括归纳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②放回原文,概括信息。特别是在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5)本题考查学生评价并探究思想观点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需要在原文中找到关键语句,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概括即可。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太史公研读《秦记》,看到上面记载犬戎部族击败杀死周幽王,周王室往东迁都到洛邑,秦襄公开始被封为诸侯,就建造西畤来侍奉天帝,这表明秦国越位犯上的苗头已经显现了。礼经》上说:“天子才有权祭祀天地,诸侯只能祭祀本国封区内的名山大川。”当时,秦国夹杂着西戎北狄的民风习俗,把凶暴乖戾摆在前面,将仁德道义放在后头,地位处在捍卫王室的臣属行列,却在祭祀规格上同天子平起平坐,君子对此感到后怕。到秦文公,越过陇山,驱逐戎狄,祭祀陈宝,开发了岐山到雍地这片地区,而秦穆公修明政治,把东部国境扩展到黄河西岸,就与齐桓公、晋文公这些中原霸主势均力敌了。此后,家臣执掌国政,大夫世代保持政治地位,六卿独揽晋国的大权,无论征伐还是会盟,威势都在诸侯之上。到田常杀掉齐简公而自任齐相,诸侯却无动于衷不予讨伐,这标志着海内已经围绕怎样保持本国的军事实力来争斗了。韩赵魏终于到最后瓜分晋国,田和也吞灭将齐据为己有,六国并立的局面由此开始了。首要之务在于壮大军事力量,兼并对方,因而权谋诈术得到普遍应用,合纵连横的学说也相继兴起。各种谎言骗局蜂拥而出,立誓词盟约却不讲信用,即使互派人质,剖符为凭,还不能相互约束。秦国起初只是一个偏远小国,中原各国都排斥它,把它比作戎狄。但从献公以后,一直在诸侯中称雄。论起秦国的德义,还不如鲁卫两国中那些凶暴乖戾的人;计量秦国的兵力,也不如三晋强大,最后却吞并天下,这不一定就是因为秦国凭据天险,攻守方便,地理形势非常有利;好像上天对它有所扶助似的。有一种说法认为:“东方是万物萌生的地方,西方是万物最后成熟的地方。”据此看来,开创事业的人必定出现在东南,获取胜利果实的人常常诞生在西北。所以,大禹在西羌勃兴,成汤在亳地崛起,周人建立王朝是因为有丰镐作根据地去讨伐殷商,秦国完成帝业是由于有雍州当大本营才日益强大,汉朝兴盛是从巴蜀汉中开始的。
秦国已经统一天下,就焚烧《诗》《书》,而各国国史被烧得更厉害,因为书中有讽刺讥笑秦国的地方。《诗》《书》之所以重新流传于世,是收藏的人家很多,而各国国史专门收藏在周王室,因此一下子就全毁灭了。可惜呀!可惜呀!如今,只有《秦纪》传下来,又不写明日月,内容简略也不完整。但是,战国关于变通和应急的对策也有大量可以采用的,为什么非上古不可呢 秦国夺取天下暴行很多,但能随着时代的不同而相应调整对策,建树的功业非常巨大。传世的典籍强调说:“效法后王。”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后王距离自己近,当代民俗的变化也和后王那个时期差不多,道理讲起来浅显明白,容易推行。一般的读书人局限于平常听到的那点东西,看见秦朝高居皇帝宝座的时间很短促,不考察它本身发展的全过程,就都耻笑它,不敢说,这和用耳朵吃东西没有什么两样,真可悲呀!
材料二:
我私下里也自不量力,用我那不高明的文辞,收集天下散失的历史传闻,粗略地考订其真实性,综述其事实的本末,推究其成败盛衰的道理,上自黄帝,下至于当今,写成十篇表,十二篇本纪,八篇书,三十篇世家,七十篇列传,一共一百三十篇。也是想研究自然现象和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贯通古往今来变化的脉络,成为一家的言论。刚开始草创还没有成书,恰恰遭遇到这场灾祸,我痛惜这部书不能完成,因此受到最残酷的刑罚也没有怨怒之色。我确实想完成这本书,把它(暂时)藏在名山之中,(以后) 再传给跟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再让它广传于天下,那么我便抵偿了以前所受的侮辱之债,即使千万次地遭受侮辱,难道会后悔吗 然而, 这些只能向有见识的人诉说,却很难向世俗之人讲清楚啊!
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诗》《书》之所以重新流传于世, 是收藏的人家很多, 而各国国史专门收藏在周王室, 因此一下子就全毁灭了。
“者”和“所以”一起解释为“……的原因”,故C处断开;
“诗书所以复见者”与“多藏人家”构成完整的原因分析,故D处断开;
“史记独藏周室”,主谓结构, 句意完整, 其后G处断开。
故答案为:CDG。
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中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
A.错误,用法不相同,通“摈”,排斥/意动用法,把……当作老师。句意:中原各国都排斥它。/我跟着他并把他当作老师。
B.正确,意思相同,都是“因为”的意思。句意:秦国完成帝业是因为有雍州当大本营。/因为心思专一。
C.正确,意思不相同,谦逊/差,不及。句意:我私下里不谦逊。/一点儿没有不及的地方。
D.正确,用法不相同,结构助词,的/代词,它。句意:六国的强盛从此开始。/把它藏进名山。
故答案为:A。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得出王朝兴衰成败的关键在于地理形势的结论”错误,文中“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并没有得出王朝兴衰成败的关键在于地理形势的结论,是无中生有。
故答案为:C。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矫称”,谎言骗局;“蜂出”,蜂拥而出;“信”,信用。
(2)“偿”,抵偿;“责”,通“债”,债务;“虽”,即使。
故答案为: ①各种谎言骗局蜂拥而出,立誓词盟约却不讲信用,即使互派人质,剖符为凭,还不能相互约束。
②那么我便抵偿了以前所受的侮辱之债,即使千万次地遭受侮辱,难道会后悔吗?
14.本题考查学生评价并探究思想观点的能力。
①秦国从襄公始封为诸侯,历经文公攘夷狄、穆公修政等阶段,逐渐强大。后来诸侯纷争,秦国在不断发展中,最终兼并天下。司马迁详细梳理了秦国从一个小国僻远之地发展成为统一六国的大国的历史进程。司马迁认为“战国之权变亦有可颇采者,何必上古”,他看到了秦国在战国时期的政治谋略和军事策略等方面的变化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这体现了他通过研究秦国历史,总结历史发展的规律和变化,从而达到“通古今之变”的创作意图。
②司马迁在分析秦国历史时,提出“秦既得意,烧天下诗书,诸侯史记尤甚”,虽指出秦国统治的残暴,但也对秦国的成功发出“盖若天所助焉”的慨叹。秦国的崛起和统一并非仅仅依靠人力,这种因素可能是天命或者其他不可知的力量。这体现了他在研究历史时,试图探讨天与人之间的关系,即“究天人之际”。
③司马迁对秦王朝的历史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既看到了其残暴的一面,也看到了其在统一六国、推动历史发展方面的积极意义。汉代学者因秦在帝位日浅,不察其终始,而举而笑之,不敢道秦之历史,司马迁则认为这种观点是“以耳食无异”,是片面的,他通过自己的研究和分析,否定了汉代学者的错误观点,体现了他“成一家之言”的创作追求。
故答案为:①司马迁推究秦国常雄诸侯、吞并天下的进程与原因,提出“战国之权变亦有可颇采者”的观点,体现了“通古今之变”;②司马迁对秦吞并天下提出“盖若天所助焉”的慨叹,体现了其“究天人之际”的史识。③客观评价秦王朝的功过,否定汉代学者诋毁秦朝的耳食之见,体现了“成一家之言”。
【答案】15.B
16.①“借渊明之酒杯,浇自我之块垒”意为:苏轼借陶渊明的《饮酒》诗,抒发内心郁结之气,并以陶诗自遣。②渊明之酒杯:陶渊明《饮酒》诗表现了诗人悠闲自得的心境,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对黑暗官场的厌恶。③自我之块垒:苏轼结合自身处境表达情感,以暗浪喧哗中的一叶小舟比喻自身的艰难处境,表达了对仕宦生涯的厌倦。陶诗正给此时徘徊于官场不得解脱的苏轼以慰藉
【知识点】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古代诗歌鉴赏综合练习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确认,得出答案。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抓意象,挖内涵,意象是情感的载体,意象所体现出来的色调是情感的反映。然后还要品诗句,悟感情,作者在诗词中常常会有情感的流露,这些自然流露的情感往往体现在只言片语上,要善于把握这样的词语,借此领悟感情。
15.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B. “‘天明’‘前路’‘千重山’等词语一语双关”“明朗开阔”错误。“天明问前路,已度千重山”是在叙述作者的行程、路途,这里是基于第一句的情境,真实地夜里行舟、乘船、越过山峦的情景,没有双关的手法。同时,诗歌的意境没有明朗开阔,均和作者徘徊犹豫的心境相关。
故答案为:B。
16.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首先理解“借渊明之酒杯,浇自我之块垒”,即采用陶渊明诗作的形式,抒写自己的感悟。从题目“和陶饮酒二十首”中“和”可知,本诗采用了和诗的形式,与陶渊明《饮酒二十首》都以“饮酒”为对象,并且先后使用了陶渊明诗作中喧、偏、山、还、言的韵脚,在风格上也与其自然质朴的诗风一致。
再看“借渊明之酒杯”,陶渊明在《饮酒》(其五)借酒为题,写诗人于劳动之余,饮酒至醉之后,在晚霞的辉映之下,在山岚的笼罩之中,采菊东篱,遥望南山。表现了作者悠闲自得的心境和对宁静自由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黑暗官场的鄙弃和厌恶,抒发作者宁静安详的心态和闲适自得的情趣,以及返归自然的人生理想。
最后看“浇自我之块垒”,诗人借自己夜醉行舟的情境,在醉意朦胧中,小舟“已度千重山”,作者借“小舟”“下有暗浪喧”,行进中“不知枕几偏”,来写自己人生处境。作者此时任扬州知州,对于官场亦有几分厌倦,如同“小舟”的处境般艰难。通过酬和陶渊明的诗歌,让作者对于未来有了“既往复何言”的淡然态度,让他有了随遇而安的人生哲思,让人生得到了慰藉。
故答案为:①“借渊明之酒杯,浇自我之块垒”意为:苏轼借陶渊明的《饮酒》诗,抒发内心郁结之气,并以陶诗自遣。②渊明之酒杯:陶渊明《饮酒》诗表现了诗人悠闲自得的心境,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对黑暗官场的厌恶。③自我之块垒:苏轼结合自身处境表达情感,以暗浪喧哗中的一叶小舟比喻自身的艰难处境,表达了对仕宦生涯的厌倦。陶诗正给此时徘徊于官场不得解脱的苏轼以慰藉
17.【答案】(1)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2)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3)第一空示例:无边落木萧萧下/落木千山天远大;第二空示例:其叶沃若/叶上初阳干宿雨/接天莲叶无穷碧
【知识点】理解性默写;开放性默写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致”“壁”“萧”“鹂”。
(1)根据“ 郭橐驼种树经验的总括 ”和“ 暗含了全文的寓意 ”,可以得知填写“能顺木之天 以致其性焉尔 ”
(2)根据“ 海日东升、浮光跃金、天鸡破晓的壮美晨光 ”,可以得知填写“半壁见海日 空中闻天鸡 ”
(3)此题为开放性默写,第一句含有“木”字,并且要和“ 疏朗的清秋 ”有关;第二空含有“叶”,并且要和“ 湿润繁盛 ”有关。
故答案为:(1)能顺木之天 以致其性焉尔
(2)半壁见海日 空中闻天鸡
(3)无边落木萧萧下(洞庭波兮木叶下/落木千山天远大) 隔叶黄鹂空好音(接天莲叶无穷碧/叶上初阳干宿雨)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和开放性默写三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写错字、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
【答案】18.示例:运动是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能量源泉,激发我们勇敢前行的激情。
19.A.不为人知/默默无闻B.大同小异/如出一辙
20.序号:②;改为:对于肌肉损伤的恢复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序号:⑤;改为:减轻肌肉张力
序号:⑥:改为:从而缓解肩膀疼痛(的症状)
21.甲:更是中医敷脐疗法的生动诠释;乙:中医针灸与推拿的健康守护
22.①“加油”一词来源于给读书人赞助灯油以示鼓励的故事,②字面意思为给运作的机器或车子添加燃油料或加入润滑油,③通常用于支持、勉励他人或自己。
【知识点】修辞手法的分析、运用;成语的使用;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不合逻辑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较为常见的有比喻、夸张、拟人、排比、借代等。解答本题,需仔细分析,找到运用的修辞手法,再分析其构成。
(2)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3)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决此类题要结合常见病句类型来分析语句。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如果遇到难以辨别错误类型的句子,可以按病句类型一一衡量,也可以通过划分句子结构来辨明错误类型,同时结合语感以及一些常见语病的特征进行判断。
(4)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此类试题一般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填上与前文或后文相照应的语句即可。语句补写题(也叫语段填句题)是新课标卷最具特色、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种语言表达题型。所谓“语句补写题”,就是指给出一个语段,空出两至三个句子进行补写,补写后的句子与语段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
(5)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释重要词语意义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从词语的使用对象、范围、感彩等方面区别近义词语,然后分析词语所在的语境,从中依据合乎语境理解词语。
18.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此题要求以“运动”为本体,使用暗喻修辞手法写句子。本体是“运动”,暗喻的比喻词为“是”“成为”“就是”“变成”等,考生要抓住喻体与本体“运动”的相似性,找到恰当的喻体,然后连缀成句。
比如,抓住运动和能量源泉都不可或缺,都能激励人们前行这一相似点,将运动比作能量源泉,由此写出暗喻的句子为:运动是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能量源泉,激发我们勇敢前行的激情。
故答案为: 示例:运动是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能量源泉,激发我们勇敢前行的激情。
19.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
第一空,根据语境说的“幕后英雄”可知,此处是强调“幕后英雄”不被众人知道,故选用“不为人知”。
不为人知:不被人知道了解。
默默无闻:指做事无声无息,无人知晓,做了好事不声张,不图名利,没人知道。
第二空,语境是中医的敷脐疗法和三伏天灸疗的形式十分相似,故选用“大同小异”。
大同小异:大体相同,略有差异。
如出一辙:好像出自同一个车辙,比喻两件事情非常相似。
故答案为: A.不为人知/默默无闻B.大同小异/如出一辙
20.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句②,“对于肌肉损伤有一定的辅助作用”成分残缺,应在“损伤”后加上“的恢复”。
句⑤,“放松肌肉张力”搭配不当,把“放松”改为“减轻”。改为:减轻肌肉张力。
句⑥,“进而减轻肌肉张力”中“进而”不合逻辑,“进而”表示递进关系,“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肌肉张力”是缓解肩膀疼痛的原因,把“进而”改为“从而”。
故答案为: 序号:②;改为:对于肌肉损伤的恢复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序号:⑤;改为:减轻肌肉张力
序号:⑥:改为:从而缓解肩膀疼痛(的症状)
2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根据前句中的“不仅”可知补写句与前句是递进关系;再根据后句“中医的敷脐疗法,是一种使用中药敷料贴敷于肚脐上(‘神阙穴’)的外治法,以达到治疗疾病、养生保健的目的”分析,此处是说中医敷脐疗法的内容和作用,故补写内容是“更是中医敷脐疗法的生动诠释”。
第二空,根据后文“面对高强度的训练和伤病的困扰,针灸以其‘通经活络、调和气血’的功效,直击病灶,缓解疼痛;推拿则通过手法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加速肌肉恢复,帮助运动员在短时间内以最佳身体状态在赛场上精彩发挥”分析,此处是说潘展乐强势夺金与中医针灸与推拿有密切的关系,故补写内容是“中医针灸与推拿的健康守护”。
故答案为: 甲:更是中医敷脐疗法的生动诠释;乙:中医针灸与推拿的健康守护
22.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释重要词语意义的能力。
结合题干中“加油’一词来源于清朝嘉庆年间张瑛为夜间读书的贫穷书生加上两勺灯油的故事”给“加油”释义为:“加油”一词来源于给读书人赞助灯油以示鼓励的故事。由此看出其字面意思为给运作的机器或车子添加燃油料或加入润滑剂。
结合第一段中“中医……这份来自东方的神秘力量,为健康加油,为梦想助力”可知,“加油”的意思与“助力”相同,意为给予支持和鼓励,使对方更加努力或更有动力去完成某项任务或挑战。如文中“为健康加油”中的“加油”即用此意。由此看出引申义为:用于支持和鼓励他人或自己。
故答案为:①“加油”一词来源于给读书人赞助灯油以示鼓励的故事,②字面意思为给运作的机器或车子添加燃油料或加入润滑油,③通常用于支持、勉励他人或自己。
23.【答案】略
【知识点】材料作文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题干分析】
这个题目首先强调了科学思维方式对青少年成长和时代发展的重要性。然后以屠呦呦和梁思成的科学研究为例,论述了“求异”和“类比”的重要性,强调这两种思维方式不仅是科学研究的利器,也是当代青年必备的素质,对个人的学习和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这也启示我们: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也要充分借鉴和运用“求异”和“类比”这两种思维方式,帮助自己成长进步。
对此,在写作时,可以从科学思维的重要性入手,简述在快速变化的时代背景下,科学思维对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那么,“求异”和“类比”作为两种关键的科学思维方式,对于当代青年来说,意义重大。在讨论的过程中,可以尝试用一些日常生活中比较容易理解的词语或概念来分析。比如对于“求异”的思考,可以指出它启发我们积极思考,勇于创新,不墨守成规,勇于探索不同的路径和解决方案。对此,我们可以结合屠呦呦的例子,详细阐述她是如何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从中国古籍中寻找灵感,转变研究思路,最终在青蒿素研究上取得突破的。你还可以举出其他领域“创新”的例子,强调它在打破常规、激发创造力方面的重要性。关于“类比”思维,我们可以先说明,它是一种通过比较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找出其内在联系和规律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从我们的学习生活来说,也就是说,我们要积极学习别人的经验,努力学习,学会总结。然后,说明了“类比”思维对开阔视野、加深理解的重要性。最后可以结合个人的学习、生活或社会现象来说明如何在实践中运用这两种思维方式,强调要充分利用“求异”和“类比”思维的互补性,勤奋学习,勇于创新和突破,为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立意提取】
1.在类比中借鉴,在求异中创新。
2.求同存异,探索人生成长的规律。
3.不拘常规,美美与共。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首先要读懂材料,全面把握,要抓住重点,理清关系。然后立意要准确,力求新颖,立志好坏影响到作文的创新程度。使用素材要恰当巧妙,我们要在恰当的地方直接或间接引用一下题干材料,可以照应话题,否则容易造成与材料疏远的感觉。
1 / 1湖南省永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
(2024高三上·永州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类在进化的蒙昧时期,就已经具有一种才能,这种才能,因为没有更恰当的名字,我姑且叫它为数觉。由于人有了这种才能,当在一个小的集合里边,增加或者减去一样东西的时候,尽管他未曾直接知道增减,他也能够辨认到其中有所变化。
数觉和计数不能混为一谈。计数似乎是很晚以后才有的一种收获,由后文可以知道,它牵涉到一种颇为复杂的心理过程。就我们所知,计数是一种人类独具的特性;另一方面,有若干种动物看来也具有一种和我们相类似的原始数觉。至少,有权威的关于动物行为的观测家持有这种主张,而且有很多实例支持这种理论。
例如,许多种鸟类是具有这种数觉的。鸟巢里若是有四个卵,那么可以安然拿去一个;但是如果拿掉两个,这鸟通常就要逃走了。鸟会用某种奇怪的方法来辨别二和三。但是这种才能不仅限于鸟类。实际上,我们所知道的最惊人的例子要算叫作“独居蜂”的昆虫。这种母蜂在每个巢里下一个卵,并且在巢里面预先储藏了一批活的尺蠖,作为幼虫孵化后的食料。使人吃惊的是,各类独居蜂每巢里所放的尺蠖数目都是一定的。
由于蜂类行为的规律化,而且这种行为和它的生命的基本机能有密切的关系,所以上述例子不如下面的例子来得更加令人信服。这里所举的鸟的行为,似乎已经处于自觉的边缘了。
有个田主决心要打死一只在他庄园的望楼里筑巢的乌鸦。他试了好多次想惊动它,始终没有成功:因为人一走近,乌鸦就离开了巢,飞开了。它栖在远远的树上守着,等到人离开了望楼,才肯飞回巢去。有一天,这田主定下了一个计策:两个人走进望楼,一个留着,一个出来走开了。但是乌鸦并不上当:它老等着,直到留在望楼里的人也走了出来才罢。这个实验一连做了几天:两个人,三个人,四个人,都没有成功。末了,用了五个人:也像以前一样,先都进了望楼,留一个在里面,其他四人走出来,离开了。这次乌鸦却数不清了:它不能辨别四与五、马上就飞回巢里去了。
这个例证可以引起两种反驳的意见。第一,具有这种数觉的动物只限于极少的几类,而在哺乳动物中就没有发现这种才能,甚至猿猴也好像没有。第二,就已经知道的一切事例而言,动物数觉的范围实在太小,简直可以略而不论。
第一点意见我们是承认的。这确乎是一个值得注意的事实:识数的才能,不论是这种形式或那种形式,看来总是限于几种昆虫、几种鸟类和整个人类。对于狗、马和其他家畜所做的实验和观察,都不曾发现它们有什么数觉。
至于第二点意见,却没有多大价值,因为人类的数觉范围也是十分有限的。寻常让一个文明人去辨别数目的时候,他总有意无意地用其他的技能,诸如对称图形读法、心计组合法、计数术等,来帮助他的直接数觉。特别是,计数已经变成我们智能的如此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用心理学的方法来实验我们的关于数的知觉,实在是很困难的。但是,话虽如此,现在还是有了一些进展。根据精密安排的实验结果,不能不下结论说:普通文明人的直接视觉数觉,很少能超过四,至于触觉数觉,范围甚至还要小些。
我们绝没有理由相信,我们的远祖有更高的天赋,却有许多理由使我们怀疑这种想法。试看各种欧洲语言,几乎都带有这种早期局限性的痕迹。英文的 thrice和拉丁文的ter,有同样的双重意义:三倍和许多。拉丁文的 tres(三) 和 trans(超过)之间有着可信的联系,而法文的 très(甚) 和 trois(三)也是如此。
一种比鸟类高强不了多少的原始的数觉,就是产生我们数概念的核心。毫无疑问,如果人类单凭这种直接的数的知觉,在计算的技术上,就不会比鸟类有什么进步。但是经历一连串的特殊的环境,人类在极为有限的数知觉之外,学会了另一种技巧来给他帮忙,这种技巧注定了使他们未来的生活受到巨大的影响。这种技巧就是计数,并且,正是由于有了计数,我们赢得了用数来表达我们的宇宙的惊人成就。
有些原始语言对于虹的各种色彩都有专门的词,但是没有“色”这个词;又有些语言所有数词都有,只是没有“数”这个词。其他的概念也有这样的情况。在英文中,对于某些特种集合,有丰富的本国语言的表现方法,例如,flock( 一群)、herd(一帮)、set(一套)、lot(一土堆)、bunch(一束)分别适用于特殊的场合,然而 collection(集合)和 aggregate(集)这两个词却是外来语。
具体的东西总在抽象的东西之先。罗素说: “不知道要经过多少年,人类才发现一对锦鸡和两天同是数‘二’的例子。”到现在我们还有不少词来表达“二”这个概念,如 pair、couple 、 set 、 team 、 twin 、 brace 等。
早期数概念的极端具体性,不列颠哥伦比亚的辛姆珊族的语言是一个明显的例子。这种语言共有七种不同的数词:一种用于走兽和扁平的物体,一种用于时间和圆形的物体,一种用来数人,一种用于树木和长形物体,一种用于小艇、一种用来测量、还有一种是在没有特定对象时计数用的。最后一种大概是后来才发展起来的,前几种必定是这族人还没有学会计数之前的早期遗物。
正是计数、才使县体的、不同质的表达多寡的概念结合为统一的、抽象的数概念,前者是原始人的特点,后者则是数学发展的前提。
(摘编自丹齐克 数:科学的语言》,苏仲湘译)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数觉和计数不能混为一谈,其区别在于是否牵涉颇为复杂的心理过程,是否是人类独具的特性。
B.数觉是人与若干动物都有的一种对于数的直觉,就这种能力来说,人不比某些动物高明多少。
C.人类因为数觉范围十分有限,所以就会有意无意地借助图形、心算、计数等辅助手段来识数。
D.有些语言有具体的数词,没有抽象的“数”,英语中 collection(集合)这一抽象词是外来语。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回应乌鸦的例证可能引起的反驳意见,意在说明动物与人类具有相似数觉的实例不够充分。
B.欧洲语言中早期局限性的痕迹,可以帮助我们判断人类远祖在数觉方面是否具有更高的天赋。
C.经过漫长岁月,人类发现一对锦鸡和两天同是数“二”,这是人类思想史进了一大步的体现。
D.对辛姆珊族语言中七种不同数词的分析,揭示了人类关于数的概念由多元具象到一元抽象的转化。
3.下列选项属于“数觉”现象的一项是(  )
A.小孩子识数,先学会数1个、2个、3个;然后到10,到100;之后会飞跃到“什么数都会数了”。
B.物理学使用数学来描述物体的运动、力学和能量等,生物学使用数学来描述生命的系统和进化。
C.当我们走进一个会堂时,不用计数,就可以知道会堂的座位和出席的人这两个集合是否相等。
D.我们在上楼梯时,虽然并未计数已经上了几层,但双脚却会告诉自己是到了二楼还是三楼。
4.请结合文本内容,谈谈你对“具体的东西总在抽象的东西之先”这句话的理解。
5.《数:科学的语言》原有一个副标题“为有文化而非专攻数学的人写的评论性概述”,请分析本文是如何体现这一说法的。
【答案】1.C
2.A
3.D
4.①具体的概念在先:认识在发展进程中总是先形成具体的概念,如原始语言中有专门指称事物的名词,但没有表示集合的词;早期数概念具有极端具体性,未能形成抽象的数概念。
②抽象的概念在后:从具体中产生抽象的概念,计数使得具体的、不同质的表达多寡的概念结合为统一的、抽象的数概念。
5.为有文化而非专攻数学的人写的:①论述例证丰富,妙趣横生。如通过引述田主同乌鸦斗智的故事来说明某些鸟类具有原始的简单数觉,生动形象,趣味盎然。②语言平实亲切,通俗易懂,具有科普性。文章介绍数的起源等专业知识,较少出现晦涩的专业术语和结构复杂的长句,深入浅出,便于非专攻数学的人即普通读者阅读。
评论性概述:对数的起源和计数的历史进行概括性的叙述,在分析、总结时融入了作者个人的见解、评价。
【知识点】社会科学类;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2)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材料内容判断推理的能力。做这类题往往需要对原文进行“推断和想象”,所以选项的内容就不再是原材料的简单重复,而是在原句的基础上,加上了命题者自己的理解。要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做到对材料的熟悉和理解,以便解题时迅速找到其在材料中的相关区域,进而进行比较、分析、推断;其次,要清楚选项都是在文中句子基础上进行的合理推断,绝不是凭空进行的,所以找到原来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筛选信息、推敲选项;将选项和原文信息进行比较时,掌握一些常见的设错方式很有必要,从而使思维变得更加敏捷,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找到题干语句在原文中的具体位置,再结合上下文(全文)及文章感情主旨分层概括。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找到题干语句在原文中的具体位置,再结合上下文(全文)及文章感情主旨分层概括。
(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艺术特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通读全文,整体理解把文本的内容。然后仔细审题,抓住问题的指向,到文中搜寻相应的答题区间,抓住重点词句,归纳概括要点。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C.因果关系错误,原文为“因为人类的数觉范围也是十分有限的”是针对上文的第二点意见没有多大价值而言的,人类的数觉范围有限和借助图形等辅助手段识数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故答案为:C。
2.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材料内容判断推理的能力。
A.“意在说明动物与人类具有相似数觉的实例不够充分”错误,作者回应乌鸦的例证可能引起的反驳意见,意在更为严谨地论证“有若干动物看来也具有一种和我们相类似的原始数觉”的观点。
故答案为:A。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根据原文表述,人具有一种数觉才能,能够辨认增减,知道变化。乌鸦识数的例子即表明什么是数觉。
A.是掌握了计数技巧的表现。
B.是数学对其他学科的作用。
C.是匹配法的运用。
D是人类的数觉现象。
故答案为:D 。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
这句话其实反映了归纳的一般过程。人类以自身为中心,体察生活中的现象,为了更便于接受和应对生活现象,我们会对赋予现象本身具体的概念,随着思考能力增强和认知水平的提高,我们得以从中归纳出其共性,由此便可总结出一般(抽象)的现象、规律和原理。
文中有“有些原始语言对于虹的各种色彩都有专门的词,但是没有‘色’这个词;又有些语言所有数词都有,只是没有‘数’这个词”“早期数概念的极端具体性,不列颠哥伦比亚的辛姆珊族的语言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可知具体的概念在先,即是认识在发展进程中总是先形成具体的概念,如原始语言中有专门指称事物的名词,但没有表示集合的词;早期数概念具有极端具体性,未能形成抽象的数概念。
②文中有“正是计数、才使具体的、不同质的表达多寡的概念结合为统一的、抽象的数概念”,即表明抽象的概念在后:从具体中产生抽象的概念,计数使得具体的、不同质的表达多寡的概念结合为统一的、 抽象的数概念。
故答案为: ①具体的概念在先:认识在发展进程中总是先形成具体的概念,如原始语言中有专门指称事物的名词,但没有表示集合的词;早期数概念具有极端具体性,未能形成抽象的数概念。
②抽象的概念在后:从具体中产生抽象的概念,计数使得具体的、不同质的表达多寡的概念结合为统一的、抽象的数概念。
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艺术特点的能力。
解答本题,分两步,一是阐述“为有文化而非专攻数学的人写的”,而是体现“评论性概述”特点。
为有文化而非专攻数学的人写的。①论述例证丰富,妙趣横生。文章举独居蜂和乌鸦的事例,阐明数觉这一概念,尤其是田主同乌鸦斗智的故事,“乌鸦并不上当:它老等着”“这次乌鸦却数不清了:它不能辨别四与五、马上就飞回巢里去了”,说明某些鸟类具有原始的简单数觉,生动形象,趣味盎然。
②文中有“一种比鸟类高强不了多少的原始的数觉,就是产生我们数概念的核心。毫无疑问,如果人类单凭这种直接的数的知觉,在计算的技术上,就不会比鸟类有什么进步。但是经历一连串的特殊的环境,人类在极为有限的数知觉之外,学会了另一种技巧来给他帮忙,这种技巧注定了使他们未来的生活受到巨大的影响。这种技巧就是计数,并且,正是由于有了计数,我们赢得了用数来表达我们的宇宙的惊人成就”,文章介绍数的起源等专业知识,较少出现晦涩的专业术语和结构复杂的长句,语言平实亲切,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具有科普性,便于非专攻数学的人即普通读者阅读。
评论性概述。文中有“当在一个小的集合里边,增加或者减去一样东西的时候,尽管他未曾直接知道增减,他也能够辨认到其中有所变化”“具体的东西总在抽象的东西之先”“早期数概念的极端具体性”“正是计数,才使具体的、不同质的表达多寡的概念结合为统一的、抽象的数概念,前者是原始人的特点,后者则是数学发展的前提”,对数的起源和计数的历史进行概括性的叙述,在分析、总结时融入了作者个人的见解、评价。
故答案为: 为有文化而非专攻数学的人写的:①论述例证丰富,妙趣横生。如通过引述田主同乌鸦斗智的故事来说明某些鸟类具有原始的简单数觉,生动形象,趣味盎然。②语言平实亲切,通俗易懂,具有科普性。文章介绍数的起源等专业知识,较少出现晦涩的专业术语和结构复杂的长句,深入浅出,便于非专攻数学的人即普通读者阅读。
评论性概述:对数的起源和计数的历史进行概括性的叙述,在分析、总结时融入了作者个人的见解、评价。
(2024高三上·永州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挂在塔尖上的记忆
蒋 殊
每个人一生中,都有一段时光铭刻在一个特定节点上。郝生荣一生最刻骨铭心的记忆,是武乡县城段村。1944年他走进军营之后,在这个古城里肆意挥洒过他青春的血泪。
2015年10月份,他88岁的秋天,我在段村见到他。
段村的这天,阳光灿烂,风和日丽。既有上班族匆忙的脚步,也有一排一排的老人靠在墙边的暖阳里沐浴着晚年时光
如约去到郝生荣住的儿子家,却不见他。问胡同里坐着的一圈老人,他们指着下面的马路说,转过去就看到了。
果然,就在我们刚刚经过的马路转角处,一个超市门口,郝生荣拄着棍子,与另一位同伴并排靠在墙边。同伴不时在他耳边说着话,他却似乎心不在焉,眼神更不时盯了远方,出神。远方,他的目光尽头,一座塔尖,立在四射的光芒里。我知道,那个塔尖上,挂着他满满的记忆。
塔叫千佛塔,耸立在武乡县城中心宝塔广场中央,建成于清康熙年间,是一处重要的历史文物。它,镇定着一代又一代武乡人时而涌起的一颗颗或狂躁或不安的心。
然而1945年,这塔几乎被毁。
1940年夏天,日本人在段村安下据点后,繁华古镇段村就成了阴森恐怖的人间地狱。城墙上修筑了密集的射击孔,四角的碉堡高高耸起。日军不仅占领了段村镇,把千佛塔当成重要的工事建筑,在城外还设了多处外围炮楼。 日军的一个加强连屯集在这里,居高临下,以凶猛的火力封锁着进入段村的我方部队。古老的千佛塔,被困在古镇望眼欲穿,默默等待着亲人的到来。
对于千佛塔,郝生荣的记忆总是停留在从前。对于眼前的县城,也是.正是他风华正茂的那几年,这里却不是自己的,整整五年。那时候,郝生荣与战友们沟上岭下,雪里泥里,为的就是抢回属于自己的家园与土地。他叹,可惜咱的武器不好,有时已经瞄准了,枪却打不响,干着急。他只开心地乐,后来打了几次日本人,缴获了一批好枪,都是三八式,戴盖盖的。好枪毕竟不多,却越缴越多;自己的武器虽然不好,却越磨越刚。随着战士们坚韧的脚步,一寸一寸收复着自己的土地;一步一步逼得敌人节节败退。 1945年8月25日晚上,他们逼进段村,逼到千佛塔前。
坚固的古塔,成了敌人负隅顽抗的唯一筹码。
千佛塔内的40名日军,已然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尽管他们在坚固的塔内,还是清晰地闻到越来越密集的战火,听到中国人民欢呼抗战胜利的声音,就要走到尽头的他们,开始了可怕的垂死挣扎。
外围的王家垴炮楼,正被769团二营一部发起攻击,新兵小王憋着一股气,一连投完放在箩筐里的手榴弹,然而就在他乘胜再取弹药时,却被一颗流弹击中胸部。周围的战士清晰地听到,他18岁的热血汩汩流在绿草如茵的山坡上。
随后的呼啸排山倒海:31 团一营奇袭城西主碉,决九团占领东村山,突击排一连二排在烽烟战火中搭梯登城。 日军的抵抗也是前所未有,我方云梯被打断,城下遇火力封锁,甚至凌空投下燃着火光的被褥……
天怒了,一场倾盆大雨,随着轰隆隆的巨雷声于次日凌晨倾泻而下。雨水、血水、泪水、汗水,泥水,郝生荣说,这些统统都得扒开,只将敌入聚在视线里。
8月的高粱,高高挺着脊梁,像一个个无声的战士……尽管伤亡不小,我方还是连续攻下王家垴碉堡,攻破南城墙地,冲到千佛塔下。
塔里的日军借助地理优势,用轻重机枪疯狂扫射,让我军想要靠近塔的愿望一次次落空。
万般无奈,八路军决死第九团请求,调重炮,轰击千佛塔,保证不用两响,就让塔内的敌人粉身碎骨。郝生荣承认,那个时候,杀红了眼的战士们都忘了塔。是啊,血肉之躯都敢顶在枪口,哪里会考虑到一座无声的塔?
“那时候,我们也不知道塔的重要。”郝生荣说的是实话。这些被从田间地头直接拉上战场的人,哪里会知道一座塔对于后世的意义? 他们心里想的,仅仅是夺回家园,赶走敌人;仅仅是可以重新回到自己的土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这样平凡的日子,是那时的奢望与梦想。于是,郝生荣每每坐在街边,望着街上川流不息的车辆与人流,①再抬眼看到空中的塔尖,脑子里就会急速回荡起一些人,一些事,也总会不由自主地长叹一口气。有时候,与他在一起的同伴问他缘由,他也是轻轻一句:说出来,你也不会懂。没上过战场的人,自然不懂他们多年掩着的心事。
日军或许也觉得,八路军不可能轻易炸毁古迹,于是蜷缩在塔中,侥幸寻找最后的生机与突破。
对于决九团调重炮的要求,太行军区司令员李达没有答应,并派人告诉他们,古塔是文物,要保护,坚决不能用炮轰。于是将千佛塔全面围困。郝生荣说整整五天,断了日军的吃喝。在敌人战斗力大大削弱的情况下,战士龚金来、张顺瞅准机会,冒死利用射击死角绕道冲进塔内,高举手榴弹,迫使躲在塔内的日军重机枪班全部投降,夺回千佛塔后,决九团又乘胜抢占了伪县公署、打击了龟缩在城东北角炮楼里的日本鬼子,粉碎了日军指导小队“或运长久”的妄想。高高耸立的千佛塔,重新映射在太阳的光芒T千佛塔,也除去束缚,含泪高高舒展在它深爱的土地上。直到今天,直到永恒!我要走了,他目送我过马路,上车。②之后,目光重返塔尖。
(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标题“挂在塔尖上的记忆”,语言幽默诙谐,既激发了阅读兴趣,又点明了文章主旨。
B.文中郝生荣当下悠闲轻松的状态,表现出他对历史的缅怀,彰显了抗战精神的时代价值,
C.文中描写倾盆大雨随轰隆隆的巨雷声倾泻而下,是以自然环境来渲染战争激烈的氛围。
D.本文通过记忆的回溯、快节奏的叙述,带领读者重回动荡的战争岁月,感受历史的厚重。
7.关于文中画波浪线的段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写我军拒绝使用重炮轰击千怫塔一事,强调了我军意识到了古迹的重要性。
B.夺回千佛塔的场景描写中,采用了正侧面相结合的手法,体现出描写的深度和广度。
C.夺回千佛塔的过程是困难而艰辛的,但也正体现了我军战士的坚决、勇敢和机智。
D.夺回千佛塔后,我军战士们的士气依然高涨,乘胜追击中暗含战争必胜的信念。
8.文中画横线处写到郝生荣看向千佛塔,表现出他深沉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9.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学校文学社拟编一本展现抗战岁月的散文集,你需要撰写一篇纪实散文投稿,请谈谈本文对你的写作有什么启示。
【答案】6.C
7.B
8.①郝生荣坐在街边,空中的塔尖触发他对往事的回忆,引起他对往事的缅怀及反思,对和平生活的珍视。②在“我”走后,郝生荣的目光又重返塔尖,表达了他对革命往事和战友的怀念,对战争胜利的喜悦及文物得以保护的自豪。
9.①结合运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讲述历史事件。如本文以郝生荣的第一人称使所叙之事更加真实;以第三人称使叙述自由灵活,内容客观全面。
②叙事中穿插作者的议论与抒情。如本文中用“是啊,血肉之躯都敢顶在枪口,哪里会考虑到一座无声的塔?”表达了作者的主观感受。
③注重物象的选用,突出文章线索。如文中的千佛塔联系今昔,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④借助细节描写。如“长叹一口气”“眼神更不时盯了远方,出神”等细节描写,使形象具体可感,更加动人。
⑤历史和现实交织。双重交织使本文具有更加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内涵,让人如临其境,同时发人深思。
【知识点】对文本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欣赏文本的形象;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相关内容,鉴赏艺术特色的能力。解答本题时,首先要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看清文脉,并认真品味关键性语言。
(2)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的能力。答题的关键是审读题干,把握命题意图,找出题干所在的具体语段及语句;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分析,寻找细微的差别,得出正确结论。
(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丰富情感的能力。这种题型属于对人物形象的一种局部考查,作答时,首先通读文本,掌握小说情节变化,然后仔细揣摩文中对人物语言、肖像、心理等的刻画,从而把握小说中人物心理情感的变化。
(4)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明确题目要求。答题时,首先表明观点,然后结合原文内容分析答题。只要能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阐述自己持有该观点的理由,且言之成理,能自圆其说,都视为正确答案。
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相关内容,鉴赏艺术特色的能力。
A.“幽默诙谐”错误,标题“挂在塔尖上的记忆”看似新颖,但它的意义不在于“幽默诙谐”,而是在于表达战争记忆的深刻和沉重。标题中的“塔尖”指的是千佛塔,象征着一段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并非“幽默诙谐”,也不符合文中整体的情感基调。
B.“当下悠闲轻松的状态”错误,结合原文“同伴不时在他耳边说着话,他却似乎心不在焉,眼神更不时盯了远方,出神”可知,郝生荣看似平静地生活在段村,但实际上,他的内心依然被战争的回忆所占据,这并不是表现出“悠闲轻松的状态”,而是体现了对过去的深深缅怀和沉痛的反思。
D.“快节奏的叙述”错误,本文通过平静的回忆、细腻的描写和层层递进的叙述手法,让读者感受战争的残酷和历史的厚重。虽然有一些紧凑的场面描写,但整体叙述并不快。
故答案为:C。
7.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的能力。
B.“夺回千佛塔的场景描写中,采用了正侧面相结合的手法”错误,文章中间部分讲述了如何夺回千佛塔,从“发起攻击”到“随后的”“排山倒海的呼啸”,接着“冲到千佛塔下”想要炮轰千佛塔消灭敌人,但为了保护古塔而进行全面围困,最终夺回千佛塔,整个过程都是正面描写,没有侧面。
故答案为:B。
8.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丰富情感的能力。
由题干可知,考生需要结合具体的情境分析两处“看向千佛塔”中流露出的深沉的情感。
第一处写“郝生荣每每坐在街边”,望着街上川流不息的车辆与人流,再“一抬眼看到空中的塔尖”,之后“脑子里就会急速回荡起一些人,一些事”,所以这里的千佛塔尖触动了他的回忆,引发他对那段有关千佛塔的往事的回忆和反思,同时由千佛塔的往事再回到眼前的繁华盛世,又有对当下和平生活的珍视。
第二处写郝生荣“目送我过马路”之后“目光重返塔尖”,结合上文可知,“对于千佛塔,郝生荣的记忆总是停留在从前。对于眼前的县城,也是”,他们为了保卫家园,赶走了入侵者,为了保护文物而浴血奋战,千佛塔是历史的见证,郝生荣看向千佛塔时,心中涌现出的是对昔日并肩作战的战友们的深切怀念;他们夺回家园,赶走敌人,内心涌现出战争胜利的喜悦;完好的千佛塔又代表着文物得以保全,所以这里又有文物得以保护的自豪。
故答案为:①郝生荣坐在街边,空中的塔尖触发他对往事的回忆,引起他对往事的缅怀及反思,对和平生活的珍视。②在“我”走后,郝生荣的目光又重返塔尖,表达了他对革命往事和战友的怀念,对战争胜利的喜悦及文物得以保护的自豪。
9.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考生可以从人称的选择、表达方式的运用、材料的组织、手法的运用等方面进行分析。
如人称的选择方面,文中既使用第一人称,又使用第三人称;先从“我”的角度写当下的景象,又借助郝生荣讲述当初解放保护千佛塔的历史事件。第一人称的运用可以增加故事的真实性,拉近距离,而第三人称的运用则又让故事的叙述更加灵活,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更为客观。
如从表达方式的角度来看,文章作为纪实散文,主要使用叙事的表达方式,讲述了如何收复千佛塔的经过,同时在行文中又有观点表述和情感的抒发,运用了议论和抒情的表达方式。
如从材料的组织来看,文章标题“挂在塔尖的记忆”中的“塔”是指“千佛塔”,文章开头写郝生荣目光尽头是“千佛塔”,中间写如何收复保护千佛塔,最后回到当下的千佛塔,所以“千佛塔”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如从具体的描写方法来看,文中写郝生荣望向千佛塔的那一刻,心中泛起的记忆和情感波澜,“总会不由自主地长叹一口气”,这一细腻的描写表现了人物内心复杂的情感。
如文中不仅写千佛塔的历史,也写千佛塔的当下,将其历史和现实结合起来,让文章具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拓展了文章的内容深度。
这些对我们的写作都有启发。
故答案为:①结合运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讲述历史事件。如本文以郝生荣的第一人称使所叙之事更加真实;以第三人称使叙述自由灵活,内容客观全面。②叙事中穿插作者的议论与抒情。如本文中用“是啊,血肉之躯都敢顶在枪口,哪里会考虑到一座无声的塔?”表达了作者的主观感受。
③注重物象的选用,突出文章线索。如文中的千佛塔联系今昔,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④借助细节描写。如“长叹一口气”“眼神更不时盯了远方,出神”等细节描写,使形象具体可感,更加动人。
⑤历史和现实交织。双重交织使本文具有更加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内涵,让人如临其境,同时发人深思。
(2024高三上·永州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太史公读《秦记》,至犬戎败幽王,周东徙洛邑,秦襄公始封为诸侯号作西時用事禁帝,僭端见矣。礼曰:“天子祭天地,诸侯祭其域内名山大川。”今秦杂戎翟之俗,先暴戾,后仁义,位在藩臣而胪于郊祀,君子惧焉。及文公逾陇,攘夷狄,尊陈宝,营岐、雍之间,而穆公修政,东竞至河,则与齐桓、晋文中国侯伯侔矣。是后陪臣执政,大夫世禄,六卿擅晋权,征伐会盟,威重于诸侯。及田常杀简公而相齐国,诸侯晏然弗讨,海内争于战功矣。三国终之卒分晋,田和亦灭齐而有之,六国之盛自此始。务在强兵并敌,谋诈用而从衡短长之说起。矫称蜂出,誓盟不信,虽置质剖符①犹不能约束也。秦始小国僻远,诸夏宾之,比于戎翟,至献公之后常雄诸侯。论秦之德义不如鲁卫之暴戾者,量秦之兵不如三晋之强也,然卒并天下,非必险固便形势利也,盖若天所助焉。或曰“东方物所始生,西方物之成孰”。夫作事者必于东南,收功实者常于西北。故禹兴于西羌,汤起于亳,周之王也以丰镐伐殷,秦之帝用雍州兴,汉之兴自蜀汉。
秦既得意,烧天下诗书,诸侯史记尤甚,为其有所刺讥也。诗书所以复见者多藏人家而史记独藏周室以故灭。惜哉,惜哉! 独有《秦记》,又不载日月,其文略不具。然战国之权变亦有可颇采者,何必上古。秦取天下多暴,然世异变,成功大。传曰“法后王”,何也?以其近己而俗变相类,微彩喜迎易衍生容繁素奏重所闻,见秦在帝位日浅,不察其终始,因举而笑之,不敢道,此与以耳食无异。悲夫!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六国年表》)
材料二: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节选自司马迁《报任安书》)
【注】①剖符:古代帝王分封诸侯、功臣时,以竹符为信证,剖分为二,君臣各执其一。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诗书A所以B复见者C多藏人家D而史记E独藏F周室G以故灭。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宾,把……当作宾客,与《师说》 “吾从而师之”的“师”用法相同。
B.用,因为,与《劝学》 “用心一也”的“用”意思相同。
C.逊,谦逊,与成语“毫不逊色”的“逊”意思不相同。
D.之,“六国之盛自此始”与“藏之名山”的“之”用法不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下正确的一项是(  )
A.《礼》对天子和诸侯的祭祀规格作了明确规定,而秦国虽臣属于周王室,却在祭祀上与天子平起平坐,其僭越犯上之心已经初现。
B.田常杀齐简公,诸侯列国本应武力讨伐,却无动于衷,这表明各国已经把注意力转移到保存本国实力,壮大军事力量上来。
C.司马迁收集天下散失的历史传闻,粗略地考订其真实性,综述事实本末,推究成败之理,得出王朝兴衰成败的关键在于地理形势的结论。
D.《史记》全书分五体,百三十篇,任安来信时《史记》尚未完成,但规模已具。司马迁正因为“惜其不成”,所以受宫刑而无怨恨。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矫称蜂出,晢盟不信,虽置质剖符犹不能约束也。
②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14. 司马迁对秦王朝历史的分析,体现了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创作意图,请结合材料一简要分析。
【答案】10.CDG
11.A
12.C
13.①各种谎言骗局蜂拥而出,立誓词盟约却不讲信用,即使互派人质,剖符为凭,还不能相互约束。
②那么我便抵偿了以前所受的侮辱之债,即使千万次地遭受侮辱,难道会后悔吗?
14.①司马迁推究秦国常雄诸侯、吞并天下的进程与原因,提出“战国之权变亦有可颇采者”的观点,体现了“通古今之变”;②司马迁对秦吞并天下提出“盖若天所助焉”的慨叹,体现了其“究天人之际”的史识。③客观评价秦王朝的功过,否定汉代学者诋毁秦朝的耳食之见,体现了“成一家之言”。
【知识点】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翻译;断句;概括分析;筛选信息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中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理解文言实词意思的技巧:从语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词性;从词义搭配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语境暗示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形构成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用法的角度判断词义;从句子结构对称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音字形通假的角度推断词义。
(3)本题考查概括归纳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②放回原文,概括信息。特别是在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5)本题考查学生评价并探究思想观点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需要在原文中找到关键语句,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概括即可。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太史公研读《秦记》,看到上面记载犬戎部族击败杀死周幽王,周王室往东迁都到洛邑,秦襄公开始被封为诸侯,就建造西畤来侍奉天帝,这表明秦国越位犯上的苗头已经显现了。礼经》上说:“天子才有权祭祀天地,诸侯只能祭祀本国封区内的名山大川。”当时,秦国夹杂着西戎北狄的民风习俗,把凶暴乖戾摆在前面,将仁德道义放在后头,地位处在捍卫王室的臣属行列,却在祭祀规格上同天子平起平坐,君子对此感到后怕。到秦文公,越过陇山,驱逐戎狄,祭祀陈宝,开发了岐山到雍地这片地区,而秦穆公修明政治,把东部国境扩展到黄河西岸,就与齐桓公、晋文公这些中原霸主势均力敌了。此后,家臣执掌国政,大夫世代保持政治地位,六卿独揽晋国的大权,无论征伐还是会盟,威势都在诸侯之上。到田常杀掉齐简公而自任齐相,诸侯却无动于衷不予讨伐,这标志着海内已经围绕怎样保持本国的军事实力来争斗了。韩赵魏终于到最后瓜分晋国,田和也吞灭将齐据为己有,六国并立的局面由此开始了。首要之务在于壮大军事力量,兼并对方,因而权谋诈术得到普遍应用,合纵连横的学说也相继兴起。各种谎言骗局蜂拥而出,立誓词盟约却不讲信用,即使互派人质,剖符为凭,还不能相互约束。秦国起初只是一个偏远小国,中原各国都排斥它,把它比作戎狄。但从献公以后,一直在诸侯中称雄。论起秦国的德义,还不如鲁卫两国中那些凶暴乖戾的人;计量秦国的兵力,也不如三晋强大,最后却吞并天下,这不一定就是因为秦国凭据天险,攻守方便,地理形势非常有利;好像上天对它有所扶助似的。有一种说法认为:“东方是万物萌生的地方,西方是万物最后成熟的地方。”据此看来,开创事业的人必定出现在东南,获取胜利果实的人常常诞生在西北。所以,大禹在西羌勃兴,成汤在亳地崛起,周人建立王朝是因为有丰镐作根据地去讨伐殷商,秦国完成帝业是由于有雍州当大本营才日益强大,汉朝兴盛是从巴蜀汉中开始的。
秦国已经统一天下,就焚烧《诗》《书》,而各国国史被烧得更厉害,因为书中有讽刺讥笑秦国的地方。《诗》《书》之所以重新流传于世,是收藏的人家很多,而各国国史专门收藏在周王室,因此一下子就全毁灭了。可惜呀!可惜呀!如今,只有《秦纪》传下来,又不写明日月,内容简略也不完整。但是,战国关于变通和应急的对策也有大量可以采用的,为什么非上古不可呢 秦国夺取天下暴行很多,但能随着时代的不同而相应调整对策,建树的功业非常巨大。传世的典籍强调说:“效法后王。”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后王距离自己近,当代民俗的变化也和后王那个时期差不多,道理讲起来浅显明白,容易推行。一般的读书人局限于平常听到的那点东西,看见秦朝高居皇帝宝座的时间很短促,不考察它本身发展的全过程,就都耻笑它,不敢说,这和用耳朵吃东西没有什么两样,真可悲呀!
材料二:
我私下里也自不量力,用我那不高明的文辞,收集天下散失的历史传闻,粗略地考订其真实性,综述其事实的本末,推究其成败盛衰的道理,上自黄帝,下至于当今,写成十篇表,十二篇本纪,八篇书,三十篇世家,七十篇列传,一共一百三十篇。也是想研究自然现象和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贯通古往今来变化的脉络,成为一家的言论。刚开始草创还没有成书,恰恰遭遇到这场灾祸,我痛惜这部书不能完成,因此受到最残酷的刑罚也没有怨怒之色。我确实想完成这本书,把它(暂时)藏在名山之中,(以后) 再传给跟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再让它广传于天下,那么我便抵偿了以前所受的侮辱之债,即使千万次地遭受侮辱,难道会后悔吗 然而, 这些只能向有见识的人诉说,却很难向世俗之人讲清楚啊!
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诗》《书》之所以重新流传于世, 是收藏的人家很多, 而各国国史专门收藏在周王室, 因此一下子就全毁灭了。
“者”和“所以”一起解释为“……的原因”,故C处断开;
“诗书所以复见者”与“多藏人家”构成完整的原因分析,故D处断开;
“史记独藏周室”,主谓结构, 句意完整, 其后G处断开。
故答案为:CDG。
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中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
A.错误,用法不相同,通“摈”,排斥/意动用法,把……当作老师。句意:中原各国都排斥它。/我跟着他并把他当作老师。
B.正确,意思相同,都是“因为”的意思。句意:秦国完成帝业是因为有雍州当大本营。/因为心思专一。
C.正确,意思不相同,谦逊/差,不及。句意:我私下里不谦逊。/一点儿没有不及的地方。
D.正确,用法不相同,结构助词,的/代词,它。句意:六国的强盛从此开始。/把它藏进名山。
故答案为:A。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得出王朝兴衰成败的关键在于地理形势的结论”错误,文中“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并没有得出王朝兴衰成败的关键在于地理形势的结论,是无中生有。
故答案为:C。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矫称”,谎言骗局;“蜂出”,蜂拥而出;“信”,信用。
(2)“偿”,抵偿;“责”,通“债”,债务;“虽”,即使。
故答案为: ①各种谎言骗局蜂拥而出,立誓词盟约却不讲信用,即使互派人质,剖符为凭,还不能相互约束。
②那么我便抵偿了以前所受的侮辱之债,即使千万次地遭受侮辱,难道会后悔吗?
14.本题考查学生评价并探究思想观点的能力。
①秦国从襄公始封为诸侯,历经文公攘夷狄、穆公修政等阶段,逐渐强大。后来诸侯纷争,秦国在不断发展中,最终兼并天下。司马迁详细梳理了秦国从一个小国僻远之地发展成为统一六国的大国的历史进程。司马迁认为“战国之权变亦有可颇采者,何必上古”,他看到了秦国在战国时期的政治谋略和军事策略等方面的变化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这体现了他通过研究秦国历史,总结历史发展的规律和变化,从而达到“通古今之变”的创作意图。
②司马迁在分析秦国历史时,提出“秦既得意,烧天下诗书,诸侯史记尤甚”,虽指出秦国统治的残暴,但也对秦国的成功发出“盖若天所助焉”的慨叹。秦国的崛起和统一并非仅仅依靠人力,这种因素可能是天命或者其他不可知的力量。这体现了他在研究历史时,试图探讨天与人之间的关系,即“究天人之际”。
③司马迁对秦王朝的历史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既看到了其残暴的一面,也看到了其在统一六国、推动历史发展方面的积极意义。汉代学者因秦在帝位日浅,不察其终始,而举而笑之,不敢道秦之历史,司马迁则认为这种观点是“以耳食无异”,是片面的,他通过自己的研究和分析,否定了汉代学者的错误观点,体现了他“成一家之言”的创作追求。
故答案为:①司马迁推究秦国常雄诸侯、吞并天下的进程与原因,提出“战国之权变亦有可颇采者”的观点,体现了“通古今之变”;②司马迁对秦吞并天下提出“盖若天所助焉”的慨叹,体现了其“究天人之际”的史识。③客观评价秦王朝的功过,否定汉代学者诋毁秦朝的耳食之见,体现了“成一家之言”。
(2024高三上·永州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和陶饮酒二十首·其五①
苏 轼
小舟真一叶,下有暗浪喧。
夜棹醉中发,不知枕几偏。
天明问前路,已度千重山。
嗟我亦何为,此道常往还。
未来宁早计,既往复何言。
【注】①元祐七年,苏轼时任扬州知州。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为次韵之作,其韵脚与陶渊明二十首饮酒诗中的《饮酒·其五》完全一致。
B.“天明” “前路” “千重山”等词语一语双关,诗歌的意境由这两句明朗开阔。
C.“既往”一句蕴含的对过去的态度,与《归去来兮辞》 “悟已往之不谏”相似。
D.本诗意象简洁,语言平易而质朴,可见此诗受到陶渊明平淡自然诗风的影响。
16.有学者认为苏轼《和陶饮酒二十首》实为“借渊明之酒杯,浇自我之块垒”。请结合本诗,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答案】15.B
16.①“借渊明之酒杯,浇自我之块垒”意为:苏轼借陶渊明的《饮酒》诗,抒发内心郁结之气,并以陶诗自遣。②渊明之酒杯:陶渊明《饮酒》诗表现了诗人悠闲自得的心境,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对黑暗官场的厌恶。③自我之块垒:苏轼结合自身处境表达情感,以暗浪喧哗中的一叶小舟比喻自身的艰难处境,表达了对仕宦生涯的厌倦。陶诗正给此时徘徊于官场不得解脱的苏轼以慰藉
【知识点】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古代诗歌鉴赏综合练习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确认,得出答案。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抓意象,挖内涵,意象是情感的载体,意象所体现出来的色调是情感的反映。然后还要品诗句,悟感情,作者在诗词中常常会有情感的流露,这些自然流露的情感往往体现在只言片语上,要善于把握这样的词语,借此领悟感情。
15.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B. “‘天明’‘前路’‘千重山’等词语一语双关”“明朗开阔”错误。“天明问前路,已度千重山”是在叙述作者的行程、路途,这里是基于第一句的情境,真实地夜里行舟、乘船、越过山峦的情景,没有双关的手法。同时,诗歌的意境没有明朗开阔,均和作者徘徊犹豫的心境相关。
故答案为:B。
16.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首先理解“借渊明之酒杯,浇自我之块垒”,即采用陶渊明诗作的形式,抒写自己的感悟。从题目“和陶饮酒二十首”中“和”可知,本诗采用了和诗的形式,与陶渊明《饮酒二十首》都以“饮酒”为对象,并且先后使用了陶渊明诗作中喧、偏、山、还、言的韵脚,在风格上也与其自然质朴的诗风一致。
再看“借渊明之酒杯”,陶渊明在《饮酒》(其五)借酒为题,写诗人于劳动之余,饮酒至醉之后,在晚霞的辉映之下,在山岚的笼罩之中,采菊东篱,遥望南山。表现了作者悠闲自得的心境和对宁静自由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黑暗官场的鄙弃和厌恶,抒发作者宁静安详的心态和闲适自得的情趣,以及返归自然的人生理想。
最后看“浇自我之块垒”,诗人借自己夜醉行舟的情境,在醉意朦胧中,小舟“已度千重山”,作者借“小舟”“下有暗浪喧”,行进中“不知枕几偏”,来写自己人生处境。作者此时任扬州知州,对于官场亦有几分厌倦,如同“小舟”的处境般艰难。通过酬和陶渊明的诗歌,让作者对于未来有了“既往复何言”的淡然态度,让他有了随遇而安的人生哲思,让人生得到了慰藉。
故答案为:①“借渊明之酒杯,浇自我之块垒”意为:苏轼借陶渊明的《饮酒》诗,抒发内心郁结之气,并以陶诗自遣。②渊明之酒杯:陶渊明《饮酒》诗表现了诗人悠闲自得的心境,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对黑暗官场的厌恶。③自我之块垒:苏轼结合自身处境表达情感,以暗浪喧哗中的一叶小舟比喻自身的艰难处境,表达了对仕宦生涯的厌倦。陶诗正给此时徘徊于官场不得解脱的苏轼以慰藉
17.(2024高三上·永州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中“   ,   ”既是对郭橐驼种树经验的总括,也暗含了全文的寓意。
(2)小刚登山时为海日东升、浮光跃金、天鸡破晓的壮美晨光所震撼,不禁吟咏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   ,   ”两句。
(3)“木”和“叶”是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木”常使人联想到疏朗的清秋,如“   ”,而“叶”则给人湿润繁盛之感,如“   ”。
【答案】(1)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2)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3)第一空示例:无边落木萧萧下/落木千山天远大;第二空示例:其叶沃若/叶上初阳干宿雨/接天莲叶无穷碧
【知识点】理解性默写;开放性默写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致”“壁”“萧”“鹂”。
(1)根据“ 郭橐驼种树经验的总括 ”和“ 暗含了全文的寓意 ”,可以得知填写“能顺木之天 以致其性焉尔 ”
(2)根据“ 海日东升、浮光跃金、天鸡破晓的壮美晨光 ”,可以得知填写“半壁见海日 空中闻天鸡 ”
(3)此题为开放性默写,第一句含有“木”字,并且要和“ 疏朗的清秋 ”有关;第二空含有“叶”,并且要和“ 湿润繁盛 ”有关。
故答案为:(1)能顺木之天 以致其性焉尔
(2)半壁见海日 空中闻天鸡
(3)无边落木萧萧下(洞庭波兮木叶下/落木千山天远大) 隔叶黄鹂空好音(接天莲叶无穷碧/叶上初阳干宿雨)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和开放性默写三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写错字、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
(2024高三上·永州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随着巴黎奥运会的圆满落幕,全球的目光不仅聚焦于那一枚枚闪耀的金牌,更被赛场上那些 A 的“幕后英雄”——中医疗法深深吸引。神奇的中医疗法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显著的疗效,成为了众多运动健儿信赖的“秘密武器”,助力他们在赛场上屡创佳绩。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中医的世界,感受这份来自东方的神秘力量,为健康加油,为梦想助力!
还记得中国游泳健将们身上的那些“火罐印”吗? 它们不仅是努力的印记,更是中医智慧的展现。拔火罐可以帮助身体排出湿气和寒气,改善体质,增强抵抗力。此外,游泳运动员高强度的训练,容易导致肩关节肌腱损伤,从而诱发肩部疼痛。①拔罐治疗还可以帮助增强软组织的修复能力,②对于肌肉损伤有一定的辅助作用,③在负压的作用下,④能够促进血液循环,⑤放松肌肉张力,⑥进而缓解肩膀疼痛。
巴黎奥运会田径女子20公里竞走项目中国选手杨家玉肚脐上的脐贴,不仅是金牌背后的“幸运符”,(甲)。中医的敷脐疗法,是一种使用中药敷料贴敷于肚脐上(“神阙穴” )的外治法,以达到治疗疾病、养生保健的目的。其使用形式和最近热门的三伏天灸 B 。通过脐贴,温阳固本,调理气血,有效预防肠胃受寒引起的痉挛与不适,为运动员提供坚实的健康保障。
潘展乐在男子 100 米自由泳决赛中以打破世界纪录的成绩强势夺金,背后离不开( 乙 )。面对高强度的训练和伤病的困扰,针灸以其“通经活络、调和气血”的功效,直击病灶,缓解疼痛;推拿则通过手法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加速肌肉恢复,帮助运动员在短时间内以最佳身体状态在赛场上精彩发挥。
18.文中第一段用“秘密武器”比喻中医疗法,使用了暗喻的修辞手法。请以“运动”为本体写一个句子。要求:语意完整,使用暗喻;暗喻贴切,表达流畅。
19.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0.文中第二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21.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2.“加油”一词来源于清朝嘉庆年间张瑛为夜间读书的贫穷书生加上两勺灯油的故事,假如由你来编写词典,请结合画波浪线的句子,给“加油”编写词条,对其作出注释。
【答案】18.示例:运动是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能量源泉,激发我们勇敢前行的激情。
19.A.不为人知/默默无闻B.大同小异/如出一辙
20.序号:②;改为:对于肌肉损伤的恢复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序号:⑤;改为:减轻肌肉张力
序号:⑥:改为:从而缓解肩膀疼痛(的症状)
21.甲:更是中医敷脐疗法的生动诠释;乙:中医针灸与推拿的健康守护
22.①“加油”一词来源于给读书人赞助灯油以示鼓励的故事,②字面意思为给运作的机器或车子添加燃油料或加入润滑油,③通常用于支持、勉励他人或自己。
【知识点】修辞手法的分析、运用;成语的使用;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不合逻辑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较为常见的有比喻、夸张、拟人、排比、借代等。解答本题,需仔细分析,找到运用的修辞手法,再分析其构成。
(2)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3)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决此类题要结合常见病句类型来分析语句。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如果遇到难以辨别错误类型的句子,可以按病句类型一一衡量,也可以通过划分句子结构来辨明错误类型,同时结合语感以及一些常见语病的特征进行判断。
(4)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此类试题一般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填上与前文或后文相照应的语句即可。语句补写题(也叫语段填句题)是新课标卷最具特色、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种语言表达题型。所谓“语句补写题”,就是指给出一个语段,空出两至三个句子进行补写,补写后的句子与语段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
(5)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释重要词语意义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从词语的使用对象、范围、感彩等方面区别近义词语,然后分析词语所在的语境,从中依据合乎语境理解词语。
18.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此题要求以“运动”为本体,使用暗喻修辞手法写句子。本体是“运动”,暗喻的比喻词为“是”“成为”“就是”“变成”等,考生要抓住喻体与本体“运动”的相似性,找到恰当的喻体,然后连缀成句。
比如,抓住运动和能量源泉都不可或缺,都能激励人们前行这一相似点,将运动比作能量源泉,由此写出暗喻的句子为:运动是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能量源泉,激发我们勇敢前行的激情。
故答案为: 示例:运动是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能量源泉,激发我们勇敢前行的激情。
19.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
第一空,根据语境说的“幕后英雄”可知,此处是强调“幕后英雄”不被众人知道,故选用“不为人知”。
不为人知:不被人知道了解。
默默无闻:指做事无声无息,无人知晓,做了好事不声张,不图名利,没人知道。
第二空,语境是中医的敷脐疗法和三伏天灸疗的形式十分相似,故选用“大同小异”。
大同小异:大体相同,略有差异。
如出一辙:好像出自同一个车辙,比喻两件事情非常相似。
故答案为: A.不为人知/默默无闻B.大同小异/如出一辙
20.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句②,“对于肌肉损伤有一定的辅助作用”成分残缺,应在“损伤”后加上“的恢复”。
句⑤,“放松肌肉张力”搭配不当,把“放松”改为“减轻”。改为:减轻肌肉张力。
句⑥,“进而减轻肌肉张力”中“进而”不合逻辑,“进而”表示递进关系,“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肌肉张力”是缓解肩膀疼痛的原因,把“进而”改为“从而”。
故答案为: 序号:②;改为:对于肌肉损伤的恢复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序号:⑤;改为:减轻肌肉张力
序号:⑥:改为:从而缓解肩膀疼痛(的症状)
2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根据前句中的“不仅”可知补写句与前句是递进关系;再根据后句“中医的敷脐疗法,是一种使用中药敷料贴敷于肚脐上(‘神阙穴’)的外治法,以达到治疗疾病、养生保健的目的”分析,此处是说中医敷脐疗法的内容和作用,故补写内容是“更是中医敷脐疗法的生动诠释”。
第二空,根据后文“面对高强度的训练和伤病的困扰,针灸以其‘通经活络、调和气血’的功效,直击病灶,缓解疼痛;推拿则通过手法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加速肌肉恢复,帮助运动员在短时间内以最佳身体状态在赛场上精彩发挥”分析,此处是说潘展乐强势夺金与中医针灸与推拿有密切的关系,故补写内容是“中医针灸与推拿的健康守护”。
故答案为: 甲:更是中医敷脐疗法的生动诠释;乙:中医针灸与推拿的健康守护
22.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释重要词语意义的能力。
结合题干中“加油’一词来源于清朝嘉庆年间张瑛为夜间读书的贫穷书生加上两勺灯油的故事”给“加油”释义为:“加油”一词来源于给读书人赞助灯油以示鼓励的故事。由此看出其字面意思为给运作的机器或车子添加燃油料或加入润滑剂。
结合第一段中“中医……这份来自东方的神秘力量,为健康加油,为梦想助力”可知,“加油”的意思与“助力”相同,意为给予支持和鼓励,使对方更加努力或更有动力去完成某项任务或挑战。如文中“为健康加油”中的“加油”即用此意。由此看出引申义为:用于支持和鼓励他人或自己。
故答案为:①“加油”一词来源于给读书人赞助灯油以示鼓励的故事,②字面意思为给运作的机器或车子添加燃油料或加入润滑油,③通常用于支持、勉励他人或自己。
23.(2024高三上·永州模拟)阅读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科学的思维方式是当代青年人的必备素养,也是时代的生产力。屠呦呦从中国古代典籍中找到灵感,转换研究思路,最终取得突破,运用了“求异”的科学思维方式,梁思成从整体的视角概括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又借用语言学的概念来进行归纳总结,运用了“类比”的科学思维方式。
求异法和类比法都是科学研究中重要的思维方法,对我们的学习和成长颇具启示意义。请你结合材料,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体现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答案】略
【知识点】材料作文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题干分析】
这个题目首先强调了科学思维方式对青少年成长和时代发展的重要性。然后以屠呦呦和梁思成的科学研究为例,论述了“求异”和“类比”的重要性,强调这两种思维方式不仅是科学研究的利器,也是当代青年必备的素质,对个人的学习和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这也启示我们: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也要充分借鉴和运用“求异”和“类比”这两种思维方式,帮助自己成长进步。
对此,在写作时,可以从科学思维的重要性入手,简述在快速变化的时代背景下,科学思维对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那么,“求异”和“类比”作为两种关键的科学思维方式,对于当代青年来说,意义重大。在讨论的过程中,可以尝试用一些日常生活中比较容易理解的词语或概念来分析。比如对于“求异”的思考,可以指出它启发我们积极思考,勇于创新,不墨守成规,勇于探索不同的路径和解决方案。对此,我们可以结合屠呦呦的例子,详细阐述她是如何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从中国古籍中寻找灵感,转变研究思路,最终在青蒿素研究上取得突破的。你还可以举出其他领域“创新”的例子,强调它在打破常规、激发创造力方面的重要性。关于“类比”思维,我们可以先说明,它是一种通过比较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找出其内在联系和规律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从我们的学习生活来说,也就是说,我们要积极学习别人的经验,努力学习,学会总结。然后,说明了“类比”思维对开阔视野、加深理解的重要性。最后可以结合个人的学习、生活或社会现象来说明如何在实践中运用这两种思维方式,强调要充分利用“求异”和“类比”思维的互补性,勤奋学习,勇于创新和突破,为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立意提取】
1.在类比中借鉴,在求异中创新。
2.求同存异,探索人生成长的规律。
3.不拘常规,美美与共。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首先要读懂材料,全面把握,要抓住重点,理清关系。然后立意要准确,力求新颖,立志好坏影响到作文的创新程度。使用素材要恰当巧妙,我们要在恰当的地方直接或间接引用一下题干材料,可以照应话题,否则容易造成与材料疏远的感觉。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