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一诊模拟考试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一诊模拟考试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7.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1-07 16:13:58

文档简介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一诊模拟考试试卷
(2024高三上·叙州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代以来,自由和平等作为西方的重要价值观而在我国广为流行。也有学者认定中国古代哲学中早已具备自由平等思想。这种比附最早出现在章太炎的著作中。
章太炎是一位民主革命家和社会活动家,也是一位著名的国学大师。戊戌变法前后,康有为撰写文章,把孔子描绘成托古改制的祖师爷,试图借古圣来论证变法维新的必要性和合理性。章太炎则选择了佛教和老庄学说,首次提出庄子思想就是自由平等的思想,有新人耳目的效果,也让国人在哲学上提高了民族自信心。
不过,我们认为现代的自由平等观与庄子精神并不契合。罗祥相认为庄子哲学与西方哲学家的哲学理论,在概念内涵、思想重点以及思想的时代背景乃至对世界的经验和思考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根本性的差异。不仅“逍遥”无法对应“自由”,“齐物”也无法对应现代的“平等”。今天我们所说的平等是一种社会价值,它认定一个社会中的全部成员,都应当有平等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庄子的齐物思想与现代平等观之间的区别甚为明显。首先,二者包含的范围不同:庄子的“齐物”就是平齐万物或者万物齐一,而现代的平等主要是指人与人的关系。其次,二者的受众不同:庄子的“齐物”所面对的是个体,主要针对士阶层,以隐士为中心,而现代平等观面向社会上的一切公民。再次,二者的目的不同:庄子的“逍遥”为人们描绘了一个“无待”的精神世界。庄子的“齐物”意在指出进入“逍遥”境界的途径。平等则是公民为之奋斗的终极的价值追求。
笔者以为类似于“道”“命”“逍遥”“齐物”这样的中国古代哲学概念,无法也没有必要硬译为现代汉语。“逍遥”“齐物”与现代社会中的自由平等或许有若干的相似之处,但它们绝对不能等同,等同起来就容易引起误解和混淆。章太炎当年以西方自由平等观念解读《庄子》,虽然有其特殊的目的和意义,但与庄子思想的实际并不相符。这样的解读表面上提升了庄子哲学的理论高度,增强了庄子思想的现代性,其实是一种对庄子学说的曲解。为了救世而拔高《庄子》,其心可鉴,其情可感,然而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判断,其理却值得商榷。
(摘编自孙明君《“齐物”并非“平等”》)
材料二:
近日,台北故宫博物院展出苏轼亲笔手书的《前赤壁赋》,网友发现帖中原文写的是“渺浮海之一粟”,并不是此前广为流传的“沧海一粟”,疑似是后人抄写笔误,才造成这样的理解错误。“沧海一粟”是否要被改为“浮海一粟”,一时间引发热议。
有记者发现,“语文建设杂志”微信公众号曾刊发文章提到,较早的苏轼手书墨迹本作“渺浮海之一粟”“与子之所共食”,而非我们语文课本上熟悉的“渺沧海之一粟”“与子之所共适”。
若真如上所说,“沧海一粟”和“浮海一粟”的“谬误”,可能是后人传抄错误,也可能是苏轼自己看心情任意使用了不同的词语,如今暂时无从考证。去看看古时作者自书两遍以上的作品,往往都会有一些不一样的字句,可能是作者本人记忆偏差,或者临时修改语意来符合当下一刻的心境,我们也要正视这种“阴差阳错”的可能。
当然,为了保持历史的真实性,至少在官方的课本或史料中,我们总是希望以作者最初的版本为准,只是目前所拥有的物料、史料还不足以给我们一个明确的答案,只能暂时认为这两种写法都正确。
那么现在不去苦苦纠结原作到底用的哪个字,而单论一下“沧海一粟”这个词需要改变与否。这让人不由得想起,此前教育部纠正过一些异读字的读音,比如粳(jīng)米改为粳(gēng)米、确凿(zuò)改为确凿(záo)、说(shuì)服改为说(shuō)服,都把之前大众容易读错的读音认证为了新的正确读音。后由于一些异读词的拼音打破了大众原本认知,因此有些修改读音已通过,而还有部分则一直处于审核阶段,仍以原读音为准。
从教育部颁布异读词修订表的底层逻辑来看,正确读音还是大众读音,显然还是以后者为重。毕竟,读音是人们沟通交流的工具,最终还是要为人所用,换言之,文字和词语又何尝不是如此?
文字和词语的发展过程会经历很多的变化,如果非要说存在一个亘古不变或者绝对正确的版本,这本身就是个伪命题。真相很可能是,某一时期大众普遍认可和接受什么版本,这一版本就将流传到下一时期。
那么重读这首《前赤壁赋》,也许你可以体会到两种不同的心境:“沧海”与“一粟”的对比,突显出个人在这浩瀚世界面前是多么的渺小;“浮海”上的“一粟”,却更显个人命运的不确定,有一种漂泊无依之感。两种用法,其实各有各的味道。
就像一位网友所说“成语本质上是约定俗成的东西,用的人多了也就成了成语,原本的出处是什么已不再重要了”。原先我们有“沧海一粟”,现在又多了一个“浮海一粟”,在渺小的比喻上加了一层浮萍无根、漂泊不定的寓意,孤独感透纸而出,如果真的适宜人们流传,那么多一个成语又何妨?反之,若人们使用不便,它适从的语境较少,最终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也不足为奇。
当然,此事被热议有其积极意义,会让人们更深入了解《前赤壁赋》的创作历史,体会苏轼当时的不同心境,了解到那些流传至今的古诗词有一些传抄错误其实很常见。懂得了这些,也许我们就能重新看待名篇佳句的流传过程,以及常用成语的形成历史,还能感受一下作者创作时的小巧思。
就像鲁迅先生说的,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在词语之境中,我们不必拘泥于既定的,也不必怕寻找和创造新的。所以说“沧海一粟”还是“浮海一粟”,既然争论不下,索性都理解和接受吧。
(节选自小亢《“沧海一粟”“浮海一粟”,两种念法都无妨》)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认定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早已具备自由平等思想,这种观点是从章太炎开始的。
B.在康有为托古改制以论证变法维新的必要性和合理性的同时,章太炎提出庄子思想就是自由平等的思想。
C.庄子哲学与西方哲学在多方面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异,所以现代的自由平等观与庄子精神并不契合。
D.或者本人记忆偏差,或者临时修改语意来符合当下一刻的心境,我们应该理解作者这种“阴差阳错”的可能。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章太炎提出庄子思想就是自由平等的思想是和他是一位民主革命家和社会活动家有关联的。
B.庄子“齐物”平等观所面对的是个体,而现代平等观面向一切公民,所以在今天看来庄子的平等观是不合理的。
C.章太炎以西方自由平等观念解读《庄子》,曲解了庄子学说,这在学术论述和现实写作中是不被接受的。
D.苏轼的《前赤壁赋》原文写的是“渺浮海之一粟”,由于后人抄写笔误,造成错误的“沧海一粟”广为流传。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章太炎由于时代的情境和其特殊的目的和意义,以西方自由平等观念解读《庄子》,增强了庄子思想的现代性。
B.材料二拿现在生活中纠正异读字的读音的事实对比《前赤壁赋》疑字争议的情况,例证有力,论证准确。
C.对于暂时无法确指或存在疑义的情况,材料一进行比较,推论严密,材料二大胆设想,合情合理。
D.同样严密论证观点,材料一更注重逻辑推证,材料二则偏于体味作者写作时的心境。
4.材料二认为官方课本是否应该对《前赤壁赋》做出修改?请简析其原因。
5.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今天对待古代思想以及典籍的态度,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1.A
2.A
3.B
4.不应该。首先《前赤壁赋》中是否真的存在误写,误写的原因现在还不能确定。
其次,文字和词语是人们沟通交流的工具,若已经约定俗成,恢复“原作”人们使用不便,它适从的语境较少,修改反而不好。
5.①对待古代思想典籍要认真严肃,可以大胆设想,但是也要严密求证,力争还原原貌。
②既尊重原作的原貌和情境,也要学以致用,在尊重古人古籍的前提下为今天的生活服务。
③应该认真研究体味古人以及古代文字思想诞生时的具体情况,理解作者的真实情感和思想。
【知识点】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文艺理论、文学评价类;论点、论证方法;论据支撑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
(2)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3)本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通读全文,整体理解把文本的内容。然后仔细审题,抓住问题的指向,到文中搜寻相应的答题区间,抓住重点词句,归纳概括要点,然后顺应问题的方向组织答案,分条回答即可。
(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找到题干语句在原文中的具体位置,再结合上下文(全文)及文章感情主旨分层概括。
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A.“认定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早已具备自由平等思想,这种观点是从章太炎开始的”错,原文“也有学者认定中国古代哲学中早已具备自由平等思想。这种比附最早出现在章太炎的著作中”,可见是“这种比附最早出现在章太炎的著作中”,而不是“这种观点是从章太炎开始的”,选项张冠李戴,曲解文意。
故答案为:A。
2.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
B.“所以在今天看来庄子的平等观是不合理的”错,原文“二者的受众不同:庄子的‘齐物’所面对的是个体,主要针对士阶层,以隐士为中心,而现代平等观面向社会上的一切公民”,只是在比较庄子的齐物思想与现代平等观之间的区别,不能由此推出“庄子的平等观是不合理的”;
C.“这在学术论述和现实写作中是不被接受的”错,原文“为了救世而拔高《庄子》,其心可鉴,其情可感,然而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判断,其理却值得商榷”,可见作者认为在现实层面章太炎的做法有一定原因,而且在学术层面作者的表述是“值得商榷”,也不同于选项的“不被接受”。
故答案为:A。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B.“对比”错,根据原文“那么现在不去苦苦纠结原作到底用的哪个字,而单论一下‘沧海一粟’这个词需要改变与否。这让人不由得想起,此前教育部纠正过一些异读字的读音”“从教育部颁布异读词修订表的底层逻辑来看,正确读音还是大众读音,显然还是以后者为重”“真相很可能是,某一时期大众普遍认可和接受什么版本,这一版本就将流传到下一时期”等可知,二者之间是“类比”,而非“对比”。
故答案为:B。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
首先明确:不应该。
理由:
首先,根据“‘沧海一粟’和‘浮海一粟’的‘谬误’,可能是后人传抄错误,也可能是苏轼自己看心情任意使用了不同的词语,如今暂时无从考证”可知,《前赤壁赋》中是否真的存在误写,误写的原因现在还不能确定。
其次,根据“读音是人们沟通交流的工具,最终还是要为人所用,换言之,文字和词语又何尝不是如此?”可知,文字和词语是人们沟通交流的工具;“某一时期大众普遍认可和接受什么版本,这一版本就将流传到下一时期”“如果真的适宜人们流传,那么多一个成语又何妨?反之,若人们使用不便,它适从的语境较少,最终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也不足为奇”,若已经约定俗成,恢复“原作”人们使用不便,它适从的语境较少,修改反而不好。
故答案为:不应该。首先《前赤壁赋》中是否真的存在误写,误写的原因现在还不能确定。其次,文字和词语是人们沟通交流的工具,若已经约定俗成,恢复“原作”人们使用不便,它适从的语境较少,修改反而不好。
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①材料一就章太炎提出“庄子的思想就是自由平等思想这一观点”进行论证,从三个角度比较了庄子的齐物思想与现代平等观的区别,从而认为“章太炎当年以西方自由平等观念解读《庄子》,虽然有其特殊的目的和意义,但与庄子思想的实际并不相符。这样的解读表面上提升了庄子哲学的理论高度,增强了庄子思想的现代性,其实是一种对庄子学说的曲解”,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于古代思想和典籍的态度,那就是对待古代思想典籍要认真严肃,可以大胆设想,但是也要严密求证,力争还原原貌。
②材料二就苏轼《前赤壁赋》中是“沧海一粟”还是“浮海一粟”进行分析,指出“‘沧海一粟’和‘浮海一粟’的‘谬误’,可能是后人传抄错误,也可能是苏轼自己看心情任意使用了不同的词语”,肯定尊重原作的原貌和情境;同时指出语言文字是“人们沟通交流的工具,最终还是要为人所用”“某一时期大众普遍认可和接受什么版本,这一版本就将流传到下一时期”“如果真的适宜人们流传,那么多一个成语又何妨?反之,若人们使用不便,它适从的语境较少,最终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也不足为奇”,表明也要学以致用,在尊重古人古籍的前提下为今天的生活服务。
③材料一章太炎之所以提出庄子齐物思想就是自由平等思想,是因为在当时的背景下,章太炎“选择了佛教和老庄学说”“让国人在哲学上提高了民族自信心”,章太炎当年以西方平等观念解读《庄子》“有其特殊的目的和意义”;材料二探究了苏轼当年写作时究竟是“浮海一粟”还是“沧海一粟”,“可能是苏轼自己看心情任意使用了不同的词语”“去看看古时作者自书两遍以上的作品,往往都会有一些不一样的字句,可能是作者本人记忆偏差,或者临时修改语意来符合当下一刻的心境”。由此可见,应该认真研究体味古人以及古代文字思想诞生时的具体情况,理解作者的真实情感和思想。
故答案为: ①对待古代思想典籍要认真严肃,可以大胆设想,但是也要严密求证,力争还原原貌。
②既尊重原作的原貌和情境,也要学以致用,在尊重古人古籍的前提下为今天的生活服务。
③应该认真研究体味古人以及古代文字思想诞生时的具体情况,理解作者的真实情感和思想。
(2024高三上·叙州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过梁
马加
从涞源到察哈尔的大道,呈现着异样荒凉的景象。凝结的薄冰破碎了,枯黄的马兰草被践踏得面目全非,羊粪露出在雪的外面,水成岩的石子上涂抹了斑斑的烂泥,仿佛有一列长距离的军队刚从这里走过。
孙林注意着路上的现象,无论是一颗土粒或是一根草。他企图从任何物体的表面上找出可以证明的痕迹。他迫切地需要知道在两点钟前是否有队伍从这里经过,因为抗联司令员给他一道紧急的命令,要他把刚刚离开的一个大队追回来。
孙林的耳轮很大,平滑的额角,看起来没有精神的石灰色的眼球,老是盯在一个地方,一分钟也不会转动一下。这个人就有个长处,他肯对自己的工作负责,送信时跑得脚板生出大饼厚的僵皮,他向来不对谁抱怨一句。
道路崎岖得不能骑马,可是丢开马以后,更觉得身体难以支持下去。他四肢瘫软无力,头昏脑乱。显然是急行军和夜里没有睡眠的结果。他的意识里浓重地潜伏着疲惫。他想到他会消失最后的挣扎力而倒在路旁,也许因为寒冷而得到可怕的结果。他的思想近于混乱,但是有一种力量还能支持他继续前进,那便是对革命工作所发生的热情。
雪花从甸子梁最高的山尖上抖撒下来,带着一种附着力,吻合在低矮的甸坡的茅屋上。孙林悄悄地走到一家院里,在马槽的附近,碰见一个贩麻的老头子,正用扫帚扫着落在麻捆上的积雪。他告诉了孙林关于部队通过甸子梁的事情。
“你是在梁上碰见队伍的?”孙林望着村外一片白茫茫的山峰,问着老头子。
“有些队伍已经下梁了,有些队伍在雪里滚……”这老头子没有说完,又贪馋地把烟管插进嘴里去。孙林的脚尖刚刚触到了雪块,一种莫名的战栗震撼着神经末梢,仿佛他的感觉器官触到冰柱上了一样,血管也要凝结起来,他在那雪块上揉了两下,没有说一句话。
不知道是受了老头子的影响,还是自己打不定主意,孙林跟老头一道走进屋里。“我从来没有走过这鬼地方!”他不耐烦地跺了一脚。
“除了五台山外,甸子梁是周围八九百里最冷的地方。每年七八月都要冻死人。从甸坡到甸子梁还有五里地。到梁上地就平了,风也大了,雪也深了。中间三十里没有人家,假如你的火力不足,到半路上就冻完蛋了!”
老头子想起了舒适一下自己的身体,解开皮袄,拢起火。把葫芦里的烧酒倒在一只青鹅羚碗里,快活地呷了一口,然后把酒碗递给青年人:
“同志,烘烘肚子吧!”
“我们军队不准喝酒。”孙林想起了部队的纪律,皱一皱眉。
“你不喝酒,过梁的时候会冻死你的!”老头子叫着。他的红沙眼燃烧得有些肿了,闪烁着火花:“我成了习惯啊,过梁就要喝酒。”
孙林走到外面去,雪还是下着,拴在石槽上的骡子跑到马棚的门口,雪落在它的头上,它一次又一次不安地闪着耳朵。孙林很长时间地望着天空。他知道雪不会停下来。而山上的路又被雪掩盖住了,辨认出道路的痕迹是很困难的,天气是这样寒冷,就算是狗和麻雀也应该都躺在自己的窝里。似乎整个世界上不会有人再冒险地走路,也没有人愚蠢地和无情的严寒开玩笑。
他快快地回到冰冷的房子里,靠着锅台,失望地瞧着老头子的下巴。
“今天不能过梁吗?”
“梁上有三不过,你不知道吗?”老头子反问,他好奇地望着孙林的两只耳朵,“过梁有过梁的规矩,阴天下雪不过梁,赶早贪黑不过梁,单身汉不过梁。”
“我今天……”孙林的面孔变得苍白起来。
“你今天不能过梁!”
老头子斩钉截铁地回答说,摇着头,又喝了一口酒。老头子伤感地咳嗽着。缄默了一会儿,突然,发酒疯一样摇着孙林的胳膊。“咳咳!你们八路军真是能吃苦呀,希望老天爷睁开眼睛。”老头子的同情使孙林感到难过,每当想起任务,他的思想立刻陷入被谴责的不安状态。
他霍然站起身子,背起马枪,踏着门板踉跄地跑到外面,老头子惊讶地望着他坚决的表情,扑灭地上的火,也随着走到外面。
“老天爷留你在这里过夜的。”
“不!我要过梁去!”孙林冷静地回答说。风雪吹开了他的薄薄的棉衣,他的身子已经被风雪吹打得摇抖不定。
“过梁去……你疯了么?”老头子惊骇地抓着孙林的胳膊,摇了两摇。
“我要……”孙林没有说出他所要说的话,望着前面雄伟的山峰,一种热望从他的心底燃烧起来。
“同志,你过梁会冻死的!”老头子同情地恳求着。
孙林没有听从老头子的话,背起马枪,勇敢地向着山顶走去。五分钟后,他变成一团雪块滚进茫茫的乱苍山里面了,只有洁白的雪地上残留着脚印的痕迹,没有多久,又被雪花掩盖住了。
两天以后,抗联在涞源打了一个胜仗,老头子从甸坡赶着骡子回了家,在烧坏敌人汽车的战场上,他又碰见了那个年轻的通讯员,他坚毅的表情里愈发显露出青春的健康,对着汽车的碎铁片发着微笑,仿佛有什么快乐事情一样,只是左部脸上冻掉了一只耳朵。
1941年7月作于延安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孙林对如何完成任务感到焦急,因担心无法完成任务而产生不安心理。
B.孙林的眼睛“看起来没有精神”“老是盯在一个地方”,体现出他疲惫而无助。
C.通过对路上异样的荒凉景象的细致观察,孙林能够确认,自己的队伍刚从此经过。
D.老头子对孙林最终的决定感到惊骇又同情,表明老头子能理解孙林的急切,只是担心他这样过梁会死掉。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中除了对任务进行描写之外,还实写了骡子、狗和麻雀等动物,意在通过动物在严寒中的表现衬托主人公不畏严寒,坚持过梁的形象。
B.小说中“梁上三不过”的说法,既是当地民众生活经验的总结,也是老头子认为孙林不能过梁的原因,又从侧面突出了孙林决定过梁的决心。
C.小说中写孙林“变成一团雪块滚进茫茫的乱苍山里面了”,运用了比喻的手法,表现主人公的性格特征,使小说的主题也更好地凸显。
D.小说末尾写孙林虽然冻掉了左耳却面露微笑,表现他在胜利完成任务后的喜悦和满足,与前文所叙老头子好奇地望着他的两只耳朵相照应。
8.小说多处写“雪”,结合文本分析有何作用?
9.小说题为“过梁”,却并未具体描述主人公过梁的过程,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答案】6.C
7.A
8.①渲染了气候的严寒,写出了环境的极端恶劣,使得文章笼罩在一种庄严的氛围中;
②烘托了孙林等战士钢铁般的意志;
③凸显了主题,歌颂了革命战士信念的执着,以及不惧困难,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9.①小说主要描写的是过梁前的内容,展示了孙林的疲惫、尽责以及老头子对他的劝阻等内容,来衬托孙林尽管知道过梁危险,但他为了完成任务,毅然走向风雪的坚强意志和革命精神;
②表达作者对孙林可贵品质的颂扬,这是我们成功的保障。
③不具体描述孙林过梁的过程,这样反而可以给读者想象的空间,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知识点】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品味精彩语句的表达艺术;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中国现当代小说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内容的能力。解答本题时,首先要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看清文脉,并认真品味关键性语言。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艺术特色的能力。答题的关键是审读题干,把握命题意图,找出题干所在的具体语段及语句;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分析,寻找细微的差别,得出正确结论。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的能力。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环境描写的作用可从渲染气氛、为后文作铺垫、烘托人物、推动情节、深化主题等方面进行分析。
(4)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小说表现手法及其效果的能力。筛选答案时,要仔细审题,确定筛选标准、范围;一般来讲,人物在事件中的言行表现,往往就是筛选的重点;在筛选的基础上,对主旨或共性的东西加以提炼概括。
6.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内容的能力。
C.“孙林能够确认,自己的队伍刚从此经过”错误,结合原文“他企图从任何物体的表面上找出可以证明的痕迹。他迫切地需要知道在两点钟前是否有队伍从这里经过”可知,他并不能确认队伍是否从这里经过。
故答案为:C。
7.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艺术特色的能力。
A.“还实写了……狗和麻雀等动物”错误,原文是“天气是这样寒冷,就算是狗和麻雀也应该都躺在自己的窝里”,可见没有实写狗和麻雀。
故答案为:A。
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的能力。
文章描写雪的地方很多,有直接描写,如“雪花从甸子梁最高的山尖上抖撒下来,带着一种附着力,吻合在低矮的甸坡的茅屋上”“村外一片白茫茫的山峰”;有间接描写,如老头子的介绍,“除了五台山外,甸子梁是周围八九百里最冷的地方。每年七八月都要冻死人。从甸坡到甸子梁还有五里地。到梁上地就平了,风也大了,雪也深了。中间三十里没有人家,假如你的火力不足,到半路上就冻完蛋了!”“过梁有过梁的规矩,阴天下雪不过梁,赶早贪黑不过梁,单身汉不过梁”等,这些描写渲染了气候的严寒,写出了环境的极端恶劣,使得文章笼罩在一种庄严的氛围中。
文章多处写“雪”,烘托了孙林等战士钢铁般的意志。如“有些队伍在雪里滚”“孙林的脚尖刚刚触到了雪块,一种莫名的战栗震撼着神经末梢,仿佛他的感觉器官触到冰柱上了一样,血管也要凝结起来”“他知道雪不会停下来。而山上的路又被雪掩盖住了,辨认出道路的痕迹是很困难的,天气是这样寒冷,就算是狗和麻雀也应该都躺在自己的窝里。似乎整个世界上不会有人再冒险地走路,也没有人愚蠢地和无情的严寒开玩笑”“风雪吹开了他的薄薄的棉衣,他的身子已经被风雪吹打得摇抖不定”“五分钟后,他变成一团雪块滚进茫茫的乱苍山里面了,只有洁白的雪地上残留着脚印的痕迹,没有多久,又被雪花掩盖住了”,“有些队伍在雪里滚”写出了革命队伍在这样的天气中行进的艰难;而孙林即使疲惫到极点,也知道这样的天气,自己这样的身体状况过梁有多危险,但是为了完成任务,他毅然走向风雪中,去追赶队伍。可见,关于“雪”的描写恰恰烘托出革命战士意志的坚强。
“雪”的描写也凸显了文章的主题。“他的思想近于混乱,但是有一种力量还能支持他继续前进,那便是对革命工作所发生的热情”“孙林没有说出他所要说的话,望着前面雄伟的山峰,一种热望从他的心底燃烧起来”“他坚毅的表情里愈发显露出青春的健康,对着汽车的碎铁片发着微笑,仿佛有什么快乐事情一样,只是左部脸上冻掉了一只耳朵”,文章通过对孙林冒雪过梁的描写,体现了革命战士信念的执着,以及不惧困难,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故答案为: ①渲染了气候的严寒,写出了环境的极端恶劣,使得文章笼罩在一种庄严的氛围中;
②烘托了孙林等战士钢铁般的意志;
③凸显了主题,歌颂了革命战士信念的执着,以及不惧困难,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9.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小说表现手法及其效果的能力。
小说主要描写的是过梁前的内容,如孙林如何追赶队伍,“孙林注意着路上的现象,无论是一颗土粒或是一根草。他企图从任何物体的表面上找出可以证明的痕迹”;孙林的疲惫,“看起来没有精神的石灰色的眼球,老是盯在一个地方,一分钟也不会转动一下”“道路崎岖得不能骑马,可是丢开马以后,更觉得身体难以支持下去。他四肢瘫软无力,头昏脑乱。显然是急行军和夜里没有睡眠的结果。他的意识里浓重地潜伏着疲惫。他想到他会消失最后的挣扎力而倒在路旁,也许因为寒冷而得到可怕的结果”;以及遇到老头子的劝阻,“过梁有过梁的规矩,阴天下雪不过梁,赶早贪黑不过梁,单身汉不过果”“‘你今天不能过梁!’老头子斩钉截铁地回答说”“‘过梁去……你疯了么?’老头子惊骇地抓着孙林的胳膊,摇了两摇”。这些内容都表明,孙林过梁极端危险,他很可能会被冻死在半路上,“‘同志,你过梁会冻死的!’老头子同情地恳求着”;但是孙林依然执着的过梁,他要完成任务,“望着前面雄伟的山峰,一种热望从他的心底燃烧起来”“孙林没有听从老头子的话,背起马枪,勇敢地向着山顶走去”。表现孙林的疲惫、尽责以及老头子对他的劝阻等内容,衬托了孙林尽管知道过梁危险,但他为了完成任务,毅然走向风雪的坚强意志和革命精神;这些内容表现出了孙林的坚强意志和坚定信念,这是我们的革命队伍能够战胜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凶残敌人的法宝,表达作者对孙林可贵品质的颂扬;这是因为这样的革命品质,我们的队伍才能打胜仗,最终取得革命的胜利,这是孙林过梁的精神支柱,有了这样的品质,孙林过梁遇到再大的困难都不会退缩和畏惧。
有了这些描写,再细写孙林过梁就显得重复、多余;不具体描述孙林过梁的过程,这样反而可以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让人回味无穷。
故答案为: ①小说主要描写的是过梁前的内容,展示了孙林的疲惫、尽责以及老头子对他的劝阻等内容,来衬托孙林尽管知道过梁危险,但他为了完成任务,毅然走向风雪的坚强意志和革命精神;
②表达作者对孙林可贵品质的颂扬,这是我们成功的保障。
③不具体描述孙林过梁的过程,这样反而可以给读者想象的空间,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2024高三上·叙州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曹玮之守秦州也,州之西,立文盈关。关之所在,最为要害;关之左右,皆蕃俗也。玮以恩信结之,咸为之用,故秦州每岁出兵,以守文盈关而已。秦州所守既寡,则州兵虽少而用足,粮草可以自给。自后帅臣守其旧规,不改增。文盈之西九十里,号张小哥族,亦名张遵。旧与邻族有怨而本帐兵马衰耗常乞纳土秦州前后帅臣皆以难守不许。及范翔作陕漕,权知秦州,遂许之,发兵城其地,建于古渭州。城既立,知州刘渔与秦州商贾及居人二千余家皆在城中,翔亦亲至其地,犒设其族。蕃人相约出兵截杀渔、翔等,翔等微知其语,犒设之日,晚还文盈。次日兵起,求翔不得,遂于中路筑城,截杀商贾及修城兵民共五六十人。道路隔绝,贼兵居其间,粮道断绝,城中无食。朝廷使张昪知秦州,刘涣、郭恩领兵苦战,攻破中路贼城。朝廷犹不能弃古渭,但罢不为州,置寨主、监酒二人,每季轮一将兵守之,张氏世袭蕃巡检。然自文盈至古渭九十里,其间但通一路,路旁即是界濠。秦州每岁支移省税应付古渭,而秦阙食则以贵价籴之,自是秦州始困矣。张氏既与蕃族不和,雠秦之兵,日向秦州驻劄①,当与同其患难,于张氏则便,而秦州实无所利也。
(节选自苏辙《龙川别志》)
材料二:
夫将材有九: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而知其饥寒,察其劳苦,此之谓仁将;事无苟免,不为利挠,有死之荣,无生之辱,此之谓义将;贵而不骄,胜而不恃,贤而能下,刚而能忍,此之谓礼将;奇变莫测,动应多端,转祸为福,临危制胜,此之谓智将;进有厚赏,退有严刑,赏不逾时,刑不择贵,此之谓信将;足轻戎马,气盖千夫,善固疆埸②,长于剑戟,此之谓步将;登高履险,驰射如飞,进则先行,退则后殿,此之谓骑将;气凌三军,志轻强虏,怯于小战,勇于大敌,此之谓猛将;见贤若不及,从谏如顺流,宽而能刚,勇而多计,此之谓大将。
(节选自《说将·将材》)
【注】①驻:同“驻扎”;割,zhā。②疆埸:指战场;埸,yì。
10.材料一中画框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勾选相应位置。
旧与邻族A有怨B而本帐兵马C衰耗D常乞纳土E秦州F前后帅臣G皆以难守H不许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粗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城,指筑城,与《过秦论》中“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中的“城”词义和用法相同。
B.微知,指暗中打探得知情况,其中的“微”与“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中的“微”词义不同。
C.苟免,指苟且免于损害。临事不苟且偷生,不为了利益而屈服,这样的将帅可谓坚守道义。
D.殿,指最后。殿后,行军时走在最后,古代撤军时常安排轻骑兵殿后保护主力不受到追击。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曹玮守秦州时,非常善于搞好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友好关系,扼守险要的文盈关,以寡御众。
B.范翔守秦州时,同意张遵率部归附朝廷,并派知州刘渔在古渭州治所筑城,扩大朝廷领土。
C.在张昪守秦州时,刘涣、郭恩率军攻破阻挡在文盈关与古渭州间的蕃人城池,清除了障碍。
D.《说将·将材》中把将材分为九类,一名优秀的步将需要武艺高强,气势超群,能巩固疆埸。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而秦阙食则以贵价籴之,自是秦州始困矣。
②贵而不骄,胜而不恃,贤而能下,刚而能忍。
14.材料二中说“将材有九”,试据此评价曹玮具备哪些为将才能?
【答案】10.BDF
11.A
12.B
13.①而秦州缺粮就要出高价买粮,从此秦州开始困窘。
②身居高位但不骄慢,功绩卓著但不自恃,贤德高尚而能居于人下,个性刚直又能包容他人。
14.①所带兵寡,扼守要害,可谓智将;
②志轻强虏,怯于小战,勇于大敌,可谓猛将;
③关之左右皆为蕃俗,结以恩信,可谓仁将;
④兵力不足,不贪图开疆拓土,确保边疆稳定,兵少而用足,粮草以自给。
【知识点】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翻译;断句;概括分析;称谓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现象及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理解文言实词意思的技巧:从语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词性;从词义搭配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语境暗示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形构成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用法的角度判断词义;从句子结构对称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音字形通假的角度推断词义。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3)本题考查概括归纳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②放回原文,概括信息。特别是在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5)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需要在原文中找到关键语句,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概括即可。
【参考译文】
文本一:
曹玮驻守秦州,在秦州之西,设文盈关。关隘设在最要害的地方;关隘的左右,都是外族人居住,曹玮用恩德信义结交他们,这些外族人都能为他所用,所以秦州每年用兵,只把守文盈关而已。秦州所守卫的区域少,州兵虽然少但用度充足,所需粮草可以自给自足。从此以后的将军官员遵守他的老规矩,不改变,不增加。文盈以西九十里,有个名为张小哥的部族,也称张遵。过去与邻近的部族有仇怨,并且自己手下的兵马不足,多次请求归附秦州,而秦州的前后几任将军和官员都因为当地难驻守而没有答应。等到范翔担任陕州转运使,暂时代理掌管秦州,就答应了张遵的请求,调集军队在他们所在之地筑城,建在古渭州。城建成后,知州刘渔与秦州商贾及居人二千多户都住在城中,范翔也亲自到那里犒劳他的部族。与张遵有仇的蕃人约定出兵截杀刘渔、范翔等人,范翔等人暗中得知他们的计谋,犒赏当天,晚上就回到文盈关。第二天,蕃人起兵,没有抓到范翔,于是在半路筑城,截杀过往的商贾及修城士兵民工一共五六十人。道路断绝,贼兵守在文盈关与新城之间,向新城运送粮食的道路断绝,城中没有食物。朝廷派张昪管理秦州,刘涣、郭恩率领军队苦战,攻陷贼人在中路所建造的城。朝廷还是不能放弃古渭,只是不再设置州,设置寨主、监酒二个职位,每季度轮换一人带兵驻守,张氏世袭蕃巡检之职。但是从文盈到古渭九十里,中间只通一条路,路旁就是界濠。秦州每年运送钱粮供给古渭,而秦州缺粮就要出高价买粮,从此秦州开始困窘。张氏既然与蕃族不和,联合秦州的军队,一天天地向秦州靠近驻扎,如果秦州与他共患难,对于张氏部族有利,而对于秦州确实没有什么好处。
文本二:
将帅的才干,可以分为九种类型:用自己的德行引导教育部下,用礼法规范部下的行动,知道部下饥寒,明察他们的辛劳疾苦,这样的将帅被称作仁将。临事能不苟且而免于损害,不被利益所屈服,宁愿为荣誉献身,也不屈辱求生,这样的将帅被称作义将。身份高贵但不骄横,打了胜仗又不自恃功劳,贤德而能谦逊待人,性情刚直又能包容他人,这样的将帅被称作礼将。作战变化莫测,行动处置变化多端,身处逆境能转祸为福,面临危险又出奇制胜,这样的将帅被称作智将。对有功之人以重赏,对有过之人以重罚,奖赏不拖延,惩罚不区分地位高下,这样的将帅被称作信将。身手矫捷,冲锋陷阵时快如战马,气概能胜过千夫,长于掌控战场的局势,又擅长剑戟,这样的将帅被称作步将。能攀高山,走险地,骑射如飞,进攻时身先士卒,撤退时在队伍后面殿后,这样的将帅被称作骑将。气盖三军,蔑视强敌,对小的战役小心谨慎,面对强大的敌人则愈战愈勇,这样的将帅被称作猛将。遇见贤人好像自己觉得比不上,从谏如流,待人宽厚又不失刚直,勇敢果断又富于计谋,这样的将帅被称作大将。
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过去与邻近部族有仇怨,并且自己手下的兵马不足,多次请求归附秦州,而秦州的前后几任将军和官员都因为当地难驻守而没有答应。
“旧与邻族有怨”,“旧与邻族”作“有”的状语,“怨”为宾语,句意完整,B处断开;
“本帐兵马衰耗”,主谓结构,句意完整,D处断开;
“秦州”作“纳土”的后置状语,F处断开。
故答案为:BDF。
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现象及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A.错误。动词,筑城。/名词,城郭、城墙。句意:调集军队在他们所在之地筑城。/自己认为这关中险固地势,方圆千里坚固的城防。
B.正确。暗中。/(如果)没有。句意:范翔等人暗中得知他们的计谋。/假如没有那人的力量,我就不会有今天。
C.正确。句意:临事能不苟且而免于损害。
D.正确。
故答案为:A。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并派知州刘渔在古渭州治所筑城”错误,原文为“范翔作陕漕,权知秦州,遂许之,发兵城其地,建于古渭州。城既立,知州刘渔与秦州商贾及居人二千余家皆在城中”,应是范翔派兵筑城,然后命知州刘渔到城中办公。
故答案为:B。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阙”,缺少;“籴”,买入粮;“困”,困窘。
(2)“贵”,身居高位;“恃”,自恃;“下”,居于人下;“忍”,包容他人。
故答案为: ①而秦州缺粮就要出高价买粮,从此秦州开始困窘。
②身居高位但不骄慢,功绩卓著但不自恃,贤德高尚而能居于人下,个性刚直又能包容他人。
1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
结合“关之所在,最为要害”“秦州所守既寡”“转祸为福,临危制胜,此之谓智将”可知,所带兵寡,扼守要害,可谓智将;
结合“关之所在,最为要害”“秦州所守既寡”可知,曹玮敢以不足的兵力在近敌处设关,是不怕强敌的,而又不去用兵扩展疆土,且可兵少而用足,粮草可以自给,可知他志轻强虏,怯于小战,勇于大敌,可谓猛将;
结合“关之左右,皆蕃俗也。玮以恩信结之,咸为之用”可知,关之左右皆为蕃俗,结以恩信,可谓仁将;
结合“秦州每岁出兵,以守文盈关而已。秦州所守既寡,则州兵虽少而用足,粮草可以自给”可知,兵力不足,不贪图开疆拓土,确保边疆稳定,兵少而用足,粮草以自给。
故答案为: ①所带兵寡,扼守要害,可谓智将;
②志轻强虏,怯于小战,勇于大敌,可谓猛将;
③关之左右皆为蕃俗,结以恩信,可谓仁将;
④兵力不足,不贪图开疆拓土,确保边疆稳定,兵少而用足,粮草以自给。
(2024高三上·叙州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题盱眙①军东南第一山二首(其一)
杨万里
第一山头第一亭,闻名未到负平生。不因王事②略小出,那得高人同此行。
万里中原青未了,半篇淮水碧无情。登临不觉风烟暮,肠断渔灯隔岸明。
【注】①盱眙:紧邻淮河,是南宋与金分界线上的重要城镇。东南第一山:盱眙境内的南山,被书法家米芾称为“第一山”,因此得名。②王事:指受朝命接待全国使臣,宋孝宗淳熙十六年十二月,杨万里奉派为金国贺正旦接伴使,此诗即作于北行途中。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以近似白话的语句起笔,却具有点题并唤起读者注意的作用,暗示这里的不平常。
B.诗中化用杜甫诗“齐鲁青未了”一句,写中原景象的青翠无边,以此来反衬眼前淮水碧绿浅窄和冷漠无情。
C.诗歌尾联颇具画面感,天色渐晚,暮霭重重,诗人浑然不觉,面对隔岸的渔火伤心断肠,让人回味。
D.作者用语以白描、不避俚俗著名,诗中“山头”“不因”“那得”等词语浅近明白。
16.为什么诗歌第二句写第一山“未到负平生”,而结尾登临后又感慨“肠断”?请结合全诗分析。
【答案】15.B
16.①第一山位于宋金分界线上,且闻名于世,而诗人不曾有机会登临,有种久闻胜地而未曾一游的遗憾,故“未到负平生”;
②登上此山后,诗人眺望到黄河对岸的渔火,想到被金人统治的人民的心酸和苦难,而南宋朝廷却毫无雄心壮志去恢复失地,诗人的爱国情怀难以抑制,自然伤心断肠。
【知识点】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古代诗歌鉴赏综合练习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确认,得出答案。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抓意象,挖内涵,意象是情感的载体,意象所体现出来的色调是情感的反映。然后还要品诗句,悟感情,作者在诗词中常常会有情感的流露,这些自然流露的情感往往体现在只言片语上,要善于把握这样的词语,借此领悟感情。
15.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B.“写中原景象的青翠无边,以此来反衬眼前淮水碧绿浅窄和冷漠无情”错,颈联是感慨中原景象被淮水阻隔,以淮水的冷漠无情反衬诗人对中原故土的无限怀念与热爱。
故答案为:B。
16.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闻名未到负平生”是说盱眙军东南第一山鼎鼎大名已经听说很久了,一直没能游览,简直辜负生命。结合写作背景“杨万里奉派为金国贺正旦接伴使,此诗即作于北行途中”来看,若不是受朝命来接待金国使臣,是不会到这样一个最前线的要地的,“未到负平生”表达了作者久闻胜地而未曾一游的遗憾。
尾联“登临不觉风烟暮,肠断渔灯隔岸明”写诗人从盱眙东南第一山北眺,遥望中原,作者悲痛欲绝,看见被金人统治的淮河北岸渔火,那儿的人民该有多少辛酸和苦难。倾泻了作者对中原的无限深情,面对失陷之地,想到南宋朝廷不思收复失地,作者忧愤满怀。登临后又感慨“肠断”,表达了作者对在金人残酷统治下广大北方人民的同情和难以抑制的爱国情怀。
故答案为:①第一山位于宋金分界线上,且闻名于世,而诗人不曾有机会登临,有种久闻胜地而未曾一游的遗憾,故“未到负平生”;②登上此山后,诗人眺望到黄河对岸的渔火,想到被金人统治的人民的心酸和苦难,而南宋朝廷却毫无雄心壮志去恢复失地,诗人的爱国情怀难以抑制,自然伤心断肠。
17.(2024高三上·叙州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离骚》中,“   ,   ”两句使用象征手法,用采集植物来表现自己早晚都勤勉修德的行为。
(2)班上有一些同学总是想着自己要考哪所大学,却又不愿意付诸实际行动去努力学习,对此,你选择用《劝学》中的“   ,   ”两句话来劝勉这些同学。
(3)诗词句中叠词用得精妙,可以使句子更富于艺术魅力而成为千古名句。日常学习、生活中,我们积累了许多上下两句皆用叠词的诗词句,例如:“   ,   ”
【答案】(1)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2)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知识点】理解性默写;开放性默写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词:搴、阰、揽、洲、莽、须臾、萧、暧、萋、鹦鹉。
(1)根据“ 用采集植物来表现自己早晚都勤勉修德的行为 ”可知句子为“朝搴阰之木兰兮 夕揽洲之宿莽 ”。
(2)根据“ 同学总是想着自己要考哪所大学,却又不愿意付诸实际行动去努力学习 ”对应《劝学》中的句子应该是“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
(3)此题为开放式默写,上下两句皆用叠词即可
故答案为:(1)朝搴阰之木兰兮 夕揽洲之宿莽
(2)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3)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和开放性默写三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写错字、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
(2024高三上·叙州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闪电是怎么形成的?①我们可以把大气分割成无数个想象空气团。②因为地表的组成复杂多样,③有植被、土壤、建筑、水体……等,④所以地表反射光波的能力不等,⑤这使得空气团的温度不尽相同。⑥空气团好比一个热泡。由于不同温度的热泡浮力不同,上升速度便有快有慢,快速上升的热泡会挤压其上方和周边上升速度慢的热泡,使它们在剪切力的作用下产生向其后方运动的下沉拖曳流,对流(热泡之间的相对运动)就产生了。
对流导致相邻热泡中的粒子之间产生了碰撞与摩擦,摩擦起电使粒子带上电荷。对流越强,持续时间越长,(  )。电荷有正有负,当携带同一电荷的热泡群中总电荷累积到一定量,又与地面或附近带相反电荷的另一个热泡群之间产生高压,此时电流在导电气道中因碰撞会产生火花,就形成了闪电。
如果热泡群中水汽含量较多,上升降温过程中就会生成云,所以人们经常看到乌云滚滚、电闪雷鸣的场景。但是,(  ),水汽含量较少,上升过程中就无法形成云,难得一见的“晴天霹雳”就出现了。
“红色精灵”是“晴天霹雳”的一种衍生品。闪电的温度可高达17000℃以上,使周围的物质离子化,继而形成了高速上升的气流,有时气流呈现喷射状。在类似“红色精灵”出现的天气条件下,若空气团的电荷累积量没有达到放电条件,就不会出现“晴天霹雳”。虽然人们对环境的变化____,但是大气中的强对流已悄然形成。如果“晴天霹雳”发生在白天,阳光可能掩藏“红色精灵”,也就隐藏了强对流的警示。这种不可见的强对流比强对流云更具危险性,难以防范。
如果飞机遭遇这样的强对流区,飞行员很难快速做出正确的应对,很可能导致机毁人亡;如果高大的轮船驶入强对流区,也有倾覆的风险;山区的高架桥,如果正处于强对流中,也是____。
所以,当我们享受大自然赠予的快乐时,不要忽略它的警告,美景背后可能隐藏着致命的危险。
18.请结合文本,给闪电下一个定义,不超过30字。
19.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0.文中第一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21.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2.下列句子中的“我们”和文中最后一段加粗的“我们”,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贸易谈判中,葛经理诚恳地说:“宁可我们吃点亏,也不能让你们受累。”
B.冯团长站在新兵队伍前,说:“我们为什么要来当兵?就是要保家卫国!”
C.《民法典》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与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D.全区教师表彰大会上,欧阳老师说:“我们都是教师,要用良心来教书。”
【答案】18.闪电是热泡群间高压下电流在导电气道中碰撞产生的极高温火花。
19.浑然不觉(毫无察觉)、危机四伏(险象环生/岌岌可危)
20.①处将“我们可以把大气分割成无数个想象空气团”修改为“我们可以想象把大气分割成无数个空气团”。
③处删去“……”或“等”。
21.第一个空:“粒子所带的电荷就越多”第二个空:“如果热泡群比较干燥”
22.C
【知识点】压缩语段;成语的使用;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语句补写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下定义的能力。下定义一般是按三个步骤:第一步,找“大”,即找到被定义概念的邻近大概念。第二步,找“特”,即找到被定义概念的本质特征。第三步,连接“小”与“特和大”,用“被定义概念=被定义概念的本质特点+邻近大概念”这一公式来表述。
(2)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3)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决此类题要结合常见病句类型来分析语句。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如果遇到难以辨别错误类型的句子,可以按病句类型一一衡量,也可以通过划分句子结构来辨明错误类型,同时结合语感以及一些常见语病的特征进行判断。
(4)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此类试题一般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填上与前文或后文相照应的语句即可。语句补写题(也叫语段填句题)是新课标卷最具特色、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种语言表达题型。所谓“语句补写题”,就是指给出一个语段,空出两至三个句子进行补写,补写后的句子与语段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
(5)本题考查学生辨析词语的语境义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从词语的使用对象、范围、感彩等方面区别近义词语,然后分析词语所在的语境,从中依据合乎语境理解词语。
18.本题考查学生下定义的能力。
下定义:被定义概念=种差+属概念,句式采用“……是……”的形式。
根据“此时电流在导电气道中因碰撞会产生火花,就形成了闪电”“闪电的温度可高达17000℃以上”可知其属概念是“极高温火花”,同时可以将这句话当作定义的主干句,即“闪电是极高温火花”。
根据“电荷有正有负,当携带同一电荷热泡群中总电荷累积到一定量,又与地面或附近带相反电荷的另一个热泡群之间产生高压,此时电流在导电气道中因碰撞会产生火花,就形成了闪电”可知,“热泡群间高压下”指出了闪电形成的物理环境,即热泡群之间的电荷累积达到一定程度后形成的高压状态。其次,“电流在导电气道中碰撞”描述了闪电产生时电流在特定通道中的运动状态,这是形成闪电的必要条件。
最后将其作为定语加入主干句即可。
故答案为: 闪电是热泡群间高压下电流在导电气道中碰撞产生的极高温火花。
19.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成语的能力。
第①空,这里的“悄然形成”意味着强对流是在人们没有察觉或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形成的,需要一个成语来描述人们没有察觉到这种变化的情况。可以用“浑然不觉”或“毫无察觉”。浑然不觉:毫无察觉的样子。毫无察觉:某种行为或情况与另一种完全相同,以至于观察者无法察觉到任何差异或变化。
第②空,文段描述了山区高架桥在强对流中的情况,并暗示其有危险,需要一个成语来表达高架桥在这种情况下的危险性或脆弱性,可以用“危机四伏”“险象环生”“岌岌可危”。危机四伏:四面都有埋伏,比喻到处隐藏着危险的祸根。险象环生:指危险的局面不断产生。岌岌可危:形容非常危险,快要倾覆或灭亡。
故答案为: 浑然不觉(毫无察觉)、危机四伏(险象环生/岌岌可危)
20.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①处,“我们可以把大气分割成无数个想象空气团”语序不当。“想象空气团”不是专业术语,“想象”应作“我们”的谓语,所以正确的表达应该是“我们可以想象把大气分割成无数个空气团”。
③处,成分赘余。在列举“植被、土壤、建筑、水体”等项之后,使用了“……等”,这在中文表达中是不规范的。“等”字已经包含了列举未尽的意思,所以不需要再使用省略号。因此,应当删去“……等”中的省略号,或者直接删去“等”字,保留一个即可。
故答案为:①处将“我们可以把大气分割成无数个想象空气团”修改为“我们可以想象把大气分割成无数个空气团”。③处删去“……”或“等”。
2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个空,前文提到“对流越强,持续时间越长”,这里描述的是对流强度和持续时间的增加。接着需要一个结果来承接这个变化,后文提到“电荷有正有负,当携带同一电荷的热泡群中总电荷累积到一定量”,这里的“累积到一定量”暗示了电荷量的增加。因此,结合前后文,第一个空应该填写的是与电荷量增加相关的表述,即“粒子所带的电荷就越多”。
第二个空,前文提到“如果热泡群中水汽含量较多,上升降温过程中就会生成云”,这里描述了水汽含量多时会形成云的情况。后文提到“难得一见的‘晴天霹雳’就出现了”,这里的“晴天霹雳”暗示了在没有云的情况下出现的雷电现象。因此,结合前后文,第二个空应该填写的是与水汽含量少、无法形成云的情况相关的表述,即“如果热泡群比较干燥”。
故答案为:第一个空:“粒子所带的电荷就越多”第二个空:“如果热泡群比较干燥”
22.本题考查学生辨析词语的语境义的能力。
A.“我们”指的是葛经理代表的团队或公司,是一个具体的、小范围的群体,与原文中泛指享受大自然的群体不一致。
B.“我们”指的是冯团长和新兵队伍,即具体的、特定的群体,与原文的泛指群体也不一致。
C.“我们”指的是社会上的每一个人,是一个泛指群体,与文中加点的“我们”在用法上相同,都是泛指某一群体或所有人。
D.“我们”一词指的是在场的所有教师,这是一个具体的、特定的群体,即正在参加全区教师表彰大会的教师们。
故答案为:C。
23.(2024高三上·叙州模拟)阅读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生有两个方向:出与回。
出,是出门,走出家门,走出校门,走出先前的“门”……出是出发,是走出自己的舒适区,抵达另一个可能不会令自己太舒适的领域,是有所选择、有所舍弃、有所收获。
回,是回家,回地域空间上的家,回心理感情中的“家”……
你对人生的“出”和“回”是如何看待的?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参考例文】
向内识自我,悟人生至道
两戈相背,即为“我”。感慨汉字文化博大精深之余,也让我真切认识到认识自我的重要性。一“戈”背对,让我从反面认知;一“戈”正对,使我从前方感悟,相击相连,知晓为“我”之道。
反面认知,窥探自我缺点。“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句耳熟能详的古语恰好说明了我们每个人都有犯错误的时候,但我们又从中学到了什么?《师说》中道“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这是士大夫的缺点,但他们终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以致社会风气的腐朽变化。再看,亚运会上柯洁在棋局中失败,反省自身不足,回顾自己在前几年中和阿尔法狗的对弈,也不过如此,叹道“人生如棋”,此时的失败不等同于未来的落魄,从中有所得,便收获了很多。
正面认知,知晓自身优点。没有哪个人的身上只有缺点而无优点,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有助于自身更好地前行。且看南唐后主李煜,虽国破动荡,但仍一腔才情,写就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且看唐太宗知人善任,善于听取大臣意见,终成帝业……如今的中国亦如此,在叙利亚总统夫妇来到杭州亚运会之时,中国人民的热烈欢迎以及切身感受中,感慨道“中国,伟大而又谦逊”。这是我国一直的本色,并将其作为优点保持下去。身为个体的我们应当如此发现自身的优点,方可让自己行稳致远。
正面认知与反面认知相结合,做一个大写的我,青春期的我们或许心怀梦想,坚定前行;或许自我轻视,淡漠万物;或许思想散漫,自由放肆……此时我们的每一种状态,都应被接受,我们也要从自身发现自我,认识自我。部编版一年语文课本第一课是“天地人你我他”,以我为圆心作圆,去认识这个民胞物与的世界,立己达人,与天地温柔相拥,这一切都是在正面认知和反面认知相结合的过程中成就的。正面认识自身优点,反面认识自身缺点,优点继续保持,缺点加以改正,虽说“人无完人”,但我们在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如此,为“我”。
余秋雨先生有言“与高山共俯仰,与白云同翻卷,与沧海齐阴晴”。青春的我们,亦应如此,认识自我正反结合,和万事万物相连,明晓人生之理。
两“戈”相对,中间为轴,相击相连,自在为“我”,以达人生之道,成就自我。
【知识点】材料作文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题干分析】
这篇作文由三部分组成:材料、写作任务和写作要求。材料首先指出,人生包括两个方向——出去和回去。显然,这两个方向是相反的。然后分别解释了“出”和“回”的概念,其中既有有形的,也有无形的,指出“出”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选择、放弃、获得”的过程。
试题要求回答并思考考生如何看待人生的“出”与“回”。所以对于材料,首先要分析“出”和“回”的内涵。“走出去”就是走出家门,进入学校;走出象牙塔,步入社会;走出原来的世界,进入另一个世界。“出”,或者说出发,走出你的舒适区,到达另一个可能不会让你太舒服的区域。所以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既要有妥协,也要有坚持。与外界打交道,妥协是必须的,毕竟外界不会以自我为中心;坚持就是在门里磨炼自己的内在和技能。这样走出去后才能更接近自己的梦想。“回去”就是回家。家是一个人的养分,是一个休养生息的地方。家可以是一个养育自己的地方,也可以是精神和灵魂的寄托。
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辩证地分析人生“出”与“回”的关系。社会是一个复杂的关系,个人不可能“闭门造车”。换句话说,人首先要走出去,走很长的路,走出去就是实现梦想的途径。但是,人出了门就得回家,因为长途跋涉容易迷路。懂得适时回家,可以让人保持清醒,保持自我。如果完全脱离了美好的过去,在迷失自我的道路上只会越来越迷茫。
因此,写作时,应当综合上面的分析进行思辨性写作:人要学会出门,还得懂得回家。奋斗人生路,辉煌灿烂之中,不忘保留清醒,三省己身。即使成绩再耀眼,也不要在骄矜中迷失自己。一味地妥协,只懂得出门与舍弃,不懂得回来与保留,自然容易忘记初心,误入歧途。出得了门,回得了家,人生才更有意义。
【立意提取】
1.出得了门,回得了家,人生才更有意义。
2.出门勿忘回家,乐享出彩人生。
3.出门以历练,回家而生息。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首先要读懂材料,全面把握,要抓住重点,理清关系。然后立意要准确,力求新颖,立志好坏影响到作文的创新程度。使用素材要恰当巧妙,我们要在恰当的地方直接或间接引用一下题干材料,可以照应话题,否则容易造成与材料疏远的感觉。
1 / 1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一诊模拟考试试卷
(2024高三上·叙州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代以来,自由和平等作为西方的重要价值观而在我国广为流行。也有学者认定中国古代哲学中早已具备自由平等思想。这种比附最早出现在章太炎的著作中。
章太炎是一位民主革命家和社会活动家,也是一位著名的国学大师。戊戌变法前后,康有为撰写文章,把孔子描绘成托古改制的祖师爷,试图借古圣来论证变法维新的必要性和合理性。章太炎则选择了佛教和老庄学说,首次提出庄子思想就是自由平等的思想,有新人耳目的效果,也让国人在哲学上提高了民族自信心。
不过,我们认为现代的自由平等观与庄子精神并不契合。罗祥相认为庄子哲学与西方哲学家的哲学理论,在概念内涵、思想重点以及思想的时代背景乃至对世界的经验和思考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根本性的差异。不仅“逍遥”无法对应“自由”,“齐物”也无法对应现代的“平等”。今天我们所说的平等是一种社会价值,它认定一个社会中的全部成员,都应当有平等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庄子的齐物思想与现代平等观之间的区别甚为明显。首先,二者包含的范围不同:庄子的“齐物”就是平齐万物或者万物齐一,而现代的平等主要是指人与人的关系。其次,二者的受众不同:庄子的“齐物”所面对的是个体,主要针对士阶层,以隐士为中心,而现代平等观面向社会上的一切公民。再次,二者的目的不同:庄子的“逍遥”为人们描绘了一个“无待”的精神世界。庄子的“齐物”意在指出进入“逍遥”境界的途径。平等则是公民为之奋斗的终极的价值追求。
笔者以为类似于“道”“命”“逍遥”“齐物”这样的中国古代哲学概念,无法也没有必要硬译为现代汉语。“逍遥”“齐物”与现代社会中的自由平等或许有若干的相似之处,但它们绝对不能等同,等同起来就容易引起误解和混淆。章太炎当年以西方自由平等观念解读《庄子》,虽然有其特殊的目的和意义,但与庄子思想的实际并不相符。这样的解读表面上提升了庄子哲学的理论高度,增强了庄子思想的现代性,其实是一种对庄子学说的曲解。为了救世而拔高《庄子》,其心可鉴,其情可感,然而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判断,其理却值得商榷。
(摘编自孙明君《“齐物”并非“平等”》)
材料二:
近日,台北故宫博物院展出苏轼亲笔手书的《前赤壁赋》,网友发现帖中原文写的是“渺浮海之一粟”,并不是此前广为流传的“沧海一粟”,疑似是后人抄写笔误,才造成这样的理解错误。“沧海一粟”是否要被改为“浮海一粟”,一时间引发热议。
有记者发现,“语文建设杂志”微信公众号曾刊发文章提到,较早的苏轼手书墨迹本作“渺浮海之一粟”“与子之所共食”,而非我们语文课本上熟悉的“渺沧海之一粟”“与子之所共适”。
若真如上所说,“沧海一粟”和“浮海一粟”的“谬误”,可能是后人传抄错误,也可能是苏轼自己看心情任意使用了不同的词语,如今暂时无从考证。去看看古时作者自书两遍以上的作品,往往都会有一些不一样的字句,可能是作者本人记忆偏差,或者临时修改语意来符合当下一刻的心境,我们也要正视这种“阴差阳错”的可能。
当然,为了保持历史的真实性,至少在官方的课本或史料中,我们总是希望以作者最初的版本为准,只是目前所拥有的物料、史料还不足以给我们一个明确的答案,只能暂时认为这两种写法都正确。
那么现在不去苦苦纠结原作到底用的哪个字,而单论一下“沧海一粟”这个词需要改变与否。这让人不由得想起,此前教育部纠正过一些异读字的读音,比如粳(jīng)米改为粳(gēng)米、确凿(zuò)改为确凿(záo)、说(shuì)服改为说(shuō)服,都把之前大众容易读错的读音认证为了新的正确读音。后由于一些异读词的拼音打破了大众原本认知,因此有些修改读音已通过,而还有部分则一直处于审核阶段,仍以原读音为准。
从教育部颁布异读词修订表的底层逻辑来看,正确读音还是大众读音,显然还是以后者为重。毕竟,读音是人们沟通交流的工具,最终还是要为人所用,换言之,文字和词语又何尝不是如此?
文字和词语的发展过程会经历很多的变化,如果非要说存在一个亘古不变或者绝对正确的版本,这本身就是个伪命题。真相很可能是,某一时期大众普遍认可和接受什么版本,这一版本就将流传到下一时期。
那么重读这首《前赤壁赋》,也许你可以体会到两种不同的心境:“沧海”与“一粟”的对比,突显出个人在这浩瀚世界面前是多么的渺小;“浮海”上的“一粟”,却更显个人命运的不确定,有一种漂泊无依之感。两种用法,其实各有各的味道。
就像一位网友所说“成语本质上是约定俗成的东西,用的人多了也就成了成语,原本的出处是什么已不再重要了”。原先我们有“沧海一粟”,现在又多了一个“浮海一粟”,在渺小的比喻上加了一层浮萍无根、漂泊不定的寓意,孤独感透纸而出,如果真的适宜人们流传,那么多一个成语又何妨?反之,若人们使用不便,它适从的语境较少,最终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也不足为奇。
当然,此事被热议有其积极意义,会让人们更深入了解《前赤壁赋》的创作历史,体会苏轼当时的不同心境,了解到那些流传至今的古诗词有一些传抄错误其实很常见。懂得了这些,也许我们就能重新看待名篇佳句的流传过程,以及常用成语的形成历史,还能感受一下作者创作时的小巧思。
就像鲁迅先生说的,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在词语之境中,我们不必拘泥于既定的,也不必怕寻找和创造新的。所以说“沧海一粟”还是“浮海一粟”,既然争论不下,索性都理解和接受吧。
(节选自小亢《“沧海一粟”“浮海一粟”,两种念法都无妨》)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认定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早已具备自由平等思想,这种观点是从章太炎开始的。
B.在康有为托古改制以论证变法维新的必要性和合理性的同时,章太炎提出庄子思想就是自由平等的思想。
C.庄子哲学与西方哲学在多方面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异,所以现代的自由平等观与庄子精神并不契合。
D.或者本人记忆偏差,或者临时修改语意来符合当下一刻的心境,我们应该理解作者这种“阴差阳错”的可能。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章太炎提出庄子思想就是自由平等的思想是和他是一位民主革命家和社会活动家有关联的。
B.庄子“齐物”平等观所面对的是个体,而现代平等观面向一切公民,所以在今天看来庄子的平等观是不合理的。
C.章太炎以西方自由平等观念解读《庄子》,曲解了庄子学说,这在学术论述和现实写作中是不被接受的。
D.苏轼的《前赤壁赋》原文写的是“渺浮海之一粟”,由于后人抄写笔误,造成错误的“沧海一粟”广为流传。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章太炎由于时代的情境和其特殊的目的和意义,以西方自由平等观念解读《庄子》,增强了庄子思想的现代性。
B.材料二拿现在生活中纠正异读字的读音的事实对比《前赤壁赋》疑字争议的情况,例证有力,论证准确。
C.对于暂时无法确指或存在疑义的情况,材料一进行比较,推论严密,材料二大胆设想,合情合理。
D.同样严密论证观点,材料一更注重逻辑推证,材料二则偏于体味作者写作时的心境。
4.材料二认为官方课本是否应该对《前赤壁赋》做出修改?请简析其原因。
5.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今天对待古代思想以及典籍的态度,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2024高三上·叙州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过梁
马加
从涞源到察哈尔的大道,呈现着异样荒凉的景象。凝结的薄冰破碎了,枯黄的马兰草被践踏得面目全非,羊粪露出在雪的外面,水成岩的石子上涂抹了斑斑的烂泥,仿佛有一列长距离的军队刚从这里走过。
孙林注意着路上的现象,无论是一颗土粒或是一根草。他企图从任何物体的表面上找出可以证明的痕迹。他迫切地需要知道在两点钟前是否有队伍从这里经过,因为抗联司令员给他一道紧急的命令,要他把刚刚离开的一个大队追回来。
孙林的耳轮很大,平滑的额角,看起来没有精神的石灰色的眼球,老是盯在一个地方,一分钟也不会转动一下。这个人就有个长处,他肯对自己的工作负责,送信时跑得脚板生出大饼厚的僵皮,他向来不对谁抱怨一句。
道路崎岖得不能骑马,可是丢开马以后,更觉得身体难以支持下去。他四肢瘫软无力,头昏脑乱。显然是急行军和夜里没有睡眠的结果。他的意识里浓重地潜伏着疲惫。他想到他会消失最后的挣扎力而倒在路旁,也许因为寒冷而得到可怕的结果。他的思想近于混乱,但是有一种力量还能支持他继续前进,那便是对革命工作所发生的热情。
雪花从甸子梁最高的山尖上抖撒下来,带着一种附着力,吻合在低矮的甸坡的茅屋上。孙林悄悄地走到一家院里,在马槽的附近,碰见一个贩麻的老头子,正用扫帚扫着落在麻捆上的积雪。他告诉了孙林关于部队通过甸子梁的事情。
“你是在梁上碰见队伍的?”孙林望着村外一片白茫茫的山峰,问着老头子。
“有些队伍已经下梁了,有些队伍在雪里滚……”这老头子没有说完,又贪馋地把烟管插进嘴里去。孙林的脚尖刚刚触到了雪块,一种莫名的战栗震撼着神经末梢,仿佛他的感觉器官触到冰柱上了一样,血管也要凝结起来,他在那雪块上揉了两下,没有说一句话。
不知道是受了老头子的影响,还是自己打不定主意,孙林跟老头一道走进屋里。“我从来没有走过这鬼地方!”他不耐烦地跺了一脚。
“除了五台山外,甸子梁是周围八九百里最冷的地方。每年七八月都要冻死人。从甸坡到甸子梁还有五里地。到梁上地就平了,风也大了,雪也深了。中间三十里没有人家,假如你的火力不足,到半路上就冻完蛋了!”
老头子想起了舒适一下自己的身体,解开皮袄,拢起火。把葫芦里的烧酒倒在一只青鹅羚碗里,快活地呷了一口,然后把酒碗递给青年人:
“同志,烘烘肚子吧!”
“我们军队不准喝酒。”孙林想起了部队的纪律,皱一皱眉。
“你不喝酒,过梁的时候会冻死你的!”老头子叫着。他的红沙眼燃烧得有些肿了,闪烁着火花:“我成了习惯啊,过梁就要喝酒。”
孙林走到外面去,雪还是下着,拴在石槽上的骡子跑到马棚的门口,雪落在它的头上,它一次又一次不安地闪着耳朵。孙林很长时间地望着天空。他知道雪不会停下来。而山上的路又被雪掩盖住了,辨认出道路的痕迹是很困难的,天气是这样寒冷,就算是狗和麻雀也应该都躺在自己的窝里。似乎整个世界上不会有人再冒险地走路,也没有人愚蠢地和无情的严寒开玩笑。
他快快地回到冰冷的房子里,靠着锅台,失望地瞧着老头子的下巴。
“今天不能过梁吗?”
“梁上有三不过,你不知道吗?”老头子反问,他好奇地望着孙林的两只耳朵,“过梁有过梁的规矩,阴天下雪不过梁,赶早贪黑不过梁,单身汉不过梁。”
“我今天……”孙林的面孔变得苍白起来。
“你今天不能过梁!”
老头子斩钉截铁地回答说,摇着头,又喝了一口酒。老头子伤感地咳嗽着。缄默了一会儿,突然,发酒疯一样摇着孙林的胳膊。“咳咳!你们八路军真是能吃苦呀,希望老天爷睁开眼睛。”老头子的同情使孙林感到难过,每当想起任务,他的思想立刻陷入被谴责的不安状态。
他霍然站起身子,背起马枪,踏着门板踉跄地跑到外面,老头子惊讶地望着他坚决的表情,扑灭地上的火,也随着走到外面。
“老天爷留你在这里过夜的。”
“不!我要过梁去!”孙林冷静地回答说。风雪吹开了他的薄薄的棉衣,他的身子已经被风雪吹打得摇抖不定。
“过梁去……你疯了么?”老头子惊骇地抓着孙林的胳膊,摇了两摇。
“我要……”孙林没有说出他所要说的话,望着前面雄伟的山峰,一种热望从他的心底燃烧起来。
“同志,你过梁会冻死的!”老头子同情地恳求着。
孙林没有听从老头子的话,背起马枪,勇敢地向着山顶走去。五分钟后,他变成一团雪块滚进茫茫的乱苍山里面了,只有洁白的雪地上残留着脚印的痕迹,没有多久,又被雪花掩盖住了。
两天以后,抗联在涞源打了一个胜仗,老头子从甸坡赶着骡子回了家,在烧坏敌人汽车的战场上,他又碰见了那个年轻的通讯员,他坚毅的表情里愈发显露出青春的健康,对着汽车的碎铁片发着微笑,仿佛有什么快乐事情一样,只是左部脸上冻掉了一只耳朵。
1941年7月作于延安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孙林对如何完成任务感到焦急,因担心无法完成任务而产生不安心理。
B.孙林的眼睛“看起来没有精神”“老是盯在一个地方”,体现出他疲惫而无助。
C.通过对路上异样的荒凉景象的细致观察,孙林能够确认,自己的队伍刚从此经过。
D.老头子对孙林最终的决定感到惊骇又同情,表明老头子能理解孙林的急切,只是担心他这样过梁会死掉。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中除了对任务进行描写之外,还实写了骡子、狗和麻雀等动物,意在通过动物在严寒中的表现衬托主人公不畏严寒,坚持过梁的形象。
B.小说中“梁上三不过”的说法,既是当地民众生活经验的总结,也是老头子认为孙林不能过梁的原因,又从侧面突出了孙林决定过梁的决心。
C.小说中写孙林“变成一团雪块滚进茫茫的乱苍山里面了”,运用了比喻的手法,表现主人公的性格特征,使小说的主题也更好地凸显。
D.小说末尾写孙林虽然冻掉了左耳却面露微笑,表现他在胜利完成任务后的喜悦和满足,与前文所叙老头子好奇地望着他的两只耳朵相照应。
8.小说多处写“雪”,结合文本分析有何作用?
9.小说题为“过梁”,却并未具体描述主人公过梁的过程,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2024高三上·叙州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曹玮之守秦州也,州之西,立文盈关。关之所在,最为要害;关之左右,皆蕃俗也。玮以恩信结之,咸为之用,故秦州每岁出兵,以守文盈关而已。秦州所守既寡,则州兵虽少而用足,粮草可以自给。自后帅臣守其旧规,不改增。文盈之西九十里,号张小哥族,亦名张遵。旧与邻族有怨而本帐兵马衰耗常乞纳土秦州前后帅臣皆以难守不许。及范翔作陕漕,权知秦州,遂许之,发兵城其地,建于古渭州。城既立,知州刘渔与秦州商贾及居人二千余家皆在城中,翔亦亲至其地,犒设其族。蕃人相约出兵截杀渔、翔等,翔等微知其语,犒设之日,晚还文盈。次日兵起,求翔不得,遂于中路筑城,截杀商贾及修城兵民共五六十人。道路隔绝,贼兵居其间,粮道断绝,城中无食。朝廷使张昪知秦州,刘涣、郭恩领兵苦战,攻破中路贼城。朝廷犹不能弃古渭,但罢不为州,置寨主、监酒二人,每季轮一将兵守之,张氏世袭蕃巡检。然自文盈至古渭九十里,其间但通一路,路旁即是界濠。秦州每岁支移省税应付古渭,而秦阙食则以贵价籴之,自是秦州始困矣。张氏既与蕃族不和,雠秦之兵,日向秦州驻劄①,当与同其患难,于张氏则便,而秦州实无所利也。
(节选自苏辙《龙川别志》)
材料二:
夫将材有九: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而知其饥寒,察其劳苦,此之谓仁将;事无苟免,不为利挠,有死之荣,无生之辱,此之谓义将;贵而不骄,胜而不恃,贤而能下,刚而能忍,此之谓礼将;奇变莫测,动应多端,转祸为福,临危制胜,此之谓智将;进有厚赏,退有严刑,赏不逾时,刑不择贵,此之谓信将;足轻戎马,气盖千夫,善固疆埸②,长于剑戟,此之谓步将;登高履险,驰射如飞,进则先行,退则后殿,此之谓骑将;气凌三军,志轻强虏,怯于小战,勇于大敌,此之谓猛将;见贤若不及,从谏如顺流,宽而能刚,勇而多计,此之谓大将。
(节选自《说将·将材》)
【注】①驻:同“驻扎”;割,zhā。②疆埸:指战场;埸,yì。
10.材料一中画框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勾选相应位置。
旧与邻族A有怨B而本帐兵马C衰耗D常乞纳土E秦州F前后帅臣G皆以难守H不许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粗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城,指筑城,与《过秦论》中“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中的“城”词义和用法相同。
B.微知,指暗中打探得知情况,其中的“微”与“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中的“微”词义不同。
C.苟免,指苟且免于损害。临事不苟且偷生,不为了利益而屈服,这样的将帅可谓坚守道义。
D.殿,指最后。殿后,行军时走在最后,古代撤军时常安排轻骑兵殿后保护主力不受到追击。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曹玮守秦州时,非常善于搞好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友好关系,扼守险要的文盈关,以寡御众。
B.范翔守秦州时,同意张遵率部归附朝廷,并派知州刘渔在古渭州治所筑城,扩大朝廷领土。
C.在张昪守秦州时,刘涣、郭恩率军攻破阻挡在文盈关与古渭州间的蕃人城池,清除了障碍。
D.《说将·将材》中把将材分为九类,一名优秀的步将需要武艺高强,气势超群,能巩固疆埸。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而秦阙食则以贵价籴之,自是秦州始困矣。
②贵而不骄,胜而不恃,贤而能下,刚而能忍。
14.材料二中说“将材有九”,试据此评价曹玮具备哪些为将才能?
(2024高三上·叙州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题盱眙①军东南第一山二首(其一)
杨万里
第一山头第一亭,闻名未到负平生。不因王事②略小出,那得高人同此行。
万里中原青未了,半篇淮水碧无情。登临不觉风烟暮,肠断渔灯隔岸明。
【注】①盱眙:紧邻淮河,是南宋与金分界线上的重要城镇。东南第一山:盱眙境内的南山,被书法家米芾称为“第一山”,因此得名。②王事:指受朝命接待全国使臣,宋孝宗淳熙十六年十二月,杨万里奉派为金国贺正旦接伴使,此诗即作于北行途中。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以近似白话的语句起笔,却具有点题并唤起读者注意的作用,暗示这里的不平常。
B.诗中化用杜甫诗“齐鲁青未了”一句,写中原景象的青翠无边,以此来反衬眼前淮水碧绿浅窄和冷漠无情。
C.诗歌尾联颇具画面感,天色渐晚,暮霭重重,诗人浑然不觉,面对隔岸的渔火伤心断肠,让人回味。
D.作者用语以白描、不避俚俗著名,诗中“山头”“不因”“那得”等词语浅近明白。
16.为什么诗歌第二句写第一山“未到负平生”,而结尾登临后又感慨“肠断”?请结合全诗分析。
17.(2024高三上·叙州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离骚》中,“   ,   ”两句使用象征手法,用采集植物来表现自己早晚都勤勉修德的行为。
(2)班上有一些同学总是想着自己要考哪所大学,却又不愿意付诸实际行动去努力学习,对此,你选择用《劝学》中的“   ,   ”两句话来劝勉这些同学。
(3)诗词句中叠词用得精妙,可以使句子更富于艺术魅力而成为千古名句。日常学习、生活中,我们积累了许多上下两句皆用叠词的诗词句,例如:“   ,   ”
(2024高三上·叙州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闪电是怎么形成的?①我们可以把大气分割成无数个想象空气团。②因为地表的组成复杂多样,③有植被、土壤、建筑、水体……等,④所以地表反射光波的能力不等,⑤这使得空气团的温度不尽相同。⑥空气团好比一个热泡。由于不同温度的热泡浮力不同,上升速度便有快有慢,快速上升的热泡会挤压其上方和周边上升速度慢的热泡,使它们在剪切力的作用下产生向其后方运动的下沉拖曳流,对流(热泡之间的相对运动)就产生了。
对流导致相邻热泡中的粒子之间产生了碰撞与摩擦,摩擦起电使粒子带上电荷。对流越强,持续时间越长,(  )。电荷有正有负,当携带同一电荷的热泡群中总电荷累积到一定量,又与地面或附近带相反电荷的另一个热泡群之间产生高压,此时电流在导电气道中因碰撞会产生火花,就形成了闪电。
如果热泡群中水汽含量较多,上升降温过程中就会生成云,所以人们经常看到乌云滚滚、电闪雷鸣的场景。但是,(  ),水汽含量较少,上升过程中就无法形成云,难得一见的“晴天霹雳”就出现了。
“红色精灵”是“晴天霹雳”的一种衍生品。闪电的温度可高达17000℃以上,使周围的物质离子化,继而形成了高速上升的气流,有时气流呈现喷射状。在类似“红色精灵”出现的天气条件下,若空气团的电荷累积量没有达到放电条件,就不会出现“晴天霹雳”。虽然人们对环境的变化____,但是大气中的强对流已悄然形成。如果“晴天霹雳”发生在白天,阳光可能掩藏“红色精灵”,也就隐藏了强对流的警示。这种不可见的强对流比强对流云更具危险性,难以防范。
如果飞机遭遇这样的强对流区,飞行员很难快速做出正确的应对,很可能导致机毁人亡;如果高大的轮船驶入强对流区,也有倾覆的风险;山区的高架桥,如果正处于强对流中,也是____。
所以,当我们享受大自然赠予的快乐时,不要忽略它的警告,美景背后可能隐藏着致命的危险。
18.请结合文本,给闪电下一个定义,不超过30字。
19.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0.文中第一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21.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2.下列句子中的“我们”和文中最后一段加粗的“我们”,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贸易谈判中,葛经理诚恳地说:“宁可我们吃点亏,也不能让你们受累。”
B.冯团长站在新兵队伍前,说:“我们为什么要来当兵?就是要保家卫国!”
C.《民法典》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与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D.全区教师表彰大会上,欧阳老师说:“我们都是教师,要用良心来教书。”
23.(2024高三上·叙州模拟)阅读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生有两个方向:出与回。
出,是出门,走出家门,走出校门,走出先前的“门”……出是出发,是走出自己的舒适区,抵达另一个可能不会令自己太舒适的领域,是有所选择、有所舍弃、有所收获。
回,是回家,回地域空间上的家,回心理感情中的“家”……
你对人生的“出”和“回”是如何看待的?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A
2.A
3.B
4.不应该。首先《前赤壁赋》中是否真的存在误写,误写的原因现在还不能确定。
其次,文字和词语是人们沟通交流的工具,若已经约定俗成,恢复“原作”人们使用不便,它适从的语境较少,修改反而不好。
5.①对待古代思想典籍要认真严肃,可以大胆设想,但是也要严密求证,力争还原原貌。
②既尊重原作的原貌和情境,也要学以致用,在尊重古人古籍的前提下为今天的生活服务。
③应该认真研究体味古人以及古代文字思想诞生时的具体情况,理解作者的真实情感和思想。
【知识点】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文艺理论、文学评价类;论点、论证方法;论据支撑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
(2)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3)本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通读全文,整体理解把文本的内容。然后仔细审题,抓住问题的指向,到文中搜寻相应的答题区间,抓住重点词句,归纳概括要点,然后顺应问题的方向组织答案,分条回答即可。
(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找到题干语句在原文中的具体位置,再结合上下文(全文)及文章感情主旨分层概括。
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A.“认定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早已具备自由平等思想,这种观点是从章太炎开始的”错,原文“也有学者认定中国古代哲学中早已具备自由平等思想。这种比附最早出现在章太炎的著作中”,可见是“这种比附最早出现在章太炎的著作中”,而不是“这种观点是从章太炎开始的”,选项张冠李戴,曲解文意。
故答案为:A。
2.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
B.“所以在今天看来庄子的平等观是不合理的”错,原文“二者的受众不同:庄子的‘齐物’所面对的是个体,主要针对士阶层,以隐士为中心,而现代平等观面向社会上的一切公民”,只是在比较庄子的齐物思想与现代平等观之间的区别,不能由此推出“庄子的平等观是不合理的”;
C.“这在学术论述和现实写作中是不被接受的”错,原文“为了救世而拔高《庄子》,其心可鉴,其情可感,然而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判断,其理却值得商榷”,可见作者认为在现实层面章太炎的做法有一定原因,而且在学术层面作者的表述是“值得商榷”,也不同于选项的“不被接受”。
故答案为:A。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B.“对比”错,根据原文“那么现在不去苦苦纠结原作到底用的哪个字,而单论一下‘沧海一粟’这个词需要改变与否。这让人不由得想起,此前教育部纠正过一些异读字的读音”“从教育部颁布异读词修订表的底层逻辑来看,正确读音还是大众读音,显然还是以后者为重”“真相很可能是,某一时期大众普遍认可和接受什么版本,这一版本就将流传到下一时期”等可知,二者之间是“类比”,而非“对比”。
故答案为:B。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
首先明确:不应该。
理由:
首先,根据“‘沧海一粟’和‘浮海一粟’的‘谬误’,可能是后人传抄错误,也可能是苏轼自己看心情任意使用了不同的词语,如今暂时无从考证”可知,《前赤壁赋》中是否真的存在误写,误写的原因现在还不能确定。
其次,根据“读音是人们沟通交流的工具,最终还是要为人所用,换言之,文字和词语又何尝不是如此?”可知,文字和词语是人们沟通交流的工具;“某一时期大众普遍认可和接受什么版本,这一版本就将流传到下一时期”“如果真的适宜人们流传,那么多一个成语又何妨?反之,若人们使用不便,它适从的语境较少,最终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也不足为奇”,若已经约定俗成,恢复“原作”人们使用不便,它适从的语境较少,修改反而不好。
故答案为:不应该。首先《前赤壁赋》中是否真的存在误写,误写的原因现在还不能确定。其次,文字和词语是人们沟通交流的工具,若已经约定俗成,恢复“原作”人们使用不便,它适从的语境较少,修改反而不好。
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①材料一就章太炎提出“庄子的思想就是自由平等思想这一观点”进行论证,从三个角度比较了庄子的齐物思想与现代平等观的区别,从而认为“章太炎当年以西方自由平等观念解读《庄子》,虽然有其特殊的目的和意义,但与庄子思想的实际并不相符。这样的解读表面上提升了庄子哲学的理论高度,增强了庄子思想的现代性,其实是一种对庄子学说的曲解”,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于古代思想和典籍的态度,那就是对待古代思想典籍要认真严肃,可以大胆设想,但是也要严密求证,力争还原原貌。
②材料二就苏轼《前赤壁赋》中是“沧海一粟”还是“浮海一粟”进行分析,指出“‘沧海一粟’和‘浮海一粟’的‘谬误’,可能是后人传抄错误,也可能是苏轼自己看心情任意使用了不同的词语”,肯定尊重原作的原貌和情境;同时指出语言文字是“人们沟通交流的工具,最终还是要为人所用”“某一时期大众普遍认可和接受什么版本,这一版本就将流传到下一时期”“如果真的适宜人们流传,那么多一个成语又何妨?反之,若人们使用不便,它适从的语境较少,最终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也不足为奇”,表明也要学以致用,在尊重古人古籍的前提下为今天的生活服务。
③材料一章太炎之所以提出庄子齐物思想就是自由平等思想,是因为在当时的背景下,章太炎“选择了佛教和老庄学说”“让国人在哲学上提高了民族自信心”,章太炎当年以西方平等观念解读《庄子》“有其特殊的目的和意义”;材料二探究了苏轼当年写作时究竟是“浮海一粟”还是“沧海一粟”,“可能是苏轼自己看心情任意使用了不同的词语”“去看看古时作者自书两遍以上的作品,往往都会有一些不一样的字句,可能是作者本人记忆偏差,或者临时修改语意来符合当下一刻的心境”。由此可见,应该认真研究体味古人以及古代文字思想诞生时的具体情况,理解作者的真实情感和思想。
故答案为: ①对待古代思想典籍要认真严肃,可以大胆设想,但是也要严密求证,力争还原原貌。
②既尊重原作的原貌和情境,也要学以致用,在尊重古人古籍的前提下为今天的生活服务。
③应该认真研究体味古人以及古代文字思想诞生时的具体情况,理解作者的真实情感和思想。
【答案】6.C
7.A
8.①渲染了气候的严寒,写出了环境的极端恶劣,使得文章笼罩在一种庄严的氛围中;
②烘托了孙林等战士钢铁般的意志;
③凸显了主题,歌颂了革命战士信念的执着,以及不惧困难,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9.①小说主要描写的是过梁前的内容,展示了孙林的疲惫、尽责以及老头子对他的劝阻等内容,来衬托孙林尽管知道过梁危险,但他为了完成任务,毅然走向风雪的坚强意志和革命精神;
②表达作者对孙林可贵品质的颂扬,这是我们成功的保障。
③不具体描述孙林过梁的过程,这样反而可以给读者想象的空间,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知识点】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品味精彩语句的表达艺术;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中国现当代小说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内容的能力。解答本题时,首先要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看清文脉,并认真品味关键性语言。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艺术特色的能力。答题的关键是审读题干,把握命题意图,找出题干所在的具体语段及语句;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分析,寻找细微的差别,得出正确结论。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的能力。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环境描写的作用可从渲染气氛、为后文作铺垫、烘托人物、推动情节、深化主题等方面进行分析。
(4)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小说表现手法及其效果的能力。筛选答案时,要仔细审题,确定筛选标准、范围;一般来讲,人物在事件中的言行表现,往往就是筛选的重点;在筛选的基础上,对主旨或共性的东西加以提炼概括。
6.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内容的能力。
C.“孙林能够确认,自己的队伍刚从此经过”错误,结合原文“他企图从任何物体的表面上找出可以证明的痕迹。他迫切地需要知道在两点钟前是否有队伍从这里经过”可知,他并不能确认队伍是否从这里经过。
故答案为:C。
7.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艺术特色的能力。
A.“还实写了……狗和麻雀等动物”错误,原文是“天气是这样寒冷,就算是狗和麻雀也应该都躺在自己的窝里”,可见没有实写狗和麻雀。
故答案为:A。
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的能力。
文章描写雪的地方很多,有直接描写,如“雪花从甸子梁最高的山尖上抖撒下来,带着一种附着力,吻合在低矮的甸坡的茅屋上”“村外一片白茫茫的山峰”;有间接描写,如老头子的介绍,“除了五台山外,甸子梁是周围八九百里最冷的地方。每年七八月都要冻死人。从甸坡到甸子梁还有五里地。到梁上地就平了,风也大了,雪也深了。中间三十里没有人家,假如你的火力不足,到半路上就冻完蛋了!”“过梁有过梁的规矩,阴天下雪不过梁,赶早贪黑不过梁,单身汉不过梁”等,这些描写渲染了气候的严寒,写出了环境的极端恶劣,使得文章笼罩在一种庄严的氛围中。
文章多处写“雪”,烘托了孙林等战士钢铁般的意志。如“有些队伍在雪里滚”“孙林的脚尖刚刚触到了雪块,一种莫名的战栗震撼着神经末梢,仿佛他的感觉器官触到冰柱上了一样,血管也要凝结起来”“他知道雪不会停下来。而山上的路又被雪掩盖住了,辨认出道路的痕迹是很困难的,天气是这样寒冷,就算是狗和麻雀也应该都躺在自己的窝里。似乎整个世界上不会有人再冒险地走路,也没有人愚蠢地和无情的严寒开玩笑”“风雪吹开了他的薄薄的棉衣,他的身子已经被风雪吹打得摇抖不定”“五分钟后,他变成一团雪块滚进茫茫的乱苍山里面了,只有洁白的雪地上残留着脚印的痕迹,没有多久,又被雪花掩盖住了”,“有些队伍在雪里滚”写出了革命队伍在这样的天气中行进的艰难;而孙林即使疲惫到极点,也知道这样的天气,自己这样的身体状况过梁有多危险,但是为了完成任务,他毅然走向风雪中,去追赶队伍。可见,关于“雪”的描写恰恰烘托出革命战士意志的坚强。
“雪”的描写也凸显了文章的主题。“他的思想近于混乱,但是有一种力量还能支持他继续前进,那便是对革命工作所发生的热情”“孙林没有说出他所要说的话,望着前面雄伟的山峰,一种热望从他的心底燃烧起来”“他坚毅的表情里愈发显露出青春的健康,对着汽车的碎铁片发着微笑,仿佛有什么快乐事情一样,只是左部脸上冻掉了一只耳朵”,文章通过对孙林冒雪过梁的描写,体现了革命战士信念的执着,以及不惧困难,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故答案为: ①渲染了气候的严寒,写出了环境的极端恶劣,使得文章笼罩在一种庄严的氛围中;
②烘托了孙林等战士钢铁般的意志;
③凸显了主题,歌颂了革命战士信念的执着,以及不惧困难,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9.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小说表现手法及其效果的能力。
小说主要描写的是过梁前的内容,如孙林如何追赶队伍,“孙林注意着路上的现象,无论是一颗土粒或是一根草。他企图从任何物体的表面上找出可以证明的痕迹”;孙林的疲惫,“看起来没有精神的石灰色的眼球,老是盯在一个地方,一分钟也不会转动一下”“道路崎岖得不能骑马,可是丢开马以后,更觉得身体难以支持下去。他四肢瘫软无力,头昏脑乱。显然是急行军和夜里没有睡眠的结果。他的意识里浓重地潜伏着疲惫。他想到他会消失最后的挣扎力而倒在路旁,也许因为寒冷而得到可怕的结果”;以及遇到老头子的劝阻,“过梁有过梁的规矩,阴天下雪不过梁,赶早贪黑不过梁,单身汉不过果”“‘你今天不能过梁!’老头子斩钉截铁地回答说”“‘过梁去……你疯了么?’老头子惊骇地抓着孙林的胳膊,摇了两摇”。这些内容都表明,孙林过梁极端危险,他很可能会被冻死在半路上,“‘同志,你过梁会冻死的!’老头子同情地恳求着”;但是孙林依然执着的过梁,他要完成任务,“望着前面雄伟的山峰,一种热望从他的心底燃烧起来”“孙林没有听从老头子的话,背起马枪,勇敢地向着山顶走去”。表现孙林的疲惫、尽责以及老头子对他的劝阻等内容,衬托了孙林尽管知道过梁危险,但他为了完成任务,毅然走向风雪的坚强意志和革命精神;这些内容表现出了孙林的坚强意志和坚定信念,这是我们的革命队伍能够战胜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凶残敌人的法宝,表达作者对孙林可贵品质的颂扬;这是因为这样的革命品质,我们的队伍才能打胜仗,最终取得革命的胜利,这是孙林过梁的精神支柱,有了这样的品质,孙林过梁遇到再大的困难都不会退缩和畏惧。
有了这些描写,再细写孙林过梁就显得重复、多余;不具体描述孙林过梁的过程,这样反而可以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让人回味无穷。
故答案为: ①小说主要描写的是过梁前的内容,展示了孙林的疲惫、尽责以及老头子对他的劝阻等内容,来衬托孙林尽管知道过梁危险,但他为了完成任务,毅然走向风雪的坚强意志和革命精神;
②表达作者对孙林可贵品质的颂扬,这是我们成功的保障。
③不具体描述孙林过梁的过程,这样反而可以给读者想象的空间,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答案】10.BDF
11.A
12.B
13.①而秦州缺粮就要出高价买粮,从此秦州开始困窘。
②身居高位但不骄慢,功绩卓著但不自恃,贤德高尚而能居于人下,个性刚直又能包容他人。
14.①所带兵寡,扼守要害,可谓智将;
②志轻强虏,怯于小战,勇于大敌,可谓猛将;
③关之左右皆为蕃俗,结以恩信,可谓仁将;
④兵力不足,不贪图开疆拓土,确保边疆稳定,兵少而用足,粮草以自给。
【知识点】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翻译;断句;概括分析;称谓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现象及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理解文言实词意思的技巧:从语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词性;从词义搭配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语境暗示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形构成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用法的角度判断词义;从句子结构对称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音字形通假的角度推断词义。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3)本题考查概括归纳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②放回原文,概括信息。特别是在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5)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需要在原文中找到关键语句,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概括即可。
【参考译文】
文本一:
曹玮驻守秦州,在秦州之西,设文盈关。关隘设在最要害的地方;关隘的左右,都是外族人居住,曹玮用恩德信义结交他们,这些外族人都能为他所用,所以秦州每年用兵,只把守文盈关而已。秦州所守卫的区域少,州兵虽然少但用度充足,所需粮草可以自给自足。从此以后的将军官员遵守他的老规矩,不改变,不增加。文盈以西九十里,有个名为张小哥的部族,也称张遵。过去与邻近的部族有仇怨,并且自己手下的兵马不足,多次请求归附秦州,而秦州的前后几任将军和官员都因为当地难驻守而没有答应。等到范翔担任陕州转运使,暂时代理掌管秦州,就答应了张遵的请求,调集军队在他们所在之地筑城,建在古渭州。城建成后,知州刘渔与秦州商贾及居人二千多户都住在城中,范翔也亲自到那里犒劳他的部族。与张遵有仇的蕃人约定出兵截杀刘渔、范翔等人,范翔等人暗中得知他们的计谋,犒赏当天,晚上就回到文盈关。第二天,蕃人起兵,没有抓到范翔,于是在半路筑城,截杀过往的商贾及修城士兵民工一共五六十人。道路断绝,贼兵守在文盈关与新城之间,向新城运送粮食的道路断绝,城中没有食物。朝廷派张昪管理秦州,刘涣、郭恩率领军队苦战,攻陷贼人在中路所建造的城。朝廷还是不能放弃古渭,只是不再设置州,设置寨主、监酒二个职位,每季度轮换一人带兵驻守,张氏世袭蕃巡检之职。但是从文盈到古渭九十里,中间只通一条路,路旁就是界濠。秦州每年运送钱粮供给古渭,而秦州缺粮就要出高价买粮,从此秦州开始困窘。张氏既然与蕃族不和,联合秦州的军队,一天天地向秦州靠近驻扎,如果秦州与他共患难,对于张氏部族有利,而对于秦州确实没有什么好处。
文本二:
将帅的才干,可以分为九种类型:用自己的德行引导教育部下,用礼法规范部下的行动,知道部下饥寒,明察他们的辛劳疾苦,这样的将帅被称作仁将。临事能不苟且而免于损害,不被利益所屈服,宁愿为荣誉献身,也不屈辱求生,这样的将帅被称作义将。身份高贵但不骄横,打了胜仗又不自恃功劳,贤德而能谦逊待人,性情刚直又能包容他人,这样的将帅被称作礼将。作战变化莫测,行动处置变化多端,身处逆境能转祸为福,面临危险又出奇制胜,这样的将帅被称作智将。对有功之人以重赏,对有过之人以重罚,奖赏不拖延,惩罚不区分地位高下,这样的将帅被称作信将。身手矫捷,冲锋陷阵时快如战马,气概能胜过千夫,长于掌控战场的局势,又擅长剑戟,这样的将帅被称作步将。能攀高山,走险地,骑射如飞,进攻时身先士卒,撤退时在队伍后面殿后,这样的将帅被称作骑将。气盖三军,蔑视强敌,对小的战役小心谨慎,面对强大的敌人则愈战愈勇,这样的将帅被称作猛将。遇见贤人好像自己觉得比不上,从谏如流,待人宽厚又不失刚直,勇敢果断又富于计谋,这样的将帅被称作大将。
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过去与邻近部族有仇怨,并且自己手下的兵马不足,多次请求归附秦州,而秦州的前后几任将军和官员都因为当地难驻守而没有答应。
“旧与邻族有怨”,“旧与邻族”作“有”的状语,“怨”为宾语,句意完整,B处断开;
“本帐兵马衰耗”,主谓结构,句意完整,D处断开;
“秦州”作“纳土”的后置状语,F处断开。
故答案为:BDF。
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现象及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A.错误。动词,筑城。/名词,城郭、城墙。句意:调集军队在他们所在之地筑城。/自己认为这关中险固地势,方圆千里坚固的城防。
B.正确。暗中。/(如果)没有。句意:范翔等人暗中得知他们的计谋。/假如没有那人的力量,我就不会有今天。
C.正确。句意:临事能不苟且而免于损害。
D.正确。
故答案为:A。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并派知州刘渔在古渭州治所筑城”错误,原文为“范翔作陕漕,权知秦州,遂许之,发兵城其地,建于古渭州。城既立,知州刘渔与秦州商贾及居人二千余家皆在城中”,应是范翔派兵筑城,然后命知州刘渔到城中办公。
故答案为:B。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阙”,缺少;“籴”,买入粮;“困”,困窘。
(2)“贵”,身居高位;“恃”,自恃;“下”,居于人下;“忍”,包容他人。
故答案为: ①而秦州缺粮就要出高价买粮,从此秦州开始困窘。
②身居高位但不骄慢,功绩卓著但不自恃,贤德高尚而能居于人下,个性刚直又能包容他人。
1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
结合“关之所在,最为要害”“秦州所守既寡”“转祸为福,临危制胜,此之谓智将”可知,所带兵寡,扼守要害,可谓智将;
结合“关之所在,最为要害”“秦州所守既寡”可知,曹玮敢以不足的兵力在近敌处设关,是不怕强敌的,而又不去用兵扩展疆土,且可兵少而用足,粮草可以自给,可知他志轻强虏,怯于小战,勇于大敌,可谓猛将;
结合“关之左右,皆蕃俗也。玮以恩信结之,咸为之用”可知,关之左右皆为蕃俗,结以恩信,可谓仁将;
结合“秦州每岁出兵,以守文盈关而已。秦州所守既寡,则州兵虽少而用足,粮草可以自给”可知,兵力不足,不贪图开疆拓土,确保边疆稳定,兵少而用足,粮草以自给。
故答案为: ①所带兵寡,扼守要害,可谓智将;
②志轻强虏,怯于小战,勇于大敌,可谓猛将;
③关之左右皆为蕃俗,结以恩信,可谓仁将;
④兵力不足,不贪图开疆拓土,确保边疆稳定,兵少而用足,粮草以自给。
【答案】15.B
16.①第一山位于宋金分界线上,且闻名于世,而诗人不曾有机会登临,有种久闻胜地而未曾一游的遗憾,故“未到负平生”;
②登上此山后,诗人眺望到黄河对岸的渔火,想到被金人统治的人民的心酸和苦难,而南宋朝廷却毫无雄心壮志去恢复失地,诗人的爱国情怀难以抑制,自然伤心断肠。
【知识点】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古代诗歌鉴赏综合练习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确认,得出答案。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抓意象,挖内涵,意象是情感的载体,意象所体现出来的色调是情感的反映。然后还要品诗句,悟感情,作者在诗词中常常会有情感的流露,这些自然流露的情感往往体现在只言片语上,要善于把握这样的词语,借此领悟感情。
15.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B.“写中原景象的青翠无边,以此来反衬眼前淮水碧绿浅窄和冷漠无情”错,颈联是感慨中原景象被淮水阻隔,以淮水的冷漠无情反衬诗人对中原故土的无限怀念与热爱。
故答案为:B。
16.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闻名未到负平生”是说盱眙军东南第一山鼎鼎大名已经听说很久了,一直没能游览,简直辜负生命。结合写作背景“杨万里奉派为金国贺正旦接伴使,此诗即作于北行途中”来看,若不是受朝命来接待金国使臣,是不会到这样一个最前线的要地的,“未到负平生”表达了作者久闻胜地而未曾一游的遗憾。
尾联“登临不觉风烟暮,肠断渔灯隔岸明”写诗人从盱眙东南第一山北眺,遥望中原,作者悲痛欲绝,看见被金人统治的淮河北岸渔火,那儿的人民该有多少辛酸和苦难。倾泻了作者对中原的无限深情,面对失陷之地,想到南宋朝廷不思收复失地,作者忧愤满怀。登临后又感慨“肠断”,表达了作者对在金人残酷统治下广大北方人民的同情和难以抑制的爱国情怀。
故答案为:①第一山位于宋金分界线上,且闻名于世,而诗人不曾有机会登临,有种久闻胜地而未曾一游的遗憾,故“未到负平生”;②登上此山后,诗人眺望到黄河对岸的渔火,想到被金人统治的人民的心酸和苦难,而南宋朝廷却毫无雄心壮志去恢复失地,诗人的爱国情怀难以抑制,自然伤心断肠。
17.【答案】(1)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2)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知识点】理解性默写;开放性默写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词:搴、阰、揽、洲、莽、须臾、萧、暧、萋、鹦鹉。
(1)根据“ 用采集植物来表现自己早晚都勤勉修德的行为 ”可知句子为“朝搴阰之木兰兮 夕揽洲之宿莽 ”。
(2)根据“ 同学总是想着自己要考哪所大学,却又不愿意付诸实际行动去努力学习 ”对应《劝学》中的句子应该是“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
(3)此题为开放式默写,上下两句皆用叠词即可
故答案为:(1)朝搴阰之木兰兮 夕揽洲之宿莽
(2)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3)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和开放性默写三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写错字、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
【答案】18.闪电是热泡群间高压下电流在导电气道中碰撞产生的极高温火花。
19.浑然不觉(毫无察觉)、危机四伏(险象环生/岌岌可危)
20.①处将“我们可以把大气分割成无数个想象空气团”修改为“我们可以想象把大气分割成无数个空气团”。
③处删去“……”或“等”。
21.第一个空:“粒子所带的电荷就越多”第二个空:“如果热泡群比较干燥”
22.C
【知识点】压缩语段;成语的使用;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语句补写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下定义的能力。下定义一般是按三个步骤:第一步,找“大”,即找到被定义概念的邻近大概念。第二步,找“特”,即找到被定义概念的本质特征。第三步,连接“小”与“特和大”,用“被定义概念=被定义概念的本质特点+邻近大概念”这一公式来表述。
(2)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3)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决此类题要结合常见病句类型来分析语句。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如果遇到难以辨别错误类型的句子,可以按病句类型一一衡量,也可以通过划分句子结构来辨明错误类型,同时结合语感以及一些常见语病的特征进行判断。
(4)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此类试题一般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填上与前文或后文相照应的语句即可。语句补写题(也叫语段填句题)是新课标卷最具特色、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种语言表达题型。所谓“语句补写题”,就是指给出一个语段,空出两至三个句子进行补写,补写后的句子与语段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
(5)本题考查学生辨析词语的语境义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从词语的使用对象、范围、感彩等方面区别近义词语,然后分析词语所在的语境,从中依据合乎语境理解词语。
18.本题考查学生下定义的能力。
下定义:被定义概念=种差+属概念,句式采用“……是……”的形式。
根据“此时电流在导电气道中因碰撞会产生火花,就形成了闪电”“闪电的温度可高达17000℃以上”可知其属概念是“极高温火花”,同时可以将这句话当作定义的主干句,即“闪电是极高温火花”。
根据“电荷有正有负,当携带同一电荷热泡群中总电荷累积到一定量,又与地面或附近带相反电荷的另一个热泡群之间产生高压,此时电流在导电气道中因碰撞会产生火花,就形成了闪电”可知,“热泡群间高压下”指出了闪电形成的物理环境,即热泡群之间的电荷累积达到一定程度后形成的高压状态。其次,“电流在导电气道中碰撞”描述了闪电产生时电流在特定通道中的运动状态,这是形成闪电的必要条件。
最后将其作为定语加入主干句即可。
故答案为: 闪电是热泡群间高压下电流在导电气道中碰撞产生的极高温火花。
19.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成语的能力。
第①空,这里的“悄然形成”意味着强对流是在人们没有察觉或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形成的,需要一个成语来描述人们没有察觉到这种变化的情况。可以用“浑然不觉”或“毫无察觉”。浑然不觉:毫无察觉的样子。毫无察觉:某种行为或情况与另一种完全相同,以至于观察者无法察觉到任何差异或变化。
第②空,文段描述了山区高架桥在强对流中的情况,并暗示其有危险,需要一个成语来表达高架桥在这种情况下的危险性或脆弱性,可以用“危机四伏”“险象环生”“岌岌可危”。危机四伏:四面都有埋伏,比喻到处隐藏着危险的祸根。险象环生:指危险的局面不断产生。岌岌可危:形容非常危险,快要倾覆或灭亡。
故答案为: 浑然不觉(毫无察觉)、危机四伏(险象环生/岌岌可危)
20.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①处,“我们可以把大气分割成无数个想象空气团”语序不当。“想象空气团”不是专业术语,“想象”应作“我们”的谓语,所以正确的表达应该是“我们可以想象把大气分割成无数个空气团”。
③处,成分赘余。在列举“植被、土壤、建筑、水体”等项之后,使用了“……等”,这在中文表达中是不规范的。“等”字已经包含了列举未尽的意思,所以不需要再使用省略号。因此,应当删去“……等”中的省略号,或者直接删去“等”字,保留一个即可。
故答案为:①处将“我们可以把大气分割成无数个想象空气团”修改为“我们可以想象把大气分割成无数个空气团”。③处删去“……”或“等”。
2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个空,前文提到“对流越强,持续时间越长”,这里描述的是对流强度和持续时间的增加。接着需要一个结果来承接这个变化,后文提到“电荷有正有负,当携带同一电荷的热泡群中总电荷累积到一定量”,这里的“累积到一定量”暗示了电荷量的增加。因此,结合前后文,第一个空应该填写的是与电荷量增加相关的表述,即“粒子所带的电荷就越多”。
第二个空,前文提到“如果热泡群中水汽含量较多,上升降温过程中就会生成云”,这里描述了水汽含量多时会形成云的情况。后文提到“难得一见的‘晴天霹雳’就出现了”,这里的“晴天霹雳”暗示了在没有云的情况下出现的雷电现象。因此,结合前后文,第二个空应该填写的是与水汽含量少、无法形成云的情况相关的表述,即“如果热泡群比较干燥”。
故答案为:第一个空:“粒子所带的电荷就越多”第二个空:“如果热泡群比较干燥”
22.本题考查学生辨析词语的语境义的能力。
A.“我们”指的是葛经理代表的团队或公司,是一个具体的、小范围的群体,与原文中泛指享受大自然的群体不一致。
B.“我们”指的是冯团长和新兵队伍,即具体的、特定的群体,与原文的泛指群体也不一致。
C.“我们”指的是社会上的每一个人,是一个泛指群体,与文中加点的“我们”在用法上相同,都是泛指某一群体或所有人。
D.“我们”一词指的是在场的所有教师,这是一个具体的、特定的群体,即正在参加全区教师表彰大会的教师们。
故答案为:C。
23.【答案】【参考例文】
向内识自我,悟人生至道
两戈相背,即为“我”。感慨汉字文化博大精深之余,也让我真切认识到认识自我的重要性。一“戈”背对,让我从反面认知;一“戈”正对,使我从前方感悟,相击相连,知晓为“我”之道。
反面认知,窥探自我缺点。“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句耳熟能详的古语恰好说明了我们每个人都有犯错误的时候,但我们又从中学到了什么?《师说》中道“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这是士大夫的缺点,但他们终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以致社会风气的腐朽变化。再看,亚运会上柯洁在棋局中失败,反省自身不足,回顾自己在前几年中和阿尔法狗的对弈,也不过如此,叹道“人生如棋”,此时的失败不等同于未来的落魄,从中有所得,便收获了很多。
正面认知,知晓自身优点。没有哪个人的身上只有缺点而无优点,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有助于自身更好地前行。且看南唐后主李煜,虽国破动荡,但仍一腔才情,写就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且看唐太宗知人善任,善于听取大臣意见,终成帝业……如今的中国亦如此,在叙利亚总统夫妇来到杭州亚运会之时,中国人民的热烈欢迎以及切身感受中,感慨道“中国,伟大而又谦逊”。这是我国一直的本色,并将其作为优点保持下去。身为个体的我们应当如此发现自身的优点,方可让自己行稳致远。
正面认知与反面认知相结合,做一个大写的我,青春期的我们或许心怀梦想,坚定前行;或许自我轻视,淡漠万物;或许思想散漫,自由放肆……此时我们的每一种状态,都应被接受,我们也要从自身发现自我,认识自我。部编版一年语文课本第一课是“天地人你我他”,以我为圆心作圆,去认识这个民胞物与的世界,立己达人,与天地温柔相拥,这一切都是在正面认知和反面认知相结合的过程中成就的。正面认识自身优点,反面认识自身缺点,优点继续保持,缺点加以改正,虽说“人无完人”,但我们在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如此,为“我”。
余秋雨先生有言“与高山共俯仰,与白云同翻卷,与沧海齐阴晴”。青春的我们,亦应如此,认识自我正反结合,和万事万物相连,明晓人生之理。
两“戈”相对,中间为轴,相击相连,自在为“我”,以达人生之道,成就自我。
【知识点】材料作文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题干分析】
这篇作文由三部分组成:材料、写作任务和写作要求。材料首先指出,人生包括两个方向——出去和回去。显然,这两个方向是相反的。然后分别解释了“出”和“回”的概念,其中既有有形的,也有无形的,指出“出”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选择、放弃、获得”的过程。
试题要求回答并思考考生如何看待人生的“出”与“回”。所以对于材料,首先要分析“出”和“回”的内涵。“走出去”就是走出家门,进入学校;走出象牙塔,步入社会;走出原来的世界,进入另一个世界。“出”,或者说出发,走出你的舒适区,到达另一个可能不会让你太舒服的区域。所以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既要有妥协,也要有坚持。与外界打交道,妥协是必须的,毕竟外界不会以自我为中心;坚持就是在门里磨炼自己的内在和技能。这样走出去后才能更接近自己的梦想。“回去”就是回家。家是一个人的养分,是一个休养生息的地方。家可以是一个养育自己的地方,也可以是精神和灵魂的寄托。
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辩证地分析人生“出”与“回”的关系。社会是一个复杂的关系,个人不可能“闭门造车”。换句话说,人首先要走出去,走很长的路,走出去就是实现梦想的途径。但是,人出了门就得回家,因为长途跋涉容易迷路。懂得适时回家,可以让人保持清醒,保持自我。如果完全脱离了美好的过去,在迷失自我的道路上只会越来越迷茫。
因此,写作时,应当综合上面的分析进行思辨性写作:人要学会出门,还得懂得回家。奋斗人生路,辉煌灿烂之中,不忘保留清醒,三省己身。即使成绩再耀眼,也不要在骄矜中迷失自己。一味地妥协,只懂得出门与舍弃,不懂得回来与保留,自然容易忘记初心,误入歧途。出得了门,回得了家,人生才更有意义。
【立意提取】
1.出得了门,回得了家,人生才更有意义。
2.出门勿忘回家,乐享出彩人生。
3.出门以历练,回家而生息。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首先要读懂材料,全面把握,要抓住重点,理清关系。然后立意要准确,力求新颖,立志好坏影响到作文的创新程度。使用素材要恰当巧妙,我们要在恰当的地方直接或间接引用一下题干材料,可以照应话题,否则容易造成与材料疏远的感觉。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