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2025届高三上学期语文12月一诊模拟联考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2025届高三上学期语文12月一诊模拟联考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0.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1-07 16:14:06

文档简介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2025届高三上学期语文12月一诊模拟联考试卷
(2025·仁寿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科技向善”一词最早由影响力投资者保罗·米勒于2013年正式提出,并很快得到了科技企业的广泛认同和响应。所谓科技向善,就是企业在追求科技创新的同时,主动且负责任地利用科技创新解决社会问题,如生态环境、公共健康、教育、就业、医疗、安全等方面的社会需求和薄弱环节。
近年来,政府、社会和企业界对科技向善的关注度逐渐提高,这一方面是源于对科技伦理认识的深化。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科技创新从未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实力和人民福祉。但如何才能确保科技为人服务、造福人民?面对这个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逐步明确了科技造福人民的价值取向,以及科技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科技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科技伦理观。
2024年4月,三大交易所正式发布《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试行)》,《指引》强调了科技创新的作用,并明确提出“鼓励披露主体积极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提升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在创新决策和实践中遵守科学伦理规范,尊重科学精神,发挥科学技术的正面效应”。方向已经明确,共识业已建立。但企业在践行科技向善的过程中依然面临着很多矛盾。
首先,需要平衡国家发展战略需要与企业资源有限的矛盾。在当前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科技创新将发挥更大的作用。然而,在某一特定时间、空间,企业的资源是有限的,这就需要企业从战略角度思考如何在保障企业生存成长的前提下,坚持长期主义,加大科技创新投入。
其次,作为行业龙头企业或关键企业,需要平衡产业可持续发展和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关系,通过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质量发展,提升企业自身的可持续竞争力。
第三,需要平衡追求利润最大化与承担社会责任的关系,在企业发展的同时积极回报社会,增进社会民生福祉。
(选自《南方周末》2021年8月6日《以向善科技创造多维价值》)
材料二:
科技是发展的利器,也可能是风险的源头,尤其是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如何让科技更好地增进人类福祉,让中国科技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更大贡献,习近平主席在2021年的三个重要场合,倡导“科技向善”。
“科技向善”,是英语的意译,借入后自然而然成了中国式的新词,指“科学技术的发展必须有利于更好增进人类的福祉,尤其是新技术研发既能够推动产业变革和经济发展,又能够让社会更加美好,实现可持续发展”。如:“面对人工智能发展可能引发的潜在风险,必须前瞻研判,守住法律和伦理底线,推动人工智能朝着科技向善的方向发展。”
“科技向善”是总括性概念,包括当下两个最主要科技领域的“向善”:“数字向善”和“智能向善”。这两个借词,前者的“数字”指“数字技术”,后者的“智能”指“人工智能”。随着“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深入创新发展,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已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侧重还是有所不同:前者重点关注信息的数字化处理和传输,后者则更专注于通过模拟人类智能来实现智能化的问题解决和决策制定。
“数字向善”“智能向善”的意思,可以从“科技向善”的意思中类推出来,表述则更加具体。如:“大力推动数字向善、数字资源共建共享、数字合作互利共赢,协力构建全球数字共同体,有助于为人类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增进全人类福祉。”又如:“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围绕人工智能发展、安全、治理三方面系统清晰地阐述了中国路径和中国方案,坚持发展与安全并重的系统思维,倡导以人为本、智能向善的普遍共识,弘扬平等互利、尊重人类权益的价值理念,反对以意识形态划线或构建排他性集团,恶意阻挠他国人工智能发展,呼吁努力弥合‘智能鸿沟’,确保‘智能红利’惠及各国,引导人工智能朝着有利于人类文明进步的方向发展。”
5月下旬,习近平总书记在济南市主持召开的企业和专家座谈会上再次强调了中国发展的初心和目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为此,中国一定能坚持践行“科技向善(包括数字向善、智能向善)”和“科技民生(包括数字民生、智能民生)”,以创新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努力为人类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选自《咬文嚼字》2024年第7期《“科技向善”与“科技民生”》)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数字技术快速发展。新兴技术正深刻改变着人类的生存方式,影响着世界未来的发展格局。
B.科技进步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但一边倒地迷信技术只会带来一系列失衡,产生严重的社会、经济、政治后果。
C.中国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引下,始终坚持全球胸怀和创新驱动,深化科技合作,推动科技向善,致力于让人工智能更好地服务人类。
D.只要磨砺我们的意志,开展科技革命的同时提升人类的理性水平,在任何时候都不放弃人的主体性和责任感,就能建设一个美好的世界。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没有坚实的科技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B.数字技术关注信息化处理和传输,人工智能关注智能化的决策制定和问题解决,二者互相关联,互相影响。
C.科技向善强调科学技术产品在与社会的关联过程中形成对社会公益和公共价值的关注,它作为一种价值要求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
D.材料一和材料二在论述观点时,分别引用政策文件和国家领导人的言论,增强了权威性和时代性,使得文章更具说服力。
3.下列选项不符合材料所倡导的“科技向善”的一项是(  )
A.宁波市云医院向用户提供线上预约挂号、在线咨询、报告查询、药物配送、病人随访、远程会诊、居家护理,以及线下健康体检、健康咨询、健康管理等服务。
B.“萝卜快跑”无人出租车装有自动驾驶技术,目前已在北京、武汉等全国多个城市实现常态化运营。乘客评价该车辆总体行驶平稳,与传统网约车相比价格更实惠。
C.在短片《同路人》中,联想通过联动拥有大量粉丝的游戏UP主杨炳林,讲述88岁老大爷退休后从无所适从到成为游戏玩家,逐渐融入互联网世界的故事。
D.国家电网持续推进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代人”,让‘不停电就是最好的服务’理念惠及千家万户,目前乌镇家庭年平均停电时长已经减少到了5分钟左右。
4.学习小组准备以材料一为基础绘制一张企业科技向善的“矛盾三角”图。假如你是小组代表,请完善这张思维导图。(每空不超过8个字)
5.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邱泽奇指出,当科技突破某些约束时,即便在技术标准上有再好的表现,也不是一个好的产品。请结合材料谈谈,在人工智能迅猛发展过程中如何化解日益凸显的安全风险。
【答案】1.D
2.B
3.C
4.①科技向善,②企业资源(或者答“企业成长”),③为产业,④社会民生福祉。
5.①从个人层面:需要正视科技带来的影响,理性对待人工智能的双面性。在享受人工智能便利的同时,警惕其潜在的问题,积极应对其带来的风险和挑战。
②从企业层面:企业在追求自身发展和利润最大化的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本着合乎人类共同价值的向善伦理原则,积极回报社会,增进社会民生福祉。
③从政府层面:必须提前研判潜在风险,倡导以人为本、智能向善的普遍共识,制定前瞻性的法律法规,构建安全治理的制度体系,推动人工智能朝着科技向善的方向发展。
【知识点】新闻报刊、对话访谈类;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论证特点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筛选信息的能力。通读文章,注意细节。学生必须养成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迅速搜寻到每个选项所涉及的段落,然后仔细比较选项的说法是否与原文一致。
(2)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应首先通读全文明确论述话题,然后筛选出每一段的关键句,尤其是首段的中心句,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最后将选项信息归位,与原文对比分析,找出正确答案。
(3)此题考查理解文中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研读文本,①要找出概念的本质属性和特征;②要放在具体语境中去理解;③要把握与其他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④要依据题干和选项找到信息所在的文本位置,抓住概念的本质特征,分析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4)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图表的能力。图文转换题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强,具有创新特色的新题型,要求考生根据图或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的信息,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或推断。
(5)此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筛选信息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经过辨别把相关的信息提取出来,前提是审清题目要求,筛选出的信息要与题目有关。
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
D.“只要……就……”说法错误,材料中只是强调了科技向善等一系列理念对于建设美好世界的积极意义,建设美好世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受多种因素影响,选项说法过于绝对。
故答案为:D。
2.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B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是“互相影响”,另外,原文是“前者重点关注信息的数字化处理和传输,后者则更专注于通过模拟人类智能来实现智能化的问题解决和决策制定”,同题于后半句信息不对等。
故答案为:B。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
首先理解“科技向善”的含义,是指企业在追求科技创新的同时,主动且负责任地利用科技创新解决社会问题,如生态环境、公共健康、教育、就业、医疗、安全等方面的社会需求和薄弱环节,包括 “数字向善”“智能向善” 等,要有利于更好增进人类的福祉,实现可持续发展。
A.属于利用科技解决公共健康等方面的社会需求,符合“科技向善”的理念。
B.是利用科技在交通出行方面为人们提供便利,满足了社会大众日常出行的需求,符合“科技向善”的要求。
C.这主要是一种宣传推广行为,重点在于通过故事来宣传自身,并没有直接体现出利用科技创新去解决生态环境、公共健康、教育、就业、医疗、安全等方面的社会需求和薄弱环节,不符合“科技向善”的内涵。
D.是利用科技在电力供应方面保障居民生活用电,解决了停电影响生活的问题,符合利用科技创新解决社会需求的“科技向善”理念。
故答案为:C。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图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
根据材料一“然而,在某一特定时间、空间,企业的资源是有限的”可知,①处应填“企业资源有限”;
根据材料一“这就需要企业从战略角度思考如何在保障企业生存成长的前提下,坚持长期主义,加大科技创新投入”“需要平衡产业可持续发展和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可知,②处应填“企业可持续发展”;
根据材料一“需要平衡产业可持续发展和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关系,通过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质量发展,提升企业自身的可持续竞争力”和“需要平衡追求利润最大化与承担社会责任的关系”可知,③处应填“承担社会责任”。
根据材料一“需要平衡追求利润最大化与承担社会责任的关系,在企业发展的同时积极回报社会,增进社会民生福祉”可知,④处应填“增进民生福祉”。
故答案为:①科技向善,②企业资源(或者答“企业成长”),③为产业,④社会民生福祉。
5.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①根据材料一“面对这个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逐步明确了科技造福人民的价值取向,以及科技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科技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科技伦理观”可知,要明确科技造福人民的价值取向,确立科技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科技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科技伦理观。
②根据材料一“鼓励披露主体积极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提升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在创新决策和实践中遵守科学伦理规范,尊重科学精神,发挥科学技术的正面效应”可知,在创新决策和实践中遵守科学伦理规范,尊重科学精神,发挥科学技术的正面效应。
③根据材料二“面对人工智能发展可能引发的潜在风险,必须前瞻研判,守住法律和伦理底线,推动人工智能朝着科技向善的方向发展”可知,要前瞻研判人工智能发展可能引发的潜在风险,守住法律和伦理底线,推动其朝着科技向善的方向发展。
④根据材料二“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围绕人工智能发展、安全、治理三方面系统清晰地阐述了中国路径和中国方案,坚持发展与安全并重的系统思维,倡导以人为本、智能向善的普遍共识,弘扬平等互利、尊重人类权益的价值理念”可知,要坚持发展与安全并重的系统思维,倡导以人为本、智能向善的普遍共识,弘扬平等互利、尊重人类权益的价值理念。
故答案为: ①从个人层面:需要正视科技带来的影响,理性对待人工智能的双面性。在享受人工智能便利的同时,警惕其潜在的问题,积极应对其带来的风险和挑战。
②从企业层面:企业在追求自身发展和利润最大化的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本着合乎人类共同价值的向善伦理原则,积极回报社会,增进社会民生福祉。
③从政府层面:必须提前研判潜在风险,倡导以人为本、智能向善的普遍共识,制定前瞻性的法律法规,构建安全治理的制度体系,推动人工智能朝着科技向善的方向发展。
(2025·仁寿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青花瓷
裘山山
我在做家务上是个懒人,所以一直请阿姨做,眼下这位阿姨叫小殷,个子瘦小,肤色偏黑,没有文化。有时候她会和我聊她的事。她结过三次婚,第一次有了大儿子,第二次有了小女儿。第三次没有孩子,但在一起已经十多年了,现在这个老公对她不错,有时我给她水果什么的,她会打电话叫他来接。
有一天我回家时发现她哭丧着脸。她说,老师对不起,我把你的花瓶打烂了。我心里一沉,走过去,果然是我的青花瓷,二十年前我在景德镇买的,薄胎瓷青花瓶,我很喜欢,只剩一个了。我一阵心疼,很不高兴地问,怎么回事啊?这两个花瓶从我搬家过来就一直摆在那儿,你怎么就把它打碎了?我瞥了一眼,忽然发现她的双眼红肿,我心软了,讪讪地说,打了就打了,你也不至于哭嘛。她低下头轻声说,是上午哭的。原来,昨天晚上她找老公借钱,儿子买了个二手房,还差八万,她跟老公说你打个借条,等他挣到钱了再还你。她老公说,自家人打什么借条呀。就从网银上转了八万给儿子。可是今天早上起床,老公忽然生气了,冲她吼,她和老公吵架,老公摔门而去。她哭了一上午,下午来我家做事时,依然心慌手抖,就把我的宝贝青花瓷给打了。
我说,这就是你的不对。是八万,不是八千哪。她说,我知道多,所以我好好跟他商量的。我说,是不是你还找他要过别的钱?她说是,女儿进高中他交了三万。我说你心平气和地想想,如果是你,先拿三万给他女儿,再拿八万给他儿子,你会不会心疼?她说,他又没有娃娃。我又好气又好笑,他和你孩子一点儿血缘关系都没有,那么痛快地拿钱出来。难道给了钱,还不让人心疼一下?他好不容易攒了点儿钱,一下子没了,虽然是答应了给你,但睡了一晚上又心疼了,早上起来发两句牢骚,你还不让发,你也太霸道了。她嘴角动了动,终于忍不住笑了。她不再言语,去厨房烧晚饭。晚上八点多,小般忽然
转给我一千块钱,还附了一句话:“老师对不起,赔你的花瓶。”我正专心收看埃隆·马斯克第三次发射星舰的直播,直播一直到九点半才结束,发射终于成功了,这才看到小殷转给我的钱。我回复她:“我不会要你赔钱的。”我已经放下了青花瓷,感觉跟着埃隆·马斯克去了一趟太空,心胸也开阔了。
可是第三天她来,依旧情绪低落,不光是面部表情,整个身子都低落。肩膀斜垮着,腰塌着,显得更加瘦小。我起身倒水的时候,按捺不住地问,未必又吵架了?她说,不是和我老公,是和我儿子。这下我来兴趣了,故事发展出人意料。我端着水杯跟着她扫地。她说,昨天我在回家路上买了卤肉和凉拌兔丁、两瓶啤酒,到家里又炒了两个素菜,等他回来吃饭。哪晓得他一直不回来,发信息也不回,等到九点多他才回来,一嘴的酒气。他说是我儿子请他在外面吃饭。我说,这有啥好生气的,你儿子肯定想调解一下嘛。她愤怒地说,你不晓得老师,我儿子跟他说,叫他不要和我计较,他说我妈就是个小肚鸡肠,气死我了!我很想笑,努力忍着。对了,我儿子还说我是什么……那个小姐的脾气丫鬟的命。老师你说气不气人?我就骂他混蛋。他一句话不说就把我电话挂了,后来我再打他就不接了。难怪她的脸这么黑。跟儿子吵架肯定比和老公吵架还要心烦。
老实说,他儿子说她小姐的脾气丫鬟的命这一点,倒是有那么点儿沾边儿。她不年轻,不漂亮,不富有,脾气还大。跟青花瓶似的,又薄又脆。可是谁规定的丫鬟就不能有脾气呢?我说他不接电话你就发信息骂他。她说,我发了,我发了好几条。然后呢?他一直不回我,我刚刚来之前把他拉黑了。你别说,我有点儿佩服她了,我连老公都不会拉黑,何况是儿子。血脉这东西又不是靠互联网关联的。不过呢,这儿子也太过分了,起码回个表情符号嘛。于是我大声说,拉黑好,看他怎么办。那口气,有点儿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样子。
可是星期二见面,她竟然戴着口罩在做卫生。难道她被家暴了?等她把口罩取下来,我一看,嘴唇一圈儿红肿不说,还有好几个小水疱。脸颊上也有很多红点点,虽然有点儿瘆人,但显然不是打出来的。我略微放心一点儿,怎么搞成这样了?她小声说,我去文了唇。文唇?为什么?虽然噘着烂嘴巴,她的眼里却满是笑意,我早就想文了,我皮肤又黑又黄,她们说把嘴唇搞红一点儿就精神一点儿。我指指脸颊,这些红点点又是怎么回事?她说,这个是文 送的祛斑。看她满脸开心的样子,我知道她已经把一地鸡毛理顺了。
原来,星期六下午,她儿子带着老婆孩子来了,儿子来了说他不是故意不回她信息的,是手机坏了。手机修好才看到信息,回过去才发现被拉黑了。她不说话,进厨房开始烧菜,还让老公买了啤酒。吃饭的时候,儿媳妇拿出一个红包递给她,说是单位发的奖励。她打开一看,三千。马上就想到了文唇,最好的差不多就是这价位,以前一个姐妹介绍过的,她一直舍不得。现在终于可以下决心了。于是星期天她就去文了唇。昨天开始肿,今天开始起水疱,但她仍旧一脸开心。
我想象了一下那个画面,儿子认错,老公偷偷和儿子使眼色。媳妇拿出红包,然后,她和儿子重新加微信,儿子汇报房子过户情况。再然后,她答应周一继续接送孙女上幼儿园。河水在打了几个漩涡之后,又开始平缓流淌。我没来由地又想起了大侠埃隆·马斯克。老马坦承自己患有阿斯伯格综合征,不善社交,有点儿自闭。如此,小殷虽然和他差十万八千里,总还有一项是强过他的。而且我还意识到,小殷虽然有点儿小姐脾气,却并不是青花瓷。她是貌似青花瓷,实则铁罐子,摔得一身坑坑洼洼的,但绝不会破碎。
(节选自《小说月报》2024年第10期,有删节)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如此费力地帮小殷老公说话,是因为“我”潜意识里心疼那个被小殷打碎了的青花瓷,只要狠狠说小殷一顿,就可以减轻一点点疼痛。
B.小说善用神态描写,如“双眼红肿”“嘴角动了动”“肩膀斜垮着,腰塌着”“眼里却满是笑意”等写出了小殷的喜怒哀乐,也增强了故事的画面感。
C.小说起笔自然平淡,行文少有波折冲突,语言看似质朴素雅,实则言简意丰,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
D.小说通过“我”的视角讲述了小殷生活里的一次“家庭矛盾”,其中大量生动的对话既推动了情节发展,也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7.关于小说结尾的分析鉴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殷以前一直舍不得拿出三千元去文唇祛斑,这次她终于定下决心文唇,除了爱美以外,更主要的是因为和家人赌气。
B.结尾“我”想象了小殷一家和好的场面,通过一连串动作描写,加快了小说的叙述节奏,也间接反映了小殷内心的喜悦之情。
C.“河水在打了几个漩涡之后,又开始平缓流淌”,这句话表明小殷和家人经历了一系列的误会后,最终理顺“一地鸡毛”,回归了生活常态。
D.文末再次提到埃隆·马斯克,既呼应了前文,也借此表现了小殷的性格特征,她不仅会表达自己的真实情绪,还懂得体贴家人。
8.“青花瓷”在本文中有着多重意蕴,试简要分析。
9.评论家说,裘山山的小说有一种“温和的美丽”,请结合本作品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6.D
7.A
8.①青花瓷是指十年前“我”在景德镇买的薄胎瓷青花瓶。②青花瓷薄脆易碎,小说借物喻人,指小殷个性敏感,脾气很大。③小殷貌似青花瓷,实则铁罐子,以青花瓷来反衬小殷性格坚强,有韧性。
9.①故事情节方面,小说讲述日常现实中的琐碎生活,小殷失手打碎花瓶和家长里短等事,都是寻常生活的场景,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也没有巨大的波澜起伏,“有一种温和的美丽”。②人物塑造方面,小殷是生活在底层的劳动人民,但她自尊自强,向往美好。“我”是一名普通的作家,但善良体贴,心胸开阔,人物形象“有一种温和的美丽”。③主题展现方面,小殷虽然生活在底层却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虽然痛失青花瓷仍关心小殷并给她提供心理咨询,生活里虽有一地鸡毛更有关爱理解,这些都传达出作者对温馨的人情美和人性美的追求和坚守。④表达效果方面,作者以宽厚的心态和温暖的笔触展现了小人物的世界,在温和的气氛里舒展情节,笔调虽舒缓平静,却让读者不知不觉地融入进去,一同得到心灵的抚慰。
【知识点】赏析文本的内涵;欣赏文本的形象;领悟文本的艺术魅力;中国现当代小说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本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考查的范围来看,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从考查的角度来看,既有对主旨的探究,也有对人物形象的分析。
(2)本题考查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其次明确主旨,关注手法;最后结合文章主旨做出准确判断。
(3)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中重要物象作用的分析能力。答题时要结合该物象在文中的语境以及小说的人物、情节、主题等方面进行分析。 小说行文中恰当地借助物象描写,可以把要说明的道理或要表达的深意,隐含在文章所描述的情景或事物之中,使文章更优美,更含蓄。
(4)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写作特色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文本,根据题干中的提示,“温和的美丽”结合文本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6.A项“只要狠狠说小殷一顿,就可以减轻一点点疼痛”错误,关于原因的阐述牵强。
B项 小说善用神态描写 ,“肩膀斜垮着,腰塌着”说成神态描写有误,这是动作描写。
C项“行文少有波折冲突”错误,小说情节一波三折,很有起伏。
故答案为:D。
7.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结尾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A.“更主要的是因为和家人赌气”错误,小殷文唇的决定主要是因为家庭和解后的心情愉悦,而非赌气。
故答案为:A。
8.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小说物象意蕴的能力。
①文中有“我的青花瓷,二十年前我在景德镇买的,薄胎瓷青花瓶,我很喜欢”,可知“青花瓷”具有物质层面的含义,实指“我”二十年前在景德镇买的薄胎瓷青花瓶,是“我”喜爱的物品。
②文中有“她不年轻,不漂亮,不富有,脾气还大。跟青花瓶似的,又薄又脆”,可见“青花瓷”具有象征意义,象征着小殷的种种特点。
③有“小殷虽然有点儿小姐脾气,却并不是青花瓷。她是貌似青花瓷,实则铁罐子,摔得一身坑坑洼洼的,但绝不会破碎”,文中把青花瓷和小殷进行对比,突出小殷貌似青花瓷实则铁罐子的性格特点,即虽经历生活挫折,三次婚姻,两个孩子,和老公孩子闹矛盾,但最终柳暗花明,绝不会轻易破碎。
故答案为:①青花瓷是指十年前“我”在景德镇买的薄胎瓷青花瓶。②青花瓷薄脆易碎,小说借物喻人,指小殷个性敏感,脾气很大。③小殷貌似青花瓷,实则铁罐子,以青花瓷来反衬小殷性格坚强,有韧性。
9.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小说艺术特点的能力。
①故事情节方面,小说讲述日常现实中的琐碎生活,小殷失手打碎花瓶和家长里短等事,都是寻常生活的场景,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也没有巨大的波澜起伏,“有一种温和的美丽”。
②人物塑造方面,小殷是生活在底层的劳动人民,虽有小姐脾气,但她自尊自强,向往美好,本质善良。家人虽有矛盾,但能互相理解、包容,最终和好,人物形象真实且性格不极端,“有一种温和的美丽”。
③情感方面,文中没有浓烈的爱恨情仇,只是通过平凡人物的日常琐事,揭示出人性的复杂与温暖,展现了生活中的细腻与温情,如小殷老公即是不很情愿还是多次拿钱给小殷的儿女,小殷儿子调节夫妻二人的矛盾,儿媳的示好,家人之间的互动体现出亲情的包容与温暖。
④语言方面,作者以宽厚的心态和温暖的笔触展现了小人物的世界,在温和的气氛里舒展情节,笔调舒缓平静,语言质朴平实,对话自然流畅,没有尖锐的言辞,整体风格温和淡雅,让读者不知不觉地融入进去,一同得到心灵的抚慰。
⑤主题展现方面,小殷虽然生活在底层却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生活里虽有一地鸡毛更有关爱理解,展现普通家庭的生活状态与情感维系,传达出生活虽有波折但终会回归平静的温和理念。
故答案为:①故事情节方面,小说讲述日常现实中的琐碎生活,小殷失手打碎花瓶和家长里短等事,都是寻常生活的场景,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也没有巨大的波澜起伏,“有一种温和的美丽”。②人物塑造方面,小殷是生活在底层的劳动人民,但她自尊自强,向往美好。“我”是一名普通的作家,但善良体贴,心胸开阔,人物形象“有一种温和的美丽”。③主题展现方面,小殷虽然生活在底层却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虽然痛失青花瓷仍关心小殷并给她提供心理咨询,生活里虽有一地鸡毛更有关爱理解,这些都传达出作者对温馨的人情美和人性美的追求和坚守。④表达效果方面,作者以宽厚的心态和温暖的笔触展现了小人物的世界,在温和的气氛里舒展情节,笔调虽舒缓平静,却让读者不知不觉地融入进去,一同得到心灵的抚慰。
(2025·仁寿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楚已亡龙且,项王恐,使盱眙人武涉往说齐王信曰:“当今二王之事,权在足下。足下右投则汉王胜,左投则项王胜。项王今日亡,则次取足下。足下与项王有故,何不反汉与楚连和,参分天下王之?”韩信谢曰:“臣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画不用,故倍楚而归汉。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于此。夫人深亲信我,我倍之不祥,虽死不易。幸为信谢项王!”
武涉已去,齐人蒯通知天下权在韩信,欲为奇策而感动之,蒯通曰:“当今两主之命县于足下。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参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愿足下孰虑之。”
韩信曰:“汉王遇我甚厚,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吾闻之,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岂可以乡利倍义乎!”蒯生曰:“大夫种、范蠡存亡越,霸勾践,立功成名而身死亡。野兽已尽而猎狗烹愿足下深虑之具臣闻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盖天下者不赏。今足下戴震主之威,挟不赏之功,归楚,楚人不信,归汉,汉人震恐;足下欲持是安归乎?夫势在人臣之位而有震主之威,名高天下,窃为足下危之。”韩信谢曰:“先生且休矣,吾将念之。”
后数日,蒯通复说,韩信犹豫不忍倍汉,又自以为功多,汉终不夺我齐,遂谢蒯通。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
材料二:
信本项氏臣,虽无异遇,非有深嫌,曲而事刘,可也,反而攻故主,亲斩杀之,可乎?故友钟离昧为汉所深怨,穷而归信,即斩其首归汉,其倾危至此。范雎怨魏齐,欲杀之,魏齐亡匿平原君所。秦绐①平原君入关,而谓曰:“愿使人归,取魏齐头来,不然,吾不出君于关。“平原君曰:“魏齐者,胜之友也。在,故不出也!”其意铮铮,读之令人气壮。信欲斩穷交以自赎,仍不免被擒,亦可羞矣!陈平称昧为项王骨鲠之臣,信固尝与昧比肩事项王。信亲诛故主,何有于故交?昧欲依之,固为不智,而信之惟利是视,诚反复小人也。钟室之祸②,要非不幸也!
(节选自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卷五·信反面攻故主》)
注释:①绐(dài):欺骗。②钟室之祸:楚汉相争,韩信为刘邦屡立奇功,建汉之后,因遭吕雉猜忌,被杀于长乐宫悬钟之室。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纸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野兽已尽A而猎狗烹B愿足下C深虑之D且臣闻勇略E震主者F身危G而功盖天下者H不赏
11.下列对材料中划线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谢,拒绝,与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谢家来贵门”中的“谢”意思不同。
B.霸,使动用法,让……称霸,与《谏逐客书》“遂霸西戎”的“霸”用法不同。
C.遇,遭遇,与《答司马谏议书》“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中的“遇”意思不相同。
D.“穷而归信”的“而”与《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的“而”用法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武涉分析当时形势,认为刘邦剿灭项羽后,紧接着就会对付韩信,建议韩信趁早与项羽联手除掉刘邦。韩信听后,断然拒绝。
B.蒯通引用大夫种、范蠡的例子是想告诫韩信以史为鉴,及时认清自身“功高震主”的危险处境,早做打算,不要重蹈覆辙。
C.材料二写平原君在被挟持的情况下仍强硬拒绝秦国的要求,竭力保护投靠他的魏齐,与韩信杀害故友钟离昧的做法形成了鲜明对比。
D.王鸣盛对韩信攻打故主、斩杀故交的做法进行了彻底否定,对其后来惨遭钟室之祸也未给予同情,从中可以窥见他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夫人深亲信我,我倍之不祥,虽死不易。
②信欲斩穷交以自赎,仍不免被擒,亦可羞矣!
14.王鸣盛认为韩信是个唯利是图的“反复小人”,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自己的看法。
【答案】10.BDG
11.C
12.A
13.①人家十分亲近、信任我,我背叛他是不吉利的,即使到死也不变心。
②韩信要斩杀处于困境中的故友来赎罪,仍未能逃脱被擒的命运,实在让人感到羞愧啊!
14.不同意。①面对与刘邦、项羽鼎足而立、三分天下的巨大诱惑,韩信不为所动,可见他并不唯利是图;②在拒绝武涉和蒯通的游说时,韩信反复强调刘邦对自己的赏识和礼遇,表示不忍背汉,可见他知恩图报,有操守,并非反复无常;③王鸣盛只强调项羽、钟离昧是韩信的“故主”“故友”,不问是非曲直,便遽下断语,观点并不可信。
【知识点】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翻译;断句;概括分析;筛选信息
【解析】【点评】(1)此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是翻译的另一种形式,如果不能翻译则采用文字标志断句和语法断句。一般来说名词代词常作主语或者宾语,因此出现名词或代词就在此前或后断句,还有就是出现的一些虚词,表示语气常句尾,可在此后断句,如果是发语词,常在句首,可在此前断句。
(2)本题考查学生对相关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能力。答题时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含义和用法,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说法,作出正确的选择。
(3)此题考查综合分析的能力。综合分析题,需要学生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对选项逐一排查,设误常常有时间与发生的事与原文不同,人和事不同,地和事不同,学生在这些方面要注意;在选项中也可考查某些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
(4)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做翻译题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遵循“信、达、雅”的三字原则,运用“留、删、替、补、调”的五字方法进行翻译。
(5)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翻译理解文言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这是解答本段文字的关键所在,在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容。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楚将龙且战亡之后,项羽十分害怕,便派盱眙人武涉前去游说齐王韩信说:“如今楚汉双方势均力敌,胜负的关键就在您这里。您如果归附右边的汉王,那么汉王就会胜利;您如果归附左边的项王,那么项王就会胜利。项王如果现在被灭,汉王接下来就会对付您。您和项王有旧交情,为什么不反叛汉王而与楚国联合,三分天下,各自称王呢?”韩信推辞说:“我侍奉项王时,官职不过是个郎中,职位不过是执戟卫士,说的话没人听,出的计策没人用,所以我背弃楚而归附汉王。汉王授予我上将军的印信,给我几万人马,脱下他身上的衣服给我穿,把好食物让给我吃,言听计从,所以我才有今天这样的成就。人家十分亲近、信任我,我背叛他是不吉利的,即使到死也不变心。希望您替我谢绝项王的美意!”
武涉离开后,齐国谋士蒯通知道天下局势的成败取决于韩信,便想出奇策来打动他,蒯通说:“如今楚汉双方势均力敌,天下的命运就掌握在您的手里。我愿披肝沥胆,敬献愚计,只恐怕您不会采纳啊。如果您能听从我的计策,不如让楚、汉双方都获得好处,使他们同时存在下去,三分天下,鼎足而立,这样,谁也不敢轻举妄动。希望您慎重地考虑一下。”
韩信说:“汉王待我十分优厚,他的车让我坐,他的衣服让我穿,他的食物让我吃。我听说,坐人家车子的人要分担人家的祸患,穿人家衣裳的人心里要想着人家的忧患,吃人家食物的人要为人家的事业效死,我怎么能够图谋私利而背信弃义呢!”蒯通说:“文种、范蠡使越国复兴,让勾践称霸诸侯,功成名就之后,文种被迫自杀,范蠡也只好远走他乡。野兽捕捉完了,猎狗就会被烹掉,希望您慎重地考虑一下。况且我听说,勇略震主的人自身危险,而功勋盖世的人不得奖赏。如今您威震天下,拥有使楚汉都感到畏惧的威望,又功勋盖世,归附项王,项王不信任;归附汉王,汉王又惊恐不安。您打算带着这样的声望和功勋到哪里去安身呢?处在人臣的地位,却有震主的威望,名高天下,我私下为您感到危险啊!”韩信说:“先生暂且别说了,让我考虑考虑。”
过了几天,蒯通又来劝说韩信,韩信犹豫再三,不忍心背叛汉王,又自认为功勋卓著,汉王终究不会剥夺自己的齐王的位子,于是谢绝了蒯通的建议。
材料二
韩信原本是项羽的臣子,虽然并未受到特别的对待,但也没有深重的嫌隙。他转而侍奉刘邦,这或许可以理解,但反过来却攻击自己的旧主项羽,并亲自将其斩杀,这难道是可以接受的吗?他的故友钟离昧因为被汉王深深怨恨,走投无路之下投奔韩信,而韩信却斩下他的首级献给汉王,阴险狡诈到了这种地步。当年范雎怨恨魏齐,要杀害他,魏齐于是逃亡并藏匿在平原君赵胜那里。秦国欺骗平原君入关,然后对他说:“希望你派人回去,取来魏齐的人头,否则,我不会放你出关。”平原君回答说:“魏齐是我的朋友,他在我那里,但我决不会把他交出来。”平原君的这番话,意志坚定,读来令人感到充满豪气。韩信要斩杀处于困境中的故友来赎罪,仍未能逃脱被擒的命运,实在让人感到羞愧啊!陈平曾称赞钟离昧是项羽的忠直之臣,而韩信原本也曾与钟离昧并肩侍奉项羽。韩信能够亲手诛杀旧主,又怎能对故友留情?钟离昧想要依靠韩信,这本身就是不智之举,而韩信只看重利益,不顾道义,的确是个反复无常的小人。因此,他最终遭遇钟室之祸,实在不能说是不幸啊!
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野兽已经打完了,猎犬被烹杀,请你深思熟虑吧。况且,臣下听说凡是武勇和谋略使君主感到威胁的就很危险,功劳盖过天下的得不到应有的赏赐。
“野兽已尽”“猎狗烹”联系紧密,以“而”连接,中间不应断开,故在B处断开;
“之”作“虑”的宾语,“且臣”放在句首引出后面内容,故应在D处断开;
“勇略震主者身危”“功盖天下者不赏”结构相同,句意分别独立且完整,故应在G处断开,
故答案为:BDG。
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
A.正确。“谢”,拒绝/辞别。句意:希望您替我辞谢项王的盛情。/我辞别娘家走进你家门。
B.正确。“霸”,使动用法,让……称霸/动词,称霸。句意:辅佐勾践使之称霸诸侯。/秦缪公便称霸西戎了。
C.错误。“遇”,都是“对待”的意思。句意:虽然并未受到特别的对待。/又考虑到君实待我深厚。
D.正确。表顺承;/表假设。句意:走投无路之下投奔韩信。/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朽的木头也刻不断。
故答案为:C。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除掉刘邦”错误,原文为“何不反汉与楚连和,参分天下王之”,武涉建议韩信与项羽联手,同刘、项三分天下,但并未提到“除掉刘邦”。
故答案为:A。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倍”,通“背”,背叛;“不祥”,不吉利;“易”,改变。
(2)“穷交”,穷途末路的朋友;“赎”,救赎;“羞”,羞耻。
故答案为: ①人家十分亲近、信任我,我背叛他是不吉利的,即使到死也不变心。
②韩信要斩杀处于困境中的故友来赎罪,仍未能逃脱被擒的命运,实在让人感到羞愧啊!
1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
解答此题,同意、不同意均可,结合材料内容言之成理即可。
王鸣盛认为韩信是“反复小人”,因其背叛故主、斩杀故交。材料一中韩信拒绝反汉,表现出忠诚;但材料二中他杀钟离昧以自保,确有唯利是图之嫌。韩信的行为复杂,既有忠诚也有自保,评价应全面。
①同意。材料一中,“臣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画不用,故倍楚而归汉”,韩信先是因在项羽处不受重用而归汉;“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于此。夫人深亲信我,我倍之不祥”,后又因刘邦对其“厚遇”而拒绝蒯通劝其叛汉的建议,他的选择多基于自身利益考量;
材料二中,“信本项氏臣……反而攻故主,亲斩杀之”“故友钟离昧为汉所深怨,穷而归信,即斩其首归汉,其倾危至此”“信之惟利是视,诚反复小人也”,韩信不仅亲斩故主项羽的旧将钟离昧以讨好刘邦,还在楚汉相争时背叛项羽,可见其行事反复无常,唯利是图,所以王鸣盛的观点有一定道理。
②不同意。材料一中,“夫人深亲信我,我倍之不祥,虽死不易”“汉王遇我甚厚,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吾闻之,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岂可以乡利倍义乎”,韩信拒绝武涉、蒯通劝其叛汉的建议,是因为他感激刘邦的知遇之恩,重情重义,并非唯利是图;
材料二中,王鸣盛只强调项羽、钟离昧是韩信的“故主”“故友”,不问是非曲直,便遽下断语,观点并不可信。当时楚汉相争形势复杂,韩信也是为求自保,因此,韩信的行为复杂多面,韩信的选择更多是出于对自身处境的考量和对刘邦的感恩,不能简单地以“反复小人”来概括。
故答案为:不同意。①面对与刘邦、项羽鼎足而立、三分天下的巨大诱惑,韩信不为所动,可见他并不唯利是图;②在拒绝武涉和蒯通的游说时,韩信反复强调刘邦对自己的赏识和礼遇,表示不忍背汉,可见他知恩图报,有操守,并非反复无常;③王鸣盛只强调项羽、钟离昧是韩信的“故主”“故友”,不问是非曲直,便遽下断语,观点并不可信。
(2025·仁寿模拟)阅读下面古诗词,完成小题。
瑞鹤仙
【宋】张枢
卷帘人睡起。放燕子归来,商量春事。风光又能几?减芳菲、都在卖花声里。吟边眼底,被嫩绿、移红换紫。甚等闲、半委东风,半委小溪流水。
还是,苔痕湔雨,竹影留云,待晴犹未。兰舟静舣,西湖上、多少歌吹。粉蝶儿、守定落花不去,湿重寻香两翅。怎知人、一点新愁,寸心万里。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移红换紫”运用借代手法生动展现了繁盛春色随着时间流逝而逐渐消散的景象。
B.上片写到卖花声里减却芳菲,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着笔,引发了读者丰富的联想。
C.雨水打湿了双翅,依然守着落花不愿离去,以此细节描写展现了粉蝶的一片痴情。
D.下片描写雨后初晴作者泛舟西湖,欣赏热闹的歌吹之声,生动展现了某种文人雅趣。
16.这首词构思新颖,情感深沉蕴藉,请说说作者是如何表现满怀愁绪的?
【答案】15.D
16.①通过写卷帘与归来的燕子商量春事,表现了自己无人诉说的孤独寂寞;②通过写繁花对自身凋零的不在意,任其付与流水和东风,反衬词人的伤春惜时;③通过展现西湖上热闹的歌吹,暗写自己的孤单落寞;④将粉蝶儿守定眼前花与词人的“寸心万里”进行对比,表达了思念远人之情。
【知识点】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古代诗歌鉴赏综合练习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基本能力。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的思想情感的能力。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主语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
15.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D.“雨后初晴作者泛舟西湖”错误,从原词“待晴犹未”可知,天气还未晴朗。而且,说作者欣赏西湖热闹的景象也是错误的,本词是虚写。
故答案为:D。
16.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1)词人满心的愁绪体现在他看到的景色特点中,上片“减芳菲”的意思是不再芳香和艳丽,“被嫩绿、移红换紫”指娇艳花儿被嫩绿的叶子取代了;“半委东风,半委小溪流水”的意思是转瞬之间众花凋零,半被东风吹散,半落溪中与水相逐。春日抹去种种娇妍,正是词人心中惆怅之情的流露。
(2)词的上片“粉蝶儿、守定落花不去,湿重寻香两翅”的意思是粉蝶儿守定落花、欲留春住。词人借粉蝶来衬托自己,以物拟人。
(3)“苔痕湔雨,竹影留云,待晴犹未”的意思是在天气为晴之时游览西湖;“兰舟静舣,西湖上、多少歌吹”指的是作者想象中西湖上弦歌奏响的热闹景象。两者形成鲜明对比,烘托出词人内心的愁苦。
(4)“怎知从一点新愁,寸心万里”直接表达了愁绪之深、之广,是词人直接抒情。
故答案为:①通过写卷帘与归来的燕子商量春事,表现了自己无人诉说的孤独寂寞;②通过写繁花对自身凋零的不在意,任其付与流水和东风,反衬词人的伤春惜时;③通过展现西湖上热闹的歌吹,暗写自己的孤单落寞;④将粉蝶儿守定眼前花与词人的“寸心万里”进行对比,表达了思念远人之情。
17.(2025·仁寿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小刚去西安旅游,到了阿房宫考古遗址公园看到广阔的基址,感受到了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描写的宫殿广阔高耸、遮天蔽日的景象:    ,   。
(2)《归去来兮辞》中“    ,   ”两句写天色以晚,作者还手抚孤松而不愿离去,比喻自己卓然独立的坚贞气节。
(3)《涉江采芙蓉》中,表现出这对夫妻在同心离居的痛苦与无奈中爱的决心的诗句是    , 。
【答案】(1)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2)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3)同心而离居
【知识点】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默写易错的字词有:覆、隔离、翳、抚、盘桓。
故答案为:(1)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2)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3)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对于上下句的识记性默写,难度不大,难在理解性默写。需要理解背诵篇目的内容,针对问题选对句子并默写正确。
(2025·仁寿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所谓“主角”都有几分“英雄气”,普罗米修斯、哈姆雷特乃至于克莉奥佩特拉都不是你我凡人所能望其项背的,你我凡人没有他们的伟大魄力。如果将悲剧情境移到日常世界,就会被日常世界的妥协酿成一个平凡收场,不至引起 ① 。如果你我是哈姆雷特,逞义气,就痛痛快快把仇人杀死,不逞义气,便低首下心称他做父亲,多么干脆!而悲剧的产生就由于不平常人睁着大眼睛向我们平常人所易避免的灾祸里闯。
悲剧是不可解的谜语,如果拿理性去解释,便失其为悲剧了。看悲剧要带几分童心:狼在街上走,人在空中飞,父杀子,女驱父,普洛斯彼呼风唤雨,这些② 的幻相,如果拿计较油盐柴米的心理去摸索,便失其为神奇了。艺术在人情物理上笼上一层神秘障,是惯技。一部《红楼梦》,(乙),作者却要把它摆在“金玉缘”一个神秘的轮廓里。一部《水浒传》,所写的完全是侠盗生活,作者却要把它的根源埋到“伏魔之洞”……
悲剧和人生之中自有一种不可跨越的距离。你走进舞台,你便须暂时丢开世界,透过这面放大镜,把生活的苦恼和死的幻灭射到某种距离以外去看。苦闷的呼号变成庄严灿烂的意象,霎时间使人脱开现实的重压而游魂于幻境,这就是尼采所说的“从形相得解脱”。
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①   ②    。
19.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答案】18.轩然大波(狂风巨浪惊涛骇浪);光怪陆离(斑驳陆离离奇曲折)
19.甲:悲剧和平凡是不相容的乙:所写的完全是儿女情
【知识点】成语的使用;语句补写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词语的运用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词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词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
(2)本题考查学生补写句子的能力。 阅读语段,把握语段大意;分析语段的特征;检查样子是否符合要求,将拟写句子写在语段的相应位置。看是否前后连贯,是否有语病是否简洁。如有问题进行修改,如满意无问题,写到答题卡上。
18.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①结合“平凡收场”和“不至引起”可知,此处和平凡的结局相反,是能引起震动效果的,可填“轩然大波”。轩然大波:比喻大的纠纷或风波。
②此处呼应前文“狼在街上走,人在空中飞,父杀子,女驱父,普洛斯彼呼风唤雨”,修饰“幻相”,指作品离奇。可填“光怪陆离”。光怪陆离:形容形状奇怪,色彩繁杂,也形容事物离奇多变。
故答案为: 轩然大波(狂风巨浪惊涛骇浪)
光怪陆离(斑驳陆离离奇曲折)
19.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甲:结合后文“不逞义气,便低首下心称他做父亲”,可知此处应写哈姆雷特逞义气时的作为,根据上下文,结合原著,此处应填:就痛痛快快把仇人杀死。
乙:此处评价《红楼梦》的内容,结合后文“却要把它摆在‘金玉缘’一个神秘的轮廓里”的转折,可知和“神秘”相反,是说其内容很平常普通;结合后文《水浒传》“所写的完全是侠盗生活”,此处应填:所写的完全是家庭琐事。
故答案为: 甲:悲剧和平凡是不相容的 乙:所写的完全是儿女情
(2025·仁寿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自主研制的水冷磁体产生了42.02万高斯的稳态磁场,①打破了2017年由美国国家强磁场实验室水冷磁体产生的41.4万高斯,②成为国际强磁场水冷磁体技术发展新的里程碑。③据介绍,地球磁场约为0.5高斯,42.02万高斯相当于地球磁场的80多万倍。④这一磁体的研制成功不仅更好满足了科研用户对快捷调控的稳态强磁场的实际需求,⑤为科学家揭示新规律、探索新现象提供了强大的实验条件,⑥更为我国建设更高场强的稳态磁体奠定了一项关键技术基础。
稳态强磁场磁体分为三种类型,即水冷磁体、超导磁体以及由水冷磁体和超导磁体组合的混合磁体。科学家最早使用的水冷磁体是有着灵活快捷的磁场调控且能够产生迄今远高于超导磁体的磁场强度并为物质科学研究提供可靠和高效的实验条件的磁体类型。
强磁场科学中心学术主任匡光力研究员说:“水冷磁体、超导磁体都是‘单打高手’,混合磁体是‘混双组合’。2022年我们曾以综合优势问鼎‘混双冠军’,今天我们在这一领域又有了新的突破,拿下一项‘单打冠军’。”
20.文中第一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21.文中画横线处是个长句,请改成四个较短的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22.语言文字运用Ⅰ和Ⅱ中画波浪线部分,都运用了比喻手法,但又有细微差异。请指出二者不同之处,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①(你)透过这面放大镜,把生活的苦恼和死的幻灭射到某种距离以外去看。
②水冷磁体、超导磁体都是‘单打高手’,混合磁体是‘混双组合’。
【答案】20.①最后加上“的世界纪录”(成分残缺)⑤探索新现象、揭示新规律(语序不当)
21.示例一:科学家最早使用的磁体类型是水冷磁体,它有着灵活快捷的磁场调控性,能够产生迄今远高于超导磁体的磁场强度,并为物质科学研究提供可靠和高效的实验条件。
示例二:水冷磁体是科学家最早使用的磁体类型,磁场调控灵活快捷,能够产生迄今远高于超导磁体的磁场强度,为物质科学研究提供可靠和高效的实验条件。
22.不同之处:句子①运用了借喻,将悲剧比作放大镜;句子②运用了暗喻,将稳态强磁场磁体比作乒乓球赛场上的竞技。
表达效果:①将悲剧比作放大镜,形象生动地论证了“悲剧和人生有一种不可跨越的距离”这一观点,阐明悲剧具有“使人脱开现实的重压而游魂于幻境”的艺术效果。②将稳态强磁场磁体的发展比作乒乓球赛场上的竞技,通俗易懂又诙谐幽默。
【知识点】修辞手法的分析、运用;选用、变换句式;成分残缺或赘余
【解析】【点评】(1)此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病句题历来是高考热点,复习中首先要熟悉高考常考的六种病句类型——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积累经验,辨析时可采用紧缩主干法,先审主干再审枝叶。
(2)本题考查选用、仿用和变换句式的能力。变换句式指根据题目要求在不改变句子意义的前提下,改变句子的表达方式。简言之,就是内容不变,形式变化。变换句式,实际上是根据语境要求,追求一种更好的表达效果。
(3)本题考查学生辨析修辞手法的能力。修辞是为了修饰文字词句而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主要包括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引用、对比、借代、反语。要对这些修辞手法的概念和作用牢记于心。
20.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①“打破了……”成分残缺,缺少与之搭配的宾语中心词,在“41.4万高斯”后加上“的世界纪录”;
②“成为国际强磁场水冷磁体技术发展新的里程碑”成分残缺,缺少主语,“成为”前加上“这一成果”。
故答案为:①最后加上“的世界纪录”(成分残缺)⑤探索新现象、揭示新规律(语序不当)
2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长句变短句的能力。
画线句子有较长的定语,阐述科学家最早使用的水冷磁体的特性。
首先提取句子主干:科学家最早使用的水冷磁体是磁体类型。
再把定语加上主语单独成句,定语都是修饰磁体类型,可用“它”代表作主语。“有着灵活快捷的磁场调控”改为“它有着灵活快捷的磁场调控”;“能够产生迄今远高于超导磁体的磁场强度”改为“它能够产生迄今远高于超导磁体的磁场强度”;“为物质科学研究提供可靠和高效的实验条件”改为“它为物质科学研究提供可靠和高效的实验条件”。
整合以上信息,去掉重复部分,得出答案:科学家最早使用的水冷磁体是一种磁体类型,它有着灵活快捷的磁场调控,能够产生迄今远高于超导磁体的磁场强度,为物质科学研究提供可靠和高效的实验条件。
故答案为: 示例一:科学家最早使用的磁体类型是水冷磁体,它有着灵活快捷的磁场调控性,能够产生迄今远高于超导磁体的磁场强度,并为物质科学研究提供可靠和高效的实验条件。
示例二:水冷磁体是科学家最早使用的磁体类型,磁场调控灵活快捷,能够产生迄今远高于超导磁体的磁场强度,为物质科学研究提供可靠和高效的实验条件。
22.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悲剧和人生之中自有一种不可跨越的距离。你走进舞台,你便须暂时丢开世界,透过这面放大镜,把生活的苦恼和死的幻灭射到某种距离以外去看
①句子运用了借喻,本体是“悲剧”,喻体是“放大镜”。“放大镜”既放大了物体,又放大了距离,将“悲剧”比作“放大镜”,突出悲剧能让我们与生活苦恼和死的幻灭拉开距离,从而能更清晰的审视它们;
②句子运用了暗喻,本体为“水冷磁体、超导磁体”“混合磁体”,喻体为“单打高手”“混双组合”,比喻词为“是”。句子将水冷磁体、超导磁体比作“单打高手”,混合磁体比作“混双组合”,以常见易懂的形象来表达阐释,化难为易,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不同磁体在磁场产生中的特点和优势,更鲜明地区别出不同类型磁体的功能特点。
故答案为:不同之处:句子①运用了借喻,将悲剧比作放大镜;句子②运用了暗喻,将稳态强磁场磁体比作乒乓球赛场上的竞技。表达效果:①将悲剧比作放大镜,形象生动地论证了“悲剧和人生有一种不可跨越的距离”这一观点,阐明悲剧具有“使人脱开现实的重压而游魂于幻境”的艺术效果。②将稳态强磁场磁体的发展比作乒乓球赛场上的竞技,通俗易懂又诙谐幽默。
23.(2025·仁寿模拟)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作家毕飞宇说过,在人生前行过程中,你自己就是惯性的一部分。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顺时代洪流,保个体惯性
海德格尔曾说:“此在本身便是敞明。”人生漫漫,“惯性”的洪流冲击着我们前行的身影。大潮滂滂之下,唯顺承时代的“惯性”,亦保持自己的“惯性”,方能行稳致远,臻敞明之境。
惯性是对原本运动状态的保持。巨石因惯性而于狂风中巍然矗立,柳枝因惯性于和风中摇曳生姿。自古以来,人们便有着运用“惯性”的智慧。从捣衣的传统到离心机的发明,人类乘“惯性”之便成生活之力。
人生前行过程中,惯性扎根于无意识中,存之于无形又润物细无声。“万物抱阴以负阳,冲气以求和。”老子口中万物道法自然的惯性,于人生层面体现为习惯与观念。习惯的“惯性”积累于细节的涓滴中,而价值观的“惯性”则映照于态度与选择中。李贺骑蹇驴负书袋的“惯性”成就了其诡谲的诗篇,而薛其坤“做实验必穷尽其可能”的“惯性”则为其量子领域的发现埋下伏笔。正确的、积极的“惯性”有着成人之美,而扭曲的、懈怠的“惯性”亦有毁人之嫌。多少人因懒惰的“惯性”躺平于舒适圈,陷于山腰困境;多少人因贪图利益的“惯性”被电信诈骗分子利用而得小失大。“惯性”的两面性值得我们的审慎对待,其利弊亦需我们于利用与规避间平衡。
数字时代信息洪流的冲击之下,个体与社会互慎性的增强使得社会“惯性”加诸个人之上,作用于每个人人生的前行之路。而同样,干干万万个个体汇成了时代的大潮,个体的“惯性”推动着时代的惯性。在网络的碎片王国中,键盘侠的乌合催生了舆论的轩然大波,甚至时而以扭曲的是非观挤压事实;同样,脱不下“孔乙己的长衫”的“惯性”已成为一代人共同的困境。诚如毕飞宇所言,我们自己已成为惯性的一部分。
个人“惯性”比之于“时代惯性”显得微不足道。因此乘时代之惯性无异于顺风航行,因利乘便,金宇澄在文学回归艺术化的“惯性”之下以鸳鸯蝴蝶派文字写就《繁花》,引发了一代人对老上海的回溯;萨莉亚叩问当代人性价比追求的“惯性”,用平价西餐赢得民心。时代“惯性”某种意义上成就了个人“惯性”的机缘,对时代惯性精明审慎的运用为个人发展增添羽翼。
而对于那些时代“惯性”的阴暗角落,我们应保持个人“惯性”的自持,以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泰然,追寻杨绛“风浪浪奈我何”的定势。越是斑驳繁芜的社会环境,越需要我们保持对自我追求的阈值和信仰,在大网大浪中秉“抵抗惯性之惯性”,踽行人生之路。
顺时代洪流,保个体惯性,人生前行乘其风,破其浪。
【知识点】材料作文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这是一道关于毕飞宇的经典语句的理解的材料作文题。
【题干分析】
材料借助著名作家毕飞宇的经典语句,引出了“惯性”这一主题。何为惯性?即在没有外力作用之下,保持原有的状态不变的一种性质。而在这里,试题想要我们解读的显然不是“惯性”的本义,而是融入、体现于我们人生中的“惯性思维”。
从个体角度而言,“惯性”可以指“惯性思维”,如:当今社会,信息冗杂,人们容易自鸣得意于固有经验,陷入“信息茧房”的尴尬境地而不自知,唯有审时度势,提升自我理性辨析的能力,才有可能改变因思维惯性而遭遇的怠惰处境。从社会生活角度而言,“惯性”可以指“固有的生活模式”,如:生活的惯性每天都在影响着我们,习惯于三点一线的生活轨迹,看似单调,实则烟火气十足,惯性让我们保持平和冲淡的心态,享受修篱种菊的烟火人生。从国家、民族角度而言,“惯性”可以指“历史的包袱,旧有的观念”,如:鲁迅选择改造国民性,李大钊引进马克思主义理论,都在力求从内部改变旧有的“惯性”观念,实现民族富强。
写作时,注意“惯性”一词没有褒贬之分,它是人们长期形成的固有思维、行为模式或生活方式,在界定概念时学生需要注意不受惯性思维影响,没给“惯性”下定义,就直接批判“惯性”或打破“惯性”。好的“惯性”要保持,不要改变,坏的“惯性”要改变。除了分清楚“惯性”的好坏之外,还应将重点放在如何减少坏的惯性的束缚,突出个人的改变才能真正发挥作用这样的观点。整体上建议采取层进式结构,由生活中的感悟到个人成长再到国家发展,写出深度。
【立意提取】
1.打破惯性舒适圈,奋斗书写青春华章。
2.跳出惯性牢笼,广阔天地大有可为。
3.莫让惯性束缚你的思维。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材料中的侧重点一定要抓准。材料作文的开头,最好能够联系材料,可以保证自己的观点的确源于材料,不会脱离材料,且能够明确地体现从材料中提炼自己的中心论点的过程。
1 / 1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2025届高三上学期语文12月一诊模拟联考试卷
(2025·仁寿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科技向善”一词最早由影响力投资者保罗·米勒于2013年正式提出,并很快得到了科技企业的广泛认同和响应。所谓科技向善,就是企业在追求科技创新的同时,主动且负责任地利用科技创新解决社会问题,如生态环境、公共健康、教育、就业、医疗、安全等方面的社会需求和薄弱环节。
近年来,政府、社会和企业界对科技向善的关注度逐渐提高,这一方面是源于对科技伦理认识的深化。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科技创新从未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实力和人民福祉。但如何才能确保科技为人服务、造福人民?面对这个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逐步明确了科技造福人民的价值取向,以及科技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科技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科技伦理观。
2024年4月,三大交易所正式发布《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试行)》,《指引》强调了科技创新的作用,并明确提出“鼓励披露主体积极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提升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在创新决策和实践中遵守科学伦理规范,尊重科学精神,发挥科学技术的正面效应”。方向已经明确,共识业已建立。但企业在践行科技向善的过程中依然面临着很多矛盾。
首先,需要平衡国家发展战略需要与企业资源有限的矛盾。在当前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科技创新将发挥更大的作用。然而,在某一特定时间、空间,企业的资源是有限的,这就需要企业从战略角度思考如何在保障企业生存成长的前提下,坚持长期主义,加大科技创新投入。
其次,作为行业龙头企业或关键企业,需要平衡产业可持续发展和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关系,通过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质量发展,提升企业自身的可持续竞争力。
第三,需要平衡追求利润最大化与承担社会责任的关系,在企业发展的同时积极回报社会,增进社会民生福祉。
(选自《南方周末》2021年8月6日《以向善科技创造多维价值》)
材料二:
科技是发展的利器,也可能是风险的源头,尤其是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如何让科技更好地增进人类福祉,让中国科技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更大贡献,习近平主席在2021年的三个重要场合,倡导“科技向善”。
“科技向善”,是英语的意译,借入后自然而然成了中国式的新词,指“科学技术的发展必须有利于更好增进人类的福祉,尤其是新技术研发既能够推动产业变革和经济发展,又能够让社会更加美好,实现可持续发展”。如:“面对人工智能发展可能引发的潜在风险,必须前瞻研判,守住法律和伦理底线,推动人工智能朝着科技向善的方向发展。”
“科技向善”是总括性概念,包括当下两个最主要科技领域的“向善”:“数字向善”和“智能向善”。这两个借词,前者的“数字”指“数字技术”,后者的“智能”指“人工智能”。随着“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深入创新发展,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已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侧重还是有所不同:前者重点关注信息的数字化处理和传输,后者则更专注于通过模拟人类智能来实现智能化的问题解决和决策制定。
“数字向善”“智能向善”的意思,可以从“科技向善”的意思中类推出来,表述则更加具体。如:“大力推动数字向善、数字资源共建共享、数字合作互利共赢,协力构建全球数字共同体,有助于为人类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增进全人类福祉。”又如:“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围绕人工智能发展、安全、治理三方面系统清晰地阐述了中国路径和中国方案,坚持发展与安全并重的系统思维,倡导以人为本、智能向善的普遍共识,弘扬平等互利、尊重人类权益的价值理念,反对以意识形态划线或构建排他性集团,恶意阻挠他国人工智能发展,呼吁努力弥合‘智能鸿沟’,确保‘智能红利’惠及各国,引导人工智能朝着有利于人类文明进步的方向发展。”
5月下旬,习近平总书记在济南市主持召开的企业和专家座谈会上再次强调了中国发展的初心和目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为此,中国一定能坚持践行“科技向善(包括数字向善、智能向善)”和“科技民生(包括数字民生、智能民生)”,以创新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努力为人类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选自《咬文嚼字》2024年第7期《“科技向善”与“科技民生”》)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数字技术快速发展。新兴技术正深刻改变着人类的生存方式,影响着世界未来的发展格局。
B.科技进步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但一边倒地迷信技术只会带来一系列失衡,产生严重的社会、经济、政治后果。
C.中国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引下,始终坚持全球胸怀和创新驱动,深化科技合作,推动科技向善,致力于让人工智能更好地服务人类。
D.只要磨砺我们的意志,开展科技革命的同时提升人类的理性水平,在任何时候都不放弃人的主体性和责任感,就能建设一个美好的世界。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没有坚实的科技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B.数字技术关注信息化处理和传输,人工智能关注智能化的决策制定和问题解决,二者互相关联,互相影响。
C.科技向善强调科学技术产品在与社会的关联过程中形成对社会公益和公共价值的关注,它作为一种价值要求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
D.材料一和材料二在论述观点时,分别引用政策文件和国家领导人的言论,增强了权威性和时代性,使得文章更具说服力。
3.下列选项不符合材料所倡导的“科技向善”的一项是(  )
A.宁波市云医院向用户提供线上预约挂号、在线咨询、报告查询、药物配送、病人随访、远程会诊、居家护理,以及线下健康体检、健康咨询、健康管理等服务。
B.“萝卜快跑”无人出租车装有自动驾驶技术,目前已在北京、武汉等全国多个城市实现常态化运营。乘客评价该车辆总体行驶平稳,与传统网约车相比价格更实惠。
C.在短片《同路人》中,联想通过联动拥有大量粉丝的游戏UP主杨炳林,讲述88岁老大爷退休后从无所适从到成为游戏玩家,逐渐融入互联网世界的故事。
D.国家电网持续推进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代人”,让‘不停电就是最好的服务’理念惠及千家万户,目前乌镇家庭年平均停电时长已经减少到了5分钟左右。
4.学习小组准备以材料一为基础绘制一张企业科技向善的“矛盾三角”图。假如你是小组代表,请完善这张思维导图。(每空不超过8个字)
5.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邱泽奇指出,当科技突破某些约束时,即便在技术标准上有再好的表现,也不是一个好的产品。请结合材料谈谈,在人工智能迅猛发展过程中如何化解日益凸显的安全风险。
(2025·仁寿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青花瓷
裘山山
我在做家务上是个懒人,所以一直请阿姨做,眼下这位阿姨叫小殷,个子瘦小,肤色偏黑,没有文化。有时候她会和我聊她的事。她结过三次婚,第一次有了大儿子,第二次有了小女儿。第三次没有孩子,但在一起已经十多年了,现在这个老公对她不错,有时我给她水果什么的,她会打电话叫他来接。
有一天我回家时发现她哭丧着脸。她说,老师对不起,我把你的花瓶打烂了。我心里一沉,走过去,果然是我的青花瓷,二十年前我在景德镇买的,薄胎瓷青花瓶,我很喜欢,只剩一个了。我一阵心疼,很不高兴地问,怎么回事啊?这两个花瓶从我搬家过来就一直摆在那儿,你怎么就把它打碎了?我瞥了一眼,忽然发现她的双眼红肿,我心软了,讪讪地说,打了就打了,你也不至于哭嘛。她低下头轻声说,是上午哭的。原来,昨天晚上她找老公借钱,儿子买了个二手房,还差八万,她跟老公说你打个借条,等他挣到钱了再还你。她老公说,自家人打什么借条呀。就从网银上转了八万给儿子。可是今天早上起床,老公忽然生气了,冲她吼,她和老公吵架,老公摔门而去。她哭了一上午,下午来我家做事时,依然心慌手抖,就把我的宝贝青花瓷给打了。
我说,这就是你的不对。是八万,不是八千哪。她说,我知道多,所以我好好跟他商量的。我说,是不是你还找他要过别的钱?她说是,女儿进高中他交了三万。我说你心平气和地想想,如果是你,先拿三万给他女儿,再拿八万给他儿子,你会不会心疼?她说,他又没有娃娃。我又好气又好笑,他和你孩子一点儿血缘关系都没有,那么痛快地拿钱出来。难道给了钱,还不让人心疼一下?他好不容易攒了点儿钱,一下子没了,虽然是答应了给你,但睡了一晚上又心疼了,早上起来发两句牢骚,你还不让发,你也太霸道了。她嘴角动了动,终于忍不住笑了。她不再言语,去厨房烧晚饭。晚上八点多,小般忽然
转给我一千块钱,还附了一句话:“老师对不起,赔你的花瓶。”我正专心收看埃隆·马斯克第三次发射星舰的直播,直播一直到九点半才结束,发射终于成功了,这才看到小殷转给我的钱。我回复她:“我不会要你赔钱的。”我已经放下了青花瓷,感觉跟着埃隆·马斯克去了一趟太空,心胸也开阔了。
可是第三天她来,依旧情绪低落,不光是面部表情,整个身子都低落。肩膀斜垮着,腰塌着,显得更加瘦小。我起身倒水的时候,按捺不住地问,未必又吵架了?她说,不是和我老公,是和我儿子。这下我来兴趣了,故事发展出人意料。我端着水杯跟着她扫地。她说,昨天我在回家路上买了卤肉和凉拌兔丁、两瓶啤酒,到家里又炒了两个素菜,等他回来吃饭。哪晓得他一直不回来,发信息也不回,等到九点多他才回来,一嘴的酒气。他说是我儿子请他在外面吃饭。我说,这有啥好生气的,你儿子肯定想调解一下嘛。她愤怒地说,你不晓得老师,我儿子跟他说,叫他不要和我计较,他说我妈就是个小肚鸡肠,气死我了!我很想笑,努力忍着。对了,我儿子还说我是什么……那个小姐的脾气丫鬟的命。老师你说气不气人?我就骂他混蛋。他一句话不说就把我电话挂了,后来我再打他就不接了。难怪她的脸这么黑。跟儿子吵架肯定比和老公吵架还要心烦。
老实说,他儿子说她小姐的脾气丫鬟的命这一点,倒是有那么点儿沾边儿。她不年轻,不漂亮,不富有,脾气还大。跟青花瓶似的,又薄又脆。可是谁规定的丫鬟就不能有脾气呢?我说他不接电话你就发信息骂他。她说,我发了,我发了好几条。然后呢?他一直不回我,我刚刚来之前把他拉黑了。你别说,我有点儿佩服她了,我连老公都不会拉黑,何况是儿子。血脉这东西又不是靠互联网关联的。不过呢,这儿子也太过分了,起码回个表情符号嘛。于是我大声说,拉黑好,看他怎么办。那口气,有点儿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样子。
可是星期二见面,她竟然戴着口罩在做卫生。难道她被家暴了?等她把口罩取下来,我一看,嘴唇一圈儿红肿不说,还有好几个小水疱。脸颊上也有很多红点点,虽然有点儿瘆人,但显然不是打出来的。我略微放心一点儿,怎么搞成这样了?她小声说,我去文了唇。文唇?为什么?虽然噘着烂嘴巴,她的眼里却满是笑意,我早就想文了,我皮肤又黑又黄,她们说把嘴唇搞红一点儿就精神一点儿。我指指脸颊,这些红点点又是怎么回事?她说,这个是文 送的祛斑。看她满脸开心的样子,我知道她已经把一地鸡毛理顺了。
原来,星期六下午,她儿子带着老婆孩子来了,儿子来了说他不是故意不回她信息的,是手机坏了。手机修好才看到信息,回过去才发现被拉黑了。她不说话,进厨房开始烧菜,还让老公买了啤酒。吃饭的时候,儿媳妇拿出一个红包递给她,说是单位发的奖励。她打开一看,三千。马上就想到了文唇,最好的差不多就是这价位,以前一个姐妹介绍过的,她一直舍不得。现在终于可以下决心了。于是星期天她就去文了唇。昨天开始肿,今天开始起水疱,但她仍旧一脸开心。
我想象了一下那个画面,儿子认错,老公偷偷和儿子使眼色。媳妇拿出红包,然后,她和儿子重新加微信,儿子汇报房子过户情况。再然后,她答应周一继续接送孙女上幼儿园。河水在打了几个漩涡之后,又开始平缓流淌。我没来由地又想起了大侠埃隆·马斯克。老马坦承自己患有阿斯伯格综合征,不善社交,有点儿自闭。如此,小殷虽然和他差十万八千里,总还有一项是强过他的。而且我还意识到,小殷虽然有点儿小姐脾气,却并不是青花瓷。她是貌似青花瓷,实则铁罐子,摔得一身坑坑洼洼的,但绝不会破碎。
(节选自《小说月报》2024年第10期,有删节)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如此费力地帮小殷老公说话,是因为“我”潜意识里心疼那个被小殷打碎了的青花瓷,只要狠狠说小殷一顿,就可以减轻一点点疼痛。
B.小说善用神态描写,如“双眼红肿”“嘴角动了动”“肩膀斜垮着,腰塌着”“眼里却满是笑意”等写出了小殷的喜怒哀乐,也增强了故事的画面感。
C.小说起笔自然平淡,行文少有波折冲突,语言看似质朴素雅,实则言简意丰,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
D.小说通过“我”的视角讲述了小殷生活里的一次“家庭矛盾”,其中大量生动的对话既推动了情节发展,也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7.关于小说结尾的分析鉴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殷以前一直舍不得拿出三千元去文唇祛斑,这次她终于定下决心文唇,除了爱美以外,更主要的是因为和家人赌气。
B.结尾“我”想象了小殷一家和好的场面,通过一连串动作描写,加快了小说的叙述节奏,也间接反映了小殷内心的喜悦之情。
C.“河水在打了几个漩涡之后,又开始平缓流淌”,这句话表明小殷和家人经历了一系列的误会后,最终理顺“一地鸡毛”,回归了生活常态。
D.文末再次提到埃隆·马斯克,既呼应了前文,也借此表现了小殷的性格特征,她不仅会表达自己的真实情绪,还懂得体贴家人。
8.“青花瓷”在本文中有着多重意蕴,试简要分析。
9.评论家说,裘山山的小说有一种“温和的美丽”,请结合本作品谈谈你的理解。
(2025·仁寿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楚已亡龙且,项王恐,使盱眙人武涉往说齐王信曰:“当今二王之事,权在足下。足下右投则汉王胜,左投则项王胜。项王今日亡,则次取足下。足下与项王有故,何不反汉与楚连和,参分天下王之?”韩信谢曰:“臣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画不用,故倍楚而归汉。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于此。夫人深亲信我,我倍之不祥,虽死不易。幸为信谢项王!”
武涉已去,齐人蒯通知天下权在韩信,欲为奇策而感动之,蒯通曰:“当今两主之命县于足下。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参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愿足下孰虑之。”
韩信曰:“汉王遇我甚厚,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吾闻之,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岂可以乡利倍义乎!”蒯生曰:“大夫种、范蠡存亡越,霸勾践,立功成名而身死亡。野兽已尽而猎狗烹愿足下深虑之具臣闻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盖天下者不赏。今足下戴震主之威,挟不赏之功,归楚,楚人不信,归汉,汉人震恐;足下欲持是安归乎?夫势在人臣之位而有震主之威,名高天下,窃为足下危之。”韩信谢曰:“先生且休矣,吾将念之。”
后数日,蒯通复说,韩信犹豫不忍倍汉,又自以为功多,汉终不夺我齐,遂谢蒯通。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
材料二:
信本项氏臣,虽无异遇,非有深嫌,曲而事刘,可也,反而攻故主,亲斩杀之,可乎?故友钟离昧为汉所深怨,穷而归信,即斩其首归汉,其倾危至此。范雎怨魏齐,欲杀之,魏齐亡匿平原君所。秦绐①平原君入关,而谓曰:“愿使人归,取魏齐头来,不然,吾不出君于关。“平原君曰:“魏齐者,胜之友也。在,故不出也!”其意铮铮,读之令人气壮。信欲斩穷交以自赎,仍不免被擒,亦可羞矣!陈平称昧为项王骨鲠之臣,信固尝与昧比肩事项王。信亲诛故主,何有于故交?昧欲依之,固为不智,而信之惟利是视,诚反复小人也。钟室之祸②,要非不幸也!
(节选自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卷五·信反面攻故主》)
注释:①绐(dài):欺骗。②钟室之祸:楚汉相争,韩信为刘邦屡立奇功,建汉之后,因遭吕雉猜忌,被杀于长乐宫悬钟之室。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纸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野兽已尽A而猎狗烹B愿足下C深虑之D且臣闻勇略E震主者F身危G而功盖天下者H不赏
11.下列对材料中划线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谢,拒绝,与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谢家来贵门”中的“谢”意思不同。
B.霸,使动用法,让……称霸,与《谏逐客书》“遂霸西戎”的“霸”用法不同。
C.遇,遭遇,与《答司马谏议书》“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中的“遇”意思不相同。
D.“穷而归信”的“而”与《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的“而”用法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武涉分析当时形势,认为刘邦剿灭项羽后,紧接着就会对付韩信,建议韩信趁早与项羽联手除掉刘邦。韩信听后,断然拒绝。
B.蒯通引用大夫种、范蠡的例子是想告诫韩信以史为鉴,及时认清自身“功高震主”的危险处境,早做打算,不要重蹈覆辙。
C.材料二写平原君在被挟持的情况下仍强硬拒绝秦国的要求,竭力保护投靠他的魏齐,与韩信杀害故友钟离昧的做法形成了鲜明对比。
D.王鸣盛对韩信攻打故主、斩杀故交的做法进行了彻底否定,对其后来惨遭钟室之祸也未给予同情,从中可以窥见他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夫人深亲信我,我倍之不祥,虽死不易。
②信欲斩穷交以自赎,仍不免被擒,亦可羞矣!
14.王鸣盛认为韩信是个唯利是图的“反复小人”,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自己的看法。
(2025·仁寿模拟)阅读下面古诗词,完成小题。
瑞鹤仙
【宋】张枢
卷帘人睡起。放燕子归来,商量春事。风光又能几?减芳菲、都在卖花声里。吟边眼底,被嫩绿、移红换紫。甚等闲、半委东风,半委小溪流水。
还是,苔痕湔雨,竹影留云,待晴犹未。兰舟静舣,西湖上、多少歌吹。粉蝶儿、守定落花不去,湿重寻香两翅。怎知人、一点新愁,寸心万里。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移红换紫”运用借代手法生动展现了繁盛春色随着时间流逝而逐渐消散的景象。
B.上片写到卖花声里减却芳菲,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着笔,引发了读者丰富的联想。
C.雨水打湿了双翅,依然守着落花不愿离去,以此细节描写展现了粉蝶的一片痴情。
D.下片描写雨后初晴作者泛舟西湖,欣赏热闹的歌吹之声,生动展现了某种文人雅趣。
16.这首词构思新颖,情感深沉蕴藉,请说说作者是如何表现满怀愁绪的?
17.(2025·仁寿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小刚去西安旅游,到了阿房宫考古遗址公园看到广阔的基址,感受到了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描写的宫殿广阔高耸、遮天蔽日的景象:    ,   。
(2)《归去来兮辞》中“    ,   ”两句写天色以晚,作者还手抚孤松而不愿离去,比喻自己卓然独立的坚贞气节。
(3)《涉江采芙蓉》中,表现出这对夫妻在同心离居的痛苦与无奈中爱的决心的诗句是    , 。
(2025·仁寿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所谓“主角”都有几分“英雄气”,普罗米修斯、哈姆雷特乃至于克莉奥佩特拉都不是你我凡人所能望其项背的,你我凡人没有他们的伟大魄力。如果将悲剧情境移到日常世界,就会被日常世界的妥协酿成一个平凡收场,不至引起 ① 。如果你我是哈姆雷特,逞义气,就痛痛快快把仇人杀死,不逞义气,便低首下心称他做父亲,多么干脆!而悲剧的产生就由于不平常人睁着大眼睛向我们平常人所易避免的灾祸里闯。
悲剧是不可解的谜语,如果拿理性去解释,便失其为悲剧了。看悲剧要带几分童心:狼在街上走,人在空中飞,父杀子,女驱父,普洛斯彼呼风唤雨,这些② 的幻相,如果拿计较油盐柴米的心理去摸索,便失其为神奇了。艺术在人情物理上笼上一层神秘障,是惯技。一部《红楼梦》,(乙),作者却要把它摆在“金玉缘”一个神秘的轮廓里。一部《水浒传》,所写的完全是侠盗生活,作者却要把它的根源埋到“伏魔之洞”……
悲剧和人生之中自有一种不可跨越的距离。你走进舞台,你便须暂时丢开世界,透过这面放大镜,把生活的苦恼和死的幻灭射到某种距离以外去看。苦闷的呼号变成庄严灿烂的意象,霎时间使人脱开现实的重压而游魂于幻境,这就是尼采所说的“从形相得解脱”。
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①   ②    。
19.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025·仁寿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自主研制的水冷磁体产生了42.02万高斯的稳态磁场,①打破了2017年由美国国家强磁场实验室水冷磁体产生的41.4万高斯,②成为国际强磁场水冷磁体技术发展新的里程碑。③据介绍,地球磁场约为0.5高斯,42.02万高斯相当于地球磁场的80多万倍。④这一磁体的研制成功不仅更好满足了科研用户对快捷调控的稳态强磁场的实际需求,⑤为科学家揭示新规律、探索新现象提供了强大的实验条件,⑥更为我国建设更高场强的稳态磁体奠定了一项关键技术基础。
稳态强磁场磁体分为三种类型,即水冷磁体、超导磁体以及由水冷磁体和超导磁体组合的混合磁体。科学家最早使用的水冷磁体是有着灵活快捷的磁场调控且能够产生迄今远高于超导磁体的磁场强度并为物质科学研究提供可靠和高效的实验条件的磁体类型。
强磁场科学中心学术主任匡光力研究员说:“水冷磁体、超导磁体都是‘单打高手’,混合磁体是‘混双组合’。2022年我们曾以综合优势问鼎‘混双冠军’,今天我们在这一领域又有了新的突破,拿下一项‘单打冠军’。”
20.文中第一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21.文中画横线处是个长句,请改成四个较短的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22.语言文字运用Ⅰ和Ⅱ中画波浪线部分,都运用了比喻手法,但又有细微差异。请指出二者不同之处,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①(你)透过这面放大镜,把生活的苦恼和死的幻灭射到某种距离以外去看。
②水冷磁体、超导磁体都是‘单打高手’,混合磁体是‘混双组合’。
23.(2025·仁寿模拟)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作家毕飞宇说过,在人生前行过程中,你自己就是惯性的一部分。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D
2.B
3.C
4.①科技向善,②企业资源(或者答“企业成长”),③为产业,④社会民生福祉。
5.①从个人层面:需要正视科技带来的影响,理性对待人工智能的双面性。在享受人工智能便利的同时,警惕其潜在的问题,积极应对其带来的风险和挑战。
②从企业层面:企业在追求自身发展和利润最大化的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本着合乎人类共同价值的向善伦理原则,积极回报社会,增进社会民生福祉。
③从政府层面:必须提前研判潜在风险,倡导以人为本、智能向善的普遍共识,制定前瞻性的法律法规,构建安全治理的制度体系,推动人工智能朝着科技向善的方向发展。
【知识点】新闻报刊、对话访谈类;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论证特点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筛选信息的能力。通读文章,注意细节。学生必须养成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迅速搜寻到每个选项所涉及的段落,然后仔细比较选项的说法是否与原文一致。
(2)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应首先通读全文明确论述话题,然后筛选出每一段的关键句,尤其是首段的中心句,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最后将选项信息归位,与原文对比分析,找出正确答案。
(3)此题考查理解文中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研读文本,①要找出概念的本质属性和特征;②要放在具体语境中去理解;③要把握与其他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④要依据题干和选项找到信息所在的文本位置,抓住概念的本质特征,分析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4)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图表的能力。图文转换题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强,具有创新特色的新题型,要求考生根据图或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的信息,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或推断。
(5)此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筛选信息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经过辨别把相关的信息提取出来,前提是审清题目要求,筛选出的信息要与题目有关。
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
D.“只要……就……”说法错误,材料中只是强调了科技向善等一系列理念对于建设美好世界的积极意义,建设美好世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受多种因素影响,选项说法过于绝对。
故答案为:D。
2.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B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是“互相影响”,另外,原文是“前者重点关注信息的数字化处理和传输,后者则更专注于通过模拟人类智能来实现智能化的问题解决和决策制定”,同题于后半句信息不对等。
故答案为:B。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
首先理解“科技向善”的含义,是指企业在追求科技创新的同时,主动且负责任地利用科技创新解决社会问题,如生态环境、公共健康、教育、就业、医疗、安全等方面的社会需求和薄弱环节,包括 “数字向善”“智能向善” 等,要有利于更好增进人类的福祉,实现可持续发展。
A.属于利用科技解决公共健康等方面的社会需求,符合“科技向善”的理念。
B.是利用科技在交通出行方面为人们提供便利,满足了社会大众日常出行的需求,符合“科技向善”的要求。
C.这主要是一种宣传推广行为,重点在于通过故事来宣传自身,并没有直接体现出利用科技创新去解决生态环境、公共健康、教育、就业、医疗、安全等方面的社会需求和薄弱环节,不符合“科技向善”的内涵。
D.是利用科技在电力供应方面保障居民生活用电,解决了停电影响生活的问题,符合利用科技创新解决社会需求的“科技向善”理念。
故答案为:C。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图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
根据材料一“然而,在某一特定时间、空间,企业的资源是有限的”可知,①处应填“企业资源有限”;
根据材料一“这就需要企业从战略角度思考如何在保障企业生存成长的前提下,坚持长期主义,加大科技创新投入”“需要平衡产业可持续发展和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可知,②处应填“企业可持续发展”;
根据材料一“需要平衡产业可持续发展和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关系,通过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质量发展,提升企业自身的可持续竞争力”和“需要平衡追求利润最大化与承担社会责任的关系”可知,③处应填“承担社会责任”。
根据材料一“需要平衡追求利润最大化与承担社会责任的关系,在企业发展的同时积极回报社会,增进社会民生福祉”可知,④处应填“增进民生福祉”。
故答案为:①科技向善,②企业资源(或者答“企业成长”),③为产业,④社会民生福祉。
5.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①根据材料一“面对这个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逐步明确了科技造福人民的价值取向,以及科技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科技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科技伦理观”可知,要明确科技造福人民的价值取向,确立科技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科技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科技伦理观。
②根据材料一“鼓励披露主体积极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提升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在创新决策和实践中遵守科学伦理规范,尊重科学精神,发挥科学技术的正面效应”可知,在创新决策和实践中遵守科学伦理规范,尊重科学精神,发挥科学技术的正面效应。
③根据材料二“面对人工智能发展可能引发的潜在风险,必须前瞻研判,守住法律和伦理底线,推动人工智能朝着科技向善的方向发展”可知,要前瞻研判人工智能发展可能引发的潜在风险,守住法律和伦理底线,推动其朝着科技向善的方向发展。
④根据材料二“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围绕人工智能发展、安全、治理三方面系统清晰地阐述了中国路径和中国方案,坚持发展与安全并重的系统思维,倡导以人为本、智能向善的普遍共识,弘扬平等互利、尊重人类权益的价值理念”可知,要坚持发展与安全并重的系统思维,倡导以人为本、智能向善的普遍共识,弘扬平等互利、尊重人类权益的价值理念。
故答案为: ①从个人层面:需要正视科技带来的影响,理性对待人工智能的双面性。在享受人工智能便利的同时,警惕其潜在的问题,积极应对其带来的风险和挑战。
②从企业层面:企业在追求自身发展和利润最大化的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本着合乎人类共同价值的向善伦理原则,积极回报社会,增进社会民生福祉。
③从政府层面:必须提前研判潜在风险,倡导以人为本、智能向善的普遍共识,制定前瞻性的法律法规,构建安全治理的制度体系,推动人工智能朝着科技向善的方向发展。
【答案】6.D
7.A
8.①青花瓷是指十年前“我”在景德镇买的薄胎瓷青花瓶。②青花瓷薄脆易碎,小说借物喻人,指小殷个性敏感,脾气很大。③小殷貌似青花瓷,实则铁罐子,以青花瓷来反衬小殷性格坚强,有韧性。
9.①故事情节方面,小说讲述日常现实中的琐碎生活,小殷失手打碎花瓶和家长里短等事,都是寻常生活的场景,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也没有巨大的波澜起伏,“有一种温和的美丽”。②人物塑造方面,小殷是生活在底层的劳动人民,但她自尊自强,向往美好。“我”是一名普通的作家,但善良体贴,心胸开阔,人物形象“有一种温和的美丽”。③主题展现方面,小殷虽然生活在底层却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虽然痛失青花瓷仍关心小殷并给她提供心理咨询,生活里虽有一地鸡毛更有关爱理解,这些都传达出作者对温馨的人情美和人性美的追求和坚守。④表达效果方面,作者以宽厚的心态和温暖的笔触展现了小人物的世界,在温和的气氛里舒展情节,笔调虽舒缓平静,却让读者不知不觉地融入进去,一同得到心灵的抚慰。
【知识点】赏析文本的内涵;欣赏文本的形象;领悟文本的艺术魅力;中国现当代小说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本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考查的范围来看,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从考查的角度来看,既有对主旨的探究,也有对人物形象的分析。
(2)本题考查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其次明确主旨,关注手法;最后结合文章主旨做出准确判断。
(3)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中重要物象作用的分析能力。答题时要结合该物象在文中的语境以及小说的人物、情节、主题等方面进行分析。 小说行文中恰当地借助物象描写,可以把要说明的道理或要表达的深意,隐含在文章所描述的情景或事物之中,使文章更优美,更含蓄。
(4)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写作特色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文本,根据题干中的提示,“温和的美丽”结合文本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6.A项“只要狠狠说小殷一顿,就可以减轻一点点疼痛”错误,关于原因的阐述牵强。
B项 小说善用神态描写 ,“肩膀斜垮着,腰塌着”说成神态描写有误,这是动作描写。
C项“行文少有波折冲突”错误,小说情节一波三折,很有起伏。
故答案为:D。
7.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结尾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A.“更主要的是因为和家人赌气”错误,小殷文唇的决定主要是因为家庭和解后的心情愉悦,而非赌气。
故答案为:A。
8.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小说物象意蕴的能力。
①文中有“我的青花瓷,二十年前我在景德镇买的,薄胎瓷青花瓶,我很喜欢”,可知“青花瓷”具有物质层面的含义,实指“我”二十年前在景德镇买的薄胎瓷青花瓶,是“我”喜爱的物品。
②文中有“她不年轻,不漂亮,不富有,脾气还大。跟青花瓶似的,又薄又脆”,可见“青花瓷”具有象征意义,象征着小殷的种种特点。
③有“小殷虽然有点儿小姐脾气,却并不是青花瓷。她是貌似青花瓷,实则铁罐子,摔得一身坑坑洼洼的,但绝不会破碎”,文中把青花瓷和小殷进行对比,突出小殷貌似青花瓷实则铁罐子的性格特点,即虽经历生活挫折,三次婚姻,两个孩子,和老公孩子闹矛盾,但最终柳暗花明,绝不会轻易破碎。
故答案为:①青花瓷是指十年前“我”在景德镇买的薄胎瓷青花瓶。②青花瓷薄脆易碎,小说借物喻人,指小殷个性敏感,脾气很大。③小殷貌似青花瓷,实则铁罐子,以青花瓷来反衬小殷性格坚强,有韧性。
9.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小说艺术特点的能力。
①故事情节方面,小说讲述日常现实中的琐碎生活,小殷失手打碎花瓶和家长里短等事,都是寻常生活的场景,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也没有巨大的波澜起伏,“有一种温和的美丽”。
②人物塑造方面,小殷是生活在底层的劳动人民,虽有小姐脾气,但她自尊自强,向往美好,本质善良。家人虽有矛盾,但能互相理解、包容,最终和好,人物形象真实且性格不极端,“有一种温和的美丽”。
③情感方面,文中没有浓烈的爱恨情仇,只是通过平凡人物的日常琐事,揭示出人性的复杂与温暖,展现了生活中的细腻与温情,如小殷老公即是不很情愿还是多次拿钱给小殷的儿女,小殷儿子调节夫妻二人的矛盾,儿媳的示好,家人之间的互动体现出亲情的包容与温暖。
④语言方面,作者以宽厚的心态和温暖的笔触展现了小人物的世界,在温和的气氛里舒展情节,笔调舒缓平静,语言质朴平实,对话自然流畅,没有尖锐的言辞,整体风格温和淡雅,让读者不知不觉地融入进去,一同得到心灵的抚慰。
⑤主题展现方面,小殷虽然生活在底层却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生活里虽有一地鸡毛更有关爱理解,展现普通家庭的生活状态与情感维系,传达出生活虽有波折但终会回归平静的温和理念。
故答案为:①故事情节方面,小说讲述日常现实中的琐碎生活,小殷失手打碎花瓶和家长里短等事,都是寻常生活的场景,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也没有巨大的波澜起伏,“有一种温和的美丽”。②人物塑造方面,小殷是生活在底层的劳动人民,但她自尊自强,向往美好。“我”是一名普通的作家,但善良体贴,心胸开阔,人物形象“有一种温和的美丽”。③主题展现方面,小殷虽然生活在底层却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虽然痛失青花瓷仍关心小殷并给她提供心理咨询,生活里虽有一地鸡毛更有关爱理解,这些都传达出作者对温馨的人情美和人性美的追求和坚守。④表达效果方面,作者以宽厚的心态和温暖的笔触展现了小人物的世界,在温和的气氛里舒展情节,笔调虽舒缓平静,却让读者不知不觉地融入进去,一同得到心灵的抚慰。
【答案】10.BDG
11.C
12.A
13.①人家十分亲近、信任我,我背叛他是不吉利的,即使到死也不变心。
②韩信要斩杀处于困境中的故友来赎罪,仍未能逃脱被擒的命运,实在让人感到羞愧啊!
14.不同意。①面对与刘邦、项羽鼎足而立、三分天下的巨大诱惑,韩信不为所动,可见他并不唯利是图;②在拒绝武涉和蒯通的游说时,韩信反复强调刘邦对自己的赏识和礼遇,表示不忍背汉,可见他知恩图报,有操守,并非反复无常;③王鸣盛只强调项羽、钟离昧是韩信的“故主”“故友”,不问是非曲直,便遽下断语,观点并不可信。
【知识点】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翻译;断句;概括分析;筛选信息
【解析】【点评】(1)此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是翻译的另一种形式,如果不能翻译则采用文字标志断句和语法断句。一般来说名词代词常作主语或者宾语,因此出现名词或代词就在此前或后断句,还有就是出现的一些虚词,表示语气常句尾,可在此后断句,如果是发语词,常在句首,可在此前断句。
(2)本题考查学生对相关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能力。答题时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含义和用法,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说法,作出正确的选择。
(3)此题考查综合分析的能力。综合分析题,需要学生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对选项逐一排查,设误常常有时间与发生的事与原文不同,人和事不同,地和事不同,学生在这些方面要注意;在选项中也可考查某些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
(4)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做翻译题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遵循“信、达、雅”的三字原则,运用“留、删、替、补、调”的五字方法进行翻译。
(5)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翻译理解文言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这是解答本段文字的关键所在,在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容。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楚将龙且战亡之后,项羽十分害怕,便派盱眙人武涉前去游说齐王韩信说:“如今楚汉双方势均力敌,胜负的关键就在您这里。您如果归附右边的汉王,那么汉王就会胜利;您如果归附左边的项王,那么项王就会胜利。项王如果现在被灭,汉王接下来就会对付您。您和项王有旧交情,为什么不反叛汉王而与楚国联合,三分天下,各自称王呢?”韩信推辞说:“我侍奉项王时,官职不过是个郎中,职位不过是执戟卫士,说的话没人听,出的计策没人用,所以我背弃楚而归附汉王。汉王授予我上将军的印信,给我几万人马,脱下他身上的衣服给我穿,把好食物让给我吃,言听计从,所以我才有今天这样的成就。人家十分亲近、信任我,我背叛他是不吉利的,即使到死也不变心。希望您替我谢绝项王的美意!”
武涉离开后,齐国谋士蒯通知道天下局势的成败取决于韩信,便想出奇策来打动他,蒯通说:“如今楚汉双方势均力敌,天下的命运就掌握在您的手里。我愿披肝沥胆,敬献愚计,只恐怕您不会采纳啊。如果您能听从我的计策,不如让楚、汉双方都获得好处,使他们同时存在下去,三分天下,鼎足而立,这样,谁也不敢轻举妄动。希望您慎重地考虑一下。”
韩信说:“汉王待我十分优厚,他的车让我坐,他的衣服让我穿,他的食物让我吃。我听说,坐人家车子的人要分担人家的祸患,穿人家衣裳的人心里要想着人家的忧患,吃人家食物的人要为人家的事业效死,我怎么能够图谋私利而背信弃义呢!”蒯通说:“文种、范蠡使越国复兴,让勾践称霸诸侯,功成名就之后,文种被迫自杀,范蠡也只好远走他乡。野兽捕捉完了,猎狗就会被烹掉,希望您慎重地考虑一下。况且我听说,勇略震主的人自身危险,而功勋盖世的人不得奖赏。如今您威震天下,拥有使楚汉都感到畏惧的威望,又功勋盖世,归附项王,项王不信任;归附汉王,汉王又惊恐不安。您打算带着这样的声望和功勋到哪里去安身呢?处在人臣的地位,却有震主的威望,名高天下,我私下为您感到危险啊!”韩信说:“先生暂且别说了,让我考虑考虑。”
过了几天,蒯通又来劝说韩信,韩信犹豫再三,不忍心背叛汉王,又自认为功勋卓著,汉王终究不会剥夺自己的齐王的位子,于是谢绝了蒯通的建议。
材料二
韩信原本是项羽的臣子,虽然并未受到特别的对待,但也没有深重的嫌隙。他转而侍奉刘邦,这或许可以理解,但反过来却攻击自己的旧主项羽,并亲自将其斩杀,这难道是可以接受的吗?他的故友钟离昧因为被汉王深深怨恨,走投无路之下投奔韩信,而韩信却斩下他的首级献给汉王,阴险狡诈到了这种地步。当年范雎怨恨魏齐,要杀害他,魏齐于是逃亡并藏匿在平原君赵胜那里。秦国欺骗平原君入关,然后对他说:“希望你派人回去,取来魏齐的人头,否则,我不会放你出关。”平原君回答说:“魏齐是我的朋友,他在我那里,但我决不会把他交出来。”平原君的这番话,意志坚定,读来令人感到充满豪气。韩信要斩杀处于困境中的故友来赎罪,仍未能逃脱被擒的命运,实在让人感到羞愧啊!陈平曾称赞钟离昧是项羽的忠直之臣,而韩信原本也曾与钟离昧并肩侍奉项羽。韩信能够亲手诛杀旧主,又怎能对故友留情?钟离昧想要依靠韩信,这本身就是不智之举,而韩信只看重利益,不顾道义,的确是个反复无常的小人。因此,他最终遭遇钟室之祸,实在不能说是不幸啊!
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野兽已经打完了,猎犬被烹杀,请你深思熟虑吧。况且,臣下听说凡是武勇和谋略使君主感到威胁的就很危险,功劳盖过天下的得不到应有的赏赐。
“野兽已尽”“猎狗烹”联系紧密,以“而”连接,中间不应断开,故在B处断开;
“之”作“虑”的宾语,“且臣”放在句首引出后面内容,故应在D处断开;
“勇略震主者身危”“功盖天下者不赏”结构相同,句意分别独立且完整,故应在G处断开,
故答案为:BDG。
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
A.正确。“谢”,拒绝/辞别。句意:希望您替我辞谢项王的盛情。/我辞别娘家走进你家门。
B.正确。“霸”,使动用法,让……称霸/动词,称霸。句意:辅佐勾践使之称霸诸侯。/秦缪公便称霸西戎了。
C.错误。“遇”,都是“对待”的意思。句意:虽然并未受到特别的对待。/又考虑到君实待我深厚。
D.正确。表顺承;/表假设。句意:走投无路之下投奔韩信。/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朽的木头也刻不断。
故答案为:C。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除掉刘邦”错误,原文为“何不反汉与楚连和,参分天下王之”,武涉建议韩信与项羽联手,同刘、项三分天下,但并未提到“除掉刘邦”。
故答案为:A。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倍”,通“背”,背叛;“不祥”,不吉利;“易”,改变。
(2)“穷交”,穷途末路的朋友;“赎”,救赎;“羞”,羞耻。
故答案为: ①人家十分亲近、信任我,我背叛他是不吉利的,即使到死也不变心。
②韩信要斩杀处于困境中的故友来赎罪,仍未能逃脱被擒的命运,实在让人感到羞愧啊!
1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
解答此题,同意、不同意均可,结合材料内容言之成理即可。
王鸣盛认为韩信是“反复小人”,因其背叛故主、斩杀故交。材料一中韩信拒绝反汉,表现出忠诚;但材料二中他杀钟离昧以自保,确有唯利是图之嫌。韩信的行为复杂,既有忠诚也有自保,评价应全面。
①同意。材料一中,“臣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画不用,故倍楚而归汉”,韩信先是因在项羽处不受重用而归汉;“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于此。夫人深亲信我,我倍之不祥”,后又因刘邦对其“厚遇”而拒绝蒯通劝其叛汉的建议,他的选择多基于自身利益考量;
材料二中,“信本项氏臣……反而攻故主,亲斩杀之”“故友钟离昧为汉所深怨,穷而归信,即斩其首归汉,其倾危至此”“信之惟利是视,诚反复小人也”,韩信不仅亲斩故主项羽的旧将钟离昧以讨好刘邦,还在楚汉相争时背叛项羽,可见其行事反复无常,唯利是图,所以王鸣盛的观点有一定道理。
②不同意。材料一中,“夫人深亲信我,我倍之不祥,虽死不易”“汉王遇我甚厚,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吾闻之,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岂可以乡利倍义乎”,韩信拒绝武涉、蒯通劝其叛汉的建议,是因为他感激刘邦的知遇之恩,重情重义,并非唯利是图;
材料二中,王鸣盛只强调项羽、钟离昧是韩信的“故主”“故友”,不问是非曲直,便遽下断语,观点并不可信。当时楚汉相争形势复杂,韩信也是为求自保,因此,韩信的行为复杂多面,韩信的选择更多是出于对自身处境的考量和对刘邦的感恩,不能简单地以“反复小人”来概括。
故答案为:不同意。①面对与刘邦、项羽鼎足而立、三分天下的巨大诱惑,韩信不为所动,可见他并不唯利是图;②在拒绝武涉和蒯通的游说时,韩信反复强调刘邦对自己的赏识和礼遇,表示不忍背汉,可见他知恩图报,有操守,并非反复无常;③王鸣盛只强调项羽、钟离昧是韩信的“故主”“故友”,不问是非曲直,便遽下断语,观点并不可信。
【答案】15.D
16.①通过写卷帘与归来的燕子商量春事,表现了自己无人诉说的孤独寂寞;②通过写繁花对自身凋零的不在意,任其付与流水和东风,反衬词人的伤春惜时;③通过展现西湖上热闹的歌吹,暗写自己的孤单落寞;④将粉蝶儿守定眼前花与词人的“寸心万里”进行对比,表达了思念远人之情。
【知识点】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古代诗歌鉴赏综合练习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基本能力。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的思想情感的能力。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主语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
15.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D.“雨后初晴作者泛舟西湖”错误,从原词“待晴犹未”可知,天气还未晴朗。而且,说作者欣赏西湖热闹的景象也是错误的,本词是虚写。
故答案为:D。
16.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1)词人满心的愁绪体现在他看到的景色特点中,上片“减芳菲”的意思是不再芳香和艳丽,“被嫩绿、移红换紫”指娇艳花儿被嫩绿的叶子取代了;“半委东风,半委小溪流水”的意思是转瞬之间众花凋零,半被东风吹散,半落溪中与水相逐。春日抹去种种娇妍,正是词人心中惆怅之情的流露。
(2)词的上片“粉蝶儿、守定落花不去,湿重寻香两翅”的意思是粉蝶儿守定落花、欲留春住。词人借粉蝶来衬托自己,以物拟人。
(3)“苔痕湔雨,竹影留云,待晴犹未”的意思是在天气为晴之时游览西湖;“兰舟静舣,西湖上、多少歌吹”指的是作者想象中西湖上弦歌奏响的热闹景象。两者形成鲜明对比,烘托出词人内心的愁苦。
(4)“怎知从一点新愁,寸心万里”直接表达了愁绪之深、之广,是词人直接抒情。
故答案为:①通过写卷帘与归来的燕子商量春事,表现了自己无人诉说的孤独寂寞;②通过写繁花对自身凋零的不在意,任其付与流水和东风,反衬词人的伤春惜时;③通过展现西湖上热闹的歌吹,暗写自己的孤单落寞;④将粉蝶儿守定眼前花与词人的“寸心万里”进行对比,表达了思念远人之情。
17.【答案】(1)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2)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3)同心而离居
【知识点】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默写易错的字词有:覆、隔离、翳、抚、盘桓。
故答案为:(1)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2)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3)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对于上下句的识记性默写,难度不大,难在理解性默写。需要理解背诵篇目的内容,针对问题选对句子并默写正确。
【答案】18.轩然大波(狂风巨浪惊涛骇浪);光怪陆离(斑驳陆离离奇曲折)
19.甲:悲剧和平凡是不相容的乙:所写的完全是儿女情
【知识点】成语的使用;语句补写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词语的运用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词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词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
(2)本题考查学生补写句子的能力。 阅读语段,把握语段大意;分析语段的特征;检查样子是否符合要求,将拟写句子写在语段的相应位置。看是否前后连贯,是否有语病是否简洁。如有问题进行修改,如满意无问题,写到答题卡上。
18.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①结合“平凡收场”和“不至引起”可知,此处和平凡的结局相反,是能引起震动效果的,可填“轩然大波”。轩然大波:比喻大的纠纷或风波。
②此处呼应前文“狼在街上走,人在空中飞,父杀子,女驱父,普洛斯彼呼风唤雨”,修饰“幻相”,指作品离奇。可填“光怪陆离”。光怪陆离:形容形状奇怪,色彩繁杂,也形容事物离奇多变。
故答案为: 轩然大波(狂风巨浪惊涛骇浪)
光怪陆离(斑驳陆离离奇曲折)
19.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甲:结合后文“不逞义气,便低首下心称他做父亲”,可知此处应写哈姆雷特逞义气时的作为,根据上下文,结合原著,此处应填:就痛痛快快把仇人杀死。
乙:此处评价《红楼梦》的内容,结合后文“却要把它摆在‘金玉缘’一个神秘的轮廓里”的转折,可知和“神秘”相反,是说其内容很平常普通;结合后文《水浒传》“所写的完全是侠盗生活”,此处应填:所写的完全是家庭琐事。
故答案为: 甲:悲剧和平凡是不相容的 乙:所写的完全是儿女情
【答案】20.①最后加上“的世界纪录”(成分残缺)⑤探索新现象、揭示新规律(语序不当)
21.示例一:科学家最早使用的磁体类型是水冷磁体,它有着灵活快捷的磁场调控性,能够产生迄今远高于超导磁体的磁场强度,并为物质科学研究提供可靠和高效的实验条件。
示例二:水冷磁体是科学家最早使用的磁体类型,磁场调控灵活快捷,能够产生迄今远高于超导磁体的磁场强度,为物质科学研究提供可靠和高效的实验条件。
22.不同之处:句子①运用了借喻,将悲剧比作放大镜;句子②运用了暗喻,将稳态强磁场磁体比作乒乓球赛场上的竞技。
表达效果:①将悲剧比作放大镜,形象生动地论证了“悲剧和人生有一种不可跨越的距离”这一观点,阐明悲剧具有“使人脱开现实的重压而游魂于幻境”的艺术效果。②将稳态强磁场磁体的发展比作乒乓球赛场上的竞技,通俗易懂又诙谐幽默。
【知识点】修辞手法的分析、运用;选用、变换句式;成分残缺或赘余
【解析】【点评】(1)此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病句题历来是高考热点,复习中首先要熟悉高考常考的六种病句类型——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积累经验,辨析时可采用紧缩主干法,先审主干再审枝叶。
(2)本题考查选用、仿用和变换句式的能力。变换句式指根据题目要求在不改变句子意义的前提下,改变句子的表达方式。简言之,就是内容不变,形式变化。变换句式,实际上是根据语境要求,追求一种更好的表达效果。
(3)本题考查学生辨析修辞手法的能力。修辞是为了修饰文字词句而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主要包括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引用、对比、借代、反语。要对这些修辞手法的概念和作用牢记于心。
20.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①“打破了……”成分残缺,缺少与之搭配的宾语中心词,在“41.4万高斯”后加上“的世界纪录”;
②“成为国际强磁场水冷磁体技术发展新的里程碑”成分残缺,缺少主语,“成为”前加上“这一成果”。
故答案为:①最后加上“的世界纪录”(成分残缺)⑤探索新现象、揭示新规律(语序不当)
2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长句变短句的能力。
画线句子有较长的定语,阐述科学家最早使用的水冷磁体的特性。
首先提取句子主干:科学家最早使用的水冷磁体是磁体类型。
再把定语加上主语单独成句,定语都是修饰磁体类型,可用“它”代表作主语。“有着灵活快捷的磁场调控”改为“它有着灵活快捷的磁场调控”;“能够产生迄今远高于超导磁体的磁场强度”改为“它能够产生迄今远高于超导磁体的磁场强度”;“为物质科学研究提供可靠和高效的实验条件”改为“它为物质科学研究提供可靠和高效的实验条件”。
整合以上信息,去掉重复部分,得出答案:科学家最早使用的水冷磁体是一种磁体类型,它有着灵活快捷的磁场调控,能够产生迄今远高于超导磁体的磁场强度,为物质科学研究提供可靠和高效的实验条件。
故答案为: 示例一:科学家最早使用的磁体类型是水冷磁体,它有着灵活快捷的磁场调控性,能够产生迄今远高于超导磁体的磁场强度,并为物质科学研究提供可靠和高效的实验条件。
示例二:水冷磁体是科学家最早使用的磁体类型,磁场调控灵活快捷,能够产生迄今远高于超导磁体的磁场强度,为物质科学研究提供可靠和高效的实验条件。
22.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悲剧和人生之中自有一种不可跨越的距离。你走进舞台,你便须暂时丢开世界,透过这面放大镜,把生活的苦恼和死的幻灭射到某种距离以外去看
①句子运用了借喻,本体是“悲剧”,喻体是“放大镜”。“放大镜”既放大了物体,又放大了距离,将“悲剧”比作“放大镜”,突出悲剧能让我们与生活苦恼和死的幻灭拉开距离,从而能更清晰的审视它们;
②句子运用了暗喻,本体为“水冷磁体、超导磁体”“混合磁体”,喻体为“单打高手”“混双组合”,比喻词为“是”。句子将水冷磁体、超导磁体比作“单打高手”,混合磁体比作“混双组合”,以常见易懂的形象来表达阐释,化难为易,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不同磁体在磁场产生中的特点和优势,更鲜明地区别出不同类型磁体的功能特点。
故答案为:不同之处:句子①运用了借喻,将悲剧比作放大镜;句子②运用了暗喻,将稳态强磁场磁体比作乒乓球赛场上的竞技。表达效果:①将悲剧比作放大镜,形象生动地论证了“悲剧和人生有一种不可跨越的距离”这一观点,阐明悲剧具有“使人脱开现实的重压而游魂于幻境”的艺术效果。②将稳态强磁场磁体的发展比作乒乓球赛场上的竞技,通俗易懂又诙谐幽默。
23.【答案】例文:
顺时代洪流,保个体惯性
海德格尔曾说:“此在本身便是敞明。”人生漫漫,“惯性”的洪流冲击着我们前行的身影。大潮滂滂之下,唯顺承时代的“惯性”,亦保持自己的“惯性”,方能行稳致远,臻敞明之境。
惯性是对原本运动状态的保持。巨石因惯性而于狂风中巍然矗立,柳枝因惯性于和风中摇曳生姿。自古以来,人们便有着运用“惯性”的智慧。从捣衣的传统到离心机的发明,人类乘“惯性”之便成生活之力。
人生前行过程中,惯性扎根于无意识中,存之于无形又润物细无声。“万物抱阴以负阳,冲气以求和。”老子口中万物道法自然的惯性,于人生层面体现为习惯与观念。习惯的“惯性”积累于细节的涓滴中,而价值观的“惯性”则映照于态度与选择中。李贺骑蹇驴负书袋的“惯性”成就了其诡谲的诗篇,而薛其坤“做实验必穷尽其可能”的“惯性”则为其量子领域的发现埋下伏笔。正确的、积极的“惯性”有着成人之美,而扭曲的、懈怠的“惯性”亦有毁人之嫌。多少人因懒惰的“惯性”躺平于舒适圈,陷于山腰困境;多少人因贪图利益的“惯性”被电信诈骗分子利用而得小失大。“惯性”的两面性值得我们的审慎对待,其利弊亦需我们于利用与规避间平衡。
数字时代信息洪流的冲击之下,个体与社会互慎性的增强使得社会“惯性”加诸个人之上,作用于每个人人生的前行之路。而同样,干干万万个个体汇成了时代的大潮,个体的“惯性”推动着时代的惯性。在网络的碎片王国中,键盘侠的乌合催生了舆论的轩然大波,甚至时而以扭曲的是非观挤压事实;同样,脱不下“孔乙己的长衫”的“惯性”已成为一代人共同的困境。诚如毕飞宇所言,我们自己已成为惯性的一部分。
个人“惯性”比之于“时代惯性”显得微不足道。因此乘时代之惯性无异于顺风航行,因利乘便,金宇澄在文学回归艺术化的“惯性”之下以鸳鸯蝴蝶派文字写就《繁花》,引发了一代人对老上海的回溯;萨莉亚叩问当代人性价比追求的“惯性”,用平价西餐赢得民心。时代“惯性”某种意义上成就了个人“惯性”的机缘,对时代惯性精明审慎的运用为个人发展增添羽翼。
而对于那些时代“惯性”的阴暗角落,我们应保持个人“惯性”的自持,以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泰然,追寻杨绛“风浪浪奈我何”的定势。越是斑驳繁芜的社会环境,越需要我们保持对自我追求的阈值和信仰,在大网大浪中秉“抵抗惯性之惯性”,踽行人生之路。
顺时代洪流,保个体惯性,人生前行乘其风,破其浪。
【知识点】材料作文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这是一道关于毕飞宇的经典语句的理解的材料作文题。
【题干分析】
材料借助著名作家毕飞宇的经典语句,引出了“惯性”这一主题。何为惯性?即在没有外力作用之下,保持原有的状态不变的一种性质。而在这里,试题想要我们解读的显然不是“惯性”的本义,而是融入、体现于我们人生中的“惯性思维”。
从个体角度而言,“惯性”可以指“惯性思维”,如:当今社会,信息冗杂,人们容易自鸣得意于固有经验,陷入“信息茧房”的尴尬境地而不自知,唯有审时度势,提升自我理性辨析的能力,才有可能改变因思维惯性而遭遇的怠惰处境。从社会生活角度而言,“惯性”可以指“固有的生活模式”,如:生活的惯性每天都在影响着我们,习惯于三点一线的生活轨迹,看似单调,实则烟火气十足,惯性让我们保持平和冲淡的心态,享受修篱种菊的烟火人生。从国家、民族角度而言,“惯性”可以指“历史的包袱,旧有的观念”,如:鲁迅选择改造国民性,李大钊引进马克思主义理论,都在力求从内部改变旧有的“惯性”观念,实现民族富强。
写作时,注意“惯性”一词没有褒贬之分,它是人们长期形成的固有思维、行为模式或生活方式,在界定概念时学生需要注意不受惯性思维影响,没给“惯性”下定义,就直接批判“惯性”或打破“惯性”。好的“惯性”要保持,不要改变,坏的“惯性”要改变。除了分清楚“惯性”的好坏之外,还应将重点放在如何减少坏的惯性的束缚,突出个人的改变才能真正发挥作用这样的观点。整体上建议采取层进式结构,由生活中的感悟到个人成长再到国家发展,写出深度。
【立意提取】
1.打破惯性舒适圈,奋斗书写青春华章。
2.跳出惯性牢笼,广阔天地大有可为。
3.莫让惯性束缚你的思维。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材料中的侧重点一定要抓准。材料作文的开头,最好能够联系材料,可以保证自己的观点的确源于材料,不会脱离材料,且能够明确地体现从材料中提炼自己的中心论点的过程。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