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四川省绵阳市2025届高三语文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四川省绵阳市2025届高三语文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5.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1-07 16:14:36

文档简介

四川省绵阳市2025届高三语文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试卷
(2025·绵阳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火,对于原始人类来说意味着什么?南非的斯瓦特兰洞穴考古发掘给我们提供了生动的线索。在该洞穴埋藏最深也是最早的堆积层中,我们找不到积碳,也就是说还没有发现人类用火的证据。在这一层中,考古工作者发现了大型猫科动物的完整骸骨,还有许多零散的骨头碎片,上面带有牙齿的咬痕,其中就包括直立人的骨骼残骸。往上走,到了较后期的堆积层,考古工作者发现了积碳,积碳是因不完全燃烧而形成的沉积物,这是人类用火的证据。而在这一堆积层中,所发掘出的是直立人的完整骸骨,还有其他各种哺乳类、爬行类和鸟类动物的零碎残骸,其中包括被啃咬过的大型猫科动物的骨头,为数还不少。由此观之,洞穴“所有权”的转移,以及谁吃、谁又被吃的角色变化,都生动地证明了火的威力。
火可以说是人类最古老又最伟大的“工具”,用火是人类独有的行为,使用火可以重塑自然世界。然而, “工具”也许并不是非常准确的字眼:不同于一把没有生命的刀具,火有自己的“生命”。即便时至今日,火至多是一种“部分驯化物”,经常不请自来,若不加以谨慎看管,它随时可能脱离控制。
人类用火的证据,至少可以追溯至四十万年之前。人类用火带来的巨大影响,·远非后面驯化植物或动物所能比及。人类手中的火是地貌景观的“设计师”,但为何这一观点在我们过去的历史叙述中并未留下应有的记录呢? 原因很可能是火的力量是在数十万年的历程中扩展开来的,而完成这一过程又是在“未开化”的阶段。
在漫长的历史中,我们的祖先注意到自然界的野火能够改变人类的生存环境:野火清除了旧有的植被,火熄灭后,会产生人类所需要的种子、浆果等,最重要的是,野火熄灭后,新长出的草地又会吸引食草动物前来觅食,而这些食草动物正是人类的猎物。北美的原住民懂得用火去整饰地貌景观,招引麋鹿、海狸、野兔等,最后将这些猎物擒获。也就是说,他们首先精心创造出一片“栖息地”,引诱猎物前来,把猎物收入囊中,这也就代表着某种“丰收”,只不过对象是他们有意识吸引而至的。如此看来,早期的人类不仅用火改变地貌景观,而且他们还懂得用火去捕捉猎物。在火被驯化后,人类为张罗一餐所要奔波的半径范围,也就大大缩小了。这就为人类逐渐形成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社会组织奠定了基础。
火可用于烹饪,将生食煮熟——这是使人口聚集起来的一种方式。用火去烹制生食,就等于将一部分消化过程放到体外进行。在火的作用下,食物中的淀粉会发生糊化,这时淀粉会变成糊状的溶液,食物将变得更为柔软和粘稠,也更易让人咀嚼和消化,人类从糊化后的食物中提取营养所需要消耗的热量也相应变得更少。同时,烹饪所引起的化学分解,可以为人体提供更多的能量,因此使得智人所需的食物更少。有了火,早期人类就可以收集并进食各种食物,其范围远非早前所及:有些植物长有棘刺、褶皱,或者厚厚的外皮,现在通过火的烹制,就可以将它们去皮、打开;那些坚硬的种子和纤维性的食物,消化它们需要惊人的热量,直接食用这些食物对人类而言得不偿失,现在经过火的作用,这些食物不仅变成了可口的美味,而且消耗的热量更少。
利用火给人类的基因和生理带来的影响可以说是巨大的。若同灵长类的“表兄弟”进行比较,人类肠道的长度还不到它们的一半,牙齿更是小得多,这是因为在烹饪过程中,食物内部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了改变,这会使食物变得更为软烂,更易咀嚼和消化。因此我们在消化食物时消耗的热量也就少得多,这样就可以给大脑提供更多的热量。理查德·兰厄姆认为,这很大程度上可以解释人类的大脑容量为什么这么大,其体积是一般哺乳动物的三倍之多。从考古遗迹中发现,人类大脑容量的激增,是与家户灶台同时出现的。
(摘编自詹姆斯·C.斯科特《作茧自缚·人类早期国家的深层历史》)
材料二:
先祖何时跨过了从利用自然火到有控制地用火的这道门槛? 一些学者认为应该是发生在直立人的早期(大约距今200万年) ,因为直立人与更早的能人乃至南方古猿相比,在体质形态方面发生了重大改变,尤其是脑容量的显著增加,而这些改变只有在用火熟食后才会发生。“熟食假说”认为人类用火始于200万年前的直立人早期。该假说认为用火是人类的一项重大“发明”,用火的初衷是烧烤生食,熟食使人类更易获得所需的营养。对大脑而言,食物经过高温烹饪,其中的蛋白质会发生水解,生成具有鲜味的氨基酸,这些氨基酸不仅提高了食物的口感,还是大脑所需的重要营养物质。同时熟食大大减少了茹毛饮血的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危害,这使得人类体质发生了明显改变,并因此进化成直立人。人类从此解放了双手,能够开始进行采摘、制造工具等复杂的活动。
这一假说是从人类进化过程中形体变化的角度进行的推断,尽管得到很多支持,但由于缺乏直接的考古学证据,也受到一些质疑。有些学者宣称在古人类遗址中发现了早期直立人的用火证据,例如南非的斯瓦特兰洞穴、肯尼亚的切苏旺加遗址、中国山西的西侯度遗址和云南元谋人遗址,这些古人类遗址距今都超过150万年,但这里发现的所谓古人类“用火证据”,因遗迹遗物分散、材料少、保存状况不佳而很少被学术界认可。例如,早期人类不会构建火塘,很少会留下结构性的火塘残余,同时,对于出现在地层中的零散的不完全燃烧沉积物,是人为用火还是自然野火的产物,也很难辨识。
大量考古学和人类学的研究表明,人类新发端的行为方式,会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人类的栖居方式,并使人类的社会组织结构发生改变,向减少流动性、更好地控制和利用自然资源的方向发展,而人类学会利用火被认为是对人类生计模式、社会结构变革产生重大影响的新变量与发展动因。
人类引来的燎原之火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使区域内特定生存资源的密度增加,获取特定资源的可预见性增强。在此情形下,捕获小型猎物更加便利,觅食的不确定性大为减少,觅食所要行走的路途大为减少,人群的流动性随之变小,这就预示着定居趋势的出现,进而人口规模扩大,社会日益复杂化,私有领地和财产的概念开始出现,这时文明的曙光若隐若现。
(摘编自高星《史前人类的生存之火》)
【注】人类的进化主要分五个阶段: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现代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材料一斯瓦特兰洞穴考古可看出,人类利用火保护了自己并改变了自己在食物链中的位置。
B.材料一中作者认为火是有“生命”的,形象地表明了“火”具有不可控性和不可预测性的特点。
C.“熟食假说”尽管得到了一些学者的支持,但当前并没有直接的考古证据能够证明这一假说。
D.材料二中作者认为人类对于火的利用,扩太了当时的人口规模,进而影响了人类的生存方式。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火对地貌景观的改变非常缓慢,因此历史学者在研究史前文化时并没有关注到火的这一作用。
B.材料一第四段“如此看来”的“此”,是指北美原住民能用火整饰地貌景观,捕获猎物的做法。
C.材料一中将“积碳”作为人类用火的证据,但从材料二的内容可以看出这种判断仍有待验证。
D.两则材料都阐述了“火”对人类进化产生的影响,并介绍了它对人类社会发展所具有的作用。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相关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类对火的利用晚于人类的群居生活,在部落出现之后,人们依靠群体智慧学会了如何利用火。
B.人类对火的利用早于驯化动物,人类借助火捕捉猎物; 这在一定程度上为驯化动物提供了条件。
C.如果在不会生长树木的洞穴内发现了原地埋藏的木炭或灰烬,这些发现可视为人类用火的证据。
D.在学会如何控制和利用火之后,人类自身的生活习惯、行走方式和身体特征也全都发生了改变。
4.请结合材料内容,对“用火熟食”能够增加人类脑容量的原因进行梳理。
5.詹姆斯·C.斯科特认为“在火被驯化后,人类为张罗一餐所要奔波的半径范围,也就大大缩小了”,请结合材料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025·绵阳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黎明前的故事 (节选)
茹志鹃
小小还是照常爬到爸爸的阁楼上。阁楼上很黑,小小独个儿坐在爸爸的床上。往常这个时候是最热闹的,晚饭吃过了,大家都在家里,爸爸讲故事,妈妈检查功课,小小和姐姐吵嘴……都在这一刻。小小怔怔地看着楼梯口,心想爸爸也许会突然走上来,轻轻地叫道:“小小,吃晚饭了……”
半夜里,米米给一阵杂乱的脚步声吵醒了,打开电灯一看,门外进来的还是那些特务,可是他们后面……后面是谁? 爸爸! 米米弄不清这是真的还是在梦里。 “爸爸! 爸爸回来了? ”小小也坐起来喃喃着。米米赤着脚站在地上,看他们把爸爸拉上了阁楼,关上了楼门。小小起来,靠到姐姐身边站着,两个人仰着头,呆呆地望着楼上,只听楼上乱了一阵,就没动静了。一会儿,那个非常熟悉的很轻很轻的声音就嗒嗒地响了起来。
小小一听这声音,猛地想起一件事来。曾经有一次,小小夜里醒来,问过妈妈这是什么声音。妈妈想了想,就倚在床上,沉静地说道:“小小,这是一只奇怪的鸟,在给好人唱歌,它唱的歌从来不肯给坏人听到。它从晚上唱到天亮,唱得嘴里流血了,它还是唱; 没有力气了,它还要唱。”“啪嗒”一声,那个轻微的嗒嗒声停止了,接着就听见爸爸轻快地说道:“对不起,我收不到。”
“啪! 啪! ”两声,好像是动手打了,接着又是“哗啦”一声,似乎所有的枪都顶上了子弹。有人轻轻地问道:“你收不收? ”米米一把紧抱住弟弟,屏住了气,四周的空气也似乎凝固了。静止了一会儿,爸爸又说话了,声音还是那么轻快:“我不想收了,收也是白收,你们要怎么办就怎么办吧!”米米和小小都深深地换了一口气。米米更紧地抱住了弟弟,但弟弟却在想:奇异的鸟不肯给坏人唱歌,妈妈讲过的,它只唱给好人听的……阁楼的门开了,那些人押着爸爸下来了。爸爸胡子很长,脸也变得黑了,他微微笑着,两排牙齿显得又白又亮。他的腿好像跛得很厉害,走路简直像是在用一条腿跳。那些人推着他走,爸爸只来得及回头向米米和小小笑了笑说道:“不要哭,爸爸不会死的……”话没说完,就跌跌撞撞地被推出了门。
每夜,每夜,上海的四郊——江湾、虹桥、青浦……响着枪声,多少孩子的父母兄姊,在这里成批成批地倒下。这些祖国优秀的儿女,在这黎明即将到来那一刻,或引吭高歌,或默默地走完这条人生最艰苦最光荣的最后路程。
现在,米米和小小每天早上起来,就听听炮声是不是近了一点。然后就到“卫戍司令部”门口去站一会儿。爸爸、妈妈就关在这里,米米、小小每天去,去了就在门外站一会儿。这一次,他们却意外地被接见了。这里面还有一排铁栅,中间隔出一条五六尺阔的巷子,有人拿着枪在这巷子里踱来踱去。米米和小小把脸紧紧地嵌在铁栅空当间,紧张地注视着里面。一会儿,妈妈一个人从里面走了出来。
“孩子,这些日子你们是怎么过的? ……”妈妈仔仔细细地端详着他们的脸,过了一会儿,才说, “小小要听姐姐的话,米米要照顾好弟弟,以后……日子马上就会好过了……不要忘记你们的爸爸……”妈妈话还没有说完,接见的时间就完了,妈妈只来得及说,“把爸爸的被子要回去!”小小像个哑巴似的,跟了姐姐去拿了爸爸的被子。被子上染着大片黑紫紫的血迹。他不能想象爸爸是怎么了,爸爸说过,他不会死的,但为什么不要被子了呢? ……
上海解放了,不过敌人还占据着部分地区。小小成天站在马路上,焦急地张望着,碰到解放军就上前问:“那边有没有解放? ”那些解放军总是说:“快了,小朋友,快回家吧!路上有流弹。”
小小问到后来,实在急了,只得拦路抱住了一个头上缠着绷带、拿着盒子枪的解放军问道:“叔叔,你们到底什么时候才能解放那边? ”那个解放军带着浓重的山东口音说: “别着急,小朋友,那边会解放的。快回家,一会儿你妈妈该急了。”
“我妈妈就在那边,给反动派关着呢! ”那解放军忽然愣住了,半晌,才用他粗糙的大手摸了摸小小的头发说:“那么你爸爸呢? ”“不知道……大概还关在那里,或者就死了。”那解放军听了,紧紧地皱起了眉头,好像他头上的伤口突然痛起来似的,默默地站了一刻,就拍了拍小小的肩膀说: “不要慌,那边马上就解放,你爸爸、妈妈不会死的。”说完就急急地向前走去了。
第二天一早,小小照例跑到街上去,但一会儿,他又喘吁吁地跑回来叫道:“上海统统解放了,爸爸、妈妈要回家了! ……”小小一把拖起姐姐,飞似的跑到弄堂口,好像爸爸、妈妈已等在弄堂口了。
“你看那边,我望这面。”米米决定后,就和弟弟背靠背地站着,向远处张望起来。
人行道旁的梧桐影子,斜长地一条条地横在地上,它不知不觉地移动着,渐渐地,树影都缩成一团团的了。“怎么还不来? ……”小小数到五十,数到五百,没有妈妈的影子,也没有爸爸的影子。梧桐树影从一条条变成一团团,又从一团团拉成一条条的了。
米米心慌了,一忽儿掉头朝这儿,一忽儿掉头朝那边,向四面张皇地注视着,竭力把眼光望得远些。不久,她觉得街上走路的人都像妈妈、爸爸,但又都不是妈妈、爸爸。她觉得房子在一排一排地横倒下来,天旋地转,米米头晕了。
晚上,米米、小小都没有说话,胡阿姨送来的饭也没吃,就躺到床上去了。米米望着帐顶,半晌才轻轻地说道: “小小,明天我们到江湾去找吧!”小小唔了一声,就伏在枕头上不动了。
“米米! 小小! ”突然,妈妈头发蓬乱地站在房门口。
“妈妈回来了! 爸爸呢? ”
妈妈没有回答,只是紧紧地抱住他们,眼眶里充满了激动的泪水。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爸爸应该是一名情报工作者,从文中“非常熟悉的很轻很轻的声音”可看出爸爸经常要收发情报。
B.爸爸饱受折磨,但仍对小小“笑了笑”并宽慰他,既表现了革命者的无畏,又表现了父爱的伟大。
C.爸爸要向外传递消息,而被子是唯一能带走的物品,于是妈妈叮嘱米米要把“爸爸的被子要回去”。
D.妈妈回来时“头发蓬乱”,暗示了她被关押时的糟糕境遇,同时也可看出她想要归家的迫切心理。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多次出现声音描写,如“啪! 啪! ”声和“哗啦”的子弹上膛声,既渲染了紧张的氛围,也突出了父亲处境之险。
B.作者善用伏笔,如小小和米米意外地被准许探视,都没有吃胡阿姨送来的饭等情节,为父亲的牺牲埋下了伏笔。
C.“忽然愣住”写出了解放军得知小小妈妈被关押后的不知所措, “半晌”则说明了他听到回答后沉默时间之长。
D.文章以梧桐树影的变化,暗示了时间流逝,使孩子们等待的过程具象化,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等待时间的漫长。
8.面对小小的疑问,母亲为什么以“奇怪的鸟”这个故事来回答? 请结合文本,简要回答。
9.作者以“米米和小小”的视角展现了这段“黎明前的故事”,这样处理有怎样的好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2025·绵阳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后唐庄宗有二臣焉:李嗣源、郭崇韬也。嗣源挟震主之威,得国兵之权,执之而不释也。庄宗无以夺之,而稍忌其遇。崇韬有大功于国,忠而可倚,而嗣源之所畏者也。庄宗苟能挟所可倚而制所可忌,则嗣源虽怀不自安,而有顾惮,非敢辄发也。庄宗知其所忌而不知其倚,故崇韬以忠见疏,谗疾日急。使其营自救之计乃求将其征蜀之兵庄宗归国中之师属之而西。崇槄捷奏才上,而以谗死矣。庄宗知得蜀足以资其盛强,而不知崇韬之死已去嗣源之畏。故邺下之变,嗣源以一旅之众,迁大器易若反掌。使崇韬之不死,虽嗣源之强,亦何以御之?嗟乎!人臣之祸,起于操权,而速祸之权,莫重于制兵。崇韬谋避祸自全,而方求执其兵,此于抱薪救火者何异也?
(节选自《何博士备论·郭崇韬论》)
材料二:
后唐庄宗初得天下,欲立爱姬刘氏为后。庄宗虽出夷狄,又承天下大乱,然顾典礼人情,亦难其事。群臣虽往往阿谀,亡学术,然亦无敢当其议者。豆卢革为相,郭崇韬为枢密使,崇韬功高迹危,思为自安计,而革庸懦无所为,惟谄荣韬以自安,因相与上章言刘氏当立。刘氏既立,黩货蠹政,残贼忠良,天下遂大乱。呜呼!革不足言矣,崇韬佐命大臣,其请立刘氏,非有他心也,不过谓天子所宠昵而自结焉。然唐之亡,实由刘氏,是亡唐者崇韬也。后唐之先,皆有勋劳于帝室。晋王克用百战以建王业,庄宗因之遂有天下。而崇韬顾区区之:私,引刘氏以覆其社稷。
(节选自陆游《书く郭崇韬传>后》)
材料三:
(郭崇韬)权兼内外,素与宦者不合。时蜀兵寇边,帝遣崇韬与皇子继岌领兵征之。得胜将归,宦者嫉其能,欲害之,私告皇后[业]曰:“郭崇韬恃功在外。将谋反。”皇后以书与子继岌,命杀之。崇韬不能辩,竟死于军中。
(节选自《鉴略妥注·五代纪》)
【注】皇后,即材料二中提到的“刘氏”。
10.材料一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将要加句读处的字母按顺序填写到答题卡上的横线处。
使其营A自救之计B乃求将C其征D蜀之兵E庄宗归 F国中G之师H 属之I而西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无以,指没有(办法) ,与“无以,则王乎”(《齐桓晋文之事》) 的“无以”意思不同。
B.大器,指国家、帝位,与“人君当神器之重”(《谏太宗十思疏》)的“神器”意思相同。
C.“亦难其事”的“难”和“耻学于师”(《师说》) 的“耻”在句子中都活用为动词。
D.区区,指情意深挚,与“何乃太区区” (《孔雀东南飞》) 的“区区”意思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为当时的权臣,李嗣源拥有极高的威望,而且紧握兵权不肯放手,这逐渐引起了庄宗的不满。
B.郭崇韬对国家非常忠诚,并且军事才能突出,如能得到庄宗的信任,将有助于后唐政权的稳定。
C.庄宗欲立刘氏为后,平日很多阿谀奉承之人都不敢迎合庄宗,其原因之一是此举不合礼制人情。
D.豆卢革平庸无能,平时通过讨好郭崇韬来保全自己,因而明知刘氏贪婪,仍迎合了崇韬的做法。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崇韬谋避祸自全,而方求执其兵,此于抱薪救火者何异也?
②晋王克用百战以建王业,庄宗因之遂有天下。
14.史料互证是历史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不同来源、不同性质的史料相互比对、印证,能更准确地评判历史事件。请结合三则材料,综合分析导致郭崇韬身亡的原因。
(2025·绵阳模拟)阅读下面宋词,完成小题。
徐惇济书报尝过余石林①
叶梦得
绕涧新添数百竿,故人书为报平安。
似闻谡谡山风响,正想阴阴夏簟②寒。
老大不能穷蠹简,归来便拟挂尘冠。
一杯且觅林间约,莫枉山王③废旧欢。
【注】①石林,在湖州弁山,诗人在此处有居所。②簟,竹席。③山王,指“竹林七贤”中的山涛、王戎,有人认为二人热衷官场,不适合归入“七贤”。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徐惇济来信告诉诗人他曾到过石林,这引发了诗人的思绪,写下此诗。
B.徐惇济怀念石林的竹林美景,他写信给诗人,询问竹林是否依旧葱郁。
C.“挂尘冠”有辞官之意,从中可看出诗人并不留恋仕途,有归隐之心。
D.诗人在尾联借典故,表示希望能与朋友相约林间,一起享受自然之美。
16.请结合诗歌内容,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本诗第二联进行简要赏析。
17.(2025·绵阳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班会课上,班主任李老师借用《谏太宗十思疏》中的“   ,   ”两句,告诫学生在学习中开头做得好的人很多,而能坚持到底的却很少,希望他们能始终如一。
(2)小王同学去三峡游玩,当他看到月光照耀下的江面,弥漫着白茫茫的水汽,远远望去,江面好像与天相接,于是想到了苏轼《赤壁赋》中的“   ,   ”这两句。
(3)诗人常常在诗歌中运用借代的手法,委婉地表达心中的感情,《短歌行》中“   ,   ”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就都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
(2025·绵阳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春节假期在当下已经成为人们在忙碌一年后休息调整的一个长假, ① ,这是为什么呢?假期后,人们更易感到疲惫,主要和睡眠质量下降有关。导致睡眠质量下降有两个“罪魁祸首”。 ② ,大多数人在春节期间会因为兴奋而熬夜,破坏了日常的作息规律,影响身体的休息,从而导致疲惫;二是暴饮暴食、入睡困难,暴饮暴食会加重胃的负担, ③ ,身体不能得到充分的休息。春节是最重要的传统中国节日,人们为了庆祝这个特殊的节日,很多人都会精心准备丰富的美食。而这些美食比日常饮食的糖分、油脂含量都要高,人们大快朵颐会进一步加重胃的负担。当然,除了睡眠质量下降这一原因之外,人们也会因出行、待客等,使身体处于忙碌劳累状态,这些都会让人容易感到疲惫。
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2025·绵阳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十年前我回了一次家乡,一天闲走,去看了看老家的旧址,发现我们那个家原来是不算小的。我家的大门开在科甲巷,而在西边的竺家巷有一个后门。我的家即在这两条巷子之间。临街是铺面。从科甲巷口到竺家巷口,计有这么几家店铺:一家豆腐店,一家南货店,一家烧饼店,一家棉席店,一家药店,一家烟店,一家糕店,一家剃头店,一家布店。我们家在这些店铺的后面,占地多少平米我不知道,但总是不小的,住起来是相当宽敞的。
正屋当中是一个堂屋,堂屋铺地的箩底砖的边角都磨圆了,而且特别容易返潮。天将要下雨,砖地上就是潮乎乎的。若遇连阴天,地面简直像涂了一层油,滑的。我很小就知道“础润而雨”。用不着看柱础,从正堂屋砖地,就知道雨一时半会儿停不了。一想到正堂屋,总会想到下雨,有时接连下几天,真是烦人。雨老不停,我的一个堂姐就会剪一个纸人贴在墙上,这纸人一手拿着簸箕,一手拿着笤帚,风一吹,就摇动起来,叫“扫晴娘”。也真奇怪,扫晴娘扫了一天,第二天多少会放晴。放晴后,我们会去花园。这座没有精心安排布置过的花园里肥沃的黑色泥土上随意地生长着一些肆意蔓延的杂草和一些高大的树木。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将临街的店铺以“一家……”的形式全部罗列出来,具有怎样的艺术效果?
21.下列选项中的“多少”和文中加点处的“多少”,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
A.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B.无论你需要多少帮助,我们都会尽力提供。
C.只要打开书,多少都能学点知识。
D.他为了这一目标,做了多少努力,你们知道吗?
22.文中画横线处是个长句,请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23.(2025·绵阳模拟)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全球化的今天,跨文化、跨国界的交流已成为常态。面对多元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人们往往在“自我”与“他人”的认知之间徘徊。有人主张应站在他人角度看世界,认为这能促进理解与沟通,化解矛盾,达成共识; 也有人坚持无需刻意如此,以避免在无尽的他人视角中自我内耗,甚至迷失自我。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 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不少于800字。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D
2.A
3.A
4.①用火熟食使一部分消化过程在体外进行,减少了人类消化食物所需的热量。②熟食变得柔软、粘稠,更易咀嚼和消化,给大脑提供更多热量。③熟食中的蛋白质水解生成了大脑所需的氨基酸等营养物质。④熟食减少了生食对健康的危害,使人类体质发生了明显改变,脑容量显著增加。
5.①用火熟食使人类获取食物的不确定性大为减少,捕猎所要行走的路途大为缩短,人口流动性变小,定居趋势出现。②用火熟食后,人口规模扩大,社会日益复杂化,为形成以血缘为基础的社会组织奠定了基础。③用火熟食能够给大脑提供更多的热量,人类大脑容量增加,智力有所提升,能够发明更多工具,提升捕猎和生存能力。
【知识点】社会科学类;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分析和评价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3)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做这类题往往需要对原文进行“推断和想象”,所以选项的内容就不再是原材料的简单重复,而是在原句的基础上,加上了命题者自己的理解。要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做到对材料的熟悉和理解,以便解题时迅速找到其在材料中的相关区域,进而进行比较、分析、推断;其次,要清楚选项都是在文中句子基础上进行的合理推断,绝不是凭空进行的,所以找到原来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筛选信息、推敲选项;将选项和原文信息进行比较时,掌握一些常见的设错方式很有必要,从而使思维变得更加敏捷,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通读全文,整体理解把文本的内容。然后仔细审题,抓住问题的指向,到文中搜寻相应的答题区间,抓住重点词句,归纳概括要点,然后顺应问题的方向组织答案,分条回答即可。
(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句子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找到题干语句在原文中的具体位置,再结合上下文(全文)及文章感情主旨分层概括。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D.“扩大了当时的人口规模,进而影响了人类的生存方式”说法错误,依据材料二尾段“……进而人口规模扩大”可知,选项递进关系错误,应为“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进而人口规模扩大”。
故答案为:D。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分析和评价能力。
A.“非常缓慢”“历史学者在研究史前文化时并没有关注到火的这一作用”说法错误。由材料一“但为何这一观点在我们过去的历史叙述中并未留下应有的记录呢?原因很可能是火的力量是在数十万年的历程中扩展开来的,而完成这一过程又是在‘未开化’的阶段”可知,火对地貌景观的改变“非常缓慢”于文无据;且未被历史学者详细记录,可能是因为完成这一过程是在“未开化”的阶段。这并不意味着历史学者没有关注。
故答案为:A。
3.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
A.“人类对火的利用晚于人类的群居生活”说法错误。根据材料一“火可用于烹饪,将生食煮熟——这是使人口聚集起来的一种方式”,材料二“……进而影响人类的栖居方式,并使人类的社会组织结构发生改变,向减少流动性”可知,人类对火的利用应该早于部落稳定形成。
故答案为:A。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由材料一第五段“用火去烹制生食,就等于将一部分消化过程放到体外进行”“人类从糊化后的食物中提取营养所需要消耗的热量也相应变得更少”可得出答案第一点。这意味着,身体用于消化过程的能量减少,从而可以将更多能量分配给大脑等其他器官,促进了大脑的发展。
由材料一第五段“在火的作用下,食物中的淀粉会发生糊化,这时淀粉会变成糊状的溶液,食物将变得更为柔软和粘稠,也更易让人咀嚼和消化”可得出答案第二点。这不仅减少了消化系统的工作负担,也使得食物更容易被身体吸收,为大脑提供了更多的可用能量。
由材料二第一段“对大脑而言,食物经过高温烹饪,其中的蛋白质会发生水解,生成具有鲜味的氨基酸,这些氨基酸不仅提高了食物的口感,还是大脑所需的重要营养物质”可得出答案第三点。烹饪过程中更易于分解成氨基酸,这些氨基酸对于大脑功能至关重要。
由材料二第一段“熟食大大减少了茹毛饮血的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危害,这使得人类体质发生了明显改变,并因此进化成直立人”可知,可得出答案第四点。通过烹饪,食物中的有害物被杀死,减少了疾病的风险,促进了整体健康和大脑的成长。
故答案为: ①用火熟食使一部分消化过程在体外进行,减少了人类消化食物所需的热量。②熟食变得柔软、粘稠,更易咀嚼和消化,给大脑提供更多热量。③熟食中的蛋白质水解生成了大脑所需的氨基酸等营养物质。④熟食减少了生食对健康的危害,使人类体质发生了明显改变,脑容量显著增加。
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句子含义的能力。
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关键在于理解“人类为张罗一餐所要奔波的半径范围,也就大大缩小了”。
由材料二尾段“在此情形下,捕获小型猎物更加便利,觅食的不确定性大为减少,觅食所要行走的路途大为减少,人群的流动性随之变小,这就预示着定居趋势的出现”可知,用火熟食意味着人们不再需要为了寻找特定的食物而长途跋涉,人类可以在更近的距离内吸引和捕捉猎物,使得人口流动性变小,定居趋势逐渐出现。
由材料二尾段“进而人口规模扩大,社会日益复杂化,私有领地和财产的概念开始出现”,材料一第四段“在火被驯化后,人类为张罗一餐所要奔波的半径范围,也就大大缩小了。这就为人类逐渐形成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社会组织奠定了基础”可得出第二点答案。
由材料一尾段“因此我们在消化食物时消耗的热量也就少得多,这样就可以给大脑提供更多的热量”,材料二第一段“人类从此解放了双手,能够开始进行采摘、制造工具等复杂的活动”可知,用火熟食能够为大脑提供更多能量,从而促进人类智力的发展,智力的增长反过来又推动了技术的进步,提升了他们捕猎和生存的能力。
故答案为: ①用火熟食使人类获取食物的不确定性大为减少,捕猎所要行走的路途大为缩短,人口流动性变小,定居趋势出现。②用火熟食后,人口规模扩大,社会日益复杂化,为形成以血缘为基础的社会组织奠定了基础。③用火熟食能够给大脑提供更多的热量,人类大脑容量增加,智力有所提升,能够发明更多工具,提升捕猎和生存能力。
【答案】6.C
7.B
8.①母亲以“奇怪的鸟”唱歌的故事告诉小小,爸爸正在做正义的事情; ②母亲希望用这个故事让小小理解爸爸的工作,并给他带来希望和勇气; ③母亲借这个故事表达她对爸爸的支持和对革命事业的信仰。
9.①以孩子的视角叙述,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②通过孩子的眼睛展现革命者家庭的艰难和牺牲,让读者更深刻地理解革命的代价,③孩子的纯真和坚定信仰与革命者的精神相呼应,突显了革命精神的传承和力量;④以孩子的视角展现黎明前的黑暗和解放后的光明,凸显了革命的胜利和希望。
【知识点】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品味精彩语句的表达艺术;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中国现当代小说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本题时,首先要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看清文脉,并认真品味关键性语言。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答题的关键是审读题干,把握命题意图,找出题干所在的具体语段及语句;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分析,寻找细微的差别,得出正确结论。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重要情节、语段的能力。对文章的情节注意分析伏笔和照应的关系,在前文的情节中或许对文章的结尾有所暗示;然后是人物的性格,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什么样的性格就有什么样的结局;还要考虑文章的主旨,根据作者的情感倾向分析故事的结局;周围的环境也可能对人物的命运造成影响,进而影响事件的结局。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的叙述视角的能力。小说的叙述视角有两层含义,一是叙述者的叙述视角,也就是作者的叙述视角;一是人物的叙述视角,即小说中的人物的叙述视角。前者,主要表现为人称的变化,即第一、二、三人称的叙述视角;后者,就是小说中从某一人物角度看人看事。小说的叙事视角的选取,同样是为情节、人物、主旨服务,解答时要扣紧这几点;还要注意叙事角度的选取目的是为了让读者接受与联想,更好地调动读者的参与感受。
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C.“爸爸要向外传递消息,而被子是唯一能带走的物品”错,从文中“被子上染着大片黑紫紫的血迹”可以看出,被子暗示了爸爸的结局,是妈妈想要留下爸爸的遗物,留作纪念,后文并没有写爸爸通过被子向外传递消息。
故答案为:C。
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B.“都没有吃胡阿姨送来的饭……为父亲的牺牲埋下了伏笔”错,没有吃胡阿姨送来的饭,着重表现的是孩子们对父母的思念和担忧、期盼父母平安归来的迫切心情,父亲是否牺牲在文章中并没有明确提及,不能将此情节看作为父亲的牺牲埋下伏笔。
故答案为:B。
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重要情节、语段的能力。
①保护。母亲把爸爸收发情报的“嗒嗒”声,说成是“奇怪的鸟”在唱歌,来回答小小的问题,目的是为了保护孩子,不让他们过早地接触和了解到父母所处的危险和残酷环境,这个回答富有童话色彩,迎合了小小的理解能力,也避免小小不小心说漏嘴。
②引导。母亲回答孩子说“这是一只奇怪的鸟,在给好人唱歌,它唱的歌从来不肯给坏人听到”,鸟的歌声,只唱给好人听,不唱给坏人听,鸟尚且能够分辨好人和坏人,借此引导孩子也要懂得是非善恶之分。
③希望。因为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有限,母亲编造“奇怪的鸟”给好人唱歌的故事,隐晦地向孩子告知爸爸现在所做的是正义的事情,并且表达出革命必胜的信念,传达了一种对美好和光明的希望,也希望孩子长大后,如果回想起这个故事,就会理解母亲的良苦用心,也能深刻体会父亲的牺牲是伟大的。
故答案为:①母亲以“奇怪的鸟”唱歌的故事告诉小小,爸爸正在做正义的事情; ②母亲希望用这个故事让小小理解爸爸的工作,并给他带来希望和勇气; ③母亲借这个故事表达她对爸爸的支持和对革命事业的信仰。
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的叙述视角的能力。
①增强了真实感。通过小小和米米的视角,叙述故事。例如,小小和米米在描述父亲被特务抓走、看到带血的被子等场景时,只是如实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这种不加修饰的叙述方式让故事显得更加客观真实;又如爸爸妈妈被关押后,小小每天去听炮声、在马路上询问解放军解放的进度,这些行为都是孩子在特定环境下的自然反应。这些使整个故事显得更为客观,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感。
②强化了感染力。文章呈现战争环境下孩子们的生活状态,例如,米米和小小每天“听听炮声是不是近了一点”、在“卫戍司令部”门口等待父母,“小小成天站在马路上,焦急地张望”,他们的生活中充满恐惧和不确定性,但他们依然坚持着希望,使故事充满了感染力;文章也注重表现孩子们的心理。如当父亲被特务拉上了阁楼,他们“两个人仰着头,呆呆地望着楼上”,上海解放后,他们一直等不到爸爸、妈妈,米米“心慌了,一忽儿掉头朝这儿,一忽儿掉头朝那边,向四面张皇地注视着,竭力望得远些”,这种孩子式的无助和迷茫,更容易令读者心生同情和怜悯。
③深化了文章主题。文章写他们每天听炮声、去“卫戍司令部”门口等待、焦急地询问解放军解放的进度,这些行为都体现出希望的力量,即使他们对革命的理解是懵懂的,但这种希望却从未熄灭。此外,通过孩子视角记叙父亲被特务抓走,被子上大片黑紫紫的血迹,周围不断响起的枪声,呈现出黎明前黑暗时刻的恐怖与血腥。同时,写父亲面对敌人的威胁,始终坚守信念,“我不想收了,收也是白收,你们要怎么办就怎么办吧!”这种无畏的精神在孩子的视角下更加震撼人心,深刻体现了革命者在黎明前黑暗中的坚持与希望,从而深化了革命的伟大这一主题。
故答案为: ①以孩子的视角叙述,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②通过孩子的眼睛展现革命者家庭的艰难和牺牲,让读者更深刻地理解革命的代价,③孩子的纯真和坚定信仰与革命者的精神相呼应,突显了革命精神的传承和力量;④以孩子的视角展现黎明前的黑暗和解放后的光明,凸显了革命的胜利和希望。
【答案】10.BEH
11.A
12.D
13.①郭崇韬谋求躲避灾祸保全自己,却正要求掌握兵权,这和抱着柴草救火有什么不同呢?②晋王李克用身经百战来建立帝王大业,庄宗凭借这个 (基业) 于是拥有天下。
14.①庄宗的猜忌。庄宗对郭崇韬有所猜忌,导致郭崇韬被疏远,使其处境危险。②宦官的嫉妒。宦官嫉妒郭崇韬的才能,在皇后耳边进谗言,欲加害于他。③刘氏的昏庸。刘氏听信宦官之言,写信给儿子命令杀掉郭崇韬。
【知识点】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词类活用;翻译;断句;概括分析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和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理解文言实词意思的技巧:从语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词性;从词义搭配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语境暗示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形构成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用法的角度判断词义;从句子结构对称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音字形通假的角度推断词义。
(3)本题考查概括归纳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②放回原文,概括信息。特别是在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5)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需要在原文中找到关键语句,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概括即可。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后唐庄宗有两位大臣:李嗣源和郭崇韬。李嗣源拥有震慑君主的威望,掌握国家军队的权力,掌握权力而不放手。庄宗没有办法夺取他的权力,渐渐忌惮他的威逼。郭崇韬对国家有大功,忠诚而可以依靠,也是李嗣源所畏惧的人。庄宗如果能够依靠可以依靠的人来控制所忌惮的人,那么李嗣源即使心中不安,也会有所顾忌,不敢轻易发动叛乱。庄宗知道李嗣源所忌惮的却不知道可以依靠的人,所以郭崇韬因为忠诚而被疏远,谗言和嫉恨日益急迫。让他谋划自救的办法,于是请求率领他征伐蜀地的军队,庄宗把国内的军队交给他让他西征。郭崇韬捷报刚刚呈上,就因为谗言而死了。庄宗知道得到蜀地足以资助自己的强盛,却不知道郭崇韬的死已经去除了李嗣源的畏惧。所以邺下之变,李嗣源凭借一旅的兵力,夺取国家政权易如反掌。如果郭崇韬不死,即使李嗣源强大,又拿什么来抵御他呢?唉!臣子的灾祸,起源于掌握权力,而加速灾祸的权力,没有比掌握兵权更重要的了。郭崇韬谋划躲避灾祸来保全自己,但(庄宗)却正在谋求掌握他的兵权,这和抱着柴草去救火有什么不同呢?
材料二:
后唐庄宗刚得到天下的时候,想要立宠爱的姬妾刘氏为皇后。庄宗虽然出身夷狄,又承接天下大乱,然而顾及典礼人情,也觉得这件事很难办。群臣虽然常常阿谀奉承,没有学问,然而也没有敢迎合他的提议的人。豆卢革担任宰相,郭崇韬担任枢密使,郭崇韬功劳高而处境危险,想着为自己谋求安稳的办法,而豆卢革平庸懦弱无所作为,只是谄媚郭崇韬来保全自己,于是一起上奏说刘氏应当立为皇后。刘氏被立为皇后后,贪污财物败坏政事,残害忠良,天下于是大乱。唉!豆卢革不值得说,郭崇韬是辅佐帝王的大臣,他请求立刘氏为皇后,没有别的心思,不过是认为天子宠爱的人而自己去结交罢了。然而唐朝的灭亡,实际上是因为刘氏,所以灭亡唐朝的是郭崇韬。后唐的先辈,都对皇室有功劳。晋王李克用身经百战来建立帝王大业,庄宗依据他打下的基础于是拥有了天下。而郭崇韬却因为小小的私心,引荐刘氏而颠覆了国家。
材料三:
(郭崇韬)权力兼管朝廷内外,一向与宦官不合。当时蜀地的军队侵犯边境,皇帝派遣郭崇韬和皇子李继岌率领军队征伐他们。得胜将要回来的时候,宦官嫉妒他的才能,想要谋害他,私下告诉皇后说:“郭崇韬依仗功劳在外面,将要谋反。”皇后写信给儿子李继岌,命令他杀死郭崇韬。郭崇韬不能辩解,最终死在军中
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让他谋划自救的办法,于是请求率领他征伐蜀地的军队,庄宗把国内的军队交给他,让他西征。
“营”是谓语,“自救之计”是宾语,故在B处断开。
“将”是谓语,“征蜀之兵”是宾语,故在E处断开。
“庄宗”是主语,“归”是谓语,“国中之师”是宾语,故在H处断开。
故答案为:BEH。
1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和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
A.错误,意思相同,都是“没有(办法)”的意思。句意:庄宗没有(办法)夺取他的权力。/如果没有办法,那么还是说说行王道的事吧。
B.正确,意思相同,都是指“国家、帝位”。句意:夺取国家政权易如反掌。/国君掌握帝王的重权。
C.正确,都活用为动词,认为……难;/以……为耻。句意:也认为这件事很难。/以向老师学习为耻。
D.正确,意思不同,小、微不足道;/愚拙。句意:而郭崇韬却因为小小的私心。/你怎么(竟然)这样愚拙。
故答案为:A。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因而明知刘氏贪婪,仍迎合了崇韬的做法”错误,原文是“革庸懦无所为,惟谄崇韬以自安,因相与上幸言刘氏当立”,并没有提到豆卢革明知刘氏贪婪仍迎合崇韬的做法。
故答案为:D。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自全”,保全自己;“方”,正在;“执”,掌握;“此于……何异也”,固定句式,,和……有什么不同呢。
(2)“以”,来;“因”,巩固;“遂”,于是;“有”,拥有。
故答案为: ①郭崇韬谋求躲避灾祸保全自己,却正要求掌握兵权,这和抱着柴草救火有什么不同呢?②晋王李克用身经百战来建立帝王大业,庄宗凭借这个 (基业) 于是拥有天下。
1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1)郭崇韬权兼内外,位高权重。在封建王朝,臣子权力过大往往容易引起君主和其他势力的猜忌。如材料三“得胜将归,宦者嫉其能,欲害之”,他的权力引起了宦官的嫉妒,为自己埋下了隐患。
(2)在权力斗争中,兵权至关重要。庄宗深知郭崇韬掌握着重要的军事力量,对自己的统治构成潜在威胁。从材料一“庄宗知其所忌而不知其倚,故崇韬以忠见疏,谗疾日急”可知,庄宗忽视了郭崇韬的忠诚和才能对国家的重要性,而因为其权力过大而被猜忌和疏远,这为他的悲剧命运埋下了伏笔。
(3)材料三中明确提到郭崇韬“权兼内外,素与宦者不合”,宦官嫉其能,欲害之。郭崇韬在政治决策上可能也得罪了其他势力。如在立皇后的问题上,虽然他的初衷可能只是为了自保而迎合庄宗,但这一行为却引起了一些大臣和民众的不满。材料二中提到“刘氏既立,黩货蠹政,残贼忠良,天下遂大乱”,郭崇韬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从而得罪一些忠良之士。
(4)从材料一“后唐庄宗有二臣焉……忠而可倚,而嗣源之所畏者也”可知,后唐时期,各方势力错综复杂,庄宗、李嗣源、郭崇韬等人之间存在着复杂的权力关系。材料二中提到“ 群臣虽往往阿谀,亡学术,然亦无敢当其议者”,可见当时政治风气败坏。在这种复杂的政治环境下,在激烈的权力争斗中,郭崇韬就成为权力争斗的牺牲品,导致其身亡。
故答案为: ①庄宗的猜忌。庄宗对郭崇韬有所猜忌,导致郭崇韬被疏远,使其处境危险。②宦官的嫉妒。宦官嫉妒郭崇韬的才能,在皇后耳边进谗言,欲加害于他。③刘氏的昏庸。刘氏听信宦官之言,写信给儿子命令杀掉郭崇韬。
【答案】15.B
16.第二联运用了想象 (或虚写) 和用典的手法。诗人想象石林竹林间传来飒飒风声,联想到夏天躺在竹席上的清凉,表达了诗人对石林往日美好生活的沉醉和向往。同时,通过“谡谡”这一《易经》中形容君子的词,暗含了对友人品性的赞许。
【知识点】表达技巧类题目;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题材、结构、情感的鉴赏。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再对照选项确认,得出答案。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读此题,首先指出是什么表达技巧,再结合内容、主题、艺术效果来分析其作用。
1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
B.“他写信给诗人,询问竹林是否依旧葱郁”说法错误,诗中并没有提到徐惇济在信中询问竹林是否依旧葱郁,而是诗人自己想象朋友可能会询问。
故答案为:B。
16.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似闻”“正想”表明诗人运用了想象(虚写)的手法。诗人通过想象,描述了石林竹林间传来的飒飒风声,并由此联想到夏天躺在竹席上的清凉感觉。这种想象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清凉、宁静的自然环境中,使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石林的幽静和舒适。这一虚写表达了诗人对石林往日美好生活的沉醉和向往之情。
“谡谡”引用了《易经》中的词语,是用典手法。该词在《易经》中是用来形容君子的,有正直、清高的意味。诗人用“谡谡”来形容山风的声音,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还暗含了对友人高尚品格的赞赏。
故答案为:二联运用了想象 (或虚写) 和用典的手法。诗人想象石林竹林间传来飒飒风声,联想到夏天躺在竹席上的清凉,表达了诗人对石林往日美好生活的沉醉和向往。同时,通过“谡谡”这一《易经》中形容君子的词,暗含了对友人品性的赞许。
17.【答案】(1)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2)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3)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知识点】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繁、寡、衿、悠。
(1)根据题干中“ 告诫学生在学习中开头做得好的人很多,而能坚持到底的却很少,希望他们能始终如一。 ”信息可知应该填写“有善始者实繁 能克终者盖寡”。
(2)根据题干中“ 弥漫着白茫茫的水汽,远远望去,江面好像与天相接 ”信息可知应该填写“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 ”两句。
(3)此题重点考查借代的修辞手法,应填写“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两句。
故答案为:(1)有善始者实繁 能克终者盖寡
(2)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
(3)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和开放性默写三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写错字、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
【答案】18.①但假期后人们却更易疲惫 ②一是作息规律被打乱 ③影响睡眠质量
19.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为了庆祝这个特殊的节日,很多人都会精心准备丰富的美食。
【知识点】语序不当;结构混乱;语句补写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此类试题一般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填上与前文或后文相照应的语句即可。语句补写题(也叫语段填句题)是新课标卷最具特色、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种语言表达题型。所谓“语句补写题”,就是指给出一个语段,空出两至三个句子进行补写,补写后的句子与语段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
(2)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决此类题要结合常见病句类型来分析语句。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如果遇到难以辨别错误类型的句子,可以按病句类型一一衡量,也可以通过划分句子结构来辨明错误类型,同时结合语感以及一些常见语病的特征进行判断。
18.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景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根据后文的回答“人们更易感到疲惫,主要和睡眠质量下降有关”可知,前文的问题是为什么假期后人们更容易疲惫,故补写内容可为“但假期后人们更容易疲惫”。
第二空,根据前面说的“导致睡眠质量下降有两个‘罪魁祸首”和后文“二是……”可知,此处是说第一个原因;再根据“破坏了日常的作息规律,影响身体的休息”分析,此处是说春节过后作息规律混乱,故补写内容为“一是作息规律被打乱”。
第三空,根据语境可知,此处分析的是睡眠质量下降的原因,由后文“身体不能得到充分的休息”可知,该空的意思是暴饮暴食影响了睡眠的质量,故补写内容为“影响睡眠质量”。
故答案为: ①但假期后人们却更易疲惫 ②一是作息规律被打乱 ③影响睡眠质量
19.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波浪线句语病有二:
(1)语序不当。“是最重要的传统中国节日”中,“中国”是表示领属关系的定语,应该放在最前面,修改为“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2)结构混乱。“人们为了……,很多人……”中途易辙,可删掉“人们”,让“很多人”作该句的主语。
故答案为: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为了庆祝这个特殊的节日,很多人都会精心准备丰富的美食。
【答案】20.①通过罗列的方式,具体展现了老家旧址临街店铺的丰富多样,增强了画面感和真实感。②采用重复的句式,节奏明快,富有韵律感,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③体现出作者对老家记忆的清晰与深刻,流露出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21.C
22.这座花园没有精心安排布置过。花园里有肥沃的黑色泥土。黑色泥土上随意地生长着一些肆意蔓延的杂草和一些高大的树木。
【知识点】选用、变换句式;字词在语境中的含义;句子艺术手法辨析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的能力。句子的表达效果,应先分析句式特点、修辞运用等,再有针对性地结合文意加以分析。
(2)本题考查学生辨析词的语境义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从词语的使用对象、范围、感彩等方面区别近义词语,然后分析词语所在的语境,从中依据合乎语境理解词语。
(3)本题考查学生变换句式的能力。本题是一个传统题型:长句变短句。解答此类试题可以采用主干分析法:先抽出句子主干独立成句,再将附加成分抽出来单独成句,而后添加各自的主语,这样整个长句就变成由几个单句构成的句群,最后将几个句子按照逻辑先后顺序排列即可。整理句子时要注意连贯,用好代词和关联词。
20.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的能力。
①根据“我家的大门开在科甲巷,而在西边的竺家巷有一个后门”可以知道,这两条巷子之间的距离便是作者老家的长度。将临街的店铺全部罗列出来,让读者直观了解了从科甲巷口到竺家巷口中间隔了很多店铺,两条小巷距离较远,让人可以根据生活常识推测出大概的长度,照应了前文“发现我们那个家原来是不算小的”和后文“总是不小的,住起来是相当宽敞的”。
②根据“十年前我回了一次家乡,一天闲走,去看了看老家的旧址”可以知道,魂牵梦萦的家乡令作者记忆深刻,以致于作者多年后仍能清晰地说出闲逛时看到的店铺的位置,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
③店铺的一一呈现蕴含了作者对往日生活场景的回忆,就如同展开了作者一家往日的生活场景,从饮食衣服到生活用具,再到生活服务等,其中包含了作者的回忆,给人以真实感。
故答案为: ①通过罗列的方式,具体展现了老家旧址临街店铺的丰富多样,增强了画面感和真实感。②采用重复的句式,节奏明快,富有韵律感,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③体现出作者对老家记忆的清晰与深刻,流露出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21.本题考查学生辨析词的语境义的能力。
文中的“多少”为副词,或多或少。
A.不同,许多。许多楼台处在烟雨当中。
B.不同,代词,表示不定的数量。无论你需要的帮助有多少。
C.相同,副词,或多或少。或多或少都能学点知识。
D.代词,表示问数量。
故答案为:C。
22.本题考查学生变换句式的能力。
①文中画横线处是个长句,句子的修饰成分较多,可以提取句子主干,原句的主干是“泥土上生长着杂草和树木”;
②“没有精心安排布置过”做“花园”的定语,“这座没有精心安排布置过的花园里”作句子的状语,可以改为主谓句“这座花园没有精心安排布置过”;
③“肥沃的”“黑色”做“泥土”的定语,可以让“肥沃的”单独做谓语,“里面的黑色泥土是肥沃的”;
④“肆意蔓延”做“杂草”的定语,这一定中结构可以改为主谓结构“杂草肆意蔓延着”;
⑤为了保持句式的一致,将原句“高大的树木”也改为主谓结构“树木是高大的”。
故答案为: 这座花园没有精心安排布置过。花园里有肥沃的黑色泥土。黑色泥土上随意地生长着一些肆意蔓延的杂草和一些高大的树木。
23.【答案】略
【知识点】材料作文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题干分析】
材料首先陈述了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跨国交流的变化,进而引出多元主义背景下“自我”与“他人”关系的讨论。对此,材料也给出了两种不同的看法。前者强调“他人”,认为要积极考虑他人,通过理解、包容、沟通来化解矛盾、达成共识。后者认为我们不需要过于重视别人的看法,因为只重视“别人”而忽视“自己”会让我们在分歧中感到内耗,甚至会因为盲目追随别人而迷失自我。所以他们崇尚自我追求,摒弃别人的眼光,遵从自己的意愿,做真实的自己。
可见,在一个充满嘈杂声音的世界里,我们往往会迷失自我。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面临这样一个问题,有些人可能赞同你的观点,而有些人可能持相反的观点。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是否应该改变自己去取悦别人?试图迎合每个人的期望,通常只会让我们迷失方向。所以,我们要放下别人的评价和期待,勇于做自己。不要被别人的标准束缚,要坚持自己的价值观和原则,走自己的路。做自己并不意味着可以无视他人的感受和需求,而是在追求自我价值和满足感的同时,尊重他人的存在和想法。在成为自己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与他人保持良好的沟通,学会理解和尊重不同的观点。
写作时,可以先选用一些生活中现象,表明人在“自我”和“他人”之间总是难以很好的平衡。主体可采用递进式的论证结构,论述“自我”与“他人”的关系,讨论二者各自的重要意义,然后说明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他人”并对此展开论述。在论证过程中,可以采用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如可以列举“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杨宁,在同学都经商、从政的背景下,不惧他人的眼光与评价,毅然选择做一名光荣的大学生村官,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留下美名的事例,论证我们要坚定自我选择,不顾外界流言。也可以引用希腊德尔斐神殿上的箴言“认识你自己”以及《云图》中“只有通过别人的眼睛,才能真正地了解自己”的名言,论证兼顾“自我”与“他人”的重要意义。
【立意提取】
1.认清自己,做好自己。
2.善则听之,恶则弃之。
3.坚定自己,尊重他人。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首先要读懂材料,全面把握,要抓住重点,理清关系。然后立意要准确,力求新颖,立志好坏影响到作文的创新程度。使用素材要恰当巧妙,我们要在恰当的地方直接或间接引用一下题干材料,可以照应话题,否则容易造成与材料疏远的感觉。
1 / 1四川省绵阳市2025届高三语文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试卷
(2025·绵阳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火,对于原始人类来说意味着什么?南非的斯瓦特兰洞穴考古发掘给我们提供了生动的线索。在该洞穴埋藏最深也是最早的堆积层中,我们找不到积碳,也就是说还没有发现人类用火的证据。在这一层中,考古工作者发现了大型猫科动物的完整骸骨,还有许多零散的骨头碎片,上面带有牙齿的咬痕,其中就包括直立人的骨骼残骸。往上走,到了较后期的堆积层,考古工作者发现了积碳,积碳是因不完全燃烧而形成的沉积物,这是人类用火的证据。而在这一堆积层中,所发掘出的是直立人的完整骸骨,还有其他各种哺乳类、爬行类和鸟类动物的零碎残骸,其中包括被啃咬过的大型猫科动物的骨头,为数还不少。由此观之,洞穴“所有权”的转移,以及谁吃、谁又被吃的角色变化,都生动地证明了火的威力。
火可以说是人类最古老又最伟大的“工具”,用火是人类独有的行为,使用火可以重塑自然世界。然而, “工具”也许并不是非常准确的字眼:不同于一把没有生命的刀具,火有自己的“生命”。即便时至今日,火至多是一种“部分驯化物”,经常不请自来,若不加以谨慎看管,它随时可能脱离控制。
人类用火的证据,至少可以追溯至四十万年之前。人类用火带来的巨大影响,·远非后面驯化植物或动物所能比及。人类手中的火是地貌景观的“设计师”,但为何这一观点在我们过去的历史叙述中并未留下应有的记录呢? 原因很可能是火的力量是在数十万年的历程中扩展开来的,而完成这一过程又是在“未开化”的阶段。
在漫长的历史中,我们的祖先注意到自然界的野火能够改变人类的生存环境:野火清除了旧有的植被,火熄灭后,会产生人类所需要的种子、浆果等,最重要的是,野火熄灭后,新长出的草地又会吸引食草动物前来觅食,而这些食草动物正是人类的猎物。北美的原住民懂得用火去整饰地貌景观,招引麋鹿、海狸、野兔等,最后将这些猎物擒获。也就是说,他们首先精心创造出一片“栖息地”,引诱猎物前来,把猎物收入囊中,这也就代表着某种“丰收”,只不过对象是他们有意识吸引而至的。如此看来,早期的人类不仅用火改变地貌景观,而且他们还懂得用火去捕捉猎物。在火被驯化后,人类为张罗一餐所要奔波的半径范围,也就大大缩小了。这就为人类逐渐形成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社会组织奠定了基础。
火可用于烹饪,将生食煮熟——这是使人口聚集起来的一种方式。用火去烹制生食,就等于将一部分消化过程放到体外进行。在火的作用下,食物中的淀粉会发生糊化,这时淀粉会变成糊状的溶液,食物将变得更为柔软和粘稠,也更易让人咀嚼和消化,人类从糊化后的食物中提取营养所需要消耗的热量也相应变得更少。同时,烹饪所引起的化学分解,可以为人体提供更多的能量,因此使得智人所需的食物更少。有了火,早期人类就可以收集并进食各种食物,其范围远非早前所及:有些植物长有棘刺、褶皱,或者厚厚的外皮,现在通过火的烹制,就可以将它们去皮、打开;那些坚硬的种子和纤维性的食物,消化它们需要惊人的热量,直接食用这些食物对人类而言得不偿失,现在经过火的作用,这些食物不仅变成了可口的美味,而且消耗的热量更少。
利用火给人类的基因和生理带来的影响可以说是巨大的。若同灵长类的“表兄弟”进行比较,人类肠道的长度还不到它们的一半,牙齿更是小得多,这是因为在烹饪过程中,食物内部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了改变,这会使食物变得更为软烂,更易咀嚼和消化。因此我们在消化食物时消耗的热量也就少得多,这样就可以给大脑提供更多的热量。理查德·兰厄姆认为,这很大程度上可以解释人类的大脑容量为什么这么大,其体积是一般哺乳动物的三倍之多。从考古遗迹中发现,人类大脑容量的激增,是与家户灶台同时出现的。
(摘编自詹姆斯·C.斯科特《作茧自缚·人类早期国家的深层历史》)
材料二:
先祖何时跨过了从利用自然火到有控制地用火的这道门槛? 一些学者认为应该是发生在直立人的早期(大约距今200万年) ,因为直立人与更早的能人乃至南方古猿相比,在体质形态方面发生了重大改变,尤其是脑容量的显著增加,而这些改变只有在用火熟食后才会发生。“熟食假说”认为人类用火始于200万年前的直立人早期。该假说认为用火是人类的一项重大“发明”,用火的初衷是烧烤生食,熟食使人类更易获得所需的营养。对大脑而言,食物经过高温烹饪,其中的蛋白质会发生水解,生成具有鲜味的氨基酸,这些氨基酸不仅提高了食物的口感,还是大脑所需的重要营养物质。同时熟食大大减少了茹毛饮血的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危害,这使得人类体质发生了明显改变,并因此进化成直立人。人类从此解放了双手,能够开始进行采摘、制造工具等复杂的活动。
这一假说是从人类进化过程中形体变化的角度进行的推断,尽管得到很多支持,但由于缺乏直接的考古学证据,也受到一些质疑。有些学者宣称在古人类遗址中发现了早期直立人的用火证据,例如南非的斯瓦特兰洞穴、肯尼亚的切苏旺加遗址、中国山西的西侯度遗址和云南元谋人遗址,这些古人类遗址距今都超过150万年,但这里发现的所谓古人类“用火证据”,因遗迹遗物分散、材料少、保存状况不佳而很少被学术界认可。例如,早期人类不会构建火塘,很少会留下结构性的火塘残余,同时,对于出现在地层中的零散的不完全燃烧沉积物,是人为用火还是自然野火的产物,也很难辨识。
大量考古学和人类学的研究表明,人类新发端的行为方式,会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人类的栖居方式,并使人类的社会组织结构发生改变,向减少流动性、更好地控制和利用自然资源的方向发展,而人类学会利用火被认为是对人类生计模式、社会结构变革产生重大影响的新变量与发展动因。
人类引来的燎原之火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使区域内特定生存资源的密度增加,获取特定资源的可预见性增强。在此情形下,捕获小型猎物更加便利,觅食的不确定性大为减少,觅食所要行走的路途大为减少,人群的流动性随之变小,这就预示着定居趋势的出现,进而人口规模扩大,社会日益复杂化,私有领地和财产的概念开始出现,这时文明的曙光若隐若现。
(摘编自高星《史前人类的生存之火》)
【注】人类的进化主要分五个阶段: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现代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材料一斯瓦特兰洞穴考古可看出,人类利用火保护了自己并改变了自己在食物链中的位置。
B.材料一中作者认为火是有“生命”的,形象地表明了“火”具有不可控性和不可预测性的特点。
C.“熟食假说”尽管得到了一些学者的支持,但当前并没有直接的考古证据能够证明这一假说。
D.材料二中作者认为人类对于火的利用,扩太了当时的人口规模,进而影响了人类的生存方式。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火对地貌景观的改变非常缓慢,因此历史学者在研究史前文化时并没有关注到火的这一作用。
B.材料一第四段“如此看来”的“此”,是指北美原住民能用火整饰地貌景观,捕获猎物的做法。
C.材料一中将“积碳”作为人类用火的证据,但从材料二的内容可以看出这种判断仍有待验证。
D.两则材料都阐述了“火”对人类进化产生的影响,并介绍了它对人类社会发展所具有的作用。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相关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类对火的利用晚于人类的群居生活,在部落出现之后,人们依靠群体智慧学会了如何利用火。
B.人类对火的利用早于驯化动物,人类借助火捕捉猎物; 这在一定程度上为驯化动物提供了条件。
C.如果在不会生长树木的洞穴内发现了原地埋藏的木炭或灰烬,这些发现可视为人类用火的证据。
D.在学会如何控制和利用火之后,人类自身的生活习惯、行走方式和身体特征也全都发生了改变。
4.请结合材料内容,对“用火熟食”能够增加人类脑容量的原因进行梳理。
5.詹姆斯·C.斯科特认为“在火被驯化后,人类为张罗一餐所要奔波的半径范围,也就大大缩小了”,请结合材料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1.D
2.A
3.A
4.①用火熟食使一部分消化过程在体外进行,减少了人类消化食物所需的热量。②熟食变得柔软、粘稠,更易咀嚼和消化,给大脑提供更多热量。③熟食中的蛋白质水解生成了大脑所需的氨基酸等营养物质。④熟食减少了生食对健康的危害,使人类体质发生了明显改变,脑容量显著增加。
5.①用火熟食使人类获取食物的不确定性大为减少,捕猎所要行走的路途大为缩短,人口流动性变小,定居趋势出现。②用火熟食后,人口规模扩大,社会日益复杂化,为形成以血缘为基础的社会组织奠定了基础。③用火熟食能够给大脑提供更多的热量,人类大脑容量增加,智力有所提升,能够发明更多工具,提升捕猎和生存能力。
【知识点】社会科学类;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分析和评价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3)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做这类题往往需要对原文进行“推断和想象”,所以选项的内容就不再是原材料的简单重复,而是在原句的基础上,加上了命题者自己的理解。要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做到对材料的熟悉和理解,以便解题时迅速找到其在材料中的相关区域,进而进行比较、分析、推断;其次,要清楚选项都是在文中句子基础上进行的合理推断,绝不是凭空进行的,所以找到原来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筛选信息、推敲选项;将选项和原文信息进行比较时,掌握一些常见的设错方式很有必要,从而使思维变得更加敏捷,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通读全文,整体理解把文本的内容。然后仔细审题,抓住问题的指向,到文中搜寻相应的答题区间,抓住重点词句,归纳概括要点,然后顺应问题的方向组织答案,分条回答即可。
(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句子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找到题干语句在原文中的具体位置,再结合上下文(全文)及文章感情主旨分层概括。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D.“扩大了当时的人口规模,进而影响了人类的生存方式”说法错误,依据材料二尾段“……进而人口规模扩大”可知,选项递进关系错误,应为“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进而人口规模扩大”。
故答案为:D。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分析和评价能力。
A.“非常缓慢”“历史学者在研究史前文化时并没有关注到火的这一作用”说法错误。由材料一“但为何这一观点在我们过去的历史叙述中并未留下应有的记录呢?原因很可能是火的力量是在数十万年的历程中扩展开来的,而完成这一过程又是在‘未开化’的阶段”可知,火对地貌景观的改变“非常缓慢”于文无据;且未被历史学者详细记录,可能是因为完成这一过程是在“未开化”的阶段。这并不意味着历史学者没有关注。
故答案为:A。
3.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
A.“人类对火的利用晚于人类的群居生活”说法错误。根据材料一“火可用于烹饪,将生食煮熟——这是使人口聚集起来的一种方式”,材料二“……进而影响人类的栖居方式,并使人类的社会组织结构发生改变,向减少流动性”可知,人类对火的利用应该早于部落稳定形成。
故答案为:A。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由材料一第五段“用火去烹制生食,就等于将一部分消化过程放到体外进行”“人类从糊化后的食物中提取营养所需要消耗的热量也相应变得更少”可得出答案第一点。这意味着,身体用于消化过程的能量减少,从而可以将更多能量分配给大脑等其他器官,促进了大脑的发展。
由材料一第五段“在火的作用下,食物中的淀粉会发生糊化,这时淀粉会变成糊状的溶液,食物将变得更为柔软和粘稠,也更易让人咀嚼和消化”可得出答案第二点。这不仅减少了消化系统的工作负担,也使得食物更容易被身体吸收,为大脑提供了更多的可用能量。
由材料二第一段“对大脑而言,食物经过高温烹饪,其中的蛋白质会发生水解,生成具有鲜味的氨基酸,这些氨基酸不仅提高了食物的口感,还是大脑所需的重要营养物质”可得出答案第三点。烹饪过程中更易于分解成氨基酸,这些氨基酸对于大脑功能至关重要。
由材料二第一段“熟食大大减少了茹毛饮血的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危害,这使得人类体质发生了明显改变,并因此进化成直立人”可知,可得出答案第四点。通过烹饪,食物中的有害物被杀死,减少了疾病的风险,促进了整体健康和大脑的成长。
故答案为: ①用火熟食使一部分消化过程在体外进行,减少了人类消化食物所需的热量。②熟食变得柔软、粘稠,更易咀嚼和消化,给大脑提供更多热量。③熟食中的蛋白质水解生成了大脑所需的氨基酸等营养物质。④熟食减少了生食对健康的危害,使人类体质发生了明显改变,脑容量显著增加。
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句子含义的能力。
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关键在于理解“人类为张罗一餐所要奔波的半径范围,也就大大缩小了”。
由材料二尾段“在此情形下,捕获小型猎物更加便利,觅食的不确定性大为减少,觅食所要行走的路途大为减少,人群的流动性随之变小,这就预示着定居趋势的出现”可知,用火熟食意味着人们不再需要为了寻找特定的食物而长途跋涉,人类可以在更近的距离内吸引和捕捉猎物,使得人口流动性变小,定居趋势逐渐出现。
由材料二尾段“进而人口规模扩大,社会日益复杂化,私有领地和财产的概念开始出现”,材料一第四段“在火被驯化后,人类为张罗一餐所要奔波的半径范围,也就大大缩小了。这就为人类逐渐形成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社会组织奠定了基础”可得出第二点答案。
由材料一尾段“因此我们在消化食物时消耗的热量也就少得多,这样就可以给大脑提供更多的热量”,材料二第一段“人类从此解放了双手,能够开始进行采摘、制造工具等复杂的活动”可知,用火熟食能够为大脑提供更多能量,从而促进人类智力的发展,智力的增长反过来又推动了技术的进步,提升了他们捕猎和生存的能力。
故答案为: ①用火熟食使人类获取食物的不确定性大为减少,捕猎所要行走的路途大为缩短,人口流动性变小,定居趋势出现。②用火熟食后,人口规模扩大,社会日益复杂化,为形成以血缘为基础的社会组织奠定了基础。③用火熟食能够给大脑提供更多的热量,人类大脑容量增加,智力有所提升,能够发明更多工具,提升捕猎和生存能力。
(2025·绵阳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黎明前的故事 (节选)
茹志鹃
小小还是照常爬到爸爸的阁楼上。阁楼上很黑,小小独个儿坐在爸爸的床上。往常这个时候是最热闹的,晚饭吃过了,大家都在家里,爸爸讲故事,妈妈检查功课,小小和姐姐吵嘴……都在这一刻。小小怔怔地看着楼梯口,心想爸爸也许会突然走上来,轻轻地叫道:“小小,吃晚饭了……”
半夜里,米米给一阵杂乱的脚步声吵醒了,打开电灯一看,门外进来的还是那些特务,可是他们后面……后面是谁? 爸爸! 米米弄不清这是真的还是在梦里。 “爸爸! 爸爸回来了? ”小小也坐起来喃喃着。米米赤着脚站在地上,看他们把爸爸拉上了阁楼,关上了楼门。小小起来,靠到姐姐身边站着,两个人仰着头,呆呆地望着楼上,只听楼上乱了一阵,就没动静了。一会儿,那个非常熟悉的很轻很轻的声音就嗒嗒地响了起来。
小小一听这声音,猛地想起一件事来。曾经有一次,小小夜里醒来,问过妈妈这是什么声音。妈妈想了想,就倚在床上,沉静地说道:“小小,这是一只奇怪的鸟,在给好人唱歌,它唱的歌从来不肯给坏人听到。它从晚上唱到天亮,唱得嘴里流血了,它还是唱; 没有力气了,它还要唱。”“啪嗒”一声,那个轻微的嗒嗒声停止了,接着就听见爸爸轻快地说道:“对不起,我收不到。”
“啪! 啪! ”两声,好像是动手打了,接着又是“哗啦”一声,似乎所有的枪都顶上了子弹。有人轻轻地问道:“你收不收? ”米米一把紧抱住弟弟,屏住了气,四周的空气也似乎凝固了。静止了一会儿,爸爸又说话了,声音还是那么轻快:“我不想收了,收也是白收,你们要怎么办就怎么办吧!”米米和小小都深深地换了一口气。米米更紧地抱住了弟弟,但弟弟却在想:奇异的鸟不肯给坏人唱歌,妈妈讲过的,它只唱给好人听的……阁楼的门开了,那些人押着爸爸下来了。爸爸胡子很长,脸也变得黑了,他微微笑着,两排牙齿显得又白又亮。他的腿好像跛得很厉害,走路简直像是在用一条腿跳。那些人推着他走,爸爸只来得及回头向米米和小小笑了笑说道:“不要哭,爸爸不会死的……”话没说完,就跌跌撞撞地被推出了门。
每夜,每夜,上海的四郊——江湾、虹桥、青浦……响着枪声,多少孩子的父母兄姊,在这里成批成批地倒下。这些祖国优秀的儿女,在这黎明即将到来那一刻,或引吭高歌,或默默地走完这条人生最艰苦最光荣的最后路程。
现在,米米和小小每天早上起来,就听听炮声是不是近了一点。然后就到“卫戍司令部”门口去站一会儿。爸爸、妈妈就关在这里,米米、小小每天去,去了就在门外站一会儿。这一次,他们却意外地被接见了。这里面还有一排铁栅,中间隔出一条五六尺阔的巷子,有人拿着枪在这巷子里踱来踱去。米米和小小把脸紧紧地嵌在铁栅空当间,紧张地注视着里面。一会儿,妈妈一个人从里面走了出来。
“孩子,这些日子你们是怎么过的? ……”妈妈仔仔细细地端详着他们的脸,过了一会儿,才说, “小小要听姐姐的话,米米要照顾好弟弟,以后……日子马上就会好过了……不要忘记你们的爸爸……”妈妈话还没有说完,接见的时间就完了,妈妈只来得及说,“把爸爸的被子要回去!”小小像个哑巴似的,跟了姐姐去拿了爸爸的被子。被子上染着大片黑紫紫的血迹。他不能想象爸爸是怎么了,爸爸说过,他不会死的,但为什么不要被子了呢? ……
上海解放了,不过敌人还占据着部分地区。小小成天站在马路上,焦急地张望着,碰到解放军就上前问:“那边有没有解放? ”那些解放军总是说:“快了,小朋友,快回家吧!路上有流弹。”
小小问到后来,实在急了,只得拦路抱住了一个头上缠着绷带、拿着盒子枪的解放军问道:“叔叔,你们到底什么时候才能解放那边? ”那个解放军带着浓重的山东口音说: “别着急,小朋友,那边会解放的。快回家,一会儿你妈妈该急了。”
“我妈妈就在那边,给反动派关着呢! ”那解放军忽然愣住了,半晌,才用他粗糙的大手摸了摸小小的头发说:“那么你爸爸呢? ”“不知道……大概还关在那里,或者就死了。”那解放军听了,紧紧地皱起了眉头,好像他头上的伤口突然痛起来似的,默默地站了一刻,就拍了拍小小的肩膀说: “不要慌,那边马上就解放,你爸爸、妈妈不会死的。”说完就急急地向前走去了。
第二天一早,小小照例跑到街上去,但一会儿,他又喘吁吁地跑回来叫道:“上海统统解放了,爸爸、妈妈要回家了! ……”小小一把拖起姐姐,飞似的跑到弄堂口,好像爸爸、妈妈已等在弄堂口了。
“你看那边,我望这面。”米米决定后,就和弟弟背靠背地站着,向远处张望起来。
人行道旁的梧桐影子,斜长地一条条地横在地上,它不知不觉地移动着,渐渐地,树影都缩成一团团的了。“怎么还不来? ……”小小数到五十,数到五百,没有妈妈的影子,也没有爸爸的影子。梧桐树影从一条条变成一团团,又从一团团拉成一条条的了。
米米心慌了,一忽儿掉头朝这儿,一忽儿掉头朝那边,向四面张皇地注视着,竭力把眼光望得远些。不久,她觉得街上走路的人都像妈妈、爸爸,但又都不是妈妈、爸爸。她觉得房子在一排一排地横倒下来,天旋地转,米米头晕了。
晚上,米米、小小都没有说话,胡阿姨送来的饭也没吃,就躺到床上去了。米米望着帐顶,半晌才轻轻地说道: “小小,明天我们到江湾去找吧!”小小唔了一声,就伏在枕头上不动了。
“米米! 小小! ”突然,妈妈头发蓬乱地站在房门口。
“妈妈回来了! 爸爸呢? ”
妈妈没有回答,只是紧紧地抱住他们,眼眶里充满了激动的泪水。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爸爸应该是一名情报工作者,从文中“非常熟悉的很轻很轻的声音”可看出爸爸经常要收发情报。
B.爸爸饱受折磨,但仍对小小“笑了笑”并宽慰他,既表现了革命者的无畏,又表现了父爱的伟大。
C.爸爸要向外传递消息,而被子是唯一能带走的物品,于是妈妈叮嘱米米要把“爸爸的被子要回去”。
D.妈妈回来时“头发蓬乱”,暗示了她被关押时的糟糕境遇,同时也可看出她想要归家的迫切心理。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多次出现声音描写,如“啪! 啪! ”声和“哗啦”的子弹上膛声,既渲染了紧张的氛围,也突出了父亲处境之险。
B.作者善用伏笔,如小小和米米意外地被准许探视,都没有吃胡阿姨送来的饭等情节,为父亲的牺牲埋下了伏笔。
C.“忽然愣住”写出了解放军得知小小妈妈被关押后的不知所措, “半晌”则说明了他听到回答后沉默时间之长。
D.文章以梧桐树影的变化,暗示了时间流逝,使孩子们等待的过程具象化,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等待时间的漫长。
8.面对小小的疑问,母亲为什么以“奇怪的鸟”这个故事来回答? 请结合文本,简要回答。
9.作者以“米米和小小”的视角展现了这段“黎明前的故事”,这样处理有怎样的好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案】6.C
7.B
8.①母亲以“奇怪的鸟”唱歌的故事告诉小小,爸爸正在做正义的事情; ②母亲希望用这个故事让小小理解爸爸的工作,并给他带来希望和勇气; ③母亲借这个故事表达她对爸爸的支持和对革命事业的信仰。
9.①以孩子的视角叙述,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②通过孩子的眼睛展现革命者家庭的艰难和牺牲,让读者更深刻地理解革命的代价,③孩子的纯真和坚定信仰与革命者的精神相呼应,突显了革命精神的传承和力量;④以孩子的视角展现黎明前的黑暗和解放后的光明,凸显了革命的胜利和希望。
【知识点】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品味精彩语句的表达艺术;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中国现当代小说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本题时,首先要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看清文脉,并认真品味关键性语言。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答题的关键是审读题干,把握命题意图,找出题干所在的具体语段及语句;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分析,寻找细微的差别,得出正确结论。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重要情节、语段的能力。对文章的情节注意分析伏笔和照应的关系,在前文的情节中或许对文章的结尾有所暗示;然后是人物的性格,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什么样的性格就有什么样的结局;还要考虑文章的主旨,根据作者的情感倾向分析故事的结局;周围的环境也可能对人物的命运造成影响,进而影响事件的结局。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的叙述视角的能力。小说的叙述视角有两层含义,一是叙述者的叙述视角,也就是作者的叙述视角;一是人物的叙述视角,即小说中的人物的叙述视角。前者,主要表现为人称的变化,即第一、二、三人称的叙述视角;后者,就是小说中从某一人物角度看人看事。小说的叙事视角的选取,同样是为情节、人物、主旨服务,解答时要扣紧这几点;还要注意叙事角度的选取目的是为了让读者接受与联想,更好地调动读者的参与感受。
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C.“爸爸要向外传递消息,而被子是唯一能带走的物品”错,从文中“被子上染着大片黑紫紫的血迹”可以看出,被子暗示了爸爸的结局,是妈妈想要留下爸爸的遗物,留作纪念,后文并没有写爸爸通过被子向外传递消息。
故答案为:C。
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B.“都没有吃胡阿姨送来的饭……为父亲的牺牲埋下了伏笔”错,没有吃胡阿姨送来的饭,着重表现的是孩子们对父母的思念和担忧、期盼父母平安归来的迫切心情,父亲是否牺牲在文章中并没有明确提及,不能将此情节看作为父亲的牺牲埋下伏笔。
故答案为:B。
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重要情节、语段的能力。
①保护。母亲把爸爸收发情报的“嗒嗒”声,说成是“奇怪的鸟”在唱歌,来回答小小的问题,目的是为了保护孩子,不让他们过早地接触和了解到父母所处的危险和残酷环境,这个回答富有童话色彩,迎合了小小的理解能力,也避免小小不小心说漏嘴。
②引导。母亲回答孩子说“这是一只奇怪的鸟,在给好人唱歌,它唱的歌从来不肯给坏人听到”,鸟的歌声,只唱给好人听,不唱给坏人听,鸟尚且能够分辨好人和坏人,借此引导孩子也要懂得是非善恶之分。
③希望。因为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有限,母亲编造“奇怪的鸟”给好人唱歌的故事,隐晦地向孩子告知爸爸现在所做的是正义的事情,并且表达出革命必胜的信念,传达了一种对美好和光明的希望,也希望孩子长大后,如果回想起这个故事,就会理解母亲的良苦用心,也能深刻体会父亲的牺牲是伟大的。
故答案为:①母亲以“奇怪的鸟”唱歌的故事告诉小小,爸爸正在做正义的事情; ②母亲希望用这个故事让小小理解爸爸的工作,并给他带来希望和勇气; ③母亲借这个故事表达她对爸爸的支持和对革命事业的信仰。
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的叙述视角的能力。
①增强了真实感。通过小小和米米的视角,叙述故事。例如,小小和米米在描述父亲被特务抓走、看到带血的被子等场景时,只是如实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这种不加修饰的叙述方式让故事显得更加客观真实;又如爸爸妈妈被关押后,小小每天去听炮声、在马路上询问解放军解放的进度,这些行为都是孩子在特定环境下的自然反应。这些使整个故事显得更为客观,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感。
②强化了感染力。文章呈现战争环境下孩子们的生活状态,例如,米米和小小每天“听听炮声是不是近了一点”、在“卫戍司令部”门口等待父母,“小小成天站在马路上,焦急地张望”,他们的生活中充满恐惧和不确定性,但他们依然坚持着希望,使故事充满了感染力;文章也注重表现孩子们的心理。如当父亲被特务拉上了阁楼,他们“两个人仰着头,呆呆地望着楼上”,上海解放后,他们一直等不到爸爸、妈妈,米米“心慌了,一忽儿掉头朝这儿,一忽儿掉头朝那边,向四面张皇地注视着,竭力望得远些”,这种孩子式的无助和迷茫,更容易令读者心生同情和怜悯。
③深化了文章主题。文章写他们每天听炮声、去“卫戍司令部”门口等待、焦急地询问解放军解放的进度,这些行为都体现出希望的力量,即使他们对革命的理解是懵懂的,但这种希望却从未熄灭。此外,通过孩子视角记叙父亲被特务抓走,被子上大片黑紫紫的血迹,周围不断响起的枪声,呈现出黎明前黑暗时刻的恐怖与血腥。同时,写父亲面对敌人的威胁,始终坚守信念,“我不想收了,收也是白收,你们要怎么办就怎么办吧!”这种无畏的精神在孩子的视角下更加震撼人心,深刻体现了革命者在黎明前黑暗中的坚持与希望,从而深化了革命的伟大这一主题。
故答案为: ①以孩子的视角叙述,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②通过孩子的眼睛展现革命者家庭的艰难和牺牲,让读者更深刻地理解革命的代价,③孩子的纯真和坚定信仰与革命者的精神相呼应,突显了革命精神的传承和力量;④以孩子的视角展现黎明前的黑暗和解放后的光明,凸显了革命的胜利和希望。
(2025·绵阳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后唐庄宗有二臣焉:李嗣源、郭崇韬也。嗣源挟震主之威,得国兵之权,执之而不释也。庄宗无以夺之,而稍忌其遇。崇韬有大功于国,忠而可倚,而嗣源之所畏者也。庄宗苟能挟所可倚而制所可忌,则嗣源虽怀不自安,而有顾惮,非敢辄发也。庄宗知其所忌而不知其倚,故崇韬以忠见疏,谗疾日急。使其营自救之计乃求将其征蜀之兵庄宗归国中之师属之而西。崇槄捷奏才上,而以谗死矣。庄宗知得蜀足以资其盛强,而不知崇韬之死已去嗣源之畏。故邺下之变,嗣源以一旅之众,迁大器易若反掌。使崇韬之不死,虽嗣源之强,亦何以御之?嗟乎!人臣之祸,起于操权,而速祸之权,莫重于制兵。崇韬谋避祸自全,而方求执其兵,此于抱薪救火者何异也?
(节选自《何博士备论·郭崇韬论》)
材料二:
后唐庄宗初得天下,欲立爱姬刘氏为后。庄宗虽出夷狄,又承天下大乱,然顾典礼人情,亦难其事。群臣虽往往阿谀,亡学术,然亦无敢当其议者。豆卢革为相,郭崇韬为枢密使,崇韬功高迹危,思为自安计,而革庸懦无所为,惟谄荣韬以自安,因相与上章言刘氏当立。刘氏既立,黩货蠹政,残贼忠良,天下遂大乱。呜呼!革不足言矣,崇韬佐命大臣,其请立刘氏,非有他心也,不过谓天子所宠昵而自结焉。然唐之亡,实由刘氏,是亡唐者崇韬也。后唐之先,皆有勋劳于帝室。晋王克用百战以建王业,庄宗因之遂有天下。而崇韬顾区区之:私,引刘氏以覆其社稷。
(节选自陆游《书く郭崇韬传>后》)
材料三:
(郭崇韬)权兼内外,素与宦者不合。时蜀兵寇边,帝遣崇韬与皇子继岌领兵征之。得胜将归,宦者嫉其能,欲害之,私告皇后[业]曰:“郭崇韬恃功在外。将谋反。”皇后以书与子继岌,命杀之。崇韬不能辩,竟死于军中。
(节选自《鉴略妥注·五代纪》)
【注】皇后,即材料二中提到的“刘氏”。
10.材料一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将要加句读处的字母按顺序填写到答题卡上的横线处。
使其营A自救之计B乃求将C其征D蜀之兵E庄宗归 F国中G之师H 属之I而西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无以,指没有(办法) ,与“无以,则王乎”(《齐桓晋文之事》) 的“无以”意思不同。
B.大器,指国家、帝位,与“人君当神器之重”(《谏太宗十思疏》)的“神器”意思相同。
C.“亦难其事”的“难”和“耻学于师”(《师说》) 的“耻”在句子中都活用为动词。
D.区区,指情意深挚,与“何乃太区区” (《孔雀东南飞》) 的“区区”意思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为当时的权臣,李嗣源拥有极高的威望,而且紧握兵权不肯放手,这逐渐引起了庄宗的不满。
B.郭崇韬对国家非常忠诚,并且军事才能突出,如能得到庄宗的信任,将有助于后唐政权的稳定。
C.庄宗欲立刘氏为后,平日很多阿谀奉承之人都不敢迎合庄宗,其原因之一是此举不合礼制人情。
D.豆卢革平庸无能,平时通过讨好郭崇韬来保全自己,因而明知刘氏贪婪,仍迎合了崇韬的做法。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崇韬谋避祸自全,而方求执其兵,此于抱薪救火者何异也?
②晋王克用百战以建王业,庄宗因之遂有天下。
14.史料互证是历史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不同来源、不同性质的史料相互比对、印证,能更准确地评判历史事件。请结合三则材料,综合分析导致郭崇韬身亡的原因。
【答案】10.BEH
11.A
12.D
13.①郭崇韬谋求躲避灾祸保全自己,却正要求掌握兵权,这和抱着柴草救火有什么不同呢?②晋王李克用身经百战来建立帝王大业,庄宗凭借这个 (基业) 于是拥有天下。
14.①庄宗的猜忌。庄宗对郭崇韬有所猜忌,导致郭崇韬被疏远,使其处境危险。②宦官的嫉妒。宦官嫉妒郭崇韬的才能,在皇后耳边进谗言,欲加害于他。③刘氏的昏庸。刘氏听信宦官之言,写信给儿子命令杀掉郭崇韬。
【知识点】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词类活用;翻译;断句;概括分析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和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理解文言实词意思的技巧:从语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词性;从词义搭配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语境暗示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形构成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用法的角度判断词义;从句子结构对称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音字形通假的角度推断词义。
(3)本题考查概括归纳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②放回原文,概括信息。特别是在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5)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需要在原文中找到关键语句,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概括即可。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后唐庄宗有两位大臣:李嗣源和郭崇韬。李嗣源拥有震慑君主的威望,掌握国家军队的权力,掌握权力而不放手。庄宗没有办法夺取他的权力,渐渐忌惮他的威逼。郭崇韬对国家有大功,忠诚而可以依靠,也是李嗣源所畏惧的人。庄宗如果能够依靠可以依靠的人来控制所忌惮的人,那么李嗣源即使心中不安,也会有所顾忌,不敢轻易发动叛乱。庄宗知道李嗣源所忌惮的却不知道可以依靠的人,所以郭崇韬因为忠诚而被疏远,谗言和嫉恨日益急迫。让他谋划自救的办法,于是请求率领他征伐蜀地的军队,庄宗把国内的军队交给他让他西征。郭崇韬捷报刚刚呈上,就因为谗言而死了。庄宗知道得到蜀地足以资助自己的强盛,却不知道郭崇韬的死已经去除了李嗣源的畏惧。所以邺下之变,李嗣源凭借一旅的兵力,夺取国家政权易如反掌。如果郭崇韬不死,即使李嗣源强大,又拿什么来抵御他呢?唉!臣子的灾祸,起源于掌握权力,而加速灾祸的权力,没有比掌握兵权更重要的了。郭崇韬谋划躲避灾祸来保全自己,但(庄宗)却正在谋求掌握他的兵权,这和抱着柴草去救火有什么不同呢?
材料二:
后唐庄宗刚得到天下的时候,想要立宠爱的姬妾刘氏为皇后。庄宗虽然出身夷狄,又承接天下大乱,然而顾及典礼人情,也觉得这件事很难办。群臣虽然常常阿谀奉承,没有学问,然而也没有敢迎合他的提议的人。豆卢革担任宰相,郭崇韬担任枢密使,郭崇韬功劳高而处境危险,想着为自己谋求安稳的办法,而豆卢革平庸懦弱无所作为,只是谄媚郭崇韬来保全自己,于是一起上奏说刘氏应当立为皇后。刘氏被立为皇后后,贪污财物败坏政事,残害忠良,天下于是大乱。唉!豆卢革不值得说,郭崇韬是辅佐帝王的大臣,他请求立刘氏为皇后,没有别的心思,不过是认为天子宠爱的人而自己去结交罢了。然而唐朝的灭亡,实际上是因为刘氏,所以灭亡唐朝的是郭崇韬。后唐的先辈,都对皇室有功劳。晋王李克用身经百战来建立帝王大业,庄宗依据他打下的基础于是拥有了天下。而郭崇韬却因为小小的私心,引荐刘氏而颠覆了国家。
材料三:
(郭崇韬)权力兼管朝廷内外,一向与宦官不合。当时蜀地的军队侵犯边境,皇帝派遣郭崇韬和皇子李继岌率领军队征伐他们。得胜将要回来的时候,宦官嫉妒他的才能,想要谋害他,私下告诉皇后说:“郭崇韬依仗功劳在外面,将要谋反。”皇后写信给儿子李继岌,命令他杀死郭崇韬。郭崇韬不能辩解,最终死在军中
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让他谋划自救的办法,于是请求率领他征伐蜀地的军队,庄宗把国内的军队交给他,让他西征。
“营”是谓语,“自救之计”是宾语,故在B处断开。
“将”是谓语,“征蜀之兵”是宾语,故在E处断开。
“庄宗”是主语,“归”是谓语,“国中之师”是宾语,故在H处断开。
故答案为:BEH。
1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和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
A.错误,意思相同,都是“没有(办法)”的意思。句意:庄宗没有(办法)夺取他的权力。/如果没有办法,那么还是说说行王道的事吧。
B.正确,意思相同,都是指“国家、帝位”。句意:夺取国家政权易如反掌。/国君掌握帝王的重权。
C.正确,都活用为动词,认为……难;/以……为耻。句意:也认为这件事很难。/以向老师学习为耻。
D.正确,意思不同,小、微不足道;/愚拙。句意:而郭崇韬却因为小小的私心。/你怎么(竟然)这样愚拙。
故答案为:A。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因而明知刘氏贪婪,仍迎合了崇韬的做法”错误,原文是“革庸懦无所为,惟谄崇韬以自安,因相与上幸言刘氏当立”,并没有提到豆卢革明知刘氏贪婪仍迎合崇韬的做法。
故答案为:D。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自全”,保全自己;“方”,正在;“执”,掌握;“此于……何异也”,固定句式,,和……有什么不同呢。
(2)“以”,来;“因”,巩固;“遂”,于是;“有”,拥有。
故答案为: ①郭崇韬谋求躲避灾祸保全自己,却正要求掌握兵权,这和抱着柴草救火有什么不同呢?②晋王李克用身经百战来建立帝王大业,庄宗凭借这个 (基业) 于是拥有天下。
1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1)郭崇韬权兼内外,位高权重。在封建王朝,臣子权力过大往往容易引起君主和其他势力的猜忌。如材料三“得胜将归,宦者嫉其能,欲害之”,他的权力引起了宦官的嫉妒,为自己埋下了隐患。
(2)在权力斗争中,兵权至关重要。庄宗深知郭崇韬掌握着重要的军事力量,对自己的统治构成潜在威胁。从材料一“庄宗知其所忌而不知其倚,故崇韬以忠见疏,谗疾日急”可知,庄宗忽视了郭崇韬的忠诚和才能对国家的重要性,而因为其权力过大而被猜忌和疏远,这为他的悲剧命运埋下了伏笔。
(3)材料三中明确提到郭崇韬“权兼内外,素与宦者不合”,宦官嫉其能,欲害之。郭崇韬在政治决策上可能也得罪了其他势力。如在立皇后的问题上,虽然他的初衷可能只是为了自保而迎合庄宗,但这一行为却引起了一些大臣和民众的不满。材料二中提到“刘氏既立,黩货蠹政,残贼忠良,天下遂大乱”,郭崇韬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从而得罪一些忠良之士。
(4)从材料一“后唐庄宗有二臣焉……忠而可倚,而嗣源之所畏者也”可知,后唐时期,各方势力错综复杂,庄宗、李嗣源、郭崇韬等人之间存在着复杂的权力关系。材料二中提到“ 群臣虽往往阿谀,亡学术,然亦无敢当其议者”,可见当时政治风气败坏。在这种复杂的政治环境下,在激烈的权力争斗中,郭崇韬就成为权力争斗的牺牲品,导致其身亡。
故答案为: ①庄宗的猜忌。庄宗对郭崇韬有所猜忌,导致郭崇韬被疏远,使其处境危险。②宦官的嫉妒。宦官嫉妒郭崇韬的才能,在皇后耳边进谗言,欲加害于他。③刘氏的昏庸。刘氏听信宦官之言,写信给儿子命令杀掉郭崇韬。
(2025·绵阳模拟)阅读下面宋词,完成小题。
徐惇济书报尝过余石林①
叶梦得
绕涧新添数百竿,故人书为报平安。
似闻谡谡山风响,正想阴阴夏簟②寒。
老大不能穷蠹简,归来便拟挂尘冠。
一杯且觅林间约,莫枉山王③废旧欢。
【注】①石林,在湖州弁山,诗人在此处有居所。②簟,竹席。③山王,指“竹林七贤”中的山涛、王戎,有人认为二人热衷官场,不适合归入“七贤”。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徐惇济来信告诉诗人他曾到过石林,这引发了诗人的思绪,写下此诗。
B.徐惇济怀念石林的竹林美景,他写信给诗人,询问竹林是否依旧葱郁。
C.“挂尘冠”有辞官之意,从中可看出诗人并不留恋仕途,有归隐之心。
D.诗人在尾联借典故,表示希望能与朋友相约林间,一起享受自然之美。
16.请结合诗歌内容,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本诗第二联进行简要赏析。
【答案】15.B
16.第二联运用了想象 (或虚写) 和用典的手法。诗人想象石林竹林间传来飒飒风声,联想到夏天躺在竹席上的清凉,表达了诗人对石林往日美好生活的沉醉和向往。同时,通过“谡谡”这一《易经》中形容君子的词,暗含了对友人品性的赞许。
【知识点】表达技巧类题目;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题材、结构、情感的鉴赏。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再对照选项确认,得出答案。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读此题,首先指出是什么表达技巧,再结合内容、主题、艺术效果来分析其作用。
1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
B.“他写信给诗人,询问竹林是否依旧葱郁”说法错误,诗中并没有提到徐惇济在信中询问竹林是否依旧葱郁,而是诗人自己想象朋友可能会询问。
故答案为:B。
16.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似闻”“正想”表明诗人运用了想象(虚写)的手法。诗人通过想象,描述了石林竹林间传来的飒飒风声,并由此联想到夏天躺在竹席上的清凉感觉。这种想象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清凉、宁静的自然环境中,使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石林的幽静和舒适。这一虚写表达了诗人对石林往日美好生活的沉醉和向往之情。
“谡谡”引用了《易经》中的词语,是用典手法。该词在《易经》中是用来形容君子的,有正直、清高的意味。诗人用“谡谡”来形容山风的声音,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还暗含了对友人高尚品格的赞赏。
故答案为:二联运用了想象 (或虚写) 和用典的手法。诗人想象石林竹林间传来飒飒风声,联想到夏天躺在竹席上的清凉,表达了诗人对石林往日美好生活的沉醉和向往。同时,通过“谡谡”这一《易经》中形容君子的词,暗含了对友人品性的赞许。
17.(2025·绵阳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班会课上,班主任李老师借用《谏太宗十思疏》中的“   ,   ”两句,告诫学生在学习中开头做得好的人很多,而能坚持到底的却很少,希望他们能始终如一。
(2)小王同学去三峡游玩,当他看到月光照耀下的江面,弥漫着白茫茫的水汽,远远望去,江面好像与天相接,于是想到了苏轼《赤壁赋》中的“   ,   ”这两句。
(3)诗人常常在诗歌中运用借代的手法,委婉地表达心中的感情,《短歌行》中“   ,   ”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就都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
【答案】(1)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2)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3)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知识点】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繁、寡、衿、悠。
(1)根据题干中“ 告诫学生在学习中开头做得好的人很多,而能坚持到底的却很少,希望他们能始终如一。 ”信息可知应该填写“有善始者实繁 能克终者盖寡”。
(2)根据题干中“ 弥漫着白茫茫的水汽,远远望去,江面好像与天相接 ”信息可知应该填写“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 ”两句。
(3)此题重点考查借代的修辞手法,应填写“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两句。
故答案为:(1)有善始者实繁 能克终者盖寡
(2)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
(3)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和开放性默写三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写错字、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
(2025·绵阳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春节假期在当下已经成为人们在忙碌一年后休息调整的一个长假, ① ,这是为什么呢?假期后,人们更易感到疲惫,主要和睡眠质量下降有关。导致睡眠质量下降有两个“罪魁祸首”。 ② ,大多数人在春节期间会因为兴奋而熬夜,破坏了日常的作息规律,影响身体的休息,从而导致疲惫;二是暴饮暴食、入睡困难,暴饮暴食会加重胃的负担, ③ ,身体不能得到充分的休息。春节是最重要的传统中国节日,人们为了庆祝这个特殊的节日,很多人都会精心准备丰富的美食。而这些美食比日常饮食的糖分、油脂含量都要高,人们大快朵颐会进一步加重胃的负担。当然,除了睡眠质量下降这一原因之外,人们也会因出行、待客等,使身体处于忙碌劳累状态,这些都会让人容易感到疲惫。
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答案】18.①但假期后人们却更易疲惫 ②一是作息规律被打乱 ③影响睡眠质量
19.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为了庆祝这个特殊的节日,很多人都会精心准备丰富的美食。
【知识点】语序不当;结构混乱;语句补写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此类试题一般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填上与前文或后文相照应的语句即可。语句补写题(也叫语段填句题)是新课标卷最具特色、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种语言表达题型。所谓“语句补写题”,就是指给出一个语段,空出两至三个句子进行补写,补写后的句子与语段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
(2)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决此类题要结合常见病句类型来分析语句。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如果遇到难以辨别错误类型的句子,可以按病句类型一一衡量,也可以通过划分句子结构来辨明错误类型,同时结合语感以及一些常见语病的特征进行判断。
18.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景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根据后文的回答“人们更易感到疲惫,主要和睡眠质量下降有关”可知,前文的问题是为什么假期后人们更容易疲惫,故补写内容可为“但假期后人们更容易疲惫”。
第二空,根据前面说的“导致睡眠质量下降有两个‘罪魁祸首”和后文“二是……”可知,此处是说第一个原因;再根据“破坏了日常的作息规律,影响身体的休息”分析,此处是说春节过后作息规律混乱,故补写内容为“一是作息规律被打乱”。
第三空,根据语境可知,此处分析的是睡眠质量下降的原因,由后文“身体不能得到充分的休息”可知,该空的意思是暴饮暴食影响了睡眠的质量,故补写内容为“影响睡眠质量”。
故答案为: ①但假期后人们却更易疲惫 ②一是作息规律被打乱 ③影响睡眠质量
19.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波浪线句语病有二:
(1)语序不当。“是最重要的传统中国节日”中,“中国”是表示领属关系的定语,应该放在最前面,修改为“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2)结构混乱。“人们为了……,很多人……”中途易辙,可删掉“人们”,让“很多人”作该句的主语。
故答案为: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为了庆祝这个特殊的节日,很多人都会精心准备丰富的美食。
(2025·绵阳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十年前我回了一次家乡,一天闲走,去看了看老家的旧址,发现我们那个家原来是不算小的。我家的大门开在科甲巷,而在西边的竺家巷有一个后门。我的家即在这两条巷子之间。临街是铺面。从科甲巷口到竺家巷口,计有这么几家店铺:一家豆腐店,一家南货店,一家烧饼店,一家棉席店,一家药店,一家烟店,一家糕店,一家剃头店,一家布店。我们家在这些店铺的后面,占地多少平米我不知道,但总是不小的,住起来是相当宽敞的。
正屋当中是一个堂屋,堂屋铺地的箩底砖的边角都磨圆了,而且特别容易返潮。天将要下雨,砖地上就是潮乎乎的。若遇连阴天,地面简直像涂了一层油,滑的。我很小就知道“础润而雨”。用不着看柱础,从正堂屋砖地,就知道雨一时半会儿停不了。一想到正堂屋,总会想到下雨,有时接连下几天,真是烦人。雨老不停,我的一个堂姐就会剪一个纸人贴在墙上,这纸人一手拿着簸箕,一手拿着笤帚,风一吹,就摇动起来,叫“扫晴娘”。也真奇怪,扫晴娘扫了一天,第二天多少会放晴。放晴后,我们会去花园。这座没有精心安排布置过的花园里肥沃的黑色泥土上随意地生长着一些肆意蔓延的杂草和一些高大的树木。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将临街的店铺以“一家……”的形式全部罗列出来,具有怎样的艺术效果?
21.下列选项中的“多少”和文中加点处的“多少”,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
A.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B.无论你需要多少帮助,我们都会尽力提供。
C.只要打开书,多少都能学点知识。
D.他为了这一目标,做了多少努力,你们知道吗?
22.文中画横线处是个长句,请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答案】20.①通过罗列的方式,具体展现了老家旧址临街店铺的丰富多样,增强了画面感和真实感。②采用重复的句式,节奏明快,富有韵律感,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③体现出作者对老家记忆的清晰与深刻,流露出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21.C
22.这座花园没有精心安排布置过。花园里有肥沃的黑色泥土。黑色泥土上随意地生长着一些肆意蔓延的杂草和一些高大的树木。
【知识点】选用、变换句式;字词在语境中的含义;句子艺术手法辨析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的能力。句子的表达效果,应先分析句式特点、修辞运用等,再有针对性地结合文意加以分析。
(2)本题考查学生辨析词的语境义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从词语的使用对象、范围、感彩等方面区别近义词语,然后分析词语所在的语境,从中依据合乎语境理解词语。
(3)本题考查学生变换句式的能力。本题是一个传统题型:长句变短句。解答此类试题可以采用主干分析法:先抽出句子主干独立成句,再将附加成分抽出来单独成句,而后添加各自的主语,这样整个长句就变成由几个单句构成的句群,最后将几个句子按照逻辑先后顺序排列即可。整理句子时要注意连贯,用好代词和关联词。
20.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的能力。
①根据“我家的大门开在科甲巷,而在西边的竺家巷有一个后门”可以知道,这两条巷子之间的距离便是作者老家的长度。将临街的店铺全部罗列出来,让读者直观了解了从科甲巷口到竺家巷口中间隔了很多店铺,两条小巷距离较远,让人可以根据生活常识推测出大概的长度,照应了前文“发现我们那个家原来是不算小的”和后文“总是不小的,住起来是相当宽敞的”。
②根据“十年前我回了一次家乡,一天闲走,去看了看老家的旧址”可以知道,魂牵梦萦的家乡令作者记忆深刻,以致于作者多年后仍能清晰地说出闲逛时看到的店铺的位置,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
③店铺的一一呈现蕴含了作者对往日生活场景的回忆,就如同展开了作者一家往日的生活场景,从饮食衣服到生活用具,再到生活服务等,其中包含了作者的回忆,给人以真实感。
故答案为: ①通过罗列的方式,具体展现了老家旧址临街店铺的丰富多样,增强了画面感和真实感。②采用重复的句式,节奏明快,富有韵律感,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③体现出作者对老家记忆的清晰与深刻,流露出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21.本题考查学生辨析词的语境义的能力。
文中的“多少”为副词,或多或少。
A.不同,许多。许多楼台处在烟雨当中。
B.不同,代词,表示不定的数量。无论你需要的帮助有多少。
C.相同,副词,或多或少。或多或少都能学点知识。
D.代词,表示问数量。
故答案为:C。
22.本题考查学生变换句式的能力。
①文中画横线处是个长句,句子的修饰成分较多,可以提取句子主干,原句的主干是“泥土上生长着杂草和树木”;
②“没有精心安排布置过”做“花园”的定语,“这座没有精心安排布置过的花园里”作句子的状语,可以改为主谓句“这座花园没有精心安排布置过”;
③“肥沃的”“黑色”做“泥土”的定语,可以让“肥沃的”单独做谓语,“里面的黑色泥土是肥沃的”;
④“肆意蔓延”做“杂草”的定语,这一定中结构可以改为主谓结构“杂草肆意蔓延着”;
⑤为了保持句式的一致,将原句“高大的树木”也改为主谓结构“树木是高大的”。
故答案为: 这座花园没有精心安排布置过。花园里有肥沃的黑色泥土。黑色泥土上随意地生长着一些肆意蔓延的杂草和一些高大的树木。
23.(2025·绵阳模拟)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全球化的今天,跨文化、跨国界的交流已成为常态。面对多元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人们往往在“自我”与“他人”的认知之间徘徊。有人主张应站在他人角度看世界,认为这能促进理解与沟通,化解矛盾,达成共识; 也有人坚持无需刻意如此,以避免在无尽的他人视角中自我内耗,甚至迷失自我。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 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不少于800字。
【答案】略
【知识点】材料作文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题干分析】
材料首先陈述了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跨国交流的变化,进而引出多元主义背景下“自我”与“他人”关系的讨论。对此,材料也给出了两种不同的看法。前者强调“他人”,认为要积极考虑他人,通过理解、包容、沟通来化解矛盾、达成共识。后者认为我们不需要过于重视别人的看法,因为只重视“别人”而忽视“自己”会让我们在分歧中感到内耗,甚至会因为盲目追随别人而迷失自我。所以他们崇尚自我追求,摒弃别人的眼光,遵从自己的意愿,做真实的自己。
可见,在一个充满嘈杂声音的世界里,我们往往会迷失自我。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面临这样一个问题,有些人可能赞同你的观点,而有些人可能持相反的观点。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是否应该改变自己去取悦别人?试图迎合每个人的期望,通常只会让我们迷失方向。所以,我们要放下别人的评价和期待,勇于做自己。不要被别人的标准束缚,要坚持自己的价值观和原则,走自己的路。做自己并不意味着可以无视他人的感受和需求,而是在追求自我价值和满足感的同时,尊重他人的存在和想法。在成为自己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与他人保持良好的沟通,学会理解和尊重不同的观点。
写作时,可以先选用一些生活中现象,表明人在“自我”和“他人”之间总是难以很好的平衡。主体可采用递进式的论证结构,论述“自我”与“他人”的关系,讨论二者各自的重要意义,然后说明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他人”并对此展开论述。在论证过程中,可以采用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如可以列举“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杨宁,在同学都经商、从政的背景下,不惧他人的眼光与评价,毅然选择做一名光荣的大学生村官,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留下美名的事例,论证我们要坚定自我选择,不顾外界流言。也可以引用希腊德尔斐神殿上的箴言“认识你自己”以及《云图》中“只有通过别人的眼睛,才能真正地了解自己”的名言,论证兼顾“自我”与“他人”的重要意义。
【立意提取】
1.认清自己,做好自己。
2.善则听之,恶则弃之。
3.坚定自己,尊重他人。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首先要读懂材料,全面把握,要抓住重点,理清关系。然后立意要准确,力求新颖,立志好坏影响到作文的创新程度。使用素材要恰当巧妙,我们要在恰当的地方直接或间接引用一下题干材料,可以照应话题,否则容易造成与材料疏远的感觉。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