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四川省眉山市2025届高三语文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四川省眉山市2025届高三语文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9.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1-07 16:14:38

文档简介

四川省眉山市2025届高三语文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试卷
(2024高三下·眉山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大数据是一种资源,也是一种工具。它告知信息但不解释信息。它指导人们去理解,但有时也会引起误解,这取决于是否被正确使用。大数据的力量是那么耀眼,我们必须避免被它的光芒诱惑,并善于发现它固有的瑕疵。科技再先进也无法将世界上数据的总量尽数收集、储存和加工。从罗盘和六分仪,到望远镜和雷达,再到今天的全球定位系统,人们总是受到现有测量和认知工具的局限。我们明天使用的工具很可能比今天的强大数倍甚至上千倍,我们现在所拥有的知识较之明天可能就显得微不足道了。要不了多久,当我们回看当今的大数据世界时,就像在看阿波罗11号上仅4Kb内存的导航控制计算机一样,会觉得十分奇特。我们能收集和处理的数据只是世界上极其微小的一部分。这些信息不过是现实的投影罢了,因为我们无法获得完美的信息,所以做出的预测本身就不可靠。但这也不代表预测就一定是错的,只是永远不能做到完善。这也并未否定大数据的判断,而只是让大数据发挥出了应有的作用。大数据提供的不是最终答案,只是参考答案,为我们提供暂时的帮助,以便探索更好的方法和答案。这也提醒我们在使用这个工具的时候,应当怀有谦恭之心,铭记人性之本。
(摘编自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肯尼斯·库克耶《大数据时代》,周涛译)
材料二:
在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的背景下,信息超载已成为每一名互联网用户所面临的问题之一。在促进信息供需匹配、提高信息传递效率的过程中,以人工智能为基础的算法推荐技术应运而生,解决近乎海量的网络信息与用户有限的注意力之间的供需矛盾,并广泛应用到了网络信息生态的方方面面。智媒时代已然到来。然而,人工智能逐渐地改变了用户关于信息消费的个体习惯和社会规范,带来了一些潜在的风险。在互联网与社交媒体上,人们越来越难以接触到自己认知领域之外的内容,日常接受的主要是与其已有兴趣和观点相符的信息,形成所谓的“信息茧房”。
这一比喻最早由桑斯坦在其著作《信息乌托邦》中提出,用以描述在网络信息传播这程中,公众只关注自己选择的内容和使自己得到愉悦的信息,久而久之就将自身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之中。由于信息茧房的存在,公众无法与信息环境进行全面的交互,而是沉浸在自身所偏好和认同的内容当中,最终使得意见一致的观点在一个封闭的圈子中不断地被重复和强化,形成“回声室效应”:人们在不断放大自身信息偏好的同时,也在阻碍着多元观点的流通和讨论,甚至带来群体极化的风险。在桑斯坦提出信息茧房与回声宣概念之后,随着传播方式交得更加智能化和分众化,怕里泽提出了“过滤气泡”的概念,以强调互联网信息过滤对用户的影响。他认为,搜索引擎等算法使人们处于个性化、独特的信息环境中,而这种环境是由一系列基于用户信息和行为构建的过滤器所创造的;算法在了解用户偏好并过滤异质信息的同时,也无形之中构筑起了一道道“隔离墙”,将人们困在算法创造的“网络泡泡”中,并阻碍着多元观点之间的交流。
表一 信息茧房、过滤气泡与回声室的概念比较
类别 信息茧房 过滤气泡 回声室
主体层次 ① 技术 群体
主要现象 信息窄化 信息窄化 ③
侧重点 信息同质化的主观选择 ② 信息同质化的结果影响
理论视角 选择性心理 技术决定视角 群体理论
(摘编自虞鑫等《从技术到受众:信息茧房效应的研究取向与发展进路》,2024年第4期,《青年记者》)
材料三:
可以说,我们现在已经拥有了世界上最完备的、布局相对比较超前的数据基础设施,尤其是在2020年国家发改委提出的“新基建”中,有四个方面都与数据基础设施相关:一是5G基站建设,近年来我国5G基站的部署非常快,已经达到全球5G基站的70%以上;二是大数据中心,我们已经完成了相关的整体规划布局,在全国各地建设一系列大数据中心,同时构建了面向全国算力的整体调度网络——“东数西算”工程,涉及包括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不同区域的大数据中心集群,我们的算力资源总体布局持续优化,算力高质量发展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日益显现;三是工业互联网,我国在工业互联网的标准制定层面、应用层面走出了一步先手棋,在推动工业制造业和互联网融合的过程中是走得比较靠前的;四是人工智能,也属于新型的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基于大语言模型,尤其是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的应用或是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都离不开人工智能这样一个大型基础设施的建设。这一系列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带来了数据、算力以及在二者之上的算法突飞猛进的发展,为未来更高质量的数字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硬件基础。
(摘编自杨学成《数字中国与未来产业的展望》,2023年8月4日,新华网)
1.下列依次填入材料二表一空白表格内的信息,正确的一项是(  )
A.①算法 ②信息同质化的客观环境 ③群体极化
B.①算法 ②信息同质化的用户偏好 ③意见同化
C.①个体 ②信息同质化的客观环境 ③意见同化
D.①个体 ②信息同质化的用户偏好 ③群体极化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数据作为一种工具,无法让我们获得完美的信息,但可以为我们提供参考答案,以便我们探索最终答案。
B.在智媒时代,人工智能对个体习惯和社会规范的改变,使网络信息超载与用户注意力有限的矛盾得以解决。
C.帕里泽认为,算法通过过滤掉异质信息,创造出个性化的信息环境,从而将人们困在各自的“网络泡泡”中。
D.“东数西算”工程依托不同区域的大数据中心集群,对全国算力进行整体调度,有利于算力资源的布局优化。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回溯人类测量和认知工具从罗盘到全球定位系统的变迁,对未来工具的发展做出预测,体现出作者对当下大数据世界的悲观态度。
B.材料二中“一道道‘隔离墙’”,“困在……‘网络泡泡’中”等语句,形象地表现出用户在以推荐算法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影响下的处境。
C.材料三中列举四个方面的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并指出我国所拥有的世界上最完备的“新基建”对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
D.从材料一对大数据前景的预测,到材料二对信息茧房等效应的分析,再到材料三介绍数据基础设施的布局,可见人们基本化解了大数据应用的风险。
4.材料二引用了“信息茧房”、“过滤气泡”和“回声室”这三个比喻式概念,请简要分析其论证效果。
5.有人说,科技是推动发展的利器,但同样可能成为风险的潜在来源。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C
2.B
3.B
4.①使抽象概念形象化,将复杂的信息传播现象比作“茧房”“气泡”“回声室”, 生动直观地展现出用户被信息包围的状态。②增强论证的感染力,通过形象的表述引发读者对信息传播问题的关注,促使读者深入思考。③突出强调了算法推荐技术导致信息窄化、阻碍多元观点交流以及带来群体极化风险等问题,使论证更具说服力。
5.①科技是推动发展的利器:大数据能提供参考,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字经济发展; 人工智能算法推荐提高信息传递效率。②科技也可能带来风险:大数据存在固有瑕疵,可能导致预测不准确;人工智能带来信息茧房、回声室效应等,阻碍多元观点交流,引发群体极化风险。③应正确对待科技:用谦恭之心使用大数据,努力突破信息茧房,以实现科技的积极作用,规避风险。
【知识点】社会科学类;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理解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⑵本题考查根据原文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做这类题往往需要对原文进行“推断和想象”,所以选项的内容就不再是原材料的简单重复,而是在原句的基础上,加上了命题者自己的理解。要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做到对材料的熟悉和理解,以便解题时迅速找到其在材料中的相关区域,进而进行比较、分析、推断;其次,要清楚选项都是在文中句子基础上进行的合理推断,绝不是凭空进行的,所以找到原来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筛选信息、推敲选项;将选项和原文信息进行比较时,掌握一些常见的设错方式很有必要,从而使思维变得更加敏捷,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⑶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到文中圈出有关文字,再浏览选项的内容,与文本进行比较。
⑷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语言特点的能力。解答本题,先认真阅读文本,再结合结合文本内容和题干要求分析其语言论证特点。
⑸本题主要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及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本题答案来源于材料,但高于材料,现有材料是寻找解决实际问题的依据,但现有材料的原句绝不是最佳答案,更不是最佳答案的全部,这就考查了考生真正读懂多文本的内涵、联系社会生活现实而解决实际问题的高层次能力。
1.①处,根据“人们越来越难以接触到自己认知领域之外的内容……与其已有兴趣和观点相符的信息”“……公众只关注自己选择的内容和使自己得到愉悦的信息”,文段中提及“自己认知”“自己选择”,故①填写“个体”。②处,根据“搜索引擎等算法使人们处于个性化、独特的信息环境中,而这种环境是由一系列基于用户信息和行为构建的过滤器所创造的”,根据“个性化、独特的信息环境”,②填写“信息同质化的客观环境”。③根据“最终使得意见一致的观点在一个封闭的圈子中不断地被重复和强化,形成‘回声室效应’”,根据关键词“意见一致”,③填写“意见同化”。
故答案为:C。
2.B.“网络信息超载与用户注意力有限的矛盾得以解决”错误。原文“解决近乎海量的网络信息与用户有限的注意力之间的供需矛盾……智媒时代已然到来。然而,人工智能逐渐地改变了用户关于信息消费的个体习惯和社会规范”,“近乎”一词说明矛盾没有完全得以解决。
故答案为:B。
3.A.“作者对当下大数据世界的悲观态度”错误。原文“这也并未否定大数据的判断,而只是让大数据发挥出了应有的作用……这也提醒我们在使用这个工具的时候,应当怀有谦恭之心,铭记人性之本”,并没有悲观的态度,作者告诉人们面对大数据要有谦恭之心。
C.“世界上最完备的‘新基建’对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错误。原文“这一系列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带来了数据、算力以及在二者之上的算法突飞猛进的发展,为未来更高质量的数字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硬件基础”,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加之其他,对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打下基础。
D.“人们基本化解了大数据应用的风险”错误。原文“人工智能逐……带来了一些潜在的风险”,文中并没有说明基本化解了大数据应用的风险。
故答案为:B。
4.①根据“人们越来越难以接触到自己认知领域之外的内容……‘信息茧房’”“公众只关注自己选择的内容和使自己得到愉悦的信息”“‘回声室效应’……也在阻碍着多元观点的流通和讨论,甚至带来群体极化的风险”“将人们困在算法创造的‘网络泡泡’中,并阻碍着多元观点之间的交流”,形象的说明了这些负面影响,信息技术带来的“信息茧房”“过滤气泡”“回声室”效应,将三者运用比喻进行分析,生动形象地揭示了大数据应用下信息过滤可能导致的负面效应。
②将信息环境的封闭性比作“信息茧房”“过滤气泡”“回声室”,强调了用户被局限于个性化的信息环境中,难以接触到多样化的观点和信息,从而加剧了信息同质化和社会分裂的风险,增强了文章的说明力。
故答案为:①使抽象概念形象化,将复杂的信息传播现象比作“茧房”“气泡”“回声室”, 生动直观地展现出用户被信息包围的状态。②增强论证的感染力,通过形象的表述引发读者对信息传播问题的关注,促使读者深入思考。③突出强调了算法推荐技术导致信息窄化、阻碍多元观点交流以及带来群体极化风险等问题,使论证更具说服力。
5.①根据材料二“促进信息供需匹配、提高信息传递效率”,材料三“这一系列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带来了数据、算力以及在二者之上的算法突飞猛进的发展,为未来更高质量的数字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硬件基础”说明以人工智能为基础的算法推荐技术广泛应用,数据基础设施的建设推动未来产业的发展,科技极大地提高了效率,给人们带来便利,是发展的利器。
②根据材料二“在互联网与社交媒体上,人们越来越难以接触到自己认知领域之外的内容,日常接受的主要是与其已有兴趣和观点相符的信息,形成所谓的‘信息茧房’”“帕里泽提出了‘过滤气泡’的概念,以强调互联网信息过滤对用户的影响”“无形之中构筑起了一道道‘隔离墙’,将人们困在算法创造的‘网络泡泡’中,并阻碍着多元观点之间的交流”可知,科技发展形成的“信息茧房”“过滤气泡”“回声室效应”等负面效应,阻止多元观点的讨论,限制了人们的视野和思维。
③科技既带来便利,又存在一定的风险,是一把双刃剑,因此,面对科技时,我们应当认识到大数据作为工具的局限性,同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防范和化解这些风险,根据材料一“这也提醒我们在使用这个工具的时候,应当怀有谦恭之心,铭记人性之本”可知,要怀有谦恭之心,铭记人性之本。
故答案为:①科技是推动发展的利器:大数据能提供参考,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字经济发展; 人工智能算法推荐提高信息传递效率。②科技也可能带来风险:大数据存在固有瑕疵,可能导致预测不准确;人工智能带来信息茧房、回声室效应等,阻碍多元观点交流,引发群体极化风险。③应正确对待科技:用谦恭之心使用大数据,努力突破信息茧房,以实现科技的积极作用,规避风险。
(2024高三下·眉山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与瓦有关——“走过江南”之一
费振钟
与瓦有关的,首先是一只猫。
我们居住的瓦房,深夜总有踏瓦而行的响声。那是一只猫在无比轻捷地走动。①它是经过,还是巡视? 是工作,还是闲逛? 不论怎样,一只猫的行动应该与我们无关。可是这只猫自从进入我们的听觉以后,不是它与我们有关,而是我们与它有关了。我们就在它脚底下,它的步行穿越了瓦片,发出空明之声。我们的听觉也许一开始并不太灵敏,但当我们从白天的尘嚣进入黑夜的宁静之中时,正是这只猫提高了我们的听力。它使我们成为喜爱聆听并且有着细腻的分辨能力的人。同时也使我们成为最奇怪的失眠者,成为幻想某种遭遇的人。
还是说这只猫吧。我们想像它在瓦上的行走,是三月江南的春天。三月,所有的东西都在深夜生长。这时候,一只夜行的猫,带了生长的消息,它使我们感到了喜悦振奋,又感到惆怅和压抑。这时候,我们在深夜里失眠了。我们困守在低低的屋中,或者小小的阁楼里,已经很久了。我们的生命在白天老是蜷曲于一种姿态,也许只有在黑夜中,生命才有机会行动,才会改变。那么就让我们随同这只猫悄悄行走在夜风里吧。我们像夜猫一样,有一点诡秘,有一点心怀叵测,却又有一种人的小心和惊惧。我们看不清暗夜中究竟有什么与我们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不奢望遭逢奇迹,只想让自己生命能够得到一些自由,如同土壤里的虫子们借着夜的力量,钻出来舒畅地呼吸一下天空的气息;我们也无法确定目标,因为我们还是身不由己。假如这只引着我们行走的猫可以像巫师一样带着我们,那么我们不会拒绝去任何遥远的地方。但我们更愿意在屋顶上跃动,让身体学会轻灵,在屋顶上徘徊,让身体应和万物的节奏和旋律然后翩然而舞。这样,我们在三月江南的春天将自己无眠的身体放逐了,我们因为放逐,而在暗夜里开放如一束闪电,如一朵白色的玫瑰。
与瓦有关的,接着是夏天的雨。
我们在春天里接受了生长,但那只猫后来再无踪影。后来,雨季来临了。雨季的第一声雨点,非常响亮。它不是滴落,而是从高处往下的一声敲击,敲击在青瓦上面,发出类似于金属的声音。我们仍然居住在瓦屋里,与雨季为伍是我们的另一个持续多年的心愿。 自我们听到第一声雨点以后,整个季节里我们的内心就被砉然而来的雨水涨满了。
江南的雨是太多,太深长了。它需要什么来承接,才能够留住,而不至于散失于旷野和河沟?当然是瓦,是我们屋上排列成盆的瓦。那些瓦垄和瓦当,全都为了承接雨水而设。 由它们构成的每一种角度和弧度,都标明了雨季每天的流程和形态。我们长日坐在屋檐下,看涓涓细流垂线般下落,或者看水柱如吐如泻,我们对雨的看法是如此逼近,如此亲切,感觉就像从我们的身体我们的肌肤上湿漉漉地流过,而我们自然成了雨季的一部分。
或者,我们亦是那片瓦。我们被安置在众多瓦片之中,仰面等候雨季。我们需要雨水,就像泥土一样,有雨水才能润湿,才能饱满,才能孕育和收获。②瓦片是泥土做的,我们原本属于土。由于雨季,我们将还原为泥土的特性。
与瓦有关的,还有瓦楞花。
瓦楞花是植物吗? 它让我们怀疑是泥土开出来的花。我们在整个秋季都在观察这与泥土的颜色完全一致的瓦楞花从何而来,可我们的眼睛有时候所见有限,我们看不见种子怎样凌虚而至,怎样落入两片瓦之间萌芽生根。那么,这些灰黑的鳞状花冠,如此迅速覆盖了我们的屋顶,难道只为了说明雨季的雨水太过旺盛? ③这就是说,我们关心瓦楞花生长的原因,而不要关心瓦楞花的生长本身?这个秋季,我们坐在天井里,抬头是一片泥土般的瓦楞花,我们的神色严肃凝重,思考着这种植物的全部含义。我们因无知而感动。
而晚秋的风,开始从瓦上掠过,瓦楞花微微的惊悸,居然惹起了我们同样的却更深的悸动。那一瞬间引起的竟是苍凉和悲伤,说不上是为瓦楞花,还是为我们自己。不必说,我们的家族生活太长,我们的房屋居住得太久,本来就有种抹不去的岁月萧条的痕迹,怎么禁得起这西风夕阳下瓦楞花的憔悴,点缀得更加零落了。我们虽然还不知道没落是什么样的人才会产生的心情,然而“别有幽愁暗恨生”,倒也不必因人而异。我们面对秋风中的瓦楞花,有同样的没落感袭上心头,哪怕与我们的年龄和身份,是如此不相称。
无论怎么说,瓦楞花作为一种泥土般的植物,留在了我们的屋顶上。它是我们家族衰败历史最触目的象征,毫不留情地勾起我们长长的,长长的人生慨叹。与瓦有关的,还有预期而至的一场雪。就在我们因感伤而忧郁孤清时,一场雪,无疑是温暖的抚慰。这是江南的雪啊,它无声无息地落到我们的瓦房上,当时我们正在子夜的睡意之中。我们的母亲,推醒了我们。她说,听听,飘雪花了。
这才想起,原来我们与雪早有约定。④我们愿意有一场雪,软软的,柔柔的,湿湿的,润润的雪。我们愿意在雪的怀抱里,直到融化。雪落江南时,我们终于为我们的愿望能够实现而欣悦。最后,我要说,我们是居住在瓦下的孩子。我们和与瓦有关的一切有关。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因猫的声音失眠,却认为猫使自己“喜爱聆听并且有着细腻的分辨能力”,这凸显了作者乐观旷达的性格。
B.作者长时间坐在屋檐下看雨,领略江南雨季独特的美,思考自然与人生,正因为如此,感觉自己“成了雨季的一部分”。
C.作者由屋顶上瓦楞花微微的惊悸自然联想到家族的衰败现状,不禁生发出深沉的人生慨叹和振兴家族的使命感。
D.“预期而至”“无声无息”写出江南雪的特点,而子夜时分听雪,将雪视为“温暖的抚慰”,表现了对雪的喜爱。
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句子①揣测猫深夜行走的动机,将猫人格化,语言幽默,引发下文作者的细腻思考。
B.句子②照应了段首的“我们亦是那片瓦”,用委婉的表述暗示喜爱雨的深层次原因。
C.句子③运用问句承上启下,同时批评了关注外部条件、漠视生存意义的社会现象。
D.句子④连用四组叠词形容雪,蕴含了作者对江南的雪的深切期待,富有美感和韵味。
8.怎样理解文章结尾两句话的含意? 请结合全文简要回答。
9.有评论者指出,费振钟先生的散文“物我相通、情理交融”。请以第三段为例简要分析。
【答案】6.D
7.C
8.①“我们是居住在瓦下的孩子”,表明我们与瓦房紧密相连,瓦房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承载着我们的成长与记忆。②“我们和与瓦有关的一切有关”,强调我们与猫、雨、瓦楞花、雪等事物相互关联,体现了人与自然万物的共生关系,深化了主题。
9.①物我相通:作者将自己想象成猫、瓦、瓦楞花等,如“我们像夜猫一样”“我们亦是那片瓦”,赋予无生命的事物以人的情感和行为,拉近了与自然的距离。②情理交融: 写猫行走引发对自由的渴望,看雨时感悟自然与人生,瓦楞花的凋零引发没落感,在对事物的描写中融入细腻情感和深刻思考,使文章富有感染力和哲理深度。
【知识点】分析文本的结构,概括文本的主题;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赏析文本的内涵;中国现当代小说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文章思想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学生首先应对文本的整体内容有所把握;然后结合题目回到文中对具体语句进行具体分析。答题的关键是审读题干,把握命题意图,找出题干所在的具体语段及语句;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分析,寻找细微的差别,得出正确结论。
(2)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鉴赏能力。首先要了解小说常见的艺术特色:正面或直接描写、侧面或间接描写,环境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设置悬念,抑扬对比法等等,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3)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解答时抓住关键字词,理解其语境义,最后明确所写内容及表达的情感。
(4)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者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能力。解答时,抓住题干中的“物我相通、情理交融”这一关键信息,从两方面鉴赏分析。
6.A.“旷达”错误,用词过大,由原文“但当我们从白天的尘嚣进入黑夜的宁静之中时,正是这只猫提高了我们的听力。它使我们成为喜爱聆听并且有着细腻的分辨能力的人……”可知,这体现了作者平静乐观的心态,是通过猫的行走引发对生活的深思,谈不上“旷达”。
B.“思考自然与人生”错误,由原文“感觉就像从我们的身体我们的肌肤上湿漉漉地流过,而我们自然成了雨季的一部分”可知,作者感觉自己“成了雨季的一部分”,并未强调思考人生,更多是与自然雨季的融合感受。
C.“振兴家族的使命感”属于过度解读,此句更多是对时间与变迁的感怀。
故答案为:D。
7.C.句子③并未批评关注外部条件、漠视生存意义的社会现象,而是通过问句引发对瓦楞花生长原因的思考,体现作者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和敬畏。作者关注的是瓦楞花生长过程中的某种神秘感,而非外部条件和生存意义的问题,因此,该选项对题意的理解不正确。
故答案为:C。
8.①由原文“正是这只猫提高了我们的听力。它使我们成为喜爱聆听并且有着细腻的分辨能力的人。同时也使我们成为最奇怪的失眠者,成为幻想某种遭遇的人”“自我们听到第一声雨点以后,整个季节里我们的内心就被砉然而来的雨水涨满了……”“我们对雨的看法是如此逼近,如此亲切……”等信息可知,这句话表面上看强调了居住环境与生活体验的纽带,但实际反映出作者在具体生活经历中的精神寄托以及对自然事物的深度感悟,瓦房承载了“我们”的生活记忆和生命体验,“我们”对瓦有着浓厚的亲近感和归属感,揭示了文章的情感核心——人与瓦之间的深厚关联;
②由原文“……我们坐在天井里,抬头是一片泥土般的瓦楞花,我们的神色严肃凝重,思考着这种植物的全部含义。我们因无知而感动”“它是我们家族衰败历史最触目的象征,毫不留情地勾起我们长长的,长长的人生慨叹”等信息可知,与瓦有关的事物影响着人的情感和思考,凸显了“瓦”作为主题意象在文章中的核心地位,意图表达小瓦屋所承载的亲情纽带、自然律动与人生思考,这体现了物我相通的生命意识与亲近自然的人生态度,全句含蓄隽永,既统一文章主题,又深化了人与环境的共融之感,体现了“物我相通”的创作特征。
故答案为:①“我们是居住在瓦下的孩子”,表明我们与瓦房紧密相连,瓦房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承载着我们的成长与记忆。②“我们和与瓦有关的一切有关”,强调我们与猫、雨、瓦楞花、雪等事物相互关联,体现了人与自然万物的共生关系,深化了主题。
9.①由原文“也许只有在黑夜中,生命才有机会行动,才会改变”“假如这只引着我们行走的猫可以像巫师一样带着我们,那么我们不会拒绝去任何遥远的地方。但我们更愿意在屋顶上跃动,让身体学会轻灵,在屋顶上徘徊,让身体应和万物的节奏和旋律然后翩然而舞”“只想让自己生命能够得到一些自由”等信息可知,这段文字通过对夜行的猫的想象与联想,在观察自然时发现人与事物的关联物我相通,从想象猫的行走,过渡到猫带来的“生长的消息”,再到失眠后的情绪转变,进而想象与猫同行、翩翩而舞,由静及动,物我相通,层次清晰。
②由原文“……只想让自己生命能够得到一些自由”“我们困守在低低的屋中,或者小小的阁楼里,已经很久了。我们的生命在白天老是蜷曲于一种姿态,……那么就让我们随同这只猫悄悄行走在夜风里吧”等信息可知,此处将人与猫做比较,审视人类的生存困境,将猫与人的内心状态相勾连,在猫的夜行中寄托对自由与未知的渴望,也体现了对生命内在节奏的思考与共鸣,作者借随猫“放逐”的意境,表达了对生命转变、突破平庸的向往,给人以深层次的哲思启迪和情感触动,情理交融,既融入强烈感情,又含有理性哲思。
故答案为:①物我相通:作者将自己想象成猫、瓦、瓦楞花等,如“我们像夜猫一样”“我们亦是那片瓦”,赋予无生命的事物以人的情感和行为,拉近了与自然的距离。②情理交融: 写猫行走引发对自由的渴望,看雨时感悟自然与人生,瓦楞花的凋零引发没落感,在对事物的描写中融入细腻情感和深刻思考,使文章富有感染力和哲理深度。
(2024高三下·眉山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以为隐者,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彼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然。”曰:“是知津矣。”桀溺谓子路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子,孔丘之徒与?”曰:“然。”桀溺曰:“悠悠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 且与其从辟人之士,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子路以告孔子,孔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他日,子路行,遇荷篠丈人,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以告,孔子曰:“隐者也。”复往,则亡。
(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
材料二:
严光字子陵,一名遵,会稽余姚人也。少有高名,与光武同游学。及光武即位,乃变名姓,隐身不见。帝思其贤,乃令以物色访之。后齐国上言:“有一男子,披羊裘钓泽中。”帝疑其光,乃备安车玄纁,遣使聘之。三反而后至舍于北军给床褥太官朝夕进膳。
司徒侯霸与光素旧,遣使奉书。使人因谓光曰:“公闻先生至,区区欲即诣造,迫于典司,是以不获,愿因日暮,自屈语言。”光不答,乃投札与之,口授曰:“君房足下:位至鼎足,甚善。怀仁辅义天下悦,阿谀顺旨要领绝。”霸得书,封奏之。帝笑曰:“狂奴故态也。”车驾即日幸其馆。光卧不起,帝即其卧所,抚光腹曰:“咄咄子陵,不可相助为理邪?”光又眠不应,良久,乃张目熟视,曰:“昔唐尧著德,巢父洗耳。士故有志,何至相迫乎!”帝曰:“子陵,我竟不能下汝邪?”于是升典叹息而去。
(节选自《后汉书·严光传》)
材料三:
严光之不事光武,以视沮、溺、丈人而尤隘矣。沮、溺、丈人知道不行,弗获已而废君臣之义者也,故子曰:“隐者也。”隐之为言,藏道自居,而非无可藏者也。光武定王莽之乱,继汉正统,修礼乐,式古典,其或未醇,亦待贤者以道赞裒之,而光何视为滔滔之天下而亟违之?
(节选自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六)
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三反A而后至B舍C于北D军E给床褥F太官朝G夕进膳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易,改变,与《烛之武退秦师》中“以乱易整,不武”的“易”字的意思相同。
B.夫子,对孔子的尊称,与《齐桓晋文之事》“愿夫子辅吾志”的“夫子”所指不同。
C.旧,有老交情,用做动词,与《兰亭集序》中“群贤毕至”的“贤”用法不同。
D.“严光之不事光武”与《伶官传序》“世言晋王之将终也”的“之”用法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长沮与子路的对话,围绕孔子而展开,“是知津矣”一句带有对孔子的嘲讽意味,桀溺则劝子路退隐避世,孔子得知后,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B.长沮、桀溺和荷蓧丈人隐居山野从事劳作,不认可孔子在乱世中四处传道的行为,但孔子认为三位隐者也是有道之人,不愿传道才隐居的。
C.严光曾与光武帝一同游学,在其即位后严光改换姓名,隐身不现,被找到后,光武帝亲临其住所,当面邀请其辅佐治理国家,却遭到拒绝。
D.面对侯霸的来信相邀,严光口述话语进行了回复,告诫侯霸应心怀仁爱之心,用正义辅助皇帝,如果阿谀皇帝的意旨,脑袋可能会搬家。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帝曰:“子陵,我竟不能下汝邪?”于是升舆叹息而去。
②亦待贤者以道赞襄之,而光何视为滔滔之天下而亟违之?
14.王夫之为什么说“严光之不事光武”比起“沮、溺、丈人”就显得尤为狭隘,请综合三则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10.BEF
11.A
12.B
13.①光武帝说:“子陵,我竟然不能让你屈尊一下吗?”于是便上车,叹息着离开了。
②也应该按照道义对待贤能的人并辅助他们,然而我司马光怎么能看着这纷乱的天下 (而无所作为) 呢。
14.①沮、溺、丈人因道行不通而隐居,是无奈之举,且孔子认为他们是有道之人;严光在光武帝定乱继统、修礼待贤之时,却拒绝出仕。②严光面对光武帝的诚意邀请,态度坚决地拒绝,相比沮、溺、丈人更为狭隘。
【知识点】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翻译;断句;概括分析;筛选信息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
⑵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
⑶本题考查概括归纳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②放回原文,概括信息。特别是在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
⑷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⑸本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理解分析及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需要在原文中找到关键语句,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概括即可。
【附参考译文】
材料一:
长沮、桀溺两人一起在田里耕作。孔子看出了他们是隐居的高士,就叫子路前去向他们打听渡口在什么地方。长沮说:“那车上拉着缰绳的人是谁?”子路说:“是孔丘。”长沮说:“是鲁国的孔丘吗?”子路说:“是的。”长沮说:“那他该知道渡口在哪儿了。”桀溺随后又问子路说“你是谁?”子路说:“我是仲由。”桀溺说:“那你是孔丘的门徒啰!”子路说:“是的。”桀溺说:“天下哪儿都是一样的动荡啊,但是又有谁能改变这种局势?况且你与其跟着那逃避暴君乱臣的人到处奔波,还不如跟着我们这种避开整个乱世的人来得安逸自在呢!”说着,就自管自去下种覆土了。子路把经过情形报告了孔子,孔子怅然地说:“人是不能和鸟兽合群共处的,天下如果清明太平的话,那我也用不着到处奔走要想改变这个局面了。”有一天,子路一个人走着,遇上一位肩上挑着除草竹器的老人。子路请问道:“你可看见了我的老师?”老人说:“你们这些人,手脚都不劳动,五谷也分不清楚,谁是你老师我怎么会知道?”只管拄着杖去除草。事后子路把经过告诉了孔子,孔子说:“那是一位隐士。”叫子路回去看看,老人却已走了。
材料二:
严光,字子陵,又名严遵,会稽余姚人。严光年轻时就有很高的名声,与光武一同游学。到光武即位时,他改换姓名,躲起来不见光武。皇帝想着他有才德,就派人按他的形貌特征访求他。后来齐国上书说:“有一位男子,披着羊皮衣服在沼泽中垂钓。”皇帝怀疑是严光,就备了可坐乘的小车以及黑色和浅红色的布帛,派使者礼聘严光。使者三次往返以后严光才来。光武帝让严光住在北军,供给他床褥,由太官朝夕进餐。
司徒侯霸同严光素来有交情,派人送去书信。派来的人于是对严光说:“侯公听说先生到来,一心想立刻就来拜访,但迫于职责,所以没有如愿。希望利用天黑的时候,请您受委屈过去说话。”严光没有回答,就丢过去一片竹简给来人,口授回信说:“君房足下:职位做到宰相,很好。身怀仁爱辅佐正义,天下就会喜悦;阿谀奉承顺随旨意,就身首异处。”侯霸得到回信,封好呈给皇帝。皇帝笑着说:“狂奴还是从前的样子啊!”皇帝当天就到严光住的客馆。严光躺着不起来,皇帝到他的卧室,摸着严光的腹部说:“唉,子陵,不能帮助我治理国家吗?”严光又睡觉不理睬,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睁开眼睛端详着光武帝,说:“从前唐尧道德高尚,但巢父洗耳拒绝。士各有志,为什么要逼我呢?”皇帝说:“子陵,我到底不能使你顺从啊?”于是登车叹息离开。
材料三:
严光不侍奉光武帝,比起古代的沮、桀溺、丈人等就显得尤为狭隘。沮、桀溺、丈人等看到天下无道,大道不行,不得已才废弃了君臣之义,所以孔子说他们是“隐士”。用“隐”这个字,是指藏道自居,而不是没有什么可藏的。光武帝平定了王莽之乱,继承汉王朝的正统,修礼乐,遵古制,或许有的不够纯粹,也等待贤人用道来辅助他,而严光为什么(把此时的局势)看作洪水滔天的天下而急切地离开他呢?
10.句意:使者三次往返以后严光才来。光武帝让严光住在北军,供给他床褥,由太官朝夕进餐。
“后至”的前面省略了主语“严光”,意思完整;且“舍于北军”的是完整的状语后置,其前后可断句,故BE处断句;
“床褥”作“给”的宾语,意思完整,在其后F处断开。
故答案为:BEF。
11.A.错误。改变/代替。句意:但是又有谁能改变这种局势?/以混乱代替联合一致,这是不勇武的。
B.正确。对孔子的尊称/对孟子的尊称。句意:你可看见了我的老师(孔子)吗?/希望先生您(孟子)帮助我实现我的志愿。
C.形容词用作动词,有老交情/形容词用作名词,贤能的人。句意:司徒侯霸同严光素来有交情。/许多贤能的人都来到了。
D.正确。都是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翻译。句意:严光不侍奉光武帝。/世人传说晋王临死时,把三支箭赐给庄宗。
故答案为:A。
12.B.“但孔子认为三位隐者也是有道之人,不愿传道才隐居的”错误。由原文“孔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等信息可知,孔子认为他们隐居的原因是天下无道,他们在避世,缺少了一点责任和担当。
故答案为:B。
13.①“竟”,到底;“下”,使动用法,使……顺从;“升舆”,等车;“去”,离开。②“以”,用;“赞襄”,辅助;“视”,看作;“亟”,急切。
故答案为:①光武帝说:“子陵,我竟然不能让你屈尊一下吗?”于是便上车,叹息着离开了。②也应该按照道义对待贤能的人并辅助他们,然而我司马光怎么能看着这纷乱的天下 (而无所作为) 呢。
14.①由材料一“桀溺曰:‘悠悠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和材料三“沮、溺、丈人知道不行,弗获已而废君臣之义者也……”等信息可知,长沮等人所处时代,动荡不安,无人能改变,他们被迫废君臣之义,避世隐居,是不得已而为之,犹能理解;
②王莽之乱被平定,光武帝继承汉朝正统时,正需要贤人以道德与才学来辅佐治理国家。而严光却以“士故有志”(士人本有志向)为借口,选择隐居,拒绝出来为国家出力,这种行为与长沮、桀溺等人因“知道不行”(道路不可行)而“藏道自居”(隐匿德行)不同,只以失志选择避世。由此严光的行为相比显得更加狭隘,因为他并非基于现实困境而隐,而是狭于个人志向。
故答案为:①沮、溺、丈人因道行不通而隐居,是无奈之举,且孔子认为他们是有道之人;严光在光武帝定乱继统、修礼待贤之时,却拒绝出仕。②严光面对光武帝的诚意邀请,态度坚决地拒绝,相比沮、溺、丈人更为狭隘。
(2024高三下·眉山模拟)阅读下面古诗词,完成小题。
送枝江刘明府
张 籍
老著青衫为楚宰,平生志业有谁知。
家僮从去愁行远,县吏迎来怪到迟。
定访玉泉幽院宿,应过碧涧早茶时。
向南渐渐云山好,一路唯闻唱竹枝①。
【注】①竹枝:巴楚一带的民歌,记录当地的风土人情,深受民众喜爱。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以刘明府的形象开篇,年老的他身着背衫将做楚地县令,平生志业少有人知。
B.颔联将家僮与县吏对刘明府此行的不同态度进行对比,突出了刘明府赴任的艰辛。
C.“玉泉幽院”“碧涧早茶”是诗人想象刘明府旅途中的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切。
D.本诗语言平实质朴,通过简洁的叙述和描写表达了诗人送别刘明府时的真挚情意。
16.尾联中的“云山好”和“唱竹枝”分别有何意蕴? 请简要分析。
【答案】15.B
16.“云山好”意蕴分析:
“向南渐渐云山好”一句中,“云山好”描绘了刘明府赴任途中逐渐展现的美好云山景色。这既是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也象征着刘明府即将赴任的地方风景宜人,预示着他将会在一个环境优美的地方施展才华、实现抱负。同时,“云山好”也寓含了诗人对刘明府未来仕途的美好祝愿和期待。
“唱竹枝”意蕴分析:
“一路唯闻唱竹枝”一句中,“唱竹枝”指的是巴楚一带的民歌,这里用以表现当地的风土人情。诗人想象刘明府在赴任途中,一路都能听到当地人民唱着竹枝歌,这不仅展现了地方文化的独特魅力,也暗示了刘明府将融入这片土地,与百姓和谐共处,治理有方,受到百姓的爱戴和欢迎。同时,“唱竹枝”也传达出一种欢快、和谐的氛围,预示着刘明府的仕途将会充满生机和活力。
【知识点】表达技巧类题目;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鉴赏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题材、结构、情感的鉴赏。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再对照选项进行确认,得出答案。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意象、意蕴的理解和鉴赏的能力。解答时,先理解这两个关键词所写的内容,再结合全诗把握诗人的情感。
15.B.“颔联将家僮与县吏对刘明府此行的不同态度进行对比”错误,由原文“家僮从去愁行远,县吏迎来怪到迟”可知,反映了朋友离别时家中仆人的忧虑,以及当地官吏对刘明府到来的期盼与不解,没有使用对比的表现手法。
故答案为:B。
16.①“向南渐渐云山好”,写越是向南行进沿途的云山风光就越宜人,想象着朋友的行程,诗人的思绪一路向南,虽然西南一带多高山大江,但其中也蕴藏着绝世胜景,“云山好”是诗人想象刘明府南行途中的所见美景,暗含着诗人对刘明府的美好祝福,让游人消解忧愁,感受到远行的快乐。
②“一路唯闻唱竹枝”写友人一路走来会听到沿途百姓歌唱竹枝词的乐声,想象着朋友的行程中,更能遇见热情洋溢的百姓,“唱竹枝”是诗人想象刘明府沿途听到的民歌,这些深受民众喜爱的音乐,或许能给远行的友人一点宽慰,诗人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鲜明的意象,展现了一位诗人的深沉情感,也传达了朋友间离别时的依依不舍。
故答案为:“云山好”意蕴分析:“向南渐渐云山好”一句中,“云山好”描绘了刘明府赴任途中逐渐展现的美好云山景色。这既是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也象征着刘明府即将赴任的地方风景宜人,预示着他将会在一个环境优美的地方施展才华、实现抱负。同时,“云山好”也寓含了诗人对刘明府未来仕途的美好祝愿和期待。
“唱竹枝”意蕴分析:
“一路唯闻唱竹枝”一句中,“唱竹枝”指的是巴楚一带的民歌,这里用以表现当地的风土人情。诗人想象刘明府在赴任途中,一路都能听到当地人民唱着竹枝歌,这不仅展现了地方文化的独特魅力,也暗示了刘明府将融入这片土地,与百姓和谐共处,治理有方,受到百姓的爱戴和欢迎。同时,“唱竹枝”也传达出一种欢快、和谐的氛围,预示着刘明府的仕途将会充满生机和活力。
17.(2024高三下·眉山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   ,   ”两句通过描绘远处的村庄及其上空袅袅炊烟,展现出乡村生活的烟火气。
(2)大雪之后,登高远望,群山上覆盖着的白雪将阳光反射开去,使天空更加明亮。小 不禁想起了姚鼐《登泰山记》中的文句:“   ,   。”
(3)“六朝”本指我国的一个历史时期,中唐时开始成为一个重要意象,用以表达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感慨和沉思,这样的诗词名句有:“   ,   ”。
【答案】(1)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2)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3)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知识点】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暧”“墟”“负”“烛”“凝”等。
故答案为:(1)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2)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3)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考查名篇背诵,分为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和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
(2024高三下·眉山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远望刘家峡,层峦叠翠、静谧安详,谁料当汽车转折而下驶到刘家峡电站大坝下,突然冲入淋漓大雨之中。我非常惊讶,天上晴空万里,哪儿来的暴雨狂风呢? 我下车转身一看,怔住了,我看到的是什么?!如乌云乱卷,如怒火,如狂飚。这些乌云先是从下面向上喷射,喷到半空,又跌落下来,化成茫茫银雾,这一卷卷云雾,给阳光照得闪亮,又飞上高空,乌云白雾,上下翻腾,再向上,如浓墨,如淡墨,直耸高空,像原子爆炸的蘑菇云,亭亭而上,巍然不动,这场景真有点惊人。原来接连落了几天雨,水位陡增,水电站提起溢洪道一扇闸门,刚才所见,就是黄河之水从溢洪道口喷射而出的情景。我再举首仰望,只见巉岩壁立,万仞摩天,峡谷之内,烟雾缭绕,浪花飞溅,发出千万惊雷翻滚沸腾的轰鸣。我到坝顶俯视,才看清黄河有如无数巨龙扭在一起飞旋而下,在窄窄两山之间,它咆哮,它奔腾,冲起的雪白浪头竟比岸上的山头还高,是激流,是浓雾,旋卷在一起,浩浩荡荡,汹涌澎湃,远去,远去,再远去,整个黄河都为白烟银雾所笼罩。
18.文中画横线处运用了比喻手法,喻体的选择是否恰当? 请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19.文中画波浪线处使用短句来描写黄河之水,有着怎样的表达效果? 请简要说明。
【答案】18.文中的比喻手法非常恰当。将黄河之水比作“猛兽”、“狂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其凶猛和急速,增强了读者的视觉冲击和共鸣感。
19.使用短句描写黄河之水,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表达效果。短句使得描写更加紧凑有力,突出了黄河之水的动态变化和特征,增强了描写的生动性和立体感。
【知识点】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修辞手法的分析、运用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修辞手法的构成及表达效果的能力。解答时,先明确观点,然后分析比喻手法的构成,再从艺术效果和内容上进行分析。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要比较句子的表达效果,应从修辞运用、句式特点、语序、语体风格、精妙用词(动词、形容词、拟声词、叠音词、名词罗列等都是极富特色的)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
18.示例一:“像原子爆炸的蘑菇云”此句的本体是“泄洪场景”,喻体是“蘑菇云”,“蘑菇云”的特点是上头大,下面小形态,通过比喻凸显泄洪场景的惊人;由前文“……又飞上高空,乌云白雾,上下翻腾,再向上,如浓墨,如淡墨,直耸高空”可知,在细致描写基础上设喻并不突兀,喻体新颖,形象突出,化具体为形象,表达效果鲜明,故比喻运用恰当。
示例二:“像原子爆炸的蘑菇云”中的喻体“蘑菇云”一般云里面可能有浓烟,火焰和杂物,现代一般特指原子弹或者氢弹等核武器爆炸后形成的云,这一比喻明显带有夸大的成分,且喻体易引发与战争有关的联想,与上下文不太协调。
故答案为:文中的比喻手法非常恰当。将黄河之水比作“猛兽”、“狂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其凶猛和急速,增强了读者的视觉冲击和共鸣感。
19.“是激流,是浓雾,旋卷在一起,浩浩荡荡,汹涌澎湃,远去,远去,再远去”中“是激流,是浓雾,旋卷在一起,浩浩荡荡”每句三四个字,句子短小,节奏感强,使文本读起来更加流畅、有韵律感,这种节奏感有助于增强读者的阅读体验,使文本更加吸引人。
同时在内容上,把黄河水势之壮观、威力之宏大,气势之磅礴表达得淋漓尽致,抒发了作者豪迈奔放的激情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
故答案为:使用短句描写黄河之水,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表达效果。短句使得描写更加紧凑有力,突出了黄河之水的动态变化和特征,增强了描写的生动性和立体感。
(2024高三下·眉山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俗话说“八月十五桂花香”,可今年四川好些地方的桂花却迟迟不开。桂花属于短日照植物,也就是说日照缩短到一定程度就会开花。每年日照开始缩短的时间都一样,按理说开花时间也应该差不多, ① ?
原来,桂花有自己的小聪明。我们知道,虽然日照时间的周期每年都一样, ② 。在温度足够的情况下,即便日照减少,植物仍然可以维持一定效率的光合作用,多积累一些营养。所以,除了日照时长之外,桂花还会考虑把环境温度作为是否开花的另一个决定因子。桂花在入秋后需要经历一段20℃以下的温度才能够开花,而今年的四川入秋后,没有持续出现20℃以下的低温,所以桂花才迟迟没有开放。桂花树考虑多个因素来决定自己的开花,争取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是植物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学会努力的“本领”。
20.下列句子中的“差不多”与文中加点的“差不多”,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杜少卿在家又住了半年多,银子用得差不多了。
B.差不多的人都喜欢这部新电影,觉得它很精彩。
C.只要你一到街上去,差不多随处都能碰见熟人。
D.张叔叔和我父亲一样脾气温和,身量也差不多。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答案】20.D
21.①那么为什么会开花这么晚呢?
②但是环境的温度却并非每年都一样。
22.题修改为:桂花树考虑多个因素来决定自己开花的时间,争取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是植物努力学会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学会的“本领”。
【知识点】语序不当;表意不明;字词在语境中的含义;语句补写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词语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本题,先结合语境分析画线句子中“差不多”的含义,再逐个分析选项中词语的含义,再选出相同的一项。
(2)本题考查补写句子能力。这类题目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并且不能照抄材料,另有字数限制。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来源于文本。具体说,所补写句子的内容、语言要从上下文的有关材料中去提炼和概括,离开文本不可能补写正确。所补写句子与上下文关系:或引领下文,或总结上文,或与上下文衔接连贯。“词语从文本中来”“引领、总结、衔接”这两层意思要综合起来,这样答案就呼之欲出,而且答案几乎是唯一的。
(3)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画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然后比对选项,找出选项间的不同之处再比较。
20.文中“差不多”指相差很少,相近,表示开花时间应该相近。
A.表示数量上接近用完、所剩不多。
B.表示大多数人,意为“大致上”。
C.表示在空间范围上大概、几乎。
D.表示身量上大致相同、相近与文中用法一致。
故答案为:D。
21.①处:结合前面提到按常理开花时间应差不多,后文又对今年桂花还没开原因进行解释,可知,语境应该强调为什么桂花今年开得晚。故可填:为什么今年桂花开花这么晚呢?
②处:结合后文阐述温度对桂花开花的影响以及不同年份情况有别,可知,所填语境应该强调说明日照时间虽周期固定,但温度存在差异,故可填:但环境温度并非每年都一样。
故答案为:①那么为什么会开花这么晚呢?
②但是环境的温度却并非每年都一样。
22.画线处存在两处问题:
表意不明:“决定自己的开花”表意不清晰,可以有“是否开花”“何时开花”两种理解,结合上文分析,侧重的是开花时间,可改为“决定自己的开花时间”。
语序不当:“努力”修饰“适应”,应放在“适应”前。
故答案为:桂花树考虑多个因素来决定自己开花的时间,争取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是植物努力学会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学会的“本领”。
23.(2024高三下·眉山模拟)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许多人默默承受当下的不如意,寄希望于美好的未来。有人指出,未来不一定比现在更重要。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 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把握当下,成就未来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在时光长河中徘徊,我们常将希望倾于未来,却忽略当下之珍贵。实则,唯有把握当下,方能成就未来,拥抱熠熠人生。
当下是成长的基石,筑牢根基,未来才可期。因为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当下,专注于手头之事,才能不断积累经验、提升能力,为未来的飞跃提供坚实支撑。苏炳添珍视每一次训练的当下,在分秒必争中突破自我,终成亚洲飞人,让世界见证中国速度;华为把握科技创新的当下,投入海量资源攻坚核心技术,不惧封锁,以过硬实力傲立全球通信潮头;中国把握绿色发展的当下,大力推进节能减排、植树造林等举措,为全球生态贡献中国智慧与方案。无数事例昭示,把握当下,个人得以成长,企业得以壮大,国家得以发展,为未来铺就坚实道路。
当下是未来的回响,专注当下,方能收获未来回响。每一个当下的专注与付出,都会在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或化作精神力量,或成为物质成就,回馈于我们的生命之中。钟扬在青藏高原采集种子的当下,不畏艰险、执着坚守,那些看似平凡的种子不仅丰富了我国的种质资源库,更为未来的生物科学研究留下了宝贵财富;塞罕坝人在荒漠沙地植树造林的当下,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用汗水浇灌出绿色奇迹,如今这片林海不仅是生态屏障,更成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高地,激励着更多人投身环保事业。他们在当下的默默耕耘,收获了未来的丰硕果实,让生命的价值在时光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未来是希望的坐标,精准展望,引领当下步伐。对未来的展望绝非虚幻的臆想,而是要在现实基石与理想高峰间构建稳固通途。一方面,恰当的未来期许似明亮火炬,赋予当下拼搏强劲动力。“数字中国”战略的推进,基于对信息时代未来走向的深刻洞察,激励各方在当下全力攻克数字技术难关,加速社会数字化转型进程。另一方面,这种展望必须紧扣时代脉搏与现实根基。例如“乡村振兴”战略,既描绘了未来乡村繁荣的宏伟蓝图,又依据当下乡村实际状况,通过各种务实举措逐点突破,将长远目标切分为步步为营的当下行动,让未来引力精准作用于当下路径,在时代卷轴上绘就从当下迈向未来的绚丽篇章。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当下与未来相互交织,不可分割。我们不能脱离当下空谈未来,亦不能因未来不确定而忽视当下。只有充实的当下,才能孕育出光明的未来,在时代的洪流中,留下属于我们的坚实足迹,创造属于我们的辉煌岁月。
【知识点】材料作文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材料呈现了两种观点,一种是许多人忍受当下不如意而期待未来,这是一种常见的生活态度,反映了人们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把未来视为解决当下困境、实现理想的寄托,暗示着未来具有吸引力和可能性,人们相信通过时间的推移能够获得更好的生活、成就或状态。另一种观点则提出未来不一定比现在更重要,这是对前一种观点的反驳,促使我们重新审视当下与未来的关系。它提醒我们不能盲目地将幸福、价值等全部寄托于未来,当下也有其不可忽视的意义和价值。在现代社会,人们往往被快节奏的生活推动着前进,为了追求所谓的成功和未来的美好生活,常常忽略了当下的体验和感受。比如学生为了考上好大学,日夜苦读,牺牲了当下的休闲时光和兴趣爱好;上班族为了升职加薪,拼命加班,忽视了当下的身体健康和家庭陪伴。然而,我们也看到一些人开始反思这种生活方式,倡导“活在当下”的理念,注重当下的心灵满足和生活品质。其实,当下和未来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当下是未来的基础,我们在当下的所作所为决定了未来的走向;而未来是当下的延续和目标,给予当下行动以方向和动力。但如果只看重未来,可能会陷入虚无缥缈的幻想,错失当下的美好;若只关注当下,没有对未来的规划和期待,又可能会失去前进的方向,陷入短视和狭隘。因此,需要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既要立足当下,脚踏实地,又要心怀未来,有理想有追求。
【题干分析】写作时,文章开头可以通过列举生活中人们对未来充满期待而忽视当下的现象引出话题,然后阐述对材料中两种观点的理解,表明自己的观点,即应正确看待当下与未来的关系,在两者之间寻求平衡。接着,可以分别论述当下的价值和意义,如当下是真实可感的,能给人带来即时的体验和成长;未来的重要性,如未来给予我们希望和目标,激励我们前进。再通过一些正反对比的事例,分析过度偏向一方的弊端,进一步论证平衡两者的必要性。最后,结合高中生的实际情况,提出在学习和生活中如何做到兼顾当下与未来,如在努力学习为未来高考、大学做准备的同时,也要珍惜高中时光的友谊、参加各种活动丰富自己的阅历等,结尾呼应开头,升华主题,强调把握当下、走向未来的重要性。
【立意提取】
1.赏当下明月清风,逐未来星辰大海。
2.立足当下坚实步伐,奔赴未来璀璨星河。
3.珍视当下点滴成长,雕琢未来理想模样。
【点评】此题通过材料考查学生的分析、整合、写作能力。材料作文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对于名言警句、诗句、歌词等材料,审题时要善于全面准确,提炼观点的原则有两个,一是要做到准确,并力求新颖,离材料中心最近的是最佳观点;二是力争所选观点要有话可说、有例可证、有理可议。
1 / 1四川省眉山市2025届高三语文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试卷
(2024高三下·眉山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大数据是一种资源,也是一种工具。它告知信息但不解释信息。它指导人们去理解,但有时也会引起误解,这取决于是否被正确使用。大数据的力量是那么耀眼,我们必须避免被它的光芒诱惑,并善于发现它固有的瑕疵。科技再先进也无法将世界上数据的总量尽数收集、储存和加工。从罗盘和六分仪,到望远镜和雷达,再到今天的全球定位系统,人们总是受到现有测量和认知工具的局限。我们明天使用的工具很可能比今天的强大数倍甚至上千倍,我们现在所拥有的知识较之明天可能就显得微不足道了。要不了多久,当我们回看当今的大数据世界时,就像在看阿波罗11号上仅4Kb内存的导航控制计算机一样,会觉得十分奇特。我们能收集和处理的数据只是世界上极其微小的一部分。这些信息不过是现实的投影罢了,因为我们无法获得完美的信息,所以做出的预测本身就不可靠。但这也不代表预测就一定是错的,只是永远不能做到完善。这也并未否定大数据的判断,而只是让大数据发挥出了应有的作用。大数据提供的不是最终答案,只是参考答案,为我们提供暂时的帮助,以便探索更好的方法和答案。这也提醒我们在使用这个工具的时候,应当怀有谦恭之心,铭记人性之本。
(摘编自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肯尼斯·库克耶《大数据时代》,周涛译)
材料二:
在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的背景下,信息超载已成为每一名互联网用户所面临的问题之一。在促进信息供需匹配、提高信息传递效率的过程中,以人工智能为基础的算法推荐技术应运而生,解决近乎海量的网络信息与用户有限的注意力之间的供需矛盾,并广泛应用到了网络信息生态的方方面面。智媒时代已然到来。然而,人工智能逐渐地改变了用户关于信息消费的个体习惯和社会规范,带来了一些潜在的风险。在互联网与社交媒体上,人们越来越难以接触到自己认知领域之外的内容,日常接受的主要是与其已有兴趣和观点相符的信息,形成所谓的“信息茧房”。
这一比喻最早由桑斯坦在其著作《信息乌托邦》中提出,用以描述在网络信息传播这程中,公众只关注自己选择的内容和使自己得到愉悦的信息,久而久之就将自身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之中。由于信息茧房的存在,公众无法与信息环境进行全面的交互,而是沉浸在自身所偏好和认同的内容当中,最终使得意见一致的观点在一个封闭的圈子中不断地被重复和强化,形成“回声室效应”:人们在不断放大自身信息偏好的同时,也在阻碍着多元观点的流通和讨论,甚至带来群体极化的风险。在桑斯坦提出信息茧房与回声宣概念之后,随着传播方式交得更加智能化和分众化,怕里泽提出了“过滤气泡”的概念,以强调互联网信息过滤对用户的影响。他认为,搜索引擎等算法使人们处于个性化、独特的信息环境中,而这种环境是由一系列基于用户信息和行为构建的过滤器所创造的;算法在了解用户偏好并过滤异质信息的同时,也无形之中构筑起了一道道“隔离墙”,将人们困在算法创造的“网络泡泡”中,并阻碍着多元观点之间的交流。
表一 信息茧房、过滤气泡与回声室的概念比较
类别 信息茧房 过滤气泡 回声室
主体层次 ① 技术 群体
主要现象 信息窄化 信息窄化 ③
侧重点 信息同质化的主观选择 ② 信息同质化的结果影响
理论视角 选择性心理 技术决定视角 群体理论
(摘编自虞鑫等《从技术到受众:信息茧房效应的研究取向与发展进路》,2024年第4期,《青年记者》)
材料三:
可以说,我们现在已经拥有了世界上最完备的、布局相对比较超前的数据基础设施,尤其是在2020年国家发改委提出的“新基建”中,有四个方面都与数据基础设施相关:一是5G基站建设,近年来我国5G基站的部署非常快,已经达到全球5G基站的70%以上;二是大数据中心,我们已经完成了相关的整体规划布局,在全国各地建设一系列大数据中心,同时构建了面向全国算力的整体调度网络——“东数西算”工程,涉及包括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不同区域的大数据中心集群,我们的算力资源总体布局持续优化,算力高质量发展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日益显现;三是工业互联网,我国在工业互联网的标准制定层面、应用层面走出了一步先手棋,在推动工业制造业和互联网融合的过程中是走得比较靠前的;四是人工智能,也属于新型的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基于大语言模型,尤其是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的应用或是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都离不开人工智能这样一个大型基础设施的建设。这一系列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带来了数据、算力以及在二者之上的算法突飞猛进的发展,为未来更高质量的数字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硬件基础。
(摘编自杨学成《数字中国与未来产业的展望》,2023年8月4日,新华网)
1.下列依次填入材料二表一空白表格内的信息,正确的一项是(  )
A.①算法 ②信息同质化的客观环境 ③群体极化
B.①算法 ②信息同质化的用户偏好 ③意见同化
C.①个体 ②信息同质化的客观环境 ③意见同化
D.①个体 ②信息同质化的用户偏好 ③群体极化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数据作为一种工具,无法让我们获得完美的信息,但可以为我们提供参考答案,以便我们探索最终答案。
B.在智媒时代,人工智能对个体习惯和社会规范的改变,使网络信息超载与用户注意力有限的矛盾得以解决。
C.帕里泽认为,算法通过过滤掉异质信息,创造出个性化的信息环境,从而将人们困在各自的“网络泡泡”中。
D.“东数西算”工程依托不同区域的大数据中心集群,对全国算力进行整体调度,有利于算力资源的布局优化。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回溯人类测量和认知工具从罗盘到全球定位系统的变迁,对未来工具的发展做出预测,体现出作者对当下大数据世界的悲观态度。
B.材料二中“一道道‘隔离墙’”,“困在……‘网络泡泡’中”等语句,形象地表现出用户在以推荐算法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影响下的处境。
C.材料三中列举四个方面的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并指出我国所拥有的世界上最完备的“新基建”对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
D.从材料一对大数据前景的预测,到材料二对信息茧房等效应的分析,再到材料三介绍数据基础设施的布局,可见人们基本化解了大数据应用的风险。
4.材料二引用了“信息茧房”、“过滤气泡”和“回声室”这三个比喻式概念,请简要分析其论证效果。
5.有人说,科技是推动发展的利器,但同样可能成为风险的潜在来源。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2024高三下·眉山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与瓦有关——“走过江南”之一
费振钟
与瓦有关的,首先是一只猫。
我们居住的瓦房,深夜总有踏瓦而行的响声。那是一只猫在无比轻捷地走动。①它是经过,还是巡视? 是工作,还是闲逛? 不论怎样,一只猫的行动应该与我们无关。可是这只猫自从进入我们的听觉以后,不是它与我们有关,而是我们与它有关了。我们就在它脚底下,它的步行穿越了瓦片,发出空明之声。我们的听觉也许一开始并不太灵敏,但当我们从白天的尘嚣进入黑夜的宁静之中时,正是这只猫提高了我们的听力。它使我们成为喜爱聆听并且有着细腻的分辨能力的人。同时也使我们成为最奇怪的失眠者,成为幻想某种遭遇的人。
还是说这只猫吧。我们想像它在瓦上的行走,是三月江南的春天。三月,所有的东西都在深夜生长。这时候,一只夜行的猫,带了生长的消息,它使我们感到了喜悦振奋,又感到惆怅和压抑。这时候,我们在深夜里失眠了。我们困守在低低的屋中,或者小小的阁楼里,已经很久了。我们的生命在白天老是蜷曲于一种姿态,也许只有在黑夜中,生命才有机会行动,才会改变。那么就让我们随同这只猫悄悄行走在夜风里吧。我们像夜猫一样,有一点诡秘,有一点心怀叵测,却又有一种人的小心和惊惧。我们看不清暗夜中究竟有什么与我们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不奢望遭逢奇迹,只想让自己生命能够得到一些自由,如同土壤里的虫子们借着夜的力量,钻出来舒畅地呼吸一下天空的气息;我们也无法确定目标,因为我们还是身不由己。假如这只引着我们行走的猫可以像巫师一样带着我们,那么我们不会拒绝去任何遥远的地方。但我们更愿意在屋顶上跃动,让身体学会轻灵,在屋顶上徘徊,让身体应和万物的节奏和旋律然后翩然而舞。这样,我们在三月江南的春天将自己无眠的身体放逐了,我们因为放逐,而在暗夜里开放如一束闪电,如一朵白色的玫瑰。
与瓦有关的,接着是夏天的雨。
我们在春天里接受了生长,但那只猫后来再无踪影。后来,雨季来临了。雨季的第一声雨点,非常响亮。它不是滴落,而是从高处往下的一声敲击,敲击在青瓦上面,发出类似于金属的声音。我们仍然居住在瓦屋里,与雨季为伍是我们的另一个持续多年的心愿。 自我们听到第一声雨点以后,整个季节里我们的内心就被砉然而来的雨水涨满了。
江南的雨是太多,太深长了。它需要什么来承接,才能够留住,而不至于散失于旷野和河沟?当然是瓦,是我们屋上排列成盆的瓦。那些瓦垄和瓦当,全都为了承接雨水而设。 由它们构成的每一种角度和弧度,都标明了雨季每天的流程和形态。我们长日坐在屋檐下,看涓涓细流垂线般下落,或者看水柱如吐如泻,我们对雨的看法是如此逼近,如此亲切,感觉就像从我们的身体我们的肌肤上湿漉漉地流过,而我们自然成了雨季的一部分。
或者,我们亦是那片瓦。我们被安置在众多瓦片之中,仰面等候雨季。我们需要雨水,就像泥土一样,有雨水才能润湿,才能饱满,才能孕育和收获。②瓦片是泥土做的,我们原本属于土。由于雨季,我们将还原为泥土的特性。
与瓦有关的,还有瓦楞花。
瓦楞花是植物吗? 它让我们怀疑是泥土开出来的花。我们在整个秋季都在观察这与泥土的颜色完全一致的瓦楞花从何而来,可我们的眼睛有时候所见有限,我们看不见种子怎样凌虚而至,怎样落入两片瓦之间萌芽生根。那么,这些灰黑的鳞状花冠,如此迅速覆盖了我们的屋顶,难道只为了说明雨季的雨水太过旺盛? ③这就是说,我们关心瓦楞花生长的原因,而不要关心瓦楞花的生长本身?这个秋季,我们坐在天井里,抬头是一片泥土般的瓦楞花,我们的神色严肃凝重,思考着这种植物的全部含义。我们因无知而感动。
而晚秋的风,开始从瓦上掠过,瓦楞花微微的惊悸,居然惹起了我们同样的却更深的悸动。那一瞬间引起的竟是苍凉和悲伤,说不上是为瓦楞花,还是为我们自己。不必说,我们的家族生活太长,我们的房屋居住得太久,本来就有种抹不去的岁月萧条的痕迹,怎么禁得起这西风夕阳下瓦楞花的憔悴,点缀得更加零落了。我们虽然还不知道没落是什么样的人才会产生的心情,然而“别有幽愁暗恨生”,倒也不必因人而异。我们面对秋风中的瓦楞花,有同样的没落感袭上心头,哪怕与我们的年龄和身份,是如此不相称。
无论怎么说,瓦楞花作为一种泥土般的植物,留在了我们的屋顶上。它是我们家族衰败历史最触目的象征,毫不留情地勾起我们长长的,长长的人生慨叹。与瓦有关的,还有预期而至的一场雪。就在我们因感伤而忧郁孤清时,一场雪,无疑是温暖的抚慰。这是江南的雪啊,它无声无息地落到我们的瓦房上,当时我们正在子夜的睡意之中。我们的母亲,推醒了我们。她说,听听,飘雪花了。
这才想起,原来我们与雪早有约定。④我们愿意有一场雪,软软的,柔柔的,湿湿的,润润的雪。我们愿意在雪的怀抱里,直到融化。雪落江南时,我们终于为我们的愿望能够实现而欣悦。最后,我要说,我们是居住在瓦下的孩子。我们和与瓦有关的一切有关。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因猫的声音失眠,却认为猫使自己“喜爱聆听并且有着细腻的分辨能力”,这凸显了作者乐观旷达的性格。
B.作者长时间坐在屋檐下看雨,领略江南雨季独特的美,思考自然与人生,正因为如此,感觉自己“成了雨季的一部分”。
C.作者由屋顶上瓦楞花微微的惊悸自然联想到家族的衰败现状,不禁生发出深沉的人生慨叹和振兴家族的使命感。
D.“预期而至”“无声无息”写出江南雪的特点,而子夜时分听雪,将雪视为“温暖的抚慰”,表现了对雪的喜爱。
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句子①揣测猫深夜行走的动机,将猫人格化,语言幽默,引发下文作者的细腻思考。
B.句子②照应了段首的“我们亦是那片瓦”,用委婉的表述暗示喜爱雨的深层次原因。
C.句子③运用问句承上启下,同时批评了关注外部条件、漠视生存意义的社会现象。
D.句子④连用四组叠词形容雪,蕴含了作者对江南的雪的深切期待,富有美感和韵味。
8.怎样理解文章结尾两句话的含意? 请结合全文简要回答。
9.有评论者指出,费振钟先生的散文“物我相通、情理交融”。请以第三段为例简要分析。
(2024高三下·眉山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以为隐者,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彼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然。”曰:“是知津矣。”桀溺谓子路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子,孔丘之徒与?”曰:“然。”桀溺曰:“悠悠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 且与其从辟人之士,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子路以告孔子,孔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他日,子路行,遇荷篠丈人,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以告,孔子曰:“隐者也。”复往,则亡。
(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
材料二:
严光字子陵,一名遵,会稽余姚人也。少有高名,与光武同游学。及光武即位,乃变名姓,隐身不见。帝思其贤,乃令以物色访之。后齐国上言:“有一男子,披羊裘钓泽中。”帝疑其光,乃备安车玄纁,遣使聘之。三反而后至舍于北军给床褥太官朝夕进膳。
司徒侯霸与光素旧,遣使奉书。使人因谓光曰:“公闻先生至,区区欲即诣造,迫于典司,是以不获,愿因日暮,自屈语言。”光不答,乃投札与之,口授曰:“君房足下:位至鼎足,甚善。怀仁辅义天下悦,阿谀顺旨要领绝。”霸得书,封奏之。帝笑曰:“狂奴故态也。”车驾即日幸其馆。光卧不起,帝即其卧所,抚光腹曰:“咄咄子陵,不可相助为理邪?”光又眠不应,良久,乃张目熟视,曰:“昔唐尧著德,巢父洗耳。士故有志,何至相迫乎!”帝曰:“子陵,我竟不能下汝邪?”于是升典叹息而去。
(节选自《后汉书·严光传》)
材料三:
严光之不事光武,以视沮、溺、丈人而尤隘矣。沮、溺、丈人知道不行,弗获已而废君臣之义者也,故子曰:“隐者也。”隐之为言,藏道自居,而非无可藏者也。光武定王莽之乱,继汉正统,修礼乐,式古典,其或未醇,亦待贤者以道赞裒之,而光何视为滔滔之天下而亟违之?
(节选自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六)
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三反A而后至B舍C于北D军E给床褥F太官朝G夕进膳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易,改变,与《烛之武退秦师》中“以乱易整,不武”的“易”字的意思相同。
B.夫子,对孔子的尊称,与《齐桓晋文之事》“愿夫子辅吾志”的“夫子”所指不同。
C.旧,有老交情,用做动词,与《兰亭集序》中“群贤毕至”的“贤”用法不同。
D.“严光之不事光武”与《伶官传序》“世言晋王之将终也”的“之”用法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长沮与子路的对话,围绕孔子而展开,“是知津矣”一句带有对孔子的嘲讽意味,桀溺则劝子路退隐避世,孔子得知后,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B.长沮、桀溺和荷蓧丈人隐居山野从事劳作,不认可孔子在乱世中四处传道的行为,但孔子认为三位隐者也是有道之人,不愿传道才隐居的。
C.严光曾与光武帝一同游学,在其即位后严光改换姓名,隐身不现,被找到后,光武帝亲临其住所,当面邀请其辅佐治理国家,却遭到拒绝。
D.面对侯霸的来信相邀,严光口述话语进行了回复,告诫侯霸应心怀仁爱之心,用正义辅助皇帝,如果阿谀皇帝的意旨,脑袋可能会搬家。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帝曰:“子陵,我竟不能下汝邪?”于是升舆叹息而去。
②亦待贤者以道赞襄之,而光何视为滔滔之天下而亟违之?
14.王夫之为什么说“严光之不事光武”比起“沮、溺、丈人”就显得尤为狭隘,请综合三则材料简要分析。
(2024高三下·眉山模拟)阅读下面古诗词,完成小题。
送枝江刘明府
张 籍
老著青衫为楚宰,平生志业有谁知。
家僮从去愁行远,县吏迎来怪到迟。
定访玉泉幽院宿,应过碧涧早茶时。
向南渐渐云山好,一路唯闻唱竹枝①。
【注】①竹枝:巴楚一带的民歌,记录当地的风土人情,深受民众喜爱。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以刘明府的形象开篇,年老的他身着背衫将做楚地县令,平生志业少有人知。
B.颔联将家僮与县吏对刘明府此行的不同态度进行对比,突出了刘明府赴任的艰辛。
C.“玉泉幽院”“碧涧早茶”是诗人想象刘明府旅途中的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切。
D.本诗语言平实质朴,通过简洁的叙述和描写表达了诗人送别刘明府时的真挚情意。
16.尾联中的“云山好”和“唱竹枝”分别有何意蕴? 请简要分析。
17.(2024高三下·眉山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   ,   ”两句通过描绘远处的村庄及其上空袅袅炊烟,展现出乡村生活的烟火气。
(2)大雪之后,登高远望,群山上覆盖着的白雪将阳光反射开去,使天空更加明亮。小 不禁想起了姚鼐《登泰山记》中的文句:“   ,   。”
(3)“六朝”本指我国的一个历史时期,中唐时开始成为一个重要意象,用以表达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感慨和沉思,这样的诗词名句有:“   ,   ”。
(2024高三下·眉山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远望刘家峡,层峦叠翠、静谧安详,谁料当汽车转折而下驶到刘家峡电站大坝下,突然冲入淋漓大雨之中。我非常惊讶,天上晴空万里,哪儿来的暴雨狂风呢? 我下车转身一看,怔住了,我看到的是什么?!如乌云乱卷,如怒火,如狂飚。这些乌云先是从下面向上喷射,喷到半空,又跌落下来,化成茫茫银雾,这一卷卷云雾,给阳光照得闪亮,又飞上高空,乌云白雾,上下翻腾,再向上,如浓墨,如淡墨,直耸高空,像原子爆炸的蘑菇云,亭亭而上,巍然不动,这场景真有点惊人。原来接连落了几天雨,水位陡增,水电站提起溢洪道一扇闸门,刚才所见,就是黄河之水从溢洪道口喷射而出的情景。我再举首仰望,只见巉岩壁立,万仞摩天,峡谷之内,烟雾缭绕,浪花飞溅,发出千万惊雷翻滚沸腾的轰鸣。我到坝顶俯视,才看清黄河有如无数巨龙扭在一起飞旋而下,在窄窄两山之间,它咆哮,它奔腾,冲起的雪白浪头竟比岸上的山头还高,是激流,是浓雾,旋卷在一起,浩浩荡荡,汹涌澎湃,远去,远去,再远去,整个黄河都为白烟银雾所笼罩。
18.文中画横线处运用了比喻手法,喻体的选择是否恰当? 请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19.文中画波浪线处使用短句来描写黄河之水,有着怎样的表达效果? 请简要说明。
(2024高三下·眉山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俗话说“八月十五桂花香”,可今年四川好些地方的桂花却迟迟不开。桂花属于短日照植物,也就是说日照缩短到一定程度就会开花。每年日照开始缩短的时间都一样,按理说开花时间也应该差不多, ① ?
原来,桂花有自己的小聪明。我们知道,虽然日照时间的周期每年都一样, ② 。在温度足够的情况下,即便日照减少,植物仍然可以维持一定效率的光合作用,多积累一些营养。所以,除了日照时长之外,桂花还会考虑把环境温度作为是否开花的另一个决定因子。桂花在入秋后需要经历一段20℃以下的温度才能够开花,而今年的四川入秋后,没有持续出现20℃以下的低温,所以桂花才迟迟没有开放。桂花树考虑多个因素来决定自己的开花,争取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是植物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学会努力的“本领”。
20.下列句子中的“差不多”与文中加点的“差不多”,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杜少卿在家又住了半年多,银子用得差不多了。
B.差不多的人都喜欢这部新电影,觉得它很精彩。
C.只要你一到街上去,差不多随处都能碰见熟人。
D.张叔叔和我父亲一样脾气温和,身量也差不多。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23.(2024高三下·眉山模拟)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许多人默默承受当下的不如意,寄希望于美好的未来。有人指出,未来不一定比现在更重要。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 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C
2.B
3.B
4.①使抽象概念形象化,将复杂的信息传播现象比作“茧房”“气泡”“回声室”, 生动直观地展现出用户被信息包围的状态。②增强论证的感染力,通过形象的表述引发读者对信息传播问题的关注,促使读者深入思考。③突出强调了算法推荐技术导致信息窄化、阻碍多元观点交流以及带来群体极化风险等问题,使论证更具说服力。
5.①科技是推动发展的利器:大数据能提供参考,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字经济发展; 人工智能算法推荐提高信息传递效率。②科技也可能带来风险:大数据存在固有瑕疵,可能导致预测不准确;人工智能带来信息茧房、回声室效应等,阻碍多元观点交流,引发群体极化风险。③应正确对待科技:用谦恭之心使用大数据,努力突破信息茧房,以实现科技的积极作用,规避风险。
【知识点】社会科学类;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理解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⑵本题考查根据原文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做这类题往往需要对原文进行“推断和想象”,所以选项的内容就不再是原材料的简单重复,而是在原句的基础上,加上了命题者自己的理解。要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做到对材料的熟悉和理解,以便解题时迅速找到其在材料中的相关区域,进而进行比较、分析、推断;其次,要清楚选项都是在文中句子基础上进行的合理推断,绝不是凭空进行的,所以找到原来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筛选信息、推敲选项;将选项和原文信息进行比较时,掌握一些常见的设错方式很有必要,从而使思维变得更加敏捷,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⑶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到文中圈出有关文字,再浏览选项的内容,与文本进行比较。
⑷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语言特点的能力。解答本题,先认真阅读文本,再结合结合文本内容和题干要求分析其语言论证特点。
⑸本题主要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及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本题答案来源于材料,但高于材料,现有材料是寻找解决实际问题的依据,但现有材料的原句绝不是最佳答案,更不是最佳答案的全部,这就考查了考生真正读懂多文本的内涵、联系社会生活现实而解决实际问题的高层次能力。
1.①处,根据“人们越来越难以接触到自己认知领域之外的内容……与其已有兴趣和观点相符的信息”“……公众只关注自己选择的内容和使自己得到愉悦的信息”,文段中提及“自己认知”“自己选择”,故①填写“个体”。②处,根据“搜索引擎等算法使人们处于个性化、独特的信息环境中,而这种环境是由一系列基于用户信息和行为构建的过滤器所创造的”,根据“个性化、独特的信息环境”,②填写“信息同质化的客观环境”。③根据“最终使得意见一致的观点在一个封闭的圈子中不断地被重复和强化,形成‘回声室效应’”,根据关键词“意见一致”,③填写“意见同化”。
故答案为:C。
2.B.“网络信息超载与用户注意力有限的矛盾得以解决”错误。原文“解决近乎海量的网络信息与用户有限的注意力之间的供需矛盾……智媒时代已然到来。然而,人工智能逐渐地改变了用户关于信息消费的个体习惯和社会规范”,“近乎”一词说明矛盾没有完全得以解决。
故答案为:B。
3.A.“作者对当下大数据世界的悲观态度”错误。原文“这也并未否定大数据的判断,而只是让大数据发挥出了应有的作用……这也提醒我们在使用这个工具的时候,应当怀有谦恭之心,铭记人性之本”,并没有悲观的态度,作者告诉人们面对大数据要有谦恭之心。
C.“世界上最完备的‘新基建’对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错误。原文“这一系列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带来了数据、算力以及在二者之上的算法突飞猛进的发展,为未来更高质量的数字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硬件基础”,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加之其他,对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打下基础。
D.“人们基本化解了大数据应用的风险”错误。原文“人工智能逐……带来了一些潜在的风险”,文中并没有说明基本化解了大数据应用的风险。
故答案为:B。
4.①根据“人们越来越难以接触到自己认知领域之外的内容……‘信息茧房’”“公众只关注自己选择的内容和使自己得到愉悦的信息”“‘回声室效应’……也在阻碍着多元观点的流通和讨论,甚至带来群体极化的风险”“将人们困在算法创造的‘网络泡泡’中,并阻碍着多元观点之间的交流”,形象的说明了这些负面影响,信息技术带来的“信息茧房”“过滤气泡”“回声室”效应,将三者运用比喻进行分析,生动形象地揭示了大数据应用下信息过滤可能导致的负面效应。
②将信息环境的封闭性比作“信息茧房”“过滤气泡”“回声室”,强调了用户被局限于个性化的信息环境中,难以接触到多样化的观点和信息,从而加剧了信息同质化和社会分裂的风险,增强了文章的说明力。
故答案为:①使抽象概念形象化,将复杂的信息传播现象比作“茧房”“气泡”“回声室”, 生动直观地展现出用户被信息包围的状态。②增强论证的感染力,通过形象的表述引发读者对信息传播问题的关注,促使读者深入思考。③突出强调了算法推荐技术导致信息窄化、阻碍多元观点交流以及带来群体极化风险等问题,使论证更具说服力。
5.①根据材料二“促进信息供需匹配、提高信息传递效率”,材料三“这一系列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带来了数据、算力以及在二者之上的算法突飞猛进的发展,为未来更高质量的数字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硬件基础”说明以人工智能为基础的算法推荐技术广泛应用,数据基础设施的建设推动未来产业的发展,科技极大地提高了效率,给人们带来便利,是发展的利器。
②根据材料二“在互联网与社交媒体上,人们越来越难以接触到自己认知领域之外的内容,日常接受的主要是与其已有兴趣和观点相符的信息,形成所谓的‘信息茧房’”“帕里泽提出了‘过滤气泡’的概念,以强调互联网信息过滤对用户的影响”“无形之中构筑起了一道道‘隔离墙’,将人们困在算法创造的‘网络泡泡’中,并阻碍着多元观点之间的交流”可知,科技发展形成的“信息茧房”“过滤气泡”“回声室效应”等负面效应,阻止多元观点的讨论,限制了人们的视野和思维。
③科技既带来便利,又存在一定的风险,是一把双刃剑,因此,面对科技时,我们应当认识到大数据作为工具的局限性,同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防范和化解这些风险,根据材料一“这也提醒我们在使用这个工具的时候,应当怀有谦恭之心,铭记人性之本”可知,要怀有谦恭之心,铭记人性之本。
故答案为:①科技是推动发展的利器:大数据能提供参考,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字经济发展; 人工智能算法推荐提高信息传递效率。②科技也可能带来风险:大数据存在固有瑕疵,可能导致预测不准确;人工智能带来信息茧房、回声室效应等,阻碍多元观点交流,引发群体极化风险。③应正确对待科技:用谦恭之心使用大数据,努力突破信息茧房,以实现科技的积极作用,规避风险。
【答案】6.D
7.C
8.①“我们是居住在瓦下的孩子”,表明我们与瓦房紧密相连,瓦房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承载着我们的成长与记忆。②“我们和与瓦有关的一切有关”,强调我们与猫、雨、瓦楞花、雪等事物相互关联,体现了人与自然万物的共生关系,深化了主题。
9.①物我相通:作者将自己想象成猫、瓦、瓦楞花等,如“我们像夜猫一样”“我们亦是那片瓦”,赋予无生命的事物以人的情感和行为,拉近了与自然的距离。②情理交融: 写猫行走引发对自由的渴望,看雨时感悟自然与人生,瓦楞花的凋零引发没落感,在对事物的描写中融入细腻情感和深刻思考,使文章富有感染力和哲理深度。
【知识点】分析文本的结构,概括文本的主题;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赏析文本的内涵;中国现当代小说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文章思想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学生首先应对文本的整体内容有所把握;然后结合题目回到文中对具体语句进行具体分析。答题的关键是审读题干,把握命题意图,找出题干所在的具体语段及语句;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分析,寻找细微的差别,得出正确结论。
(2)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鉴赏能力。首先要了解小说常见的艺术特色:正面或直接描写、侧面或间接描写,环境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设置悬念,抑扬对比法等等,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3)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解答时抓住关键字词,理解其语境义,最后明确所写内容及表达的情感。
(4)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者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能力。解答时,抓住题干中的“物我相通、情理交融”这一关键信息,从两方面鉴赏分析。
6.A.“旷达”错误,用词过大,由原文“但当我们从白天的尘嚣进入黑夜的宁静之中时,正是这只猫提高了我们的听力。它使我们成为喜爱聆听并且有着细腻的分辨能力的人……”可知,这体现了作者平静乐观的心态,是通过猫的行走引发对生活的深思,谈不上“旷达”。
B.“思考自然与人生”错误,由原文“感觉就像从我们的身体我们的肌肤上湿漉漉地流过,而我们自然成了雨季的一部分”可知,作者感觉自己“成了雨季的一部分”,并未强调思考人生,更多是与自然雨季的融合感受。
C.“振兴家族的使命感”属于过度解读,此句更多是对时间与变迁的感怀。
故答案为:D。
7.C.句子③并未批评关注外部条件、漠视生存意义的社会现象,而是通过问句引发对瓦楞花生长原因的思考,体现作者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和敬畏。作者关注的是瓦楞花生长过程中的某种神秘感,而非外部条件和生存意义的问题,因此,该选项对题意的理解不正确。
故答案为:C。
8.①由原文“正是这只猫提高了我们的听力。它使我们成为喜爱聆听并且有着细腻的分辨能力的人。同时也使我们成为最奇怪的失眠者,成为幻想某种遭遇的人”“自我们听到第一声雨点以后,整个季节里我们的内心就被砉然而来的雨水涨满了……”“我们对雨的看法是如此逼近,如此亲切……”等信息可知,这句话表面上看强调了居住环境与生活体验的纽带,但实际反映出作者在具体生活经历中的精神寄托以及对自然事物的深度感悟,瓦房承载了“我们”的生活记忆和生命体验,“我们”对瓦有着浓厚的亲近感和归属感,揭示了文章的情感核心——人与瓦之间的深厚关联;
②由原文“……我们坐在天井里,抬头是一片泥土般的瓦楞花,我们的神色严肃凝重,思考着这种植物的全部含义。我们因无知而感动”“它是我们家族衰败历史最触目的象征,毫不留情地勾起我们长长的,长长的人生慨叹”等信息可知,与瓦有关的事物影响着人的情感和思考,凸显了“瓦”作为主题意象在文章中的核心地位,意图表达小瓦屋所承载的亲情纽带、自然律动与人生思考,这体现了物我相通的生命意识与亲近自然的人生态度,全句含蓄隽永,既统一文章主题,又深化了人与环境的共融之感,体现了“物我相通”的创作特征。
故答案为:①“我们是居住在瓦下的孩子”,表明我们与瓦房紧密相连,瓦房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承载着我们的成长与记忆。②“我们和与瓦有关的一切有关”,强调我们与猫、雨、瓦楞花、雪等事物相互关联,体现了人与自然万物的共生关系,深化了主题。
9.①由原文“也许只有在黑夜中,生命才有机会行动,才会改变”“假如这只引着我们行走的猫可以像巫师一样带着我们,那么我们不会拒绝去任何遥远的地方。但我们更愿意在屋顶上跃动,让身体学会轻灵,在屋顶上徘徊,让身体应和万物的节奏和旋律然后翩然而舞”“只想让自己生命能够得到一些自由”等信息可知,这段文字通过对夜行的猫的想象与联想,在观察自然时发现人与事物的关联物我相通,从想象猫的行走,过渡到猫带来的“生长的消息”,再到失眠后的情绪转变,进而想象与猫同行、翩翩而舞,由静及动,物我相通,层次清晰。
②由原文“……只想让自己生命能够得到一些自由”“我们困守在低低的屋中,或者小小的阁楼里,已经很久了。我们的生命在白天老是蜷曲于一种姿态,……那么就让我们随同这只猫悄悄行走在夜风里吧”等信息可知,此处将人与猫做比较,审视人类的生存困境,将猫与人的内心状态相勾连,在猫的夜行中寄托对自由与未知的渴望,也体现了对生命内在节奏的思考与共鸣,作者借随猫“放逐”的意境,表达了对生命转变、突破平庸的向往,给人以深层次的哲思启迪和情感触动,情理交融,既融入强烈感情,又含有理性哲思。
故答案为:①物我相通:作者将自己想象成猫、瓦、瓦楞花等,如“我们像夜猫一样”“我们亦是那片瓦”,赋予无生命的事物以人的情感和行为,拉近了与自然的距离。②情理交融: 写猫行走引发对自由的渴望,看雨时感悟自然与人生,瓦楞花的凋零引发没落感,在对事物的描写中融入细腻情感和深刻思考,使文章富有感染力和哲理深度。
【答案】10.BEF
11.A
12.B
13.①光武帝说:“子陵,我竟然不能让你屈尊一下吗?”于是便上车,叹息着离开了。
②也应该按照道义对待贤能的人并辅助他们,然而我司马光怎么能看着这纷乱的天下 (而无所作为) 呢。
14.①沮、溺、丈人因道行不通而隐居,是无奈之举,且孔子认为他们是有道之人;严光在光武帝定乱继统、修礼待贤之时,却拒绝出仕。②严光面对光武帝的诚意邀请,态度坚决地拒绝,相比沮、溺、丈人更为狭隘。
【知识点】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翻译;断句;概括分析;筛选信息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
⑵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
⑶本题考查概括归纳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②放回原文,概括信息。特别是在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
⑷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⑸本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理解分析及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需要在原文中找到关键语句,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概括即可。
【附参考译文】
材料一:
长沮、桀溺两人一起在田里耕作。孔子看出了他们是隐居的高士,就叫子路前去向他们打听渡口在什么地方。长沮说:“那车上拉着缰绳的人是谁?”子路说:“是孔丘。”长沮说:“是鲁国的孔丘吗?”子路说:“是的。”长沮说:“那他该知道渡口在哪儿了。”桀溺随后又问子路说“你是谁?”子路说:“我是仲由。”桀溺说:“那你是孔丘的门徒啰!”子路说:“是的。”桀溺说:“天下哪儿都是一样的动荡啊,但是又有谁能改变这种局势?况且你与其跟着那逃避暴君乱臣的人到处奔波,还不如跟着我们这种避开整个乱世的人来得安逸自在呢!”说着,就自管自去下种覆土了。子路把经过情形报告了孔子,孔子怅然地说:“人是不能和鸟兽合群共处的,天下如果清明太平的话,那我也用不着到处奔走要想改变这个局面了。”有一天,子路一个人走着,遇上一位肩上挑着除草竹器的老人。子路请问道:“你可看见了我的老师?”老人说:“你们这些人,手脚都不劳动,五谷也分不清楚,谁是你老师我怎么会知道?”只管拄着杖去除草。事后子路把经过告诉了孔子,孔子说:“那是一位隐士。”叫子路回去看看,老人却已走了。
材料二:
严光,字子陵,又名严遵,会稽余姚人。严光年轻时就有很高的名声,与光武一同游学。到光武即位时,他改换姓名,躲起来不见光武。皇帝想着他有才德,就派人按他的形貌特征访求他。后来齐国上书说:“有一位男子,披着羊皮衣服在沼泽中垂钓。”皇帝怀疑是严光,就备了可坐乘的小车以及黑色和浅红色的布帛,派使者礼聘严光。使者三次往返以后严光才来。光武帝让严光住在北军,供给他床褥,由太官朝夕进餐。
司徒侯霸同严光素来有交情,派人送去书信。派来的人于是对严光说:“侯公听说先生到来,一心想立刻就来拜访,但迫于职责,所以没有如愿。希望利用天黑的时候,请您受委屈过去说话。”严光没有回答,就丢过去一片竹简给来人,口授回信说:“君房足下:职位做到宰相,很好。身怀仁爱辅佐正义,天下就会喜悦;阿谀奉承顺随旨意,就身首异处。”侯霸得到回信,封好呈给皇帝。皇帝笑着说:“狂奴还是从前的样子啊!”皇帝当天就到严光住的客馆。严光躺着不起来,皇帝到他的卧室,摸着严光的腹部说:“唉,子陵,不能帮助我治理国家吗?”严光又睡觉不理睬,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睁开眼睛端详着光武帝,说:“从前唐尧道德高尚,但巢父洗耳拒绝。士各有志,为什么要逼我呢?”皇帝说:“子陵,我到底不能使你顺从啊?”于是登车叹息离开。
材料三:
严光不侍奉光武帝,比起古代的沮、桀溺、丈人等就显得尤为狭隘。沮、桀溺、丈人等看到天下无道,大道不行,不得已才废弃了君臣之义,所以孔子说他们是“隐士”。用“隐”这个字,是指藏道自居,而不是没有什么可藏的。光武帝平定了王莽之乱,继承汉王朝的正统,修礼乐,遵古制,或许有的不够纯粹,也等待贤人用道来辅助他,而严光为什么(把此时的局势)看作洪水滔天的天下而急切地离开他呢?
10.句意:使者三次往返以后严光才来。光武帝让严光住在北军,供给他床褥,由太官朝夕进餐。
“后至”的前面省略了主语“严光”,意思完整;且“舍于北军”的是完整的状语后置,其前后可断句,故BE处断句;
“床褥”作“给”的宾语,意思完整,在其后F处断开。
故答案为:BEF。
11.A.错误。改变/代替。句意:但是又有谁能改变这种局势?/以混乱代替联合一致,这是不勇武的。
B.正确。对孔子的尊称/对孟子的尊称。句意:你可看见了我的老师(孔子)吗?/希望先生您(孟子)帮助我实现我的志愿。
C.形容词用作动词,有老交情/形容词用作名词,贤能的人。句意:司徒侯霸同严光素来有交情。/许多贤能的人都来到了。
D.正确。都是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翻译。句意:严光不侍奉光武帝。/世人传说晋王临死时,把三支箭赐给庄宗。
故答案为:A。
12.B.“但孔子认为三位隐者也是有道之人,不愿传道才隐居的”错误。由原文“孔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等信息可知,孔子认为他们隐居的原因是天下无道,他们在避世,缺少了一点责任和担当。
故答案为:B。
13.①“竟”,到底;“下”,使动用法,使……顺从;“升舆”,等车;“去”,离开。②“以”,用;“赞襄”,辅助;“视”,看作;“亟”,急切。
故答案为:①光武帝说:“子陵,我竟然不能让你屈尊一下吗?”于是便上车,叹息着离开了。②也应该按照道义对待贤能的人并辅助他们,然而我司马光怎么能看着这纷乱的天下 (而无所作为) 呢。
14.①由材料一“桀溺曰:‘悠悠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和材料三“沮、溺、丈人知道不行,弗获已而废君臣之义者也……”等信息可知,长沮等人所处时代,动荡不安,无人能改变,他们被迫废君臣之义,避世隐居,是不得已而为之,犹能理解;
②王莽之乱被平定,光武帝继承汉朝正统时,正需要贤人以道德与才学来辅佐治理国家。而严光却以“士故有志”(士人本有志向)为借口,选择隐居,拒绝出来为国家出力,这种行为与长沮、桀溺等人因“知道不行”(道路不可行)而“藏道自居”(隐匿德行)不同,只以失志选择避世。由此严光的行为相比显得更加狭隘,因为他并非基于现实困境而隐,而是狭于个人志向。
故答案为:①沮、溺、丈人因道行不通而隐居,是无奈之举,且孔子认为他们是有道之人;严光在光武帝定乱继统、修礼待贤之时,却拒绝出仕。②严光面对光武帝的诚意邀请,态度坚决地拒绝,相比沮、溺、丈人更为狭隘。
【答案】15.B
16.“云山好”意蕴分析:
“向南渐渐云山好”一句中,“云山好”描绘了刘明府赴任途中逐渐展现的美好云山景色。这既是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也象征着刘明府即将赴任的地方风景宜人,预示着他将会在一个环境优美的地方施展才华、实现抱负。同时,“云山好”也寓含了诗人对刘明府未来仕途的美好祝愿和期待。
“唱竹枝”意蕴分析:
“一路唯闻唱竹枝”一句中,“唱竹枝”指的是巴楚一带的民歌,这里用以表现当地的风土人情。诗人想象刘明府在赴任途中,一路都能听到当地人民唱着竹枝歌,这不仅展现了地方文化的独特魅力,也暗示了刘明府将融入这片土地,与百姓和谐共处,治理有方,受到百姓的爱戴和欢迎。同时,“唱竹枝”也传达出一种欢快、和谐的氛围,预示着刘明府的仕途将会充满生机和活力。
【知识点】表达技巧类题目;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鉴赏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题材、结构、情感的鉴赏。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再对照选项进行确认,得出答案。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意象、意蕴的理解和鉴赏的能力。解答时,先理解这两个关键词所写的内容,再结合全诗把握诗人的情感。
15.B.“颔联将家僮与县吏对刘明府此行的不同态度进行对比”错误,由原文“家僮从去愁行远,县吏迎来怪到迟”可知,反映了朋友离别时家中仆人的忧虑,以及当地官吏对刘明府到来的期盼与不解,没有使用对比的表现手法。
故答案为:B。
16.①“向南渐渐云山好”,写越是向南行进沿途的云山风光就越宜人,想象着朋友的行程,诗人的思绪一路向南,虽然西南一带多高山大江,但其中也蕴藏着绝世胜景,“云山好”是诗人想象刘明府南行途中的所见美景,暗含着诗人对刘明府的美好祝福,让游人消解忧愁,感受到远行的快乐。
②“一路唯闻唱竹枝”写友人一路走来会听到沿途百姓歌唱竹枝词的乐声,想象着朋友的行程中,更能遇见热情洋溢的百姓,“唱竹枝”是诗人想象刘明府沿途听到的民歌,这些深受民众喜爱的音乐,或许能给远行的友人一点宽慰,诗人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鲜明的意象,展现了一位诗人的深沉情感,也传达了朋友间离别时的依依不舍。
故答案为:“云山好”意蕴分析:“向南渐渐云山好”一句中,“云山好”描绘了刘明府赴任途中逐渐展现的美好云山景色。这既是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也象征着刘明府即将赴任的地方风景宜人,预示着他将会在一个环境优美的地方施展才华、实现抱负。同时,“云山好”也寓含了诗人对刘明府未来仕途的美好祝愿和期待。
“唱竹枝”意蕴分析:
“一路唯闻唱竹枝”一句中,“唱竹枝”指的是巴楚一带的民歌,这里用以表现当地的风土人情。诗人想象刘明府在赴任途中,一路都能听到当地人民唱着竹枝歌,这不仅展现了地方文化的独特魅力,也暗示了刘明府将融入这片土地,与百姓和谐共处,治理有方,受到百姓的爱戴和欢迎。同时,“唱竹枝”也传达出一种欢快、和谐的氛围,预示着刘明府的仕途将会充满生机和活力。
17.【答案】(1)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2)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3)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知识点】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暧”“墟”“负”“烛”“凝”等。
故答案为:(1)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2)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3)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考查名篇背诵,分为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和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
【答案】18.文中的比喻手法非常恰当。将黄河之水比作“猛兽”、“狂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其凶猛和急速,增强了读者的视觉冲击和共鸣感。
19.使用短句描写黄河之水,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表达效果。短句使得描写更加紧凑有力,突出了黄河之水的动态变化和特征,增强了描写的生动性和立体感。
【知识点】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修辞手法的分析、运用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修辞手法的构成及表达效果的能力。解答时,先明确观点,然后分析比喻手法的构成,再从艺术效果和内容上进行分析。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要比较句子的表达效果,应从修辞运用、句式特点、语序、语体风格、精妙用词(动词、形容词、拟声词、叠音词、名词罗列等都是极富特色的)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
18.示例一:“像原子爆炸的蘑菇云”此句的本体是“泄洪场景”,喻体是“蘑菇云”,“蘑菇云”的特点是上头大,下面小形态,通过比喻凸显泄洪场景的惊人;由前文“……又飞上高空,乌云白雾,上下翻腾,再向上,如浓墨,如淡墨,直耸高空”可知,在细致描写基础上设喻并不突兀,喻体新颖,形象突出,化具体为形象,表达效果鲜明,故比喻运用恰当。
示例二:“像原子爆炸的蘑菇云”中的喻体“蘑菇云”一般云里面可能有浓烟,火焰和杂物,现代一般特指原子弹或者氢弹等核武器爆炸后形成的云,这一比喻明显带有夸大的成分,且喻体易引发与战争有关的联想,与上下文不太协调。
故答案为:文中的比喻手法非常恰当。将黄河之水比作“猛兽”、“狂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其凶猛和急速,增强了读者的视觉冲击和共鸣感。
19.“是激流,是浓雾,旋卷在一起,浩浩荡荡,汹涌澎湃,远去,远去,再远去”中“是激流,是浓雾,旋卷在一起,浩浩荡荡”每句三四个字,句子短小,节奏感强,使文本读起来更加流畅、有韵律感,这种节奏感有助于增强读者的阅读体验,使文本更加吸引人。
同时在内容上,把黄河水势之壮观、威力之宏大,气势之磅礴表达得淋漓尽致,抒发了作者豪迈奔放的激情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
故答案为:使用短句描写黄河之水,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表达效果。短句使得描写更加紧凑有力,突出了黄河之水的动态变化和特征,增强了描写的生动性和立体感。
【答案】20.D
21.①那么为什么会开花这么晚呢?
②但是环境的温度却并非每年都一样。
22.题修改为:桂花树考虑多个因素来决定自己开花的时间,争取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是植物努力学会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学会的“本领”。
【知识点】语序不当;表意不明;字词在语境中的含义;语句补写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词语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本题,先结合语境分析画线句子中“差不多”的含义,再逐个分析选项中词语的含义,再选出相同的一项。
(2)本题考查补写句子能力。这类题目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并且不能照抄材料,另有字数限制。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来源于文本。具体说,所补写句子的内容、语言要从上下文的有关材料中去提炼和概括,离开文本不可能补写正确。所补写句子与上下文关系:或引领下文,或总结上文,或与上下文衔接连贯。“词语从文本中来”“引领、总结、衔接”这两层意思要综合起来,这样答案就呼之欲出,而且答案几乎是唯一的。
(3)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画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然后比对选项,找出选项间的不同之处再比较。
20.文中“差不多”指相差很少,相近,表示开花时间应该相近。
A.表示数量上接近用完、所剩不多。
B.表示大多数人,意为“大致上”。
C.表示在空间范围上大概、几乎。
D.表示身量上大致相同、相近与文中用法一致。
故答案为:D。
21.①处:结合前面提到按常理开花时间应差不多,后文又对今年桂花还没开原因进行解释,可知,语境应该强调为什么桂花今年开得晚。故可填:为什么今年桂花开花这么晚呢?
②处:结合后文阐述温度对桂花开花的影响以及不同年份情况有别,可知,所填语境应该强调说明日照时间虽周期固定,但温度存在差异,故可填:但环境温度并非每年都一样。
故答案为:①那么为什么会开花这么晚呢?
②但是环境的温度却并非每年都一样。
22.画线处存在两处问题:
表意不明:“决定自己的开花”表意不清晰,可以有“是否开花”“何时开花”两种理解,结合上文分析,侧重的是开花时间,可改为“决定自己的开花时间”。
语序不当:“努力”修饰“适应”,应放在“适应”前。
故答案为:桂花树考虑多个因素来决定自己开花的时间,争取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是植物努力学会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学会的“本领”。
23.【答案】例文:
把握当下,成就未来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在时光长河中徘徊,我们常将希望倾于未来,却忽略当下之珍贵。实则,唯有把握当下,方能成就未来,拥抱熠熠人生。
当下是成长的基石,筑牢根基,未来才可期。因为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当下,专注于手头之事,才能不断积累经验、提升能力,为未来的飞跃提供坚实支撑。苏炳添珍视每一次训练的当下,在分秒必争中突破自我,终成亚洲飞人,让世界见证中国速度;华为把握科技创新的当下,投入海量资源攻坚核心技术,不惧封锁,以过硬实力傲立全球通信潮头;中国把握绿色发展的当下,大力推进节能减排、植树造林等举措,为全球生态贡献中国智慧与方案。无数事例昭示,把握当下,个人得以成长,企业得以壮大,国家得以发展,为未来铺就坚实道路。
当下是未来的回响,专注当下,方能收获未来回响。每一个当下的专注与付出,都会在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或化作精神力量,或成为物质成就,回馈于我们的生命之中。钟扬在青藏高原采集种子的当下,不畏艰险、执着坚守,那些看似平凡的种子不仅丰富了我国的种质资源库,更为未来的生物科学研究留下了宝贵财富;塞罕坝人在荒漠沙地植树造林的当下,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用汗水浇灌出绿色奇迹,如今这片林海不仅是生态屏障,更成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高地,激励着更多人投身环保事业。他们在当下的默默耕耘,收获了未来的丰硕果实,让生命的价值在时光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未来是希望的坐标,精准展望,引领当下步伐。对未来的展望绝非虚幻的臆想,而是要在现实基石与理想高峰间构建稳固通途。一方面,恰当的未来期许似明亮火炬,赋予当下拼搏强劲动力。“数字中国”战略的推进,基于对信息时代未来走向的深刻洞察,激励各方在当下全力攻克数字技术难关,加速社会数字化转型进程。另一方面,这种展望必须紧扣时代脉搏与现实根基。例如“乡村振兴”战略,既描绘了未来乡村繁荣的宏伟蓝图,又依据当下乡村实际状况,通过各种务实举措逐点突破,将长远目标切分为步步为营的当下行动,让未来引力精准作用于当下路径,在时代卷轴上绘就从当下迈向未来的绚丽篇章。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当下与未来相互交织,不可分割。我们不能脱离当下空谈未来,亦不能因未来不确定而忽视当下。只有充实的当下,才能孕育出光明的未来,在时代的洪流中,留下属于我们的坚实足迹,创造属于我们的辉煌岁月。
【知识点】材料作文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材料呈现了两种观点,一种是许多人忍受当下不如意而期待未来,这是一种常见的生活态度,反映了人们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把未来视为解决当下困境、实现理想的寄托,暗示着未来具有吸引力和可能性,人们相信通过时间的推移能够获得更好的生活、成就或状态。另一种观点则提出未来不一定比现在更重要,这是对前一种观点的反驳,促使我们重新审视当下与未来的关系。它提醒我们不能盲目地将幸福、价值等全部寄托于未来,当下也有其不可忽视的意义和价值。在现代社会,人们往往被快节奏的生活推动着前进,为了追求所谓的成功和未来的美好生活,常常忽略了当下的体验和感受。比如学生为了考上好大学,日夜苦读,牺牲了当下的休闲时光和兴趣爱好;上班族为了升职加薪,拼命加班,忽视了当下的身体健康和家庭陪伴。然而,我们也看到一些人开始反思这种生活方式,倡导“活在当下”的理念,注重当下的心灵满足和生活品质。其实,当下和未来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当下是未来的基础,我们在当下的所作所为决定了未来的走向;而未来是当下的延续和目标,给予当下行动以方向和动力。但如果只看重未来,可能会陷入虚无缥缈的幻想,错失当下的美好;若只关注当下,没有对未来的规划和期待,又可能会失去前进的方向,陷入短视和狭隘。因此,需要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既要立足当下,脚踏实地,又要心怀未来,有理想有追求。
【题干分析】写作时,文章开头可以通过列举生活中人们对未来充满期待而忽视当下的现象引出话题,然后阐述对材料中两种观点的理解,表明自己的观点,即应正确看待当下与未来的关系,在两者之间寻求平衡。接着,可以分别论述当下的价值和意义,如当下是真实可感的,能给人带来即时的体验和成长;未来的重要性,如未来给予我们希望和目标,激励我们前进。再通过一些正反对比的事例,分析过度偏向一方的弊端,进一步论证平衡两者的必要性。最后,结合高中生的实际情况,提出在学习和生活中如何做到兼顾当下与未来,如在努力学习为未来高考、大学做准备的同时,也要珍惜高中时光的友谊、参加各种活动丰富自己的阅历等,结尾呼应开头,升华主题,强调把握当下、走向未来的重要性。
【立意提取】
1.赏当下明月清风,逐未来星辰大海。
2.立足当下坚实步伐,奔赴未来璀璨星河。
3.珍视当下点滴成长,雕琢未来理想模样。
【点评】此题通过材料考查学生的分析、整合、写作能力。材料作文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对于名言警句、诗句、歌词等材料,审题时要善于全面准确,提炼观点的原则有两个,一是要做到准确,并力求新颖,离材料中心最近的是最佳观点;二是力争所选观点要有话可说、有例可证、有理可议。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