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创新设计
张国生
(一 )
【创新设计】
《马说》这一课分为以下几个教学步骤:
1.正音读“马”
2.读文译“马”
3.品文问“马”(答问,深入理解课文)
4.执卷诵“马”(指导朗读和背诵)
5.掩卷记“马”(整理和记忆本课知识要点)
6.身边寻“马”(联系社会实际深入理解课文)
7.涉世论“马”(还原为“人才论”,谈自己怎样在逆境中成为千里马)
【设计意图】
这样设计基本上概括了本课知识要点和能力训 ( http: / / www.21cnjy.com )练要点,而且:①由浅入深,符合认知规律。②兼顾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思的与训练。③兼顾知识、能力、智力、非智力等因素。④联系社会生活,利于学以致用。
说明:“正音读马”等小标题非我独创——20 ( http: / / www.21cnjy.com )04年我校承办“大语文教育”研讨会,会上安排王乐老师用我的课件《马说》上公开课,王老师和其他老师研究,将原来的小标题改成这种形式,后来我又做了进一步修改。这些小标题可以说是集体创作的结晶。
(二)
【创新设计】
“品文问马”阶段,我设计了如下问题:
1. 本文论点是哪一句?
2. 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根本原因是什么?
3. 揭露“食马者”愚妄的是哪一句?
4.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这句话言外之意是什么?
5. 本文的主旨是什么?
6. 本文用什么方法来论证自己关于人才的主张?为什么采用这种论证方法?
……
我认为对学生最有启发意义的问题是:
“文学即人学”,《马说》中的马,其实是人。那么,马、千里马、常马、伯乐,以及《马说》的每个文句,都有其寓意。请你填表说明下列词语的寓意。
课文词句 比喻义
1.马
2.千里马
3.常马
4. 伯乐
5.《马说》
【设计意图】
这个设计,体现了我的“人学教育”的思想。这 ( http: / / www.21cnjy.com )里所说的“人学教育”其实就是文学教育。因为“文学即人学”——文学作品总是围绕着一个“人”字,把“人”作为中心。它可分为三类:
一是记人生。即描述人类的社会生活,是为记叙性文学作品。
二是议人生,即发表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见解,给人以启示、以指导。是为议论性作品。
三是抒人情。即抒发自己人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道路上的喜、怒、哀、乐。是为抒情性性作品。《马说》属于其中的第二种,虽然名为“马说”,其实是“人才说”、“人才论”。
出于这样一种认识,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不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忘记对学生的“人学”教育。“人学教育”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通过“人学”了解人、认识人,也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二是通过“人学”学会做人。《马说》的“人学教育”主要在于前者,同时兼顾后者。具体而言,就是让学生认识人才的价值,认识伯乐的价值,认识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野蛮和危害。
【参考答案】① 人 ②人才 ③平常人,普通人 ④善于识别和使用人才的领导者 ⑤人才论。
(三)
【创新设计】韩愈为什么采用曲笔论人才?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比喻说理的意义与作用,理解课文高超的写作艺术。
【参考答案】以短文《比喻之花》(作者秦牧)代答案: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作品里的比喻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语言艺术中的艺术。精警的比喻真是奇妙!它具有一种奇特的力量,可以使事物突然清晰起来,复杂的道理突然简洁明了起来,而且形象生动,耐人寻味。美妙的比喻简直是一朵朵色彩艳丽的花,照耀着文学。它又像童话中的魔棒,碰到哪儿,哪儿就产生奇特的变化。它也像是一种什么化学试剂,把它投进浊水里面,顷刻之间,一切杂质都沉淀了,水也澄清了。
马说——运用比喻艺术说理的典范,中国乃至世界最早的人才论。
(四)
【创新设计】
1.联系现实举例证明“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
2.将本文还原为“人才论”或者“人才说”——这标志着你真正理解了本文。
【设计意图】
1.语文教育成功的精髓是联系社会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活。语文教学如果与社会生活隔绝,只让学生坐在教室一味进行所谓语文训练,必定枯燥乏味,必定收不到好效果。而一旦与生活结合,教学马上就生动活泼起来,学习的趣味也马上充溢其中。所以我教每一课,一定要千方百计与生活相联系,与社会现实相联系。也只有这样,语文课才有意义。
2. 学习心理学规律告诉我们,当学生把教学内 ( http: / / www.21cnjy.com )容与已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时,才能算作真正学会,才能有深刻明晰的印象和好的学习效果。“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论点是抽象的,只有让它与事实联系,特别是与学生已知的事实联系,才能明确和印象深刻,才能有好的教学效果。
3.每当我读或教《马说》这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课,都会与作者产生强烈的共鸣,都会怀着一种强烈的感情。因为我们这一代人亲身经历过埋没人才和摧残人才的惨痛历史。当年的“反右”和“文革”中,认为“高贵者最愚蠢,卑贱者最聪明”、“知识越多越反动”,几百万知识分子遭受残酷迫害,不但给他们个人和家庭造成悲剧、惨剧,也使国家、民族遭受浩劫,使国民经济几乎到达崩溃的边缘。请看这个事实:《马说》所在的8年级下册共有11课是当代中国大陆作家的作品。其中有3位比较年轻,没有赶上那个挨整的年代。其余8位中,只有郭沫若一人没有挨整的历史,余下的7位作家,全都是“右派”、“反动作家”、“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胡风反党集团骨干分子”——对人才的摧残和对人权的践踏,恐怕整个世界文明史上无出其右者。
现在,那一页历史虽然已经 ( http: / / www.21cnjy.com )过去了,人们普遍认识到人才的价值,甚至冯小刚的电影《天下无贼》中连小偷都说“21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但是,社会生活中,特别是靠权力把持的部门,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现象依然大量而普遍地存在:结党营私、论资排辈,排除异己、强迫洗脑,扭曲思想、武大郎开店、用奴才而不用人才……当今社会流行着许多民谣,就反映了这种情况:
年龄是个宝,文凭不可少,后台最重要,德才做参考。
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不服不行。
书记的儿,厂长的侄儿,科长的外甥没旁人。亲家局、夫妻科,外甥打水舅舅喝,孙子开车爷爷坐,亲家办公桌对桌。
我与《马说》有强烈共鸣,还因为我身边就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一匹“千里马”被埋没和摧残。这匹“千里马”3岁开始接受传统教育,5岁学完“三百千”,6岁能作一手好诗(堪称“神童”“神马”),13岁背过除《易经》以外的四书五经,后来从燕京大学毕业,再后来是我国第一批特级教师,全国人大代表……但是,这匹“千里马”的大半生却是被迫害与被摧残的历史:1958年“反右”时,因给毛泽东写信建议从知识分子当中发展党员,被列入“极右”,发配到团泊洼“劳改”,然后下放农村教书,文革等政治运动遭受残酷迫害,甚至晚年担任全国人大代表之后,还因为民请命成为贪官污吏的公敌,贪官污吏们给以各种打击和陷害,甚至还想把他置之死地……此“马”最后因忧愤而患癌症去世。这匹“千里马”不是别人,就是我的恩师、“大语文教育”思想的创始人张孝纯先生。此例决非个例,而是在我的生活经历中普遍存在,不说别的,我高中时代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的老师,就全是“右派”!
有此刻骨铭心的经历,教《马说》这一课,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定要联系这段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历史,联系这种活生生的社会现实,从而让我们的学生深刻认识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野蛮和危害,同时也认识《马说》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认识韩愈在思想和艺术上的卓越成就。
【参考答案】
1.本学期下述课文作者的经历都能证明这一点。
《我的母亲》的作者胡适,一生共获得 ( http: / / www.21cnjy.com )36个博士学位(包括名誉博士),那是因为至少有36个“伯乐”的赏识。但解放前夕却不得已流亡美国做“寓公”,直到改革开放之前,在大陆一直是“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买办资产阶级的代言人”,那是因为大陆没有“伯乐”赏识他。
《再塑生命》的作者海伦·凯勒遇到安妮·莎莉文老师才走出黑暗,并成为世界著名女作家,莎莉文老师就是她的伯乐。
《我的第一本书》的作者牛汉:青年时代就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表诗歌,受到“伯乐”冯雪峰赏识,并把他调进出版社。但1955年被打成“胡风反党集团骨干分子”,先度过两年牢狱生活(比胡风本人被捕还早),又“劳改”25年之后才获得解放。
《云南的歌会》的作者沈从文,在最困窘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遇到“伯乐”郁达夫,走上文学道路,并最终成为“中国最伟大的在世作家”。只有小学文凭时,遇到“伯乐”胡适聘他做大学讲师,最后成了北大教授。但郭沫若点名批判他是“反动作家”,此后停止文学创作。
《吆喝》的作者萧乾,是二战中唯一驰骋欧 ( http: / / www.21cnjy.com )洲战场的中国记者,名重一时,剑桥大学聘他为新闻系终身教授——剑桥大学就是他的伯乐。但萧乾谢绝亲友忠告回到祖国,却被打成“右派”,到农场“劳动改造”,搁笔22年。
《端午的鸭蛋》的作者汪曾祺,沈 ( http: / / www.21cnjy.com )从文的高材生,因为没有伯乐赏识,1958年也被列入“右”册,下放张家口“劳动改造”。幸而江青赏识其才,让他担任样板戏《沙家浜》的主要执笔者——江青迫害过许多人,却也做过一回伯乐。
……
2. 世上先有善于识别和使用人才的领导 ( http: / / www.21cnjy.com )者,然后才会有人才出现。这个世界上人才常有,但善于识别和使用人才的领导者却不常有。因此,虽然有人才,却埋没在昏庸和野蛮的领导者手下,不被人称为人才。
人才才能的发挥需要一定的条件。对人才,应当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他们提供相应的工作岗位和工作条件,如实验室、图书资料、科研经费等,提供远高于普通人的工资待遇和生活条件,甚至应当“尊之以高爵,养之以厚禄,任之以重权”,使他们能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有的领导者不懂得以上道理,也不给人才提供以上条件,结果人才甚至可能连普通人也不如,怎能要求他们发挥巨大作用呢?
领导者不用管理人才的方法管理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才,不落实对人才的应有待遇,对人才的呼声也不理解,甚至还认为这些人才有不合理的要求,对他们有厌恶情绪,却愚妄地面对着人才说:“我这里没有人才!” ⑦唉,难道是真的没有人才吗?恐怕是不懂人才,不理解人才,也不善于识别和使用人才吧。
(五)
【创新设计】
1.你身边还有哪些“马” ?
2.如果你是一匹被埋没的千里马,你将怎样改变自己的命运?
【设计意图】①这是为了鼓励和指导学生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千里马”,鼓励暂时落后的同学成为“黑马”。②借此开阔视野,增进语言积累。③这种活动寓学于玩,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语文课的趣味性。有一些这样的内容,可以使同学们喜欢语文课,喜欢语文老师,进而“亲其师而信其道”。④这个讨论将从课堂引向“网上论马”,这就扩展了这一课的境界,使之成为联系全国各地中学生的“网络大课堂”。
【代答案】我教这一课的实录:
师 咱们身边还有哪些“马”?——我说的“马”可是带引号的哦。
生 有千里马……快马……野马……常马……
生 老师,我认为任何地方的“马”都可分为三类:千里马、常马、劣马——我说是“马”也是带引号的。
师 哇,你的语言好严谨哟!分类也分得好,这说明你头脑严谨而有条理——你说说你是什么“马”?
生 我是“驽马”。
师 我倒觉得你是匹“千里马”——你作文写得那么好,肯定是“千里马”喽!或者说,即使现在不是,将来也是。
生 老师,还有“瞎马”——没脑子的那种……还有“害群之马”呢……
师 我觉得咱们班没有“害群之马”,毕竟是尖子班嘛,即使有人偶尔做点错事,也不能说是“害群之马”。(小声地)他们别的班有。
生 还有“骐骥”。
师 什么叫“骐骥”?
生 良马,骏马。
师 你从哪里知道“骐骥”这个词的?
生 您给我们印的“中华经典100句”有“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师 好,你背的名句真多。还有什么“马”?
生 还有“黑马”。
师 (故意)“黑马”就是黑色的马,对不对?
生 不对,是一开始不行,后来赶上来了……后来居上者嘛。
师 对,“后来居上者”简明准确。你们知道“黑马”一词是怎么来的吗?
生 好像是哪国的一次什么赛马大会,快到终点时,有一匹黑马从后面冲过来,得了第一。
师 是,但愿大家都成为“千里马”,但 ( http: / / www.21cnjy.com )愿暂时是“常马”的都成为“黑马”。但是,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似乎总有一些“千里马”被埋没,也遇不到伯乐。假如你是一匹被埋没的“千里马”,你将怎样改变自己的命运?……能否答好这道题,关乎你将来的命运哟!(注:下面是同学们发言摘要)
生1 发奋学习,提高自己,提高到一定程度,伯乐就会发现的。
生2 要千方百计展示自己的长处,让伯乐认识你。
生3 我觉得不要时时事事都和别人争高低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个人不可能在各个方面都成为“千里马”,你能在某一方面成为“千里马”就不错了,所以要正确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特长,然后发挥这个优势和特长。
生4 我认为不要被动地等着伯乐来发现你,你可以去找伯乐么,毛遂自荐。
生5 我觉得“千里马”总是少数,“常马”总是大多数,不可能人人都成“千里马”,成不了也不必生气、悲伤,做一匹“常马”也不错……
生6 我不赞成这样的观点,人都是有自己的长 ( http: / / www.21cnjy.com )处的,成不了“千里马”,那是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长处,或者没付出应有的努力。你看邰丽华作为残疾人都能得全国比赛的大奖,登上春节联欢会……
生7 邰丽华在舞蹈方面也是有天才的。
生8 要知道天才是99%的汗水加1%的灵感啊!
……
师 大家还有许多话要说,可惜就要下 ( http: / / www.21cnjy.com )课了,下面我建议把你们的辩论挪到网上去——我在“人教论坛/中学语文教育论坛”的“学生园地”开了个帖子,大家到那里去“网上论马”。这样咱们这一课的境界就大大扩展了,成了一个联系全国各地中学生的“网络大课堂”。
(六)
【创新设计】
1.设计、建立韩愈的“明星档案”(姓名、字、照片、朝代、籍贯、文集名、代表性诗文、其他)。
2.知识扩展:韩愈是一匹怎样的“马?
【设计意图】
这实际上是我上这一课的“作者介绍”。这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课我分三次介绍韩愈:①在“导入”阶段作一般性介绍,突出其“唐宋八大家之首”,“文起八代之衰”的文坛地位,以期引起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②“掩卷记马”阶段(即整理知识要点)建立“明星档案”。之所以采用“明星档案”的形式,是因为比较新颖有趣,也是针对“追星族”的一种因势利导。③“身边寻马”阶段,进一步介绍韩愈三次被贬但仍然造福一方的政绩,目的是培养同学们对韩愈的喜爱之情,进而培养他们对这一课、以及对语文学习的非智力因素,提高他们对这一课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这个目的实现了,后面背诵、默写等枯燥的作业就不用发愁了。
【参考答案】
1.韩愈,字退之,唐代,邓州南阳,《昌黎先生集》,《马说》《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等,“唐宋八大家”之首,文起八代之衰……
2.以我的课件内容代答案:
幻灯片1 韩愈肯定是千里马,且是极为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色、千年才能一遇的千里马:①25岁中进士。曾任监察御史、国子祭酒、刑部侍郎、京兆尹、吏部侍郎等职。②文起八代之衰,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③有大量诗文作品:《马说》《师说》《进学解》《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④是一代语言巨匠,其语句形成成语的有:文以载道、落阱下石、动辄得咎、杂乱无章…… ⑤留下大量名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崖苦作舟。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幻灯片2 但又是一匹不得志的千里马。小资料:韩愈一生三次被贬——
贞元十九年(803),韩愈任监 ( http: / / www.21cnjy.com )察御史时,因关中大旱,上书“请宽免民徭而免田租”,被贬为阳山(今广东阳山)令。元和元年(806),召回长安授知国子博士,后又降职为河南令。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随宰相裴度平淮西有功,升刑部侍郎。元和十四年(819),宪宗迎凤翔法门寺佛骨入宫供奉,京城掀起信佛狂潮,韩愈不顾个人安危,毅然上《论佛骨表》,力陈信佛之弊,结果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而且严令当日起程。韩愈仓促离家,家小随后也被逐出京城,12岁的女儿因病死于途中……
幻灯片3 参读《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见本册课外古诗文背诵)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幻灯片4 请在中国地图上找到长安和潮州。
幻灯片5 :韩愈到潮州后多有政绩——
1.驱鳄鱼,为民除害;
2.请教师,创办学校;
3.计庸抵债,释放奴隶;
4.兴修水利,排涝抗旱。
潮州人民为纪念他建“韩文公祠”,并将流经潮州的一条江改名“韩江”。
最后,我上这一课的结束语是:祝同学们个个成为“千里马”;祝暂时落后的同学成为“黑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