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
一、自制彩虹
1.(2024五上·拱墅期末)小明在一个空水槽里斜放一面镜子(如图甲),放在有阳光照到的走廊里。镜子投出的阳光在白墙上形成光斑。他往水槽中加水(如图乙),白墙上出现了一道彩虹。
(1)下列四种物品,在实验中起到“屏”的作用的是( )。
A.水槽 B.镜子 C.白墙 D.水
(2)图甲中,当阳光遇到镜面后,传播路线会发生改变,这种现象称为( )。
A.光的直射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散射
(3)利用图甲所示的装置(不加水),在白墙光斑区域里的墙壁颜色看起来是( )。
A.黑色的 B.灰色的 C.白色的 D.彩色的
(4)小明在图甲中用箭头线画出阳光遇到镜面后的传播路线,合理的是( )。
A. B. C. D.
(5)小明在图乙中用箭头线画出阳光竖直射入水中时的传播路线,合理的是( )。
A. B. C. D.
(6)通常情况下,阳光总是斜着射入水中,此时光的传播路线可以表示为( )。
A. B. C. D.
(7)如图乙所示,水槽中加水后,白墙上出现彩虹。彩虹是由于( )形成的。
A.光的直射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散射
(8)实验中,镜子上方的水和镜子之间形成的特定结构,与( )十分相似。
A.放大镜 B.三棱镜 C.潜望镜 D.反光镜
(9)阳光下,如果小明将图乙所示的装置放得离墙壁更远一些,其他条件不变,那么墙壁上彩虹的投射面积( )。
A.比原来大 B.比原来小 C.保持不变 D.无法判断
(10)图乙所示的装置,镜子看起来好像在水面处被折断似的。请解释该现象产生的原因。
。
(11)小明将图乙所示的装置放在阳光下不动,一小时后,发现墙壁上彩虹的位置发生了偏移。请分析彩虹位置发生偏移的其中一种原因。
。
(12)你能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来证明第(11)题中的想法吗 请在下图丙中画出你的设计。
【答案】(1)C
(2)B
(3)C
(4)D
(5)A
(6)B
(7)C
(8)B
(9)A
(10)镜子反射的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了光的折射现象
(11)太阳的位置改变了,射入水中的阳光的位置和方向发生改变,使彩虹位置发生偏移
(12)
【知识点】光的折射;光的反射;光路图
【解析】【分析】(1)实验中,白墙起到了“屏 ”的作用。故选C。
(2)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射光仍然是沿直线传播的。图甲中,当阳光遇到镜面后,传播路线会发生改变,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反射。故选B。
(3)我们能看到的物体是自身能发光或者反射其他物体的光,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是什么颜色,我们就能看到什么颜色。利用图甲所示的装置(不加水),由于墙是白色的,在白墙光斑区域里的墙壁颜色看起来是白色的。故选C。
(4)在光线与镜面的交点处,画一条垂直于镜面的虚线,我们会发现,反射光线与虚线的夹角等于入射光线与虚线的夹角,我们把这两个夹角称为反射角和入射角,垂直于镜面的虚线称为法线,并可得到光的反射规律:光在反射过程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选D。
(5)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传播方向改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当光线垂直射向两种介质交界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所以光垂直射入水中,光的传播路线不变;当光斜射入水中,光的传播路线改变。故选A。
(6)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传播方向改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当光线垂直射向两种介质交界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所以光垂直射入水中,光的传播路线不变;当光斜射入水中,光的传播路线改变,会发生较小的偏折。故选B。
(7)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传播方向改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水槽中加水后光经过水会发生折射,彩虹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选C。
(8)实验中,镜子上方的水和镜子之间形成的特定结构与三棱镜十分相似。故选B。
(9)阳光下,如果小明将图乙所示的装置放得离墙壁更远一些,其他条件不变,那么墙壁上彩虹的投射面积比原来大。故选A。
(10)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传播方向改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图乙所示的装置,镜子看起来好像在水面处被折断似的就是因为镜子反射的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了光的折射现象。
(11)一天中太阳的高度变化是低-高-低,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是长-短-长。小明将图乙所示的装置放在阳光下不动,一小时后,发现墙壁上彩虹的位置发生了偏移,原因是太阳的位置改变了,射入水中的阳光的位置和方向发生改变,使彩虹位置发生偏移。
(12)通过改变光的入射角度进行对比实验,图略。
二、火山喷发实验
2.(2024五上·拱墅期末)项目名称:利用“火山喷发”实验所观察到的现象来解释火山喷发的原因。
实验材料:土豆泥、番茄酱、铁罐、酒精灯、铁架台等。
方法步骤:
①在铁罐内放入土豆泥,堆成小山状,从山顶向下挖一个小洞;
②往小洞中倒入一些稀释的番茄酱,再用土豆泥封住洞口;
③将铁罐放在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观察现象并记录。
(1)该项目中的“火山喷发”实验,属于( )。
A.观察实验 B.对比实验 C.模拟实验 D.替代实验
(2)“火山喷发”实验中,土豆泥用来表示自然界中的( )。
A.岩层 B.土壤 C.泥沙 D.火山灰
(3)“火山喷发”实验中,酒精灯加热火山模型是为了( )。
A.模拟太阳的长期照射 B.将罐中的食物迅速烧熟
C.加快水分的蒸发速度 D.模拟地球内部高温状态
(4)下列实验现象中,能反映火山正在喷发的是( )。
A.闻到土豆泥的香味 B.番茄酱从小洞中流出
C.土豆泥表面变干了 D.装置上方有“白气”出现
(5)根据“火山喷发”实验的现象,可以推知地球内部是( )。
A.冰冷且静止的 B.冰冷且运动的
C.炽热且静止的 D.炽热且运动的
(6)实验结束后,番茄酱冷却变干。这时的番茄酱代表自然界中的( )。
A.化石 B.变质岩 C.沉积岩 D.岩浆岩
(7)“火山喷发”实验中,在小洞中倒入番茄酱后,为什么要用土豆泥封住洞口
。
(8)请根据实验操作过程及观察到的现象,解释自然界火山喷发的原因。
。
(9)火山喷发时常常会伴随狂风暴雨。地表的岩石和沙土在狂风暴雨中被破坏和搬走,这种现象称为( )。
A.腐蚀 B.侵蚀 C.沉积 D.堆积
(10)火山喷发时会伴随着地震。身处高楼的人们正确的避震方法是( )。
A.躲在墙角或坚固物体下 B.乘坐电梯快速逃离高楼
C.利用布条从窗外滑下去 D.不需要做任何应急处置
(11)下列关于“火山喷发对人类的影响”中,属于不利影响的是( )。
A.导致滑坡、山崩、泥石流 B.火山灰能改善土壤的肥力
C.火山地热是一种清洁能源 D.火山岩可以用来修筑道路
(12)关于“地球表面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表面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着 B.地球表面的变化是十分迅猛的
C.地球表面的变化无法被观察到 D.人类活动不会对地表产生影响
(13)火山与地震通常发生在地壳内,也就是右图所示的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 位置。
【答案】(1)C
(2)A
(3)D
(4)B
(5)D
(6)D
(7)模拟地壳的薄弱地带,使熔岩容易喷发出来
(8)地球内部的岩浆受到高温高压的作用,从地壳薄弱的地带喷涌而出
(9)B
(10)A
(11)A
(12)A
(13)A
【知识点】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1)模拟实验是在人为控制研究对象的条件下进行观察,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的实验。模拟实验是科学实验的一种基本类型,也是一种很好的科学研究方法。主要应用于难以直接用研究对象做实验时通过模仿实验对象制作模型,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的实验。题中项目“火山喷发”实验属于模拟实验。故选C。
(2)探究火山形成的原因的模拟实验,用番茄酱做岩浆,用土豆泥做成火山的形状。因此,土豆泥模拟火山,番茄酱模拟岩浆。故选A。
(3)实验中用的酒精灯加热土豆泥,模拟地壳深处高温的状态。故选D。
(4)探究火山形成的原因的模拟实验,加热土豆泥用的酒精灯模拟地球内部的热量,用番茄酱做岩浆,用土豆泥做成火山的形状,做并在土豆泥中间挖一个小洞,用酒精灯给混合物加热。实验时我们会看到:番茄酱从小洞向外溢出。过实验我们知道,火山喷发的原因是:地球内部充满着炽热的岩浆。在极大的压力下,岩浆便会从薄弱的地方冲破地壳,喷涌而出,造成火山爆发。故选B。
(5)根据“火山喷发”实验的现象,我们可以推知地球内部是炽热的且运动着的。故选D。
(6)火山喷发会使地面产生裂缝,并有熔岩喷涌,熔岩喷涌沿着火山口堆积、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岩浆岩是由岩浆冷却形成的,实验结束后,番茄酱冷却变干。这时的番茄酱代表自然界中的岩浆岩。故选D。
(7)为了保证实验效果,实验中要注意:土豆泥上挖的洞要挖到盒底,封“火山口”的土豆泥要薄、番茄酱要适当稀释等。“岩浆”容易从薄弱的地方冲破地壳,喷涌而出,造成火山爆发。
(8)过实验我们知道,火山喷发的原因是:地球内部充满着炽热的岩浆。在极大的压力下,岩浆便会从薄弱的地方冲破地壳,喷涌而出,造成火山爆发。
(9)火山喷发是一种自然现象地壳是不断运动的,地壳深处的岩浆在高温和高压环境下会沿着岩石缝隙向上运动,岩浆上升过程中,有的冷却后变成了岩石;有的遇到薄弱地壳时,就会喷出地表,形成火山喷发。火山喷发时常常会伴随狂风暴雨。地表的岩石和沙土在狂风暴雨中被破坏和搬走,这种现象称为侵蚀。故选B。
(10)火山喷发时常常会伴随着地震,身处高楼的人们正确的避震方法是躲在墙角或坚固物体下,不能乘坐电梯,不能靠近窗口,需要做一些应急处置,保证生命安全。故选A。
(11)火山喷发对环境的影响既有利也有弊。有害的是:火山喷发会烧毁森林、房屋,掩埋农田和城市。在火山喷发的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有害气体,会污染空气。火山喷发也会导致滑坡、山崩、泥石流、地震等。有利的是:火山喷发后落在火山周围的火山灰能提高土壤肥力,使庄稼和森林长生长的更好。火山地热是一种清洁能源,加热后的水能作为热源被人们利用,火山灰和火山岩也是注入的好材料,能够形成珍贵的矿石。故选A。
(12)地壳在不断地运动,地球内部的岩浆在不停地涌动,大部分时候我们感受不到,有时会通过地震和火山喷发让我们感受到。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有地震、火山、风的作用、水的作用等。地震和火山对地表的改变是剧烈的,而风和水的作用对于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的改变是缓慢的。人类活动也会对地表变化产生影响。故选A。
(13)地球内部结构是指地球内部的分层结构。地球内部结构分为 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地球表面薄薄的一层是地壳,它主要由各种岩石组成;地球的中心部分叫做地核,地壳和地核之间的部分叫做地幔。火山与地震通常发生在地壳内,也就是右图所示的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A位置。
三、用水钟和摆钟来计时
3.(2024五上·拱墅期末)小明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摆钟和水钟组合式计时装置。螺帽当作摆锤,用细绳挂在横杆上。水从透明塑料杯底部的小孔中滴落,滴入下方的量筒中。
(1)下列四种计时工具中,计时最精确的是( )。
A.水钟 B.日晷 C.石英钟 D.机械摆钟
(2)右图所示的塑料杯里的水位随时间推移而下降,下降速度( )。
A.越来越快 B.越来越慢 C.保持不变 D.时快时慢
(3)小明每隔60秒在塑料杯上画出水位刻度线,刻度线之间的计量单位是( )。
A.克 B.毫升 C.厘米 D.分钟
(4)为了更清晰地观察到塑料杯中的水位,小明可以在水里加入少量的( )。
A.沙子 B.食盐 C.酒精 D.红墨水
(5)如果量筒中的水积聚到200毫升时正好花了10分钟,那么当量筒中的水积聚到100 毫升时,所花的时间( )。
A.小于5分钟 B.大于5分钟 C.正好5分钟 D.无法确定
(6)如右图所示,测试摆钟时,摆锤的释放位置较合适的是( )。
A.A B.B C.C D.D
(7)观察摆的摆动次数时,怎样才算“摆动1次” 请用文字或示意图作出说明。
(8)小明想让摆钟30秒钟摆动30次,下表是他的调试记录。
初始测试 第一次调试 第二次调试 第三次调试
细绳长度(厘米) 40 40 20 23
螺帽数量(个) 1 2 2 2
30秒内的平均摆动次数(次) 23 23 31 30
小明对摆钟进行的第一次调试,他的想法是“( )可能会影响摆的摆动快慢”。
A.摆绳长短 B.摆锤轻重 C.摆幅大小 D.摆动次数
(9)比较第一次和第二次的调试数据,小明在调试中改变的唯一条件是( )。
A.调试次数 B.摆绳长短 C.摆锤轻重 D.摆动次数
(10)比较第二次和第三次的调试数据,可以得到怎样的实验结论
。
(11)上表中,能证明“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锤轻重无关”的两列数据是( )。
A. B. C. D.
(12)为了给出“平均摆动次数”数据,每次调试后的摆需要经过( )测试。
A.最少1次 B.最多2次 C.至少3次 D.无数次
(13)调试完成后的摆钟30秒内正好摆动 30次,如果让这个摆钟持续摆动1分钟,那么这个摆钟 1分钟内的摆动次数( )。
A.小于 60次 B.大于 60次 C.正好60次 D.无法确定
【答案】(1)C
(2)B
(3)D
(4)D
(5)A
(6)C
(7)摆锤从甲→乙→丙→乙甲的运动记为摆动一次。
(8)B
(9)B
(10)摆绳越长,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越少
(11)A
(12)C
(13)C
【知识点】制作并测试水钟;制作钟摆;计时工具
【解析】【分析】(1)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求精确的计时方法,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人们制作的计时工具越来越精确。计时工具的发展历程是日晷、水钟、摆钟、石英钟、原子钟。选项中计时最准确的是石英钟。
(2)水钟是利用水流的稳定性来计时的,要想保证水钟的准确性,就要保证在同等条件下的水流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水位高低影响滴水速度,通常水位越高,水的压力越大,水的滴速快;随着水位下降,水的压力变小,滴速变慢。故选B。
(3)小明每隔60秒在塑料杯上画出水位刻度线,刻度线之间的计量单位是分钟。故选D。
(4)水无色透明,为了更清晰地观察到塑料杯中的水位,小明可以在水里加入少量的红墨水。故选D。
(5)水钟是利用水流的稳定性来计时的,要想保证水钟的准确性,就要保证在同等条件下的水流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水位高低影响滴水速度,通常水位越高,水的压力越大,水的滴速快;随着水位下降,水的压力变小,滴速变慢。如果量筒中的水积聚到200毫升时正好花了10分钟,那么当量筒中的水积聚到100 毫升时,所花的时间小于5分钟。故选A。
(6)同一个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次数相同,这就是摆的等时性。测试摆钟时,摆锤释放的位置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比较合适的是C。故选C。
(7)钟摆的摆由最左边或最右边的位置开始摆动,往返一次即为摆动一次。
(8)根据实验记录,小明对摆钟进行的第一次调试,他的想法是“摆锤重量可能会影响摆的摆动快慢”。故选B。
(9)该实验为对比实验,比较第一次和第二次的调试数据,小明在调试中改变的唯一条件是摆绳长短。故选B。
(10)通过比较第二次和第三次的调试数据可知,摆的快慢与摆绳的长短有关,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摆的快慢与摆锤质量和摆动幅度无关。
(11)摆的快慢与摆绳的长短有关,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摆的快慢与摆锤质量和摆动幅度无关。题表中能证明“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锤轻重无关”的两列数据是初始测试和第一次调试。故选A。
(12)为了给出“平均摆动次数”数据,每次调试后的摆需要经过至少3次测试。可以使实验数据更准确。
(13)摆具有等时性的特点,调试完成后的摆钟30秒内正好摆动 30次,如果让这个摆钟持续摆动1分钟,那么这个摆钟 1分钟内的摆动次数正好60次。故选C。
四、“打手背”游戏
4.(2024五上·拱墅期末)“打手背”是一种充满童趣的游戏。游戏时,一人将掌心向下平举空中;另一人掌心向上贴住对方手掌,然后设法分散对方注意力,并迅速翻上以掌击打对方手背,而对方要迅速缩回手,以防被打。如果击中,继续玩;如果没有击中,则轮换。
(1)下图所示的手臂结构示意图中,肘关节的位置大致在( )处。
A.A B.B C.C D.D
(2)上图所示的手臂结构示意图中,不属于人体运动系统的是( )。
A.骨 B.关节 C.肌肉 D.皮肤
(3)当迅速缩回手时,上图所示的上臂(大臂)上方肌肉处于( )。
A.收缩状态 B.舒张状态 C.拉伸状态 D.放松状态
(4)当手背被击中时,手背上的( )会感受到刺激,产生触觉信号。
A.汗毛 B.皮肤 C.肌肉 D.血管
(5)游戏时,分析对方击打动作并迅速下达缩手指令的人体器官是( )。
A.眼睛 B.心脏 C.大脑 D.肌肉
(6)如下图所示,小明画出人体某个系统的工作过程。
如果图中“→”表示神经传递方向,那么“人体器官”最可能是( )。
A.眼睛 B.心脏 C.大脑 D.肌肉
(7)上题中,如果图中“→”表示血液流动方向,那么“人体器官”最可能是( )。
A.眼睛 B.心脏 C.大脑 D.肌肉
(8)游戏过程中,小明通过测量脉搏发现自己的心跳加快了。脉搏实际上是心脏跳动而引起( )有规律的搏动。
A.骨 B.肌肉 C.神经 D.血管
(9)“打手背”游戏可以提高人的注意力,所以有助于人体( )的发育。
A.消化系统 B.呼吸系统 C.运动系统 D.神经系统
(10)游戏过程中,对方一时没有控制住击打力量,小明的手被拍疼了。小明接下来的举动,恰当的是( )。
A.在下一轮游戏中,更用力地击打对方
B.生气地离开场地,不再和同伴玩游戏
C.暂停游戏,强烈要求同伴向自己道歉
D.轻声地安慰同伴,继续和同伴玩游戏
(11)游戏中,小明总是被对方击中,感到十分沮丧,甚至上课时的注意力也无法集中。你认为小明应该怎样管理他的不良情绪 请写出一条建议。
。
(12)小明发现手机上的许多小游戏能提高人的注意力,他计划每天晚上少睡一小时,利用手机游戏来训练自己的注意力。请你从健康生活角度提出一条反对意见。
。
【答案】(1)C
(2)D
(3)A
(4)B
(5)C
(6)C
(7)B
(8)D
(9)D
(10)D
(11)提醒自己,控制不良情绪;参加体育锻炼调整情绪
(12)睡眠时间减少;对视力会造成影响
【知识点】人体感觉器官的基本功能;关节和肌肉的运动;神经系统
【解析】【分析】(1)骨与骨之间可以活动的连接叫关节。不同地方的关节,活动的方式不同。如肘关节和肩关节。下图所示的手臂结构示意图中,肘关节的位置大致在C处。故选C。
(2)骨骼与肌肉、关节等组织协同,共同组成了人体的运动系统,完成人的运动功能。皮肤属于人体的感觉器官。故选D。
(3)人体共有600多块肌肉。肌肉附着在骨骼上,肌肉收缩带动骨骼运动。当迅速缩回手时,上图所示的上臂(大臂)上方肌肉处于收缩状态。故选A。
(4)感官是感受外界事物刺激的器官,包括眼、耳、鼻、舌、皮肤等。眼睛是视觉器官,耳朵是听觉器官,鼻子是嗅觉器官,舌头是味觉器官,皮肤是人体最大的感觉器官,能观察物体软硬、粗糙程度。当手背被击中时,手背上的皮肤会感受到刺激,产生触觉信号。故选B。
(5)大脑通过庞大的神经网络与身体中的每一个部分保持着紧密的联系,指挥并协调着人体的每一个动作。因此,大脑被喻为人体的“司令部”。游戏时,分析对方击打动作并迅速下达缩手指令的人体器官是大脑。
(6)大脑通过庞大的神经网络与身体中的每一个部分保持着紧密的联系,指挥并协调着人体的每一个动作。因此,大脑被喻为人体的“司令部”。如果图中“→”表示神经传递方向,图中表示的人体器官最有可能是大脑。故选C。
(7)心脏是脊椎动物身体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心脏是人体的发动机,主要功能是为血液流动提供动力,把血液运行至身体各个部分。如果图中“→”表示血液流动方向,那么“人体器官”最可能是心脏。故选B。
(8)游戏过程中,小明通过测量脉搏发现自己的心跳加快了。脉搏实际上是心脏跳动而引起血管有规律的搏动。故选D。
(9)脑是人体的控制中心,它总是在不断的发送和接收信息,这些信息的传递和处理需要通过身体的联络员神经系统来完成。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以及与其相连。并遍布全身的周围神经系统组成。全身各系统器官和细胞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控制下,相互配合,完成各自的功能。“打手背”游戏可以提高人的注意力,所以有助于人体神经系统的发育。故选D。
(10)情绪是人从事某种活动时产生的心理状态,也是大脑面对外界刺激所做出的反应,如高兴、愤怒、惊奇、悲伤等。压力易引发焦虑、抑郁、愤怒、暴躁等不良情绪和行为表现。长期的压力会损害身体健康,不仅可能让你感觉头疼、胃疼、睡不好觉,还会使你不能集中注意力,难以学会新东西。因此,我们要学会管理压力。管理压力的常用方法有,体育锻炼。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减轻肌肉紧张,还能帮助你拥有更好的睡眠,这都有利于减轻压力。与人交流,确定压力来源,寻找解决压力的方法。游戏过程中,对方一时没有控制住击打力量,小明的手被拍疼了。小明接下来的举动,恰当的是轻声地安慰同伴,继续和同伴玩游戏。故选D。
(11)游戏中,小明总是被对方击中,感到十分沮丧,甚至上课时的注意力也无法集中。小明应该提醒自己,控制不良情绪;可以通过参加体育锻炼调整情绪。
(12)小明发现手机上的许多小游戏能提高人的注意力,他计划每天晚上少睡一小时,利用手机游戏来训练自己的注意力。这种做法会使我们的睡眠时间减少,不利于身体各个器官的休息,尤其是大脑,还会对视力会造成影响。
1 / 1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
一、自制彩虹
1.(2024五上·拱墅期末)小明在一个空水槽里斜放一面镜子(如图甲),放在有阳光照到的走廊里。镜子投出的阳光在白墙上形成光斑。他往水槽中加水(如图乙),白墙上出现了一道彩虹。
(1)下列四种物品,在实验中起到“屏”的作用的是( )。
A.水槽 B.镜子 C.白墙 D.水
(2)图甲中,当阳光遇到镜面后,传播路线会发生改变,这种现象称为( )。
A.光的直射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散射
(3)利用图甲所示的装置(不加水),在白墙光斑区域里的墙壁颜色看起来是( )。
A.黑色的 B.灰色的 C.白色的 D.彩色的
(4)小明在图甲中用箭头线画出阳光遇到镜面后的传播路线,合理的是( )。
A. B. C. D.
(5)小明在图乙中用箭头线画出阳光竖直射入水中时的传播路线,合理的是( )。
A. B. C. D.
(6)通常情况下,阳光总是斜着射入水中,此时光的传播路线可以表示为( )。
A. B. C. D.
(7)如图乙所示,水槽中加水后,白墙上出现彩虹。彩虹是由于( )形成的。
A.光的直射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散射
(8)实验中,镜子上方的水和镜子之间形成的特定结构,与( )十分相似。
A.放大镜 B.三棱镜 C.潜望镜 D.反光镜
(9)阳光下,如果小明将图乙所示的装置放得离墙壁更远一些,其他条件不变,那么墙壁上彩虹的投射面积( )。
A.比原来大 B.比原来小 C.保持不变 D.无法判断
(10)图乙所示的装置,镜子看起来好像在水面处被折断似的。请解释该现象产生的原因。
。
(11)小明将图乙所示的装置放在阳光下不动,一小时后,发现墙壁上彩虹的位置发生了偏移。请分析彩虹位置发生偏移的其中一种原因。
。
(12)你能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来证明第(11)题中的想法吗 请在下图丙中画出你的设计。
二、火山喷发实验
2.(2024五上·拱墅期末)项目名称:利用“火山喷发”实验所观察到的现象来解释火山喷发的原因。
实验材料:土豆泥、番茄酱、铁罐、酒精灯、铁架台等。
方法步骤:
①在铁罐内放入土豆泥,堆成小山状,从山顶向下挖一个小洞;
②往小洞中倒入一些稀释的番茄酱,再用土豆泥封住洞口;
③将铁罐放在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观察现象并记录。
(1)该项目中的“火山喷发”实验,属于( )。
A.观察实验 B.对比实验 C.模拟实验 D.替代实验
(2)“火山喷发”实验中,土豆泥用来表示自然界中的( )。
A.岩层 B.土壤 C.泥沙 D.火山灰
(3)“火山喷发”实验中,酒精灯加热火山模型是为了( )。
A.模拟太阳的长期照射 B.将罐中的食物迅速烧熟
C.加快水分的蒸发速度 D.模拟地球内部高温状态
(4)下列实验现象中,能反映火山正在喷发的是( )。
A.闻到土豆泥的香味 B.番茄酱从小洞中流出
C.土豆泥表面变干了 D.装置上方有“白气”出现
(5)根据“火山喷发”实验的现象,可以推知地球内部是( )。
A.冰冷且静止的 B.冰冷且运动的
C.炽热且静止的 D.炽热且运动的
(6)实验结束后,番茄酱冷却变干。这时的番茄酱代表自然界中的( )。
A.化石 B.变质岩 C.沉积岩 D.岩浆岩
(7)“火山喷发”实验中,在小洞中倒入番茄酱后,为什么要用土豆泥封住洞口
。
(8)请根据实验操作过程及观察到的现象,解释自然界火山喷发的原因。
。
(9)火山喷发时常常会伴随狂风暴雨。地表的岩石和沙土在狂风暴雨中被破坏和搬走,这种现象称为( )。
A.腐蚀 B.侵蚀 C.沉积 D.堆积
(10)火山喷发时会伴随着地震。身处高楼的人们正确的避震方法是( )。
A.躲在墙角或坚固物体下 B.乘坐电梯快速逃离高楼
C.利用布条从窗外滑下去 D.不需要做任何应急处置
(11)下列关于“火山喷发对人类的影响”中,属于不利影响的是( )。
A.导致滑坡、山崩、泥石流 B.火山灰能改善土壤的肥力
C.火山地热是一种清洁能源 D.火山岩可以用来修筑道路
(12)关于“地球表面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表面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着 B.地球表面的变化是十分迅猛的
C.地球表面的变化无法被观察到 D.人类活动不会对地表产生影响
(13)火山与地震通常发生在地壳内,也就是右图所示的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 位置。
三、用水钟和摆钟来计时
3.(2024五上·拱墅期末)小明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摆钟和水钟组合式计时装置。螺帽当作摆锤,用细绳挂在横杆上。水从透明塑料杯底部的小孔中滴落,滴入下方的量筒中。
(1)下列四种计时工具中,计时最精确的是( )。
A.水钟 B.日晷 C.石英钟 D.机械摆钟
(2)右图所示的塑料杯里的水位随时间推移而下降,下降速度( )。
A.越来越快 B.越来越慢 C.保持不变 D.时快时慢
(3)小明每隔60秒在塑料杯上画出水位刻度线,刻度线之间的计量单位是( )。
A.克 B.毫升 C.厘米 D.分钟
(4)为了更清晰地观察到塑料杯中的水位,小明可以在水里加入少量的( )。
A.沙子 B.食盐 C.酒精 D.红墨水
(5)如果量筒中的水积聚到200毫升时正好花了10分钟,那么当量筒中的水积聚到100 毫升时,所花的时间( )。
A.小于5分钟 B.大于5分钟 C.正好5分钟 D.无法确定
(6)如右图所示,测试摆钟时,摆锤的释放位置较合适的是( )。
A.A B.B C.C D.D
(7)观察摆的摆动次数时,怎样才算“摆动1次” 请用文字或示意图作出说明。
(8)小明想让摆钟30秒钟摆动30次,下表是他的调试记录。
初始测试 第一次调试 第二次调试 第三次调试
细绳长度(厘米) 40 40 20 23
螺帽数量(个) 1 2 2 2
30秒内的平均摆动次数(次) 23 23 31 30
小明对摆钟进行的第一次调试,他的想法是“( )可能会影响摆的摆动快慢”。
A.摆绳长短 B.摆锤轻重 C.摆幅大小 D.摆动次数
(9)比较第一次和第二次的调试数据,小明在调试中改变的唯一条件是( )。
A.调试次数 B.摆绳长短 C.摆锤轻重 D.摆动次数
(10)比较第二次和第三次的调试数据,可以得到怎样的实验结论
。
(11)上表中,能证明“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锤轻重无关”的两列数据是( )。
A. B. C. D.
(12)为了给出“平均摆动次数”数据,每次调试后的摆需要经过( )测试。
A.最少1次 B.最多2次 C.至少3次 D.无数次
(13)调试完成后的摆钟30秒内正好摆动 30次,如果让这个摆钟持续摆动1分钟,那么这个摆钟 1分钟内的摆动次数( )。
A.小于 60次 B.大于 60次 C.正好60次 D.无法确定
四、“打手背”游戏
4.(2024五上·拱墅期末)“打手背”是一种充满童趣的游戏。游戏时,一人将掌心向下平举空中;另一人掌心向上贴住对方手掌,然后设法分散对方注意力,并迅速翻上以掌击打对方手背,而对方要迅速缩回手,以防被打。如果击中,继续玩;如果没有击中,则轮换。
(1)下图所示的手臂结构示意图中,肘关节的位置大致在( )处。
A.A B.B C.C D.D
(2)上图所示的手臂结构示意图中,不属于人体运动系统的是( )。
A.骨 B.关节 C.肌肉 D.皮肤
(3)当迅速缩回手时,上图所示的上臂(大臂)上方肌肉处于( )。
A.收缩状态 B.舒张状态 C.拉伸状态 D.放松状态
(4)当手背被击中时,手背上的( )会感受到刺激,产生触觉信号。
A.汗毛 B.皮肤 C.肌肉 D.血管
(5)游戏时,分析对方击打动作并迅速下达缩手指令的人体器官是( )。
A.眼睛 B.心脏 C.大脑 D.肌肉
(6)如下图所示,小明画出人体某个系统的工作过程。
如果图中“→”表示神经传递方向,那么“人体器官”最可能是( )。
A.眼睛 B.心脏 C.大脑 D.肌肉
(7)上题中,如果图中“→”表示血液流动方向,那么“人体器官”最可能是( )。
A.眼睛 B.心脏 C.大脑 D.肌肉
(8)游戏过程中,小明通过测量脉搏发现自己的心跳加快了。脉搏实际上是心脏跳动而引起( )有规律的搏动。
A.骨 B.肌肉 C.神经 D.血管
(9)“打手背”游戏可以提高人的注意力,所以有助于人体( )的发育。
A.消化系统 B.呼吸系统 C.运动系统 D.神经系统
(10)游戏过程中,对方一时没有控制住击打力量,小明的手被拍疼了。小明接下来的举动,恰当的是( )。
A.在下一轮游戏中,更用力地击打对方
B.生气地离开场地,不再和同伴玩游戏
C.暂停游戏,强烈要求同伴向自己道歉
D.轻声地安慰同伴,继续和同伴玩游戏
(11)游戏中,小明总是被对方击中,感到十分沮丧,甚至上课时的注意力也无法集中。你认为小明应该怎样管理他的不良情绪 请写出一条建议。
。
(12)小明发现手机上的许多小游戏能提高人的注意力,他计划每天晚上少睡一小时,利用手机游戏来训练自己的注意力。请你从健康生活角度提出一条反对意见。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C
(2)B
(3)C
(4)D
(5)A
(6)B
(7)C
(8)B
(9)A
(10)镜子反射的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了光的折射现象
(11)太阳的位置改变了,射入水中的阳光的位置和方向发生改变,使彩虹位置发生偏移
(12)
【知识点】光的折射;光的反射;光路图
【解析】【分析】(1)实验中,白墙起到了“屏 ”的作用。故选C。
(2)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射光仍然是沿直线传播的。图甲中,当阳光遇到镜面后,传播路线会发生改变,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反射。故选B。
(3)我们能看到的物体是自身能发光或者反射其他物体的光,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是什么颜色,我们就能看到什么颜色。利用图甲所示的装置(不加水),由于墙是白色的,在白墙光斑区域里的墙壁颜色看起来是白色的。故选C。
(4)在光线与镜面的交点处,画一条垂直于镜面的虚线,我们会发现,反射光线与虚线的夹角等于入射光线与虚线的夹角,我们把这两个夹角称为反射角和入射角,垂直于镜面的虚线称为法线,并可得到光的反射规律:光在反射过程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选D。
(5)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传播方向改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当光线垂直射向两种介质交界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所以光垂直射入水中,光的传播路线不变;当光斜射入水中,光的传播路线改变。故选A。
(6)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传播方向改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当光线垂直射向两种介质交界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所以光垂直射入水中,光的传播路线不变;当光斜射入水中,光的传播路线改变,会发生较小的偏折。故选B。
(7)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传播方向改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水槽中加水后光经过水会发生折射,彩虹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选C。
(8)实验中,镜子上方的水和镜子之间形成的特定结构与三棱镜十分相似。故选B。
(9)阳光下,如果小明将图乙所示的装置放得离墙壁更远一些,其他条件不变,那么墙壁上彩虹的投射面积比原来大。故选A。
(10)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传播方向改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图乙所示的装置,镜子看起来好像在水面处被折断似的就是因为镜子反射的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了光的折射现象。
(11)一天中太阳的高度变化是低-高-低,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是长-短-长。小明将图乙所示的装置放在阳光下不动,一小时后,发现墙壁上彩虹的位置发生了偏移,原因是太阳的位置改变了,射入水中的阳光的位置和方向发生改变,使彩虹位置发生偏移。
(12)通过改变光的入射角度进行对比实验,图略。
2.【答案】(1)C
(2)A
(3)D
(4)B
(5)D
(6)D
(7)模拟地壳的薄弱地带,使熔岩容易喷发出来
(8)地球内部的岩浆受到高温高压的作用,从地壳薄弱的地带喷涌而出
(9)B
(10)A
(11)A
(12)A
(13)A
【知识点】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1)模拟实验是在人为控制研究对象的条件下进行观察,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的实验。模拟实验是科学实验的一种基本类型,也是一种很好的科学研究方法。主要应用于难以直接用研究对象做实验时通过模仿实验对象制作模型,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的实验。题中项目“火山喷发”实验属于模拟实验。故选C。
(2)探究火山形成的原因的模拟实验,用番茄酱做岩浆,用土豆泥做成火山的形状。因此,土豆泥模拟火山,番茄酱模拟岩浆。故选A。
(3)实验中用的酒精灯加热土豆泥,模拟地壳深处高温的状态。故选D。
(4)探究火山形成的原因的模拟实验,加热土豆泥用的酒精灯模拟地球内部的热量,用番茄酱做岩浆,用土豆泥做成火山的形状,做并在土豆泥中间挖一个小洞,用酒精灯给混合物加热。实验时我们会看到:番茄酱从小洞向外溢出。过实验我们知道,火山喷发的原因是:地球内部充满着炽热的岩浆。在极大的压力下,岩浆便会从薄弱的地方冲破地壳,喷涌而出,造成火山爆发。故选B。
(5)根据“火山喷发”实验的现象,我们可以推知地球内部是炽热的且运动着的。故选D。
(6)火山喷发会使地面产生裂缝,并有熔岩喷涌,熔岩喷涌沿着火山口堆积、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岩浆岩是由岩浆冷却形成的,实验结束后,番茄酱冷却变干。这时的番茄酱代表自然界中的岩浆岩。故选D。
(7)为了保证实验效果,实验中要注意:土豆泥上挖的洞要挖到盒底,封“火山口”的土豆泥要薄、番茄酱要适当稀释等。“岩浆”容易从薄弱的地方冲破地壳,喷涌而出,造成火山爆发。
(8)过实验我们知道,火山喷发的原因是:地球内部充满着炽热的岩浆。在极大的压力下,岩浆便会从薄弱的地方冲破地壳,喷涌而出,造成火山爆发。
(9)火山喷发是一种自然现象地壳是不断运动的,地壳深处的岩浆在高温和高压环境下会沿着岩石缝隙向上运动,岩浆上升过程中,有的冷却后变成了岩石;有的遇到薄弱地壳时,就会喷出地表,形成火山喷发。火山喷发时常常会伴随狂风暴雨。地表的岩石和沙土在狂风暴雨中被破坏和搬走,这种现象称为侵蚀。故选B。
(10)火山喷发时常常会伴随着地震,身处高楼的人们正确的避震方法是躲在墙角或坚固物体下,不能乘坐电梯,不能靠近窗口,需要做一些应急处置,保证生命安全。故选A。
(11)火山喷发对环境的影响既有利也有弊。有害的是:火山喷发会烧毁森林、房屋,掩埋农田和城市。在火山喷发的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有害气体,会污染空气。火山喷发也会导致滑坡、山崩、泥石流、地震等。有利的是:火山喷发后落在火山周围的火山灰能提高土壤肥力,使庄稼和森林长生长的更好。火山地热是一种清洁能源,加热后的水能作为热源被人们利用,火山灰和火山岩也是注入的好材料,能够形成珍贵的矿石。故选A。
(12)地壳在不断地运动,地球内部的岩浆在不停地涌动,大部分时候我们感受不到,有时会通过地震和火山喷发让我们感受到。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有地震、火山、风的作用、水的作用等。地震和火山对地表的改变是剧烈的,而风和水的作用对于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的改变是缓慢的。人类活动也会对地表变化产生影响。故选A。
(13)地球内部结构是指地球内部的分层结构。地球内部结构分为 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地球表面薄薄的一层是地壳,它主要由各种岩石组成;地球的中心部分叫做地核,地壳和地核之间的部分叫做地幔。火山与地震通常发生在地壳内,也就是右图所示的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A位置。
3.【答案】(1)C
(2)B
(3)D
(4)D
(5)A
(6)C
(7)摆锤从甲→乙→丙→乙甲的运动记为摆动一次。
(8)B
(9)B
(10)摆绳越长,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越少
(11)A
(12)C
(13)C
【知识点】制作并测试水钟;制作钟摆;计时工具
【解析】【分析】(1)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求精确的计时方法,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人们制作的计时工具越来越精确。计时工具的发展历程是日晷、水钟、摆钟、石英钟、原子钟。选项中计时最准确的是石英钟。
(2)水钟是利用水流的稳定性来计时的,要想保证水钟的准确性,就要保证在同等条件下的水流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水位高低影响滴水速度,通常水位越高,水的压力越大,水的滴速快;随着水位下降,水的压力变小,滴速变慢。故选B。
(3)小明每隔60秒在塑料杯上画出水位刻度线,刻度线之间的计量单位是分钟。故选D。
(4)水无色透明,为了更清晰地观察到塑料杯中的水位,小明可以在水里加入少量的红墨水。故选D。
(5)水钟是利用水流的稳定性来计时的,要想保证水钟的准确性,就要保证在同等条件下的水流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水位高低影响滴水速度,通常水位越高,水的压力越大,水的滴速快;随着水位下降,水的压力变小,滴速变慢。如果量筒中的水积聚到200毫升时正好花了10分钟,那么当量筒中的水积聚到100 毫升时,所花的时间小于5分钟。故选A。
(6)同一个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次数相同,这就是摆的等时性。测试摆钟时,摆锤释放的位置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比较合适的是C。故选C。
(7)钟摆的摆由最左边或最右边的位置开始摆动,往返一次即为摆动一次。
(8)根据实验记录,小明对摆钟进行的第一次调试,他的想法是“摆锤重量可能会影响摆的摆动快慢”。故选B。
(9)该实验为对比实验,比较第一次和第二次的调试数据,小明在调试中改变的唯一条件是摆绳长短。故选B。
(10)通过比较第二次和第三次的调试数据可知,摆的快慢与摆绳的长短有关,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摆的快慢与摆锤质量和摆动幅度无关。
(11)摆的快慢与摆绳的长短有关,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摆的快慢与摆锤质量和摆动幅度无关。题表中能证明“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锤轻重无关”的两列数据是初始测试和第一次调试。故选A。
(12)为了给出“平均摆动次数”数据,每次调试后的摆需要经过至少3次测试。可以使实验数据更准确。
(13)摆具有等时性的特点,调试完成后的摆钟30秒内正好摆动 30次,如果让这个摆钟持续摆动1分钟,那么这个摆钟 1分钟内的摆动次数正好60次。故选C。
4.【答案】(1)C
(2)D
(3)A
(4)B
(5)C
(6)C
(7)B
(8)D
(9)D
(10)D
(11)提醒自己,控制不良情绪;参加体育锻炼调整情绪
(12)睡眠时间减少;对视力会造成影响
【知识点】人体感觉器官的基本功能;关节和肌肉的运动;神经系统
【解析】【分析】(1)骨与骨之间可以活动的连接叫关节。不同地方的关节,活动的方式不同。如肘关节和肩关节。下图所示的手臂结构示意图中,肘关节的位置大致在C处。故选C。
(2)骨骼与肌肉、关节等组织协同,共同组成了人体的运动系统,完成人的运动功能。皮肤属于人体的感觉器官。故选D。
(3)人体共有600多块肌肉。肌肉附着在骨骼上,肌肉收缩带动骨骼运动。当迅速缩回手时,上图所示的上臂(大臂)上方肌肉处于收缩状态。故选A。
(4)感官是感受外界事物刺激的器官,包括眼、耳、鼻、舌、皮肤等。眼睛是视觉器官,耳朵是听觉器官,鼻子是嗅觉器官,舌头是味觉器官,皮肤是人体最大的感觉器官,能观察物体软硬、粗糙程度。当手背被击中时,手背上的皮肤会感受到刺激,产生触觉信号。故选B。
(5)大脑通过庞大的神经网络与身体中的每一个部分保持着紧密的联系,指挥并协调着人体的每一个动作。因此,大脑被喻为人体的“司令部”。游戏时,分析对方击打动作并迅速下达缩手指令的人体器官是大脑。
(6)大脑通过庞大的神经网络与身体中的每一个部分保持着紧密的联系,指挥并协调着人体的每一个动作。因此,大脑被喻为人体的“司令部”。如果图中“→”表示神经传递方向,图中表示的人体器官最有可能是大脑。故选C。
(7)心脏是脊椎动物身体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心脏是人体的发动机,主要功能是为血液流动提供动力,把血液运行至身体各个部分。如果图中“→”表示血液流动方向,那么“人体器官”最可能是心脏。故选B。
(8)游戏过程中,小明通过测量脉搏发现自己的心跳加快了。脉搏实际上是心脏跳动而引起血管有规律的搏动。故选D。
(9)脑是人体的控制中心,它总是在不断的发送和接收信息,这些信息的传递和处理需要通过身体的联络员神经系统来完成。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以及与其相连。并遍布全身的周围神经系统组成。全身各系统器官和细胞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控制下,相互配合,完成各自的功能。“打手背”游戏可以提高人的注意力,所以有助于人体神经系统的发育。故选D。
(10)情绪是人从事某种活动时产生的心理状态,也是大脑面对外界刺激所做出的反应,如高兴、愤怒、惊奇、悲伤等。压力易引发焦虑、抑郁、愤怒、暴躁等不良情绪和行为表现。长期的压力会损害身体健康,不仅可能让你感觉头疼、胃疼、睡不好觉,还会使你不能集中注意力,难以学会新东西。因此,我们要学会管理压力。管理压力的常用方法有,体育锻炼。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减轻肌肉紧张,还能帮助你拥有更好的睡眠,这都有利于减轻压力。与人交流,确定压力来源,寻找解决压力的方法。游戏过程中,对方一时没有控制住击打力量,小明的手被拍疼了。小明接下来的举动,恰当的是轻声地安慰同伴,继续和同伴玩游戏。故选D。
(11)游戏中,小明总是被对方击中,感到十分沮丧,甚至上课时的注意力也无法集中。小明应该提醒自己,控制不良情绪;可以通过参加体育锻炼调整情绪。
(12)小明发现手机上的许多小游戏能提高人的注意力,他计划每天晚上少睡一小时,利用手机游戏来训练自己的注意力。这种做法会使我们的睡眠时间减少,不利于身体各个器官的休息,尤其是大脑,还会对视力会造成影响。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