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卷
1.(2024六上·西和期中)地球自转是 时针方向 运动的,越是 的地区,就越先迎来黎明。
2.(2024六上·西和期中)古人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 变化规律发明了日晷,利用 四季变化发明了圭表。
3.(2024六上·西和期中) 是生物生命活动的最基本单位,生物体都是由 组成的。
4.(2024六上·西和期中)像蝴蝶这样的动物适应较强的光照,主要在白天活动:像猫头鹰这样的动物适应弱光,主要在夜间活动:像郁金香这样的植物,白天随着太阳的升起而开放,晚上会收拢花瓣,由此可见,白昼与黑夜对生物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
5.(2024六上·西和期中)法国物理学家傅科在巴黎先贤祠悬挂一枚摆锤,做了一次成功的摆动实验,证明地球在 ,傅科摆由此而得名。
6.(2024六上·西和期中)按照光学显微镜结构名称从上到下的顺写依次填写,光学显微镜的结构由 → → → → 五部分组成。
7.(2024六上·西和期中)地球的内部可以划分为三层,从内到外依次是 、 、 。
8.(2024六上·西和期中)简易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两个放大镜倍数之 。(填 “和”或“积”)
9.(2024六上·西和期中)有人认为微生物对人类都是有害的,所以要杀灭所有微生物。( )
10.(2024六上·西和期中)地球上同一地方每天昼和夜的时间都相同。( )
11.(2024六上·西和期中)自古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地球是一个球体。( )
12.(2024六上·西和期中)“人们常常以为,地球距离太阳近时是夏季,距离远时是冬季。”这个观点是错的。( )
13.(2024六上·西和期中)地球内部结构分为三个不同圈层,从外到里地球圈层越来越薄。( )
14.(2024六上·西和期中)在夜晚活动的动物有猫、狗、蝙蝠、壁虎等,它们都属于夜行性动物。( )
15.(2024六上·西和期中)课堂上,用手电简模拟四季太阳的不同位置,利用自制的圭表测量春夏秋冬四季正午时刻的影长变化,很快就能完成。但要实际观察,需要一年的时间。( )
16.(2024六上·西和期中)把整张叶片放在显微镜下,我们可以直接观察到它的精细结构。( )
17.(2024六上·西和期中)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到木星的卫星以木星为中心旋转而不是围绕地球旋转,否定了地球是宇宙中心的说法。( )
18.(2024六上·西和期中)人类可以利用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制成的各种疫苗,为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做出巨大的贡献。( )
19.(2024六上·西和期中)当我国处于冬季时,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处于夏季。 ( )
20.(2024六上·西和期中)植物开花的时间虽然各不相同,但它们绝大多数在白天的开花时间是相同的,这种相同是植物长期适应昼夜更替影响形成的。( )
21.(2024六上·西和期中)科学家在寻找问题的答案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观测的数据或假设,直接做出最终模型,不用修改。( )
22.(2024六上·西和期中)在太阳系中,地球围绕着太阳旋转,由此地球上产生的自然现象是( ) 。
A.昼夜交替 B.太阳东升西落 C.四季变化
23.(2024六上·西和期中) 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20: 00 准时开播,此时,北京主会场早已夜幕降临,而新疆喀什分会场的太阳还没有下山。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新疆的地理位置比北京更偏( )。
A.东 B.南 C.西
24.(2024六上·西和期中)三百多年前,人们对传染病四处肆虐毫无对策,是列文虎克对微生物的发现推动人类探索微观世界并开始有效地治疗传染病。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A.病原微生物是很多疾病的元凶,对人类毫无益处
B.病原微生物既会使人生病,也能被用来制作各种疫苗
C.勤洗手只能洗掉灰尘,并不能减少手上的病原微生物
25.(2024六上·西和期中)下列关于细胞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结构
B.所有细胞的结构都一模一样
C.观察到每个洋葱表皮细胞都有一个小黑点,这个是细胞核
26.(2024六上·西和期中)地球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是( ) 。
A.48小时 B.24小时 C.12小时
27.(2024六上·西和期中)通过模型的制作和演示,晓光和晓明更加确定了。之所以会产生昼夜交替,是由于( ).
A.地球的公转 B.地轴的倾斜 C.地球的自转
28.(2024六上·西和期中)每年六月份,杨梅成熟的时候,夜里山上亮起了一盏盏的捕蝇灯,果农利用了( )来诱捕害虫。
A.四季变化 B.昼夜变化 C.湿度变化
29.(2024六上·西和期中)地球的公转引起四季变化,影响着人类的活动,也影响着其他生物。下列行为不属于四季变化对生物影响的是( )。
A.公鸡早晨打鸣
B.北极狐季节性脱毛
C.人们根据季节增减衣服
30.(2024六上·西和期中)用放大镜观察指纹,觉得指纹图像太小,为使图像大一些,正确的方法是( ) 。
A.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远些
B.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近些
C.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远些
31.(2024六上·西和期中)关于地球上昼夜交替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人类经过长期的观察发现地球上的昼夜交替现象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太阳的东升西落
B.地球边自转边绕太阳公转和地球不动太阳自转,都可产生符合事实的昼夜交替现象
C.地球边自转边绕太阳公转才产生地球上特别的昼夜交替现象
32.(2024六上·西和期中)小科想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在制作洋葱表皮细胞玻片标本时,滴碘液的目的是( )。
A.杀菌 B.消毒 C.染色
33.(2024六上·西和期中)我们通常所说的“一天”,是根据( )的运动规律确定的。
A.地球 B.太阳 C.月球
34.(2024六上·西和期中)请将下列显微镜的使用步骤正确排序
( )从目镜往下看,调整准焦螺旋,将镜筒慢慢地抬升到标本出现在视野里为止,调整光线使你能尽可能地看清标本。
( )调节载物台下的反光镜,从目镜往下看,能看见一个亮的光圈。
( )转动转换器,将低倍物镜转到镜筒下。
( )调节准焦螺旋,降低镜筒,使低倍物镜恰好在载玻片的上面。
( )慢慢移动载玻片,观察标本的各个部分。注意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正好相反。
( )一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托着镜座,将显微镜向光摆放在平坦的桌面上。
( ) 调节粗准焦螺旋,将镜筒抬起,使低倍物镜距载物台大约2--3厘米。将想观察的标本的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住,要使标本恰好在载物台通光孔的中央。
35.(2024六上·西和期中)请根据你已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地球公转示意图
(1)当地球运行到D的位置时,南半球阳光 (填 “直射”或“斜射”),我国处于 季, 北极圈内会出现 (填 “极昼”或"极夜”),科学家 (填“适合”或“不适合”)到北极考察。这天正午,我们学校的旗杆在阳光下的影子是一年中最 ( “长”或“短”)的。
(2)地球围绕太阳的运动称为地球公转,下列现象能证明地球在公转的是( ) 。
A.傅科摆
B.四季变化
C.坐在转动的转椅上,观察周围景物的运动方向
(3)地球公转的方向是 。
(4)当地球运行到B位置时,我国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5)关于“实验中的地球仪摆放方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仪的自转轴始终竖直指向正上方
B.地球仪的自转轴始终水平指向“太阳”
C.地球仪的自转轴始终倾斜指向北极星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自西向东;绕地轴;东边
【知识点】地球自转
【解析】【分析】地球自转是逆时针方向自西向东,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经度数越大,日出时间越早,西经度数越小,日出时间越早,越是东边的时区,越先迎来黎明。
2.【答案】长短;正午影子
【知识点】日影与方向;影长的四季变化
【解析】【分析】在远古时代,人类用天上的太阳来计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是天。日晷,本义是指太阳的影子。古人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方向变化规律发明了日晷,日晷一般由晷针和晷盘组成。圭表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天文仪器之一,包括“圭”和“表”两部分,用来度量正午的日影长度。
3.【答案】细胞;细胞
【知识点】生物细胞
【解析】【分析】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它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目前已知的生物中除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外,其他生物均为细胞构成。
4.【答案】光照强度
【知识点】太阳的位置和方向;日影与方向
【解析】【分析】白昼与黑夜对生物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光照。有的动物适应较强的光照,主要在白天活动,称为昼行性动物,比如蝴蝶。有的动物适应弱光,主要在夜间活动,称为夜行性动物,比如猫头鹰。有一些植物会随着昼夜交替而变化。例如,郁金香随着太阳升起而开放,晚上郁金香会收拢花瓣。
5.【答案】自转
【知识点】种子的传播;地球自转
【解析】【分析】傅科将一个摆长为60余米、重27千克的铁球摆锤吊挂在一个高高的圆顶大厦里,并且在摆下的地面上画上一个刻度盘。当时,许多人都来观看这一奇妙的实验。摆摆动起来,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人们惊奇地看到:刻度盘所指示的方向与摆摆动的方向悄悄地发生着“偏转”,并且是沿顺时针方向发生偏转。由于摆能保持摆动方向不变,所以这恰好证明了地球在旋转。人们终于亲眼看到了地球在自转。所以法国物理学家傅科在巴黎先贤祠悬挂一枚摆锤,做了一次成功的摆动实验,证明地球在自转,傅科摆由此而得名。
6.【答案】目镜;镜筒;物镜;载物台;反光镜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简易显微镜
【解析】【分析】显微镜的主要构造有镜座、镜臂、目镜、物镜、载物台、反光镜、准焦螺旋。根据对显微镜组成的认识,主要包括目镜、调节旋钮、物镜、载物台、反光镜。
7.【答案】地核;地幔;地壳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
【解析】【分析】地球内部可划分为三层,从内到外分别是地核、地慢、地壳,不同的层有各自的特点。地震和火山喷发就是由地壳运动引起的。
8.【答案】积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分析】显微镜的成像的特点是呈放大的像,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也就是说放大倍数是两个放大镜倍数之积。
9.【答案】错误
【知识点】微生物;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微生物对人类不都是有害的,有些微生物能为我们提供食物或帮助我们生产食物,我们周围的垃圾和污水的处理也要靠微生物,如果没有微生物,地球将变成为垃圾的世界。
10.【答案】错误
【知识点】地球自转;昼夜交替
【解析】【分析】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且不透明的球体,同一瞬间阳光只能照亮半个球,被阳光照亮的半个地球是白昼,没有被阳光照亮的半个地球是黑夜,昼夜交替现象是地球自转形成的。地球上的昼夜交替现象随着季节变化而改变,北半球夏季昼长夜短,冬季昼短夜长。题目说法错误。
11.【答案】错误
【知识点】认识地球的形状
【解析】【分析】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盖天说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种宇宙结构学说。这一学说认为,天是圆形的,像一把张开的大伞覆盖在地上,地是方形的,像一个棋盘,日月星辰则像爬虫一样过往天空,因此这一学说又被称为“天圆地方说”。公元前350年前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通过观察月食,根据月球上地影是一个圆形的事实,做出了“地球是个球体”的推测。
12.【答案】正确
【知识点】四季成因
【解析】【分析】地球公转一周是一年,在一个公转周期中会发生四季变化,四季交替与地球公转有关。地球距离太阳近时北半球是冬季,地球距离太阳远时北半球是夏季。
13.【答案】错误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
【解析】【分析】地球内部的结构特点是:从外到内厚度逐渐增加,温度逐渐升高,地球内部圈层(从外到内)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地核厚度最大。题目说法错误。
14.【答案】错误
【知识点】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解析】【分析】动物的基本生存功能是遗传带来的,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动物根据自身的特点,有的喜欢在白天活动,有的喜欢在夜间活动,有些动物夜行是为了躲避天敌或炎热的环境。猫、蝙蝠、壁虎喜欢在夜间活动,属于夜行性动物;狗喜欢在白天活动,不属于夜行性动物。
15.【答案】正确
【知识点】影长的四季变化
【解析】【分析】一年中物体影子的长短变化是由于太阳公转导致正午太阳高度角不同,夏季时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影子最短;而在冬季时正午太阳高度角小,影子最长;春分、秋分日影适中。所以课堂上,用手电筒模拟四季太阳的不同位置,利用自制的圭表测量春夏秋冬四季正午时刻的影长变化,很快就能完成。圭表由两部分组成,垂直立于平地上的标杆称为表,根据表影长度变化规律,就可知晓一年的时长和二十四节气的位置,要实际观察圭表测量春夏秋冬四季正午时刻的影长变化,需要一年的时间。题目说法正确。
16.【答案】错误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分析】我们平常看叶子好像很薄,但其实它是由多层细胞构成的,细胞内还有大量的色素分子,所以叶子会完全遮住显微镜的遮光孔,这会导致完全看不到叶子的结构,要想看清叶子的细胞结构,只有切薄它并制作成装片。
17.【答案】正确
【知识点】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
【解析】【分析】托勒密提出了“地心说”,“地心说”认为地球处于宇宙的中心静止不动,太阳、月亮以及其他行星都绕地球运动。通过阅读书籍,小明知道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到木星的卫星以木星为中心旋转,而不是围绕地球旋转,否定了地球是宇宙中心的说法。
18.【答案】正确
【知识点】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 利用细菌或病毒制成疫苗可以预防疾病。接种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对于家庭来说也是减少成员疾病发生、减少医疗费用的有效手段。题目观点正确。
19.【答案】正确
【知识点】地球的公转;四季成因
【解析】【分析】由于地球的公转产生了四季的变化,南北半球冬季和夏季相反,当我国处于冬季时,澳大利亚处于夏季。
20.【答案】错误
【知识点】昼夜交替
【解析】【分析】在常见的植物中,大都是在白天开花,如太阳花、牵牛花,夜来香在夜里开花。植物开花的时间虽然各不相同,但大多数的植物都是在白天开花的,因为白天有太阳的缘故,这是植物长期适应昼夜更替影响形成的--花朵开放之后,更容易进一步的引来昆虫授粉。
21.【答案】错误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是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科学家在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中,会根据观测的数据或假设,制作出初步的模型,并根据新的数据,不断地加以修正。不同的模型适合表达不同的知识。
22.【答案】C
【知识点】四季成因
【解析】【分析】四季变化是由于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的过程中,地轴是倾斜的,并且倾斜方向保持不变,在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不同地区在一年中接收到的太阳热量不同,从而产生了春、夏、秋、冬四季的更替,所以四季变化是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的自然现象。
23.【答案】C
【知识点】地球自转;昼夜交替
【解析】【分析】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东边的地区会比西边的地区更早迎来日出,更早进入白昼,也更早进入黑夜。 北京和新疆喀什处于不同的经度位置,北京在东边,新疆喀什在西边。当北京时间(东八区的区时)20:00 时,按照地球自转导致的时间先后顺序,东边的北京地区已经随着地球自转而较早地进入了夜晚,夜幕降临;而更靠西边的新疆喀什地区,还没有转过去那么多,依然还能接收到太阳光照,太阳还没有下山。
24.【答案】B
【知识点】微生物;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病原微生物能够侵入人体,在人体内大量繁殖等,破坏人体正常的生理机能,从而使人生病。然而,它们也能被人类巧妙利用来制作各种疫苗,比如利用灭活的新冠病毒可以制作新冠疫苗,将疫苗注入人体后,能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相应抗体,当真正的病原微生物再次入侵时,人体就能快速识别并进行免疫防御了,所以B选项说法正确。
25.【答案】B
【知识点】生物细胞
【解析】【分析】A: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结构,正确;
B:所有细胞的结构都一模一样,错误;细胞的结构是多种多样的;
C:观察到每个洋葱表皮细胞都有一个小黑点,这个是细胞核,正确。
26.【答案】B
【知识点】地球自转
【解析】【分析】地球自转是地球的一种重要运动形式,地球自转自西向东的转动,从北极点上空看呈逆时针旋转,从南极点上空看呈顺时针旋转。每24小时旋转一周,所以B符合题意。
27.【答案】C
【知识点】地球自转;昼夜交替
【解析】【分析】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本身不发光,导致昼夜的产生,而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自转。
28.【答案】B
【知识点】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解析】【分析】昼夜变化指的是一天之中白天和黑夜交替出现的情况,夜晚相较于白天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比如光照强度大大减弱等。很多害虫具有趋光性,它们在夜间会朝着有光亮的地方聚集,果农正是利用了害虫的这一特性,在夜里山上亮起一盏盏捕蝇灯,利用昼夜变化营造出的黑暗中有光亮的特殊环境,吸引害虫飞向捕蝇灯,进而达到诱捕害虫的目的,所以B选项符合题意。
29.【答案】A
【知识点】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解析】【分析】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是椭圆的,地球倾斜着身子绕太阳公转运动,导致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从而产生气温周期变化,形成四季变化。动植物适应环境的变化而出现迁徙、冬眠、换毛、落叶等节律行为。例如北极狐季节性脱毛、人们根据季节增减衣服、银杏树秋天落叶都与四季变化有关。公鸡早晨打鸣是受到昼夜变化产生的节律行为,与四季变化无关。故A选项符合题意。
30.【答案】B
【知识点】放大镜
【解析】【分析】放大镜的原理,将物体放大镜的焦点外部。那么在放大镜的另外一侧就会形成一个倒立的实像,同时实像也可以分为缩小、等大、放大三类,如果物距不断减小, 像距 不断加大,那么的实像就会不断增大。 如果物体的位置在焦点当中,那么在放大镜的相同一侧就会形成一个放大的正立的 虚像 。如果物距不断减小、像距不断减小,那么虚像也会不断减小。
31.【答案】C
【知识点】昼夜交替
【解析】【分析】地球上昼夜交替现象主要是由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产生的,即使地球不绕太阳公转,仅仅自转也会产生昼夜交替现象,所以C选项说法错误。
32.【答案】C
【知识点】制作显微标本
【解析】【分析】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进行染色的方法是在载玻片上,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用吸水纸在另一侧吸引,使碘液浸润整个标本。用碘液处理装片的目的是使细胞核染色,便于观察。
33.【答案】A
【知识点】地球自转;昼夜交替
【解析】【分析】我们所说的“一天”是根据地球的活动规律确定的。地球是运动的,每24小时自转一周,也就是一天。
34.【答案】6、2、3、5、7、1、4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分析】显微镜使用步骤第一步,要将显微镜平稳放置在平坦的桌面上,摆放好位置并且朝向光源,这是使用前的基础准备工作;接着,调节反光镜,目的是让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进入镜筒,使得从目镜往下看能看到一个亮的光圈,为后续观察提供合适的光线条件;然后,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转到镜筒下,选择合适的物镜开始观察操作;之后,调节准焦螺旋降低镜筒,让低倍物镜靠近载玻片但不接触,做好进一步对焦观察的准备;再接着,把要观察的标本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并固定好位置,使其处于通光孔中央,同时抬起镜筒到合适距离;从目镜往下看并通过调整准焦螺旋抬升镜筒,直至标本出现在视野里,并且根据情况调整光线达到最佳观察清晰度;最后,通过移动载玻片来观察标本的各个部分,要留意其移动方向和目镜中看到的方向相反这一特点。
35.【答案】(1)直射;冬;极夜;不适合;长
(2)B
(3)A
(4)B
(5)C
【知识点】地球的公转;四季成因
【解析】【分析】(1)当地球运行到D位置时,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所以南半球阳光直射。对于我国来说,位于北半球,正值冬季。北极圈内会出现极夜现象,因为太阳直射南半球,北极地区得不到太阳光照。这种情况下不适合科学家到北极考察,因为环境太过恶劣且光照条件差等不利于开展考察工作。这天正午,由于太阳高度角在我国所在的北半球是一年中最小的,所以学校旗杆在阳光下的影子是一年中最长的。
(2)四季变化是由于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倾斜且方向保持不变,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不同地区接收到的太阳热量不同,从而产生了四季的更替,能很好地证明地球在公转。
(3)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通常用箭头表示为逆时针方向(以北半球为观测视角),在选项中符合自西向东这一方向表述的是A。
(4)当地球运行到B位置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获得的太阳热量最多,我国位于北半球,正值夏季,所以选择B选项。
(5)在演示地球公转等相关实验中,地球仪的自转轴要始终倾斜指向北极星,这是模拟地球实际在宇宙中的状态,地轴是倾斜的且指向北极星方向保持不变,所以正确的是 C 选项。
1 / 1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卷
1.(2024六上·西和期中)地球自转是 时针方向 运动的,越是 的地区,就越先迎来黎明。
【答案】自西向东;绕地轴;东边
【知识点】地球自转
【解析】【分析】地球自转是逆时针方向自西向东,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经度数越大,日出时间越早,西经度数越小,日出时间越早,越是东边的时区,越先迎来黎明。
2.(2024六上·西和期中)古人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 变化规律发明了日晷,利用 四季变化发明了圭表。
【答案】长短;正午影子
【知识点】日影与方向;影长的四季变化
【解析】【分析】在远古时代,人类用天上的太阳来计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是天。日晷,本义是指太阳的影子。古人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方向变化规律发明了日晷,日晷一般由晷针和晷盘组成。圭表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天文仪器之一,包括“圭”和“表”两部分,用来度量正午的日影长度。
3.(2024六上·西和期中) 是生物生命活动的最基本单位,生物体都是由 组成的。
【答案】细胞;细胞
【知识点】生物细胞
【解析】【分析】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它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目前已知的生物中除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外,其他生物均为细胞构成。
4.(2024六上·西和期中)像蝴蝶这样的动物适应较强的光照,主要在白天活动:像猫头鹰这样的动物适应弱光,主要在夜间活动:像郁金香这样的植物,白天随着太阳的升起而开放,晚上会收拢花瓣,由此可见,白昼与黑夜对生物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
【答案】光照强度
【知识点】太阳的位置和方向;日影与方向
【解析】【分析】白昼与黑夜对生物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光照。有的动物适应较强的光照,主要在白天活动,称为昼行性动物,比如蝴蝶。有的动物适应弱光,主要在夜间活动,称为夜行性动物,比如猫头鹰。有一些植物会随着昼夜交替而变化。例如,郁金香随着太阳升起而开放,晚上郁金香会收拢花瓣。
5.(2024六上·西和期中)法国物理学家傅科在巴黎先贤祠悬挂一枚摆锤,做了一次成功的摆动实验,证明地球在 ,傅科摆由此而得名。
【答案】自转
【知识点】种子的传播;地球自转
【解析】【分析】傅科将一个摆长为60余米、重27千克的铁球摆锤吊挂在一个高高的圆顶大厦里,并且在摆下的地面上画上一个刻度盘。当时,许多人都来观看这一奇妙的实验。摆摆动起来,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人们惊奇地看到:刻度盘所指示的方向与摆摆动的方向悄悄地发生着“偏转”,并且是沿顺时针方向发生偏转。由于摆能保持摆动方向不变,所以这恰好证明了地球在旋转。人们终于亲眼看到了地球在自转。所以法国物理学家傅科在巴黎先贤祠悬挂一枚摆锤,做了一次成功的摆动实验,证明地球在自转,傅科摆由此而得名。
6.(2024六上·西和期中)按照光学显微镜结构名称从上到下的顺写依次填写,光学显微镜的结构由 → → → → 五部分组成。
【答案】目镜;镜筒;物镜;载物台;反光镜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简易显微镜
【解析】【分析】显微镜的主要构造有镜座、镜臂、目镜、物镜、载物台、反光镜、准焦螺旋。根据对显微镜组成的认识,主要包括目镜、调节旋钮、物镜、载物台、反光镜。
7.(2024六上·西和期中)地球的内部可以划分为三层,从内到外依次是 、 、 。
【答案】地核;地幔;地壳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
【解析】【分析】地球内部可划分为三层,从内到外分别是地核、地慢、地壳,不同的层有各自的特点。地震和火山喷发就是由地壳运动引起的。
8.(2024六上·西和期中)简易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两个放大镜倍数之 。(填 “和”或“积”)
【答案】积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分析】显微镜的成像的特点是呈放大的像,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也就是说放大倍数是两个放大镜倍数之积。
9.(2024六上·西和期中)有人认为微生物对人类都是有害的,所以要杀灭所有微生物。(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微生物;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微生物对人类不都是有害的,有些微生物能为我们提供食物或帮助我们生产食物,我们周围的垃圾和污水的处理也要靠微生物,如果没有微生物,地球将变成为垃圾的世界。
10.(2024六上·西和期中)地球上同一地方每天昼和夜的时间都相同。(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地球自转;昼夜交替
【解析】【分析】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且不透明的球体,同一瞬间阳光只能照亮半个球,被阳光照亮的半个地球是白昼,没有被阳光照亮的半个地球是黑夜,昼夜交替现象是地球自转形成的。地球上的昼夜交替现象随着季节变化而改变,北半球夏季昼长夜短,冬季昼短夜长。题目说法错误。
11.(2024六上·西和期中)自古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地球是一个球体。( )
【答案】错误
【知识点】认识地球的形状
【解析】【分析】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盖天说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种宇宙结构学说。这一学说认为,天是圆形的,像一把张开的大伞覆盖在地上,地是方形的,像一个棋盘,日月星辰则像爬虫一样过往天空,因此这一学说又被称为“天圆地方说”。公元前350年前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通过观察月食,根据月球上地影是一个圆形的事实,做出了“地球是个球体”的推测。
12.(2024六上·西和期中)“人们常常以为,地球距离太阳近时是夏季,距离远时是冬季。”这个观点是错的。(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四季成因
【解析】【分析】地球公转一周是一年,在一个公转周期中会发生四季变化,四季交替与地球公转有关。地球距离太阳近时北半球是冬季,地球距离太阳远时北半球是夏季。
13.(2024六上·西和期中)地球内部结构分为三个不同圈层,从外到里地球圈层越来越薄。(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
【解析】【分析】地球内部的结构特点是:从外到内厚度逐渐增加,温度逐渐升高,地球内部圈层(从外到内)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地核厚度最大。题目说法错误。
14.(2024六上·西和期中)在夜晚活动的动物有猫、狗、蝙蝠、壁虎等,它们都属于夜行性动物。(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解析】【分析】动物的基本生存功能是遗传带来的,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动物根据自身的特点,有的喜欢在白天活动,有的喜欢在夜间活动,有些动物夜行是为了躲避天敌或炎热的环境。猫、蝙蝠、壁虎喜欢在夜间活动,属于夜行性动物;狗喜欢在白天活动,不属于夜行性动物。
15.(2024六上·西和期中)课堂上,用手电简模拟四季太阳的不同位置,利用自制的圭表测量春夏秋冬四季正午时刻的影长变化,很快就能完成。但要实际观察,需要一年的时间。(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影长的四季变化
【解析】【分析】一年中物体影子的长短变化是由于太阳公转导致正午太阳高度角不同,夏季时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影子最短;而在冬季时正午太阳高度角小,影子最长;春分、秋分日影适中。所以课堂上,用手电筒模拟四季太阳的不同位置,利用自制的圭表测量春夏秋冬四季正午时刻的影长变化,很快就能完成。圭表由两部分组成,垂直立于平地上的标杆称为表,根据表影长度变化规律,就可知晓一年的时长和二十四节气的位置,要实际观察圭表测量春夏秋冬四季正午时刻的影长变化,需要一年的时间。题目说法正确。
16.(2024六上·西和期中)把整张叶片放在显微镜下,我们可以直接观察到它的精细结构。(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分析】我们平常看叶子好像很薄,但其实它是由多层细胞构成的,细胞内还有大量的色素分子,所以叶子会完全遮住显微镜的遮光孔,这会导致完全看不到叶子的结构,要想看清叶子的细胞结构,只有切薄它并制作成装片。
17.(2024六上·西和期中)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到木星的卫星以木星为中心旋转而不是围绕地球旋转,否定了地球是宇宙中心的说法。( )
【答案】正确
【知识点】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
【解析】【分析】托勒密提出了“地心说”,“地心说”认为地球处于宇宙的中心静止不动,太阳、月亮以及其他行星都绕地球运动。通过阅读书籍,小明知道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到木星的卫星以木星为中心旋转,而不是围绕地球旋转,否定了地球是宇宙中心的说法。
18.(2024六上·西和期中)人类可以利用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制成的各种疫苗,为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做出巨大的贡献。(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 利用细菌或病毒制成疫苗可以预防疾病。接种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对于家庭来说也是减少成员疾病发生、减少医疗费用的有效手段。题目观点正确。
19.(2024六上·西和期中)当我国处于冬季时,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处于夏季。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地球的公转;四季成因
【解析】【分析】由于地球的公转产生了四季的变化,南北半球冬季和夏季相反,当我国处于冬季时,澳大利亚处于夏季。
20.(2024六上·西和期中)植物开花的时间虽然各不相同,但它们绝大多数在白天的开花时间是相同的,这种相同是植物长期适应昼夜更替影响形成的。(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昼夜交替
【解析】【分析】在常见的植物中,大都是在白天开花,如太阳花、牵牛花,夜来香在夜里开花。植物开花的时间虽然各不相同,但大多数的植物都是在白天开花的,因为白天有太阳的缘故,这是植物长期适应昼夜更替影响形成的--花朵开放之后,更容易进一步的引来昆虫授粉。
21.(2024六上·西和期中)科学家在寻找问题的答案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观测的数据或假设,直接做出最终模型,不用修改。( )
【答案】错误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是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科学家在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中,会根据观测的数据或假设,制作出初步的模型,并根据新的数据,不断地加以修正。不同的模型适合表达不同的知识。
22.(2024六上·西和期中)在太阳系中,地球围绕着太阳旋转,由此地球上产生的自然现象是( ) 。
A.昼夜交替 B.太阳东升西落 C.四季变化
【答案】C
【知识点】四季成因
【解析】【分析】四季变化是由于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的过程中,地轴是倾斜的,并且倾斜方向保持不变,在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不同地区在一年中接收到的太阳热量不同,从而产生了春、夏、秋、冬四季的更替,所以四季变化是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的自然现象。
23.(2024六上·西和期中) 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20: 00 准时开播,此时,北京主会场早已夜幕降临,而新疆喀什分会场的太阳还没有下山。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新疆的地理位置比北京更偏( )。
A.东 B.南 C.西
【答案】C
【知识点】地球自转;昼夜交替
【解析】【分析】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东边的地区会比西边的地区更早迎来日出,更早进入白昼,也更早进入黑夜。 北京和新疆喀什处于不同的经度位置,北京在东边,新疆喀什在西边。当北京时间(东八区的区时)20:00 时,按照地球自转导致的时间先后顺序,东边的北京地区已经随着地球自转而较早地进入了夜晚,夜幕降临;而更靠西边的新疆喀什地区,还没有转过去那么多,依然还能接收到太阳光照,太阳还没有下山。
24.(2024六上·西和期中)三百多年前,人们对传染病四处肆虐毫无对策,是列文虎克对微生物的发现推动人类探索微观世界并开始有效地治疗传染病。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A.病原微生物是很多疾病的元凶,对人类毫无益处
B.病原微生物既会使人生病,也能被用来制作各种疫苗
C.勤洗手只能洗掉灰尘,并不能减少手上的病原微生物
【答案】B
【知识点】微生物;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病原微生物能够侵入人体,在人体内大量繁殖等,破坏人体正常的生理机能,从而使人生病。然而,它们也能被人类巧妙利用来制作各种疫苗,比如利用灭活的新冠病毒可以制作新冠疫苗,将疫苗注入人体后,能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相应抗体,当真正的病原微生物再次入侵时,人体就能快速识别并进行免疫防御了,所以B选项说法正确。
25.(2024六上·西和期中)下列关于细胞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结构
B.所有细胞的结构都一模一样
C.观察到每个洋葱表皮细胞都有一个小黑点,这个是细胞核
【答案】B
【知识点】生物细胞
【解析】【分析】A: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结构,正确;
B:所有细胞的结构都一模一样,错误;细胞的结构是多种多样的;
C:观察到每个洋葱表皮细胞都有一个小黑点,这个是细胞核,正确。
26.(2024六上·西和期中)地球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是( ) 。
A.48小时 B.24小时 C.12小时
【答案】B
【知识点】地球自转
【解析】【分析】地球自转是地球的一种重要运动形式,地球自转自西向东的转动,从北极点上空看呈逆时针旋转,从南极点上空看呈顺时针旋转。每24小时旋转一周,所以B符合题意。
27.(2024六上·西和期中)通过模型的制作和演示,晓光和晓明更加确定了。之所以会产生昼夜交替,是由于( ).
A.地球的公转 B.地轴的倾斜 C.地球的自转
【答案】C
【知识点】地球自转;昼夜交替
【解析】【分析】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本身不发光,导致昼夜的产生,而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自转。
28.(2024六上·西和期中)每年六月份,杨梅成熟的时候,夜里山上亮起了一盏盏的捕蝇灯,果农利用了( )来诱捕害虫。
A.四季变化 B.昼夜变化 C.湿度变化
【答案】B
【知识点】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解析】【分析】昼夜变化指的是一天之中白天和黑夜交替出现的情况,夜晚相较于白天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比如光照强度大大减弱等。很多害虫具有趋光性,它们在夜间会朝着有光亮的地方聚集,果农正是利用了害虫的这一特性,在夜里山上亮起一盏盏捕蝇灯,利用昼夜变化营造出的黑暗中有光亮的特殊环境,吸引害虫飞向捕蝇灯,进而达到诱捕害虫的目的,所以B选项符合题意。
29.(2024六上·西和期中)地球的公转引起四季变化,影响着人类的活动,也影响着其他生物。下列行为不属于四季变化对生物影响的是( )。
A.公鸡早晨打鸣
B.北极狐季节性脱毛
C.人们根据季节增减衣服
【答案】A
【知识点】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解析】【分析】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是椭圆的,地球倾斜着身子绕太阳公转运动,导致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从而产生气温周期变化,形成四季变化。动植物适应环境的变化而出现迁徙、冬眠、换毛、落叶等节律行为。例如北极狐季节性脱毛、人们根据季节增减衣服、银杏树秋天落叶都与四季变化有关。公鸡早晨打鸣是受到昼夜变化产生的节律行为,与四季变化无关。故A选项符合题意。
30.(2024六上·西和期中)用放大镜观察指纹,觉得指纹图像太小,为使图像大一些,正确的方法是( ) 。
A.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远些
B.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近些
C.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远些
【答案】B
【知识点】放大镜
【解析】【分析】放大镜的原理,将物体放大镜的焦点外部。那么在放大镜的另外一侧就会形成一个倒立的实像,同时实像也可以分为缩小、等大、放大三类,如果物距不断减小, 像距 不断加大,那么的实像就会不断增大。 如果物体的位置在焦点当中,那么在放大镜的相同一侧就会形成一个放大的正立的 虚像 。如果物距不断减小、像距不断减小,那么虚像也会不断减小。
31.(2024六上·西和期中)关于地球上昼夜交替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人类经过长期的观察发现地球上的昼夜交替现象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太阳的东升西落
B.地球边自转边绕太阳公转和地球不动太阳自转,都可产生符合事实的昼夜交替现象
C.地球边自转边绕太阳公转才产生地球上特别的昼夜交替现象
【答案】C
【知识点】昼夜交替
【解析】【分析】地球上昼夜交替现象主要是由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产生的,即使地球不绕太阳公转,仅仅自转也会产生昼夜交替现象,所以C选项说法错误。
32.(2024六上·西和期中)小科想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在制作洋葱表皮细胞玻片标本时,滴碘液的目的是( )。
A.杀菌 B.消毒 C.染色
【答案】C
【知识点】制作显微标本
【解析】【分析】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进行染色的方法是在载玻片上,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用吸水纸在另一侧吸引,使碘液浸润整个标本。用碘液处理装片的目的是使细胞核染色,便于观察。
33.(2024六上·西和期中)我们通常所说的“一天”,是根据( )的运动规律确定的。
A.地球 B.太阳 C.月球
【答案】A
【知识点】地球自转;昼夜交替
【解析】【分析】我们所说的“一天”是根据地球的活动规律确定的。地球是运动的,每24小时自转一周,也就是一天。
34.(2024六上·西和期中)请将下列显微镜的使用步骤正确排序
( )从目镜往下看,调整准焦螺旋,将镜筒慢慢地抬升到标本出现在视野里为止,调整光线使你能尽可能地看清标本。
( )调节载物台下的反光镜,从目镜往下看,能看见一个亮的光圈。
( )转动转换器,将低倍物镜转到镜筒下。
( )调节准焦螺旋,降低镜筒,使低倍物镜恰好在载玻片的上面。
( )慢慢移动载玻片,观察标本的各个部分。注意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正好相反。
( )一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托着镜座,将显微镜向光摆放在平坦的桌面上。
( ) 调节粗准焦螺旋,将镜筒抬起,使低倍物镜距载物台大约2--3厘米。将想观察的标本的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住,要使标本恰好在载物台通光孔的中央。
【答案】6、2、3、5、7、1、4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分析】显微镜使用步骤第一步,要将显微镜平稳放置在平坦的桌面上,摆放好位置并且朝向光源,这是使用前的基础准备工作;接着,调节反光镜,目的是让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进入镜筒,使得从目镜往下看能看到一个亮的光圈,为后续观察提供合适的光线条件;然后,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转到镜筒下,选择合适的物镜开始观察操作;之后,调节准焦螺旋降低镜筒,让低倍物镜靠近载玻片但不接触,做好进一步对焦观察的准备;再接着,把要观察的标本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并固定好位置,使其处于通光孔中央,同时抬起镜筒到合适距离;从目镜往下看并通过调整准焦螺旋抬升镜筒,直至标本出现在视野里,并且根据情况调整光线达到最佳观察清晰度;最后,通过移动载玻片来观察标本的各个部分,要留意其移动方向和目镜中看到的方向相反这一特点。
35.(2024六上·西和期中)请根据你已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地球公转示意图
(1)当地球运行到D的位置时,南半球阳光 (填 “直射”或“斜射”),我国处于 季, 北极圈内会出现 (填 “极昼”或"极夜”),科学家 (填“适合”或“不适合”)到北极考察。这天正午,我们学校的旗杆在阳光下的影子是一年中最 ( “长”或“短”)的。
(2)地球围绕太阳的运动称为地球公转,下列现象能证明地球在公转的是( ) 。
A.傅科摆
B.四季变化
C.坐在转动的转椅上,观察周围景物的运动方向
(3)地球公转的方向是 。
(4)当地球运行到B位置时,我国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5)关于“实验中的地球仪摆放方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仪的自转轴始终竖直指向正上方
B.地球仪的自转轴始终水平指向“太阳”
C.地球仪的自转轴始终倾斜指向北极星
【答案】(1)直射;冬;极夜;不适合;长
(2)B
(3)A
(4)B
(5)C
【知识点】地球的公转;四季成因
【解析】【分析】(1)当地球运行到D位置时,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所以南半球阳光直射。对于我国来说,位于北半球,正值冬季。北极圈内会出现极夜现象,因为太阳直射南半球,北极地区得不到太阳光照。这种情况下不适合科学家到北极考察,因为环境太过恶劣且光照条件差等不利于开展考察工作。这天正午,由于太阳高度角在我国所在的北半球是一年中最小的,所以学校旗杆在阳光下的影子是一年中最长的。
(2)四季变化是由于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倾斜且方向保持不变,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不同地区接收到的太阳热量不同,从而产生了四季的更替,能很好地证明地球在公转。
(3)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通常用箭头表示为逆时针方向(以北半球为观测视角),在选项中符合自西向东这一方向表述的是A。
(4)当地球运行到B位置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获得的太阳热量最多,我国位于北半球,正值夏季,所以选择B选项。
(5)在演示地球公转等相关实验中,地球仪的自转轴要始终倾斜指向北极星,这是模拟地球实际在宇宙中的状态,地轴是倾斜的且指向北极星方向保持不变,所以正确的是 C 选项。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