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0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1-07 21:35: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
试卷类型:专版
安徽2024—2025学年高一12月联考
地理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彗星主要由冰、尘埃和岩石等物质构成,当其接近恒星时,冰物质就会升华。紫金山~阿特拉斯彗星是一颗六万年一遇的彗星,于2023年初被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首次观测到,2024年9月28日到达近日点。下图示意太阳系部分行星绕日运行轨迹(图中箭头表示公转方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观测到紫金山-阿特拉斯彗星时,其所在的天体系统是( )
A. 河外星系 B. 太阳系
C. 木卫星系 D. 地月系
2. 紫金山-阿特拉斯彗星到达近日点时( )
A. 能自己发光发热 B. 从地球上看一闪即逝
C. 成为一颗行星 D. 有一条长尾巴
极光是太阳高能带电粒子流进入地球磁场后,在地球磁极附近与高层大气发生碰撞而产生的发光现象。近一年来我国极光现象增多,2024年5月和10月北京市观测到了极光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导致极光形成的高能带电粒子主要来自太阳的( )
A 光球层 B. 色球层 C. 日冕层 D. 内部
4. 5月和10月的夜晚北京市观测极光现象的有利条件是( )
A. 城乡灯光较暗 B. 云雨天气较少
C. 月球亮度较低 D. 流星出现较少
5. 近一年来我国极光现象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
A. 处于太阳活动高峰期 B. 太阳活动周期变长
C. 地震、火山活动频发 D. 我国气候趋于干旱化
2024年3—8月,某地多次发生喷发的火山与绚烂极光“同框”的奇景(见下图),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该地火山喷发的岩浆来源于( )
A. 地壳顶部 B. 上地幔上部 C. 岩石圈 D. 内核
7 该地最可能位于( )
A. 低纬度地区 B. 中纬度地区
C. 高纬度地区 D. 南极地区
祁家沟距离新疆乌鲁木齐市区约48千米,因当地山岩上密集分布有化石,也被称为化石沟。祁家沟的化石是一个古生物化石群,化石种类繁多,有无脊椎的海百合、腕足类的乌贼、腹足类的海螺、瓣鳃类的蚌、蛏子和牡蛎等,这些化石产生于2.7亿年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祁家沟的化石最可能形成于( )
A. 前寒武纪 B. 古生代 C. 中生代 D. 新生代
9. 2.7亿年前,祁家沟的古地理环境可能是( )
A. 海洋 B. 山地 C. 草原 D. 森林
大气自下而上可以划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高层大气自下而上可分为中间层、热层和外层
大气各分层的厚度不均,下表示意夏季大气各分层的厚度,下图示意大气各分层从大气层底部到顶部温度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大气分层 甲 乙 丙 丁
大气厚度/km 400 40 38 18
10. 甲、乙、丙、丁中表示对流层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1. 丙大气层内( )
A. 能够人工增雨 B. 能反射无线电波
C. 适合飞机飞行 D. 人造卫星较多
下图示意某月我国近海部分海域表层水温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 图示月份可能为( )
A. 2月 B. 5月 C. 8月 D. 10月
13. 形成虚线圈内表层海水温度变化特点主要因素为( )
A. 海陆分布 B. 洋流
C. 海底地形 D. 入海径流
14. 图示四海区中表层海水盐度最低的是( )
A. ①海区 B. ②海区
C. ③海区 D. ④海区
下图为澳大利亚中西部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该区域气候干旱,大风日数多,地表植被稀疏,图中圆圈内为一规模庞大的地貌类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图示圆圈内规模庞大的地貌类型为( )
A. 风沙地貌 B. 河流地貌
C. 喀斯特地貌 D. 海岸地貌
16. 图示圆圈内规模庞大的地貌类型在我国主要分布在( )
A. 西南地区 B. 华东地区
C. 东北地区 D. 西北地区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金塔绿洲位于河西走廊中段,被广袤的沙漠包围,绿洲和沙漠之间存在明显的局地热力环流。图6示意某年夏季晴天金塔绿洲西南边缘观测站在北京时间3:00和16:00观测到的风向、风力(箭头越长,代表风速越大)。
(1)分别说出甲、乙两风向的观测时间,并说明乙风向的形成原因。
(2)在下图中画出甲风向出现时观测站附近地区近地面和高空的等压面示意图。
(3)推测乙风向比甲风向风力大的原因。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潮汐是指在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作用下,海水周期性涨落的现象。在一个潮汐周期内,相邻高潮位和低潮位之间的高差被称为潮差。巴塔哥尼亚大陆架区域位于南美洲南端,是地球上潮差最显著的区域之一。图1为该区域日潮汐形成示意图,图2示意巴塔哥尼亚验潮站位置,下表示意各站点潮汐振幅。
站点 振幅/m
T1 0.32
T2 036
T3 0.35
T4 0.35
T5 3.14
T6 2.84
T7 1.71
T8 1.76
T9 0.43
T10 3.20
T11 2.62
(1)根据图1描述巴塔哥尼亚大陆架区域潮汐的日变化特点。
(2)指出影响巴塔哥尼亚大陆架区域潮汐振幅的因素。
(3)依据潮汐的特点,说出潮汐的开发利用方式。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阳朔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的南部,地形以石山、丘陵为主,平地狭小,地表和地下广泛分布深厚的可溶性石灰岩,喀斯特地貌约占全县面积的56%,喀斯特地貌中峰林、峰丛、溶沟等最为广泛,地表河流和地下暗河众多。下图为阳朔县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
(1)简述阳朔县喀斯特地貌面积占比较大的主要原因。
(2)判断甲地区最可能的喀斯特地貌类型,并简述其形成过程。
(3)甲喀斯特地貌类型区多为阳朔县重要的农耕区,请说明原因。
安徽2024—2025学年高一12月联考
地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答案】1. B 2. D
【答案】3. C 4. B 5. A
【答案】6. B 7. D
【答案】8 B 9. A
【答案】10. D 11. C
【答案】12. A 13. B 14. C
【答案】15. A 16. 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17.
【答案】(1)甲风向:3:00,乙风向:16:00。
(2) (3)白天绿洲和沙漠之间温差大,乙风向风力大;夜晚绿洲和沙漠之间温差小,甲风向风力小。
18
【答案】(1)一个日潮汐周期内有两次高潮位和两次低潮位;高潮位与低潮位交替出现且周期性变化;
相邻两次高潮位(或低潮位)高度不完全相同。
(2)月球和太阳的引力、沿海地形地貌、地球自转
(3)发电、海水养殖、潮汐旅游等。
19.
【答案】(1)阳朔县广泛分布深厚的可溶性石灰岩,是喀斯特地貌形成的物质基础;该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降水丰富;地表水、地下水丰富,对地表地下岩石进行冲刷、溶蚀;植被茂盛,植物风化作用强,促进喀斯特地貌形成。
(2)溶蚀洼地。降水丰富,对岩石进行溶蚀和侵蚀,形成相对低洼的地形;或者随着地下溶洞不断扩大,洞顶的岩石坍塌,形成喀斯特洼地。
(3)地形较为平坦;土壤层较厚,土壤肥力相对较高;溶蚀洼地汇集地表水,水源较为充足。
洼地。
【小问3详解】
溶蚀洼地相对于周围的石山和丘陵,地形较为平坦,有利于农业耕作和农田的规划与建设;溶蚀洼地中,岩石风化和地表径流带来的沉积物在此堆积,经过长期的发育,形成了相对较厚的土壤层,土壤肥力相对较高,能够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求。溶蚀洼地容易汇集地表水,为农业灌溉提供了水源。
PAGE
第1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