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 2 My Classmates Lesson 1 表格式教学设计+学习任务单

文档属性

名称 Unit 2 My Classmates Lesson 1 表格式教学设计+学习任务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9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重庆大学版
科目 英语
更新时间 2025-01-07 21:27:11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章节名称 Unit 2 My Classmates Lesson 1 What’s Your Name
教材 重庆大学出版社 英语 三年级上册
主题 人与社会
学生 三年级 班 教师
课型 听说课 课时 第1课时
教具 PPT、单词卡片、多媒体
教学内容与 学情分析 教材内容分析 主题与内容:本单元学习内容的主题范畴是人与社会,主题群是社会服务与人际沟通,主题内容为同伴交往,相互尊重和友好互助。本课时是该单元的第一课时,关于同学间初次见面时的认识和了解。通过介绍自己的姓名和年龄,同学间能互相认识和了解基本信息。 教材设计:教材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在学校的场景,让学生在自然语境中通过询问姓名和年龄,与同学相互认识。教材通过初步感知理解对话(活动1)到再次输入理解核心句式(活动2)再到歌曲演唱巩固所学(活动3),最后通过游戏运用所学(活动4),这一层层递进的环节,让学生能够自然、轻松地把知识的学习和运用结合起来。 主语篇分析: What:语篇是一个发生在学校舞蹈教室里的日常对话。三年级的Du Xiaoxiao刚参加舞蹈兴趣小组,她初次到舞蹈教室,主动向五年级的Wang Feifei介绍自己的姓名并询问对方的姓名和年龄。初次见面的同学,通过询问对方的姓名和年龄,进行了相互认识和了解。 Why:语篇引导学生了解如何通过礼貌地介绍自己的姓名和年龄并询问同学的姓名和年龄,与同学进行沟通和交流,以便增进同学间的相互了解。 How:本语篇是一个3个话轮的日常对话。语篇在浮现第1单元打招呼的句式“Hello!”和简单介绍自己的句式“What’s your name?”“My name is...”“How old are you ”“I’m...”展开对话涉及的词汇主要和姓名和年龄有关,如:what,is,are,your,my,name,how,old,eight,nine,ten,age。该对话体现了学生的真实生活场景,简单明了,易于学生理解。同时,对话中使用了口语中常见的缩略形式What’s和I’m。 主要知识点: Words (姓名,年龄和数字) name, age, your, my, eight, nine, ten Sentence structures(询问名字和年龄) -What’s your name? -My name is... -How old are you?-I’m... Grammar:形容词性物主代词 my,your 特殊疑问句:What’s... How old... 简单句句式:SP
学情 分析 三年级学生初次接触英语,对英语学习充满了一定的好奇心和兴趣。通过1单元的学习,学生初步建立了一定的英语学习概念,也感知了不同语言的差异。因此,学生对英语学习具有较强的兴趣和动机,对谈论姓名和年龄的句式的学习难度不大,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乐学和善学。
教学目标 能通过看、听、说等活动,理解并发现介绍自己和询问他人的姓名和年龄的核心词汇和句式。(学习理解) 通过观察和比较,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并区分my和your的词义,并能在对话中正确使用。(学习理解:学习策略) 能通过看、唱、玩的活动,能基于生日卡片提供的信息,准确地替换歌曲中的歌词,演唱关于姓名和年龄的歌曲。(应用实践) 4. 基于图画所提供的场景,能在小组活动中,顺利完成关于姓名和年龄的游戏。(迁移创新)
教学重点 1. 学生能在语境中感知并理解核心句式“What’s your name ”“How old are you ”的含义和语言功能。 2. 学生能通过比较,理解my和your的词义。
教学难点 1. 学生能正确运用所学句式“What’s your name?”和“How old are you ” 2. 学生能在对话中不混用my和your。 3. 学生能在演唱歌谣时能跟随音乐节奏掌握好单词的发音和强弱停顿。并能用其他姓名和年龄进行替换。 4.学生能在游戏中主动参与,快速准确地说出自己的姓名和年龄,并询问同学的姓名和年龄。
教学 过程 教师 活动 学生 活动 活动 层次 设计 意图 评价 要点
热身 引导学生运用1单元所学内容互相问候。 同桌之间相互打招呼问候 热身 复习1单元内容并帮助学生进入上课状态。 自然流利地互相问候
导入 引导学生观察活动1中主场景图 提问Where are they 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1. 看图思考 2. 回答问题。 导入 通过图片猜测,初步感知本课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能正确回答问题
感知与理解 (Activity 1) 引导学生预测 帮助学生理解name和age的词义。 检测学生的对对话的理解 1. 看图预测 2. 看视频理解对话大意。 3. 完成匹配 4. 标出谈论姓名和年龄的句式 5. 跟读 学习理解 训练预测和视听理解能力,整体感知语篇大意主旨 能理解大意,正确匹配并标出句式
理解与注意 (Activity 2) 1.引导学生理解句子 2.帮助学生听力理解 3.检测学生的理解 4. 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1.看图理解句子 2. 听力理解 3. 标出顺序 4. 跟读 5. 发现规律 学习理解 训练听力理解能力,培养学习策略以及发现语言规律的能力 能正确标出顺序并发现my和your的异同。
理解与表达 (Activity 3) 引导学生预测 帮助学生理解 检测理解 示范替换演唱 纠正学生发音 看图猜歌曲大意 跟唱歌曲 替换歌词演唱 4. 表演唱歌曲 应用实践 通过歌曲的节奏感,加深学生的理解,并进行初步的输出。 能准确跟唱并替换演唱
巩固与输出 (Activity 4) 引导学生理解场景 点评分析 情景创设 4. 评价总结 看图思考 完成对话 参加游戏 迁移创新 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孩子们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里运用本课所学 能用本课所学完成游戏,并积极参与展示。
板书设计 Unit 2 My Classmates Lesson 1 What’s Your Name - What’s your name - My name is... -How old are you -I’m...
教学反思学习任务单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英语 年级 三年级 学期 上期
课题 Unit 2 My Classmates(我的同学们) Lesson 1 What’s Your Name (你叫什么名字?)
教科书 重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三年级起点)三年上册
学生信息
姓名 学号
班级 学校
学习目标
1.能在语境中感知理解核心词汇:name, age, your, my, eight, ten 和句式: -What's your name -My name is... ;-How old are you -I'm... 2)能通过演唱歌谣,巩固理解并尝试运用所学的核心句式。 3)能在玩游戏的过程中,用本课所学句式,询问并介绍自己的姓名和年龄。
课前学习任务
想一想我们每天在学习和生活中是怎样跟新认识的朋友介绍自己的。 与同伴交流,在与新朋友结识的过程中应该如何询问对方的姓名和年龄。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 感知和基本理解name 和age两个单词的词义。 观看动画或听录音后,理解对话的大意并能匹配人物头像和名字卡。 准确地找到谈论姓名和年龄的核心句式,并区分问句和答句。 询问姓名及回答:-What’s your name -My name is Du Xiaoxiao / Wang Feifei. 询问年龄及回答:-How old are you -I’m eight/ten. 【学习任务二】 听完录音后,能标出图片的正确顺序。 进一步理解本课的核心词汇what, your, name, how, old, nine的词义,并能正确跟读本课的核心句式-What’s your name -My name is ...; -How old are you -I’m ...。 通过对比和比较,分辨物主代词my和your,并尝试把它们与所学的名字连用,如:my/your name, my/your age, my/your teacher, my/your school,my/your classmates。 【学习任务三】 1.看动画或听录音后,理解歌词。 2.发音准确地大声进行跟唱。 3.根据图片的提示,正确替换歌词后进行演唱。 【学习任务四】 自主观察理解图画所提供的场景并根据图画和提示词,思考自己在游戏中的用词用句。 积极参与到游戏中,大胆开口,正确表达。
学生自我评价
我能准确朗读今天课堂上所学的核心词汇并知道它们的词义。☆☆☆ 我能正确用What’s your name 询问他人的姓名并用My name is ....回答。☆☆☆ 3.我能正确用How old are you 询问他人的年龄并用I’m ....进行回答。☆☆☆ 4.我能正确区分my和your两个物主代词的词义并能把它们与所学名词进行准确连用。☆☆☆ 5.我能大声演唱活动3中的歌曲,发音正确且能进行替换演。☆☆☆ 6.我能积极参与游戏,并能用所学句式询问并介绍自己的姓名和年龄。☆☆☆
课后学习任务
1.看视频动画并听唱活动3中的英文歌曲:课后学生可以通过听唱此儿歌,巩固课堂所学内容。 2.完成教材配套的《学习指要》上的活动:学生课后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或教师的要求,分层完成《学习指要》上的活动(包括巩固性训练、应用性活动和创新性任务三个层面)。 3.观看微视频或微课:学生课后可根据自己的需要或教师的安排,观看出版社网络平台提供的微视频或微课,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巩固和拓展。
学习反思
(可从学习任务的整体完成情况、学习态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学习过程中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情况、课堂的参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方面进行反思。)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