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点、线、面(表格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点、线、面(表格式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6-04-15 08:17: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 题 第3课 点、线、面
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 课时安排 1课时 执 教
教学目标 观察生活中的点、线、面,了解点、线、面组合后形成的美感效果,利用点、线、面创作作品。运用不同的点、线、面组合变化,尝试用重复、穿插、均衡等方法画或粘贴一幅画。感受点、线、面组合变化形式的美感,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并尝试表现它。
教学重难点 重点:观察生活中的点、线、面并能用绘画或粘贴的方式表现它们的组合变化。难点:懂得运用重叠、穿插、均衡的效果表现点、线、面的组合变化。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示范作品;彩纸、剪刀、固体胶、彩色笔等。
教 学 过 程 设计意图
一、欣赏导入 1.运用演示结合游戏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点、线、面。师:天空中落下了几滴雨点,雨下大了连城千条万条的线,迅速在地面上积起了许多小水坑。你在画面中找到点、线、面了吗?它们在哪里?生:图1几滴雨点的简笔画图片。图2从云中落下雨线简笔画图片。图3雨水落在地面上积起水坑简笔画图片。图4雨点、雨线、积水组合简笔画图片2.出示课题《点、线、面》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将点、线、面进行组合,第3课《点、线、面》(教师板书课题)二、探究体验1.老师播放点、线、面构成的摄影作品,感受摄影作品中由点、线、面组成的形式美感。师:停在电线杆上的麻雀:感受点、线组合形成的美。斜拉桥:感受线条变化形成的美。罗平梯田:感受线、面组合形成的美。2.认识各种各样的点、线、面。老师请三位同学到黑板上分别画出自己认识的点、线、面图形。教师总结:点:包括圆点、长点、几何形点等,把点连接起来便是线,把它们放大了就变成面。线:包括直线、曲线、折线……可有粗细、方向、组合上的变化。面:包括规则的面和不规则的面,会有交錯、分割等变化。3.欣赏画家作品《红色椭圆》。师:(1)感受点、线、面组合的创意之美。(2)感受画家运用简单的点、线、面搭配漂亮的颜色,形成的视觉震撼。体验:邻近色、对比色的搭配运用。4.欣赏康定斯基的其他作品,《构成8号》。5.了解康定斯基:康定斯基被认为是抽象艺术的先驱。他写道:“色彩就是键盘,眼睛就是弦,灵魂便是拥有众多琴弦的钢琴;所谓艺术家就是它的表演者,触碰着琴键,令灵魂在冥冥之中产生震动。”6.教师示范绘画步骤(课件展示图片)学着大师的方法创作一幅用点、线、面构成的画面。7.欣赏同龄人的作品,给学生拓展思维的空间。(1)屋子一角:不同形状、颜色的点有序排列,你能猜出是房间的什么地方吗?(2)游乐园:几何块面、各种线条,好像是鸟瞰的游乐园。得出结论:点、线、面自由组合,均衡分布,融入想象,能使画面变得丰富蕴含童趣。三、作业要求 1.用各种颜色的点、线、面自由组合均衡分布在画面中,创作有趣的绘画作品。 2.仔细赏析自己的作品,并给自己的作品取个名字。 3.整理好工具,保持桌面地面整洁。(教师巡视辅导)四、展示评价老师邀请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同学和老师做点评,提出建议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