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2课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说课课件 (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2课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说课课件 (共2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4-15 09:10: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1张PPT。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第十二课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在八年级上册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使学生了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形势的一个必要环节,近代探索的延续与结果。 。
当时大革命失败后,革命处于低潮,南昌起义和赣边秋收起义开创了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新局面并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为今后革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使革命烈火熊熊燃烧,最终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伟大任务。

1.“课标”要求:
知道南昌起义,讲述毛泽东、朱德在井冈山会师的故事,认识中共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第28页
2.教材内容安排:
教材内容有两个子目,第一子目介绍南昌起义,叙述中共创建人民军队,探寻“武装斗争”革命方式的内容;第二子目介绍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主要是介绍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之后,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形成。
3.子目关系:
南昌起义是井冈山斗争的先声,井冈山的斗争是南昌起义的发展,中共开始探索革命正确道路。
(二)“课标”要求与教材内容安排4.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依据:两个“开始”。
难点:毛泽东为什么要领导起义部队向农村进军?依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性较强;学生远离革命时代。二:教学目标
1、通过观看南昌起义视频,阅读教材、补充材料并让学生讨论毛泽东为什么进军井冈山,讲述井冈山会师的故事等环节,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归纳总结的能力、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等。
2、使学生认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立等是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是毛泽东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使学生感受毛泽东等中共党人实事求是、敢创新路的智慧,初步养成善于总结,勇于创新的精神
3、使学生感受中共为实现救国救民理想而表现出的决心与勇气,,体会先烈们不畏艰难、勇于献身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学习先烈们排除万难、不断前进的坚强意志。
三、说学情
1.从学生知识储备角度看,八一建军节、井冈山的故事,学生是比较熟悉的,但是学生生活在和平年代,缺乏对革命战争岁月的体验。
应对策略: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情境、深入浅出,通过现实链接、材料分析、情境创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2.从学生的心理特征角度看,八年级学生对历史课的学习主动性开始下降,但是学习能力提高。
应对策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造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革命理论;围绕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展开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化整为零,分散讲解难点。四、教法与学法 说教法:
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以多种形式,采用图片法、
、视频展示法、谈话法、比较法、讨论法,有效地组织、
引导并促进学生合作学习,共同探究。
说学法:
给学生展示纪念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图片,播放
电影《南昌起义》,阅读教材和补充材料,讲述井冈山
会师的故事,并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新课学习(感知讨论,重难突破)
(三)小结设计(归纳小结,主题延伸)
(四)板书设计
1. PPT提纲式板书:
腥风血雨中前行——南昌起义、秋收起义
实事求是中创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立
团结合作中壮大——井冈山会师
星火燎原中崛起——革命道路的形成
薪火相传中继承——革命火炬的传递
2. 黑板板书设计(见右图)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2014年10月,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习近平在古田同11位部队基层干部和英模代表共进午餐,红米饭、南瓜汤、红薯……习近平同大家边吃边重温红军的光荣革命历史,勉励全军继续发扬红军精神。那么,红军是在怎样的腥风血雨中创立的?又给我们留下怎样宝贵的精神财富?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展示习近平视察图片以联系现实、播放红军军歌,展示国民党反动派屠杀共产党图片;李大钊牺牲图片创造情景)分析:贴近现实、历史与现实联系,有利于学生在情境中中自然走进历史。红军军歌——《红军进行曲》 歌词: 同志们,你拖枪,我拉炮, 一齐向前扫! 阶级敌人真万恶, 努力去征讨! 同志们,争自由,向自由, 保我苏维埃! 帝国主义反革命, 打倒国民党! 同志们,向太阳,向自由, 向着光明走! 你看黑暗已过去, 曙光在前头。国民党杀害共产党 1927年4月28日,李大钊在北京英勇就义 。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
被征服、被杀绝。他们从地上爬起来,
揩干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
他们又继续战斗了。

——毛泽东只有走(俄国) 十月革命的道路,才能救中国!
——摘自《中共重大历史事件亲历记》(第一编 172页)现实链接:为什么南昌起义最终失败,我们仍然把8月1日定为建军节?广 东1927、8、1周恩来等人占领南昌,最终失败腥风血雨中前行——南昌起义(二)新课学习分析:视频、图片比较直观掌握常识,通过现实链接便于思考南昌起义的意义。时间:1927年9月
领导人:毛泽东
经过:秋收起义发动工农起义,
攻取长沙失败,后进军井冈山。小组讨论: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有哪些相似之处?都是中共领导;都是武装斗争;都以攻取大城市为目标;敌强我弱,都遭到失败;都保留了革命火种。腥风血雨中前行——秋收起义分析:小组讨论有利于学生锻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合作交流、语言表达能力和历史认识。历史探究:为什么毛泽东要进军农村、进军井冈山?敌人弱——远离中心城市
地势险——易守难攻
山林好——物产丰富
历史红——群众基础强实事求是中创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立材料一 起义开始时,他们攻占了一些县城,但由于城市里敌人的力量比较强大,工农革命军损失严重。毛泽东分析了敌强我弱的形势,决定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
材料二 井冈山位于湘赣边界的罗霄山脉中段,山高林密,地势险峻,主要山峰海拔都在千米以上。井冈山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森林覆盖率高达64%,景区内拥有各种植物3800多种。
材料三 井冈山离广东、福建不远。俗话说:“一声鸣叫传四省。”这里反动力量薄弱,有较好的群众基础和党组织基础,并且留有一定数量的农民自卫军。分析:补充材料突破难点,提高学生阅读材料、分体问题、论丛史出得能力。团结合作中壮大——井冈山会师红色之旅小导游: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悬挂油画《井冈山会师》,请你向游客介绍这幅画反映的历史故事。
(要求讲清时间、人物、结果,融入情景、脱稿介绍、史实准确、声音洪亮)油画《井冈山会师》红四军军旗分析:通过角色扮演,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星火燎原中崛起——革命道路的形成分析:直观展示,提高读图识图能力星火燎原中崛起——革命道路的形成注:1929年—1932年红军创建的主要革命根据地有:赣南闽西中央革命根据地、闽浙赣革命根据地、湘赣革命根据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等。读图学史:这些革命根据地与中心城市的相对位置是怎样的?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分析:图片展示,从感性到理性,提高历史思维能力薪火相传中继承——革命火炬的传递材料一 1927年贺龙担任国民革命军20军军长,国民政府每月给他发津贴180块大洋,他参加南昌起义,国民政府悬赏10万大洋通缉他…… ——据薛明《不尽的思念》改编
材料二 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突破了“中心城市暴动”的革命传统方式,闯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据《现代史料》改编
材料三 井冈山时期困难“真是到了极度”,“辣椒干拌食盐泡汤”有时是主要食物;冬天穿一件单衣,盖稻草做的“金丝被”…… 红军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逐步发展壮大 ……
——《井冈山:高路入云端》,第91页各抒已见:读了这些史料,你感受到哪些精神?以史为鉴:中国共产党人寻路的过程对你实现自己的目标(理想)有何启示?分析:学习先烈们不畏艰难、勇于献身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学习先烈们排除万难、不断前进的坚强意志;学习老一辈革命家实事求是、敢创新路的智慧,初步养成善于总结,勇于创新的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大革命失败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会师各地根据地的建立课堂总结国民党屠杀政策重心转移创建军队点燃星火壮大力量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 秋收起义五、教学效果预测
1.知识目标预测:
学生能够掌握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的相关史实,讲述井冈山会师的故事,理解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是中国共产党探索正确革命道路的开端。
2.能力目标预测:
①合作交流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
②逻辑思维能力、历史表达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③读图能力、以图证史的意识得到巩固发展;
④熟练掌握分析史料、论从史出的方法。
3.情感目标预测:
①初步养成不怕困难、善于总结、勇于创新的意识;②进一步养成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谢谢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