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楼(节选)
【基础练习】
1.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幌子 凄惨 歇歇脚 金璧辉煌
B.簇拥 账薄 耍威风 赫赫扬扬
C.窝囊 砧板 鸭架桩 名噪京师
D.冤枉 地锲 侦缉队 咬牙跺脚
2.课文开篇处福聚德开张的热闹场景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3.“今天开张有忌讳,不许穷小子进门,叫常头出去。”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华忌讳文化,除了王子西提及的开张忌讳“穷”进门,你还了解哪些忌讳文化 谈谈你对这一文化的认识。
【能力提升】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茶馆(节选)
老 舍
幕启:北京城内的大茶馆已先后相继关了门。“裕泰”是硕果仅存的一家了,可是为避免被淘汰,它已改变了样子与作风。现在,它的前部仍然卖茶,后部却改成了公寓。前部只卖茶和瓜子什么的,“烂肉面”等等已成为历史名词。厨房挪到后面去,专包公寓住客的伙食。茶座也大加改良:一律是小桌与藤椅,桌上铺着浅绿桌布。墙上的“醉八仙”大画,连财神龛,均已撤去,代以时装美人——外国香烟公司的广告画。“莫谈国事”的纸条可是保存了下来,而且字写得更大。王利发真像个“圣之时者也”,不但没使“裕泰”灭亡,而且使它有了新的发展。
因为修理门面,茶馆停了几天营业,预备明天开张。王淑芬正和李三忙着布置,把桌椅移了又移,摆了又摆,以期尽善尽美。
王淑芬梳时兴的圆髻,而李三却还带着小辫儿。
二三学生由后面来,与他们打招呼,出去。
王淑芬 (看李三的辫子碍事)三爷,咱们的茶馆改了良,你的小辫儿也该剪了吧
李 三 改良!改良!越改越凉,冰凉!
王淑芬 也不能那么说!三爷你看,听说西直门的德泰,北新桥的广泰,鼓楼前的天泰,这些大茶馆全先后脚儿关了门!只有咱们裕泰还开着,为什么 不是因为栓子的爸爸懂得改良吗
李 三 哼!皇上没啦,总算大改良吧 可是改来改去,袁世凯还是要做皇上。袁世凯死后,天下大乱,今儿个打炮,明儿个关城,改良 哼!我还留着我的小辫儿,万一把皇上改回来呢!
王淑芬 别顽固啦,三爷!人家给咱们改了民国,咱们还能不随着走吗 你看,咱们这么一收拾,不比以前干净,好看 专招待文明人,不更体面 可是,你要还带着小辫儿,看着多么不顺眼哪!
李 三 太太,您觉得不顺眼,我还不顺心呢!
王淑芬 哟,你不顺心 怎么
李 三 你还不明白 前面茶馆,后面公寓,全仗着掌柜的跟我两个人,无论怎么说,也忙不过来呀!
王淑芬 前面的事归他,后面的事不是还有我帮助你吗
李 三 就算有你帮助,打扫二十来间屋子,侍候二十多人的伙食,还要沏茶灌水,买东西送信,问问你自己,受得了受不了!
王淑芬 三爷,你说的对!可是呀,这兵荒马乱的年月,能有个事儿做也就得念佛!咱们都得忍着点!
李 三 我干不了!天天睡四五个钟头的觉,谁也不是铁打的!
王淑芬 唉!三爷,这年月谁也舒服不了!你等着,大栓子暑假就高小毕业,二栓子也快长起来,他们一有用处,咱们可就清闲点啦。从老王掌柜在世的时候,你就帮助我们,老朋友,老伙计啦!
(王利发老气横秋地从后面进来)
李 三 老伙计 二十多年了,他们可给我涨过工钱 什么都改良,为什么工钱不跟着改良呢
王利发 哟!你这是什么话呀 咱们的买卖要是越做越好,我能不给你涨工钱吗 得了,明天咱们开张,取个吉利,先别吵嘴,就这么办吧!All right
李 三 就这么办啦 不改我的良,我干不下去啦!
…………
(远处隐隐有炮声)
王利发 听听,又开炮了!你闹,闹!明天开得了张才怪!这是怎么说的!
4.下列对剧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经过了停业改良的裕泰茶馆准备重新开张,老伙计李三却抱怨工资少而事务多,这一情节暗示出茶馆的前景暗淡。
B.文中说“王利发真像个‘圣之时者也’”,这句话表明了王利发精明干练,善于经营,善于改良,能够顺应时代。
C.“改良 哼!我还留着我的小辫儿,万一把皇上改回来呢!”由此可见李三老于世故,也可见他对清王朝的愚忠。
D.“可是呀,这兵荒马乱的年月,能有个事儿做也就得念佛!”王淑芬的这句话道出了当时人们生存的艰难与无奈。
5.下列对剧本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的舞台说明属于社会环境描写。“莫谈国事”的纸条是剧中的重要道具,对它的交代属于细节描写,“字写得更大”影射社会更加黑暗。
B.“王淑芬正和李三忙着布置,把桌椅移了又移,摆了又摆,以期尽善尽美”既摹动作,又写心理,表现出他们对茶馆即将开业的期待和兴奋。
C.“改良!改良!越改越凉,冰凉!”运用了谐音双关的手法,在无奈而悲凉的语气里折射出李三对社会改良的失望,这是一种含泪的幽默。
D.在影视片或戏剧中,有时会出现一种画外音。文中的“远处隐隐有炮声”就是画外音,与开头的时间交代相照应,暗示了时代背景。
6.在《茶馆》一剧中,王淑芬是一个不具有主角光环的次要人物,但在上述节选部分中,她形象丰满,性格鲜明,请简要分析其形象特点。
7.矛盾冲突是戏剧的灵魂,一部优秀剧作中的矛盾冲突往往是多层面、立体性的。上述《茶馆》节选部分主要揭示了哪些矛盾冲突 请简要分析。
【拓展演练】
8.九年级(1)班开展“走进博物馆”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1)在“建筑文化展厅”,导游介绍古代建筑亭、台、楼、阁时,给同学们出了一道题,请你填写相应建筑的名称。
欧阳修宴饮 ,笑谈“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陈子昂驻足 ,慨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崔颢置身 ,吟咏“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王勃凭栏 ,欣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2)在“文化名人展厅”,展示屏上有一道古代文化名人“名”与“字”的搭配题,请你将正确选项填入表格。
文化名人 诸葛亮 杜甫 辛弃疾
名人的“字”
A.幼安 B.子美 C.孔明
(3)在“戏曲文化展厅”,大屏幕正在播放鲁迅小说《社戏》中演戏场景的视频,视频里有一个涂成黑脸挂着长胡子的男子,还有一个咿咿呀呀唱戏的年轻女子。这两个角色分别是“小旦”“老生”中的哪一个 请你回答。
涂成黑脸挂着长胡子的男子是 ;咿咿呀呀唱戏的年轻女子是 。
参考答案
1.C
2.从听觉、视觉角度描写了福聚德开张时的热闹景象,展现了浓郁的民俗风情。同时也为后续戏剧冲突的发生提供了具体情境,营造了气氛,推动了剧情的发展。
3.中国传统节日有许多禁忌,如在农历新年的第一天,不能说不吉祥的话。另外,人死了一般不直接说死,而说老掉了。忌讳文化,有其合理的一面,那些合理的部分我们要继承;那些宣扬封建迷信思想的部分,我们要破除。
4.C
5.B
6.①能够顺应时代潮流。王淑芬是裕泰茶馆的老板娘,也许是平时见惯了三教九流的人,所以她的思想比较超前、活跃,在急剧变革的时代,她没有因循守旧,抵制变革。她梳着时兴的圆髻,看不顺眼李三的小辫儿,劝李三“不要顽固,既然改了民国,就应该随着走”,都可表现出她的与时俱进。
②勤劳。作为老板娘,她并没有把自己放在主子的位置上对伙计吆三喝四,而是和他们一起忙前忙后,里外操劳。
7.①雇员(李三)与老板(王利发)之间的薪酬利益冲突。②新思潮(王淑芬时兴的圆髻)与旧思想(李三的小辫儿)之间的冲突。③小人物(王利发一干人等)与大时代(军阀割据)之间的冲突。
8.(1)醉翁亭 幽州台 黄鹤楼 滕王阁
(2)C B A
(3)老生 小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