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综合练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综合练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7.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1-07 23:29: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综合练
一、基础知识综合
阅读语段,完成下面的练习。
看那lǜ tǎn( )般的原野,看那yōu jìng( )的西湖风光,看那天边的cǎi hóng( ),看那待放的huā lěi( ),这一切都是大自然的佳作。她把美好的景色巧妙地搭配起来,制成华丽的衣裳( ),让人眼前一亮……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吧!
1.根据语段中的拼音写汉字,并给加点字注音。
2.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回味 迷蒙 惊叹 柔美
(1) 不已 (2) 无穷
(3)烟雨 (4)线条
3.文中画线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你也试着用这种修辞手法写一段话。
二、选择题
4.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上课铃响了,教室里的喧闹声戛然而止。
B.无穷无尽的知识等待我们去探索,去学习。
C.重阳节登高、饮菊花酒是约定俗成的习俗。
D.他们两个人是好朋友,整天形影不离,不可开交。
三、填空题
5.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
居高( )( ) 张( )李( ) 囫囵( )( )
( )( )大悟 ( )( )风霜 汹涌( )( )
(1)读书不能 ,要读到内涵,读到中心才能读好。
(2)你竟然把李白的诗说成是杜甫的诗,这不是 吗?
(3)我站在万寿山上, ,颐和园的景色尽收眼底。
(4)这位 的老人脸上布满了深深的皱纹。
四、积累填空
6.根据语境用原文填空
(1)行走在月下,清风徐来,稻田蛙声此起彼伏,不禁让辛弃疾吟诵出千古“丰收”名句:“ , 。”
(2)关于爱国,诗人曹植这样写道“捐躯赴国难, 。”
(3)《书湖阴先生壁》中使用对偶手法的两句是“ , 。”
(4)鲁迅的名言“ ,怜子如何不丈夫”道出了英雄的丰富情感。
(5)锺子期死,伯牙心痛不已,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 。”
(6)月亮越升越高, 。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 。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月光曲》)
五、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①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她把这两个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
②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 )他会说什么呢( )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 )是他来啦?……不,还没来( )……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③门吱嘎一声,仿佛有人进来了。桑娜一惊,从椅子上站起来。
④“不,没有人!天啊,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桑娜沉思着,久久地坐在床前。
7.文段选自课文《 》,作者是 。
8.在括号中填入恰当的标点符号。
9.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自作自受:
10.“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中“这样做”指的是 ;桑娜觉得“非这样做不可”的原因是 。从中我体会到了桑娜 的品格。
11.文段对桑娜的 、 、 进行了描写,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桑娜内心的 。
12.联系上下文,想想桑娜抱回西蒙的两个孩子后为什么会忐忑不安。
阅读课外短文,回答问题。
①“嘟、嘟、嘟。”三声清脆的哨音划破了整个山谷的沉寂,也把我从梦中惊醒。是三声!紧急集合!我随手去拉灯绳。“别开灯!”不知哪里来的声音提醒了我。紧急集合是不允许开灯的。
②此刻,我们住的营房可“炸了锅”。“嘿,我的衣服呢?”手电,快给照照!”“现在几点了,还没睡好呢!”“甭哕嗦,只有三分钟!”……“喂,回来,你穿的是我的鞋!”“哗啦!”“床塌了?”“嚷什么,我把脸盆踹翻了!”……
  ③这时的我,用热锅上的蚂蚁来形容是一点儿也不过分,好不容易胡乱套齐了衣服,背包却怎么也打不好,脑门上急出一层汗。打了拆,拆了打,折腾了两三次就是打不好。心里一慌连手指也给缠了进去。最后干脆一咬牙,横七竖八地给被子来个“五花大绑”,就往肩上一扛,跳下地,趿(tā)拉着鞋,冲出门外……
13.下面加点字的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折腾 B.折叠 C.折扣 D.折磨
14.第③段,用“热锅上的蚂蚁”来形容( )
A.‘我”观察到的现象。 B.“我”忙乱不堪的样子。
C.“我”一点儿思想准备也没有。 D.“我”被惊醒后愤怒的样子
15.你觉得第②段中的“炸了锅”这个词语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16.短文主要描写了什么内容?作者是怎样来描写这个场面的?
文言文阅读。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17.本文的作者是 ,《牛》的作者是 ,收藏画作《牛》的人是 。
18.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所宝以百数( )
(2)拊掌大笑( )
(3)今乃掉尾而斗( ) ( )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20.文中有两处“笑”,但笑的原因各有不同。阅读短文,试着写一写。
(1)“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是因为
(2)“处士笑而然之”是因为
六、书面表达
21.习作。
根据下面提供的环境和人物,展开丰富的想象,创编故事。
要求:故事完整,情节吸引人,题目自拟。
环境:热闹的马路上 人物:热心的爷爷 调皮的亮亮 班长王心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绿毯 幽静 彩虹 花蕾 yī shang 2. 惊叹 回味 迷蒙 柔美 3.炎炎夏日的午后没有一丝凉风,田里的谷物不再抬头,河边的杨柳不再摇摆,家里的猫狗不再欢闹,世间万物都被这闷热的天气压得喘不过气来。
4.D
5. 临 下 冠 戴 吞 枣 恍 然 饱 经 澎 湃 囫囵吞枣 张冠李戴 居高临下 饱经风霜
6.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视死忽如归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无情未必真豪杰 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卷起了巨浪
7. 穷人 列夫·托尔斯泰 8.:“ ? …… ! 9.指自己做错了事情,自己承担不好的后果。 10. 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家 西蒙已经病故,留下两个年幼的孩子,不能不管 善良、乐于助人 11. 神态 心理 动作 矛盾与挣扎 12.因为桑娜已经有五个孩子了,出海的丈夫生死未卜,她觉得这样做给丈夫增加了负担,不知道该如何告诉丈夫。
13.A 14.B 15.用得很好。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我们”营房的混乱。 16.短文主要描写了紧急集合时混乱不堪的场面,作者在描写这个场面时,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法,既写了整个群体一“我们”,又写到了具体的个体一“我”,全面而又细致地介绍了整个场面的混乱不堪。
17. 苏轼 戴嵩 杜处士 18. 所珍藏的 拍手 却 摆动 19.有一幅是戴高的《斗牛画》,杜处士尤其珍爱,他用锦缎作画囊,用玉作画轴,经常随身带着。 20. 画中的斗牛与现实中的表现不一样,画错了。 杜处士认为牧童说得对。
21.例文:
热闹马路上的欢乐回忆
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城市的马路边人来人往,热闹非凡。路边小摊的叫卖声和车辆的轰鸣声交织成一曲市井的乐章。
调皮的亮亮放学后,总喜欢穿梭在人潮中,也许是因为他觉得在这里可以感受到生活的喧嚣与刺激。今天,他特意跑到附近新开的小吃摊,一边舔着冰淇淋一边在热闹的人群里穿行。然而,他并不知道,班长王心正远远地注视着他。王心是个典型的好班长,总是不忘提醒同学们注意安全。
就在亮亮兴奋地准备过马路时,班长王心连忙大喊:“亮亮,小心车子!”果然,亮亮一回头就看见一辆摩托车快速驶来,连忙退回了人行道。这时,一个推着三轮车的老人经过,这是住在附近的热心爷爷,他平日里就乐于助人。这会儿,他笑呵呵地对亮亮说:“小伙子,过马路要小心,不要光顾着吃好吃的哟!”
亮亮挠了挠头,不好意思地笑了:“谢谢爷爷,我会注意的!”接着,他对班长王心挥了挥手:“谢谢你,王心!”
热心的爷爷对着王心竖起大拇指:“小姑娘,好样的!在拥挤的马路上,正需要像你这样细心的人。”
王心微微一笑,拍拍亮亮的肩膀:“亮亮,下次要注意安全,知道吗?我们一起回家吧。”
就这样,在热闹的马路上,发生了一段温馨的小插曲。亮亮虽然顽皮,但他心里知道,这个小插曲将给他留下一段特别温暖的回忆,而班长王心和热心爷爷的关心,也让他在成长的路上学会了乐于助人。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