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标准实验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原版卷+解析卷)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标准实验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原版卷+解析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4-15 16:25:19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同步练习
班级 姓名 计分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2分)
一、看拼音,写汉字。(4分)
wǔ rǔ wēi fēng ǎi xiǎo jiā qín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 ) ( ) ( ) ( ) 21教育网
gān jú péi bú shì gūi jǔ dào zéi 21cnjy.com
( ) ( ) ( ) ( )21·cn·jy·com
二、给加点的选择正确的读音,对的打“√”。 (2.5分)
答应(yīng yìng) 大夫晏子(dài dà) 瞅(chǒu qiū)
腔调(diào tiáo) 堵塞(sāi sè)
三、用“√”为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5分)
1.儿应(yīng yìng)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2.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dōu dū)临淄住满了人。
3.我最不中(zhōng zhóng)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
四、根据加点字填写反义词组成词语。(4分)
明争( )斗 好( )恶劳 若明若( ) 弄( )成真
去伪存( ) 声( )击西 前因( )果 混淆是( )
五、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2分)
A.冷笑 为难 招待 安居乐业 B.出息 取笑 笑嘻嘻 聊如指掌
C.囚犯 解释 实话实说 面不改色 D.负责 大臣 完好无损 不惜代价
六、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3分)
1.为设果( ) A.假设 B.排放 C.假使
2.乃呼儿出( ) A.你,你的 B.竟 C.就,于是
3.若无其事( ) A.若是,如果 B.如同,好像 C.你
七、选择合适的句子填写在横线上,补写成完整的谚语。(4分)
天涯若比邻 始于足下 水到渠成 须问打柴人 老大徒伤悲 行万里路
下笔如有神 骄傲使人落后 铁杵磨成针 台下十年功
1.读万卷书,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_。
3.千里之行,____________________。
4.只要功夫深,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书破万卷,____________________。
6.瓜熟蒂落,____________________。
7.少壮不努力,____________________。
8.谦虚使人进步,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判断题。(4分)
1.剧本主要是通过人物对话或者唱词来推进情节,刻画人物。( )
2.相声是一种雅俗共赏的神态表演艺术。( )
3.“杰奎琳宝石般的眼睛在烛光下显得异常可爱。”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
4.“杰克像个男子汉似的挺挺胸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
九、写出与这些成语相关的人物。(7分)
卧薪尝胆——( ) 破釜沉舟——( ) 闻鸡起舞——( )
凿壁偷光——( ) 负荆请罪——( ) 完璧归赵——( )
鞠躬尽瘁——( ) www.21-cn-jy.com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28分)
一、阅读《晏子使楚》,回答问题。(18分)
《晏子使楚》片段
楚王安排酒席(招待 款待)晏子。正当他们吃得高兴地时候,有两个武士押着一个囚犯,从堂下走过。楚王看见了,问他们:“那个囚犯犯的什么罪?他是哪里人?”武士回答说:“犯了盗窃罪,是齐国人。”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说:“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儿?”楚国的大臣们听了,都(自高自大 得意洋洋)地笑起来,以为这一下可以让晏子丢尽脸了。哪知晏子面不改色,站起来,说:“大王怎么不知道哇?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楚王听了,只好赔不是,说:“我原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让大夫取笑了。”
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1.“囚”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2分)
2.在文中( )里用“√”选择恰当的词语。 (2分)
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4分)
沾沾自喜—( ) 笑眯眯—( )
嘲笑—( ) 神情自若—( )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改为反问句。 (3分)
5.用“~~”画出晏子反驳楚王的话,并且说说这些话妙在何处? (2分)
6.经过晏子的反驳,楚王对晏子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吗? (2分)

7.你觉得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课文内容写一写。(3分)
二、阅读短文,回答下面问题。(10分)
自己建造的房子
有个老木匠准备退休,他告诉老板,说要离开建筑行业,回家与妻子儿女享受天伦之乐。
老板舍不得他的好工人走,问他是否可以帮忙再建一幢房子,老木匠说可以。但是大家后来都看得出来,他的心已不在工作上,他用的是软料,干的是粗活。房子建好的时候,老板把大门的钥匙递给他。 2·1·c·n·j·y
“这是你的房子,”他说,“我送给你的礼物。”
他震惊得目瞪口呆,羞愧得无地自容。如果他早知道是在给自己建房子,他怎么会这样呢?现在他得住在一幢粗制滥造的房子里!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4分)【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无地自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粗制滥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的“软料”和“粗活”指的是( )。(2分)
A.柔软的材料、粗大的活计
B.残次的材料、粗糙的工艺
3.老木匠用的是软料、干的是粗活是因为 ( )。(2分)
A.为老板节省材料
B.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工
C.工作应付,不尽职尽责
4.老木匠建了一幢粗制滥造的房子,是因 为( )。(2分)
A.老木匠急着回家团聚,想快点把活干完。
B.老木匠心不在焉,干活不认真。
C.老木匠岁数太大了,干活不如以前了。
第三部分:习作(40分)
“清明节”即将来临,少先队员们准备去祭扫烈士,请你代表全班同学发言,写一篇发言稿。要求:内容要具体,感情要真实,语句要通顺。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同步练习
班级 姓名 计分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2分)
一、看拼音,写汉字。(4分)
wǔ rǔ wēi fēng ǎi xiǎo jiā qín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 ) ( ) ( ) ( ) 21*cnjy*com
gān jú péi bú shì gūi jǔ dào zéi
( ) ( ) ( ) ( )2-1-c-n-j-y
【答案】侮辱 威风 矮小 家禽 柑橘 赔不是 规矩 盗贼
【解析】分析:侮辱读作:wǔ rǔ ;威风读作wēi fēng ;矮小读作 ǎi xiǎo ;家禽读作 jiā qín ;柑橘读作gān jú ;赔不是读作 péi bú shì;规矩读作 gūi jǔ;盗贼读作dào zéi 。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拼音的熟悉程度,学生应该掌握。
二、给加点的选择正确的读音,对的打“√”。 (2.5分)
答应(yīng yìng) 大夫晏子(dài dà) 瞅(chǒu qiū)
腔调(diào tiáo) 堵塞(sāi sè)
【答案】答应(yīng yìng√) 大夫晏子(dài√ dà) 瞅(chǒu√ qiū)
腔调(diào√ tiáo) 堵塞(sāi sè√)
【解析】分析:应是多音字,答应的应读作yìng。大夫的“大”读作dài。瞅一眼的“瞅”读作chǒu。调是多音字,腔调的“调”读作diào。堵塞的塞读作sè。21教育网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拼音的熟悉程度,对于易混淆的字音或者有多个读音的字,学生应该掌握和辨析好。
三、用“√”为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5分)
1.儿应(yīng yìng)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2.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dōu dū)临淄住满了人。
3.我最不中(zhōng zhóng)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
【答案】1.yìng 2.dū 3.zhōng
【解析】分析:应是多音字,应声的应读作yìng。都是多音字,首都的“读”读作 dū。中是多音字,中用的中读作zhōng 。【来源:21cnj*y.co*m】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拼音的熟悉程度,学生应该掌握和辨析好正确的读音。
四、根据加点字填写反义词组成词语。(4分)
明争( )斗 好( )恶劳 若明若( ) 弄( )成真
去伪存( ) 声( )击西 前因( )果 混淆是( )
【答案】暗 逸 暗 假 真 东 后 非
【解析】分析:明的反义词是暗,明争暗斗,表示表面和私下的争斗。劳的反义词是逸,好逸恶劳,贬义词,喜欢安逸讨厌劳动。若明若暗,表示模糊不清。弄假成真,表示把假的变成真的。去伪存真,去掉假的留下真的。声东击西,一种战术。前因后果,表示事情的经过。混淆是非,是和非是一对反义词。2·1·c·n·j·y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字义和成语的熟悉程度,难度不大。
五、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2分)
A.冷笑 为难 招待 安居乐业 B.出息 取笑 笑嘻嘻 聊如指掌
C.囚犯 解释 实话实说 面不改色 D.负责 大臣 完好无损 不惜代价
【答案】B
【解析】分析:“聊如指掌”应写成“了如指掌”。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熟悉程度,学生应该掌握生字的书写。
六、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3分)
1.为设果( ) A.假设 B.排放 C.假使
2.乃呼儿出( ) A.你,你的 B.竟 C.就,于是
3.若无其事( ) A.若是,如果 B.如同,好像 C.你
【答案】1. B 2. C 3. B
【解析】分析:为设果的“设”是放置的意思,意思是为其摆上水果。乃呼儿出,于是把他的儿子叫出来,这里的“乃”是于是的意思。若无其事,好像没有什么事情一样。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中的字词意思的理解,学生应该掌握。
七、选择合适的句子填写在横线上,补写成完整的谚语。(4分)
天涯若比邻 始于足下 水到渠成 须问打柴人 老大徒伤悲 行万里路
下笔如有神 骄傲使人落后 铁杵磨成针 台下十年功
1.读万卷书,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_。
3.千里之行,____________________。
4.只要功夫深,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书破万卷,____________________。
6.瓜熟蒂落,____________________。
7.少壮不努力,____________________。
8.谦虚使人进步,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行万里路 2.天涯若比邻3.始于足下4.铁杵磨成针
5.下笔如有神 6.水到渠成。7.老大徒伤悲 8.骄傲使人落后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谚语的掌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瓜熟蒂落,水到渠成。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21cnjy.com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谚语的熟悉程度,学生应该掌握课文出现的谚语,同时在课外多积累一些常见的谚语。
八、判断题。(4分)
1.剧本主要是通过人物对话或者唱词来推进情节,刻画人物。( )
2.相声是一种雅俗共赏的神态表演艺术。( )
3.“杰奎琳宝石般的眼睛在烛光下显得异常可爱。”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
4.“杰克像个男子汉似的挺挺胸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
【答案】1、√ 2、× 3、√ 4、×
【解析】分析:剧本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主要是通过人物对话或者唱词来推进情节,刻画人物。相声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语言表演艺术,分为单口、对口 、群口三种类型。“杰奎琳宝石般的眼睛在烛光下显得异常可爱。”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她的眼睛比喻成宝石。杰克像个男子汉似的挺挺胸脯。不是比喻句。【版权所有:21教育】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和修辞手法的熟悉程度,对于出现的文学常识应该掌握,修辞手法应该进行辨析。  21*cnjy*com
九、写出与这些成语相关的人物。(7分)
卧薪尝胆——( ) 破釜沉舟——( ) 闻鸡起舞——( )
凿壁偷光——( ) 负荆请罪——( ) 完璧归赵——( )
鞠躬尽瘁——( )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答案】勾践;项羽;祖逖;匡衡;廉颇;蔺相如;诸葛亮
【解析】分析:卧薪尝胆的人物是勾践。破釜沉舟的人物是项羽。 闻鸡起舞的人物是祖逖。凿壁偷光的是匡衡。 负荆请罪的是廉颇。完璧归赵的人物是蔺相如。鞠躬尽瘁的是诸葛亮。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熟悉程度,学生应该掌握不同典故对应的人物。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28分)
一、阅读《晏子使楚》,回答问题。(18分)
《晏子使楚》片段
楚王安排酒席(招待 款待)晏子。正当他们吃得高兴地时候,有两个武士押着一个囚犯,从堂下走过。楚王看见了,问他们:“那个囚犯犯的什么罪?他是哪里人?”武士回答说:“犯了盗窃罪,是齐国人。”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说:“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儿?”楚国的大臣们听了,都(自高自大 得意洋洋)地笑起来,以为这一下可以让晏子丢尽脸了。哪知晏子面不改色,站起来,说:“大王怎么不知道哇?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楚王听了,只好赔不是,说:“我原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让大夫取笑了。”
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1.“囚”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2分)
2.在文中( )里用“√”选择恰当的词语。 (2分)
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4分)
沾沾自喜—( ) 笑眯眯—( )
嘲笑—( ) 神情自若—( )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改为反问句。 (3分)
5.用“~~”画出晏子反驳楚王的话,并且说说这些话妙在何处? (2分)
6.经过晏子的反驳,楚王对晏子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吗? (2分)

7.你觉得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课文内容写一写。(3分)
【答案】1、Q 口 2、招待 得意洋洋 3、得意洋洋 笑嘻嘻 取笑 面不改色 4、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难道不是因为两国的水土不同吗? 5、晏子的话不但形象生动地点明了齐国人在出国为盗贼的原因,而且也回敬楚王。使楚王不但没有达到侮辱齐国的目的,反而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6、楚王与晏子的几次较量中认输了,对晏子不敢不尊重了。 7、晏子是一个能言善辩,有胆有识的人,面对侮辱不急不躁,以巧妙的方式和惊人的智慧进行还击,是一个才智和胆识过人的人才。 www-2-1-cnjy-com
【解析】分析:“囚”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Q,用部首查字法应查口部。第二题应选择招待和得意洋洋。款待表示盛大招待,不能选。自高自大的程度更深,不能选。第三题考查学生对近义词的掌握。沾沾自喜的近义词是得意洋洋。笑眯眯的近义词是笑嘻嘻。嘲笑的近义词是取笑。神情自若的近义词是面不改色。第四题注意反问词和标点符号的变化。第五~七题考查学生对内容的理解。晏子的话不但形象生动地点明了齐国人在出国为盗贼的原因,而且也回敬楚王。使楚王不但没有达到侮辱齐国的目的,反而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楚王与晏子的几次较量中认输了,对晏子不敢不尊重了,从而可以看出晏子是一个能言善辩,有胆有识的人,面对侮辱不急不躁,以巧妙的方式和惊人的智慧进行还击,是一个才智和胆识过人的人才。 【出处:21教育名师】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内阅读的熟悉程度,学生应该理解和掌握课本内容,才能完成这类题目。
二、阅读短文,回答下面问题。(10分)
自己建造的房子
有个老木匠准备退休,他告诉老板,说要离开建筑行业,回家与妻子儿女享受天伦之乐。
老板舍不得他的好工人走,问他是否可以帮忙再建一幢房子,老木匠说可以。但是大家后来都看得出来,他的心已不在工作上,他用的是软料,干的是粗活。房子建好的时候,老板把大门的钥匙递给他。 21·cn·jy·com
“这是你的房子,”他说,“我送给你的礼物。”
他震惊得目瞪口呆,羞愧得无地自容。如果他早知道是在给自己建房子,他怎么会这样呢?现在他得住在一幢粗制滥造的房子里!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4分)www.21-cn-jy.com
(1)无地自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粗制滥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的“软料”和“粗活”指的是( )。(2分)
A.柔软的材料、粗大的活计
B.残次的材料、粗糙的工艺
3.老木匠用的是软料、干的是粗活是因为 ( )。(2分)
A.为老板节省材料
B.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工
C.工作应付,不尽职尽责
4.老木匠建了一幢粗制滥造的房子,是因 为( )。(2分)
A.老木匠急着回家团聚,想快点把活干完。
B.老木匠心不在焉,干活不认真。
C.老木匠岁数太大了,干活不如以前了。
【答案】1.(1)没有地方可以让自己藏起来,形容十分羞惭。 (2)制作粗劣,不讲究质量。
2.B 3.C 4.B
【解析】分析:无地自容:没有地方可以让自己藏起来,形容十分羞惭。粗制滥造:制作粗劣,不讲究质量。文中的“软料”和“粗活”指的是残次的材料、粗糙的工艺。老木匠用的是软料、干的是粗活是因为他工作应付,不尽职尽责。老木匠建了一幢粗制滥造的房子,是因为老木匠心不在焉,干活不认真。【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外阅读的熟悉程度,学生应该学会阅读,理解文段内容,才能回答好后面的问题。
第三部分:习作(40分)
“清明节”即将来临,少先队员们准备去祭扫烈士,请你代表全班同学发言,写一篇发言稿。要求:内容要具体,感情要真实,语句要通顺。21·世纪*教育网
【写作指导】分析:围绕祭奠烈士的主题进行发展,表达对烈士的崇敬,也表示自己作为一名少先队员的光荣使命,要具有号召力,情感动人。本题考查学生对基本的语言表达的熟悉程度,学生应该掌握写作的不同方式,根据题目的要求进行书写。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