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3张PPT)
第九章 青藏地区
第二节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学科素养
■区域认知 运用地图,说出三江源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人地协调观 能够根据三江源地区环境问题的图文资料,分析三江源地区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及其保护措施, 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理念。
■地理实践力 说出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保护措施,从而理解三江源保护区建立的意义。
难点
重点
e7d195523061f1c0d318120d6aeaf1b6ccceb6ba3da59c0775C5DE19DDDEBC09ED96DBD9900D9848D623ECAD1D4904B78047D0015C22C8BE97228BE8B5BFF08FE7A3AE04126DA07312A96C0F69F9BAB7D05F05E8038A538D05762A9279AAA60CA56AA3091F65D7611FAB1620C950298EE7222C3E82825D44B6EFFF22DFDE5B8C945CAB9D6D69366C
观看《三江之源》纪录片。感受三江源地区的重要性。
视频导入
图片导入
欣赏图片,感受三江源的自然环境。
1. 读图9.17,归纳三江源地区的位置和自然特征。
江河的源地
教师总结: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这里是青藏高原的腹地,深居我国内陆,距海遥远,降水较少,地形复杂,雪山连绵,冰川高悬,是长江源区、黄河源区、澜沧江源区的总称。
2. 读图9.18,请学生在图中描出主要的河流及湖泊。
教师总结:三江源地区河流密布、湖泊、沼泽众多,雪山冰川广布,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湖泊沼泽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长江、黄河、澜沧江水量来源图(如下),结合图片和92 页图文材料,分析三江源地区为什么会被称作“中华水塔”?
学以致用
教师总结:三江源地区水系密集,如同一个巨大蓄水塔,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 %、澜沧江总水量的15% 均来源于这里,长江、黄河、澜沧江就像一条条“输水管道”,源源不断地向下游地区输水。
三江源地区降水并不多,如此巨大的水量来自哪里呢?
3. 请看下面冰川雪山图、湖泊沼泽图和93 页阅读材料,结合课本93 页图文信息,与同桌相互讨论,思考三江源地区的补给水源来自哪里?
冰川雪山图 湖泊沼泽图
教师总结:三江源地区冰川连绵,雪山和冰川的融水是江河的最初水源。湖泊和沼泽是三江源地区重要的调蓄器,它们和雪山、冰川一起,使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水源源不断,流向大海。
三江源地区的保护
1. 读图9.21,结合课本第94 页内容,思考三江源地区的重要性。
三江源地区是“中华水塔”,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非常关键。
三江源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尤为关键的地区。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也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三江源地区孕育了三大江河,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保护好“中华水塔”,不仅对当地人们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而且直接关系到河流下游流域的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
2. 请看下列图片,根据图片阅读课本第95 页内容思考并抢答三江源地区目前面临的环境问题。
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逐年萎缩图9.22),这直接影响湖泊和湿地的水源补给,湖泊、湿地面积不断缩小甚至干涸。同时,过度放牧、乱采滥挖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加速了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其中,水土流失加剧、草地沙化严重、虫鼠猖獗、野生动物锐减等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图9.23)。
3. 三江源地区生态系统对全国的生态环境会产生重要影响,自然原因我们无法直接改变,但人为原因我们必须及时修正。所以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保护这里的生态环境呢?
教师总结:为了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国家设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从法律和制度上保证其环境不受破坏。个人层面上讲,针对过度放牧,我们要休牧育草;针对乱采滥挖,我们要禁采砂金;针对盗猎行为,我们要全面禁猎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三江源地区。通过阅读图表、查阅资料、合作探究,我们认识了“中华水塔”的重要意义,以及面临的严重生态环境问题,也认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三江源地区被誉为地
球上的最后一片“净土”,希望我们能够一起守护她!
实践性作业:请学生思考如果你到三江源地区旅游,为了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该怎么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