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邮市界首中学(人教实验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学案:第11课 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高邮市界首中学(人教实验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学案:第11课 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5-25 10:25: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一、考点记忆
完成三维设计填空并背诵下面考点。
1、了解“一五”计划的建设成就(新增考点)
(1)、时间:1953——1957年
(2)、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
(2)、成就:A、建成鞍山钢铁公司、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
B、成就主要集中在重工业领域
(3)、作用:一五计划开始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2、理解三大改造
(1)、时间:1953—1956年
(2)、内容: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A、农业: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
B、手工业:引导手工业者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
C、资本主义工商业:全行业公私合营
(3)、实质:将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对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变革)
(3)、意义: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注意课本第51页的两幅图片)
3、了解中共八大的主要内容
内容:(1)、主要矛盾:A、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B、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矛盾的实质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2)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4、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时间:1958年
(2)、“大跃进”的主要标志是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不切实际的高速度
(3)、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特点是公有化程度高、集中管理、大锅饭
(3)、评价:忽视客观经济规律和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夸大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是我党在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一次严重的失误,造成我国1959—1961出现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
(4)、认识:A、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能超越生产力
B、经济政策的制订要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能忽视客观经济发展规律
C、不能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要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
二、问题探究
材料一、1956年召开中共第八次代表大会
材料二、“大跃进”时期带有浮夸性质的宣传画
据此,请回答:
中共八大在什么背景下召开的?这次会议做出了哪些正确决策?“八大”的正确决策后来在实践中为什么未能得以贯彻?
三、课堂演练
1、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是
A、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矛盾
B、先进的生产关系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C、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
D、经济建设与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
2、图为庆祝人民公社化的大游行。
当时的主要口号是“我们的方向应该是有秩序地把工、农、商、学、兵组成一个大公社,从而构成我们社会的基层单位。”这说明当时
A、忽视客观规律、经济建设急于求成
B、急于求成,片面强调全面公有制形式
C、加快改造步伐,适应社会主义制度
D、为适应生产力发展而调整生产关系
3、为克服1959-1961年严重的经济困难,党中央对国民经济实行的方针是
A、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B、发动“大跃进”运动
C、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D、“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4、对下列时期经济发展数据的分析符合史实的是
工业总产值
比上年增减
1966
2534亿元
+317%
1967
2105亿元
-10%
1968
2015亿元
-4.2%
A、国民经济的状况是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封锁造成的
B、1966年的经济发展是文革的重大贡献
C、左的错误给国家经济带来了严重的困难
D、国家的经济建设遭遇到自然灾害的威胁
5、“文革”期间国民经济仍有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毛泽东重视经济建设工作
B、“文革”对经济建设的干扰是有限的
C、周恩来、邓小平先后主持中央工作时的努力
D、有些建设成就早在“文革”前已开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