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并作合理推断
2025一轮复习:信息类专题
1.命题设误常用手段
手段 解说
删 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等,改变原意
添 添加定语、状语、中心语或其他内容,曲解文意
调 调换词序、句序,造成逻辑错误,从而改变句意
改 改换词语(名词、代词、动词、副词、关联词等),曲解文意
漏 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
凑 随意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错位组合
命题方法:填加、去除、修改
设错陷阱
1.曲解文意
命题者故意更换选项个别关键字词或说法,造成一字、一词之差或说法相异,从而背离原文意思,歪曲作者观点。要特别注意揣摩概念与概念、事物与事物、事理与事理之间的关系,看选项是否有意混淆了各种关系,歪曲理解或牵强附会等。
原文选段 (2024新课标Ⅱ卷)它一点一点上升,庞大的身躯稳健有力。阿姆斯特朗、柯林斯和奥尔德林被巨大的推力紧紧摁在座位上。……第一级火箭、逃逸塔、第二级火箭一一分离……第三级火箭再次点火,把飞船推向更远的高空。
相关选项 土星5号“体型”庞大,因为它需要把逃逸塔和登月舱送入月球轨道,不过在飞行途中它会不断地分离,以减轻自重。
比对分析
选项曲解文意。土星5号的庞大体型不仅是为了送逃逸塔和登月舱入轨,还包括其他设备和燃料的需求,从而满足其巨大的推力和运载能力,以便将宇航员和飞船送入太空。而火箭在飞行过程中的分离是为了完成不同的任务阶段,而不是为了减轻自重。
2.以偏概全
命题者故意增删、改动文中表示范围限制或是程度的轻重的词语,以片面的、局部的、特殊的认识来表述具有全面性、整体性、普遍性的内容,目的是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如以部分代整体(或相反),以个别代一般(或相反),以特殊代普遍。从而使考生作出错误的判断。
重点关注:a.表数量多少的词语(少数,部分,几个,大多数);b.表范围大小的词语(凡,全,都,所有;部分等);c.表程度轻重的词语(特别,十分,稍微等);d.表频率高低的词语(通常,总是;有时,偶尔等)。
原文选段 (2024新课标Ⅰ卷)中国由劣势到平衡到优势,日本由优势到平衡到劣势,中国由防御到相持到反攻,日本由进攻到保守到退却——这就是中日战争的过程,中日战争的必然趋势。
相关选项 落后大国面对先进小国的侵略,不可能速胜,必然要经历由劣势到平衡、由平衡到优势的持久战争过程。
比对分析
选项以偏概全。“中日战争的必然趋势”不代表所有“落后大国面对先进小国的侵略”的必然趋势。
3.偷换概念
命题者暗中将两个概念的内涵(如属性、作用、发展趋势等)或外延进行调换、改变或混淆,给考生的判断选择造成极大的困扰。做题时,应注意看选项中是否存在信息错误对接的现象,尤其要看命题的主语、谓语、宾语与原文是否一致。
原文选段 在对民间表演艺术进行再创作的过程中,有些实施者没有坚持本真性的原则,将一些传统艺术改编得面目全非。比如,有些人在改造民乐时套用西方音乐编排方式,被改编的作品便失了自身的魂魄。因此,对民族民间艺术进行“二度创作”,应既不失其本真的艺术特性,又科学地融入现代元素,适应民众新的审美需求。
相关选项 传统表演艺术进行“二度创作”时,应当避免西式改编,以防失去原有风格。
比对分析
选项偷换概念。选项将“应既不失本真的艺术特性,又”偷换成“应当避免西式”。
4.混淆时态
命题者故意把“未然”(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设想或推测)说成“已然”(既成事实),或把处于设想、理念、框架、宏图等转述为当下、现实、成果、见解或结论等。也可能反之,将“已然”说成“未然”等。在阅读文章或选项时,要特别注意表示时间的词语。
原文选段 (2024新课标Ⅱ卷)柯林斯驾驶着哥伦比亚号孤独地环绕月球飞行。此时此刻,那些远在地球上的人,不管是朋友还是陌生人,都时刻关注着、期待着……预定着陆区在哪儿?宇航员们全力搜寻。但是意外忽然发生:当他们发现着陆区,鹰号已经飞过了头!数英里一闪而过,舷窗外的月球变得崎岖不平。家园远在万里之外,更无法奢望什么援手。
相关选项 材料一中“此时此刻,那些远在地球上的人……期待着”“此时此刻……人们鸦雀无声”等语句,烘托了登月舱即将着陆时的紧张气氛。
比对分析
选项混淆时态。“此时此刻,那些远在地球上的人……期待着”的时候,登月舱并没有即将着陆。
5.张冠李戴
命题者设置选项时,在表述对象上设置干扰,将此人表述成彼人,将此事物表述成彼事物,将事物的此方面表述成彼方面,比如把某一时间、地点,说成另一时间、地点。阅读比对时要特别注意选项句的主语与宾语,还要留心文中代词的指代,要联系上下文弄清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具体内容。
原文选段 此外,中国古代经典文本的语言具有语义的浑圆性、语法的意合性和修辞的空灵性这三大特点,使得绝大多数外国学习者难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触及中华文化的内核。
相关选项
比对分析
选项张冠李戴。“杨宪益译本”“具有语义的浑圆性、语法得到意合性等特点”错误,材料一“中国古代经典文本的语言具有语义的浑圆性、语法的意合性和修辞的空灵性这三大特点”是说中国古代经典文本的语言特点,不是杨宪益译本的特点。
6.无中生有
选项的内容在文中根本找不到依据,或原文中并无此意,而选项凭空捏造出某种意思。
原文选段 (2024新课标Ⅱ卷)中国科学家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的研究结果显示,“玉兔一号”的探地雷达探测到其着陆点下方有9个明显不同的地下层,表明该地区有着复杂的地质史,这与“阿波罗号”宇航员探索地区的情况有所不同。
相关选项 材料二引用我国学者在《科学》杂志上的研究成果,将“玉兔一号”和“阿波罗号”的探测结果进行比对,然后对后者提出质疑。
比对分析
选项无中生有。材料二只是简单地提到了“玉兔一号”和“阿波罗号”探测到的情况有所不同,并没有对“阿波罗号”提出质疑。
7.因果混乱
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因果颠倒,指选项在因果(或条件)关系上,故意把原材料中的“因”(或条件)变成了“果”,或把“果”变成“因”(或条件)等;还有一种情况是强加因果关系,即把本无因果关系的两个事物硬说成有因果关系。注意原文或选项中的因果关系的关键词,如“之所以”“就只要”等。
原文选段 (2024新课标Ⅰ卷)力量对比不但是军力和经济力的对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军力和经济力是要人去掌握的。如果中国人的大多数、日本人的大多数、世界各国人的大多数是站在抗日战争方面的话,那么,日本少数人强制地掌握着的军力和经济力,还能算是优势吗?它不是优势。
相关选项 日本的军力和经济力并不占优势,因为它们仅仅掌握在日本少数人的手中。
比对分析
材料一第五段提出日本劣势的理由是“力量对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并进一步提出一个观点“军力和经济力是要人去掌握的”,并进行假使假设“如果中国……,那末,日本少数人……”,在删掉大前提的情况下,分析“日本的军力和经济力并不占优势”,属于断章取义、强加因果。
8.绝对武断
选项忽略程度、情态、条件、范围、分寸、时序的细微差别,排除个例和特殊现象,一概而论,即用同样的说法表述两种或多种事物。关注表程度、情态、范围、分寸、条件的词句,注意选项中“全”“都”“一定”“必将”等词语。
原文选段 换句话说,图画叙述动作时,必化动为静,以一静面表现动作的全过程;诗描写静物时,亦必化静为动,以时间上的承续暗示空间中的绵延。
相关选项 绘画只能是对所画对象某一瞬间的定格,因此后人根据画作是推想不出所画对象动作的过程的。
比对分析
“因此后人根据画作是推想不出所画对象动作的过程的”的判断过于绝对,由原文选段“图画叙述动作时,必化动为静,以一静面表现动作的全过程”可知,根据画作也可推想出过程。
阅读要领一、看原文,找论点,整体感知,把握结构,
明确作者的观点、态度
论点是作者对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或主张。
论点一般表述为一句话,所表达的意思准确鲜明。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中心论点。
为了使论述更深刻,更有条理,中心论点之下可以有若干分论点。
中心论点和分论点是统率和被统率的关系,而各分论点之间不能互相矛盾、交叉或包含。
第一: 依据中心论点的定义。
第二:依据表述中心论点的句型特点
如何判断中心论点一般依据以下五个方面。
考生在分析一篇议论文的中心论点时,可以先明确作者要论述的问题,然后看作者对要论述的问题提出了怎样的见解和主张。
表述中心论点的句子一般是判断句。但有些议论文不用完整的判断句来表述中心论点,这要求考生在阅读完文章之后,根据内容提炼表述中心论点的判断句,或者用判断句的句型去归纳文章的中心论点。
第三:依据中心论点出现的位置(提出方式)。
中心论点在议论文中常出现在某些位置。如出现在开头: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出现在引论部分的结尾或本论部分的开头:摆事实、讲道理后归纳总结出中心论点;
针对生活中存在的现象,提出论题,通过分析论证,归纳总结出中心论点;叙述作者的一段经历后,归纳总结出中心论点。(论据之后)
出现在结尾:从现象中提出问题,然后一步步分析推理,最后得出结论,提出中心论点。
第四:依据中心论点与标题的关系。
第五:依据中心论点与论据的关系。
作者在拟定文章标题时,总是要想方设法地使它为突出文章的中心论点服务。因此,考生可以通过文章标题来推测中心论点。
要确认一个论点是不是文章的中心论点,究其根本是要看它是不是文中诸多论据所要证明的对象。
二、论据
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正确性和可行性的材料,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分析论据主要依据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 梳理筛选论据。 通读全文,在文段中勾画出观点性的语句以及支撑证明观点的语句,进而梳理出作者运用了哪些论据材料,哪些是事实论据,哪些是理论论据。在这个步骤中注意不要遗漏关键论据材料,任何关键论据材料的遗漏,都可能会影响考生对文本观点态度的准确把握。
第二: 辨析立场态度。 在找出文中运用的论据材料后,要分析把握该论据材料所包含的作者的态度倾向。在运用论据材料时,作者一般会对该材料进行评论分析,考生一定要抓住这些文字,弄清楚文本中的事例材料是作为正面事例还是反面事例,搞明白理论材料是用来佐证作者自己的观点还是作为批驳的对象,从而准确把握作者的立场态度。
第三: 分析逻辑关系。 逻辑关系包括论据与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论据与论点之间的逻辑关系。考生需要仔细辨析论据与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文本中可能运用到多个论据材料,它们彼此之间可能是并列平行地共同支撑某一观点,也可能是正反对比地印证某一观点,还可能是逐层递进地印证某一观点。同时,我们还要注意思考论据与论点之间的逻辑关系。论据与论点之间可能是归纳论证关系,也可能是演绎论证关系,还可
能是因果论证关系,等等。
二:找关键词,比对词语
(一)范围、程度词
比对关注点 命题设误点 设误类型
比对选项与原文中的一些表范围、程度的关键词,如:全部、都、全、一些、部分、所有、人人、必须、一定、严重、非常、可能、似乎等 这一现象涉及部分与整体(把部分说成整体,或把整体说成部分)、扩大与缩小(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偶尔与往往、轻微与严重等 混淆范围
程度不当
(二)指代词
比对关注点 命题设误点 设误类型
比对选项包中和原文中的一些代词,如: 之,其,此,这(些)、那(些)等 选项句中对原文中的“指代内容”有误,或是类别上的,或是程度上的,或是陈述对象方面的 偷换概念
(三)时间词
比对关注点 命题设误点 设误类型
比对选项句中和原文中的一些表示时间、结果的关键词,如:已经、将要、完成、成功等 这一现象涉及故意把原文中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设想或推测说成既成事实,涉及已然与未然、可能与必然等 混淆时态
(四)是非词
比对关注点 命题设误点 设误类型
比对选项中或原文中往往会出现的含有肯定或否定的关键词,如:有、一定、接受、出现、没有、无、非、拒绝、妨碍等 命题者设计选项时在事物的性质上设詈干扰,有意将阅读材料中肯定了的事物加以否定,或者将否定的事物加以肯定,即肯定和否定颠倒 混淆是非
关系 选项特征 判断技巧
假设 关系 常见的关联词:“如果”“若”“要……就……”。有时关联词会省略,但整个句子仍是假设推断的内容。
角度三:比对关系
把握以下两点:
①判断假设关系是否成立,即判断选项的假设关系是否符合文本内容。
②判断假设的前提和结论是否一一对应文本中文意的假设前提和结论,不能把前提和结论互换,也不能偷换前提或结论。
条件 关系 根据前提和结论又可分以下三种类型: ①充分条件。只要这个条件存在,结果就一定会发生。 ,常用关联词“只要……就……”。 ②必要条件。没有这个条件,就不能产生后面的结果,常用关联词“只有……才……”。 ③无条件。排除一切条件,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会产生同样的结果,常用关联词“无论……都……”。
首先,区分选项是哪一种。然后,回归原文,分析文本内容是否与之匹配。思考以下三方面:
①前后分句是否构成条件关系。
②选项是否将文本中的个别因素、措施等转述成充分条件或必要条件。
③选项是否将文本中的充分(必要)条件转述成必要(充分)条件。
关系 选项特征 判断技巧
因果 关系 选项运用因果复句形式表述文本内容,前一个分句是原因,作为结论产生的前提,后一个分句是这个原因产生的结果,作为结论;也可能反之,构成“果因推断”。 常见的关联词: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有的直接用“因此”关联结论。
①注意因果(果因)推断是否成立:是否强加因果、是否偷换原因、是否缩小原因范围等。
②分析选项的推断形式是由因到果还是由果到因,关注选项句中的“因”与“果”在文本中是否在同一位置。
目的 关系 选项运用目的复句形式表述文本内容,一个分句表述实现某种目的或避免某种结果,一个分句表示为此而采取的行为。 常见的关联词:为了/以/以便/用以/为的是/以免/省得……。
首先,考虑目的复句是否成立。
其次,考虑“目的”和为了实现“目的”采取的措施、方针等是否与文本内容匹配。
任 务 一
解题步骤
第一步,读文
论述目标:观点/道理、概念,找出,并将其圈出来,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第二步
确定区间
正确理解文意和题意,确定筛选范围,即检索相关的信息区域,按照考题要求从文中找出相对应的内容,然后再对诸多信息进行检视。
第三步
细心比照
1.要认真比对,精度:表示程度、数量的信息。时态、绝对化等词。
2.关注句子间的逻辑:包括因果、并列、转折、递进、条件、选择等:
知识图解
信息筛选、
整合与推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