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化
一、考点记忆
完成三维设计填空并背诵下面考点。
1、了解近代的服饰变迁与饮食变化(“饮食变化为新增加考点”)
(1)、近代服饰的变化
A、鸦片战争前:长袍马褂
B、鸦片战争后:①、广州、上海的买办着西装
②、“断发易服”(剪辫着西装。留美幼童揭幕,20世纪初学子流行,具有移风易俗、反清色彩)
③中西合璧、满汉风格:旗袍
C、辛亥革命后:中山装(中西合璧)
(2)、近代饮食变化
A、鸦片战争前:传统饮食十分丰富
B、鸦片战争后:在通商口岸与大城市开始出现西餐馆、面包房、咖啡店,吃西餐成为有钱人的时尚
2、了解近代“废止缠足”与婚姻自由的习俗
(1)、废止缠足:A、戊戌变法时的维新派首先主张“废止缠足”,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
B、民国临时政府颁布废止缠足的法令
C、广大农村缠足陋习未止
(2)、婚姻自由:大城市,知识分子倡导婚姻自由,仪式也由铺张繁琐愚昧改为简约文明。
二、问题探究
材料一、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剧情:1942年,山西某抗日根据地的刘家峻山村里,民兵队长小二黑与同村姑娘于小芹相爱,却遭到双方父母的反对。二黑的父亲二孔明还私下给二黑收了个童养媳;小芹的母亲三仙姑由于贪财礼,逼小芹嫁给吃喝嫖赌的吴广荣。一天夜里,二黑和小芹正在商量终身大事时,却被早已垂涎小芹的地痞金旺等捆住,借机陷害。幸得区长及时赶来,逮捕了一向欺压百姓的金旺,当众教育了二孔明和三仙姑,并批准了小二黑和于小芹结婚。于小芹抛弃家庭包办婚姻,与小二黑喜结良缘,冲破了在我国延续几千年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制度。
材料二、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正式实施,原则是“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漠视子女利益的封建主义婚姻制度。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利益的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禁止重婚、纳妾。禁止童养媳。禁止干涉寡妇婚姻自由。禁止任何人借婚姻关系问题索取财物”。
据此回答:
(1)根据材料二、三,指出中国近代婚姻风俗出现了何种可喜的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
(2)结合材料四,谈谈《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颁布对现代婚姻习俗的影响?
三、课堂演练
1、“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上述材料反映了 ( )
A、洋务运动中的新气象
B、戊戌变法产生的社会变化
C、民国初年的社会风貌
D、中国共产党建立带来的社会变化
2、在广泛吸收欧美服饰优点的基础上形成的中国近现代民族服饰是①长袍马褂②中山装③列宁装④旗袍⑤西装
( )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②④ D、③④
3、影响中国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因素有①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成立②新文化运动③新中国的成立④改革开放⑤外来文化 ( )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
4、剪辫易服,迫令放足,点头鞠躬,握手等社会习俗的出现,最早开始于 ( )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戊戌变法 D、中华民国成立
5、近代中国社会风俗的变化呈现出严重的不平衡,主要因为
A、列强侵略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
B、清政府对外开放的地域集中在东部
C、中国各地经济的发展严重不平衡
D、中国各地的风俗习惯严重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