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无言之美》.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5《无言之美》.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1-08 11:04: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案
第15课《无言之美》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了解作者的美学观点。
2.理解作者说理的方法。
3.学习文中的文艺鉴赏方法,并运用到实践欣赏中。
教学重、难点: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激发学生对“无言之美”的思考。
学习并掌握本文运用多种论证方法证明观点的写作手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温故·习新
一、导入:
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荒漠中一缕炊烟升起,因为没有风,多以它显得特别直;远方横着一条大河,落日好像自河面上升起,看起来格外的圆。
比较A、B两个句子,你觉得哪个句子更有意境,更能打动人?
答案示例:A句。虽然B句描写得十分详细,还包括了A句中的景物,但是,它缺失了A句中悲凉雄浑的意境。通过观察我们可以看出B句的描写更加细致,为何反而达不到A句的效果呢?难道是因为说得太多反而不够好?也许,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内容,能够解答这个疑问。
二、自主学习。
1、作者简介。
朱光潜(1897— 1986),字孟实,现当代著名美 学家、 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主要著作有《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西方美学史》《谈美》等。此外,他的《谈文学》《谈美书简》等理论读物,深入浅出,内容切实,文笔流畅,对提高青年的写作能力与艺术鉴赏能力颇有启迪,有《朱光潜全集》。
2、预习交流
①给加点字注音。
颦(pín)     蛾眉(é)    寂寥(liáo) 谚语(yàn)
譬如(pì) 缥缈(piāo miǎo)暧暧(ài) 栩栩如生(xǔ)
信手拈来(niān) 铢两悉称(zhū chèn)
②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
意蕴:所包含的意思。
附丽:附着,依附。
尽致:详尽细致,达到极点。
心旷神怡:心境开阔,精神愉快。
目不忍睹:眼睛不忍看,形容景象很凄惨。
信手拈来:随手拿来。多指写文章时能自由纯熟地选用词语或应用典故,用不着怎么思考。
栩栩如生: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铢两悉称:形容两方面轻重相当或优劣相等。铢两,比喻微小之处。
③【阅读感知】
(1)阅读课文,找出作者观点。
说出来的越少,留着不说的越多,所引起的美感就越大越深越真切。 
(2)理清课文层次。
一(1-2)引出“无言”的话题。[来源:
二(3-7)以文学为例,说明一切美术作品,言不尽意更有美学价值。
三( 8-12)从文学、音乐、雕塑等不同的方面阐述“无言之美”。
四(13)总 结全文:艺术作品,说出来的越少,留着不说的越多,所引起的美感就越大越深越真切。
研讨·拓展
一、深入文本,探究细节。
1.开篇引用孔子的话,有什么作用?
引用孔子的话,引出“无言”这一话题;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言与意有什么联系?
言所以达意,然而意绝不是完全可以言达的。
3.作者是怎样看待“和自然 逼真”与文学作品的关系?
作者认为,文学是以言达意的一种美术,“和自然逼真”是美术的基本原理。但在文学作品上,言不必尽意,如果“和自然逼真”,反而失去美 感,“也并非文学所应希求的”,说明“无言之美”的重要性。
4.“无言之美”美在何处?请从文学、音乐、雕塑等方面加以归纳。
文学:言不必尽意。
音乐:无声胜有声。
雕塑:含蓄不露。
5、请结合全文,阐释“无言之美”的内涵。
答案示例:(1)“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无言”中包含着无限深远的情绪意旨。(2)“无言”是一种含蓄艺术,简单的表述常常比冗长的演绎更值得玩味。(3)“无言”留下了广阔的艺术空间,让欣赏者获得美的体验。
二、作者用了怎样的方法阐述自己的观点?
道理论证:引用孔子的话,说明“无言”的重要性。
对比论证:以摄影家与美术家的创作进行对比,说明“和自然逼真”不如留白之美。
举例论证:文中就“无言”的美感从文学、 音乐、雕塑等方面举例论证了“ 无言之美”。
三、赏析语言。
1.言是固定的,有迹象的;意是瞬息万变,是缥缈无踪的。言是散碎的,意是混整的;言是有限的,意是无限的。
将“言”与“意”反复对比,说明言可以达意,却无法尽意。
2.中国有一句谚语说:“金 刚怒目,不如菩萨低眉。”所谓怒目,便是流露;所谓低眉,便是含蓄。
引用谚语,说明含蓄之美,即无言之美。
以言达意,好像用断续的虚线画事物,只能得其近似
这句话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以言达意”比作“用断续的虚线画实物”,说明了“言是不能完全达意”的。
四、探究主旨:“无言之美”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欣赏艺术作品时,不仅要注意有形有象的部分,还要关注其中的空白,懂得感受作品的“无言之美”。
五、结合文章论述内容,说说文学作品怎样才能做到“无言之美”。
追求含蓄,避免直露,用简练的语言表达丰富深刻的情感意旨,做到“言有尽而意无穷”。
反馈·提炼
1、当堂完成一课外语段。《谈语言》
2、文本总结。
古典文学中深蕴的“无言之美”需要读者细细品味。正如作者探讨文学作品时的例子,诗歌本是极其简短的几句话,但是其中包含的意境却是极其广阔的,如果仅仅流于表面,不加深思,就可能与经典失之交臂。
3、作业布置。
课外阅读朱光潜的《谈美》,了解作者的美学观点。
谈语言
王力
语言是人们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是人们进行文学创作、新闻写作和其他一切写作的工具。我们既然爱好写作,又想在这方面成才,就不能不首先掌握好这个工具,而且要像木匠爱斧锯、画家爱颜料、战士爱武器那样爱我们赖以进行工作的工具。
许多写文章的人,从中学生到大学教授,从新闻记者到作家,拿起笔来总想我现在是写文章,跟说话不一样,要把语言装饰得“华丽”一点,把语句表达得“文雅”一点,把文章写得“美妙”一点。于是总想造一些时髦的句子,东拐西缠多绕一些弯子。实际呢?弄巧成拙,适得其反。他们不懂得,文章脱离了口语,脱离了人民大众的语言,就不可能是准确、鲜明、生动的。
有一篇描写英雄到大海救人的报道说:“他冒着刺骨的寒风,迈着冻僵的双脚跳入了沸腾的大海。”这是一个很费解又不准确的句子,作者在说话时绝不会这么说,这叫“故作姿态”。
还有篇报道,出现“他冒着七月流火在圩堤上东奔西走”这样的句子。“七月流火”出自《诗经》,指夏历七月星辰位置的移动,并不指天气炎热。用“七月流火”形容天气炎热就不对。我们平常说话从不这样说,可能说“冒着烈火”、“顶着烈日”,如果说“我冒着七月流火怎样怎样……”肯定要被人大笑一番。
著名散文家朱自清晚年的作品比他早年的作品好,他晚年的作品更受读者欢迎,我自己就爱看他晚年的作品。这是什么原因呢?我认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话怎么说,文章就怎么写。他早年的作品语句过于修饰、做作,读起来很绕口,理解就更不容易了。他晚年的作品朴素、自然、平易近人,就很受读者欢迎。这对我们后人是一种启发。
是不是说口语与书面语没有区别呢?也不是的。文章是有组织的语言,在这一点上,也可以说文章和语言不一样。我们平常说话的时候,往往不假思考,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有时候语言不连贯,甚至前后矛盾,句子不合逻辑,不合语法。有的同志在小组会上发言头头是道,娓娓动听,但是人家把他的话记录下来,仔细看一下,却又会发现毛病百出,缺乏逻辑性和科学性。所以,我不反对对口语加工。并且,我一直是主张口语要经过加工才能上升为书面语。
报刊上使用的语言更要认真推敲,反复斟酌,不要以讹传讹。报刊上的语言往往要被读者仿效,因而更应该强调准确性,规范化。否则,会在语言文字的运用上制造混乱。
比如,我曾在《人民日报》上发表过意见,认为“最好水平”这个说法在口语中运用勉强说得过去,而在报刊上运用就不对了。“水平’,原意是水的平面,水的平面永远是平的,只有高低之分,没有好坏之分。因此,说“最好水平”,是违背事理的。但是,至今有些报刊还在使用“最好水平”这个词。
又比如,有的报刊批评某些人对事情采取满不在乎的态度时,习惯用“不以为然”这个词。这也是不对的。“不以为然”是“不以为如此”或“不以为对”的意思,而不是“满不在乎”的意思。从这里我们再一次看到了不能随便运用口语。
但是在将口语上升到书面语的时候,一定不能忘了它的目的是什么,出发点是什么,这就是要使读者能读懂。在对口语进行加工时,既要考虑规范化,又要考虑大众化,要能够被读者领会、理解。否则,这种上升就失去了意义!
有些话本不符合书面语的要求,不准确,也不规范,但由于说习惯了,改不过来,叫什么“约定俗成”。谁“约定”的呢?恐怕总是从少数人说错开始,一直不去纠正它,变成“俗成”的吧!所以,不要把“约定俗成”拿来作语病的挡箭牌,该规范化的,能够规范化的,还是要尽量规范化。
语言应该是发展的,规范的标准也不是固定不变的,不可能一劳永逸。
(选自《王力文集》。有改动。)
17.通览全文,作者谈论语言运用问题,重点阐述了哪两个观点 (4分)
文章脱离了口语,脱离了人民大众的语言,就不可能是准确、鲜明、生动的。(2)口语要经过加工才能上升为书面语。
18.文章在论述两个观点时都运用了事实论据,试各选一处分析其作用。(4分)
【示例】文章在论述第一个观点时,以一篇报道中误用“七月流火“形容天气炎热的事例论证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文章在论述第二个观点时,以报刊上一直错误使用的词语“最好水平”的事例论证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19.对于语言规范化问题,文章从哪几个方面进行了补充论述 (3分)
文章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补充论述:一是写文章要有读者意识,既要考虑规范化,又要考虑大众化;二是不要把“约定俗成“拿来作语病的挡箭牌,要尽量规范化;三是规范的标准要适应语言的发展。
20.概括文章的语言特点。(2分)
文章语言朴实自然,又不乏生动。
学案
第15课《无言之美》
学校 班级 姓名 第 学案
一、温故·习新
1、预习交流(检测)。
①给加点字注音。
颦( )  蛾眉( )  寂寥( ) 谚语( )
譬如( ) 缥缈( ) 暧暧( ) 栩栩如生( )
信手拈来( ) 铢两悉称( ) ( )
②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
意蕴:
附丽:
尽致:
心旷神怡:
目不忍睹:
信手拈来:
栩栩如生:
铢两悉称:
二、研讨·拓展
(一)深入文本,探究细节。
1.开篇引用孔子的话,有什么作用?
2.言与意有什么联系?
3.作者是怎样看待“和自然 逼真”与文学作品的关系?
4.“无言之美”美在何处?请从文学、音乐、雕塑等方面加以归纳。
5、请结合全文,阐释“无言之美”的内涵。
(二)作者用了怎样的方法阐述自己的观点?
(三)赏析语言。
1.言是固定的,有迹象的;意是瞬息万变,是缥缈无踪的。言是散碎的,意是混整的;言是有限的,意是无限的。
2中国有一句谚语说:“金 刚怒目,不如菩萨低眉。”所谓怒目,便是流露;所谓低眉,便是含蓄。
3.以言达意,好像用断续的虚线画事物,只能得其近似
(四)探究主旨:“无言之美”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五)结合文章论述内容,说说文学作品怎样才能做到“无言之美”。
三、反馈·提炼
阅读一篇文章,完成第1—4题。
谈语言
王力
语言是人们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是人们进行文学创作、新闻写作和其他一切写作的工具。我们既然爱好写作,又想在这方面成才,就不能不首先掌握好这个工具,而且要像木匠爱斧锯、画家爱颜料、战士爱武器那样爱我们赖以进行工作的工具。
许多写文章的人,从中学生到大学教授,从新闻记者到作家,拿起笔来总想我现在是写文章,跟说话不一样,要把语言装饰得“华丽”一点,把语句表达得“文雅”一点,把文章写得“美妙”一点。于是总想造一些时髦的句子,东拐西缠多绕一些弯子。实际呢?弄巧成拙,适得其反。他们不懂得,文章脱离了口语,脱离了人民大众的语言,就不可能是准确、鲜明、生动的。
有一篇描写英雄到大海救人的报道说:“他冒着刺骨的寒风,迈着冻僵的双脚跳入了沸腾的大海。”这是一个很费解又不准确的句子,作者在说话时绝不会这么说,这叫“故作姿态”。
还有篇报道,出现“他冒着七月流火在圩堤上东奔西走”这样的句子。“七月流火”出自《诗经》,指夏历七月星辰位置的移动,并不指天气炎热。用“七月流火”形容天气炎热就不对。我们平常说话从不这样说,可能说“冒着烈火”、“顶着烈日”,如果说“我冒着七月流火怎样怎样……”肯定要被人大笑一番。
著名散文家朱自清晚年的作品比他早年的作品好,他晚年的作品更受读者欢迎,我自己就爱看他晚年的作品。这是什么原因呢?我认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话怎么说,文章就怎么写。他早年的作品语句过于修饰、做作,读起来很绕口,理解就更不容易了。他晚年的作品朴素、自然、平易近人,就很受读者欢迎。这对我们后人是一种启发。
是不是说口语与书面语没有区别呢?也不是的。文章是有组织的语言,在这一点上,也可以说文章和语言不一样。我们平常说话的时候,往往不假思考,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有时候语言不连贯,甚至前后矛盾,句子不合逻辑,不合语法。有的同志在小组会上发言头头是道,娓娓动听,但是人家把他的话记录下来,仔细看一下,却又会发现毛病百出,缺乏逻辑性和科学性。所以,我不反对对口语加工。并且,我一直是主张口语要经过加工才能上升为书面语。
报刊上使用的语言更要认真推敲,反复斟酌,不要以讹传讹。报刊上的语言往往要被读者仿效,因而更应该强调准确性,规范化。否则,会在语言文字的运用上制造混乱。
比如,我曾在《人民日报》上发表过意见,认为“最好水平”这个说法在口语中运用勉强说得过去,而在报刊上运用就不对了。“水平’,原意是水的平面,水的平面永远是平的,只有高低之分,没有好坏之分。因此,说“最好水平”,是违背事理的。但是,至今有些报刊还在使用“最好水平”这个词。
又比如,有的报刊批评某些人对事情采取满不在乎的态度时,习惯用“不以为然”这个词。这也是不对的。“不以为然”是“不以为如此”或“不以为对”的意思,而不是“满不在乎”的意思。从这里我们再一次看到了不能随便运用口语。
但是在将口语上升到书面语的时候,一定不能忘了它的目的是什么,出发点是什么,这就是要使读者能读懂。在对口语进行加工时,既要考虑规范化,又要考虑大众化,要能够被读者领会、理解。否则,这种上升就失去了意义!
有些话本不符合书面语的要求,不准确,也不规范,但由于说习惯了,改不过来,叫什么“约定俗成”。谁“约定”的呢?恐怕总是从少数人说错开始,一直不去纠正它,变成“俗成”的吧!所以,不要把“约定俗成”拿来作语病的挡箭牌,该规范化的,能够规范化的,还是要尽量规范化。
语言应该是发展的,规范的标准也不是固定不变的,不可能一劳永逸。
(选自《王力文集》。有改动。)
1.通览全文,作者谈论语言运用问题,重点阐述了哪两个观点 (4分)
2.文章在论述两个观点时都运用了事实论据,试各选一处分析其作用。(4分)
3.对于语言规范化问题,文章从哪几个方面进行了补充论述 (3分)
4.概括文章的语言特点。(2分)
作业布置。
课外阅读朱光潜的《谈美》,了解作者的美学观点。
(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