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6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1-08 19:11: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练习题(含答案)
选择题
1.“他们将河水的泛滥日定为一年的开始,这一天天狼星和太阳同时从地平线上升起。他们还根据河水的涨落和作物生长的规律,将一年分为泛滥、播种和收获3个季节。”这里的“他们”是(  )
A.苏美尔人 B.雅利安人 C.古埃及人 D.日耳曼人
2.在古埃及,法老自称是太阳神之子,是神在地上的代理人和化身;在古巴比伦,汉谟拉比则宣称自己的权力来自太阳神沙玛什。上述材料体现出古代统治者强调(  )
A.无为而治 B.以人为本 C.君权神授 D.因果报应
3.有学者认为,金字塔的建造涉及物理学、天文学、地理学、数学、社会管理、建筑学等众多学科知识。据此可知,金字塔反映了(  )
A.古埃及文明的发达程度 B.古埃及文明延续至今
C.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 D.古埃及农业技术发达
4.迄今已知的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中关于公平、正义曾有过这样的表述:“发扬正义于世,灭除不法邪恶之人,使强不凌弱。”这部法典的制定者是(  )
A.伯里克利 B.梭伦 C.汉谟拉比 D.凯撒
5.“从数千年前起,生活在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印度河—恒河、黄河—长江等流域的人们,开始耕耘灌溉、铸器造皿、建设家园”,河流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究其原因,大河流域(  )
A.自然资源匮乏 B.文明成果丰硕
C.文化积淀厚重 D.适合农业耕作
6. 1793年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的事件是( )
A. 《人权宣言》的发表 B.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成立 
C. 攻占巴士底狱 D. 雅各宾派掌权
7. 以下关于英国、美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共同原因表述中准确的是( )
A. 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B. 封建专制制度腐朽的结果
C. 君权神授学说同议会矛盾的结果   D. 殖民压迫使民族独立愿望增强
8. “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所创造的生产力还要大”(马克思《共产党宣言》)这段话说明了( )
A. 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B. 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工人的劳动热情
C. 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面貌 D.工业革命使资产阶级统治了一百年
9.下列有关工业革命的成果对应错误的一组是( )
A.瓦特——改良蒸汽机 B. 史蒂芬孙——汽车
C.富尔顿——汽船 D. 哈格里夫斯——珍妮纺纱机
10.对“工业革命”这一概念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发明机器的过程 B. 大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生产的过程
C.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的过程 D. 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产生过程
11.下列图片反映了欧洲近代历史发展趋势是(  )
A.从分裂走向统一 B.从屈辱走向独立
C.从专制走向民主 D.从封闭走向开放
12.1776年初,北美殖民地一本小册子《常识》公开提出北美独立问题。这本小册子立即引起轰动,三个月内售出10多万册。在一个人口不到300万的殖民地里,总共售出50多万册。从材料可知,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是(  )
A.英国殖民统治的残酷 B.北美民众独立愿望强烈
C.北美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D.受到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13.“在四年的时间里,这些州只有一个借助《邦联条例》维持着的非常软弱的中央政府,他们似乎注定要分裂成相对独立的团体。但是考虑到英国的敌意,分裂被推迟了。一旦分裂,立刻就会出现危险。”为此,美国实行了(  )
A.三权分立 B.总统制 C.联邦制 D.共和制
14.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在执政初期被描绘成“公正仁慈的君主”形象,而到1793年,他在一些绘画中的形象则变成了 “愚蠢的叛国者”。以下能够解释上述变化原因的是(  )
A.法国对外殖民扩大国际市场
B.法国大革命冲击了封建君主专制
C.对外战争致使法国财政亏空
D.拿破仑通过政变掌握了执政权力
15.基佐在《法国文明史》中说,拿破仑比任何人都“了解当时的社会要生存和正常发展所需要的是什么……他一出场,就为大家所了解、所接受和听从,大家都参加和促进他所领导的谋求共同利益的工作”。基佐这样说主要基于拿破仑(  )
A.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B.促进了欧洲各地的民族觉醒
C.维护了资产阶级共和制度 D.发动了一系列对外侵略战争
16.下图是苏俄粮食产量变化曲线图,1921-1925年粮食产量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实施了( )
A. 农奴制改革 B.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 新经济政策 D. 斯大林模式
17.下面图1和图2分别宣传20世纪前期苏联、美国的某项措施。这两项措施的实施都( )
A. 体现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B. 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
C. 暴露了发展重工业的弊端 D. 迅速推进本国工业化的完成
18.1921年,日本向参加华盛顿会议的本国代表发出训令,强调中国山东问题属于“不许变更事项”。日本不愿变更的国际条约应是( )
A. 《凡尔赛和约》 B. 《九国公约》
C. 《联合国家宣言》 D. 《慕尼黑协定》
19.有的学者认为:危机并不一定就绝对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危机”这个词本身就包含着“危害”和“机会”两层含义。下列史实不能够验证这一结论的是( )
A. 面对经济危机的冲击,美国通过新政渡过了危机
B. 面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带来的危机,列宁实施了新经济政策
C. 面对经济危机的打击,德国走上了法西斯的道路
D. 面对落后的局面,苏联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20.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中写道“1929—1932年无疑是一道深谷……在思想知识界及政治舞台上,共有三股势力争霸。马克思主义是其一。第二种势力是改良式的资本主义。至于第三条路,就是法西斯路线了。”这“三股势力”的典型代表分别对应的是( )
①中国 ②德国 ③日本 ④苏联 ⑤美国
①②③ B. ④⑤③ C. ①⑤③ D. ④②③
21.杜鲁门曾说过: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是“一个胡桃的两半”,其含义不包括(  )
A. 都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B. 其目的都是对抗苏联
C. 都以经济和军事援助为主要形式
D. 都是为了美国自身利益
22.下列有关冷战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是标志冷战开始的标志
②杜鲁门主义是美国对苏联发动“冷战”的宣言书
③敌对双方是根据国家社会性质来划分的
④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之后,冷战结束。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3.九年级某班开展研究性学习,只做了学习卡片(见图).该学习卡片的主题应该是(  )
A. 美苏争霸 B. 冷战政策 C. 经济全球化 D. 多极化趋势
24.如图是1947年发表于苏联某杂志的时政漫画“美国最新式战车”。漫画中袋子上的俄文意为“财政贷款”。该漫画创作的背景是,美国(  )
A. 制造慕尼黑阴谋 B. 出台马歇尔计划
C. 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 智慧“联合国军”侵略朝鲜
25.二战全面爆发前,德国已侵入的国家是(  )
①捷克斯洛伐克 ②波兰 ③奥地利 ④法国。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二、非选择题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十二铜表法》包括民法、刑法和诉讼程序,基本上是习惯法的汇编。公元前451年,在平民的强烈提议下,罗马政府制定了十个法表公布于罗马广场。次年,又增编两表,作为对前者的补充,这就是著名的《十二铜表法》。
——摘编自《世界通史教学指引·古代卷》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述《十二铜表法》的历史地位。
(2)根据材料,小史认为罗马是一个民主、法治的社会。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27.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类社会的进步离不开科技的推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材料二:在这世界里,前所未有地挤满了人——人们在巨大城市的人行道上互相推挤……;在这世界里,充满了流线型汽车、有轨电车和飞机;这世界受到了来自传声筒的唱声的干扰,遭到了新闻标题以及电影中的不断变化的镜头的攻击。这世界是工业文明统治的一部分,它不但为西欧诸民族所分享,也为俄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自从全球涌现出发明和使用机器的热潮后,烟囱、厂房、机器轰呜声,打破了恬静的田园生活,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电力以及石油大量使用使城市面貌、社会生活随之巨变,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紧密。 ——摘自《中国新闻网》
请回答:
(1)图一和图二分别是哪两种交通工具?
(2)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哪些国家处于领先地位?
(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什么?新能源是什么?
(4)试以历史上某个国家的兴衰为例,说明两次工业革命对该国实力地位变化的影响。
(5)依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归纳两次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变化。
(6)现阶段,要实现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中国梦,你认为英国和美国崛起的历史中有哪些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28.历史兴趣小组在学完九年级上册的《世界历史》后,开展了“探究英国历史”的项目学习。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
探究一 【走近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的名言摘录 对自己不信任,还会信任什么真理。 善良的心地,就是黄金。 人的一生是短的,但如果卑劣地过这短的一生,就太长了。
探究二 【回放革命场景】
1649年1月30日,在伦敦白厅前的广场上,人山人海,人们等待着一场断头的刑罚,受刑的就是被议会宣判为“暴君、叛徒、杀人犯和我国善良人民的公敌”的国王。
探究三 【体验科技成就】
图1 珍妮机
  
图2 改良蒸汽机
  
图3 蒸汽机车
(1)根据探究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制作一张关于莎士比亚的人物卡片。(注:卡片内容需具备人物卡片的基本要素)
(2)探究二描述的场景中被处死的是哪位国王?
(3)探究三是同学们在科技馆看到的几种机器。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它们的发明者。
(4)本次探究活动初见成果,兴趣小组准备举办“探究英国历史”成果展示会,邀请你为此次成果展示会撰写一篇研究报告,角度自选,主题自拟。(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字数不少于200字)
答案
1-5CCACD 6-10DAABB 11-15CBCBA 16-20CAACB 21-25CDBBC
26、(1)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典。
(2)【示例一】判断:同意。理由:《十二铜表法》是过去习惯法的汇编,是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典,使定罪量刑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因此,罗马社会有一定的民主性。
【示例二】判断:不同意。理由:罗马法律是由罗马统治阶级制定的法律,其根本目的是维护贵族的利益与特权,不是真正的民主与法治。
27、(1)图一是火车;图二是汽车。
(2)国家:美国和德国
(3)主要标志:电力和内燃机的广泛应用;新能源:电力和石油。
(4)英国。首先开始并最早完成工业革命,18-19世纪居世界霸主地位。但在第二次             工业革命中,由于美国、德国更多地采取新技术成果,英国逐渐落后。
(5)变化:城市化进程加快;新兴交通方式的出现;新兴娱乐传媒的出现;世界市场形成; 造成环境污染。(任答2点即可)
(6)要重视制度创新;要维护祖国统一;要重视发展科学技术。(言之有理即可)
28、(1)人物:莎士比亚。国籍:英国。代表作:《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
评价:莎士比亚一生创作了30多部戏剧和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这些作品反映了时代风貌和社会本质,深刻批判了封建道德伦理观念和社会陋习,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者的生活理想。
(2)查理一世。
(3)图1:哈格里夫斯;图2:瓦特;图3:斯蒂芬森。
(4)【示例】题目:英国不断推动资本主义发展
17世纪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此后,英国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君主立宪制逐渐形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为英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并对世界近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18世纪,英国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瓦特改良了蒸汽机,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动力。到19世纪30年代,蒸汽机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19世纪中期,英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综上所述,英国通过政治制度的变革、生产领域的变革等,不断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
同课章节目录